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施工组织总设计d.doc_第1页
看守所施工组织总设计d.doc_第2页
看守所施工组织总设计d.doc_第3页
看守所施工组织总设计d.doc_第4页
看守所施工组织总设计d.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1.1. 工程慨况工程慨况.1 1 1.1 编制依据.1 1.2 工程简介.1 1.3 现场施工条件.2 2.2. 总体施工布署总体施工布署.3 3 2.1 施工总目标.3 2.2 项目总体安排.3 2.3 重点难点分析.3 2.4 项目组织机构.3 3.3. 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8 8 3.1 编制说明.8 3.2 施工总进度计划.8 4 4 总体施工准备及主要资源配置计划总体施工准备及主要资源配置计划.1111 4.1 总体施工准备.11 4.2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11 5.5. 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方法.1515 5.1 施工测量.15 5.2 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15 5.3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17 5.4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29 5.5 屋面工程.42 5.6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43 5.7 建筑电气工程.49 5.8 施工电梯工程.51 5.9 脚手架工程.51 5.10 绿化工程.52 6.6. 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5757 6.1 总体布置.57 6.2 施工道路.57 6.3 临时设施布置.57 7.7. 施工管理计划施工管理计划.5959 7.1 进度管理计划.59 7.2 质量管理计划.62 7.3 安全管理计划.74 7.4 环保管理计划.88 7.5 成品管理计划.92 附件附件.9898 1. 工程慨况工程慨况 1.1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本施工设计的编制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纸,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现场勘察 情况,我司有关总承包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依据国家颁布 的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的各类主要的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冷轧带肋钢筋砼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广东省标准 DBJ15-19-200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50303-201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 广东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2008) 看守所建设标准 (2013 年 6 月版) 1.21.2 工程工程简介简介 xxx 工程位于 xxx,由 xxx 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用地总面积 57300 平方米,其中: 建筑占地面积 1743 平方米,建筑总面积 3344 平方米,建设 1 栋 4 层武警营房、1 栋 1 层 干警饭堂、1 幢 1 层钢架结构武警训练棚、岗楼、配套设备房、看守所值班室、武警值班 室、围墙及室外给排水工程、室外供电及照明工程、道路、绿化、污水处理等附属配套 设施。本工程计划 2015 年 9 月 15 日开工,2016 年 11 月 7 日完工,总工期共 420 天。 1.31.3 现场施工条件现场施工条件 气象条件:xxx 依山傍海,处于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度带,海洋季风气候明显,年 平均气温 22.3,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场地地质情况: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本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下水水位低于 基坑底面标高。 “三通一平”工作,业主提供施工用水、用电在施工现场设有接驳点,施工场地已 经平整,本工程位于 xxx,位于 325 国道旁边,便于材料进入和施工机械的出入。 2. 总体施工布署总体施工布署 2.12.1 施工总目标施工总目标 质量目标: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 100%,达到合格工程标准; 工期目标:以施工许可证开工日期为准,工期 420 天; 安全生产目标:杜绝一切重大伤亡事故,轻伤事故率控制在 2%以内; 文明施工目标:做到工地场地清洁,施工有序,道路畅通,达到市级文明工地标准。 2.22.2 项目总体安排项目总体安排 根据本工程所建项目的建筑物分布特点和施工难点,项目以先期施工武警营房和岗楼工 程,其次再施工干警饭堂、训练棚和围墙等其他工程。 2.32.3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难点分析 本工程施工工期要求紧,施工项目多,分布面积大,必须组织协调好工期、安全与质量 的关系,采取具体措施,确保对约定工期的实现。 2.42.4 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组织机构 2.4.12.4.1 施工组织结构图施工组织结构图 图 2.4 施工组织结构图 表 2.4 项目安全质量组织机构人员一览表: 资 料 员 工 程 师 统 计 员 预 算 员 安 全 员 质 检 员 材 料 员 施 工 员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执业或职业资格证明在本工程 中拟任职 务 姓名职称 证书名称级别证号专业 注 项目经理 (项目负 责人) xxx 工程师 建造师证、 粤建安 B 证 二级、B 证 粤 xxx建筑工程- 项目技术 负责人 xxx 高级工程 师 广东省高 级专业技 术资格证 高级 xxx 建筑施工- 施工员 xxx- 施工员 培训证书 -1202A2726- - 质量员 xxx- 质量员 培训证书 -1402B0256- 安全员 xxx 助理工程 师 安全生产 考核合格 证、 安全员培 训证书 C 类 xxx- 材料员 xxx 工程师 材料员 培训证书 -1102C0540- 预算员 xxx 高级 工程师 注册造价 工程师 -xxx 造价 - 资料员 xxx- 培训证书 -1402F0248- 统计员 xxx 工程师 专业技术 资格证书 中级 13004592 统计 - 执业或职业资格证明在本工程 中拟任职 姓名职称 证书名称级别证号专业 注 务 相关专业 工程师 xxx 工程师 广东省中 级专业技 术资格证 书 中级 xxx 建筑施工 - 2.4.2 主要岗位职责:主要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工程所在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 制度。 2)严格财务制度,加强财经管理,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3)执行项目承包合同中由项目经理负责履行的各项条款。 4)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有效的控制,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 术。 5)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2.技术负责人主要职责: 1)全面领导和负责本项目工程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工作,对本项目施工中的质量、 安全负技术上的责任。 2)抓好工程技术管理,建设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3)建立工程技术责任制:明确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使其在各自负责的范 围内,做好经常性的技术业务工作,贯彻执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与规程。 4)建立图纸审查制度、三级技术交底制度、建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并确保在施工 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5)主持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含质量计划),并随时检查、监督和落实。对施工中 存在的质量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和处理方案 6)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施工方案调整与优化,协助项目经理制定保证质量、 降低成本的主要技术措施并组织落实。 3.工程技术部的主要职责: 服从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工作调配,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规程、规范,制定有关项目 的施工标准,负责向班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述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和操作要求, 并组织施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质量检验部的职责: 在项目技术负责人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管理和协调质检部与施工队的关系,保证 “质量优先”原则的实现;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程、规范,并负责工程项目的检验、试 验、评定等业务工作;参加施工项目工程质量的定期检查、施工中间检查及工序间交接 检查,落实“三检制” 。 3. 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 3.13.1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本工程项目用地总面积 57300 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 1743 平方米,建筑总面 积 3344 平方米,建设 1 栋 4 层武警营房、1 栋 1 层干警饭堂、1 幢 1 层钢架结构武警训 练棚、岗楼、配套设备房、看守所值班室、武警值班室、围墙及室外给排水工程、室外 供电及照明工程、道路、绿化、污水处理等附属配套设施。大致安排如下: 土建工程总体安排 为了使工程在规定工期完成,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机具,降低造价,根据业主的 要求、工程结构特征和施工场地特点,拟作如下安排: 本工程施工工期比较紧,须编制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施工管理,才能使各项 工作有条不紊的实施。开始时,先进行基础开挖,施工完毕并检验合格后,随即进行主 体结构施工。 本工程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装饰工程的施工程序安排施工。结构施工阶段 必须分层做好隐蔽工程验收、防雷工程验收和混凝土浇筑的质量验收,积极组织立体交 叉作业,及早插入砖砌、装饰和各专业施工,做到均衡施工。在浇筑混凝土和抹灰前, 水电预留线管必须配合完成。为加快施工进度,各个施工环节必须环环紧扣。结构工程 和砌体工程自下而上进行,室内、外装饰工程则应自上而下进行。 安装工程总体安排 要求各专业工种根据总进度控制计划编制分部施工组织设计,从施工总体安排到各 系统的具体施工组织设计,都要明确达到目的、标准和措施。要求与土建相结合,随结 构流水合理安排预埋、预留工作。 安装施工程序应遵循以下原则: 先系统后局部,即在同一专业系统中,先施工系统干线,后施工局部支线; 采取自上而下的原则; 在建筑物内部,结构未封顶时,先施工地下;结构封顶后,立即施工管道井,最后 与土建装饰配合交叉施工,进入楼层内的安装工程。 3.23.2 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及横道图详见附图。 工期保证措施 1、密切与甲方、设计人员的联系,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变更的地方尽早将 变更批下来,防止生产不必要返工。及时抽料,按计划安排各种材料进场。 2、在计划安排上,以总体进度计划为龙头,以月进度计划为指导,以周计划为安排 每月的工作,这样以日促周,以周保月,最终确定总体计划的实现。 3、将工程项目进度施工阶段分解,突出控制点。将施工阶段按各个分部分项工程分 解,以总进度计划为依据,确定各分部工程目标,确保总工期的实现。 4、实行进度的事前、事中控制。 事前控制:编制总施工进度计划和月、旬、周施工计划,特别是用料、机械设备计 划,更力求详尽,准确,杜绝因待料而影响正常施工。事中控制:四大计划“上场” ,严 格进行进度检查,做好记录(用前锋线一即实际完成线记录) 。并将计划与实际进度进行 比较,从中找出进度偏差,分析偏差带来的影响,进行进度预测,从中提出可行的修改 措施。重新调整进度计划,并付诸实施。 5、工程进度的控制必须严格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管理循环步骤进行, 实现动态管理。 6、定期(每月)向建设方汇报工程实际进度情况,组织定期(每周)和不定期的现 场生产协调会议,统筹安排,综合平衡、连续性施工。 7、组织机构的落实。实行项目法施工,在施工进度上将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协调各 有关单位及施工各方的协调配合工作。 8、实行奖罚措施。为调动项目内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对各工期控制点制定奖罚措施, 将工程的施工进度的奖罚与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各方协调配合的施工情况挂钩, 以带动整个工程的健康发展,按期完成。 9、选择性能优良的施工机具,选择性能优良、先进的机具,合理布置,尽量缩短水 平及垂直运输,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加强其管理,保证各设备运转良好。采用轻便、灵 巧、使用功能多样的门式架作模板支顶,模板拼装尽量简单合理、装拆方便,以提高工 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10、做好各类物资的供应。 (1)根据工程控制计划要求,进行工料分析,编制相应劳动进场计划,材料进场计 划,机械设备使用计划,以保证各种资源能满足工程计划周期内的需要。 (2) 、物资材料计划应明确材料的数量、规格和进场时间,现场材料储备应有一定 的库存量,以保证工程提前或节假日运输困难时,工程对物质材料的需要,确保现场施 工正常进行。 (3)劳动力进场要保证质量。除保证数量外,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 工人进场前必须严格进行培训和考核。 (4)按计划进场的机具,进场前必须进行维护、保养和试运转工作,保证所有机 具进场后能够投入正常的使用。 11、严格计划管理 (1)按照总工期要求,确定工期目标控制点,抓住关键线路的工序和工期目标控制 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月、旬计划,确保控制计划的落实。 (2)对互相穿插的项目、明确场地交接时间,争取工序提前插入,缩短作业时间。 (3)公司各部门通过现场检查、生产会议、项目经理部通过每天的班前会和每周的 现场协调会,跟踪、检查计划和实施情况,及时反馈信息,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实施进 度计划,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2、搞好质量管理 严格按照质量要求,执行施工程序,保证各分项质量一次成活,避免返工,耗费工 时。 4 总体施工准备及主要资源配置计划总体施工准备及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4.1 总体施工准备总体施工准备 4.1.1 现场准备:现场准备: 1、查勘现场,熟悉场地地质和水文勘察资料,根据监理、业主和规划部门移交的控 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图要求,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并采取防 破坏保护措施,做好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测量、校核和签证,确保施工质量。 2、对施工用水、用电、排水等要调查,其中包括水源、水量、压力,接管地点;供 电能力、线路距离,排水的流向等。 4.1.2 施工队伍准备施工队伍准备 1、从劳务市场中选择高素质的施工班组,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程序和施工进 度计划要求,确定各阶段劳动力的需要量。 2、进场工人作准备,对工人进行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质 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使施工班组明确有关任务、质量、技术、安全、进度 等要求。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和地方治安法规。 3、做好后勤工作安排,做好临时设施的建设为进场工人解决食、住、医、工作问题, 以便进场人员能够迅速投入施工,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极积性。 4.1.3 材料进场准备材料进场准备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控制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材料 用量计划,做好备料、供料工作,做好材料的进场计划。 2、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确定和修建仓库和堆放场地,并做好保管工作。 4.1.4 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械设备 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为需要进场安装的搅拌机、砂桨机等机械设备 作进场准备工作。 机械设备进场后按规定地点布置,并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等项工作,以保证施工 机械能正常运转。 4.24.2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4.2.1 本工程根据施工情况,依据本工程根据施工情况,依据施工总计划横道图施工总计划横道图 、施工工艺和选用的设备,劳动力、施工工艺和选用的设备,劳动力 计划如下计划如下劳动力计划表劳动力计划表所示。 表 4.2.1 劳动力计划表 2015年2016年日期 工种9 月10 月11 月12 月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 管理人员688888888888855 技术人员577777777777755 钢筋工程61525303535353535303030- 模板工51225303535353535353530- 架子工-515253535302030302525- 混凝土工5102020252525202020252015152 砌筑工-10252525151520202020- 水电安装-44555101212151515155- 特种工4445555545555/- 杂工433455666666644 合计:3568111144185185186162172176176166763416 4.2.2 主要工程量和主要机具安排计划主要工程量和主要机具安排计划 1.主要工程量 表 4.2.2-1 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项 目 名 称单 位工 程 量备 注 1 挖基础土方 m345711- 2 土石方回填 m3122264- 3 余方弃置 m310716- 4 混 凝 土 m35117.2- 5 钢 筋 t336.65- 6 砌 体 m32360.6- 2.主要施工机具 表 4.2.2-2 主要施工机具表 序号机械名称单位数量 用电负荷(KW)/生 产能力 备注 1SC200/200TD 升降机台122000kg- 2蛙式打夯机台21.52=3- 3灰浆搅拌 HJl-200台333.2=9.6- 4插入式振动棒台441.1=4.4- 5平板振动器台332.2=6.61 台备用 6电弧焊机台4210=20- 7钢筋弯曲机台225.5=11- 8钢筋切断机台225.5=11- 9圆盘电锯台443=12- 10钢筋调直机台17.51 吨 11反铲挖掘机 PC220台240m3/时 12自卸汽车 815t台8/ 13平板拖车台1/ 14装载机 919台11.6t 15洒水车台1/ 16GAS-10 回转机台4/ 5. 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方法 5.15.1 施工测量施工测量 1、办理与建设单位的交测点手续,现场交接引测点位,填制“施工测量控制点交接记录 表。 ” 2、根据设计意图、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和施工部署等,确定控制轴线并进行业内计 算。 3、配备测量人员:测量、放线人员共 3 人。 4、仪器配置:测量仪器必须通过计量检验并有合格证,依据现场情况配置以下测量仪器: 表 5.1 仪器、仪表等设备表 仪器设备名称规格 型号单位数量精度等级 电子全站仪SET2110台122mm+2ppm 经纬仪J3J6 型台16 激光水准仪SETB1台15m 1 mm 水准仪DS3台330m 2 mm 激光垂准仪DZJ6A台20.5 水平尺把51 mm 塞尺把2- 2m 靠尺把61mm 5.25.2 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 5.2.1 土方的开挖土方的开挖 图 5.2 土方开挖流程图 5.2.2 开挖方法、工具开挖方法、工具 定位放线验线 机械挖土 人工辅助清底 基底放线钎探验槽坑底找平修整基坑抽水 1.本工程基础采用 2 台 PC220 挖掘机开挖,基坑开挖不得扰动基底的基土,开挖的深度 不得超过设计基底的设计标高,应在基底标高以上保留 10 至 30cm,待基础施工前用人工挖 平清底。当基础挖至设计标高时,应会同建设单位、质量检查站、设计人员进行验坑、槽。 2.孔桩基础的开挖采用 pc120 型反铲挖土机坑上侧向挖土法和人工辅助开挖,坑底四周 各留 0.5M 宽的工作面,1: 1 放坡开挖。清底后,通知有关部门验槽,并做好验槽记录。 土方开挖应注意的事项 1)开挖前应认真仔细检查各轴线、尺寸。经过复核无误后方能开挖 2)开挖宜根据设计尺寸每边增加工作面 50CM 并按照规范进行放坡。 3)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依次进行,在孔桩间距较小时,宜采用条形及间隔形式开挖 4)严格控制基础底标高,基底挖至设计标高离 10CM 时采用人工修坡。 5)基础面开挖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应与基土相同的土料填补,并夯 实或用碎石类土填补夯实。在重要部位,可用低标号的砼填补 6)抛土和弃土,在基坑上土质较好的情况下,挖出的土方和移动机械应离开基础边线 外 0.8M,堆土高度不宜超过 1.5M 7)如遇到地下水时,应加宽工作开挖面,在基面边增设积水井,及时用潜水泵抽走, 基底清理平整后应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在整个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应经常对坡顶位移、坡顶土体变形,坡面稳定、基面内 水量变化等进行监测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9)基面四周设排水沟,集水井、场地应有一定的坡度,以防止水浸泡基面,并设置抽 水泵。 5.2.3 安全保证技术措施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1)土方开挖前应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基坑周边 1 米范围内严禁堆土、 堆料或停放机具,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2)基坑边设置防护栏杆。在离基坑边 1m 设置钢管防护栏杆,立杆打入地下 600mm, 间距 2m,在离地 0.6m 和 1.2m 处各设置一道横向栏杆,用密目网密封。 3)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接稳后再松手。 4)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测。 5)施工机械一切从指挥,人员应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 回应后方可接近。 6)场内按各阶段施工情况在进出口和危险区挂宣传画、标牌及标语,各种防护部位防 护到位。各种标牌应挂齐,并挂在醒目的位置。 7)对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摸底审查,坚持先审后用的原则,对重点人员做到心中 有数,并注册登记。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后才可上岗。 8)建立门卫制度和巡逻护场制度,设专人两班制昼夜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对携带 施工材料进出场的人员和车辆要开出门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联系业务的其他人员要进行登 记,经门卫许可后方能进入。 9)工地建立消防管理制度,做好消防工作,消除火灾隐患。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保护消 防设施,不得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设备、器材,不准埋压和圈占消防水源,不准占用、堵塞 消防通道,不准在施工现场内吸烟。 10)上下基坑要设置专用上下斜道。人工挖土、修土时,作业人员要有 2m 安全操作距 离。坑边不堆放土方和建筑材料.当重型机械在坑边作业时,专门设置的平台或深基础等。 同时,限制或隔离坑顶周围振动荷载的作用。 5.2.4 回填土方质量保证措施回填土方质量保证措施 1)填土前应将基坑底垃圾木块等杂物清理干净并抽干积水。 2)地下室侧墙防水墙面要采用加贴厚泡沫塑料板保护防水层不受破坏。 3)填土含水量、及粒径不宜过大,不宜有石块,图土质符合设计要求。 4)按图纸要求分层夯实,夯打两遍,再进行碾压。机械不能操作的位置采用人工夯实。 5.35.3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5.3.1 模板工程模板工程 5.3.1.1.基本要求 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 2)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4)便于模板的安拆。 2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满涂隔离剂。 3按规范要求留置浇捣孔、清扫孔。 4浇筑砼前用水湿润模板,但不得有积水。 5墙柱模板在砼浇筑完后 10-12 小时即可拆除,框架梁、板模板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 度的 75%后方可拆除,悬臂梁及相邻的板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后方可拆除。施工 中在施工现场做好试块,与结构砼养护,经试验确定具体的拆模时间。 6上层梁板施工时应保证下面的一层的模板及支撑未拆除。 7模板接缝应严密,对局部缝隙较大的采用胶带纸封贴。 8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单位: mm) 表 5.3-1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 项 目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5 底模上表面标高5 基础10 截面内部尺寸 柱、墙、梁+4、-5 全高5m6 层高垂直 全高5m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 表面平整(2m 长度上)5 5.3.1.2 墙柱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胶合板+钢楞扣件+对拉螺栓+拉盘花篮螺栓调节斜拉支撑系统。 施工工艺: 按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其中外侧板宽度要加大二倍内侧模板厚) ,按放线位置在柱 脚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两垂直向上加设 48 钢管斜顶撑,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墙模板安装时,先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然后进行模板的拼装,边安装边插入穿墙螺栓和 套管。 为防止混凝土侧向压力造成柱模爆裂。在柱模外面每隔 50cm 设置一道柱箍,柱箍的做 法采用钢楞附以钢扣结牢固。柱模利用顶撑用钢进行整体稳定,两垂直向下斜拉顶撑,沿柱 上下共设三道支撑,长撑用钢支顶,按 45o角设置。柱模板安装时,要边安装边校正其下垂 直度,安装完成后,还要检查复核其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墙柱脚是浇筑混凝土最容易出现质量事故之处。为防止墙柱模在浇筑混凝土跑模移位, 在立模之前预先在楼板上每边预埋 25 钢筋头和异形钢筋。立模时用木契将柱脚、墙脚与 周围预埋的钢筋头撑紧顶牢,为防止墙柱脚烂根,模板周边埋设高压缩性海绵或橡胶衬垫, 将模板底部与楼板间的缝隙,堵严垫稳。为调整墙柱模板的垂直度,用钢管扣件作斜撑,钢 管以预埋的钢筋头作支点,同时在预埋的异形钢筋内穿扫地横杆作为用手拉葫芦拉校正柱模 板的力点。 为控制结构垂直度偏差,对墙柱模板采用二次校正法,第一次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垂 直度进行复测,第二次在混凝土入模后再进行一次复测纠偏。 5.3.1.3 梁模板安装 梁底板和楼板模板采用胶合板+纵横木枋+门式架的支撑系统。 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线。 2.梁支顶采用门式架加斜拉杆和调钢管支顶相结合,对于梁宽在 250-300mm,梁高 500mm 以下的梁采用门式架 0.90m 的间距,梁高在 1600mm 高时支顶门式架的间距为 0.45m, 每层门式架及可调钢支顶用 50 钢管和扣件,作水平拉杆一道。并在适当的位置加设剪刀 撑。 3.按设计标高确定支顶架的高度,然后在门式架的上托上搁 80100mm 木枋,100mm 宽边为高度方向,木枋的调节和与梁长方向平行,80100mm 木枋安装好后,用铁钉从上托 的预留钉孔中将方条与上托固定。之后在 80100mm 木枋上横排 8080200mm 木枋。排好 木枋后,铺上梁底板拉线找平,并按图纸要求起拱,图纸无要求时,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 4m 按 1/10003/1000 起拱。 4.铺好梁底后,安装梁侧模板,拉线调直,用 6080mm 的木枋,间距同梁底横枋,枋 顶比楼板低 4cm,在梁两侧竖排枋条下端用 2cm 厚板平铺压脚,上端用木板连接定位枋条, 梁高少于 500mm 时,每两侧斜撑一道,梁高大于 500mm 小于 800mm 时斜撑两道,在梁中 拉 8 号铁丝,斜的角度宜 45。不能大于 60。,当梁高大于 800mm 时斜撑 2 道在梁中拉 8 号铁 丝,除斜撑 2 道外, (梅花形布置) ,进行加固,以防胀模。在梁模安装时,应梁与梁之间拉 结牢固、稳定,并在适当位置加设剪刀撑和斜撑。防止梁在砼浇捣时移位。 5.首层的支顶架应铺设在坚实的地基上,并在下托底垫 4cm 厚,宽约 30cm 通长木板, 以防止下陷。 5.3.1.4 楼面模板安装 1.支顶要垂直,上下层支顶应在同一坚向中心线上,而且要确保多层架间在竖向与水平 向的稳定。 2.支顶与龙骨的排列间距,应根据楼板荷重和施工荷载大小在模板设计确定,门式支顶 架间距为 90cm,大龙骨间距 60cm,截面积为 80100,小龙骨间距为 4060cm,截面积为 8080mm 支顶架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3.通线调节支顶高度,将大龙骨调平。 4.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牢,模板铺设 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标高校完后,应在每层门式架两 侧加水平拉杆一道。 5.楼面楼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稳定,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6.首层地面应夯实,并垫通长 4cm 厚,宽 30cm 脚手板,防止下沉。 7.楼板的拼缝应严密,不得跑浆。 8.门式架的上、下托在使用其伸入门式架的长度不得小于 35cm。 5.3.1.5 楼梯模板 1.楼梯模板施工前根据实际放样,先安装平台梁及基础模板,再安装楼梯底模板,然后 安装楼梯外侧板,外侧板安装牢固后,在其内侧弹出楼梯板厚度线,再用套板画出踏步侧板 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档板。 2.沿踏步中间的上面加二道连接支撑,连接支撑上端与平台梁外侧固定,下端与楼板或 平台板固定牢固。 3.楼梯梯步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注意最下步及最上步的高度。 4.楼梯模板均采用 18mm 夹板,8080 木枋支撑。 5.3.1.6 模板拆除 模板应优先考虑整体拆除,便于整体转移后,重复进行整体安装。 1.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斜支撑,卸掉柱箍,再把连接每片柱模板的 U 形卡拆掉,然 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便于模板与混凝土脱离。一块块拆下并堆放好。 2.楼板、梁模板拆除 1)先将支顶上的可调上托松下,使龙骨与模板分离,使主、次龙骨降至能拆出即可, 再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块由龙骨支承,拿下模板和龙骨,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及剪刀撑和 支顶。 2)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 3)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4)拆除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统 一管理。 3.拆除模板标准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的时间,应按同条件养护下的砼试块强度来确定,强度应符合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规定: 表 5.3-2 拆除模板规定表 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 压标准值的百分率(%) 250 2,875板 8100 875 梁、拱、壳 8100 悬臂构件100 5.3.1.7 模板安装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柱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截面尺寸不准确,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防止办 法是:支模前按图弹位置线,校正钢筋位置,支柱前柱子应禁脚模板,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根据柱子截面尺寸及高度,设计好柱箍尺寸及间距,柱四角做好支撑及拉杆。 2.梁、板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顺,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 偏大,板中部下挠。防止办法是:梁、板模板应通过设计确定龙骨、支顶的尺寸及间距,使 模板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变形。模板支顶架的底部应支在 坚实地面上,垫通长厚木板,防止支顶下沉,梁、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防止挠度过大。梁 模板上口应有拉杆锁紧,防止上口变形。 3.模板支撑不牢,刚度不够。经振捣截面积变形、移位。 4.现浇框架结构施工中,尤其是硬架支模时,对模板的支设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对于支撑系统:要考虑模板、支撑的自重、钢筋的自重、新浇混凝土的自重、混凝 土落板的冲击力以及施工人员的重量和设备的重量,支撑系统应有足够的力量满足上述的要 求。 2)对于模板系统应考虑:混凝土的侧压力、混凝土倾倒时产生的荷载、振捣时产生的 荷载。模板应有足够的力量满足上述的要求。 3)首层支模时应考虑土层的夯实。 5.漏浆 混凝土跑桨,导致成型的混凝土有蜂窝、麻面甚至有孔洞现象。 施工时,模板缝隙要严密。木模拼缝应符合规定的标准。确保浇筑时不跑桨。 6.模(柱子在梁侧面的小膀) 在现浇框架中,柱肩跑模是较为普通的现象,因为这个小角常用木模配合使用,加固难 度大。所以在施工中要特别注意加固质量,确保受振时不跑模。 7.柱子主筋位移 在现浇混凝土时,应有钢筋工跟班。柱子主筋应校好位置,牢固于梁的主筋上,浇筑到 柱子上端时,应注意慢点轻点往模内投加混凝土,避免将柱子主筋砸离原位。混凝土浇后再 调整好柱筋位置。 8.柱子的混凝土常出现蜂窝及露筋现象 主要是振捣不密实。柱子较高时,应在中间开设进料口。进料约 50cm 高时应振捣一次。 每次振捣时,四角和中间各振捣一棒,这样就可以避免柱子混凝土振捣不实的现象。 9.现浇板上面不平。应抄好平,浇混凝土时应冲软筋,用铝合金尺刮平。 5.3.2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5.3.2.1 现浇框架结构中的钢筋工程是现浇框架、结构施工的关键部分之一,为保证施工 的进度和钢筋的加工的质量,钢筋在现场设置的加工场制作,现场的垂直及水平运输由人工 配合钢井架进行。钢筋的取样及实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的规定进行。钢筋经调直、除绣后由专人及时进行验收、整理、按规格和区段部位分类堆放, 并作好挂牌标志。堆放场地要干燥,钢筋由木块或木枋架起离地 1015 厘米放置。绑扎前必 须对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进行检查,如有错漏应及时纠正增补。 5.3.2.2 钢筋连接方式 本工程拟对墙柱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按设计图纸或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5.3.2.3 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进行由质安员和现场施工员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的先后次序,要注意钢筋的型 号、位置、搭接长度及保护层厚度、吊筋以及负弯矩钢筋位置准确。梁板钢筋绑扎时必须严 格控制高度,避免超厚增加结构荷重和造成砼的浪费,每柱及墙面接驳采用加设一道箍筋或 拉筋电焊固定,并用一截断筋,用以保持钢筋与模板的相对位置。防止上部钢筋位移,确保 几何尺寸的准确。梁高不等时其主筋应分开锚固,其锚固长度按照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