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生活复习,文化生活整体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考点:,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2、文化的社会作用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4、文化与综合国力,第一单元内容目标,教学重点:1、文化概念的内涵:2、分析文化现象,认识文化功能,确认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5、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文化“万花筒”,(1)文化无时不在,(3)文化现象丰富多彩,(2)文化无处不在,一、体味文化,2、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一、体味文化,(4)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包括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也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如:语言、文字。自然科学和技术等。,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一、体味文化,不同性质的文化有不同的作用: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重要观点,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2、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文化和政治、经济相互影响。,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注:积极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消极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第一,科学技术、教育、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第一,政治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第二,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我国应如何应对: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2、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一、感受文化影响,影响因素: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注: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一、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自身精神世界。,二、优秀的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三、优秀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文化塑造人生,练一练:文化产业是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和光明的产业,特别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激励斗志,战胜困境。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反经济周期”运行。1929年经济危机造就了好莱坞和迪斯尼,美国一跃成为文化产业强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剧、韩国音乐等“韩流”风行亚洲。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文化产业的“反经济周期”现象进行阐释。,(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同步。(2)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优秀文化产品,满足经济困难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播,考点:,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1)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世界文化多姿多彩,(2)基本表现形式:民族节日、文化遗产,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构成的,(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1、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二)、透视文化多样性,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正确态度是,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要求;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原则:,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传播的途径:,1、文化传播指的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及其他活动,3、传媒的发展经历的阶段,传媒开始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标志是,所谓大众传媒是指:,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印刷媒体的推广,报刊、广播、电视、网络,4、文化交流作用:,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考点:,1、传统文化指的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5、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作用,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消极作用。,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态度)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展、创新),1、文化发展与文化继承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求:,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文化创新的意义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4.创新与借鉴、融合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第五课文化创新,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2、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源泉:人类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动力: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推动文啊化不断创新。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准备条件。,推动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2、巨大的作用,巨大的意义,(1)创新的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文化创新的作用,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3.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3、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二、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重要途径),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练一练: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考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1)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史书典籍:,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2、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表现:,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特点,地位:作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风格鲜明独特,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一)、文学艺术独树一帜(独特性),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二)、科学技术独领风骚(独具性),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地位:作用:,是中华民族的生动体现,世界的前列,文明程度,生命力、创造力,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三)、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域性),、原因:,、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各地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长期相互交流、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四)、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既有中华文化的,又有各自的。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共性,民族特性,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认同和归属,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文化和谐相处。,B、兼收并蓄-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4、民族精神的核心5、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考点:,第七课(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文化,根,中华民族,魂,中华民族精神,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是中华文化力量的。,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特征:,a.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爱国主义是具体的,b.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1)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特点: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2、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2)是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3)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5)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练一练: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民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色彩斑爛的文化生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一、色彩斑爛的文化生活,1、当代文化生活,2、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有喜有忧,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与引导,3、发展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如何发展),色彩斑斓,特点: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1、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含义危害及对策,2、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4、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导向和示范,主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基本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特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本质: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由衰微到重振的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是什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为什么:从社会作用上看: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从对人的影响看: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b.文化塑造人生。从现实生活的需要看:a.文化市场和传媒商业化的影响。b.发展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要求。,整合:全面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怎么样: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路径与目标(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之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强基固本之路,是以人为本之路,是改革创新之路。,(3)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4)怎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最重要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2、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四有公民,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2)发展科学事业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鼓励文化创新。,(三)开展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1.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措施: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2.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丰富多彩的形式。3.当代青年应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为什么?),(1)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2)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基本任务:,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重点:,根本要求:,增强诚信意识,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兴国之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四德”),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6篇
- 年产2万吨抗静电擦拭布项目实施方案(参考范文)
- 节能技术在标准厂房项目中的应用
-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矿井通风与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阳光学院《橡胶工厂设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传播学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口腔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城市环境生态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商贸学院《免疫与病原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文理学院《机械产品三维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克州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六一儿童节英语介绍课件
- 2025年广东省高三语文5月模拟联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课件
- 2024年会计专业考试高级会计实务试题与参考答案
- 歌曲《wake》中英文歌词对照
- 最新中山市中小学校情况一览表
- 地理信息安全在线培训考试-填空题
- 常用钢制管件弯头、三通、异径管、管帽理论重量体积表
- 管廊、管架基础施工方案
- ment、tion、sion、ture、age结尾的名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