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北华大学的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问卷调查,获得关 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第一手资料,并在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 和理性思考,以弥补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方面的空白。 ( 方法1 :本研究以玛勒诗( m a s l a c h ) 等人的三个维度职业倦怠模型为理论基础, 采用玛勒诗等人编制的职业倦怠修订本为研究工具,运用s p s s i o o 统计软件对 北华大学1 8 1 名教师的职业倦怠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讨论】:不同背景因素如性别、年龄、婚姻、学科、教龄等对职业倦怠的 各维度也都有影响,尤其对情感衰竭和成就感两方面影响比较显著。导致教师职 业倦怠最主要的原因是评估和改革所带来的压力。其压力源主要有:工作负荷的 性质、教育对象的特点、学校管理措施、以及个人因素等。 【结论】: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总的来说不严重,但情感衰竭已初露端倪。学校 管理者应通过多途径预肪缓解其压力,教师自身也应该加强心理调控,以防止职 业倦怠的进步加深和蔓延。 关键词: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情感衰竭:人格解体 低成就感 y 子8 3 a 7 9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 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越 日期: 7 竹6 。! 、i m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阕。本人 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 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d 2 竺么 指导教师签名: 。x 驴 f 期:趔:。上:坦 日 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j l 坐太堂 通讯地址:直挂直直盐太煎! 曼 电话: 邮编: 4 6 4 0 0 0 8 1 3 2 0 1 2 盥 引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为教 师职责所作的这一解说,成为当教师的一句至理名言,一直为后人称道,并传诵 至今。然而,一些资料表明,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正经受着“职业倦怠”的困扰, 职业倦怠不仪侵害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令许多教师不能有效地履行传道授q k 解 惑之职责,使学生受到影响,毅育事业遭受损失。 2 0 0 4 年1 2 月6 日,一份是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完成的首份中国“工 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的报告表明,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 又称“职 业枯竭”、“工作倦怠”) 现象正在袭扰中国。在1 5 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教 师的倦怠程度仅次于公务员和物流运输从业人员,排名第三。1 。 2 0 0 5 年8 月2 7r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瓷源研究所和新 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 0 0 5 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奁”。调查结果 显示,在8 6 9 9 名填写了调查问卷的教师中,近3 0 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职 业倦怠;近8 6 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1 。 尽管以上两项调查是采用网上自愿匿名填写的方式收集的数据,不能代表所 有教师。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已相当明显。一些学 者和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也发现,我国的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正不 同程度地经受职业倦怠豹困扰。那么我国高校教师足否存在职业倦怠? 如果存在 职业倦怠,其程度又如何呢? 通过实证研究了解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 状,分析原因并寻求减轻和预防其职业倦怠的对策,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比较 感兴趣的问题。 感兴趣的问联。 变革和知识钧急剧更新,难以应付学生盼问题,加之学习能力差,体验到知识上 的枯竭1 9 l 。 1 3 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 目前国外已有多种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如玛勒诗等人编制的玛勒诗职业倦 怠问卷、厌倦倦怠量表、罗马职业倦怠问卷,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是玛勒 诗职业倦怠闯卷( 惦i ) 。临i 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重测信度很好;与工 作满意度、抑郁和焦虑等量表的区分效度较好。船i 适用于人际服务类工作人员。 而且具有跨文化研究的一致性“。量表由2 2 个陈述组成。要求被试依据自己的 感情和态度进行回答。量表主要测爨个体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等 三个方面的职业倦怠发生的频率。量表采用7 级记分方法,被试分别用o 一6 这7 个数字来表示每个陈述描述的情况出现的频率:0 = 从不出现;l = 一年中出现 几次或更少;2 = 一个月出现一一次或更少3 = 一个月出现几次一4t 一周出现 次;5 = 一周出现几次6 = 每天都出现,现在,该量表有三个结构相同项目 不尽相同的版本:人事服务量表( h u m a hs e r v i c e ss u r v e y ) ,教育量表( e d u c a t o r s s u r v e y ) 和一般量表( g e n e r a l 1 。1 9 8 1 年,玛勒诗等人专为教师编制的职业倦 怠阀卷( 帅卜e s ) ,是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的测量工具。我国帕王国香等人 在使用m b i 量表的过程中发现此量表中一些项目的社会赞许性太高,不适合中国 文化,因丽在原量表2 2 个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1 4 题,采用z 点l i k e r t 量表, 要求被试按出现每种症状的频次进行评定。从0 _ 6 表示出现症状的频次依次增 栅。对情感衰竭;人格解体 低成就感三个维度进行测爨。编制出本土化 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e d u e a t o rb u r n o u ti n v e n t o r ,e b i ) ,研究结果表明,修订 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醅i 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 。王芳等人在他们自e 提出的 四个维度模型研究构想钓基础上编制了由2 9 个顼目组成的中小学职业枯竭量 表,此量表采用力克特式5 点计分, “代表完全不符合,“5 ”代表“完全符 合”此量表用来测量情感衰竭; 人格解体:低成就感知识撼竭四个维 度。研究结果表明,此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符合测量学的要求“;目前已有一些研 究者运用此量表研究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台湾的学者在修订m b i e s 闯 卷时采用了四点记分,刘晓明“! ,等在他们韵研究巾,采用了此闻卷,证明 其信度和效度符合测量学韵要求。 1 。4 职业倦怠形成的相关因素 教师职业倦怠是由多方面因素引发的。美国教育协调人员通告委员会在 1 9 8 1 年2 月的报告中指出,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教师很少或没有 参与做决定的机会,由于教师调动和流动的减少,使教师晋升不易,大众对学校 不满意,财经方面的困难,薪水的增加有限,以及购买教育物质的经费越来越少; 大约半数的教师所获得的报酬不够,学校中学生训灞滗灌增。瞎粤雾阱警区 觋m 淆薷谨调搞糯磷? 蒂积】k 融靠花军兮直尘嚣签星昌锔;鞘烈# 勰娄鞠嗡z 露 簧刊础。霄囊蹴氍季黜鞲酗巍。辫翮罐点瑚理略笺削鞘裕妇巍醚蛋蠊鲐甄。答里 结器需器薹譬强曛削繇滓萋精韬幕j 臣茚嘲蓖一剑坪阿;:擘 搿曛阱罐铺痢粥脚汤 摹;藤阿酗h 旋i i 【莎酶器霸幽铠掣渊蹲滔蔟驾嚼;的医学系萌气:匐学院、文学院四个部门;为了比较公共课教 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倦怠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又选择了大外部、公共基础这两个专 门承担全校公共课的部门,这样共抽取了六个部门。这六个部门共有专职教师 3 9 8 人,我们在每个部门随机抽取约5 0 韵教师作为调查的对象。共发放问卷2 0 l 份,回收并删除无效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8 1 份。问卷基本情况见表l 。 表1 被试基本情况 项目人数( n _ 1 8 1 )百分比( 1 0 0 ) 一一;广i f 丽1 旷一 性别 女 1 1 0 6 1 3 3 0岁以下3 82 1 年龄3 0 岁一4 0 岁 6 8 3 7 6 4 0岁一5 0 岁5 53 0 4 5 0岁以上2 01 1 未婚 3 41 8 8 婚姻状况 已婚1 4 78 i 2 文科 7 l 3 9 2 学科 理科 l l o 6 0 8 公共课7 54 l4 课程性质 专业课1 0 65 8 6 5 年以下 4 1 2 2 7 教龄6 年一l o 年3 72 0 4 1 1 年一1 5 年3 31 8 2 1 6 年以上7 03 8 7 初级 3 6 1 9 9 职称中级 6 2 3 4 3 高级8 34 5 9 9 6 1 4 2 2 个人的背景因素 国外在对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发现,职业倦怠形成与人口统计学变量有关,且 得到如下结果:从年龄上看,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年轻人比已经工作了一段时 间、3 0 岁以上的人易发生职业倦怠也就是说年轻教师比年长教师更容易发生倦 怠;从性别上看;女性比男性易发生职业倦怠;从教育水平上看,教育水平 高的个体比教育水平低的个体更易发生职业倦怠;从婚姻状况上看,未婚个 体发生职业倦怠的可能性大于已婚者;没有子女的已婚者比有子女的已婚者更容 易发生职业倦怠。当然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美国的一些研究还发现,男性教师比 女性教师更易倦怠,并且4 0 岁以下的中学教师也更容易出现倦怠问题”3 。 目前国内的学者也多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研究者是环境和个人两个方面来 分析原因。其中,生存压力大、任务繁重难度大、学生难管、待遇偏低、个性特 征不良,自我效能感低、教育和管理体制不合理、缺乏社会支持等因素被认为是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我国有超过五成钓中小学教师认为 自己从事的职业有很大或极大的压力。这些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升学考试的压力; 工作负担压力:角色职责压力;工作聘任压力:学历职称压力。一项调查指出,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甚高而且复杂多样。教师不但要付出许多时问和精力来照顾学 生,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家长、社会的诸多要求以及现实环境的种种限制。由于社 会功能性,师生关系日渐淡薄,教师既要加倍用心于学生,而获得的心理报偿却 又相对减少,这也容易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在国外研究得比较深入,( 我们已从定义、测 量工具,产生原因、模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 而在我国这一研究正方兴未艾, 这给我们教育和心理学工作者带来了机会,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在查阅诸多文献后,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职业倦怠测量及对外国理论研究及分析的基础上。 总的来说存在“两多两少”的问题,即:思辨性质文章的较多,实证研究的文章 较少:研究中小学教师的文章多,研究高校教师的文章少。本人通过期刊网和各 种学术期刊共搜集到以“教师职业倦怠”为题的文章4 5 篇,其中思辨性文章3 5 篇,实证研究文章1 2 篇。在1 2 篇实证性研究文章中,只有篇是以高校教师为 研究对象的。本人认为其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不如其它行 业的从业人员和中小学教师那样严重,因此还没有引起更多的研究者的重视;二 是搜集实证材料相对较难,因为多数高校实行弹性坐班制,人员难以集中;此外, 高校教师是个高知群体,知识分子的自尊与自傲,令一部分教师不愿意成为被 调查的对象,因此难以大范围地搜集到可信的实证资料。 针对上述“两多两少”的情况,我确定了此研究课题,希望运用解剖麻雀的 手法,通过对自己所在学校一北华大学的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获 7 得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第一手资料,在实证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 和思考,为创造本士化的教师心理健康理论尽微薄之力。 ,此外,北华大学是一所由原来四所大学组成的普通综合性大学,教师八数众 多,学科多样,这样更便于我们从多角度了解人口学变量和职业变量影响的差异。 而且2 0 0 6 年北华大学要接受教育部的评估,在迎评促建期间,额外增加的许多教 学以外的事务性工作,更容易令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本次 调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对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加以描述;了解 北华太学教师职业倦怠在不同性别,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教龄、职称等背景性 交量上的差异;结合北华大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寻找可行对策。以便为 我校管理者决策提供辅助材料,为科学管理和教师选拔等实际工作提供有力依 据;为更多的研究者研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2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用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是在台湾学者修订的教师量表( m b i g s ) 基础上编制而成。问卷由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人格解体三个分量表构成, 共2 2 个项目,其中情感衰竭9 道题,低个人成就感维度8 道题( 9 一1 6 题。反向 记分) ,人格解体5 道题。采用4 点计分法,从“从未如此”、“很少如此”、“有 时如此”、“经常如此”,分别记l 一4 分,各维度得分为本维度所有项目的平均分。 得分越高说明倦怠程度越严重。 2 。研究程序 2 3 1 确定理论模型 查阅有关职业倦怠的文献,确定以玛勒诗等人的三维度倦怠模型为理论基 础。 。 2 & 2 选择研究工具 选择玛勒诗的教师溯量量表修订本为研究工具。支寸晓明,;邵海燕,1 曾将此 问卷用于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整个嗣卷的a l p h a 系数 为o 8 3 0 l ,情感衰竭、人格解体、低成就感因子的a i 曲a 系数分别为:o 8 2 2 7 、 0 。6 5 6 9 、0 9 2 8 2 ;由于该问卷的维度已经存在,所以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来检验 效度,结果显示,问卷三个因子问的相关系数( m4 0 、0 6 0 、o 5 8 ) ,c m i n = 3 7 3 ,1 0 5 ( d f = 2 0 6 ,p = 0 o o o ) ,t l i = o 8 9 。跳s b a = 0 。6 7 。这些结果说明此问卷信度和效度符 合测量学的要求。为了使本测验能够有效应用于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的研究,在正 式施测前,随机抽取了2 0 名目标群体中的教师进行了预测和访谈,结果有1 8 人的自我评价与测试结果相符。这从实证的角度说明此问卷可用于高校教师职业 倦怠的研究。 2 3 3 选取被试 选取北华大学四个校区的六个部门中的2 0 1 人作为被试。 2 3 4 实际施测 研究者事先征得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同意,在本系教师的帮助下,用四个下午 时间进行分校区团体施测。测试时,研究者要求被试阅读指导语,并向被试强调 真实填答的重要性,测试在3 0 分钟内完成,答题完毕问卷当场收回。全部施测 工作在2 0 0 5 年l o 月1 6 日至2 0 日完成。 2 3 s 处理数据 对数据进行审核,并使用s p s s l 0 0 ( 汉化)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统计工作 在2 0 0 6 年1 月末完成。 1 0 第三部分研究结果 3 1 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总体状况 本问卷为4 点记分,中数是2 ,如果教师的职业倦怠总均分及因子的得分在 2 分以下,表明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在2 3 分表示存在职业倦怠的问题,在3 分以上表明职业倦怠问题比较严重。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见表2 。 袭2 教师职业倦怠各因子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因子 ms d 阳性项目发生率 夏手可f f r 注:m 代表平均数;s d 代表标准差 从表2 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教师职业倦怠总均分1 8 2 3 8 ,尚未达到2 分; 阳性项目大于2 的占总项目数的4 1 9 9 ,大于3 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6 1 。虽 然从总均分来看,北华大学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明显。但是从各个维度的分数 分布来看,倦怠已初露端倪。情感衰竭平均分为2 2 5 8 6 ,高于2 分;阳性项目 大于2 的占4 1 8 ,大于3 的占8 8 ,这表明已5 0 2 的教师存在情感衰竭的问 题。三个因子的阳性项目发生率由高到底依次情感衰竭( 4 1 8 ) 一人格解体 ( 2 2 7 ) 一低成就感( 1 1 6 ) 。 3 2 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情况 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对男女教师得分进行比较,见表3 。 表3 不同性别教师职业倦怠三个因子的t 检验 。j _ i :面丽1 订丽矿j 石:f 一 男 1 7 2 5 70 5 9 9 7 一o 0 7 4p o 0 5 注:m 代表平均数;s d 代表标准差tp 代表概率;p 0 0 5 1 琢r 1 了琵矿1 溺嚣r _ 葡丽r 从表4 中可以看出,婚否在成就感这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未婚的成就感 均分为1 3 1 6 2 ,低于已婚的1 5 3 2 3 ,由于是反向记分。成就感得分越高,表明 个人的成就感越低。此调查结果说明未婚的教师成就感高于已婚的教师;两类都 存在情感衰竭的情况,但已婚的情感衰竭程度高于未婚。二者在人格解体上无显 著差异。 1 2 3 5 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文理科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对文理科教师得分情况进行比较,见表5 。 表5 文理科教师在三个园子上的t 检验 固兰堂型坚! 情感衰竭文科 2 3 6 3 20 4 4 2 91 3 6 8p o 0 5 成就感文科 1 3 6 7 80 5 0 0 92 0 2 3p 0 0 5 坌基堡:2 :2 1 1 1 ! :塑! i :q :! ! ! 成就感专业课 1 4 2 3 3o 5 5 3 62 0 9 7p 0 0 5 从表6 可以看出,专业课教师与公共课教师在成就感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公 共课教师成就感的均分为1 5 8 8 3 ,专业课教师的成就感均分为1 4 2 3 3 ,分数越 高表明成就感越低,因此公共课教师的成就感明显低于专业课教师,。公共课与 专业课教师都存在情感衰竭的情况,公共课教师的情感衰竭要高于专业课,但二 者没有达到o 0 5 显著水平。二者都不存在人格解体的情况,且没有显著差异。 3 1 ) ! 不同教龄的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情况比较 从图2 可以看出,教龄3 5 年在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上出现了一个高峰;而 l l 一1 5 年,在职业倦怠的三个因子上都出现了最高值,尤其是成就感,明显低于 其它各阶段。 最箭 图2 不同教龄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图 3 ,8 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意在职称上的差募 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职称的教师在职业倦怠各因子上不存在差异,但对比 检验却发现( 见附表二) ,助讲与讲师、副教授在成就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助讲 的成就感显著高于讲师和副教授。 3 9 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在是否兼职上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对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得分情况进行比较,见 表7 。 表7 教师是否兼职在三个因子上的t 检验 因子兼任它职 ms dtp 情感衰竭是2 。3 5 7 5 o 6 0 1 1o 7 7 8p o 0 5 否2 2 3 2 8o 。7 3 3 3o 。9 0 2 成就感是1 3 7 5 0o 3 8 4 4一1 1 3 6p 0 0 5 否1 5 0 8 7o 5 4 4 41 4 6 8。 人格解体是 1 9 9 1 30 6 3 9 52 3 4 0p o 嘶 从表7 可以看出,是否兼职在人格解体这一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7 兼任它 职的教师均分为1 9 9 1 3 ,已接近职业倦怠的临界值,与专职教师相比,更容易 发生人格解体。二者都存在情感衰竭的现象,但兼职的教师情感衰竭程度更高; 二者在成就感上差异不显著,但兼职教师成就感略高于不兼职的教师。 第四部分讨论 4 1 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特点 从总体上看,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不算严重。该结果并不与教师是职 业倦怠高发人群相矛盾。国外的研究也表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要低于公务 员。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几点: 4 1 1 课时量少、无升学压力、科研压力也不是很大 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和升学压力都较中小学教师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课 时量与倦怠呈现了一定的相关,而与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似乎没有多大的关 系。课时量越多,教师遭遇情绪枯竭的可能性就越大,他们越易于发脾气,还会 经常陷入因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失眠等亚健康状态。在本次调查的1 8 1 名j e 华大学 的教师中,周课时量在6 节以下的占总人数的4 8 9 ,7 9 节的占2 8 6 ,l o 一1 2 节的占1 2 6 ,1 3 节以上的8 7 。从数据中分析,近一半的教师周课时量在6 节以下,超过1 3 节的还不到l o 。由此推测,教师课时量少,可能导致压力减 轻;因为不存在升学的问题,来自学生学习成绩方面的压力也较小。 此外在教育教学研究上,我校目前还没有对教师的科研成果有统一的硬性要 求,许多教师只有在评职称的时候才感觉到科研压力,对于那些不在近期评职称 的教师来说,科研压力相对较小。 4 1 2 教师社会地位较高 与其它行业相比,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是较高的。一方面,人们把高等学校 看成是专业入才的“成晶车间”,把高校的学术水平看成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 一个标志,对高校教师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学科的专业性客观 上要求教师有更精深而广博的知识,因而人们对高校教师有更多的敬重,对高校 教师的工作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高校教师自身由于感受到社会的肯定和厚望, 也往往会不顾生活的清苦、任务的繁重而努力工作。 4 1 。3 收入相对较高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直线上升,经济收 x 的收入不能和北京、上海、长春等地的教师收入相比,但和吉林市的大多数人行 业相比,收入仍相对较高。收入高更容易产生职业认同,职业认同可以减少倦怠 的发生率。 但是从调查的结果中我们也看到,我校教师已出现了职业倦怠的苗头,如果 我们把一个指标出现定为一级职业倦怠,两个指标为二级倦怠,出现三个指标为 三级倦怠的话,北华大学教师总体上已出现了以情感衰竭为典型症状的一级职业 倦怠。而且总的项目指数中,阳性项目4 1 9 9 ,也说明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 情况不乐蕊。根据结果,职业倦怠阳性项目发生率位于前十名韵项目见卞表。 袭8 位于前十名的阳性项目及百分比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有:情感疲惫、对工 作有挫折感、工作时心灰意冷、工作逐渐失去耐性、入际关系不和谐、不愿意上 班、想休息一阵予或另调其它职务。玛勒诗认为,职业倦怠的核心是情感衰竭。 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为:首先个体因长期面对工作对象过度的情感需求,其有效 资源逐渐被耗尽而产生情感精疲力竭;而后个体以防御性应付韵方式尽力使自己 远离别人( 人格解体) ,以减少自己的情感投入:最后个体发现其实际工作状态 与期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导致个人成就感明显降低( 低成就感、) 。从调查项目 的频数统计结果看出,5 3 7 的教师盼望有假期可以珥;用上班;3 4 3 的教师想 暂时休息一阵子或另调其它职务。这都说睨教师逃避现职务和离职的心理倾向比 较明显。所以如 x 以人格类型理论的观点看,女性教师温柔敏感的特点与教师角色的要求比较匹 配,出于人格的分裂和重整,女性教师更易于用情绪枯竭状态来保护自己。本研 究的结果与王芳、许燕对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 异,在不同类别的学校从教的教师身上表现并不完全相同。 4 3 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分析 年龄4 0 岁5 0 岁的教师在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上都高于其它年龄段,这可能 与生理和心理发展及生活压力有关。生理上,4 5 岁以上的教师,随着生理机能 衰退,心理活动水平逐渐下降,会出现不自在的及自卑感,因而人际关系敏感。 “”此外,4 5 岁以后,女性逐步进入更年期,更年期容易出现心烦,气短,爱发 脾气等综合症;此外这个年龄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生活的压力比较大。 研究中发现,3 0 岁以下的成就感高于其它年龄阶段,未婚的成就感要高于已婚 的成就感。这可能与他们对高校教师的身份的满意度较高有关。访谈中发现,一 些年轻教师觉得自己能够进入高校教学本身就是值得骄傲的事,对工作期待不 高,在教学中取得一点成绩就认为自己工作很有意义。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年轻, 多数没有结婚,所以精力旺盛,有朝气,和学生之间容易沟通,师生关系良好, 在与学生交往中,也体现了他们的价值。 4 4 从所教学科性质及是否兼职来分析职业倦怠情况 4 4 1 从学科分类一文理科方面分析 结果显示,理科教师的成就感显著低于文科教师。这可能与他们所传授知识 的性质有关。理科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枯燥,相对较难理解和掌握,而 且前后知识衔接比较紧密,如果学生前一个知识点没有充分理解,就会影响到对 后面知识的掌握。一旦不能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积累到一一定程度,学生便容易出现 厌学心理,学生的厌学情绪被教师感知,就可能会影响到理科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便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教会学生,从而增强教学的无意义感。研究表明,教 学效能感是影响职业倦怠一个重要因素。“。低的教学效能感,容易导致低的自我 评价,从而使一部分理科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意义的评价降低。 4 4 2 从所教学科性质一公共课和专业课方面分析 结果显示,公共课教师的成就感明显低于专业课教师。结合已有对高校公共 课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笔者认为公共课教师成就感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 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学生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认为公共课对将来求职无太太用途, 因而不喜欢上公共课;二是公共课大多是合班上课,学生人数众多,给教师管理 学生带来一定的难度,学生上课睡觉、说话等现象经常发生,这容易造成教师的 角色冲突。而且学生人数众多也不利于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进行教学方面 的改革;三是某些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更多的强调专业课的重要性,而没有对公 1 7 的要求,这使一部分还没有安危渡过适应期的教师即要忙于备课,又要应付各种 检验报表,倦怠感自然容易滋生。 4 5 2 从职称上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助讲与讲师、副教授在成就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助讲更 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价值。这与将会平等人对高校教师调查研究结果不一致。低职 称教师由于年轻,各方面可能比高职称教师都相对落后,由于其事业刚刚起步, 对于自己的低职称无可厚非,并且认为必须依靠自己的实力和拼博来晋升职称, 并从中获得成就感。讲师和副教授可能正面临职业发展的高原期,因而成就感低 于助讲。由于5 0 岁以上的人数较少,此项结论的普遍性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4 5 3 从月收入上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收入水平的教师在职业倦怠的三个因子上均无显著 差异。这可能与教师更注重精神激励有关。教师们很少以工资等外在奖励作为自 己投入工作的理由,而更看重来自工作本身的奖励,如:与学生的和谐共处,愉 快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尊重等。 4 6 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关于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我国学者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曾玲娟结合我 国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具体情况归纳出教师职业倦怠的六大原因:工作负担重和工 作时间紧、学生品行和学生情况、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社会比较、组织氛围、 个人因素等。张俊友认为:职业自豪感缺失,工作艰辛,婆婆多、压力大,工 作缺少主动性、创造性是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徐富明等人通过调蠢研究 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1 。王国香, 等人的研究发现: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具有负相关”1 。单玉在他的高校“两课” 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饲一文中提出:社会支持的弱化和自我认同的勉强; “两课”教学要求高,难度大;对工作前途和事业发展的担忧是高校。两课”教 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经济日报的一篇文章认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较 大的教学强度,恶劣的工作环境,匮乏的社会支持,淡漠的人际关系,组织公平 性差,决策参与度低等因素密切相关”。 由于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解决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因此,本文主 要从压力来源的角度分析导致北华大学教师出现以情感衰竭为主要特征的职业 倦怠的原因。 4 6 1 来自评估的压力 这是最主要的压力源。尽管教师平均课时量不是很大,也无太多的升学压力, 但是从表1 0 不难发现,6 3 6 的教师仍表示“我觉得我高度努力工作”,这主要 与迎评促建有关。北华大学2 0 0 6 年底要接受教育部评估,从2 0 0 3 年开始,学校 的各项管理工作开始走向难轨,管理逐渐科学化,规范化。评估对教师提出更高 1 9 的要求,而大批在应试教育下和安逸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师一时难以适应这种 全方位的变化。这种不适应也会使教师感觉到压力。面对新的要求,新的情境, 一部分教师出现了适应不良的现象。 、 、 此外,在评估期间,教师事务性工作量加大,由于没有迎接评估的经验,某 些学校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工作措施和方法不当,工作效率低,致使教师需要做许 多重复性的工作。有些教师觉得自己投入到应付评估、检查的精力多于教学精力, 而教学投入的减少,无疑又会增加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的紧张感和和对形式主义的 厌恶感。有的教师说,我本来不倦怠,但是在评估期间我觉得倦怠了。从前是备 课、上课、批改作业、管学生“四面出击”,现在加上交报表、迎检查、师培、 开会,就成了“八面受敌”,俨然成了“事务型”的教师了一功羽的大学造就了 情感疲惫和情感衰竭的教师。 4 6 2 来自学生的压力 来自学生方面的压力大,使一部分教师教学效能感下降。在现代的信息社会, 大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和新事物的途径很多,已不局限于教师传授的知识,他们知 识水平高,有自己的看法,学生水平的提高对教师造成无形的压力。教师的权威 地位受到了挑战,学生不仅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而且还要求教师 懂得更多课外的知识,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否则对教师就会口服心不服。一部分 教师因为知识枯竭和教学方法陈旧而感觉到压力。此外,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 予女,独生子女一些不窿个性特征在课堂上有时也会表现出来,学生难教育,已 成为令许多教师头疼的事。在访谈中我们发现 x 益分化。要求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赋予教师多种职责和功能,如高校教师要充 当知识的传授者、模范公民、管理者、学者和研究者等等。多种角色扮演必然会 带来角色冲突,一旦哪个角色扮演不够好,便会招来一片指责声。面对社会的不 理解,一些教师难免会对自身的社会地位及教育理想产生怀疑,常常有种“采得 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忙”的失落感。 其次,源于公众对教育体制的不满。2 0 0 5 年9 月6 日8 日,中国青年报对 来自全国各地的1 2 3 0 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对教师的尊敬程度随教 育级别的提高而递减。“更尊敬”幼儿园教师的占3 0 0 ;小学教师为2 5 2 :中 学教师为2 3 ;大学教师最低,为2 1 1 。近4 0 的人将教师职业声望下降的 原因归结为“教育的产业化变革”及“教师承担了公众对教育体制的不满“。中国 的高等教育掀起的扩招和高收费的狂潮,公众对整个教育体制韵不满,也不可避 免地波及到身处这个体制之中的教师一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教师是这个体 制的既得利益者。可见公众对教育体制的不满也加重教师职业心理负荷。而北华 大学是吉林市最大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北华大学的教师也必然会相应地承载着吉 林市市民和学生家长对高等教育的不满。 46霞o”- ”5m , l m 5 7 1 l 1 l l e m $ r 口8 x 们降低职业倦怠水平非常不利一c p 理健康学研究表明,宣泄是不良情绪调适的一 条主要渠道,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找到合适的人宣泄,将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由于北华大学实行不坐班制同事之间的沟通机会减少,教师产生不良情绪时, 其支持系统更多地来源于家庭。社会支持途径减少,使得一些教师的不照情绪难 以及时的宣泄出去,由此导致职业倦怠加重。 总之,导致北华大学教师心理压力的因素多种多样。有社会原因,有教育对 象的因素,也有管理中的不科学、不公平的地方。教师个人的心理因素也不能忽 略。调查结果表明内外压力是导致北华大学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太大 的工作压力和期望及过重的角色负荷。会使教师产生两种反应:一是因为工作质 量下降或根本完不成工作,从而导致自尊的降低和过度的焦虑f 二是为了尽力地 满足角色的期望而满负荷运转,缺乏体息,身心疲惫。这两种反应都会直接导致 职业倦怠产生。 4 7 建议 国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发现1 ,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之后容易对学生失 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这不 仅会对自己,对学生产生消极影靖,而且可能使入力资源遭到损失。甚至会制造 出更严重的社会问题。于是研究者试图多方面寻找解决的对策和办法。参考有关 文献“,以及本人对北华大学现状的了解,我认为从醴下两方面入手可有效地预 防和缓解职业倦怠。 4 7 1 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 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的管理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4 7 1 1 建立发展的教师评价机制。 这种枧制不将教师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雨构建宽松的环境以促进教师发 展。在评价方向上,发展性教师评价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重视教师未来的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发展性教师评价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并根 据教师工作表现和意愿,确定教师个人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为其提供培训和自 我发展机会,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这些 特点不仅有助于缓解教师工作压力,而且在消除压力根源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4 7 1 2 提高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质量 高质量的培训是缓辫教师压力的重要途径,培训教师不但要培珧其如何从事 教学工作,唤起他们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兴趣,而且传授人际交往的内容。特 别需要指出的是,高校应重视培养教师对职业特性的正确认识,使他们对未来可 能面临的压力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避免压力或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坦然面对和 处理各种压力。 4 7 1 3 形成教师支持系统 美国经济学家格兰斯和博克认为,在学校内部形成教师支持系统是十分必要 的,因为来自同事的信息支持、实践支持以及情感支持能增加教师对工作的自主 性,提高个人成就感和工作表现欲望,从而降低工作压力水平。因此,可以借鉴 类似国外“教师中心”的机构,为教师学术和情感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协助 教师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支持系统。 4 7 1 4 实行民主管理 埃得姆布瑞杰斯认为:校长应实行开放民主的管理方式,以决策问题与教 师利害关系的相关性和教师参与决策能力强弱为判断指标,在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设计方案、选择方案四阶段,为教师参与高校决策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决 策过程分享。 4 7 1 5 提升教师的公平感。 就分配公平而言,高校管理者可以根据组织目标的需要采取相应的分配法 则。依据教师贡献大小决定分配结果的公平法则,以促进教师提高工作绩效;依 据教师需求差别决定分配结果的需求法则,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根据著名管 理学家茨博特和沃克的理论,就程序公平而言,可遵循分配程序对不同教师在相 同的周期应保持一致的一致性规则;分配过程中摒弃个人的私利和偏见的避免偏 见规则;决策应该根据正确信息做出的准确性规则;决策应有可修正的机会的可 修正规则;分配程序能代表和反映所有相关人员的利益的代表性规则;分配程序 必须符合公认的道德伦理标准的道德和伦理规则。就交互公平而吉,一一方面是在 学校做出有关决策时,应尽可能向教师解 x 三步,说服接受最坏的情况,并努力寻找改变最坏情况的方法。例如,当你所教 课程不被学生喜欢而引起你的烦恼时,你首先找出学生不喜欢这门课程的各种可 能原因,并列出学生不喜欢这门课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如你可能被领导批评、 评不上职称、不能继续在教师岗位工作、失业等;然后,在各种可能的后果中, 找出最坏的情况,比如,最坏的情况就是失业。最后,说服自己接受最坏的情况, 如果连失业都不怕了,也就没有什么可烦恼的了。但这种说服只是一种精神胜利 法,还要努力去改变目前的处境。如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和 教学技能等。如果一个教师能长期这样自我调节,将有助于缓解和预防职业倦怠。 4 7 2 3 丰富生活,学会放松 放松是指身体或精神由紧张状态转向松弛状态的过程,当感到压力不断时, 持续数分钟的放松,往往比一小时的睡眠要好。除了嗣常的游泳、散步、做操、 洗热水澡、听音乐,和家人或朋友聊聊天,去美容院换个发型,或给肌肤补充一 些水分等松弛方法外( 还可以学习放松训练技术来应付压力) 。在一旦出现焦虑 性的心理障碍或抑郁性心理障碍时,不妨想办法休假几天,外出旅游,亲近自然。 新鲜的空气,悦目的景色、鸟虫的鸡叫,将把心头的阴云一扫而光。 4 7 2 4 广交朋友,寻求支持 研究表明,当威胁健康的因素出现时,缺乏社会支持的人比那些经常有朋友 交往,具有较多社会支持的人更可能生病或死亡。任何人都不能完全防止不良情 绪的产生,关键在于如何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让它随意泛滥和持续时闻过长, 这样可以防止或减少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当教师受到压力威胁时, 不妨与家人亲友或知心朋友一起讨论目前压力的情境,在他们的帮助下确立更现 实的目标,以便对压力情境进行重新审视,一些消极情感如愤怒、恐惧、挫折等 便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发泄,这对舒缓压力和紧张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情况严 重的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来争取必要的心理援助。 。 4 7 2 5 峰持锻炼,持之以恒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教师明显地减轻压力和倦怠,一方面因为体育锻炼使身体 健壮,精力充沛,应付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用于锻炼的时间减少了笼罩 x 1 8 e r i c k s o nr j ,r i t t e rc e 田o t 巾i o n a ll a b o r ,b u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6113.102-2025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2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传导骚扰测量的耦合装置
- 【正版授权】 ISO/IEC 19566-10:2024/Amd 1: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JPEG Systems - Part 10: Reference software - Amendment 1: Additional reference software implementations
- 2025年财务管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真题及答案解析
- 工会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1、一级造价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国企投融资笔试题及答案
- 期末安全教育课件小学
- 度消防安全试题及答案内部题库
- 建筑环保复习题(职称评聘)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丨线上知识有奖竞答题库
- 组织文化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 2026云南云天化石化有限公司校园招聘9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海域云:2025年中国户用储能行业出海研究报告
- 社交礼仪知识互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公开招聘合同制聘用人员50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贵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笔试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 承装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配电室安全检查要点和监管培训
- 市政府办公文材料审核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