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论文)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pdf_第1页
(教育学专业论文)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pdf_第2页
(教育学专业论文)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pdf_第3页
(教育学专业论文)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pdf_第4页
(教育学专业论文)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洲洲0 帅 y 2 14 9 2 6 5 自时间管理概念从西方引进之后,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展开了很多 研究,其中,心理学学者更多的是把时间管理倾向当做一种人格特征 进行研究,即个体人格在时间方面的表现。本研究选用青少年时间管 理倾向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对长沙地区初一、初二、高一、高二、 大一和大二,共六个年级5 4 9 人进行测试,试图探究时间管理倾向与 人格的关系,以及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的发展。利用青少年时间 管理倾向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进行施测。研究结果显示: l 、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在性别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 、不同人格类型,时问管理倾向的快速发展期也不尽相同。具 体的,内向稳定型和外向稳定型人格时间管理倾向三维度在高一至高 二阶段属于快速发展期;内向不稳定和外向不稳定型人格,时间价值 感在年级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没有很明显的快速发展阶段,内向不 稳定型人格时问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在高一至大二阶段处于快速发 展期,外向不稳定型的时间监控观在高一至高二是快速发展期,时间 效能感在初一至初二,高二至大一是快速发展期; 3 、各年级时间管理倾向三维度在人格因素上的比较发现,内向 稳定型的个体得分要比其他人格类型的得分要高。时间价值感在人格 因素上的差异不显著,仅高二年级有显著差异; 4 、时间管理倾向三维度与e 和n 的相关研究中,时问监控观和时 间效能感与e 和n 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时间价值感与e 和n 有显著的 l 正相关,e 维度对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有较好的预测,n 则对时 间效能感的预测作用较大。 关键词:人格类型,时间管理倾向,年级 a b s t r a c t s i n c et h ec o n c e p to ft i m em a n a g e m e n th a sb e e ni n t r o d u c e d 仔o m w e s t e m ,s c h o l a r so fd i f f e r e n tf i e l d sh a v ed e v e l o p e d1 0 t so fr e s e a r c h e s ,t h e p s y c h o l o g ys c h o l a r sa m o n gw h i c ht e n dt os t u d yi ta sa s o i r to f p e r s o n a l i t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 t h e p e r f o m l a n c ew h i c hi n d i v i d u a lp l a y o nt i m e t h i s r e s e a r c hc h o o s et h es c a l e so f a t m da n d e p q ,m a k i n g t e s tf o rt o t a u y5 4 9 s t l j d e n t so fg r a d eo n ea n dg r a d et w oi nj u n i o rm i d d l es c h o o l , s e n i o r m i d d l es c h 0 0 1 ,壬 e s h m e na n d s o p h o m o r e si nc h a n g s h a t 匆i n gt or e s e a r c h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t i m em a n a g e m e n t t e n d e n c ya n dp e r s o n a l i t y h a v i n gt e s t sb yu s i n gt h es c a l eo f 删da n de p q t h er e s e a r c h i n g r e s u l t sa r ea sf 0 1 l o w : ( 1 ) e a c hd i m e n s i o no ft i m em a n a g e m e n tt e n d e n c yd o e s n th a v e r e m a r k a b l ed i f f e r e n c eo ns e x u a l i t ye l e m e n t s ( 2 ) t h ed e v e l o p i n gt r a c e so ft i m em a n a g e m e n tt e n d e n c ya r ed i s t i n c t b e c a u s eo ft h ed i f f e r e n tp e r s o n a l i t i e s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 t h et h r e ed i m e n s i o n s o ft i m em a n a g e m e n tt e n d e n c yo ft h e s t u d e n t sw h oh a v ei n t r o v e r t s t a b l e p e r s o n a l i t y a n de x t r o v e i r t s t i b l e p e r s o n a l i t y a r ei nt h e p e r i o d o f d e v e l o p i n gr a p i d l yw h e nt h e ya r ei ng r a d eo n ea n dt w oo fs e n i o rm i d d l e s c h 0 0 1 t h ev i e w so nt i m e sv a l u ed o n th a v en o t a b l ed i f 俺r e n c eo ng r a d e e l e m e n t sf o r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sw h oh a v ei n t r o v e i r t u n s t a b l ep e r s o n a l i t ya n d e x t r o v e r t u n s t a b l ep e r s o n a l i t y b o t ht h ec o n c e p t st i m ec o n t r o la n dt h e v i e w so nt i m ee 伍c i e n c yo f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sw h oh a v ei n t r o v e i r t u n s t a b l e p e r s o n a l i t yi ng r a d eo n ea n dt w oo fs e n i o rm i d d l es c h 0 0 1 、凡m i c ha r ei n t h ep e r i o do fd e v e l o p i n gr a p i d l y t h e c o n c e p t s o nt i m ec o n t r o lo f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sw h oh a v et h ee x t r o v e r t u n s t a b l ep e r s o n a l i t ya r ei nt h ep e r i o d o fd e v e l o p i n gr a p i d l y ,b u tt h ev i e w so nt i m ee f j e i c i e n c yd e v e l o pr 印i d l y w h e nt h e ya r e 抒e s h m e n ,s o p h o m o r e s ,a n di ng r a d eo n ea n dt w oi nj u n i o r m i d d l es c h 0 0 1 ( 3 ) w eh a v ef o u n dt h a t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sw h oh a v ei n t r o v e r t s t l b l e p e r s o n a l i t yg a i nh i g h e rs c o r et h a n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so f o t h e rp e r s o n a l i t i e sb y c o m p a r i n gt h e t h r e ed i m e n s i o n s o ft i m e m a n a g e m e n tt e n d e n c y o f d i f r e r e n tg r a d e so np e r s o n a l i t y t h et i m ev a l u ef e e l i n gd o n th a v em a r k e d d i f ! | 、e r e n c eo np e r s o n a l i t ye l e m e n t se x c e p tf o rg r a d et w oo fs e n i o rm i d d l e s c h 0 0 1 ( 4 ) a m o n gt h et h r e ed i m e n s i o n so ft i m em a n a g e m e n tt e n d e n c y , t h e t i m ec o n t r 0 1 f e e l i n ga n dt h et i m ee m c i e n c yf e e l i n gh a v en e g a t i v e r e l e v a n c ew i t ht h ed i m e n s i o n so fea n dn w h i l et h et i m ev a l u ef e e l i n g h a v ep o s i t i v er e l e v a n c ew i t hm ed i m e n s i o n so fea n dn ed i m e n s i o n s h a sb e t t e rp r e d i c t i o no nt i m ev a l u ef e e l i n ga n dt i m ec o n t r o lf e e l i n g ,w h i l e nd i m e n s i o n sh a sb e t t e rp r e d i c t i o nt h a ned i m e n s i o n so nt i m ee m c i e n c y f e e l i n g k e y w o r d s : p e r s o n a l i t yt y p e , t i m em a n a g e m e n t t e n d e n c y ,g r a d e i v 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演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们所感受到的社 会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青少年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激烈的社 会竞争中获得胜出,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心理学家指出,应该加 强对青少年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时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是不可变更、无法储存的,更不可替代。 同一天中,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2 4 小时,但是每个人在时间的利 用效率上却是千差万别。因此,问题并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时间,而 是我们如何安排时间,如何有效的管理时间。1 9 8 9 年b r i t t o n 将时 间管理引入心理学研究,我国学者黄希庭根据对国外的研究提出了时 间管理倾向这一概念,至今2 0 年有余,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目前 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中,时间管理倾向更多的是充当自变量的角 色,对时间管理的发展研究和将时间管理当做因变量的研究还很少。 本研究将对人格类型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展开研究,并探讨不同人 格类型时问管理倾向的发展。 时间管理倾向在不同人格类型中的研究,可以丰富关于时间管理 倾向的理论研究,揭示时间管理倾向在青少年时期的发展情况和不同 人格类型的个体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特点。通过探讨时间管理倾向在 不同人格类型的发展规律,将有利于我们对时间管理倾向这一概念的 进一步认识。此外,对时间管理和人格的研究对个体生活、工作、学 习效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教育硕十学位论文 时间管理倾向文献综述 时间管理是2 0 世纪8 0 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研究领 域,早期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管理学领域。心理学领域对时问管理的研 究最早始于1 9 8 9 年,b r i t t o n 和g 1 y n n n3 把信息加工和时间管理、心 理管理结合在一起,开创了时间管理的心理学研究。 2 1 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和结构 1 9 8 9 年,b r i t t o n 和g 1 y n n 将人的时间管理与计算机系统相比较, 提出了时间管理的三因素理论模型,把时间管理按宏观、中观和微观 三种水平。宏观水平的成分包括选择目标和子目标、排列目标的优先 级;中观水平的成分,包括产生任务和子任务,并排列任务的优先级; 微观则包括安排和执行任务。按照该理论,b r i t t o n 和t e s s e r 妲1 编制 了由短期计划、时问态度和长期计划构成的时间管理量表( t i m e m a n a g e m e n t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简称t m q ) 。 1 9 9 0 年,m a c a n 3 提出,时间管理主要是指个体根据事件的重要 性和自身需求对事件排序,并且按照这个顺序来分配时间。并编制了 包含“设置目标和优先级,计划和安排、时间的自觉控制以及混乱倾 向”四个基本维度的时间管理行为量表。 我国学者黄希庭、张志杰n 1 也对时间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 要是针对时间管理的结构以及测量方法,提出了时问管理倾向及其维 度的概念,他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指个体在时间的运用方式上表现出 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 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包括时问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三 个维度。 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 主要包括时间对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 的稳定态度和观念,它通常是充满情感,从而驱使人朝着目标行动, 对个体驾驭时间具有动力或导向作用。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统筹 时间的观念和能力,它是通过一系列外显的活动来体现,如在计划安 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结果检查等一系列监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 能力及主观评估。时间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利用和运筹时间的信念 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 计,它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因素。 黄希庭和张志杰瞄3 于2 0 0 1 年制定出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青 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a t m d ) ,主要用于评价和研究青少年掌握和 支配时间的人格特征。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表共有4 4 个项目,可对 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进行测量。该量表对 于时间管理倾向的结构因素及其关系设计如下图阳1 图2 1 :时间管理倾向结构图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 2 影响时间管理倾向形成的要素 2 2 1 个体对时间的认知 时间知觉是时间管理倾向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时间管理从时 间认知开始口3 。黄宗义等的研究表明隋1 :5 岁的儿童时间知觉极不准 确和极不稳定;6 岁儿童在准确度和稳定性上略高于5 岁组;7 岁儿 童开始使用外部的时间标尺;8 岁儿童基本上能主动使用时间标尺, 有了较好时间知觉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个体对时间认知成熟的一个重 要标志就是理解时间的属性和对个体的意义。年龄越大时间知觉越清 晰,处于小学学龄中期( 1 0 岁左右) 的儿童,个体能够很好的理解 时间单位和时间关系等的实际意义,个体的时问知觉基本达到成人水 平9 i 。 2 2 2 个体价值观 个人的价值观是指个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 价和总看法,是人出生后通过学习,在社会实践中逐渐萌发和形成的, 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个体最初的价值感是通过对父母和身边 亲近的人模仿而形成的。后经教育、学习和经验的拓展,自我意识的 成熟,个体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符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形成个 人特有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n0 | 。时间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系统中的一 个子系统,是个体根据个人内心的尺度来衡量的,因此在评价上具有 主观性,个体行为的选择受个体价值体系的影响。 2 2 3 自我意识 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 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问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 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的掌握,是自我意识在意志方面的表现。儿童和 青少年时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各个方面和整体水平都在不断的发 展和提高,但发展的速度在各个时期是不同的,1 0 岁到1 3 岁期间较 小,1 3 岁到1 6 岁期间较大,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m 1 。 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林崇德、何建 中等n 列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在学习任务中的自我监控能力的计划性、 监视性有了较好的发展,复杂任务中的思考能力在1 1 岁时已接近成 人水平。儿童越来越多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置于自我监控之下,并 对时问有一定的利用和运筹的能力和观念,采取了一些对时间管理的 监控活动,但是他们的时间监控观还不成熟,与成人还存在一定差距。 时间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个体对时 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它是制约时间监控的 重要因素。儿童的自我效能随着父母的信任和儿童自己选择机会的增 多而逐渐扩展。有些儿童表现为一种内在控制点,另一些儿童则表现 为一种外在控制点。在人生早期形成的这种控制点在小学三年级就达 到相当稳定的程度,以后一直贯穿于个人整个生活中n 3 | 。 个体的自我意识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是不等速的,既有上升时期, 又有平稳发展的时期,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和五年级到六年级是上升 阶段,而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是处于平稳时期n4 i 。小学高年级学 生已经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的优缺点进行主观评价。初中阶段, 个体懂得了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从个性的特点、态度、信念来看待 自我,能够自觉的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此时个体的自我评价能力是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不成熟的n5 | 。青年期后,随着个体知识的积累,世界观的形成,自我 意识达到成熟n 6 | 。 时间管理倾向作为一种时间维度上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是受 多种人格因子影响的,影响要素远不止这三种,还有诸如心理控制 源、性格类型等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并不是互相独立,而是相互 影响、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时间管理倾向。 2 3 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 2 3 1 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成绩 r a n j i t a 和m i c h e l l e n 73 ( 2 0 0 0 )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 显示时间管理对学业压力具有较大的缓冲作用。李茹锦n 8 3 的研究表明 大学生的成绩趋近、掌握趋近、掌握回避和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 都呈显著相关。陈以洁n 卯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业成绩与时间监控观、 时间效能感两个维度得分相关,与时间价值感不相关。m a c a n 瞳刚等人 ( 1 9 9 0 ) 分别以大学生与社会工作人员两个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结 果显示,个体的时间管理行为与学业成绩之间正相关。 2 3 2 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 王保军和胡玉平瞳的研究表明时间管理与成就目标的实现有显 著相关,不同的学生成就目标的模式也不相同。任泽港等心2 1 对2 9 9 名 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追求成功动机成 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动机成显著负相,与焦虑成显著负相关;时 间管理倾向对追求成功和成就动机有直接的预测作用。钟慧瞳3 1 的研究 表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追求成功动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吕庆 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 燕眩4 1 以1 8 4 名不同民族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不同名族的 大学生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时间管理倾 向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时间监控观对成就动机具有预测作 用。陈本友瞳副等人的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对追求成功动机存 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时间管理倾 向对成就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张丽娟瞳6 1 等( 2 0 0 6 ) 以大专学生 为研究对象,得出成绩和掌握两个趋近目标与时间效能感呈显著正相 关,成绩回避目标与时间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掌握趋近目标与时间 监控感呈显著正相关。 2 3 3 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概念 程科瞳7 1 ( 2 0 0 4 ) 等人以四川,云南,浙江这三地的5 1 1 名高中学 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显 著的正相关。古玉等眩踟( 2 0 0 4 ) 以重庆市两所大学3 5 0 名大学生为 研究对象,研究显示:时问管理倾向三个维度均与学业自信显著相关, 但仅时间效能感对学业自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体育运动、爱情关系、 社会交互作用、交谈等方面的自信均与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显著 相关,仅时间效能感对各方面自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外表自信仅与 时间监控观相关,且时间监控观对外表自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2 3 4 时间管理倾向与控制源 张永红瞳叫等( 2 0 0 3 ) 以西南师大2 3 0 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 表明越内控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得越好;越外控的大学生,时问管理 得越差。阮昆良口0 1 的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呈显著的负相关;高时间管理者和低时间管理者的心理控制源差异显 著。 2 3 5 时间管理倾向与人格 陈以洁口妇( 2 0 0 4 ) 利用卡特尔1 6 人格量表和a t m d 对江西南昌部 分大学2 2 0 名大二年级学生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与人 格因子中的有恒性、自律性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忧虑性、紧张性呈显 著负相关。 张锋口2 1 等( 2 0 0 6 ) 通过对4 3 3 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a 型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的相关,并对时间管理倾向有显著的 回归效应。狄敏阳3 。等( 2 0 0 4 ) 以3 2 0 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 表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各分量表得分与a 型人格量表的总 分、各因子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a 型行为者和b 型行为者 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各个分量表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 a 型行为者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分量表得分上高于b 型行为者。 陈挺4 1 ( 2 0 0 9 ) 的研究表明,大七人格中外向性因子与时间价值 感没有显著相关,与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有显著相关。大七的行 事风格和处世态度与时间价值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七的外向、善 良、行事风格、才干、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与时问监控观存在显著的 正相关;大七的七个因素都与时间效能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其中情绪 与时间效能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梁冬林暗5 1 ( 2 0 0 9 ) 以高职高专学生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是自 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有显著的预测力。具体表现为自立人格水平对 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 高职高专学生的时间管理的优先级、反馈性、时间分配和行为效能预 测力最强,对社会价值观取向预测作用不大;个人主动和个人责任维 度对时间管理倾向的预测作用最显著;人际独立、人际主动和人际责 任维度对时间管理倾向的预测作用不大 从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在时间管理倾向这一领域都进 , 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从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 出,首先,大学生群体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其次是中学生,研究 过程中选取的样本群体比较单一,对其他群体的研究甚少;其次,以 往的研究多是时间管理倾向与其他因素相关研究,较少有发展型研 究。时问管理倾向作为个体人格在时间这一领域的体现,时间管理倾 向与人格的关系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3 研究设计 3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因素上是否有显著差异;时 间管理倾向在人格因素上是否有显著差异;探索不同人格类型时间管 理倾向发展的特点,如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的快速发展期;分析时间 管理倾向三维度与艾森克人格量表e 和n 的相关性。 3 2 研究假设 1 、各年级时问管理倾向三维度得分在性别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 2 、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倾向三维度的快速发展期不一致; 3 、各年级时问管理倾向三维度在人格因素上有显著差异; 4 、时间管理倾向三维度与e 和n 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3 3 研究对象 本研究按随机分层抽样的原则,对中学生的抽样主要在长沙市某 中学进行,初一、初二,高一、高二,每个年级抽取1 0 0 名被试,大 学生抽样则抽取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商学院,长沙第一师范的大一大 二学生,总共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发放问卷1 0 0 份,计6 0 0 份,回收 6 0 0 份,回收率1 0 0 ,最后将无效问卷剔除,得到有效问卷5 4 9 份, 有效率为9 1 5 。初一1 年级的平均年龄为1 2 4 7 岁,标准差是0 6 9 , 初二年级的平均年龄1 3 0 3 岁,标准差为0 4 9 ,高一年级的平均年 龄为1 5 0 5 岁,标准差是0 5 3 ,高二年级的平均年龄为1 6 2 0 岁, 标准差是0 5 1 ,大一年级的平均年龄是1 8 7 l 岁,标准差是0 8 5 , 1 n 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 大二年级的平均年龄是1 9 6 8 岁,标准差是1 1 0 。被调查对象具体 分布如下: 表3 1 :抽样调查对象分布情况 3 4 研究工具 3 4 1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a t ) 该量表是由西南师范大学黄希庭、张志杰等人编制。它是对国外 的时间管理行为量表和时问结构问卷进行翻译,并结合开放式问卷所 搜集的项目,最后编写而成,问卷总共有4 4 个项目。量表采用l i k e i r t 5 点式量表,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 分别评定为1 5 分。 本量表由三个分量表构成,即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 每个分量表所包含的项目数为1 0 、2 4 、1 0 。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 性信度系数在o 6 2 o 8 1 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 7 1 o 8 5 之间。 时间价值感是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态度和观念,包括 时间对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的稳定态 度和观念,时间价值感由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维度构成。 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它体现在计划 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结果检查等一系列监控活动中。由设置 目标、计划、优先级、时间分配和反馈性五个维度构成。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 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由时间管理效能和 时间管理行为效能两个维度构成。 3 4 2 艾森克人格问卷( e p q ) 艾森克人格问卷( e y s e n c kp e r s o n a l i t yq u e s t i o m a i r e ,简称e p q ) 是 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艾森克教授编制的,最早于 1 9 7 5 年出版。我们这里选用的是龚耀先教授1 9 8 3 年修订的艾森克人 格问卷中文版。e p q 分为成人和少年两套问卷,各包括精神质( p ) 、 内外向( e ) 、神经质( n ) 和说谎( l ) 四个量表,均为8 8 个项目。 一个项目只负荷一个维度因素,p 、e 、n 和l 量表在成人和少年问 卷分别包括2 3 、2 1 、2 4 、2 0 个项目和18 、2 5 、2 3 、2 2 个项目。成人 版的年龄适用范围是1 6 岁以上成人,少年版的适用范围是7 至1 5 岁 幼年,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试者均可以使用。 3 5 问卷施测 将以上两个量表装订成册,采取团体施测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 统一主试和指导语。大学有部分学生是单独施测,测试之前介绍本研 究的实施目的,打消了被试顾虑,鼓励真实作答,时间在4 5 分钟左 右,问卷当场统一收回。 3 6 数据处理 将问卷采集的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 p s s l 7 o 进行统计处 理。主要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t 检验、f 检验、相关分析,回归 分析等。 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 4 研究结果 4 1 各年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调查结果及分析 表4 1 :不同年级时间管理各维度的差异分析 初一9 8初二9 6高一1 0 0高二8 0大一9 0人二8 5f 时间价值感m3 1 4 73 2 5 23 4 0 7 3 7 7 53 7 1 13 7 0 82 4 3 5 料: s d4 2 05 1 8 5 8 06 5 95 1 43 7 0 时间监控观m6 9 6 3 7 0 5 57 1 0 77 8 2 07 8 _ 3 08 0 0 42 0 3 2 木术 s d9 3 01 0 2 01 0 7 9 9 1 81 0 3 48 5 2 时间效台邑感 m3 0 6 1 3 1 7 33 1 9 13 3 4 93 5 3 43 4 2 11 2 6 2 木木 s d 4 9 34 6 44 2 55 5 4 3 8 75 4 7 总分m1 3 1 7 11 3 4 8 0 1 3 7 。0 51 4 9 4 41 5 0 7 61 5 1 3 3 s d1 5 _ 3 71 6 7 31 6 2 3 1 9 0 11 6 0 51 4 4 9 注:木表示p 。0 5 ,木木表示p 0 1 ,下同 篇 1 2 0 辨 器 2 : 小吲年级时间管理各维度得分图 初一初二高一 高二大一大二 年级 图4 一l :不同年级时间管理各维度得分 结合4 1 表和图4 1 可以得知,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的得分在年 级因素上均有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依 年级的增高而增加,初一年级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最低。通过事后检 验( l s d ) 得到如下结果: 表4 2 :相邻的两个年级事后检验 初一一初二 初二一高一高一高二高二一大一 大一一大二 时间价值感 一1 0 5 1 5 4 木一3 6 8 术木6 4 0 3 时间监控观一9 1一5 1 7 。1 3 木) k一1 01 7 3 时间效能感 一1 1 1 - 。1 81 5 7 掌掌一1 8 5 木1 1 3 总分一3 。0 82 2 41 2 3 8 木木1 3 1 一5 7 1 3 教育硕十学位论文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时间价值感在初二与高一,高一与高二之间, 表现出显著差异,时间监控观在高一与高二之间有显著差异,时间效 能感在高一与高二,高二与大一之间有显著差异,总分在高一与高二 之间有显著差异,可以推断,高一至高二阶段是个体时间管理倾向发 展的关键时期。 4 2 时间管理倾向三个维度在各年级性别上的得分及差异分析 为了考察各个年级的学生时间管理的得分在性别因素上得分是 否有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性别为自变量,时间管理各维度 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见表4 3 至表4 9 。 表4 3 :不同年级时问管理各维度在性别因素的得分情况 为了了解各年级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在性别因素上的差异,需要 进行t 检验,以下是各年级时间管理维度在性别因素上的t 检验: 表4 4 :初一年级时间管理倾向三维度在性别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问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 表4 7 :高二年级时间管理倾向三维度在性别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1 5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经过分析,各年级时间管理倾向三维度得分在性别因素上均不存 在显著差异。 4 3 不同人格类型时间管理倾向三维度年级因素的得分及差异分析 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手册,将e 和n 维度的标准分坐落于第 一象限的定义为外向不稳定型人格;第二象限的定义为外向稳定型人 格;第三象限的定义为内向稳定型;第四象限定义为内向不稳定型人 格,以下是在这四种人格类型基础上的分析结果。 4 3 1 内向稳定型人格时间管理倾向年级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表4 】o :内向稳定犁人格时间管理三维度在各年级的得分情况及差异分析 初一2 8初二2 4高一2 6高二2 0大一2 5大二2 3f 通过表4 1 0 可知,人格为内向稳定型的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三个 维度在六个年级上有显著差异,通过对相邻年级时间管理倾向的差异 性进一步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表4 1 1 :内向稳定型人格相邻两个年级之问的事后检验 经过分析,内向稳定型人格时间价值感在初一与初二和高一与高 二有显著差异,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在高一与高二两个年级上有 显著差异。 料 料 陴 胪 一 舻 垢 m z 斟约劢趵饼虬粥王z 弼t鹋s8抖而玛粥禾盯z 打m乃钙乃加弼弭乱禾z弼王彤跎m毗鸸孔巧禾孢弘zm耵m的乃m弭孓珀&粥禾耶刀酣舶n孔王珀龟m禾 h m m 感 观 感 直 空 揠 t o 月 价 监 效 日 日 咋 怍 怍 甘 时 对 4 3 2 外向稳定型人格时间管理倾向年级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初一1 5初二1 9 高一2 0高二1 6大一1 5 大二1 3f 时间价值感m3 1 6 3 3 1 7 33 2 3 0 3 7 6 83 7 0 03 8 2 36 。4 5 木章 s d 时间 l 控观m s d 时间效能感卜1 4 6 1 7 5 7 5 9 2 3 2 9 4 5 5 - 3 5 7 5 4 2 1 0 3 8 3 0 5 2 5 0 6 7 1 5 0 1 1 2 7 2 9 8 0 6 2 3 8 1 2 5 8 7 7 3 3 5 0 3 7 9 7 8 6 6 9 2 4 3 4 4 6 2 8 0 8 0 5 3 7 6 7 3 1 3 8 s d 2 6 55 0 54 3 7 5 4 72 8 9 3 2 0 2 4 4 木 3 5 3 籼 通过表4 一1 2 可知,人格为外向稳定型的学生在六个年级上有显 著差异,通过对相邻年级时间管理倾向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得到以下 时问监控观8 53 9 29 7 5 ) l c 木 2 。5 81 8 7 时间效能感一1 0 7 7 23 7 0 木 一9 63 0 8 经过分析,结合表4 一1 2 和表4 1 3 可知,外向稳定型的个体,时 司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在高一与高二之间有显著差异, 并且表现为初一,初二和高一年级在时间管理倾向三维度的得分要低 于高二,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得分。 4 3 3 外向不稳定型人格时间管理倾向年级因素上的差异 表4 一1 4 :外向不稳定型人格时间管理三维度在各年级的得分情况及差异分析 初一2 7初二2 7 高一2 9高二1 7大一2 1 大二2 2f 时间价值感m3 2 2 93 0 9 2 3 3 1 03 4 6 4 3 4 7 63 6 o l2 0 8 s d3 7 6 4 8 57 2 66 5 0 5 6 23 1 9 时间监控观m6 1 8 8 6 2 2 56 2 5 87 1 1 1 6 9 3 37 3 - 3 61 1 2 4 丰木 s d8 5 38 7 6 7 _ 3 04 2 8 7 3 25 6 0 时间效能感卜12 6 2 2 2 9 0 72 9 5 1 3 0 0 53 2 4 73 0 0 4 7 2 8 木 s d4 0 13 5 4 3 9 63 3 0 3 4 83 4 1 经分析,属于外向不稳定型学生,时间价值感在年级因素上没有 显著差异,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在年级因素上有显著差异,通过 对相邻年级时间管理倾向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1 7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表4 1 5 :外向不稳定型人格相邻两个年级之问的事后检验 初一初二初二一高一高一一高二 高二一大一大一一大二 时间价值感1 3 7 时间监控观一3 7 时间效能感一2 8 5 木木 一2 1 7 一3 2 一4 4 - 1 5 4 8 5 3 爿c 木 一5 4 1 1 1 1 7 8 2 4 1 术 一1 - 0 1 4 0 3 2 4 3 木 根据表4 1 5 可知,属于外向不稳定人格的学生,时间监控观在 高一与高二上有显著差异,时间效能感在初一与初二,高二与大一和 大一与大二之间有显著差异。 4 3 4 内向不稳定人格时间管理倾向年级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表4 1 6 :内向不稳定型人格时间管理三维度在各年级的得分情况及差异分析 根据表4 1 6 可知,属于外向不稳定型的学生,时间价值感在年级因 素上没有显著差异,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在年级因素上有显著差异, 通过对相邻年级时间管理倾向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表4 1 7 :内向不稳定型人格在相邻年级的事后检验 属于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的学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在高一 与高二和高二与大一之间有显著差异。时间价值感在相邻两年级之间 没有显著差异。 4 。4 各年级学生时间管理三维度的得分在四种不同人格间的比较 4 4 1 初一年级时间管理倾向在人格因素的差异分析 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 ( p 1 表示内向稳定,p 2 表示外向稳定,p 3 表示外向不稳定,p 4 表示内向不稳定) 下同 通过表4 1 8 可知,初一年级,时间价值感在人格因素上不存在 显著差异,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在人格因素上有显著差异,通过 对时间管理三维度的人格差异性做进一步的多重比较( l s d ) ,结果 如表4 1 9 所示: 表4 1 9 :初一年级时间管理三维度人格因素上的事后多重比较 由表4 1 9 可知,时间监控观在内向稳定和外向稳定人格之间没 有显著差异,其他均有显著差异,时间效能感上,外向稳定和内向不 稳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他均有显著差异。结合表4 1 8 可以看出, 在时间监控观的得分上,内向稳定型和外向稳定型人格要显著优于内 向不稳定和外向不稳定,而内向不稳定要显著优于外向不稳定。在时 问效能感的得分上,内向稳定型要显著优于其他人格类型,外向不稳 定型的时间效能得分比其他人格类型的要显著低一些。 4 4 2 初二年级时间管理倾向在人格因素的差异分析 表4 2 0 :初二年级时间管理各维度在人格因素的差异分析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表4 2 0 可知,初二年级,时间价值感在人格因素上不存在 显著差异,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在人格因素上有显著差异,通过 对时间管理三维度的人格差异性做进一步的多重比较( l s d ) ,结果 如表4 2 1 所示: 表4 2 1 :初二年级时间管理三维度人格因素上的事后多重比较 根据表4 2 1 可知,初二年级学生,时间监控观方面,内向稳定型和 外向稳定型人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他人格之间均有显著差异,具体 表现为内向稳定和外向稳定型人格要显著优于外向不稳定和内向不稳定 型人格,内向稳定要显著优于外向稳定型人格。在时间效能感上,内向 稳定型人格与其他三种类型均有显著差异,而其他三种人格之问没有显 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内向稳定型人格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其他人格类型。 4 4 3 高一年级时间管理倾向在人格因素的差异分析 表4 2 2 :高一年级时间管理各维度在人格因素的差异分析 通过表4 2 2 可知,高一年级,时间价值感在人格因素上不存在 显著差异,时间监控观和时问效能感在人格因素上有显著差异,通过 对时间管理三维度的人格差异性做进一步的多重比较( l s d ) ,结果 如表4 2 3 所示: 不同人格类型的时问管理倾向的发展研究 结合表4 2 3 可知,高一年级学生,时间监控观上,内向不稳定 和外向不稳定型人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他均有显著差异,具体表 现为,内向稳定型要优于其他人格类型,外向稳定型要优于内向不稳 定和外向不稳定型人格。时间效能感上,内向稳定型人格与其他三种 类型均有显著差异,而其他三种人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 内向稳定型人格时间效能感的得分要显著优于其他人格类型。 4 4 4 高二年级时间管理倾向在人格因素的差异分析 表4 2 4 :高二年级时间管理各维度在人格因素的差异分析 通过表4 2 4 可知,高二年级,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 效能感在人格因素上有显著差异,通过对时间管理三维度的人格差异 性做进一步的多重比较( l s d ) ,结果如表4 2 5 所示: 表4 2 5 :高二年级时间管理三维度人格因素上的事后多重比较 根据表4 2 5 ,时间价值感在内向稳定与内向不稳定型,内向稳定 与外向不稳定型人格之间有显著差异。时间监控观上,外向不稳定和 内向不稳定型人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他人格类型之间均有显著差 2 l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异。时间效能感上,外向稳定和内向不稳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他 人格之间均有显著差异。结合表4 2 4 可知,时间价值感上,表现为 内向稳定型要优于内向不稳定和外向不稳定型人格。时间监控观表现 为内向稳定型人格要显著优于外向稳定型人格,外向稳定型要显著优 于内向不稳定和外向不稳定型人格,内向不稳定与外向不稳定之问没 有显著差异。时间效能感表现为,内向稳定型人格要优于其他人格类 型,外向不稳定型人格的得分要显著低于其他人格类型。 4 4 5 大一年级时间管理倾向在人格因素的差异分析 表4 2 6 :大一年级时间管理各维度在人格因素的差异分析 通过表4 2 6 可知,大一年级,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