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诗意栖居与守望——生态文化视野下的沈从文创作透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本文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分析沈从文作品的生态内蕴,论析了沈从文作 品的时代性与当代性。生态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一绿色生命观在沈从 文所构建的“湘西世界中有着诸多体现,“湘西世界”的纯净与美好是 人性善的化身,而都市中的贪欲和自私是人性恶的写照。在“湘西世界” 中民风淳朴,爱情真诚,灵性的自然和湘西人们是一个统一体,这是人与 自然和谐的写照。沈从文作品中的自然是人文的,这些是沈从文作品的审 美意义所在。现今的工业文明有了飞速发展,但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 类的精神家园无处安放,使人类对科技的未来有了丝丝隐忧,促使人类思 考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寻找到人类精神家园的栖息地。而沈从 文作品中的生态意蕴给我们的忧思以解药和出路。“湘西世界 中的天人 合一、乐知天命的精神是其关键意义所在,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可以将 这个栖息地的内蕴应用到当代,传播诗意栖居的意义,给迷茫、浮躁、没 有精神坐标的人们以精神守望。 关键词:沈从文生态文化绿色生命观湘西世界自然人性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o nt h ep o i n to fe c o l o g i c a lc u l t u r e ,w ea n a l y z et h ew o r k so fc o n g w e n s h e n i nt h ew o r k so fs h e n ,n a t u r a lb e a u t yo ft h e ”w e s t e r nh u n a n i st h e e m b o d i m e n to fh u m a ng o o d n e s s t h e g r e e d a n ds e l f i s h n e s so fu r b a n c i v i l i z a t i o ni st h ep o r t r a y a lo fe v i lh u m a nn a t u r e i nw e s t e r nh u n a n ,p e o p l ei s h o n e s t ;l o v ei sh o ta n ds i n c e r e a n i m a l s ,p l a n t s ,f r e e d o m ,a n dt h ep e o p l ew h o i sc o n t e n tw i t ht h ed e s t i n yw i t hk i n d n e s s ,d i l i g e n c ei si n d i v i s i b l e a e s t h e t i c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w o r k si st h a tm a na n dn a t u r ei sh a r m o n i o u s i nt h ec o n t e x to f e c o l o g i c a ld e t e r i o r a t i o n ,e v e ni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i sd e v e l o p i n gr a p i d l y , w ec o n c e r n st h ef u t u r eo fm a n k i n da n dd on o tk n o wh o wt os o l v et h e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b e t w e e n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m a na n dn a t u r e w ec a nl e a r n f r o ms h e n se c o l o g i c a lp h i l o s o p h y w en e e dt h es p i r i to fp e a c eo f “w e s t e r n h u n a n ”,t h a ti st h es p i r i to fp o e t i cd w e l l i n gp l a c e s ,g u i d i n gp e o p l el o s ti nt h e c i t yl o o k i n gf o rt h eb r i g h t k e y w o r d s :c o n g w e ns h e ne c o l o g i c a lc u l t u r e t h ev i e wo fg r e e nl i f e w e s t e r nh u n a nn a t u r eh u m a nn a t u r e - i i - 独创性声明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 文o e 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墨蕉逛 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矛阿磊翎 签字日期夕年j 一月力伯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墨蕉婆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墨蕉江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 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方舟铌侑 签字日期:2 o o 年矿月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 习沸 签字日期:力口年丁月 扩日 电话: 邮编: 绪论 绪论 第一节文献综述 沈从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沈从文其人其文的研究也是硕果 累累的。为了更好地为本文主旨服务,我们先对沈从文的研究进行简要地 梳理。沈从文先生是文坛上一抹淡雅而优美的景色,虽然他的创作道路几 经波折,但是他作品中深邃的含义、自然的意蕴、舒展的人性,超越了时 空的界限,足以让品读它的人们久久驻留,回味不已。 在不同时期,沈从文其人其文经历了历史的浮沉。以时间为标准,我 们将沈从文的研究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解放之前,第二个时期是 解放之后。解放之前,沈从文先生是个初涉文坛的热血青年,经过他呕心 沥血般的不懈努力,他的作品得到了认可,继而盛行于文坛,进丽跻身于 京派作家之列,受到著名学者和作家的赏识,发行量创下历史新高,并经 久不衰。沈从文的作品盛行之际,也引发了一系列评论,但是数量不多, 其中左翼观点占据了绝大部分。一些左翼评论家认为沈从文模糊了阶级 性,没有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一方,而且“存心不良,意在蛊惑读者,软 化人们的斗争情绪。这一时期,人们热衷阅读沈从文的作品,而且有 一些评论家也给予了沈从文作品高度评价,认为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给 了人们无尽遐想的空间,那里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淳朴民俗构成了湘 西边地的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令人神往,凸显了地区的民族特性, 并有着文化上和思想上的双重意义。鲁迅在与斯诺的谈话中认为沈从文是 国郭沫若斥反动文艺【j 1 抗战文艺从刊1 9 4 8 ,( 1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自新闻学以来 “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在各种争议中,沈从文依然 坚持走自己独特的文学之路,克服重重困难,继续为人们展现“湘西世界 中的风物人情,全心构筑“希腊小庙”。 世事难随人愿,随着时光地流转,在1 9 4 9 年前后,一些人片面地理 解沈从文作品是黄色小说、桃红色小说、灰色小说,甚至是反动小说。这 种论调尽显于“冯乃超在发表于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上的略论沈从 文的 一文中,批评沈从文文章是掩盖地主剥削农民的生活现 实,粉饰地主阶级恶贯满盈的血腥统治的新第三方面运动的代表作 品,认为地主阶级的弄臣沈从文,为了慰娱他没落的主子,也为了以缅 怀过去来欺慰自己,才写出这样的作品来人儿着正是今天做你改过典型地 主阶级的文艺,也是最反动的文艺也是最反动的文艺。而处于时代滚 滚热潮中的沈从文不为所动。他不是摇摆不定的功利主义者,而是见解鲜 明的人,沈从文坚持他的文艺观,强调作家就应该埋头创作,用实绩来彰 显文学的伟大处,另一方面,他对中国大地上进行的内战大发议论,随意 评说。他认为,内战是“数十万同胞在国内各处的自相残杀,作为一个 文人,一个崇尚“知识和理性的“乡下人,他对战争双方都予以贬斥, 执拗、淡泊、埋头于学问。这样单纯而固执的做法导致沈从文的身份无处 归宿,战争的双方都不接受他,他成为孤立的“第三方,还被加以莫须 有的罪名,如进行“新第三方面运动 ,与左翼的结怨更深了。而对沈 从文无情地批判、激烈地指责并未停止,反而愈发加重了。在郭沫若发表 的斥反动文艺中,将沈从文定为“桃红色”和“反动作家。文中责 。 英 尼姆威尔士鲁迅和斯诺的一次谈i 舌 j 1 中国文学史料1 9 7 8 ,( 1 ) 国吴世勇编沈从文年谱( 1 9 0 2 1 9 8 8 ) 1 m 1 天津人民出版,2 0 0 6 年第2 9 4 页 吴世勇编沈从文年谱( 1 9 0 2 1 9 8 8 ) m 天津人民出版,2 0 0 6 年第2 9 4 页 绪论 斥道,“特别是沈从文,他一直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这种 结论给沈从文以极大的负面影响,几乎完全断送了他的文学前程。在历史 转折的关键时期,沈从文处于夹缝之中,无法适从,由于对1 9 4 9 年北大 校园里的标语“打倒新月派、现代评论派、第三条路线的沈从文”感到恐 惧与忧愁,沈从文自杀过,但未遂。解放以后,沈从文隐退文坛,消失于 讲台,他进入北京大学历史博物馆,做起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及其他工作。 在苦心钻研之后,沈从文取得了斐然成就,写出了中国漆器研究、中 国玉工艺研究集、中国陶瓷史等著作。从此,沈从文不仅是优秀作家, 而且是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代服饰学家。其中沈从文的中国古 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空白,同时也成为领导人出访赠送外 国元首的礼物。比起很多表面红火而实际苍白、甚至虚度光阴的作家,沈 从文的失落与寂寞就大大冲淡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沈从文是不幸的, 但又是最幸运的。他在文物的角落里耕作,虽然清苦,却避开了一场又一 场的文坛争斗。当噩梦醒来、尘埃落定之时,许多人因命运随波逐流而懊 悔,沈先生却意外地以文博考识作人生追求的另一个目标,痛苦而充实地 遨游于历史知识之中。沈从文退出热闹的文坛而遁入冷清的历史博物馆, 是他后半生无奈的选择,却也是别样的辉煌。事实证明他聪慧敏锐而不虚 荣从众,懦弱而含刚强。在混乱颠倒的岁月里里,他没有背叛人格和良知, 没有虚掷宝贵的光阴,他以苦行僧的态度,平静而执着地走完了生命历程, 实现了真正的人生价值。汪曾祺曾经在作品中为沈从文这样写道:“这一 番改行,可真是亦悲亦喜,悲喜难言;亦得亦失,得失难言。步入冷径仍 郭沫若斥反动文艺【j 】抗战文艺丛刊1 9 4 8 ,( 1 ) - 3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采花,花非昨日花,人非昨日人。 在沈从文消失于文坛的这一阶段,各种版本的文学史给了沈从文反面 的形象,其中三部奠基性的新文学史: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丁易 的中国新文学史略、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中对沈从文的论 断成为左翼批评家的主流观点,沈从文也是以这样的反面形象走入了文学 史。拨乱反正开始,被历史尘封土埋的沈从文又受到了重视。2 0 世纪7 0 年代后期到8 0 年代中期的沈从文研究有着明显的论争性,激情的新锐研 究者,要求对沈从文重新评价;保守者从传统出发,拒绝接纳属于“异端 的沈从文。引发了多重争论,如朱光潜的关于沈从文同志的文学成就历 史将会重新评价,丁玲的也频与革命。伴随着沈从文的声名鹊起,众 多的研究者又回忆起了曾经的大家沈从文,其中著名的学者唐破主编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在1 9 8 4 年出版,收录了沈从文,给了沈从文在 现代文学史上一席之地,重又掀起沈从文研究热,自此,沈从文不再是研 究的雷区。新时期以来,沈从文应有的文坛地位和文学史位置被给予了肯 定和提高。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陆学术整体息声之时,香港和海外对沈从文 的研究始终持续。八十年代以来,他们的著述直接促进了内地沈从文研究 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如金介甫的沈从文的奥德赛历程、 沈从文笔下的中国,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2 0 世纪8 0 年代以 来,沈从文研究大规模开展,而且有了质的飞跃。新时期各种思潮不断出 现,其中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有力地推动了沈从文研究。学者们以 多重视角阐述了沈从文作品的多重意义。凌宇在1 9 8 5 年出版的从边城 。汪曾祺沈从文转业之谜引自范用编晚翠文谈新编【m 】北京三联书店,2 0 0 2 年第3 0 1 页 4 绪论 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对沈从文的文学成就进行了 全面系统的观照。赵园在1 9 8 5 年发表的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将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和“都市 是被虚构出来的艺术世界,沈从文的创 作理念蕴含其中。赵学勇在1 9 9 0 年发表的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中论 述了沈从文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内在体现。韩立群在1 9 9 4 年发表的沈从文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反思阐述了沈从文作品的现代化 意义。刘洪涛在2 0 0 3 年发表的 :牧歌与中国形象中论析了边 城中的牧歌情怀。在“文学大师文库 和“二十世纪中文小说排行 榜”国中,都将沈从文排在位于鲁迅之后的中国最杰出的小说家及文学学 者的行列。沈从文终于从“桃色作家”回归到了了牧歌作家。 近年来,用生态哲学理念观照沈从文作品的研究者日益增多。研究者 的视角多集中于对沈从文构建并赞美的“湘西世界及揭示都市生活病态 的讨论上,指出了沈从文将湘西世界与都市生活对照的用意;有研究者不 认同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中“人与自然是契合的的观点,相反却认为 人与自然是背离的,沈从文所倡导回归原始的方案是不可行的;有研究者 将鲁迅与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进行比较,指出他们之间存在生态理念上的差 异;有研究者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 分析,揭示出湘西古老的土地上的女性意识萌生的主题。 研究者们缺乏从生态意蕴角度对沈从文作品的整体梳理和把握,侧重 关注于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的文化内涵,更多地阐述了湘西世界的生态 理论意义,对他作品中城市世界的关注较少,对沈从文的作品缺乏生态理 王一川主编2 0 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m 】海南; 版社,1 9 9 4 年第l 页 。王一川主编2 0 世纪中国文学人师文库【m 】海南f l :版社,1 9 9 4 年第l 页 5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系统性研究。研究者没有辩证地看待沈从文所构建的“湘西世界 ,只 注重到了它的理想性,集中讨论了它在生态理论观照下的积极作用,忽视 了它本有的脆弱和落后,缺少对沈从文作品生态意蕴局限的圈点。 沈从文曾在2 0 世纪3 0 年代中期自信地写道:“说句公道话,我 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 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我没有方法拒绝。沈从文的 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经典,他的预言成为现实。沈从文先生虽 然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和作品的神韵还在世间延续与流传。对沈从文其 文其人的研究不会因沈先生的离去停止,而会更加丰富、深刻、绵延无尽。 第二节本文框架 本文从生态文化角度分析沈从文作品的多重内涵,纵观沈从文作品的 生态意蕴。科技的应用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 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实际上科技的过度应用有着致命的缺陷。人类掌控的 科技的本质是机械的,它将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把自然看作是没有生命、 没有感觉、可以任由人类拆卸、拼接、控制的机器。在这种机械自然观的 误导之下,自然不再具有意义和价值,只是一堆任由人类各取所需的利用 资源。这种带有强烈人类中心主义色彩的观念是错误的,它将幸福理解为 个人欲望的满足,这导致了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流行。无度的欲望总会 竭尽自然资源,在自然资源枯竭之前,自然也会用它的方式报复破坏它的 人类。 绪论 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 类价值观的转变,这种转变确定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 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 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理论。通过认识与实践,形 成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生态理论的形成,使人们在现实 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态保护的色彩。生态文化是新生物,适应新的世界潮流, 提高了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通过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对比, 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资源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促进经济发展,从生态角度发掘沈从文的创作是充满多义性的,让众多研 究者有了多重解读空间。 沈从文为我们描画了美好的“湘西世界 ,其中包括纯净而静谧的自 然风光,温和的人际关系,真诚的爱情。沈从文也为我们揭示了文明病和 都市病的形态和危害。沈从文建构的“湘西 是他的“理想国,而恶劣 的生存状态和都市文明病成为他批判的对象。沈从文对“湘西世界”的反 复吟唱,是基于对乡村田园的眷恋,和对都市生活的无奈,是他自觉地文 化选择。“沈从文看好讲故事、强调小说叙事性、坚持客观原则、解构启 蒙话语,这作为反思五四的具体成果,为中国小说的迸一步现代化开 辟了道路。而这种文化选择恰恰为我们以当下的生态理论去观照他的 作品提供了可能,并为更好地理解沈从文作品的文化内蕴提供了新的角 度。沈从文神往的“理想国 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这样 沈从文的创作就成为生态研究的范例。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中的自然人 刘洪涛沈从文与现代小说的文体变革【j 1 文学评论1 9 9 5 ,( 2 ) 7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性和人文自然,这些都是“绿色生命观的范例,人们不将自然当作过度 掠夺的对象,顺应自然规律,而自然也以平静和丰富回报人类,在青山绿 水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共存,人与人和谐相处。沈从文希望人类的精神世界 在这种环境中达到诗意栖居的境界。同时也要看到处于前现代的沈从文的 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他用回归原始的方法解决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有 着明显的滞后性。 沈从文是一个沉醉于诗情的作家,一条绵延千里的沅水,维系着他的 人生寄托和审美理想。凤凰古城的风俗人情,成为他挥之不去的遥远回忆, 承载着他的作品主题,表达着他的全部情思。沈从文是一位具有特殊意义 的“湘西世界”的主要体现者和反思者。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 他追求小说的诗意情怀,融写实与纪梦于一体,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 韵与神采。在都市题材中,所谓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 ,也在与“湘 西世界中“人与自然契合 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得到显影。正是这独特 的价值尺度,构成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从而写出 边城、湘西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寄托了作者对个人的和民族的隐 忧。这样的作品从美学的、历史、人性的原则出发,远离政治,超越时空, 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 第一章绿色生命观 第一章绿色生命观 沈从文的作品“也许文字上不十分流畅,偶然也故意省掉一两个字, 但它使你看起来反觉有橄榄的涩味,比那完全的甜昧的更能长留于齿颊之 间。这种涩味却是人生真正的味道,不是流畅、空洞的虚美,不是矫揉 造作的虚无,而是有着淡淡哀愁的美丽。沈从文对人性善的赞扬和肯定, 对人性恶的批判和否定构成他作品的主旋律。沈从文先生为我们构建了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湘西世界 ,其中丰富、深刻、生动、美丽的“希腊 小庙,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善,“湘西世界成为现代文学版图上独特的构 成部分。同时沈从文犀利地描画出都市文明的负面,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恶。 在善与恶的对比之中,更加突显了他为我们构建的“希腊小庙 的纯净与 美好,史诗般的“湘西世界有着自然的光辉,在那里,人与自然和自然 融洽相处,人们的精神不是无限紧绷地,超负荷地运转,而是可以随意放 松、有着淡淡的肆意与轻松的撒娇。美丽的“希腊小庙”为我们当代生态 文化建设提供了尤为可贵的借鉴意义。在那里人与自然的矛盾可以得到真 正化解,没有大无畏式、狂热式地向自然进攻,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和 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己的精神和谐的“湘西世界”成为诗意栖居的 象征,这给予迷失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们以心灵的和谐与守望,警示人们 不要将现代化简单地理解为完全进步的含义。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片面 地断解工业文明的全部意义,必然导致简单化历史,漠视基本的人性。面 对现今的信仰危机、精神困境、心灵迷茫,人类需要解脱与救赎。在现代 。赵景深现代文人剪影f m 】湖北人民d 版社,2 0 0 9 年第8 页 - 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精神自救的过程中,沈从文的作品可以作为指向的坐标,他的作品去除 了都市文明的荒谬性、无理性,可以涤清历史的污垢,过滤时代的悲剧、 悲哀、悲痛。鲁迅先生说“从别国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 但 是我们牢记并应用“欲速则不达”的原则,用火煮肉时,要避免火重肉 焦,掌握规则和技巧。 生态哲学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良方。生态哲学是用生态的观点和方 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对人类社会与 自然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的综合。生态文化是生态哲学的组成部分,生态 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 的彻底改变,这种改变确定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的价值取向。 生态文化重要性在于应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事物,解释现实, 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态度去了解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 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体系。通过了解和实践,形成经济学和生态学相结合 的生态化理论。生态化理论的形成,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态保 护的色彩。生态文化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支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 进经济持续发展,造福予子孙后代。“绿色生命观 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绿色生命观”宣扬人与自然的精神统一性,希望能够保持自然 界的和谐与完整。而人的道德修养在“绿色生命观中占有重要地位。“绿 色生命观”的拥护者反对无度、以深度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工业发展、完全 受技术统治的理性主义、牺牲自然的大都市主义。沈从文作品中有着诸多 西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m 】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6 年第2 3 7 页 孔子,张燕婴译注论语子路【m 】中华书局,2 0 0 6 年第5 5 页 1 0 第一章绿色生命观 方面“绿色生命观”的体现。沈从文作品中的自然具有人文的特性,是 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和谐人世 沈从文曾经在作品中表达了他对生命里程的感怀,“我只想把我生命 所走过的痕迹写到纸上。 沈从文认为他生命的精华与升华都在他的“湘 西世界中,他的“湘西世界”是绿色生命观的全然体现,而绿色生命观 是生态哲学的重要内容。对人性善地全力描画是沈从文作品的亮色,“人 类的善就应该是心灵合乎德行的活动,假若德行不止一种,那么,人类的 善就应该是合乎最好的和最完全的德行的活动。”对比之下,沈从文厌恶 的是现代都市的虚伪和狡诈,沈从文陶醉、怀恋、向往的是湘西世界的纯 美、恬静、和谐、安稳的气息,这种气息有着令人神醉的味道。沈从文叙 写“湘西世界”美好的核心是人性善,以它为支点来抵制都市文明的负面。 一、珍视生命 “生命 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依据,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个体生命是人类生命的组成部分,正是一个个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个体 生命形态构成了万千世界的芸芸众生。生命是人们所珍视的,用生命表达 的意义是庄严的、凝重的、浓烈的。沈从文用蘸满感情的笔叙写着不同人 的不同生命形式,表达着自己对生命的深切体验。沈从文用朴素而真挚的 语言描画了一幅幅生命图景,刻画出亲情、友情、爱情的生命表现形式。 同时沈从文也不遗余力地写出漠视生命的冷酷,浪费生命的丑陋,生命不 。周辅成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上卷) 【m 】商务印书馆,1 9 6 4 年第7 页 - 1 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能够天长地久的悲凉。绿色生命观表达了沈从文对生命的厚爱。“现代社 会,战争等残忍行为之所以增多,乃是由于我们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不 再以为破坏生命是罪大恶极,并且变得冷酷无情之故。 沈从文寻找“生命的一种最完整的形式 ,“一场大病和几个好朋友 的猝死,刺激着沈从文开始追问生命的价值,思考人生的意义,自觉的理 性意识渐渐抬头。”病痛的亲身体验让沈从文对人性有了探寻,对生命有 了深刻地思考。自此,沈从文开始追求生命的自由呈现,有了对生命的悲 悯。他的作品中有了对生命尊重,对生命称赞,对生命珍视的表述。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全绝对的,祸福是相互转化的。“湘西世界”的血 腥屠戮遍布,无数生命之星惨然坠落,“我从那方面学会了不少下流野话 和赌博术语,在亲戚中身份似乎也就低了些。只是当年后,我能够用我各 方面的经验写点故事时,这些粗话野话,却给了我许多帮助,增加了故事 中任务的色彩和生命。 在沈从文作品的描述中,不论是平凡的百姓,还 是一方诸侯的权贵,拥有的是同样的不可重复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他 们是平等的,因为“生命具有不可重复的一维性 。这是庄子“重生 ,珍 视生命理念的体现。沈从文曾说过“我是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 生命一他希望,“生命之光,“熠熠照人,如烛如金,这也是他的生活体 验。沈从文曾在在沅水流域的军营供职,稳定而又轻松,每月俸禄有余, 闲暇时间照帖练字。但是军官们为争名逐利而草菅人命是沈从文所不愿看 到的,而无故杀戮平民更是沈从文不愿看到的。沈从文所憎恶的是为了自 己的利益,不惜屠杀大量平民,以他人的性命换取功名。沈从文对社会制 。钟肇政编译史怀泽传【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7 0 - 1 7 1 页 。康长福沈从文文学理想研究【m 】人民出版社,2 0 0 7 年第6 0 页 1 2 第一章绿色生命观 度的更迭变换并不关心,无论何种制度下,百姓依然种田、打猎、织布, 制度的变革并不能使粮食多产,不能使猎物更容易上钩,也不能使织布变 得快些。正如元朝的张养浩所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沈从文看重的是为社会变革而逝去的、不可复活的生命。“但革命印 象在我记忆中不能忘记的,却只是关于杀戮那几千无辜农民的几幅颜色鲜 明的图画”。对战争中残酷杀戮场面的描写,对血流成河的刻画在沈从文 作品中有大量表述。在怀化镇中,记录了杀人七百,血流成河,对无 辜的人强加罪名,严刑拷打,甚至于砍头。这些“人类做出的蠢事”在沈 从文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写在了他的作品中。 菜园中玉太太的儿子是个和善朴实的年轻人,他知书达理,心地 纯净,谦虚温和,与有教养而又自食其力的母亲共同生活,日子平和冲淡。 玉太太的儿子到北京求学后接受了新思想,得到了新知识雨露的滋润,并 且还找到了情投意合的另一半,这一切让玉太太喜上眉梢。两个年轻人回 到玉太太家,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在菜园劳作。而这样其乐融融的画面,被 所谓的政治问题所破坏得一塌糊涂。因为政治问题两个年轻人突然被当地 势力暗杀,孤苦的老母悲恸无比,经不住儿子和未来儿媳突然离世的噩耗, 整日以泪洗面,自缢身亡了。两个年轻而又美好的生命以这样悲惨的方式 消失,我们能够读出沈从文先生的惋惜。同样,我们也能感受到沈从文先 生从尊重生命角度对暗杀无声却强烈地谴责。 尊重人的生命是人性善的重要体现,人类的珍贵之物莫过于生命,有 生命才有人类的延续,人和动物区别在于,人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如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第一册下编)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m 】上海古籍出 版社,1 9 8 0 年,第l o o 页 1 3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果人类失去自己的属性,归同于动物,将人性抹杀,等同行与动物,全副 精力放在口腹之欲、肉体欲望的满足、虔诚信奉拜物教。这样在这个弱肉 强食的世界上,人们看重的是自己领地的扩大,对方的伤亡,己方财富的 增加,很少有人清醒地从人类的角度思考生命价值。杀戮不是人类的全部 本性,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满目疮痍,即使参战胜利方也付 出了惨重的代价,虽然有了战胜国的荣誉,但是依然付出了无数生命消逝 的代价,而且为以后买下隐患,战争中的主力往往是男性,伤亡的必然就 是男性,这是性别比例失调的重要原因。沈从文先生以高出财富争夺的视 角,从敬畏生命的角度看到了人类生命的珍贵,看到了其珍贵在于不可重 复,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这是生命的第一层意义,生命第二层意义 是失去的生命给生者无限痛苦,沈从文先生对生命的珍视体现了对人的生 命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 二、淳朴民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沈从文生长于湘西沅水流域,那里的青山绿水滋 润了他的心灵,淳朴而端庄的民风民俗更是让沈从文流连忘返。沈从文在 他的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中,叙述了他少年时多次逃 学流连于在街市,细细观察社会风俗,品味咂摸风土人情。经过对比,沈 从文发现书本上的刻板知识和现实中的生活体悟相差甚远,两相对比之 下,沈从文更喜欢淳朴的生活气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个不折不扣的世 外桃源,纯洁、高尚、大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有复杂、险恶的勾心斗 角,没有尔虞我诈,没有苛捐杂税,连商人都是仁义的,以至让读者希图 改变自古流传的无商不奸的定论。那里的空气不是紧张、压抑、充满浓重 1 4 第一章绿色生命观 火药味,而是润泽、舒展、静谧、带有淡淡甜味的。 沈从文将湘西美好的点点滴滴写入他的作品中,并不遗余力地进行赞 美。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一个宁静、纯美的、和谐的世外桃源,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是交好而无功利的。老百姓是民俗的最大体现者,在日常生 活的丝丝缕缕中无处不浸润了民俗的气息。淳朴是湘西民众民俗的特色。 沈从文认为,他们“这些人不需我们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 么庄严忠实的生活,担负了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继续在这个世 界中活下去。不问所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却从不逃避为了求生而 应有的一切努力。在他们生活爱憎得失里,也依然摊牌了哭、笑、吃、喝; 对于寒暑的来临,他们便更比其他世界上的人更感觉到四时交替的严重。 边城在温情的人际关系中,人们如沐春风,人生有了无处不在的 温暖。其中老船夫的心地就像他终日陪伴的河水一样清澈透明,不含杂质。 他心地善良,为过河的人摆渡不收分文,还煮了凉茶供过河人饮用,摆了 草烟给过河人解乏。别人心中不安,把钱硬塞给他,老船夫“俨然吵嘴时 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谁要你这个! 。老船 夫买肉时执意挑选适合自己口味的,不选贵的,肉铺不肯收钱,他硬是把 钱掷到肉铺袖子里,不肯占一点点便宜。买家和卖家都没有被物欲熏染, 一切都那么平静安详,过河人的谦让,老船夫的心,肉铺的暖语。这里的 人都是相互关照的,他们愿意出钱救济灾后受难的人,修好佛塔,参与诸 如此类的公益善事。长河中的桔农对于桔子从不吝啬,虽然有在当地 桔子价格低的缘故,但是更多的是对饥渴的路人的善意体察和关心。船总 也是认为自家种的桔子是为过路人解渴的,只不过与路人开个吃桔子要钱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玩笑。要是真正遇到喜欢桔子的,不仅不要钱,还要请其到树上摘下来 吃。在买梨的过程中,作者在买梨时认为个大而且表面光滑的梨,卖这样 的价格是低了,主动要求卖梨的老大娘少装些,免得老大娘不划算。而老 大娘认为生意不是很重要,不要让买主吃亏。两相争执不下,结果作者还 是收下了数量较多的甜梨。 他们是湘西人性善的体现者,不是代表者,因为湘西民众都是真诚而 朴实地用心地感受自然气息,不过分计较利益的得失,从容安稳地生活, 世世代代朴素踏实的湘西民众给了我们以善良、俭敛、温和、互助的形象。 淳朴的民俗使居住在这里的湘西百姓心态平和,他们勤劳善良,乐知天命, 人与人之间友善,家庭和睦。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没有都市的喧哗与浮 躁,人情温暖和润,充满了恬淡与安适,每个人都活得自然大方。 三、真诚爱情 醇厚而真诚的爱情是原始生命力彰显的力证,全力赞扬原始生命的沈 从文对热烈、诚挚的爱情是大力讴歌的。他强调灵与肉高度融合能够给人 带来真正的幸福,赞美湘西世界的纯美爱情,反对将人类天生的爱情进行 约束与扼杀。沈从文作品中爱情故事的主角不论是妓女、水手、农人,还 是生意入、财主、神巫,不论贫穷与富有,都是重感情、轻财物的。爱是 人的天性,人类应当顺从爱神的旨意。沈从文对诚实的爱情都是赞扬有加, 极力支持的,他认为纯美的爱情是人性组成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否则人生是 不完满的和缺憾的。在豹子媚金与那羊中,沈从文写出了染上铜 臭气的爱情不是真诚的爱情,是堕落的物资需求。“地方的好习惯是消失 了,民族热情是下降了,女人也慢慢像中国女人,把爱情移到牛羊金银虚 1 6 第一章绿色生命观 名虚事上来了。爱情的地位显然已经堕落,美的歌声和美德身体同样被其 他物资战胜成为用的东西了 漫步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其中绚丽多姿的爱情了丰富了我们的 思想,冲击了我们的感觉。热血奔腾、忠诚不屈的男性和多情善良的女性 往往构成沈从文爱情世界的主角,他们有着使自己亢奋的气场。沈从文“不 仅告诉人们自然和女性都是伟大而令人崇敬的,我们应该关爱和尊重她们 同时也应该从女性身上汲取关爱和护佑自然万物的女性文化精神,构建解 决人类生态问题的策略良方。 豹子媚金那羊中的豹子为了找到 配得上让心上人媚金的白羊,不惜走遍整个村落寻找可心的白羊。媚金对 爱情是忠贞不二的,她误以为是豹子悔约不来,自己纯洁的感情受到了莫 大的耻辱,就毅然用刀自尽了,豹子觉得对不起媚金,也用刀自尽了。虽 然是误会导致了两人的悲剧,但是他们的心始终是相依相偎的,他们的生 命为爱情而消逝的。沈从文热切地歌颂了豹子与媚金为爱情而生的勇气与 热力。巧秀和冬生中的巧秀妈和石匠相互爱恋,本是情投意合的一对, 但是族长认为巧秀妈是寡妇就应当孤老终生,为亡夫守节,不应当再有享 受爱情的权利。族人发现两个人约会,就残忍地将石匠的脚打断,石匠受 刑时不吭一声,将巧秀妈沉潭了,巧秀妈在船上没有丝毫恐惧,而是惦念 自己的幼女。两个人虽然是受了难,但是他们的爱情让族人见到了真情的 耀眼光芒,族人为自己做下的错事而懊悔,而害怕。 真诚的爱情少不了水乳交融的性爱,许多作家讳谈的话题却是沈从文 常常提及的。如评论家所言,“京派作家站在人性的角度上,热情颂扬那 佘爱春生态视野中的沈从文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5 1 7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种对于爱情的原始生命冲动。 性爱的张扬是原始生命力的彰显,生命中 有了情投意合的性爱的满足,生命力会得到舒展,放出更大的能量。倍倍 尔在著名的妇女和社会主义中论述了性的属性:“在人的所有自然需 要重,继饮食需要之后,最强烈的就是性的需要了。延续种属的需要时生 命意志的最高表现。这种需要深深地埋在每一个发育正常的人身上,到 成年时,满足这种需要是保证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条件。 雨后中的她和四狗在山洞中结合,“四狗给她一些气力,一些强硬, 一些温柔,她用这些东西把自己陶醉,陶醉到不知人事”,四狗走开了, 她还在回味刚才的柔情蜜意,“一个年青女人,得到男子的好处,不是言 语或文字可以解说的。 “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 浓浓的爱情如同甜淡的米酒,久久品尝后就会醉人。生命中因为有了性爱 的滋润,而变得酣畅华美。他们的结合不是单单的性爱,更是心心相印的 爱情的升华。柏子中的主人公柏子是个风里吹日里晒走在洞庭湖上的 年轻水手,健壮而多情的他将每月辛苦冒险赚的钱几乎都花在相好的妓女 身上,柏子有了爱人的痴情等待,见面的销魂爱恋,辛苦与花费就一点都 不后悔了,而且很值得,因为如皇帝一般的日子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的。 有张有弛的日子让柏子原本艰辛的日子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辛苦、危险、 单调的船上生活也因此变得有了些许颜色。 沈从文作品中爱情故事的主角往往是女性,他不似许多作家,对女性 外貌浓墨重彩地描写,而是突出其特有的勤劳、善良、忠诚、天真、纯洁 的品性。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很低,在爱情中全然处于被动的位置,只 李乇秀京派作家的女性观【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4 ,( 5 )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一一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l 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第1 2 7 1 2 8 页 第一章绿色生命观 能听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整个人生都是在在家中做些无足轻重的家 务,生儿育女中度过。这样严重压抑人性的生活,却是被许多作家称道的, 认为这是女性应有的命运。面对种种不公的待遇,许多女性开始觉醒,希 望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当时这样的女性的占很大比例,和当时社会的自 由解放的风气不无关系。“1 9 、2 0 世纪之交我们民族经历的历史和文化变 迁,两千多年始终蜷伏于历史地心的缄默女性在这一瞬间被喷出、挤出 地表”沈从文反对传统习俗中轻视、把玩、女性的陋习,将女性的人 性需求放在和男性同等的位置。他作品中的女性往往和男性一样,是劳动 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往往在在爱情中处于主动位置。如评论家所言,“一 般作家用社会道德尺子去衡量笔下的女性,而京派作家则用人性的尺子来 衡量女性,极力赞美女性的生命之美,他们不着力表现辛苦带给她们的痛 苦,而是按照人性的标准欣赏女性的美,并以此表达对她们的尊重。 萧 萧中的萧萧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喝冷水吃粗粝饭,每天都是样样活计 做得无可挑剔:织布、打柴、照看弟弟,这是她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沈 从文以点睛之笔描写她和花狗不是爱情的爱恋,而是她蒙昧中的觉醒。沈 从文作品中的女性以独立的心态和姿态傲立于湘西的大地上,她们是绿色 生命观的体现者。沈从文用无声的笔写出了湘西世界中女性的多彩生活, 她们的命运中有了觉醒的意识,以自己的劳动为生计,以自己心灵的感受 为创造或接受爱情的出发点。 在沈从文的创作中,湘西民众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成为沈从文所歌颂 的,湘西边地的人们在爱情的选择和处理上带有朴野的气质,打破了长期 。盂悦,戴锦华浮h 历史地表【m 】中国人民大学: :版社,2 0 0 4 年第l 页 够李玉秀京派作家的女性观【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4 ,( 5 , 1 9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以来占据主流的“忠、孝、节 的封建文化的桎梏,辰河两岸诗意盎然、 优美健康的爱情男女,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情欢歌。 第二节内心和谐 在沈从文的“湘西世乔 中,有“绿色生命观的正面体现者。沈从 文犀利、细致、入木三分地对都市文明的负面的描写是“绿色生命观的 反面,是“湘西世界 的对立面。都市文明的消极面体现了人性恶,沈从 文将这种人性恶跃然于纸上,希望人们能够以此为戒,多多发扬人性善, 成为“绿色生命观 的所有者。湘西民众顺乎人内心的本性,自然地生活, 达到了人自己与内心的和谐。而都市中的人们醉心物质追求,忽视人内心 的精神渴求,是人自己与内心背离的体现。 一、否定物质贪欲 对金钱、权势、声名的欲望,人皆有之,欲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 力量,但是对欲望不加控制,泯灭了善良、正直、道义,熙熙攘攘的社会 都以金钱来维系,人的命运在金钱上下浮沉,是缺憾的,也是遗憾的。人 类为了满足无穷欲望而产生的“自私而用智 ( 程颐语) :虚伪、狡猾、残 忍的自我中心主义,是人性恶的重要体现,也是沈从文先生所憎恶和批判 的。“沈从文通过腐化的现代文明和城市生活而将乡土对象化,暴露文明 世界的虚伪、怯弱、衰颓,柔靡,从而赞美、发现和肯定乡下人粗野、 淳朴、自然和力量和价值。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对“都市文明病 进行了 旷新年1 9 2 8 :革命文学【m 】山东教育出版社,2 0 0 2 年第2 7 4 页 2 0 第一章绿色生命观 深刻剖析,为丑陋、贪婪、肮脏的“都市文明病”描画了一幅幅生动的画 像,并为他们的危害所担忧。“欲望是无穷的,一种欲望得到了满足, 就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必然会产生下一个新的欲望。这是一条法则。这 种欲望的无限连锁反应的社会,带来了人性的日益衰弱现代文明可以说 是为欲望效劳的文明。一沈从文对文明社会的拜金主义的生态批评体 现于此。在都市中,许多人性恶的都有大量表现,无论身处何地改变不了 的人性恶,其中之一就是贪婪,人的物质欲望是无止境的,每一次物质欲 望的满足就是下一个更高的物质要求的开始,导致对物质丰裕的追求是无 止境的。物欲不可放纵,放纵贪欲,后果严重。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她不能承受人类无穷的欲望。贪婪的人希望自己所有物质欲望都能够实 现,但是物质的总量是恒定的,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个人的需求,更不能满 足人类无穷的欲望,即使满足了一部分人的过度需求,也会使更多的人遭 遇贫穷。在人们高度信仰观拜物教的地带,人已经是完全的商品垃圾,简 单、空虚、自私是这类没有灵魂的人的精神面貌,这类人自我标榜高雅、 高尚、高档,实际上他们是可悲的空壳,甚至是谋财害命的罪犯,在金碧 辉煌背后是残忍的冷酷。观望现代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工业文明晨曦的闪 烁之光,沈从文没有选择逃避,他用“湘西世界”的纯净和自然作参照物, 反观工业文明,指出其中的弊端与短处,具有反思、怀疑、超前的锐利眼 光。自私、贪欲、疯狂、争夺构成竞争的公开法则,向下追逐物欲与情欲, 是被赞扬的,反而被认为其实向上的。沈从文悲观地看到了工业文明灰暗 的一面,但正所谓悲观的顶端是乐观,看到了事物的正反两面,聪慧、明 日 池田大作, 美 亨利a 基辛格,卞立强译,和平、人生与哲学【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 社,1 9 9 8 年。第l i i - 1 1 2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朗。 沈从文先生描画都市物质贪欲的力作绅士的太太,就是一幅形象 逼真的贪欲图,其中的太太、姨太太、少爷的生活的全部就是无尽的享受, 他们为着小巧的金表、赌博的输赢、精致的点心而用尽心机,没有思想, 有的只是动物的本能。物质欲望的最大表现就是对金钱的无限贪求,追求 金钱的目的成为此类人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锅炉工岗位应知应会知识新题库(带答案)
- 2025年乡村旅游特色民宿运营合同
- 2025年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西梧州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护肤生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大数据分析平台运维合作合同
- 陇南中考试卷地理真题及答案
- 九江卫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职业健康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恋爱课件教学课件
- 人民陪审员培训民事课件
- 药物中毒的护理与急救
- 2025年食安员、食品安全总监、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及答案
- 兄弟分户房屋协议书模板
- 学堂在线 大数据系统基础 章节测试答案
- 降本增效总结汇报
- JJF(蒙) 058-2023 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
- 小学歌曲教学课件设计与实践
- 不交社保给补贴协议书
- 叉车产品数据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