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学专业论文)大学生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y 。8 6 3 7 6 7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动态。在此基础 上,以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郑日昌编写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 合诊断量表对4 8 0 名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人 际关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维度上的相互影响,采用差异检验、相 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在人际关系上男女存在着显著差异。 2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批评、自我认同、交谈、异性交 往上存在显著差异。 3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心理自我、自我满意存在显著差异。 4 、大中城市和农村学生在交谈、异性交往上存在显著差异。 5 、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在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上存在显著 差异。 6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相关。 7 、经过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在具体维度上 存在相互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概念,人际关系 kohcnekt 3tottpaktath3j i3 王c h n n y t hpa3b hth 丑,kot0por0 3arpah mq h oehb h y tpeheecamoco3hah he mot h o e h heme3 壬 且yj i b m h h a0c h0be 3toro , 丑 n p obe p hj ia dc t y 且e h tob r a h a i u hme p h tej i h o m6j ia h 壬co m h 稍e p h tej i h o m 6j ia h k o mot h o 珊e h h j 王me 减且y j i 且b m hct y 且e h tob ,k ot o p b 正mco q h he h hb i mq 壬c 3 h b 泓mq a l q t o6 mbcb iahcc _ le a oa h h hh a 且b3j i h m o 皿e nc tb h m hca m 0c o3 h a 0 h 丑h o t h o l i l e h h e m e 撤皿yj i 王0 b m m c t y 且e h t o b 兔 n p h me h h j ia , 兀p o 皿y t u h l 0pa3 h h i 王屿 a h a i i h3t pot h k a ,o tc l o 且a cj ie 皿y i o tta k hebb i b o 且a : 1 、:m y 疆q h h b ih j 王【e h i 工i h h b ih me 王0 t3 ha i 王m te 以b h y i opa 3 h3 u yha eto po heot h o i i i e h h hme 减且y j 1 1 0 且b m h :2 、e 且m h ctbe h h b i ecb i hahh ee 皿h hctbe h h b i e cb i ha h me i o t 3 ha t | h tej lb h y l opa3 h3 u y ha cto p0 heca m0tp h t h k hca m o0to3 王c 且ectbj ie h h 只,6eca 且b ihe o 且h oro 0j ia cb h3h 3 、p a3j ihl 王hb i ek ypca h me l o t3haqhtej ib h y i opa3h3 u y ha ct0p o heca m o 兀ch x h k m , ca m o y 且o bj letbop 2 e h h j l 4 、c t y e h t b i mac h b h m xh cpe h h xr op o 皿o b h 且epebbe b h me 抑t 3 ha q h tej ib h y l o pa3 h3 u l yhac top0 he6eca 且b i heo 且h oron0 acb h3 h 5 、pa3j i h h h h e ce mb i h3 ko h o m h qeck oro oj i o ) 壬c e h m ba h me i o t 3 haq hte _ 7 i b h y 王0 pa3 h 3 u y hae top o h e ca m0co3 ha h h 丑ot h o i i 王e h h 且 m e 攫且yj i l o 且b mh 6 、a m oeo3hah h h ot h o i i 王eh h 丑 m e 援且yj i 王。珏b m h ct y 皿e h tob3 ha q h te b h y i o cb 且3b 7 、p h me h h j iaa h aj i h3 t p o n h k aca m oco3 h ao h 且 h o t h o e h nem e 搬n yn b m hh m e l 0 t b3a h m o b n 矗h h e k d i ie b oe c 丑o b o : ct y 皿e h t ,ca m oc03 ha0 h j i ,o t h o i i 王e h h 珏 me3 壬 y j 1 1 0 且b m h 刖 菁 自我概念是个体作为一个整体对自己的意识和体验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 系统。“自我”一直是心理学界研究的焦点。自我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形 成的,因此一个人所处的人际关系环境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概念。同时“自我”也 是个体人格的认知成分,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也会影响其人际关系。 大学生经历着从高中到大学,从大学到社会的角色转变,大学生的自我概念 也在发展变化。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也呈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因此本人想从两者 之间的相关性来进行研究。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如下: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许多是由于人际关系不良而造成的。而此阶段正是大学生 自我概念发展出现分化、矛盾和统一的时期。那么,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 若有,关 系又是怎样的? 自我概念中的哪些因子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具体方面存在联系? 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哪些影响? 自我概念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又 有何影响?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由郑日昌等 人编制的大学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作为测量工具,从实证的角度,试图找 到自我概念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并从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方面寻求改善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途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这是本研究的实践意义所 在。 本人选用的自我概念测量工具为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t s c s ) 是经由台 湾学者林邦杰所修订的,许多研究已证明了其本土化意义。这个量表的优点是, 它既考虑个体的总体状况( 即自我总分和自我批评) ,可以将自我概念分为高、一 般、低三种水平,还同时考虑了自我概念的多维性( 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 行为、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 。这样既可以 对大学生自我概念从总体上进行描述,又可以在各个具体维度上进行描述。对大 学生人际关系测量选用的郑r 昌编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此量表的 优点是既有对人际关系总体状况的描述,分好、一般、差三种水平同时也包含 四个具体维度( 交谈、交际与交友、接入待物、异性交往) i :的测量,因此采用 此量表既可以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总的人际关系进行描述,又可以进行各个维度上 i 的描述。因此,既可以看出两者总体上的相关状况,也可以深入细致地对某种具 体维度的相关进行研究,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提出更有针对 性的教育对策。从而避免了以前研究中只对人际关系作了好、一般和差的划分, 但对自我概念却没有进行高j 一般和低的划分,只是在自我概念的具体维度上与 人际关系状况进行相关分析的研究缺陷。 通过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试想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的角度,改善 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状况,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反之,由形成良好的 入际关系而促进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这是本研究的理论价值所在。 第一节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自我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研究综述 自我概念是个体作为一个整体对自己的意识和体验相对稳定的观念系统,具 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1 菲茨( f i t t s ) 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的总体特征或一系列维度的自我评价。 二、人际关系的界定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闻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的定义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人际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及人与人关系的一切方面。从狭义上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 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2 大学生人际关系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与 之有关的一切人的人际联系。狭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 与之有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有以下特点:人际关 系的交往对象以系别为主;人际关系的亲疏以日控( 视线范围内,比如宿舍人际 关系) 为主要参照;人际关系的交往以需要为主要动力;人际关系的相处以适应 为主要任务。3 第二节自我概念的研究综述 一、社会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 库利( c b a r l e sh o r t o nc o o l g ) 认为“自我”是个体在其社会环境中,将自身 精希庭畅治良淋崇德主编心理学人群典i :海教育“i 版 ,2 4 6 6 2 郑伞伞俞国良人际天系心理人民教育版儿1 9 9 9 3 肖矬伟k 学生人格、宿俞人际关系和心州链鹰的关系 ,: 连同他物一起视为客体的过程。他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镜中我”和“首属群 体”。“镜中我”是指:个体间彼此互动,从他人的观点、评价中自我开导、自我 感觉、自我态度。由此他认为自我源于同他人的交往。“酋属群体”是指;个体所 强调以某些群体为参照镜比在另一些群体里对于自我概念的产生和保持更为重 要。而那些存在私人关系和密切关系的群体对于形成人们的自我感知和自我态度 是最为重要的。4 米德( g e o r g eh e r b e r tm i d e r ) 的观点:米德认为自我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存 在,个体的自我只有通过社会及其不断进行的互动过程才能产生和存在。自我是 在交流沟通中产生的,因而婴儿早期并不存在自我,只有通过符号互动个体的自 我才能产生。个体的自我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概化他人阶 段。5 二、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 西方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自我概念层次结构的研究,其他 方面的研究还有: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自我概念的发展问题( 既自我概 念号眭别、年龄、种族、家庭生活条件、社会文化、学校教育、非正式组织) 之 间的关系;自我概念量表的临床运用;自我概念与生理缺陷、心理障碍的关系; 如何促进和保持积极的自我概念。 本文采用的是菲茨( f i n s ) 的自我概念理论和量表,下面重点介绍一下他的 理论。 菲茨( f i t t s ) 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的总体特征或一系列维度的自我评价。在 评价个体的自我概念时不仅要考虑自我概念的多维性,还应考虑个体的总体状况。 据此,他把自我概念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体的综合状况,即自我总分平 自我批评:第二部分分成两大维度:一是自我概念的结构维度从队知、情感和 行为i 三方面来分析,分别为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等;二是自我概念的 内容维度,可分为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等。 6 以f 是e 炎的自我概念各个具体维度所包禽的主要内容。 | 浩生 编i 山疗心j i l ! 学的史j 体系i mj 小用林) k 睁f l 找慨述件述j 二波人学。# 州 “i l ,尺r ,| ! 托概念j 心州肚墉戈乐川 e 隶:人民敷育:i :版补1 q w3 4 5 3 4 7 蛆 教育科学版) 2 0 0 3 ( 3 ) 1 4 7 峨 坝l | 文h 、州:- 州人。 引hj l 自我总分:个体对整个自我的看法; 自我批评:个体对他人所作的否定或消极的评价或看法的接受程度。积极的 自我批评是:偶尔会想一些不可告人的坏事,偶尔会说谎,偶尔会因为身体不舒 服,脾气变得有些暴躁,偶尔会想骂人,偶尔会发脾气。消极的自我批评是指会 经常发脾气,经常说谎,经常想骂人,经常会做一些不可告人的坏事,经常在背 后说别人坏话。 生理自我:个体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外貌、技能与性别等方面的感觉; 积极的生理自我是: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对自己的外貌感到满意,身体不胖也不 瘦,睡眠也比较好,很少感到自己不舒服,也很会照顾自己的身体,喜欢保持整 洁大方。消极的自我概念则是指不太健康,有病,对自己的外貌或者身体的某些 部位感到不满意,睡眠不好,感到自己不舒服有病,不会照顾自己的身体,也不 会保持整洁大方。 道德伦理自我:个体对道德价值、宗教信仰、好坏人的看法;积极的道德伦 理自我:举止端庄,行为规矩,品德好,为人诚实,值得别人信任,对自己的道 德行为感到满意,认为自己的行为含乎自己的良心,很少做不正当的事。消极的 道德伦理自我是指经常觉得自己良心不安,不太值得别人信任,为了胜过别人有 时会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做正当的事或者表现良好的行为比较困难。道德不坚定, 有时想做坏事。 心理自我:个体对其个人价值及能力等的评价。积极的心理自我是:感觉自 己有出息,经常心情愉快,心情平静,不忧不愁,对现在的情形感到满意,在任 何情况下,都能照顾自己,敢于面对难题,对待问题时首先经过深思熟虑,而不 是贸然行事,遭遇到困难时,都能轻而易举的解决。消极的心理自我是指认为自 己没有出息,瞧不起自己,经常感觉心情郁闷,不愉快,内心不平静,经常心怀 恨意,对现在的情形感到不满意,不敢于面对难题,经常没有经过事先考虑,遭 遇困难时,容易一筹莫展。 家庭自我:个体对自l 三作为家庭成员的价值感及胜任感。积极的家庭自我是: 感觉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满;家人爱自己;家人信任自己,对自己很器重;自己已 尽力去孝顺父母;自己对家人也比较信任,喜欢自己的家人目前与家人保持良 好的关系;关心家人,尽最做到了公平合理的对待朋友和家人。消极的家庭自我 5 是指,认为家人不爱自己,家人也不信任自己,自己也不喜欢家人,也不信任他 们;经常和家人发生争吵:自己的行为无法满足家人的期望:很少和家人联系, 不关心家人。 社会自我: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的价值感及胜任感。积极的社会自我是:待 人亲切友善,受到别人的欢迎;对自己的社会能力感到满意,对自己待人方式也 感到满意:和陌生人谈话不会觉得困难;尽量去了解别人对事物的看法;和别人 相处的很好。消极的社会自我是:很讨厌这个世界:感到很难交到朋友;觉得自 己在社交和他人相处的不够理想;和陌生人谈话感到困难;和别人相处时也感觉 不自在。 自我认同:个体对自我现况的描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觉的认同程度。 积极的自我认同是: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经常保持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行为规 矩;心情愉快,品德好;认为自己有出息;家庭幸福美满,家人爱自己;喜欢这 个世界;待人亲切友善;偶尔会想一些不可告人的坏事;为人诚实,道德坚定: 心情平静,不优不愁:家人朋友对自己很器重,很受别人欢迎;偶尔也想骂入, 因身体不舒服偶尔会发脾气。消极的自我认同是:认为自己没有出患;家人不爱 自己;讨厌这个世界:认为自己身体有病;道德意志不坚定,有时想做坏事;心 情不平静,经常心怀恨意;觉得家人不信任自己,对自己不器重;很难受到别人 欢迎,很难交到朋友;经常想骂人,待人不亲切友善;不能经常保持整洁大方, 行为举止也不够端庄。 自我满意:个体对自我现况的满意或接纳程度。积极的自我满意是:对自己 的身材外貌感到比较满意;认为自己值得别人信任;很瞧得起自己;对自己现在 的情形感到满意;已经尽力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社会能力及待人方式感 到满意;对自己道德行为感到满意:认为自己的行为合乎自己的良心;感觉自己 这个人还不错:喜欢自己的家人,目前和家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偶尔会把当天该 做的事拖到第二天去做。消极自我满意是;对自己身体某些部位感到非常的不满 意:认为自己不太值得别人信任;经常觉得良心不安i 瞧不起自己;对自己现在 的情形也不能感到满意;觉得家人对自己不够信任,自己也没有尽力去孝敬父母; 对自己社会能力和待人方式感到很不满意;经常背后讲别人的坏话;对自己感到 不满意;也不太喜欢自己的家人;经常把该当天做的事情拖到第二天去做。 6 自我行动:个体在接纳或拒绝自己后所采取的应对行动或外在表现的行为。 积极的自我行动是:动作比较敏捷灵活:较少感到自己身体不舒服;在同常生活 中凭良心做事;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照顾自己;敢于面对难题;和家人关系很好, 自己行为能满足家人的期望;和陌生人交谈不感到困难;并且尽量去了解别人对 事物的看法;偶尔会发脾气;很会照顾自己的身体;很少做不j 下当的事情;做事 总是三思而后行:遭遇到困难时能轻而易举地加以解决;很会关心自己的家人; 尽量公平合理的对待家人和朋友;和别人相处的很好。消极的自我行动是:动作 显得很笨拙;经常感到自己身体不舒服;为了胜过别人经常使用不正当的手段: 经常不敢于面对难题:经常和家人争吵:自己的行为也无法满足家人的愿望;和 陌生人交谈对自己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也不愿意去了解别人对事物的看法;经 常发脾气,睡眠也不好;经常做不正当的事情:对自己而言做正当的事情或者表 现良好行为是有困难的;经常没有经过事先考虑就贸然行事;遭遇到困难时,总 感到一筹莫展:很少关心自己的家人;和别人在一起也觉得不自在,和别人也相 处的不好。 菲茨( f i t t s ) 的理论对自我概念有着清晰而明确的定义,每一个具体的维度 都有准确的含义和测景的标准,因此在本研究中采用了他的理论及量表。f i t t s 所 进行的自我概念的结构划分全面而不繁琐,结构层次清晰。根据这个理论他又编 制了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这个量表被广泛采用。在我国经由学者林邦杰的多 次修订已经具有了本土化的意义。因此本研究中采用菲茨的自我概念理论和其量 表。 通过搜集文献,发现我国学者对自我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大、中、小学生自我概念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对西方自我概念理论及结 构模型的介绍;对自我概念与焦虑、抑郁、学业成绩等的关系研究。 第三节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一、西方的人际关系理论 西方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关系理论可以分成三块:一是人际交往理论;二是 人际激励理论;三是人际特质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主要包括符号相互作用论、场合交往论、自我呈现论、社会 7 交换论等。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奠基者是社会学家米德( g e o r g eh e r b e r tm i d e r ) ,他 认为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其中晟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语言 中所含有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都是人际交往的外在载体。交往者以其在人际交 往中所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所以个人的自我意识会对人际关系有很大 的影响。自我呈现理论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的问题。社会交往理论认 为人际交流活动实际是一种交换活动,这种交换包括物质上的交换和精神上的交 换。交往双方希望维持一种公平关系、保持平衡关系,使心态维持愉悦状态。 人际激励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包括需要层次理论、归因理论、期望理论、公 平理论a 需要层次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德弗的e0g 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下到上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 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人才会要求 更高层次的需要。归因理论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人有两种强烈的需要:一 是形成对周围环境的一致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为满足这两种需 要,其中一个要素是培养自己预见别人将会怎样行动的能力。期望理论是弗洛姆 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只有自觉的评价自己努力的结果预测别人的 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对需要实现的目标作出主观估价,才能提高激励水平,主动 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公平理论是亚当斯提出来的。他侧重于研究公平性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认为人把人际交流活动看作是以自己的潜能同社会交换的过 程,这一过程以个人期待公平结果为前提。如果在一个群体中大家感觉是相对公 平的就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在人际关系中应该增加公平性而减少不 公平性。 二、中国的人际关系理论 彭泗清针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特点提出了示范回应模式理论。他认为最能 反映中国人人际关系的互动的动力学特征是示范行为。中国人人际互动、模式和 特点基于三个基点,即价值支点、行为起点和行为控制点,同时每个点又可以区 分为文化理想模式和实际变式,具体如图; 概念文化理想模式实际变式 价 是指互动双方在处理想设计上普遍是特殊性的私德在行为表现 s 值理人际关系时所持的仁义,贯彻到行 上要求内外别,对圈内人士讲 为上是要求天下仁义尽义务:对无关的圈外人 支的基本的价值观 为公,克己复礼、则循礼而讲利。 点 尽心奉献、耻于索 取 行 开始人际交往时的 自足式示范,即不工具性示范,即示范被工具 启动行为,各种文化要求回报的主动 化、形式化、物质化成为投资 为 都会倡导一种人际奉献 行为人情行为 起 交往的启动机制 点 行指人际互动中扮演互赖性控制,郎互伸缩性控制,即控制点具有游 主动的主导的控制动双方并未完全 离的特点,但核心还是自己, 为 的角色的一方分化,共同受人伦 可以根据对对方的诚、势、利 控 的控制,各尽自己的判断而伸缩自如,必要时转 制 的本分让控制点 点 无论是示范过程还是回应过程,它们都包括理想模式、小人变式和常人变式 三种形式。在人际互动中,个体对示范方式的选择首先取决于其社会历程。如果 文化理想内化较强,个体会选择君子性示范。大多数人对示范方式的选择会受到 互动对象的影响并且通过不断的“反馈一调整”过程在交往中进行修正,交往方 式也会随之有所改变,相应地,个体回应方式的选择即受到个体道德发展水平的 影响,又受到对方示范类型的影响。7 中国人人际关系三位一体理论。翟学伟认为,中国人人际关系是由“缘”“情” 伦”构成的三位体。人情是核心,它表现了传统中国人以亲情为基本的心理和 行为样式。人伦则是这一基本模式的制度化,它为这一样式提供一套原则和规范, 使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遵循一定的秩序。人缘是对这一模式的设定。以天命观、家 7 彭泗清示范与回应:中国人人际互动的本土模式社会心理学研究1 9 9 8 9 族主义和以儒家为中心的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国人人际关系中最基础的文化基础。8 目前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理论探讨以下几个方面:人际关系的建赢 和发展;人际沟通与技巧;人际关系破裂与防止;人际关系与态度的关系:人际 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 第四节问题的提出 尽管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一直是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热点,但是对自我概念和 人际关系有何相关的研究却几乎没有。以前的研究只是局限在理论的探讨,而没 有进行具体的维度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在艾利森所著的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 中略提到,而且仅在第一章介绍了自我概念,后面便是泛泛的讨论如何保持友谊, 维持爱情,促进家庭关系,但对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有何相关却没有研究,更没 有统计上的描述。因此,我想通过此研究找出大学生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具体维 度上的相互影响,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的角度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 关系,同时,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入际关系以促进他们自我概念的发展,维护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翟学伟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l 。 研究目的与假设 第二章研究设计 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大学生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的相关与 否。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在各个具体维度上相关状况,确定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 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二研究假设 假设一:大学生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存在男女差异。 假设二:大学生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存在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差异。 假设三:大学生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存在文理差异。 假设四:大学生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存在年级差异。 假设五:大学生自我概念、入际关系存在居住地差异。 假设六:大学生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存在家庭经济状况差异。 假设七:大学生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存在相关。 假设八:大学生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在具体维度上存在相互预测性。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凋查法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研究。 ( 一) 文献研究部分 主要是对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上有关自我概念、人际关系的研究,进行归 纳和总结。 ( 二) 问卷调查部分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厦门大学、集美大学两所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院校学生在自 我概念上和人际关系上的基本状况,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在总体上及各个具体维 度上的相关状况。 ( 三) 个案访谈 通过自愿留联系方式的方法,对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被试对进行了个案访谈。 通过访谈获得了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有何影响的第一 手资料。通过对有过严重人际危机,并且现在有较好人际关系个体访谈,获得了 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的相互影响的资料。这个个体的成长,对教育政策的提出也 有一些启示。 四测量工具 ( 一) 自我概念平定工具 采用美国心理学家菲茨( f i n s ) 于1 9 6 5 年编制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林邦杰于1 9 7 8 年进行修订。这个量表共7 0 条题目,分为内容维度( 生理自我、 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 ;结构维度( 自我认同、自我满 意、自我行动) 和综合状况( 自我总分、自我批评) 。 ( 二) 人际关系评定工具 采用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所编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共2 8 道题日,分为交谈、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四个具体维度。 五研究的程序与步骤 第一步:收集资料和选择调查问卷,经过比较最终决定采用用纳西自我概 念量表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第二步:确定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将被试以性别、年级、文理作为分组 实施调查。 第三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个月后随机抽取4 0 个被试埘问卷做 信度分析。 第四步: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论文。 六统计分析 本研究数据全部采用s p s s l 0 o 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大学生 l , 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的基本情况;通过相关分析确定大学生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 的相关程度,以及大学生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各个具体维度上的相关情况:通过 回归分析确定自我概念、入际关系各个具体维度如何相互影响。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学生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和特征 表1 被试特征 表1 被试特征 2 6 理辩 5 2 * 独生予 女 4 帏 文科 4 8 4 表2 大学生自我概念总体状况的描述 n擐小值最大值平均分标准羞 生理自我4 3 42 25 53 7 6 i4 1 3 9 伦理自我4 3 42 05 33 8 8 03 8 4 8 心理自我 1 41 75 63 3 9 43 9 3 1 家庭自我 4 3 42 2 5 2 3 5 3 23 6 7 1 社会自我4 3 42 05 13 6 6 93 7 1 7 自我批评4 3 41 85 03 4 9 l6 0 0 4 自我概念 4 3 4s 21 0 87 2 9 26 3 1 4 自我满意 4 3 4 5 09 8 7 4 9 37 0 7 0 自我行动4 3 408 8 6 9 4 2 6 7 0 0 自我总分 4 3 4 1 3 22 9 2 2 1 7 2 81 5 4 6 7 自我概念量表是五分量表,相应地我把自我概念总分也划分了五个层次: 2 8 0 一3 5 0 ,自我概念最为积极;2 1 0 2 8 0 ,自我概念比较积极;1 4 0 2 l o ,自我概念 一般;7 0 1 4 0 ,自我概念比较消极:0 7 0 ,自我概念最消极。由上表可以看出, 大学生自我概念得分均值为2 1 7 2 8 ,总体上是比较积极的,但是也有少数同学自 我概念较消极,自我总分最低分为1 3 2 分。 表3 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状况的描述 n 最小值最大值 平均分标准差 交谈 碍3 40 72 2 71 6 l 辱 交际交友4 3 407 2 8 71 6 9 0 人际关系量表是二分量表,郑日昌教授根据得分对人际关系及各个具体维度 划分了三个层次。人际关系总分在0 8 分,表明与朋友相处的困扰较少;9 一1 8 分,表明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的困扰;1 9 2 8 分,表明在与朋友相处上存在的行 为困扰较为严重。在具体维度上0 2 分,表明困扰较少;3 5 ,表明存在一定的 困扰;6 8 分,表明存在较严重的困扰。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总体状况是比较好的,特别是在待人 接物上,大学生总体平均得分为1 3 6 ,低于2 分。但在交际交友上,大学生得分 较高,说明部分同学在交际交友上存在一定的困扰。 第二节性别在人际关系具体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表4性别在人际关系上的差异检验 术p 0 0 5 ,车木p 0 o l , p 0 0 0 l 由上表可知,男女在人际关系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较 好,大多数人能主动关心别人,也能从与朋友的相处中得到快乐,感觉到生活的 充实和丰富多彩。男女生在交谈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男生得分总体较高,说明男 生不如女生,不善于言语上的交流,而女生可以利用恰当的交谈方式来交流思想 感情,建立与别人的友谊。男女在交际交友上差异显著( p o 0 1 ) ,在交际交友上 男生平均值为2 6 3 ,女生为3 0 6 ,很明显男生在交际交友上总体状况良好,不存 在问题,而女生则总体状况不好,得分较高,说明女生在交际交友上比男生被动, 而且在交往中比较掏谨。女生在交往中更关注自己的形象比男生感觉到更多的紧 张。而且女生不太善于创造条件寻找自己的知心朋友,害怕在交往中被拒绝,被 冷落。男女生在异性交往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p o 0 0 1 ) 。男生得分均值为2 4 9 , 女生为1 8 0 。男生得分均值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在异性交往上不如女生那么从容、 大方、自然。男女生在待人接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均值为1 4 5 。女生 为1 2 9 。得分均值都比较低,说明现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交往中都比较尊重别人 在交往中不会过分依赖别人,使自己和对方都能保持较好的独立性。在交往中也 是勇于承担责任的,而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能够很快的融入到一个群 体当中去。 第三节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概念及人际关系上的得分差异 一独生子女、非独生予女在自我概念上的差异 表5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的差异检验 木r ( u u 5 本次调查中独生子女为1 7 4 人,非独生子女为2 6 0 人。从上表中可以得知自 我概念总分,独生子女得分均值为2 1 7 7 6 ,非独生子女为2 1 6 9 5 ,都得分较高, 自我概念较积极,在自我概念总分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从表中也可以知道,在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满意、 自我行动、自我总分维度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 批评维度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 p o 0 5 ) ,独生子女得分均值为 3 5 7 7 ,非独生子女得分为3 4 3 3 ,且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因为自我批 评是一个负向因子,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批评越消极。因此独生子女在自我批评上 比非独生子女消极。在自我认同维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显著( p o 0 5 ) , 独生子女得分均值为7 3 6 6 ,s d = 5 7 8 6 ,非独生子女得分值为7 2 4 3 ,s d = 6 6 l o , 独生子女均值高于非独生子女,说明在自我认同维度上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积 极。 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上的差异检验 表6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上的差异检验 牢p o 0 5 ,宰宰r u ,u l , 由上表可知人际关系总分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上差异显著 ( p 0 0 5 ) 。独生子女得分为8 0 4 、,非独生子女为8 9 8 ,且独生子女得分均值低 于非独生子女,说明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上存在的困扰比非独生子女少。在交谈 维度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 ,独生子女得分均值为 2 0 2 ,非独生子女为2 4 5 ,独生子女得分均值低于非独生子女,说明独生子女更 会用言语的表达与交流来建立友谊。在异性交往这个维度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 女之间差异显著( p = 0 0 4 3 o 0 5 ) ,独生子女得分均值为1 8 9 ,非独生子女为2 2 3 , 说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善于异性交往。 从以上的结果可以得知,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批评、自我认同、交 谈、异性交往、人际关系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且独生子女在自我批评、自我认同 上得分均值上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在交谈、异性交往和人际关系上得分均值均低 于非独生子女。 第四节不同学校在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上的差异检验 不同学校在自我概念上的差异检验 表7 不同学校在自我概念上的差异检验 厦门大学( n = 2 1 4 )集美大学( n = 2 2 0 ) 平均分标准差 平均分标准差 h _ - _ _ _ _ _ _ - - _ _ - _ _ - _ _ _ _ _ _ - q 一 生理自我3 7 ,3 33 ,9 8 8 3 7 8 94 2 7 3 13 9 2 伦理自我3 8 ,8 73 ,3 1 8 3 8 7 44 3 0 7 : 7 2 心理自我 3 3 7 73 3 1 3 3 4 1 04 4 5 28 5 9 家庭自我 3 5 0 23 3 9 l 3 5 6 l3 9 1 0 1 6 9 1 社会自我3 6 0 9 3 7 0 0 3 7 2 83 6 4 7 3 3 8 3 自我批评3 5 4 55 7 4 43 4 3 96 2 1 5 1 8 4 8 自我认同 7 2 8 45 6 3 6 7 3 0 1 6 9 2 3 2 8 4 自我满意 7 4 5 97 0 4 9 7 5 ,2 57 0 9 19 4 7 自我行动6 9 1 05 3 0 66 9 7 47 8 2 2 9 8 5 自我总分2 1 6 5 31 3 1 8 32 1 8 0 0 1 7 4 0 49 8 8 木女p o 0 1 由上表可以看出只有在社会自我这个维度上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之间存在着 显著差异( p o 0 1 ) 。厦门大学学生得分均值为3 6 0 9 ,集美大学得分均值为3 7 2 8 。 集美大学学生得分均值高于厦门大学学生得分均值,说明在社会自我维度上集美 大学学生比厦门大学学生积极。 二学校在人际关系上的差异检验 表8 学校在人际关系上的差异检验 厦门大学( n = 2 1 4 ) 集美大学( n - 2 2 0 )t 平均分标准差平均分标准差 交谈2 3 11 _ 6 4 7 2 2 4l _ 5 8 4 4 9 5 交际交友 3 0 01 7 3 3 2 7 51 6 4 0 1 5 4 4 待人接物1 3 19 9 71 4 11 2 4 8 9 6 9 异性交往2 1 31 6 9 5 2 0 61 7 0 24 h 总分 8 7 54 ,4 7 58 4 64 5 3 3 8 9 1 p o 0 5 ,牛 p 0 o l , 由上表可毗看出,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学生在人际关系总分和各个具体维度 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第五节专业在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上的差异检验 一专业在自我概念上的差异检验 表9 专业在自我概念上的差异检验 9 由上表可知,各个专业在自我概念总分上和各个具体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这与以前的研究相符,乐国安等( 1 9 9 6 ) 把自我概念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研究表明大学生最关注的是心理自我,其次是社会自我, 对理想自我和生理自我不甚关注,男女生和文理科专业之闻都没有显著差异。9 二专业在人际关系上的差异检验 表1 0 专业在人际关系上的差异检验 丰p 0 0 5 , p 0 o l 在异性交往这个维度上文理科生差异显著( p 大一 大二;在生理自我上大四 大三 大一 大二;在伦理自我上大四 大一 大三 大二;在心理自我上大四 大三 大二 大一;在家庭自我上大四 大一 大三 大二:在社会自我上大四 大三 大二 大一;在自我批评上大四 大三 大一 大二;在自我认同上大四 大三 大二 大一; 在自我满意上大四 大三 大一 大二;在自我行动上大四 大一 大三 大二。可以 看出大四在各项指标上均是最高,大四学生在学业上基本结束,即将步入社会所 以踌躇满志、自信心也比较高,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四学生在各方面也都已 经比较成熟。除了在伦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行动上大三学生均高于大一学生, 大二学生除了在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概念上高于大一学生外,其他均低于 大一学生,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刚入校园心理上还处在一个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 阶段,社会阅历还很少,对大学里的各种人际关系处理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 自我总分上大二学生也是最低的,这跟以前的研究是不符的。黄希庭( 1 9 8 7 ) 研 究发现,大学三年级可能是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转折期”,表现为大一、二、 四学生的自我概念是随年级的升高而发展的,但大三学生的自我概念的发展则比 较低。”李德显( 1 9 9 6 ) 的研究则发现:刚入学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偏高;到了 大二,自我概念会有所降低:大三学生的自我概念又开始回升:大四学生的自我 概念又会出现下降的趋势。- 表1 2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检验 h e a n ) e d e n d e n td i f f e r e n o e v a a b f e ( d 年级 a ) 年级 ( i - j ) s 埘e m o r s i g 生理自我1 r a m h a n e大一大二 3 9 4 8 69 6 5 大三- 1 0 4 7 71 0 0 0 大四- 畸66 9 59 8 6 大二大三 、啐9 5 1 59 2 0 犬四一髂7 2 28 1 1 大三大四 3 6 7 1 5 9 9 7 伦理自我t a m h a n e人一太二7 64 5 s4 4 9 大三5 24 7 28 5 5 大四一3 06 7 39 9 8 大二大三 - 2 54 3 99 9 4 大四- 1 0 66 5 14 8 6 大三大四 一8 26 6 27 7 6 心理自我t a m h a n e大一大二- 8 34 6 13 7 0 人三- 9 54 7 02 3 4 大叫 2 ( ) 6 6 7o i 6 人二大三 一1 34 5 9l0 0 0 太叫一1 2 l 6 6 03 4 7 大三三人州- 1 0 96 6 64 8 9 自我认t a m h a n e大一人二 一0 97 1 210 0 0 人三- i 1 77 6 05 s 5 人川,2 5 81 0 0 20 5 5 人- 二 大三- 1 0 88 0 06 9 4 人p q- 2 s 0 1 0 3 30 9 8 大三大四 一1 4 21 0 6 67 0 8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心理自我维度上,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大四学生在心理自我上更为积极。 o 黄希庭郑涌著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i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5 1 0 5 页 李德显关于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_ 【j 】,心里科学,1 9 9 6 ( i x 2 3 - 2 7 页 对于方差齐性的维度进步做“s n k ”多重比较得出以下结果。 表1 3 自我满意 自我总分 显著水甲= 0 s 年级n 1 2 s t u d e n t - w m a大二1 1 57 4 1 0 n k e u m a ,b ) 大1 1 57 4 5 37 4 5 3 大三1 2 67 s 0 17 5 0 1 大四7 77 6 6 4 s 味 6 1 70 8 0 显著水平= ,0 5 年级n 1 2 s t u d e n t n e w m a大二n s2 1 5 4 6 n - k e u l s ( a ,b ) 大一1 1 62 1 6 2 92 1 6 2 9 大三1 2 62 1 7 “2 1 7 4 4 大四7 72 2 1 1 9 s i g 6 2 00 5 6 由上表可知,在各个年级的两两对比中,在自我满意上大二学生和大四学生 之问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更为积极;在自我总分上,j :二和大四学生存在显 著差异,大四学生更为积极:而在其它维度上各个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状况描述及差异检验 表1 4 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状况描述 在人际关系总分上大四) 大三 大一 大二;在交谈上大四 大三 大二 大一 2 3 在交际交友上大一 大三 大四 大二;在待人接物上大四 大一 大二 大三;在异 性交往上大四 大三= 大三 大;在人际总分上大四学生最高9 4 9 ,说明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记者站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下半年贵州毕节金沙县事业单位考试笔试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贵州市毕节市大方县新闻信息中心招聘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第五批)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监狱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下半年衡水市冀州市事业单位招考考试(7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航天科工二院春季校园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招聘应届高校博士毕业生1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福建省福州鼓楼区鼓西街道招聘网格采集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磁规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房地产销售公司客户档案管理细则
- 物料编码规则培训
- 物流销售技巧培训
- 长江存储培训课件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课件
- 冷轧硅钢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DZ/T 0227-2010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 工程暂估价协议书
- DB5132∕T 76-2022 熊猫级民宿的划分与评定
- 盘形基础制动装置一制动盘和合成闸片一制动盘课件
- 黑龙江省2025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