(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西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pdf_第1页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西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pdf_第2页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西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pdf_第3页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西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pdf_第4页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西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西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贡献者,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表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完全由自己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堕生 导师签名 ,v 谚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知道中国中医科学院有关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 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中 医科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望 日期壁兰:! ! ! l 2 摘 a b s t r a c t 目录 综述 前言 临床试验: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西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 。 1 7 l 实验目的1 7 2 研究方法1 7 3 实验结果2 2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4 2 4 7 致谢 4 8 5 0 7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两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通常可将其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个阶 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慢性阶段虽然腰腿疼痛较急性阶段明显减轻,但仍然对患 者的学习、工作造成较大影响。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的保守治疗可以分 为手法为主和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医治疗一般以推拿、针灸、中药治疗为主;西 医治疗一般以牵引、理疗、脱水止痛西药为主;中西医综合治疗则将中医治疗与 西医治疗联合起来治疗。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 治疗获得痊愈,但仍然有少部分病例的疗效欠佳。在中医、西医保守治疗腰椎间 盘突出症慢性阶段均能取得较好疗效的情况下,有必要对以手法为主的中医保守 综合治疗和以牵引为主的西医综合保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的疗效 进行对照和评价,对其适应症及优势进行比较,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保守治疗 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目的: 对照以手法为主的中医保守综合治疗和以牵引为主的西医综合保守治疗对 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的疗效。 方法: 将6 0 例患者,采用中央区组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 0 例。 1 、诊断标准: 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1 9 9 4 - 0 6 - 2 8 发布) 和胡由谷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 人民卫生 出版社) 等制定。 2 、纳入标准 1 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者; 2 年龄1 8 5 5 岁,坚持治疗3 周; 3 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作为受试对象。 4 能接受试验方法治疗,保证完成疗程者。 5 既往有其他治疗,经过5 天洗脱期者。 摘要 3 、排除病例标准: 1 不符合纳入标准及诊断标准者: 2 有马尾神经损伤或胫前肌瘫痪者; 3 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4 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等; 5 严重的心、肺、脑疾病患者; 6 手法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7 不愿意接受研究者。 4 、剔除病例标准: 1 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其结果不计入疗效; 2 不按时复诊或失访者,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判断者; 3 不依从设计方案的规定,如应用其他治疗方法者。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 9 9 4 年发布的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病症诊断疗 效标准结合临床实际制定: 1 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障碍,直腿抬高试验 6 0 。,恢复正常工作和 活动;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为7 5 一1 0 0 。 2 良:偶有疼痛,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 4 0 。,能做轻便工 作;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为5 0 一7 4 。 3 可:疼痛减轻,体征部分减轻,直腿抬高试验 3 0 。,可生活自理但不能 从事工作;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为2 5 一4 5 。 4 差: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 o 0 5 为差异没 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经过两周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分数 已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上与对照组没 有明显差异。经过三周治疗后,治疗组不但在疗效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 ,在优秀率7 2 4 上也和对照组2 6 7 有明显差异( p o 0 5 ) 。随访两周,治疗组 不但在疗效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p o 0 5 ) ,在优秀率6 3 3 上和对照组3 3 3 有明显差异( p o 0 5 ) ,在优良率上9 0 0 与对照组6 3 3 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b e t w e e nt r e a t m e n tg r o u pa n dc o n t r o lg r o u p a f t e r t w ow e e k s t r e a t m e n t ,t h es c o r e so f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a r e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 ( p o 2 0 ) ,e x c e l l e n t - a n d g o o dr a t e ( p o 0 5 ) a r en o t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 b e t w e e nt r e a t m e n tg r o u pa n dc o n t r o lg r o u p a f t e rt r e ew e e k s t r e a t m e n t ,t h et r e a t m e n t g r o u pi sb e t t e rt h a nt h ec o n t r o lg r o u pn o to n l yi n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 ( p 0 01 ) b u t a l s oi n e x c e l l e n c er a t e ( p 0 0 5 ) i sn o t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b e t w e e nt r e a t m e n tg r o u pa n dc o n t r o lg r o u py e t t w ow e e k s l a t e w i t h o u ta n yt r e a t m e n t ,t h et r e a t m e n tg r o u pi sb e t t e rt h a nt h ec o n t r o lg r o u pn o to n l yi n 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a n de x c e l l e n c er a t e ( p 0 0 5 ) b u ta l s oi ne x c e l l e n t a n d - g o o dr a t e ( p 0 0 5 ) o n et h ew h o l e ,t h em e a ns c o r e si s2 3 5 ,1 7 9 ,1 2 5t o7 6 0f r o mt h eb e g i n n i n gt o t h ef o l l o w i n g - u pw i t had e s c e n d i n gt r e n d ,t h e ya r e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 ( p o o1 ) t a k i n gt h eb e g i n n i n gs c o r e se f f e c ti n t oa c c o u n t ,w ea n a l y s et h es c o r eo f 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 ,t h eo u t c o m ei sc o n s i s t e n t t h et r e a t m e n tg r o u p sm e a ns c o r ea n dt h e c o n t r o lg r o u p sd e s c e n di nt u r na te v e r yr e c o r d i n gt i m ep o i n t t a k i n gt h eb e g i n n i n g s c o r e se f f e c ti n t oa c c o u n t ,w ea n a l y s et h es c o r eo f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 ,t h eo u t c o m i n gi s c o n s i s t e n t t h eo u t c o m ei s :t h e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o ft r e a t m e n tg r o u p s “r dr e c o da n d f o l l o w i n gr e c o r di st h eb e s t ,t h e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o fc o n t r o lg r o u p st h i r dr e c o da n d f o l l o w i n gr e c o r da n dt r e a t m e n tg r o u p ss e c o n dr e c o r di sb e t t e r , t h e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o f c o n t r o lg r o u p sf i r s tr e c o di sg o o d ,a n dt h e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o fc o n t r o lg r o u p s b e g i n n i n gr e c o da n dt r e a t m e n tg r o u p sb e g i n n i n gr e c o r di st h ew o r s t s ot h e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i sg e t t i n gb e t t e rb yt h et i m ef l u i d i n g , n om a t t e rt r e a t m e n tg r o u po rc o n t r o l g r o u p c o n c l u s i o n s 1 t h e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o fc o n s e r v a t i v et r e a t m e n ti sg e t t i n gb e t t e rb yt i m ed u r i n g t h et i m eo ft r e a t m e n ta n df o l l o w i n gu p 2 t h e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o fc o n s e r v a t i v et r e a t m e n tm a i n l y 、析t hm a s s a g ei sb e t t e r 腰椎间盘突 :症慢性阶段中、西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 t h a nt h e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o fc o n s e r v a t i v et r e a t m e n tm a i n l yw i t ht r a c t i o n 3 t h ec o n s e r v a t i v et r e a t m e n tm a i n l yw i t hm a s s a g ec a ni m p r o v el a s e q u e s t e s ta n db r a g a r ds i g nb e t t e rt h a nt h e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o fc o n s e r v a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m a i n l yw i t ht r a c t i o n 4 t h e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o fc o n s e r v a t i v et r e a t m e n tc a n n o ti m p r o v el o w e r - l i m b m u s c u l a rs t r e n g t he f f e c t i v e l y k e yw o r d s :l u m b a rd i s ch e r n i a t i o n ;c o n s e r v a t i v et r e a t m e n t ;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 ; c o n g t r o ls t u d y i x 综述 综述 腰椎问盘突出症保守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大 类,非手术治疗又可细分为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8 0 的患者 可经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本文从中西医治疗方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 疗进行综述。 一、中医治疗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中的一种或 几种方法治疗。均能取得较令人满意的疗效。 1 1 推拿手法为主治疗 刘秋成发现运用龙氏正骨推拿手法( 侧卧扳按法,仰卧按腰扮腿法,牵抖 动压法) 后,局部贴敷膏药( 川乌、草乌、当归、乌药、穿山甲、乳香、象皮) 治疗1 4 0 例,治愈7 5 例,治愈率5 3 5 7 ,好转4 5 例,好转率3 2 1 4 ,有效2 0 例,总有效率1 0 0 。而理疗加骶管硬膜外注射治疗9 0 例,治愈1 7 例,治愈率 1 8 8 9 ,显效2 8 例,显效率3 7 7 8 ,有效3 5 例,总有效率8 8 8 9 。从而认为 龙氏正骨推拿手法配合局部贴敷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更好的疗效。辛本忠 嘲运用大推拿手法( 抬腿压腿法,脊柱侧扳法,脊柱旋转法,后伸腿压腰法) 治 疗后观察腰部相关肌肉( 腓肠肌内、外侧头,腓骨长肌,胫骨前肌) 肌电图的改 变,观察该肌肉的电位相,同时记录所测定的电位峰值9 3 例,治愈4 2 例,治愈 率4 5 2 ,显效2 7 例,显效率2 9 0 3 ,有效1 5 例,总有效率9 0 3 3 。石普斌口1 运用松肌解痉法,神经根牵拉法,腰柱定点斜扳法,脊柱后伸定位扳法配合祛风 湿止痹痛、补益肝肾、强筋健骨之中药治疗1 0 8 例,治愈6 8 例,好转3 5 例,无 效5 例,有效率达到9 5 3 7 。吴春雷h 1 运用督脉手法,斜扳手法,旋转手法, 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4 7 例,痊愈2 5 例,占5 3 2 ,显效1 4 例,占2 9 8 , 有效5 例,占1 0 6 ,有效率可达9 3 6 。王文彪5 3 运用放松手法、压拉手法、 斜扳手法、旋腰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 1 例,优4 8 例,良1 7 例,好转8 例, 总有效率可达9 0 1 。 1 2 中药为主治疗 l o 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西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 王秀华1 观察广龙吴膏药和奇正止痛膏对腰椎间盘突出造模大鼠神经根周 围局部组织中i l 一1 ,n o 及组织胺的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广龙吴膏药较奇正 止痛膏能显著降低神经根局部中i l - 1 ,n o 及组织胺的含量,说明广龙吴膏药作 用部分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活性实现的。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型为血瘀 气滞,肝肾亏虚,而广龙昊膏药具有培补肝肾、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的功效从而具有良好疗效。王益庶 1 使用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中药汤剂: 杜仲1 5 9 、黄芪1 2 9 、桂枝1 2 9 、白芍1 5 9 、当归1 2 9 、麻黄7 9 、威灵仙1 5 9 、苍 术l o g 、白术1 2 9 、茯苓1 8 9 、鸡血藤2 0 9 、红花l o g 、乳香4 9 、没药4 9 、牛膝 1 5 9 、陈皮6 9 、甘草6 9 、炙马钱子粉0 2 0 5 9 ( 冲服) 配合卧硬板床治疗腰椎间 盘突出症1 4 8 例,疗程为3 0 - 4 0 天,治愈1 6 8 例,有效2 9 例,无效1 3 例,总有 效率可达9 4 。姚廷周3 发现在按摩、针刺、拔罐、理疗、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 基础上使用中药( 羌活、细辛、冰片、杜仲、川l 断、藿香、木香、白芷、当归、 红花、公丁香、石菖蒲、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制川乌、薄荷、透骨草、伸 筋草、穿破石等各2 0 9 打成药粉) 置于熏蒸器皿中,通电加热后蒸气熏蒸腰骶部, 每次6 0 m i n ,每天1 次。中药熏蒸与无熏蒸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 5 2 5 、5 9 0 9 , 有效率分别为1 0 0 ,9 4 3 2 。吕伟民凹1 运用颈腰痛煎剂( 葛根、桂枝、血竭、 威灵仙、桃仁、红花、当归、川芎、香附、牛膝、秦艽、羌活) 配合卧硬板床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 6 例,痊愈3 l 例,显效1 3 例,无效2 例,有效率可达9 5 6 。 1 3 针灸为主治疗 王听n 们针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位:四腰穴、五腰穴( 第4 、腰 椎间隙左右旁开l 1 5 c m ) 、肾俞、环跳、秩边;配穴为:l 4 、5 突出配以风市、 足三里、阳陵泉、悬钟;l 5 s 突出配以殷门、委中、承扶、承山、太溪、昆仑 等。平补平泻,部分穴位根据具体情况予以泻法,留针2 0 m i n ,配合滚法,按揉 法,斜板法治疗,治愈3 9 例,占4 4 3 ;显效3 6 例,占4 0 9 ;好转1 1 例,占 1 2 5 ;无效2 例,占2 3 ,有效率达9 7 。王慧芳n 妇采用在针刺华佗夹脊穴, 下肢足太阳膀胱经穴:患侧取秩边、环跳、承扶、阳陵泉、委中、承山、太冲; 后走罐治疗:去针后,在腰部两侧( 一般自腰1 骶1 ) ,均匀涂上按摩乳,用负压 把火罐吸在脊柱两侧,吸力大小以皮肤出现瘀紫,疼痛以患者能忍受为度,一般 两侧均走罐5 1 0 次,最后吸定压痛点最明显处1 0 “1 5 分钟。治疗3 2 例,治愈8 例,显著进步1 6 例,好转3 例,无效5 例,有效率达8 4 4 。 二、西医治疗 西医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以腰椎牵引,卧床休息为主,可配合理疗 治疗。刘昱彰n 2 1 在硬膜外穿刺后注射利多卡因,碳酸氢钠,康宁克通治疗1 0 5 例,优3 0 例,良4 8 例,可1 7 例,差1 0 例,总有效率9 0 。李卫平n 3 1 运用持 续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 4 7 例,治愈6 9 例,治愈率4 6 9 3 ,好转3 4 例,好转率2 3 1 3 ,有效2 4 例,总有效率8 6 3 9 。认为持续腰椎牵引可以使下 段腰椎的椎间隙增大,从而产生负压外,还使后纵韧带紧张,起向前推压的作用, 这些作用都有利于髓核还纳,且还可使痉挛的腰部肌肉在长时间牵伸后松弛,因 此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得以缓解下肢放射痛得以缓解。邱娘n 们在急性期使用 卧床休息,口服类固醇或非甾体抗炎药物,硬脊膜外腔或骶管注药( 2 利多卡因 l o m l + 地塞米松l o m g + 生理盐水2 0 m 1 ) ,椎间孔和痛点阻滞相结合( 曲安奈德 4 0 m g + 2 利多卡因5 l o m l ) ;慢性期使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骨盆牵引每周二 次,超短波或微波物理治疗每天1 2 次治疗2 1 0 例,一月后,疗效优7 6 例占 3 6 1 9 ,良8 3 例占3 9 5 2 ,可3 8 例占1 8 1 ,总有效率9 3 8 1 ,二月后,疗 效优8 4 例占4 0 ,良7 8 例占3 7 1 4 ,可3 0 例占1 4 2 9 ,总有效率9 1 4 3 , 一年后,疗效优5 9 例占2 8 1 ,良7 3 例占3 4 7 6 ,可4 5 例占2 1 4 3 ,总有 效率8 4 2 9 。江德高n 阳采用卧硬板床休息和骨盆牵引,以及消炎、脱水、应用 活血类药物等综合治疗,急性期有明显神经根性疼痛症状的病例,则先采用静脉 滴注地塞米松、甘露醇等药物,症状缓解后再行牵引治疗1 9 6 例,治愈1 3 3 例 ( 6 7 9 ) ,显效4 2 例( 2 1 4 ) ,好转1 5 例( 7 7 ) ,总有效率9 6 9 。 三、中西医综合治疗 中西医综合治疗一般以牵引,按摩手法,并配以相应止痛,营养神经,脱水 药物治疗。 李金学n 胡在牵引的条件下对腰椎间盘突出相应锥体棘突进行推旋按压,以 协助复位治疗6 2 例,弹力型1 8 例,有效率9 4 4 4 ,退变失稳型2 3 例,有效率 9 1 3 ,增生狭窄型2 1 例,有效率9 4 4 4 。李星n 刀用腰神经根封闭,用舒筋晃 腰,循经点穴,侧卧位斜扳,俯卧位牵抖,仰卧屈髋屈膝压腿治疗5 6 例,治愈 2 9 例,好转2 3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9 2 8 6 。李星n 8 1 又在卧硬板床,牵引 治疗,配合舒筋晃腰,循经点穴,侧卧位斜扳,俯卧位牵抖,仰卧屈髋屈膝压腿 治疗,配合中医辩证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8 2 例,总有效率8 2 9 3 。徐旭阳 1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西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 n 钉采用西医治疗:绝对卧硬板床休息,骨盆带牵引,腰背肌和直腿抬高锻炼, 理疗,硫酸软骨素a 。中医治疗:推拿,气滞血瘀者( 有明显外伤史) ,治以活 血化瘀、行气止痛,用顺气活血汤、和营止痛汤等。风寒湿型( 无明显外伤史) , 治以祛风散寒化湿,用独活寄生汤。肾虚型:肾阳虚者用右归饮;肾阴虚者用左 归饮,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或“小护士治疗垫外贴”。上述牵引治疗3 5 周后 仍有疼痛者,可用利多卡因加曲安奈德、骶管封闭。急、重者加用甘露醇,地塞 米松,高压氧。牵引2 周腰腿痛无改善者立即转为手术治疗。共治疗1 3 3 例,治 愈5 3 例( 3 9 8 5 ) ,好转6 5 例( 4 8 8 7 ) ,未愈1 5 例,总有效率8 8 8 2 。王锡三 唧3 采取早期应用甘露醇加地塞米松静滴,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牵引治疗;腰 背肌练习等西医治疗,按摩疗法的中医治疗,及心理治疗及正确的行为指导治疗 1 5 0 例。1 0 8 例痊愈,显效的为2 2 例( 7 2 ) ,好转为1 5 例( 2 4 7 ) ,无效为5 例,总有效率( 9 6 7 ) 。谷茂兴凹妇点穴、按摩以缓解腰部、腿部的肌肉紧张后 使用脊柱旋牵手法为主,辅以葡萄糖、a t p 、c o a 、地塞米松、甘露醇治疗1 2 5 8 例,治愈1 0 2 3 例,占8 1 ;好转2 2 9 例,占1 8 ;无效6 例,占0 5 ,有效率 9 9 5 。许瑞明凹2 1 用牵引治疗后使用放松手法,最后应用扳法治疗1 2 6 例,优 6 4 例,良3 3 例,可2 3 例,差6 例;优良例数:膨出型5 3 例,凸起型4 2 例, 破裂型2 例;治疗优良率:单间隙突出8 9 3 ,多间隙突出5 2 4 。而许小桦瞳3 1 则在牵引治疗后使用放松手法,最后应用扳法治疗,并根据中医辩证予以相应治 疗,寒湿型用羌活胜湿汤,湿热型用加味四妙散,血瘀型用加味活络灵丹,肾阴 虚用左归丸合四物汤,肾阳虚用右归丸合四物汤。治疗2 5 9 例,治愈1 3 4 例 ( 5 1 7 4 ) ,显效8 1 例( 3 1 2 7 ) ,有效3 5 例( 1 3 5 1 ) ,总有效率9 6 5 2 。郑 世军心们用骶管封闭疗法,骨盆持续牵引,结合中医辩证施治,虚损型用通督活 血汤加减内服,瘀滞型用炮甲汤加减内服,劳损型用舒筋活血汤内服,治疗6 8 例,治愈4 7 例,显效1 3 例,有效5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9 5 6 。陈燕坤阳 取突出节段棘间的督脉穴及两旁的夹脊穴及患侧环跳穴、委中穴为主穴,辅以秩 边、承扶、承山、昆仑、风市、阳陵泉、绝骨、足三里、丰隆穴,得气后用电针 灸,同时t d p 照射患处。再加上牵引治疗1 6 8 例,治愈1 5 4 例,显效1 0 例,好 转3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 9 4 。 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但如果使用不当,可导致 严重并发症。张世民哺3 观察发现导致损伤的原因坐位斜扳法引起者5 例,侧卧 综述 位斜扳法引起者7 例,麻醉下推拿引起者5 例,机械牵引引起者4 例。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疗效均比较 令人满意。但仍然有治疗无效的病例和由于操作而引起的并发症。如何提高疗效 和避免并发症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书目 1 刘秋成,崔淑莲正骨手法并贴敷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中医骨伤 科杂志,2 0 0 4 ( 1 2 ) 1 0 :4 3 2 辛本忠,卿茂盛大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及相关肌群的影响 中医正骨,2 0 0 6 ( 1 8 ) 2 :0 8 8 3 石普斌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 0 8 例报告中医正 骨,2 0 0 5 ( 1 7 ) 1 1 :7 5 0 4 吴春雷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内裂症临床观察中医正骨,2 0 0 4 ( 1 6 ) 8 :2 9 5 王文彪,曾一林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骨伤,2 0 0 5 ( 1 8 ) 3 :1 3 9 6 王秀华,高峰广龙吴膏药对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细胞因子i l 一1 ,n o 及 组织胺的影响中医正骨,2 0 0 6 ( 1 8 ) 5 :9 7 王益庶中药配合卧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 1 0 例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1 4 ( 6 ) :7 8 4 8 姚廷周,黄国明中药熏蒸结合针刺按摩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 8 9 例 中医药学,2 0 0 5 ( 2 3 ) 9 :1 6 0 7 9 吕伟民,刘元录颈腰痛煎剂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 6 例实用中医内科 杂志,2 0 0 6 ( 2 0 ) 2 :1 9 9 1 0 王听针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 8 例针灸临床杂志,2 0 0 5 ( 2 1 ) 1 2 :1 9 1 1 王慧芳针刺合走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 志,2 0 0 6 ( 1 6 ) 4 :2 5 2 1 2 刘昱彰,张世民,等硬膜外封闭治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痛中国骨 伤,2 0 0 1 ( 1 4 ) 2 :1 0 7 1 3 李卫平,刘曦,等持续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 4 7 例疗效分析泸 州医学院学报,2 0 0 0 ( 2 3 ) 2 :1 4 3 1 4 邱娘,肖兰风,等非手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附2 1 0 例报告) 广东 1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西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 药学院学报,2 0 0 4 ( 2 0 ) 3 :3 1 6 1 5 江德高,姜世平非手术治疗士兵腰椎间盘突出症1 9 6 例人民军 医,2 0 0 5 ( 4 8 ) 1 1 :6 3 8 1 6 李金学,蒋位庄,等计算机控制牵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中医正骨,1 9 9 7 ( 9 ) 6 :1 3 1 7 李星,章永东,等腰神经根封闭加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骨 1 8 李星,周卫,等重症腰椎问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及影像学分析 中国骨伤,2 0 0 3 ( 1 6 ) 1 0 :6 1 9 1 9 徐旭阳,曹谌,等1 3 3 例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探讨福建医药 杂志,2 0 0 3 ( 2 5 ) 6 :9 3 2 0 王锡三,陈远武,等1 5 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脊柱外科杂志, 2 1 谷茂兴,张延芹,等脊柱旋牵式推拿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正 2 2 许瑞明牵引加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 2 6 例中国骨 伤,2 0 0 5 ( 1 8 ) 7 :4 2 8 2 3 许小桦,田心义,等牵引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正 骨,2 0 0 5 ( 1 7 ) 2 :4 6 2 4 陈燕坤针灸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 6 8 例疗效观察中医正 骨,2 0 0 6 ( 1 8 ) 2 :4 1 2 5 郑世军,葛占洲,等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 8 例报告中医正 骨,2 0 0 3 ( 1 5 ) 1 1 :3 0 2 6 张世民,王宏,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致马尾神经损伤2 1 例临床分析 中医正骨,2 0 0 2 ( 1 4 ) 2 :4 1 5 前言 上一j 一 刖舌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通常可将其病程分 为急性和慢性两个阶段。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慢性阶段虽然腰腿疼痛较急性阶段明 显减轻,但仍然对患者的学习、工作造成较大影响。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已有 7 0 年,其主要治疗方法为早期卧床休息,应用镇痛药、脱水药及物理治疗。如 果效果不理想,则需手术治疗。手术又可能引起腰椎失稳、瘢痕粘连、神经损伤 和腰椎间盘再突出等并发症,多数患者对此有顾虑。中医治疗则以推拿、针灸、 中药治疗为主,西医保守治疗一般以牵引、理疗、脱水止痛西药为主。绝大多数 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痊愈,但仍然有少部分病 例的治疗疗效欠佳。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按治疗手段的不同, 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缺乏对以中医、西医为主体综合保 守治疗的疗效分析。本实验旨在对照研究中、西医保守治疗分别对腰椎间盘突出 症慢性阶段的疗效,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保守治疗提供依据,为腰椎间盘突 出症慢性阶段的中、西医结合提供进一步依据。 1 6 守治疗 2 1 病例选择 2 1 1 诊断标准: 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1 9 9 4 - 0 6 - 2 8 发布) 和胡由谷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 人民卫生 出版社) 等制定。 2 1 i 1 腰痛、下肢痛呈典型的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常表现下肢 痛重于腰痛。 2 1 1 2 神经分布区域表现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感觉异常和反射改变四 种神经障碍中的征象。 2 1 1 3 神经根张力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或股神经牵拉试验阳 性; 2 1 1 4 腰部及坐骨神经走行部位的压痛及放射痛; 2 1 1 5 腰椎x 线片示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改变或消失、病变椎间隙可 能变窄、相邻椎体骨赘形成,c t 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程度。 符合上述1 至5 项诊断标准,自愿参加( 签订知情同意书) 患者即可纳入研 究对象。 2 1 2 纳入标准 2 1 2 1 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者; 2 1 2 2 年龄1 8 - 5 5 岁,坚持治疗3 周; 2 1 2 3 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作为受试对象。 1 7 临床试验 2 1 2 4 能接受试验方法治疗,保证完成疗程者。 2 1 2 5 既往有其他治疗,经过5 天洗脱期者。 2 1 3 排除病例标准: 2 1 3 1 不符合纳入标准及诊断标准者; 2 1 3 2 有马尾神经损伤或胫前肌瘫痪者; 2 1 3 3 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2 1 3 4 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等; 2 1 3 5 严重的心、肺、脑疾病患者: 2 1 3 6 手法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2 1 3 7 不愿意接受研究者。 2 1 4 剔除病例标准: 2 1 4 1 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其结果不计入疗效; 2 1 4 2 不按时复诊或失访者,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判断者; 2 1 4 3 不依从设计方案的规定,如应用其他治疗方法者。 2 2 样本含量及随机方案 按照上述标准及统计学要求,选择6 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患者。选 择中央区组、电话随机方法,设计临床随机方案,根据s a s 软件随机程序,分出 对照组及治疗组。入选病例后,研究人员向随机中心打电话,申请随机号和治疗 组别。本研究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方法进行。 2 3 治疗方法 2 3 1 治疗组 慢性阶段腰突症中医治疗方法:以手法治疗为主。 手法治疗:腰背部软组织松解手法+ 牵抖及斜扳或定点旋转复位。其中,青 壮年以腰背部软组织松解手法+ 牵抖及定点旋转复位为主,体弱年长者以腰背部 软组织松解手法加侧扳为主。每周3 次。 中药离子导入:骨友灵喷涂于腰部及患肢疼痛部位后,再用导入治疗仪贴于 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两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 喷药处治疗,每周3 次,每次半小时( 导入仪采用北京华医新技术研究所生产的 m 一d 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 。 中药治疗:慢性期中医辨证属风寒湿困或肝肾亏损,日一剂,早晚分服。其 中,风寒湿困:治则以祛风散寒利湿,温经通络止痛,独活寄生汤加减。肝肾亏 损:偏阳虚者,治以温肾壮阳,金匮肾气丸加减;偏阴虚者,治以补肾滋阴,六 昧地黄丸加减。 2 3 2 对照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慢性阶段,采用牵引、电磁疗法、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和 神经营养药。 根据病人体重的3 0 - 5 0 牵引重量为2 6 - - 3 0 k g ,每日一次,每次2 0 分钟。 腰部牵引带的安装:将上肢吊带从患者的后背经两腋下向上分别挂钩在床头 的t 字架上。将腰部牵引带自患者的后腰部向前捆绑,并根据患者的腰围,调整 腰部牵引带两片间的距离,然后扣紧;( 牵引床采用日本欧技科研公司制造的三 捷牌o l - - 2 0 0 0 型电脑牵引床) 。 腰部电磁疗法:腰部及患肢进行电磁疗法及神灯照射,每日各一次,每次 2 0 分钟;( 仪器采用重庆华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特定电磁波治疗仪c q j 一 2 3 型) 。 2 4 治疗周期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周期均为3 周,3 周后进行统计处理,评定疗效结果。 随访:疗程结束后2 周,进行临床随访。主要随访病人症状、体征变化情况, 以了解病人的治愈率、缓解率、复发率。 2 5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 9 9 4 年发布的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病症诊断疗 效标准结合临床实际制定: a 优:腰椎问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为7 5 一1 0 0 。 b 良: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为5 0 - 7 4 。 c 可: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为2 5 - 4 5 。 d 差: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 2 5 。 1 9 临床试验 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 ( 治疗后评分一治疗前评分) ( 正常评分一治疗前评分) 1 0 0 。改善率 o 0 5 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o 2 0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段上具有可 比性。 表2 、两组年龄段比较 图1 年龄段分布图 3 1 3 性别 经z 检验,i :o 2 6 8 ,p o 2 0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性别上具有可比性。 表3 、两组性别分布比较 临床试验 图2 性别分布图 3 1 4 入组分数 经独立样本t 检验,t = 1 7 7 9 ,p o 0 5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入组分数 上具有可比性。 表4 、两组入组分数叉s 3 1 5 平片分数 经独立样本t 检验,t = - o 3 6 8 ,p o 2 0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平片分数 上具有可比性。 表5 、两组平片分数又s 3 1 6c t 3 1 6 1c t 定位: 矢状位 经非参数检验,z = - i 0 0 0 ,p o 2 0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c t 定位的矢状 位上具有可比性。 表6 、c t 矢状位 2 4 位的水平 位的额状 3 1 6 4 侧隐窝狭窄 经f 检验,f = o 6 9 3 ,p o 2 0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性别上具有可比性。 表9 、侧隐窝狭窄 图3 、侧隐窝狭窄 3 1 6 5 神经根挤压情况 经z 检验,f i s h e r s 精确概率p o 2 0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神经根挤 压情况上具有可比性。 临床试验 表1 0 、神经根挤压情况 图4 、神经根挤压情况 3 1 7 病程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经非参数检验z = - o 3 5 0 ,p o 2 0 。说明两组患者病程 分布具有可比性。 表1 1 、病程分布 图5 、病程分布图 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两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 3 1 8 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 表1 2 、症状体征分布 可见腰痛、下肢根性痛、腰部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感觉障碍、肌力减 退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见症状和体征。 综上,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入组时基线齐。 3 2 疗效分析 3 2 1 疗效分数分析: 经t 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各记录时间点上。疗效分数的数值均有统 计学意义。 表1 3 、疗效分数叉s 3 2 2 疗效分析 经过非参数检验,第一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效上没有统计学意义, 在此后的纪录时间点上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4 、第一周治疗后疗效分析 临床试验 3 2 3 优秀率比较 经过z 检验,在两周治疗之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优秀率上没有统计学意义, 在第三周治疗后与随访时,治疗组在优秀率上才与对照组表现出差异。 腰椎问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西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 木f i s h e r s 精确概率 图6 、优秀率 3 2 4 优良率比较 经过z 检验,在整个治疗周期之内,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优良率上没有统计学 意义,在随访时,治疗组在优良率上才与对照组表现出差异。 表2 0 、优良率比较 术f i s h e r s 精确概率 临床试验 图7 、优良率 3 3 各记录时间点之间的比较 3 3 1 得分的比较 经方差分析,f = 1 0 9 2 9 9 ,p = o 0 0 0 ,可见在不同的统计时间点上分数是有差 异的。经过s n k q 检验,可以认为p 入组 u 第一周治疗后记录分数 l i 第二周 治疗后记录分数 | l 第三周治疗后记录分数= u 随访分数。 表2 l 、得分的比较 3 3 2 治疗疗效之间的比较 经方差分析,f = 5 6 6 2 3 ,p = o 0 0 0 ,可见在不同的统计时间点上疗效是有差 异的。经过s n k q 检验,可以认为u 第一周治疗后记录疗效 u 第二周治疗后记 录疗效 u 第三周治疗后记录疗效= u 随访疗效。考虑了入组分数的不同对实验 数据的影响,标准化之后,结果仍然一致。 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中、西医保守治疗对照研究 3 3 3 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