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说课课件.ppt_第1页
燃烧和灭火说课课件.ppt_第2页
燃烧和灭火说课课件.ppt_第3页
燃烧和灭火说课课件.ppt_第4页
燃烧和灭火说课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课题1第一课时,武陵源二中:赵顺刚2011年10月10日,燃烧和灭火,燃烧和灭火,一、教材分析二、教法分析三、学法指导四、学情分析五、教学设计六、课后反思,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第一、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对燃烧有所了解,具备了对燃烧现象及灭火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本课题将对燃烧的意义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另外,本课题可以对高中将要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起到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具体方法;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一、教材分析,(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一、教材分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一、教材分析,(4)、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疑点: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二、教法分析,1、引导探究法中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应当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还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我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这样设计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还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二、教法分析,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将探究的方案,讨论的情景提前准备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和讨论。所以本节课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三、学法指导,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出灭火的原理,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四、学情分析,1、已有的知识(1)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2)一些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所出现的不同的现象;(3)生活中关于燃烧的常识。,四、学情分析,2、欠缺的东西(1)对“着火点”、“可燃物”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模糊;(2)知道灭火的方法,但不知道原理,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第一步:情景激趣,导入新课第二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第三步:群策群力,探寻奥秘,2、课堂小结3、课后作业4、板书设计,1、接受新知,五、教学设计,五、教学设计,1、接受新知第一步:情景激趣,导入新课演示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原因)利用火、用火的历史和一些火灾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并对火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一定的认识。,神州火箭,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定义,五、教学设计,1、接受新知第二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究获取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的结论。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投影提供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利用视频播放的形式回顾整个实验,以利于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方案: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约2/3的热水,并放入装有白磷的燃烧匙。在烧杯上盖两片铜片,铜片上一端放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水分的白磷,观察现象。如左图所示。,实验探究,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什么问题?,燃烧的条件,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又说明什么问题?,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归纳总结:,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3、氧气(或空气),1、可燃物,思考:,生活中汽油,稻草等物质容易燃烧,而石头为什么不能燃烧呢?,在通常状况下一些物质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烧不坏手帕”魔术揭秘,生根据燃烧的条件,思考小魔术中的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师小魔术大解密,9月20日23时许,深圳市舞王俱乐部发生一起特大火灾,事发时,俱乐部内有数百人正在喝酒看歌舞表演,消防部门在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抢救,火灾在23时30分被扑灭。截至21日2时确认43人死亡,88人受伤。,新闻背景:,据统计,全球每年约发生600万至700万起火灾,全球每年死于火灾中的约有65000至75000人。,五、教学设计,1、接受新知第三步:群策群力,探寻奥秘学生完成教材探究实验7-2,从而进一步得出灭火的三条途径。这种完全由学生自主实验的方式,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探求整理的欲望。,活动与探究:破坏燃烧的条件灭火,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熄灭,正常燃烧,熄灭,烧杯隔绝空气,同时具备燃烧的3个条件,生成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隔绝空气。,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条件即可灭火,1.破坏可燃物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破坏氧气或空气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3.破坏达到着火点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吹灭煽灭用水浇灭用大烧杯盖灭用沙土盖灭湿布扑灭用二氧化碳熄灭剪掉烛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隔离可燃物,讨论:剩余一只燃着的蜡烛的熄灭方法,家庭或高层宾馆因烟头发生火灾,假如你身居其中,你应该如何来自救?,畅想:,火场自救知识小结:,(1)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2)若所有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3)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4)千万不可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梯,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绳子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护住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5)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6)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五、教学设计,2、课堂小结让学生来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教师做综述、总结。,五、教学设计,3、课后作业,生活实践中遇到下列情景,不要慌,想想看,你一定能解决。情境1:做完饭后,你怎样将液化石油气熄灭?利用了什么原理?情境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利用了什么原理?情景3: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怎么办?利用了什么原理?情境4: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最有效的灭火方法是什么?利用了什么原理?,五、教学设计,4、板书设计,燃烧和灭火一、燃烧的条件二、灭火的方法:1、要有可燃物;1、隔离可燃物;2、可燃物要与氧气2、使可燃物与充分接触;氧气隔绝;3、温度要达到可燃3、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物的着火点。着火点以下。,六、课后反思,1、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