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员人文素养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员人文素养的的 必要性研究必要性研究 学科专业名学科专业名称称 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申申 请请 人人 姓姓 名名 迟晓明迟晓明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钟嘉奎钟嘉奎 教授教授宫教授红宫教授红 副教副教 论文提交时论文提交时间间 2011 年年 06 月月 01 日日 单 位 代 码 10445 学 号 2008020334 分类号 g841 独 创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 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 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学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目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 1 abstractabstract . 3 1 前言 . 5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5 1.2. 人文素养诸核心概念阐释 . 6 1.2.1“人文”概述 . 6 1.2.1.1 中国“人文” . 6 1.2.1.2 西方“人文” . 7 1.2.2 人文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 7 1.2.3 文献综述 . 10 1.2.3.1 目前对人文素养含义的研究现状 . 10 1.2.3.2 高校运动员人文素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11 2研究目的和任务 . 13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 3.1 研究对象 . 13 3.2 研究方法 . 13 3.2.1 文献资料法 . 13 3.2.2 访谈法 . 14 3.2.3 逻辑分析法 . 14 3.2.4 比较分析法 . 14 4 结果与分析 . 15 4.1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员人文素养缺失状况 . 15 4.1.1 人文知识匮乏 . 15 4.1.2 道德观念模糊 . 15 4.1.3 审美情趣低俗 . 16 4.1.4 哲学思维缺失 . 17 4.1.5 人文精神淡薄 . 17 4.2 高校篮球运动员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 18 4.2.1 高校篮球运动员对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 18 4.2.2 招生政策的偏差 . 18 4.2.3 体育教育的失误 . 18 4.2.3.1 教育观念的功利化 . 19 4.2.3.2 学籍及行政管理设置不合理 . 19 4.2.4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 20 4.3 加强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员人文素养的意义 . 21 4.3.1 培养体育人才的内在要求 . 21 4.3.1.1 促进学生立身成人的关键措施 . 21 4.3.1.2 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手段 . 22 4.3.1.3 加强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育道德修养的必要途径 . 23 4.3.2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迫切需要 . 24 4.4 加强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思考 . 25 4.4.1 更新高校培养高水平篮球队员的教育理念 . 25 4.4.1.1 彰显体育专业的人文学科性质 . 2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4.4.1.2 坚持以学生为本 . 27 4.4.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28 4.4.2.1 弘扬人文精神,树立全面育人教育观 . 28 4.4.2.2 优化课程设置 . 29 4.4.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30 5 结论与建议 . 32 6 注释 . 33 致 谢 . 3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员人文素养的必要性研究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员人文素养的必要性研究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国家与民族的强盛,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再次迎来复兴,高等教育 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提升学校品位,培养高 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重要目标。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必须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相一致,要把体育技 能教育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密切融合,以体育为载体,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线, 实现体育对学生的思想、心智和精神的养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文 体并重,对社会有用对自己负责的综合型人才。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人文素养的概念进行 了归纳与总结。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指大学生通过文、史、哲学、艺术、社会 学以及中国传统国学等人文科学知识的不断学习和积累从而内化为相对稳定的人格、 气质、修养等的总和,具体涉及到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符合“和谐社会主义” 体制下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创新与进取意识以及兼具内敛含蓄,遵循“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分子的传统信条。认为提升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员人文 素养的过程,就是他们由人文知识积累的量变,而引起自身文化底蕴质变的过程。指 出由于招生政策的偏差、体育教育的失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当代普通高校高水 平篮球运动员学生中出现了人文知识匾乏、道德观念模糊、审美情趣低俗、哲学思维 缺失、人文精神淡薄等明显的人文素养的缺失。因此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 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己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 引出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人文 素养的加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培养高校体育人才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学生立 身成人的关键措施,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必要途径。 同时,也是参与全民健身计划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基础工程。最 后提出相关策略,切实加强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人文素养,就要更新体育教育理 念,尤其要明确体育专业的人文学科性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确立促进学 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要改革专业培养模式,明确人文素质培养目 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运用人文化的教育方法;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人文精 神理念,丰富课余文化活动,改善校园规范,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 各个方面。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关键词:关键词: 高水平篮球队员高水平篮球队员 人文素养人文素养 必要性必要性 分类号:分类号: g84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the research for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humanities of college high level basketball players abstract as the state and national grows more and more prosperous, the age making a progress and develop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eet its renaissance once again. higher education was given new historical mission to enhanc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this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goals chinese universities to enhance school quality, to train qualified personnel, to better serve the community. college athletics basketball tea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sports talent must be consistent with the direc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e, the education of physical skills should b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humanistic quality. to realize the utility of pe of training students to be comprehensive talent that socially useful and personally responsible for themselves by nurturing students ideologically, intellectually and spiritually, we should not only highlight pe but also humanistic quality.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nd concluded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qualities by way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s, logical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humanistic qualities” of students mainly refers to the relatively stable personality, temperament, by training students through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of literature,history,philosophy, art, sociolog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guoxue. specifically involved with the noble sentiments of patriotism, value orientation that in line with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elf-improvement of the innovation and initiative, the introverted sense of implication, and the following of the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s creed of “self-cultivation, regulating the family, ruling the state and the world”. this article hold the opinion that the course of college basketball team members enhancing humanistic qualities is the same course of quantitative change of knowledge accumulation, which could lead to qualitative change of their own culture; point out that as the deviation of the admissions policy, physical education failure,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market economy,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high level basketball players generally lack of humanistic qualities, such as lack of human knowledge, moral blur, vulgar aesthetic taste, lack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weak humanism spirit and so on.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high-level basketball players humanistic qualiti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college and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t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pe talents-training in college, the key measur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important means of improve professional level, the essential way of nurturing the moral integrity and ability of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n urgent need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and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sports projects.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related strategies of strengthening humanistic qualities of high level basketball players were presented. firstly, to update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particularly clear the natur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humanities, adhere to the thought of operating school in a student-oriented way, establish education goals of promot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in a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way. secondly, to reform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clear the objectives humanistic education, adjust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and teach in a humanistic way. at last but not the lea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humanistic spirit, rich cultural activities after school, improve school standards, and enhance the humanities to infiltrate all aspects of campus culture. key words: high level basketball players, humanistic qualities, necessity category number:g84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人文主义开始复兴,人文科学教育受到更高重视,许多 国家逐渐倾向于在教育中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放在同等地位。 日本在第三次教育改 革中提出:“在开创新世纪之际,不仅自然科学,而且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振兴, 都是容不得半点轻视的课题”,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也开始努力加强高等教育中的 人文学科教学。上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杨叔子院士等高等教育界的有识之士针对我 国教育界普遍带有重理工、轻人文以及重职业(专业)、轻素质教育等现象。率先提出 关于“人文素质”的命题,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随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也多次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 “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 全面发展”。1995 年,原国家教委在 52 所高等学校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加强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成立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协作 组”,开设了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有的大学还开设了有“人文讲 座”。此后两年多,先后召开了多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专题研讨会、报告会和 经验交流会,1998 年 4 月 10 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 干意见,1998 年 6 月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各层次的教育活动中,其中“高等教 育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与此同时,中科院院长路雨祥等也倡 导和举办了“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中国人学学会等单位也相继举办了“人文素质 与人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自此,对人文素质和大学生人文素质在全国各大教育机构 开始了广泛研究,开发了一系列研究项目,建立了一大批课题,研究成果也是硕果累 累,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科研成果,己开始应用于大学生课程计划设置,而且进展 良好。 但是,目前专门针对体育类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还不多,尚不够深入、系统,因 此,进一步加强体育类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欲从研究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人文素养这一点切入, 找出培养高校运动 员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对如何提高高校运动员的人文素养提出相应对策,在对我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国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开始对新时期高校高水平篮 球运动员人文精神的塑造的进行实践探索,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的实效性,为 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切实有效地实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符合“和谐社会”标准下 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2. 人文素养诸核心概念阐释 1.2.1“人文”概述 “人文”一词的内涵较复杂。 辞海中指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 1 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 “礼乐教化;人事、人间事;习俗人情。 ” 1.2.1.1 中国“人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 “人文”与“天文”相对应, “人文”主要侧重于事物的“人性”层 面,而“天文”主要指自然界中独立于人类之外的“物性”层面。关于人文一词的记载 较早出现于易经中贲卦的彖辞论道: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 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由此可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指 的是礼乐教化、习俗人情、律令人伦等以人事为核心的规范文化,宋程颐伊川易传 卷二有云: “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 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 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人文原来是指人的各种传统属性。 今天, “人文”概念因西方文化的不断影响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渗透,其内涵已 有较大变化,兼具西方社会的“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之意,以人为本,关心个体价 值以及生命的意义以及宣扬人性的价值理念。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 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 范,包括习惯规范、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则是文化的主要内容。人文主要是指人类文化中 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 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是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来说是先进的道德和习 惯规范,对于青少年而言,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 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 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则是文化的主要内容。人文主要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 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是先进的法律和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来说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而言,首先要养成良 好的习惯规范。 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 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1.2.1.2 西方“人文” 欧洲的文艺复兴被誉为“人之发现”人文精神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当时文 史哲的兴起,包括体育的全面教育中强调那些属于人和人性品质的领域,体现了人类 对自身重视和关怀, 翻译家们用汉语 “人文” 一词来转译的西语 “humanitas” (humanity) 这个拉丁词 paedeia 在古希腊语中,指对人类自身的理解和协调提供直接培养。 1808 年德国教育家费里德里希 伊曼努尔 尼特哈默尔在论文中首次使用 “humanismus”一词,来表示一种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为典范的教育理想。 1859 年福伊格特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一书中,把人文主义看作是一种以个 人主义为主要特点的新的世俗文化,是古典文化的复兴。黑格尔将其理解为人的精神 上的努力,肯定人的崇高尊严,人的无可比拟的价值,人的多方面能力,力求保证人 的个性的全面实现。 东西方对“人文”的理解有较大差异,这在体育里表现尤为明显,体育强调个体 生命具体性,必须是具体的感知,而非抽象思考。体育承认个体的独立尊严,培养负 责任心的社会成员。体育由自我关怀到联系他人,把同情感从家庭、学校、社团扩大 到社会、国家、世界,这与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的宗族观念相比,出发点不同。 西方人文趋向是为个人的发展,东方是为集团利益。 1.2.2 人文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截至目前,人们对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文素养等相关概念的内涵仍存有异议,故 本文首先根据现有资料以及当前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上述概念之内涵。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 “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高扬人性、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 尊严和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精神” ,显然,在当前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时代 背景下,中国人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深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人文精神己注入了新的 内涵. “人文精神”是外来语,是由英语 humanism 演变和转译过来的,广义的人文精神是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指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是人们现实文化生 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 极目的,其实质是对人生存的关怀和追求。狭义的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人的本 质、目的、价值、意义、理想、信念等的认识和执着追求的总和,其定位在于关注人的审 美情感、 道德理想和人格完善等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 也可说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 情感体验、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等,这带有微观性质, “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 的最重要的标尺”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 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与实践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最高体现,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的生存 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具体来说,却不外乎以下要素: 人文精神以追求人格完善的态度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 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以及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平 衡和可持续发展。在当代意义上,人文精神已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它表现为对近代人文精 神的批判继承和发展超越,它是以对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 现人的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范式。 人文素质 素质在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是事物本来的性质quality;素养是由 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 包括 4 个方面的内容:(1)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 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 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2)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 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强的民 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3) 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 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 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 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4)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 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 表现。 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 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等内容;其第二层面是文化教育,特别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化基本传 统、基本理念、基本精神等的教育和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的教育等内容,文化教育的 目的是接受本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促进个人同社会之间 的相互认同,文化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思想观念教育和思维方式、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的教育;其第三层面是人类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人类共 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内容,人类意识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 人学会同他人和谐相处、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使人们在满足 自己的需要、平等权利、平等发展,增强相互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其第四层面是 精神修养的教育,包括精神境界、精神修养、理想人格、信仰信念教育等内容。 人文素养 何谓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作为一个历时性与共时性、内涵丰富的词汇,在学术 界尚未形成统一定论。近年来,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人文”一词 又被赋予新的内涵,专指与科学相对应的道德品质修养等,“素养”一般指经过长期 的系统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 观点一:理解“人文素养”,遵循字面内涵表述组合意义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 途径。“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 文学、法学等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 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 以人为对象、 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 人文素养的灵魂, 不是 “能力” , 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 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 “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 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 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 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驾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对 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观点二:“人文素养”是以“人文”作为词源而来,有人这样来界定它:“人文 素养指的是人文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主要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味”。人文精 神即主体依赖于丰富的人文知识所形成的处理人与自我、他人、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 系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相应的行为规范,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人文素养由人文知识和人 文精神两部分组成,但两者的地位不是同等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好比是乐 器与音乐的关系,只有人文知识的人不能说就具备了人文素养,反过来说人文精神的 孕育要以人文知识为基础,人文精神的养成是人文素质之归宿,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 的核心和灵魂。 观点三: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 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 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现实中,我们可以大致上把“人 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等同使用。因为,如同具有“达标”的自然科学能力却不见 得具备“达标”的“科学精神”一样,具有“达标”的人文科学的知识及处理人文活 动的能力,也不见得同时具备“达标”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是人文素养的根本 特征。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指大学生通过文、史、哲学、艺术、社会 学以及中国传统国学等人文科学知识的不断学习和积累从而内化为相对稳定的人格、 气质、修养等的总和,具体涉及到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符合“和谐社会主义” 体制下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创新与进取意识,以及兼具内敛含蓄,遵循“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分子的传统信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首先是接受高等 教育的大学生中的普通一份子,其次,他们又是国家为发展高校的竞技体育,培养体 育后备人才而培育的特殊大学生群体。 在人文素养上他们应努力向普通学科大学生靠 拢,不要自暴自弃,随波逐流。 1.2.3 文献综述 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收集查阅了大量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 将它们聚类、比较、归纳、整理,综述如下: 1.2.3.1 目前对人文素养含义的研究现状 随着人学研究的兴起,素质教育的发展,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开始逐渐转移到作为 主体的“人”的发展。关于人文教育、人文素质、人文素养的相关理论研究也长久不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衰。本文主要围绕着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等中心论题进行理论分析。关于人文素养的 理论研究, 目前在国内外都比较重视且取得一定的成果, 其中研究的重点有以下几点: 范格劫在论现代大学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与人文精神的构建中认为人文精神 属于精神层面,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所在,也是人文知识内化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的 难以把握的特性在于它深藏于人的内心,但是并非无迹可寻,主体的人文精神境界总 是会通过自身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予以,展现出来,从文化角度来讲,在我国,“人 文精神”这一概念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西方传入的。实际上人文精神之实质也蕴含于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作为中国正统文化核心的儒学中的人本精神、乐道精神、忧患意 识等就是人文精神的最好体现。而发展到现阶段,人文精神主要是在反思当代知识分 子们的知识分子精神的现状、文化发展与社会道德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代 的人文精神有了时代赋予的新内涵和新精神, 昆明大学讲师张立新概括了新人文精神 内涵所在,她认为,人文精神在当今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 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 由和全面发展为终级目的。 1.2.3.2 高校运动员人文素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温家宝总理曾在上海同济大学发表讲话“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 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人文学科是基础,人的修养,风度,风格,都是 人文学科培养的,关心青年的成长就要培养人文素养,尊重人才。学术仍在向前走, 因为文科受到了重视”。国家领导人无时无刻不在关心青年人的成长,以及对整个国 家国民素质的重视。 在现代的教育理论界,关于人文素养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多,特别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很多学者和专家从人文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和探 讨,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学者和专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持肯定的态度,他们都认为我们 目前的教育现状应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如杨叔子院士在 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 中论述了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顾明远教授也认为目前高校应该加强人文 教育;杨德广也提出应该重视加强学生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张培、邬志辉也论 述了人文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和提升他 们的人文素养, 使他们的身心达到全面和谐发展, 这是很多教育理论者所达成的共识。 高校运动员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无可争议的。 对这一重要分析玉林师 范学院的孙庆彬讲师在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植中认为人文素养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提供学生做人之“道”,运动技术是体育教育的专业“利器”,自然非常重要;但人 文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注入精神与道义内涵,教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为师,亦非 常重要,运动技术可提供教学之“器”,而人文素养则提供做人“道”。“道”引导 “器”,“器”拓展“道”,正如机车上的“发动机”与“制衡器”。“发动机”提 供动力,“制衡器”规定方向,二者协同构成学生的人生图景,可见,运动技术教育 和人文素养教育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是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关系,二者处于 同等重要的地位,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必然会造成学生专业发展的不平衡。 武汉大学的谢定国在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从当代世界发展的要求, 提 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影响大学生专业素质的 进步和提高这几点出发阐述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大丈夫气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奉献精神,到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情怀,岳飞的“精忠报国”、顾炎武 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中 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源和压不垮的精神脊梁。上海海洋大学的刘伟在提高大学生形势 与政策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新探中指出,如果一个人没有 人文素养,其“精神就会迷失,民族就会异化”,因为“一个社会没有人文精神,就 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人没有人文精神,就是一个残缺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共 同支撑着大学生的价值导向和人生定位。 吉首大学的刘少英等学者在如何加强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文中认为 加强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 素质的需要;是克服“应试教育”、“教育目标单一”等某些教育缺陷的需要。 1.2.3.3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员的人文素养的特殊要求 篮球运动是普通高校重要的教学活动, 它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方法。目前,为切实掌握篮球运动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落实从学 校抓起和从青少年着眼,多途径、多渠道地培养与储存篮球后备人才,恢复篮球人才 培养网络建设,在全国建立起以普通大学为龙头的 cuba 联赛。随之,各大院校纷 纷组建起自己的篮球队,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 代表学校参加相应比赛, 选拔出有发展潜力的运动员,成为高水平篮球队的后备人才,另一部分也将成为基层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篮球运动的骨干。高校高水平篮球人才的培养承接基层篮球与职业篮球,其长远发展 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进步不可估量, 美国职业体育的商业化运作的成功已经充分说 明,体育经济价值的发展潜力远比我们想象的大的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员的任务不 仅是将篮球技能娴熟掌握,还应更深层次的理解篮球运动。孙竞波在对高校高水平 篮球运动员管理策略的思考一文中认为:“球员入校后,在对待文化学习上大都抱 着认为自己基础差,底子薄,学习无望,只要把球打好,学习好坏无关紧要,学校照 顾一下,顺利毕业问题不大,毕业后找个好单位亦不愁的混过去的心态”。建议延长 学制,废除比赛成绩换算学分的奖励制度,确保球员的培养质量。 陈庆熙,陈荔妮在中国篮球运动员文化教育素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强调许 多文化教育素质低的篮球运动员,对比赛理解不够深刻,一味蛮干单打,不知道根据 比赛具体情况来变通。因而缺乏创造性和艺术性,造成比赛呆板、单调、观赏性差, 最终导致观众对比赛的失望与不满。 高校培养篮球运动员不应只注重比赛成绩,忽视运动员内涵修养的提高,教育的 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从现实角度来看,高校培养高水平篮球队员,就 是要使球员能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顺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2026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西玉林市北流市物理八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26届九上物理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黄岩实验中学2026届物理九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十二中学2026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南部县2026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长流实验学校物理八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呼和浩特市重点中学2026届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五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全国2025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 血清电解质课件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人工智能类)
-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上册)
- 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
- 太阳能淡化技术
- 2025年上半年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物流无人机在2025年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报告
- 四川佰思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生产项目环评报告
- 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培训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三篇
-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智能交互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