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河南省高等院校竞技健美操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摘 要 健美操运动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发展,作为身体操练的群众体育项目之一,以其独特 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作为非奥运项目的竞技健美操,在培养后备人才的途径中经历 了与我国奥运竞技项目反向演进的历程,1986 年和 1987 年国家体委先后下发了国家 体委关于体育体制改革决定(草案) 和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 通知以后,从单一优秀运动队训练模式到“体教结合”多元化渠道开始形成,我国奥运 会的后备力量队伍逐步向学校和社会界扩展。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随着美育教育在 学校教育中的大力开展,健美操在我国高校欣然发展起来。 由大学生为团体的我国竞技健美操队在国际大赛中多次夺得金牌后, 逐渐的带动起 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而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人才的主要基地。国内 高校竞技健美操队的竞技水平及其人才培养是直接影响我国高层次竞技健美操人才质 量的关键,高校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健美操水平的提高;与此 同时, 各高校也需要一支竞技健美操队伍来带动和促进学校竞技体育和校园体育文化的 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校竞技健美操队的建设。 本文针对河南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以进一步的促进高校竞 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目的。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 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竞技健美操队的训练情况、经费来源、奖励机制、管理体制、 领导重视程度、训练设备;教练员年龄与性别、带队年限、学历与职称、原始专项和运 动等级、科研重视情况、再培训情况;运动员年龄与性别、训练年限、运动等级、参与 竞技健美操队的动机等现状进行了调查, 从而找出影响河南省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水平 提高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果显示:(1)河南省高等院校竞技健美操队整体实 力不强,参加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大学生组暨“华光杯”竞技健美操比赛的学校占高 校总数的 17.8%,比例很少。省内只有两次有关竞技健美操的竞赛,大多数高校仅限于 参加省内的比赛,与国内竞技健美操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我省高等院校竞 技健美操教练员男性占 36%,女性占 64%,教练员的年龄集中在 25-35 岁之间;教练员 的职称与学历情况相对较高,但是运动技术等级偏低,由于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性的竞 ii 技健美操训练,所以在训练和比赛方面还是缺乏实践经验;(3)河南省高等院校竞技健 美操运动员男女比例较合理,平均年龄在 21 岁,训练年限较短;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 来源特征主要是体操、艺术体操、田径等项目,运动员的运动等级偏低;(4)训练时间 不能保证, 短期集训现象明显, 学训矛盾很突出; 训练经费来源单一, 主要由学校拨款; 缺少先进的训练场地和设备;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从调查结果中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1)根据河南省高等院校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少的情况,需进一步完善竞赛体制, 增加不同层次的竞技健美操比赛,提高竞技健美操单项竞赛的比赛频率。有关部门应制 定竞赛激励措施, 促使高校开展竞技健美操的活动, 不断推进各高校竞技健美操的发展。 (2)河南省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省健美操协会应结合河南省高等院校健美操的现 状作出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形成具有责权和竞争机制相结合的 组织管理形式。 (3)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应加强与社会上的联系,积极参与公益性的表演活动来 宣传竞技健美操运动,扩大其影响力;多渠道的解决资金问题,通过社会和企业的赞助 来增加经费来源,从而改善训练条件与参赛经费等。 (4)引进或聘用高水平的竞技健美操教练员,并采取有效地竞争机制。高校教师、 教练员管理机构和部门应重视加强竞技健美操教练员培训工作,提升教练员的综合素 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加大奖励力度并制定长远的激励政策,把奖励政策 直接与教练员的职称挂钩。 (5)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拥有着学生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时,教练员更应当科 学合理安排学习与训练时间,正确处理学训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学训矛盾,充分调动运 动员文化课学习和运动训练的主动性。 (6)积极的关注国内外竞技健美操发展趋势及动态,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新 方法,开拓新的理论、技术与手段,带动和促进河南省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竞技健美操;现状;对策 iii abstract abstract the body-building exercises movement in the worldwide scale vigorous development, one of as bodily drill populace sports projects, receives peoples affection by its unique charm. as a non-olympic projects aerobics, train the way the experienced with the reverse of the olympic sports events in the course of evolution, 1986 and 1987, the national sports commission has issued a national sports commission decision on the sports system (draft) and tried to recruit on college level athletes of the notice after, excellent sports teams from a single training model to the sports and education combined, multi channel began to form, chinas olympic team reserve forces gradually extended to schools and social circles. the early 80s in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school education vigorously, aerobics readily developed in our universities. by college students as a group aerobics team after a number of won the gold medal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gradually led the development of aerobic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 major chinese aerobics talent base. domestic competitive level of college athletics the club and its direct impact on personnel training is a high-level aerobics of the quality of key personnel,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calisthenics to some extent, also influence the improvement of aerobics; at the same time,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needed an aerobics team to driv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and sports culture. it wa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llege athletic gymnastics team building. in this paper, henan university competitiv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sports team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port of college calisthenics for the purpose of raising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through literature information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expert interviews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and logic method, research method on henan province university competitive aerobics team of training situation, and funding sources, and award mechanism,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leadership attention degree, and training device and coaches age and sex, and led life, and qualifications and titles, and original special and movement grade, and research situation, and again training situation and athletes age and sex, and training life, and movement grade, and participation competitive aerobics team of motivation, status for has survey, order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factor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iv (1) aerobic team of henan universities athletic overall strength is not strong,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sports in henan province eleventh group hua guang sports college sports aerobics schools accounted for 17.8% of the total, only twice a year of gymnastics competition,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vince is limited to competition, and compared to the level of domestic aerobics, there is a gap.;(2) henan university sports aerobics team in the form of management of external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management. external form of management of the general state sports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gymnastics center management bod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ealth secretary arts aerobics rhythmic gymnastics associ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henan aerobics rhythmic gymnastics association.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form for the school internal management, by principal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ports work manages.;(3) athletic coaches universities in our province, 36% male, women accounted for 64%, there gender structure is irrational, concentrated in the age of coaches between the ages of 25-35; coach title with relatively higher educational attainment, but sport low technical level, since most have not been systematic aerobic, so in terms of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or lack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4) henan universities athletic gymnastics reasonable proportion of men and women, average age 21 years, training time is shorter; athletic gymnastics is the source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gymnastics, artistic gymnastics, athletics and other projects, the athlete is relatively low.;(5) training time is not guaranteed, short-term training clear that contradictions are prominent on learning and training; training requirements from a single, major funding by the school; lack of advanced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leadership emphasi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analyze problems from the survey result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1) according to competit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henan province aerobics few cases, further improve the competition system,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 aerobics different levels to improve the individual competition aerobics game frequency. competition authorities should develop incentives to encourage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activities of gymnastics, and continuously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calisthenics. (2)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enan province, the provincial association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aerobics statu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nan provi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strategic planning,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create competition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forms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v (3) teams of college calisthenics to strengthen links with the community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to promote athletic performance aerobics, expanding its influence; multi-channel solution to funding problems, through social and business sponsors to increase funding to improve training conditions and competition expenses. (4) the introduction or employment of a high level of competitive aerobic coaches, and to take effective competition. teachers, coach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egulatory agencies and departments to enhance athletic training coache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ach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gh-quality coaches. efforts to increase the awards and to develop long-term incentives, the incentives linked directly with the coaches of the title. (5) competitive athletes in college has a dual role of students and athletes, the coaches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should be learning and training time, learning and training to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training to fully mobilize athletes training course to learn and the initiative. (6) active interest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ends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 and strive to learn advanced scientific theories and new methods, develop new theories, new technologies, new means, stimulate and promote the sport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thletics body-building exerci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iv 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 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并同意河南 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 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 出于宣扬、展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01 年 月 日 1 前言 1 1 前言前言 1.1 选题依据选题依据 健美操是我国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新兴项目,它以人体自身为对象,以健美为目的, 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创编为手段,融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体现出极强的健身价 值和观赏价值,并能充分体现当代人们对自我完善、个性发展和身心舒畅的共同追求, 因此,深得人们喜爱。1983年美国举行了首届健美操比赛,1984年首届远东区健美 操大赛在日本举行。由于两次大赛的成功, 1984年起健美操运动在世界各地全面 兴起。每年国际上举办的活动有: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世界冠军赛、 世界巡回赛。1994年,竞技健美操被纳入国际体操联合会(fig)所属项目。 20世纪80年代,健美操从欧美传入我国,并且不断地发展完善,随着健美操规则逐 渐走向成熟,健美操比赛也日趋规范化、完整化。从1987年起我国开始举办各种健美操 邀请赛、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及全国大学生健美操锦标赛。由于受国际健美操发展趋势的 影响,健美操这个运动项目很快风行全国,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我国非奥运项目里最受 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由于它有增强体质、塑造健美形体、提高艺术素养、陶冶高 雅情怀等特点,又给人以青春的活力和勃勃生机,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因而在高校得 到迅速发展,并很快被列入了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之中。有些高校还建立了健美操俱 乐部、健美操协会以及学校健美操运动队等,使其在高校有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健美操 是一个年轻的项目,在80年代初传入我国以来,首先是在高校开始传播,通过各大高校 培养学生对社会进行传播,现在全国大中城市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群众基础,推动大众健 美操的普及。 目前,我国各省市都还没有专门的健美操队伍,较高水平的健美操运动员基本上集 中在部分高校和体育院系里。 1995年首次出征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的是北京体育大学的学 生,近几年我国健美操的训练基地设在广州体育学院。可见,高校健美操在我国竞技健 美操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12005年7月, 由大学生组成的国家健美操队在德国鲁尔区 进行的世界运动会竞技健美操比赛中,中国选手表现出色,取得了六人操冠军和男子单 人第五的好成绩,双双打破中国选手之前参加世界大赛获得最好名次的纪录。2006年5 河南省高等院校竞技健美操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 月在法国世界杯赛上拿下了六人操第一,并首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得男单、混双、三人均 第三的空前的佳绩、2006年6月在中国(南京)举办第九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上,取得了 男单第一、女单第二、六人操第一成绩、2008年4月在德国举办的第十届健美操世界锦 标赛取得了6人操冠军、2009年7月日本举行的世界运动会上,中国健美操队取得了团体 6人操冠军,这都给中国健美操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和生命力。随着近几年的竞技健 美操的卓越表现, 逐渐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力, 带动了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 高校健美操是促进我国健美操运动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 高校健美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着我国健美操水平的提高,有必要加强高校竞技健美操队的建设。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当前我国学生竞技体 育工作中的核心工作。随着我国学生运动员参加国内外体育赛事的日益增多,运动水平 的不断提高,我国学生竞技体育人才得到相应的培养与提高。 2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 来,我国则先后成立各个单项体育协会组织,举办了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十届全国 中学生运动会,全国性的体育单项比赛每年都会举办。 我国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竞赛始于1992年“高资杯”大学生健美操比赛, 1992年2 月在北京成立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并于1993年出版大学生健美操比赛 规则 。值此以后,健美操进入一个有序发展阶段。从我国高校参加全国健美操锦标赛 运动员的省份来看,竞技健美操队伍较好的省、直辖市有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广 州省、江西省、陕西省、湖北省等。其中比赛成绩较好的高校有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交 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广 州体育学院等。 河南省高校较多,省内每年都组织大学生健美操锦标赛。从河南省第八届到第十届 “华光杯”健美操锦标赛比赛来看,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的高校主要集中在河南大学、 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历年参加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的情况来看,河南省高校参加的 较少,也说明了我省竞技健美操的技术水平不高,与其他优秀省份存在着巨大差距。针 对河南省的情况,需要学习先进省市的经验,加强信息交流,培养优秀人才,不断健全 高校竞技健美操队的运行机制,构建适合我省高校竞技健美操队的发展模式。 通过对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大学生组暨“华光杯”竞技健美操比赛的调查, 分析 河南省高等院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现状,竞赛竞技水平、和竞技健美操发展中存在的问 1 前言 3 题,了解河南省高校竞技健美操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 的建议、对策,为河南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1.2 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的检索,检索1990年2009年发表的论文,以 “健美操”为关键词, 检索到4731篇文章; 以“竞技健美操”为关键词, 检索到文章565 篇; 以“高校竞技健美操队”为关键词,检索到文章13篇。其中主要研究侧重于健美 操的基础理论、教学训练方法、成套动作的创编、以及大众健身理论的文章。 1.2.1 关于健美操规则方面的研究关于健美操规则方面的研究 丁小红、马鸿韬在对我国竞技健美操规则演变的分析中通过分析:自1986年以 来我国采用的健美操规则,认为我国健美操先建立完善的竞赛体制与训练,其次重视科 学化、系统化的训练,最后要突出成套编排的艺术性与运动员的表现力。 3 吴晓红在从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的修订看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方向一文中从运动 员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提出我国健美操的发展方向,如健美操训练必须专门化,运动 员的选材必须专业化, 训练中应注重难度动作的质量, 提高成套动作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动作成套编排与音乐相融合,要具有创新性。 4 董新军、刁在箴在国际健美操2005版新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及竞技性展望一文 中,通过对2001年与2005年规则进行比较后,认为今后竞技健美操的艺术价值将提升, 联合难度动作将增加,并提出我国竞技健美操训练应采取的对策:提高动作的规格和质 量, 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突出成套编排的艺术性, 增强运动员的创新能力与表现力, 要重视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训练手段。 5 李遵在用新规则审视我国竞技健美操存在的几个问题认为竞技健美操技术的发 展趋势:对艺术质量的评判内容进行了细化,对艺术质量的评判加大了力度; 难度动作分 组更加合理,对运动员的素质要求更加全面。并且认为提高运动员的艺术修养和全面的 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的重要条件。 杨静,徐维良在竞技健美操发展趋势研究及对策分析一文中也认为当前竞技健 美操发展方向是:难度动作多样化,复合难度有创新;动作技术突出质量,扣分尺度加 河南省高等院校竞技健美操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4 重,追求完美;注重艺术性和创造性;保证安全性。我国竞技健美操总体水平较低,缺 乏教练员和运动员后备人才队伍,应加强综合性素质训练,提高动作设计水平及难度动 作质量。 6 张兆发在规则与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发展中则认为规则对难度动作的数量要 求呈减少趋势; 2005年新规则与2001年规则相比较,难度动作的级别提高了;新规则 对动作的创新要求提高了,更注重健美操艺术内涵的体现。 7 杨萍在 从对健美操竞赛规则的研究, 探讨竞技健美操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发展对策 一文中通过对三种主要国际健美操竞赛规则和国内竞赛规则的综合性对比, 分析出国际 发展趋势在:注重创新和艺术编排上,在难度动作数量上将会受到限制,但动作质量和 难度水平会不断提高。 我国应根据国际健美操发展的趋势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制定 规则要求。 8 1.2.2 关于健美操成套编排的研究关于健美操成套编排的研究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体育竞技项目,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竞 技健美操进行了研究, 研究最多的是竞技健美操技术规则和对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研 究,对于有针对性的对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训练现状和管理现状上研究甚少。通过对 所收集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目前对竞技健美操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焦阳(2009) 中外竞技健美操女单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以2008年第十届世界竞 技健美操锦标赛女单前三名和中国运动员比赛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从难度动作、操化 动作、过度与连接动作、移动路线三个层次空间的转换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选手与强国选手相比难度动作相对较低,难度动作分布呈现过于集中,难度价值选 择上比较单调, 成套编排比较平稳无高低起伏; 中国选手移动路线有些略偏于场地左边, 而世界优秀选手能充分使用场地的四个角落与中央区域,并且很少有重复路线。 李国跃(2001) 中国女子竞技健美操技术状况的分析以参加第五届、第六届全 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的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艺术质量评价指标平均得分、组别难度 动作数量等分析得出,我国女子竞技健美操需加强综合素质训练,提高动作难度以及创 造独特的风格特点。 高红艳在高校健美操比赛编排不应过分追求难度动作一文中提出大学生竞技健 美操在编排上不应过分追求难度动作,虽然难度动作增添了健美操的观赏性,却降低了 1 前言 5 它的实效性,更压抑了它的普及性,造成多数人对它望而却步,这显然不利于高校当前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也违背了健美操创立的初衷,必将给竞技健美操运动在高校中的 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9 刘爱梅,陈涛,韩宝红(2006) 竞技健美操男单运动员难度编排分析通过对2005 年第七届世界运动会男单冠军和我国男单比赛套路中难度动作分析探讨出: 我国选手在 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编排、所选组别与冠军选手差别不大,具有一致性。但难度级别 在成套动作的编排稍逊于冠军选手套路。 我国选手在联合难度动作上与冠军选手还有一 定的差距。 李洪芳,刁在箴(2004) 中外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难度动作对比分析通过对2005 年第七届世界运动会男单冠军和我国男单比赛套路中难度动作的分析探讨,从所选难度 的组别、所选难度的级别、难度动作的整体分布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单 运动员所选难度动作组别和冠军选手差别不大;难度动作的级别稍高于国外选手,难度 动作在整套动作中的分布合理;联合难度动作与冠军选手尚有一定的差距。 10 杨云霞(2010) 第 11 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项目难度动作编排对比分析对第 11 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男单项目难度动作编排的对比分析表明:1)与国外优秀选手相比, 我国选手的难度动作编排分值有一定竞争力,但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不好;2)我国选手 难度动作组别的编排分配欠均衡;3)我国选手在难度动的作时间编排上比较合理。今后 要加强运动员的竞技素质训练,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并适当增加 a、b 组的难度动作, 提高难度动作编排的合理性,增强我国竞技健美操男单选手的竞争力。 11 1.2.3 关于高校健美操训练方法的研究关于高校健美操训练方法的研究 陈立农,曾湛科(1997) 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优秀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初探 一文中认为:我国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运动训练负荷强度有偏低的现象”。在准备 活动量和强度上略显不足, 并提出“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运动训练负荷应控制在运 动后即刻平均心率为165次/分的范围里”。 12 张咭、吕丽、张晓莹(1997) 试述健美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及训练方法认 为健美操运动员在比赛时出现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 指出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训练尤为重 要,这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原因之一,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要具备高超的技术动作,要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练员可依据不同的运动员个性特点,在比赛前进行系统的心理训 河南省高等院校竞技健美操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6 练方法,这样更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较好的成绩。 杜峰(2006)从健美操的生理作用看健美操教学训练中,从健美操运动员的主要 专项素质、生理功能指标定量进行对比研究,揭示1.目前教练员和运动员对竞技健美操 与健身健美操的认识不够,对两类专项素质的认识不模糊。在训练中对柔韧、平衡、协 调性等指标重视不足,竞技健美操要比健身健美操更能改善机体有氧及无氧能力,力量 与爆发力的训练是提高竞技健美操竞技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13 戚自华 (1999) 我国优秀男子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素质特征 一文中认为“男 子健美操运动员训练中应注重发展腰腹肌力量和腿部力量”。 14 李国岳,陈丹丹,陈哲飞(2001)丘山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独特风格的创造一文 中作者研究了丘山训练法,强调在成套动作编排中,创造惊险动作技术、突破人体运动 极限、追求动作的美感与其他艺术精华等环节,创编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一套健美操。 15 郑皓(2010) 国家健美操集训队运动员速度力量素质特征及其训练实践的研究 通过对2009年中国国家健美操集训队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得出以下结论:高水平竞技健 美操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要依据运动力学原理以及运动生理学的特点来设计科学的训 练方法与内容,使训练内容科学化,这样更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要保证运动员 的以最佳竞技状态,专项速度力量训练安排在平时训练课的前半部分体能板块。 王珽珽、杜少武(2009)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探析认为竞技健 美操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技术训练的同时要注重快速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结合。 建 议在发展核心力量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力量训练:设计一些与竞技健美操专项技术动作 用力方向、用力技术特点相近的练习手段。增加本体感觉训练,通过影响人体感觉关节 位置、 运动及平衡的能力的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提高维持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能力,改 善空间感觉和动作的空间准确性。 16 1.2.4 关于地方高校竞技健美操发展现状的研究关于地方高校竞技健美操发展现状的研究 竞技健美操兴起初期,我国竞技健美操凭借高校良好的师资和设备条件发展迅速, 但随着竞技健美操技术的日益完善, 竞技健美操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受到许多方面的限 制。 高校建立竞技健美操队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运动员及后备力量的主要途径,目 前我国国家队的健美操运动员都是来自全国的各大高校学生。因此,高校健美操是促进 1 前言 7 我国健美操运动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高校健美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健美 操水平的提高,有必要加强高校竞技健美操队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在我国竞技运动中 的作用已成为体育运动发展的重大趋势。 赵媛媛(2003) 广州体育学院竞技健美操队训练及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 究认为在今后的发展中广州体育学院应采取措施:积极引人市场机制,尝试以办俱乐 部模式来运营;外聘与培养相结合,提高教练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要始终把思想教育 放在首位;采取科学化的训练与选材:挖掘科技潜势,正确引导科技服务。 17 朱瑛在(2002) 从比赛看我省大学生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及存在问题中提到山东 省竞技健美操比赛少、层次较低、资金紧张、专业健美操教练员缺乏,应加强重视健美 操比赛的全面发展。 18 赵兰革、胡惠荣、张朝霞(2003) 西北地区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现状调查与分析 提出: (1)各级体育主管与教育部门要给予重视,加强宣传与引导; (2)定期的举办健 美操教练员、裁判员学习班,促进技术交流与学习; (3)规范制度,拓宽健美操市场, 并推动健美操这项运动向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4)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 (5)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健美操运动进行深入研究,把竞技健美操的教学、训练和管理 工作纳入科学化轨道。 19 周涛(1997) 北京市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的现状与对策一文对1995、1996年北 京市高校健美操比赛情况调研分析,指出北京市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 渐进的过程, 没有普及就没有提高; 过分追求高难度的发展而忽视了动作的质量和编排; 没有体现健美操“健与美”的特点;缺乏基本姿态的训练和美的培养。 周学斌(2009) 四川高校竞技健美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对四川 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进行全面调查, 找出存在的问题: 参加省级比赛学校少, 实力悬殊大; 四川省高校对发展健美操意义认识不够清楚,领导重视程度低。经费严重不足,训练条 件受到限制;运动员训练年限短,训练缺乏科学合理性,缺乏高水平的教练员;提出相 应的对策:提高领导重视程度,加强后备人才管理体系;多方面解决经费问题,改善训 练条件;充分调动运动员与教练员的积极性,多方面解决人才问题;加强产业化与专业 化进程,打造品牌性赛事。 陈丰才、 李丰祥.(2005) 山东省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发展及技术水平的影响因素 针对山东省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及现状,全面探讨了山东省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的 河南省高等院校竞技健美操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8 选材、训练、组织开展等情况,并得出结论:运动员的选材、教练员训练指导水平、运动 队的后勤物质保障等是影响山东省高校竞技健美操发展及竞技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同 时针对这些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探求该项目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的途径。 20 从综述来看,这些资料对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的推进和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 用。以上研究多集中在对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基础理论、教学训练、发展趋势和对策等方 面,在提高竞技健美操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特别对河南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发展现 状及提高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很少。本文试图通过对河南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的调 查,分析河南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水平、教练员、运动员队伍现状、和影响河南省高校竞 技健美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为河南 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未来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9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高等院校竞技健美操队现状为研究对象,并以参加 2010 年河南省第十一 届运动会大学生组暨 “华光杯” 健美操比赛竞技组别 (如河南大学、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财经大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 院等十几所)的教练员、运动员为调研对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2月山东领取济宁市份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辽宁抚顺新抚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拟聘用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鹤壁黎阳中学招聘教师若干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宣城市中心医院第一批次招聘2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发展计划处、学科专业建设办公室管理岗位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广西南宁市考试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有关事项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关于协会成立申请书范文
- 2025年4月15日广西梧州市龙投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河南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招聘辅导员、教师共75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河南天一大联考2025-2026学年(上)高一上学期9月检测语文试卷
- 养好小金鱼教学课件
- 2025年度社区工作者真题题库及答案
- 病历信息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9月 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
- 2025年中国硅灰石超细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福建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认定实施细则(修订)
- 2025年幼儿园班级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鞘内药物输注技术
- 2025年物联网领域射频识别(RFID)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报告
- 2025年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