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有机化学专业论文)incl3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i n c l 3 作为l e w i s 酸催化剂参与的缩合反应和 亲核取代反应方面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是分为三部分论述。 1 本文综述了i n c l 3 在有机合成中作为催化剂的最新研究和应 用,对i n c l 3 作为催化剂参与的各种类型的有机反应作了比较详细的 归类,并对其作用机制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文献总结。 2 在i n c l 3 催化下,对甲苯磺酰胺和芳香醛,在苯中回流反应, 得到芳基磺酰亚胺。此反应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对水和空气都 不敏感,并且除了芳环上直接连有两个给电子基团的芳香醛与对甲苯 磺酰胺缩合的产率只有7 2 外,其它的产率都高达9 0 以上。 这为芳基磺酰亚胺的合成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新方法。 3 在三氯化铟一硼氢化钠乙腈体系中,端基炔烃和芳基或烷基磺 酰氯反应生成了一系列的0 【,p 不饱和砜,产率为3 6 8 0 。在这个 反应中三氯化铟和硼氢化钠在乙腈于1 5 下首先形成氢化二氯 化铟,然后氢化二氯化铟再和端基炔烃反应生成烯基铟中间体,最后 烯基铟中间体和对甲苯磺酰氯在室温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仅, p 不饱和砜。这个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及高的区域及立 体选择性等特点。 关键词:三氯化铟,磺酰亚胺,仅,b 不饱和砜,烯基铟,炔烃。 a bs t r a c t i n d i u mt r i c h l o r i d ea s al e w i sa c i d c a t a l y s t i n v o l v e di nt h e c o n d e n s a t i o nr e a c t i o na n dn u c l e o p h i l i cs u b s t i t u t i o nr e a c t i o na r es t u d i e di n t h i sp a p e r i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1 i nt h i sp a p e r , w er e v i e wt h el a t e s tr e s e a r c h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i n d i u mt r i c h l o r i d ea sac a t a l y s ti no r g a n i cs y n t h e s i sa n dc l a s s i f yt h e v a r i o u st y p e so fo r g a n i cr e a c t i o n sw h i c hi n d i u mt r i c h l o r i d ep a r t i c i p a t e d a sac a t a l y s ti nd e t a i l a n di t sp o s s i b l em e c h a n i s m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sh a v e b e e ns u m m a r i z e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i nt h el i t e r a t u r e 2 an e wm e t h o df o rp r e p a r a t i o no fn - t o s y l i m i n e sb yi n c l 3 一m e d i a t e d c o n d e n s a t i o n o fa l d e h y d e sw i t h p t o l u e n e s u l f o n a m i d e i n r e f l u x i n g b e n z e n eh a sb e e nf o u n d t h er e a c t i o no p e r a t i o ni ss i m p l ea n dr e a c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i sm i l d t h ey i e l d sa r eu pt o9 0 ,b u tt h ea r o m a t i ca l d e h y d e s c o n n e c t i n gt w oe l e c t r o n - d o n a t i n gg r o u p sg i v et h ed e s i r e dp r o d u c ti no n l y 7 2 y i e l d t h i si saf a c i l em e t h o df o rs y n t h e s i so fn - t o s y l i m i n e 3 i ni n c l 3 一n a b h 4 一c h 3 c ns y s t e m ,t h ea r y lt e r m i n a la l k y n e sc a n u n d e r g on u c l e o p h i l i cs u b s t i t u t i o nw i t ha r y l - - o ra k r y l - s u l f o n y lc h l o r i d e 。 a n dc o n v e r ti n t o0 【,1 3 - u n s a t u r a t e ds u l f o n e s t h ey i e l d sa r e3 6 8 0 i nt h i s p r o c e d u r e ,t h er e a c t i o no fi n c l 3w i t hn a b h 4 i nc h 3 c na t 一15 g a v e h i n c l 2 ,f o l l o w e db yt h er e a c t i o nw i t ht e r m i n a la l k y n e st og e n e r a t e i i i v i n y l i n d i u mi n t e r m e d i a t e a n dt h e nt h er e a c t i o no ft h ev i n y l i n d i u m i n t e r m e d i a t ew i t ha r y l o ra r k y l - s u l f o n y lc h l o r i d ea tr o o mt e m p e r a t u r e a f f o r d e d 仅,1 3 - u n s a t u r a t e d s u l f o n e s t h i sn e wm e t h o dh a ss e v e r a l a d v a n t a g e s ,s u c h a sm i l dr e a c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s i m p l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 p r o c e s s ,h i g h l yr e g i o - a n ds t e r e o s e l e c t i v e l y k e yw o r d s :i n d i u mt r i c h l o r i d e ,n - t o s y l i m i n e ,仅,1 3 - u n s a t u r a t e ds u l f o n e , v i n y l i n d i u m ,a l k y n e i v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钒巅雨 砂p 年彦月 乡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终馓陬日期:为年石月侈日 导师签名:仅删 日期:刎。年6月睁日 “ i n c l 3 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 第一章绪论 在合成化学领域,第三主族的金属盐一直以来都被作为性能突出 的l e w i s 酸,例如铝盐和硼盐就都是十分优良促进f r i e d e l - c r a f f s , d i e l s - a l d e r ,m u k a i y a m a 羟醛缩合和重排等反应的催化剂。由于铟盐 和铝盐和硼盐相比,是一种比较弱的l e w i s 酸盐,因而相对来说, 受到的关注就较少。直到近二十年,由于铟盐自身具备的独特特征: 1 能通过金属转移很容易地提供碳亲核试剂;2 能被用于水相中进 行,使之在水相中的参与的有机合成反应中具有独特的催化性能。人 们对铟盐在有机合成中的研究应用大为拓展。i n c l 3 作为一种l e w i s 酸催化的有机反应成为当前备受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有很广阔 研究和应用前景。 1 1i n c l 3 催化的缩合反应 1 1 1i n c l 3 催化的羟醛缩合反应 羟醛反应被认为是形成新的碳一碳键的最常见和有效的方法之 一。而烯醇硅醚和羰基化合物在l e w i s 酸催化下的反应是 m u k a i y a m a 等由经典羟醛反应发展起来的相关反应,具有很好的化 学选择性。其反应通式如图1 1 : 硕_ l 学位论义 o s i m e 3 r a + r 3 渊o r 2 1 l e w i sa c i d ( e q u i v ) 2 h + o v v u n r a 玲氐 r 2 图1 1 许多l e w i s 酸被用于催化m u k a i y a m a 羟醛缩合反应,包括三 芳基碳正离子n 、硼l e w i s 酸n m 、锡l e w i s 酸nc 引、钯l e w i s 酸n “、 钛l e w i s 酸n 、+ 和铜l e w i s 酸1 。这些l e w i s 酸大多对水敏感, 遇水容易水解失活,因此用这些l e w i s 酸催化m u k a i y a m a 羟醛缩 合反应时反应条件比较苛刻,要求严格无水。而用i n c l 3 催化则条件 温和,近年来报道了许多这方面的反应。 2 0 0 3 年,m u n o z m u n i z 等乜1 用烯醇硅醚和一系列醛在 i - p r o h h 2 0 ( 19 :1 ) 中室温下进行m u k a i y a m a 羟醛缩合反应,生成 伊羟基酮,反应立体选择性很高( s y n a n t i 基本大于9 以上) 。 1 i 2i n c l 3 催化的1 , 4 - 力口成反应 19 9 8 年,t e c k p e n g 等【3 】用烯醇硅醚在i n c l 3 催化下,与( i t ,p 不饱和酮进行l ,4 力口成反应,得到l ,5 二羰基化合物。 o r ,k r 2 2 0 1 1 1 0 1 3 or 2o r ,w r r 3 6 7 9 0 图1 2 2 0 0 1 年l e e 等h 1 报道了丙烯基三甲基硅烷在i n c l 3 催化下和 a ,b 不饱和酮进行1 ,4 - 力口成反应。 i n c l 3 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 加s i m e 3 + r 1 1 0 1 n c l 3 5 t m s c l r 2 一r 1 c h 2 c 1 2 图1 3 2 0 0 5 年,h u 等3 报道了5 , 5 二甲基1 ,3 环己二酮和0 【,p 不饱 和酮在1 0 i n c l 3 催化下,经微波辐射1 0 1 5m i n ,先进行1 ,4 - 力口 成再分子内缩合成环的反应,产率高达8 0 9 3 。 o 2 其反应机理推测为: 2 a ro 图1 4 i i 3 a ro i v v 3 图1 5 2 0 0 9 年,s h e n 等1 用卤代烃在i n c l 3 催化下,以水为溶剂和( i t , p 一不饱和酮进行l ,4 力口成反应,产率为4 5 8 5 。 钛 o i n c u l i n c l 3 r 八沙r t + r - _ x 瓦茅 图1 6 1 1 3i n c l 3 催化的其它缩合反应 r ”o r 人八r - 2 0 0 1 年,d e n g 等n 1 报道了环酮和芳醛于11 0 在i n c l 3 ( 1 0 ) 催化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0 【,a 二取代苯亚甲基环酮, 产率高达8 9 9 5 。 h 。一 图1 7 2 0 0 3 年,j a c q u e s 等陋1 研究者用烯丙基溴在i n c l 3 催化 m n t m s c l 活化下,与芳香醛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生成b 烯醇。 2 0 0 0 年,s o y e o n 等凹1 以四氢呋喃和水的混合物作溶剂,在 i n i n c l 3 催化下甲基乙烯基酮和芳醛反应生成p ,丫- 不饱和酮。 r 9 乩+ 儿嵩竽竺r 州 图1 8 2 0 0 9 年,y a n g 等n 们用醛和0 【,p 不饱和酮在i n i n c l 3 催p a - f , 水和四氢呋喃作溶剂,发生片呐醇交叉偶联反应,产率能达到4 1 8 5 ,非对应选择性最高能达到9 3 :7 。当醛是脂肪醛时,产率较低, 但非对应选择性较高,而用芳香醛时产率较高,非对应选择性却较低。 i b c l 3 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 r 足+ r r ,而z n l l 而n c l 3 r r 1 + r r 1 r 2 图1 9 2 0 0 2 年,a d r i a n 掣旬报道了以二氯甲烷为溶剂,4 三甲基硅基 3 丁烯1 醇及其衍生物与醛或环氧乙烷的衍生物在i n c l 3 催化下( 三 组分等当量) ,于室温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3 , 4 二氢吡喃的衍生物。 与脂肪醛和芳环上带有强拉电子基团如硝基缩合时能得到很好的产 率( 6 5 8 8 ) ,而与苯甲醛缩合时产率则只有3 9 。 r p + 竺h c h 2 c 1 2 r t ,5 - 1 2h r s ,职, r 1 = a l k y l ,a r y l ( a l d e h y d e ) ;a r y l ( e p o x i d e ) 图1 1 0 2 0 0 3 年,a d r i a n 等n 墙1 又拓展了此反应,又报道了4 _ - - i 手i 基硅基 3 丁烯1 硫醇和4 三甲基硅基3 丁烯1 胺及其它的衍生物在等当 量i n c l 3 催化下与醛发生的缩合成环反应。 r e 艄几oh 音r q 一 图1 11 硕上学位论义 r g 儿oh 音r q 刚 r e f l u x ,5 - 2 4h r s 乏 图1 1 2 2 0 0 8 年,j h i l l u 等n 2 1 报道了一种醛糖、1 ,3 二羰基化合物和芳胺 三组分在i n c l 3 催化下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种吡咯的衍生物的方法。 o h p h n h , 、o h - i n c l 3 h 2 0 ,8 0o c hm m e 如创脚能0 图1 1 3 其可能的反应机理见图1 1 4 。 2 0 0 8 年,s h e n 等n 3 1 报道了芳香醛和伯胺及碘化烃在水相中,在 i n ( o r z n ) a g i i n c l 3 催化体系下发生缩合反应( 图l 一15 ) 。 2 0 0 9 年,z h a n g 等n 钔报道了醛、端基炔烃和仲胺三组分在i n c l 3 催化下,通过端基炔烃的碳氢活化,在甲苯中高效地合成了一系列 的炔丙级胺类化合物,最高产率高达9 9 ( 图1 1 6 ) 。其机理推测 如图1 1 7 。 2 0 0 4 年,c h a n 等n 副报道了二甲基烯丙级氯硅烷( 3e q u i v ) 和醛 在溶剂二氯甲烷中,在i n c l 3 催化下于室温温和的发生p r i n s 环化缩 合反应,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产率为4 5 9 4 。当醛为芳香醛时 产率较低,而当醛为脂肪醛时产率较高( 图1 1 8 ) 。 i n c l 3 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 h - h 2 0 r l i n c l 3 - h 2 0 - h 2 0 图1 1 4 r 贝h r 、 p h l p h 图1 1 5 r 三 一h +r 1c h o + n h r 2 r 3 h 2 0 ,r t 10 l n c l 3 t o l u e n e 。12 0 图1 1 6 7 l p h ,r h n l r 入r 一 硕i ? 学位论文 r r 1 图1 1 7 少oh + s 匕l i - c i 嵩笨争r 1 2i n c l 3 催化的取代反应 图1 1 8 r m a k o t o 工作组n 6 1 于2 0 0 1 年用醇和氯硅烷在二苯7 _ , - - 酮活化下 以i n c l 3 为催化剂,高选择性地生成相应的卤代烃,没有其它的副产 物。 , i n c l 3 ( 5m 0 1 ) p 丫+ h s i m e 2 a j 型坐业,l o h c h 2 c i c h 2 c io rc h 2 c 1 2 r t 。1 5h 图1 1 9 而用传统的卤化试剂如氯化氢气体、五氯化磷和二氯亚砜时,反 应过程产生的氯化氢会使反应有副产物产生。 2 0 0 6 年,他们又用三甲基硅基化合物在i n c l 3 和三甲基硅基溴 8 吖础 = c p 吖 p i n c l 3 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 共催化下,增强了l e w i s 酸的酸性,和醇发生交叉偶联反应n 。 r o h + n u s i m e 3 分,s i m e 3 纱s m e 3 5 j 3 p h 三三一s i m e 3 c a t i n c l 3 c a t m e 3 s i b r 一r n u n o r h a l o g e n a t e d s o l v e n t 图1 2 0 1 3i n c l 3 催化的d i e l s a l d e r 反应 d i e l s a l d e r 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环加成反应,它是指一个共 轭二烯和一个重键化合物( 亲二烯体) 发生的 4 + 2 环加成反应在有 机合成中它是制备六元环状化合物极为有用的一种方法。 2 0 0 7 年,s u m i t 等n 踟用2 烯1 ,4 二酮衍生物和乙酰乙酸乙酯或 乙酰乙酸甲酯在i - p r o h 中,i n c l 3 作催化剂,8 0 9 0 下,一锅法合 成了一种呋喃衍生物,能得到很高的产率。 a r k 从。r 磊i n c l 3 a r g 眼c 0 0 0a r c h 3 r a ,儿a r + 从。r 丽a 马兀r 二:二: 。7 d , 图1 2 1 其反应机理推测如图1 - 2 2 。 oo 八八o r a r = m e b r = e t h 3 c o 图1 2 2 2 0 0 8 年,f e n g 等n 叼用炔烃和l ,3 二羰基化合物在溶剂氯苯中, 于1 1 0 在i n c l 3 催化下,同样也得到了一系列的呋喃衍生物,产 率高达5 3 9 1 。 r 1 太r 2 + 世i c a t i n c l 3 2 0 0 4 年,b e n i t o 等娩们报道了2 - a z e t i d i n o n e t e t h e r e di m i n e s 和共 轭二烯在i n c l 3 催化下,在溶剂乙腈中进行的两种模式的非对应选择 性的d i e l s a l d e r 反应。当2 - a z e t i d i n o n e t e t h e r e di m i n e s 中的碳氮双 键独立存在时,它作为亲二烯体与共轭二烯进行 4 + 2 环加成反应( 图 1 2 4 ) ,而当2 - a z e t i d i n o n e t e t h e r e di m i n e s 中的碳氮双键与其它双键 l n 1 n c l 3 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 共轭时,则环加成反应( 图1 2 5 ) 。 r 3 r河2 hh r ,n + 厂s 茕矿,一三赫 o 图1 2 4 2 3 45 6 图1 2 5 2 0 0 2 年,y a d a v 眩等用芳胺和2e q u i v 的二氢毗喃在i n c l 3 催化 下,首先芳胺和le q u i v 的二氢吡喃生成亚胺,然后其再和另一当量 的二氢吡喃进行分子内的d i e l s a l d e r 反应,生成吡喃喹啉的衍生 物。 d 0 2 n c h 3 c nd 彭一h o 、 图1 2 6 h o h 这种分子内的含亚胺基的d i e l s - - a l d e r 反应,是合成杂环化合 物最具吸引力的方法之一。另外由于是分子内的d i e l s _ - a l _ d e r 反应, 所以还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 2 0 0 6 年,r a t h n a 工作组暖2 1 用底物1 和芳胺2 在乙腈中,i n c l 3 催化下,先生成亚胺,在进行分子内的d i e l s a l d e r 反应生成化合物 3 和4 ( 见图1 2 7 ) 。此一系列反应的产率高达8 5 9 6 ,反应的立体 选择性也很高,系列化合物3 :4 位于8 6 :1 4 到9 4 :6 之间。 r + 一p h 4 图1 2 7 2 0 0 7 年,r a t h n a 工作组乜3 3 又用底物5 和化合物2 在i n c l 3 催 化下进行了类似的分子类的d i e l s a l d e r 反应,得到了相应的产物6 和7 ( 见图1 2 8 ) 。同样也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和很高的产率。 n h 2 + 囝= 警 5 2 r = a ) h ,b ) ,m e ,c l o m e ,d ) c i ,e ) n 0 2 图1 2 8 1 4l n c l 3 催化的f r i e d e l c r a f t s 反应 r r 芳烃在l e w i s 酸( 无水氯化铝、氯化锌、三氯化铁、三氟化 硼等) 存在下发生的酰基化和烷基化反应。该反应是合成芳基酮、 烷基苯的重要方法,是有机合成中最有用的反应之一。 常用的烃基化试剂通常是卤代烃、醇、烯和醚。而羰基化合 1 2 甜足v 甜 人 怕 磷h i n c l 3 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 物则通常很难作为f r i e d e l - c r a f l s 反应的烷基化试剂。1 9 9 8 年, t a k a s h i 等眩4 3 则通过加入二甲基氯硅烷作为还原剂,使羰基化合物成 为f r i e d e l - c m f f s 反应的烷基化试剂,在i n c l 3 催化下发生 f r i e d e l - c r a f t s 反应的烷基化反应,能得到不错的产率。 m e 2 s 洲+ r 酣+ a r h ( e x c e s s ) o 反应的机理如下: 图1 2 9 i n c l 3 ( 5t 0 0 1 ) m e 2 s i c i h + r 呼 o 争。 薹 图1 3 0 r 1 v r 2 l a r r r 2 i 吣 a r hf l r 1 v r 2 - i - 2 0 0 7 年,s u n 等乜副用卞醇和芳烃在i n c l 3 催化下发生 f r i e d e l - c r a t 置s 烷基化反应,得到较好产率的二芳基甲烷衍生物。 二芳基甲烷衍生物是一种很重要和实用的有机合成和聚合反应 的中间体,另外,有些二芳基甲烷衍生物还有令人感兴趣的生物活性 和生理活性。传统的合成方法是对环境不友好,不仅是加入的酸对设 备的腐蚀性,而且在分离产品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而使用i n c l 3 作催化剂则不会有这些缺点。 l 气 器 2 0 0 7 年,m i h o 等乜础报道了i n c l 3 分子内的f r i e d e l c r a f t s 反 应,还有对二甲苯和烯丙基溴或卞基溴的f r i e d e l c r a f t s 反应,都是 在很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的反应,而且产率非常之高有些甚至高达 1 0 0 。 r i n c l 3 ( 5 2 0m 0 1 ) 。4 am s c h 2c 1 2 ( 0 0 5m ) ,r t ,1 6h x = b ro ra y = c ( c 0 2 e t ) 2 0 r n t s r = a l k y l ,a l k o x y , f ,c i ,b r 图1 3 2 i n c l 3 ( 1 0m 0 1 ) 4 am s _ - _ _ _ _ _ - _ _ _ i _ _ _ _ - _ _ _ _ _ _ _ - _ _ - - - - - - - - - - _ - _ - _ - c h 2 c 1 2 。r t ,1 6h 图1 3 3 ,、i n c l 3 ( 1 0t 0 0 1 ) ,4 am s + e r 八r 丽夏i 6 hc h ,c l ,r t 1 r r 图1 3 4 2 0 0 9 年,g o n z a l o 等晗刀报道了i n c l 3 催化下,1 ,4 一芳基- 2 - 烯一l , 4 一二丁酮和吲哚在3 一位发生的f r i e d e l - - c m f t s 反应,反应条件温和 且能得到很好的产率。后者还能形成不同杂环化合物。 h c l 3 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 + r r 音 1 2 r h 图1 3 5 h 3 7 5 - 9 5 4 x = o 4 。x = n h 4 x = n - a l l y l 4 x = s 1 5l n c l 3 参与的炔烃与其它试剂的偶联反应 r 2 0 0 4 年,w a n g 等乜胡报道了一种在i n c l 3 n a b h 4 m e c n 体系中, 由末端炔烃二聚成反式烯炔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反应产 物i :i i :i i i = 9 2 :2 :6 ,产率可高达8 6 。 i n c l 3 - m b h 4 一m e c n p h c 三c h p hh p h 1 5o ct 0r t + p hh ( z ) - i i 图1 3 6 其反应机理推测见图1 3 7 。 1 5 + p hh h i 硕l 学位论义 h i n c l 2 一尸一h r m d z i 卜 、 i n c l 2 + p h c _ = c h 一c - - - c r + h i n c l 2 尸一c - 眯_ h 飞 h 心 p h d ( e ) - i ,hh d ( z ) - i i 图1 3 7 2 0 0 6 年,他们乜钔又报道了i n c l 3 n a b h 4 m e c n 体系中端基炔烃 和卤代烃的反应,同样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不过产率稍低一点。 一h 一5 ct + x + k ,a r x 1 o r 1i ,。, 1 5h i州“ 1 1 日- 2 i z ) - 3 4 图1 3 8 2 0 0 5 年,x u e 等们报道了i n c l 3 n a b - h m e c n 体系中,产生的 的氢化二氯化铟和端基炔烃产生烯基铟,然后和高碘盐发生交叉偶联 反应生成烯烃。此反应有很好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主要产物为反式 烯烃,文中一系列的反应,反式烯烃站总产物的8 1 1 0 0 ,产率为 6 1 8 6 ,当炔烃上连有推电子基团,产率和选择性都会降低。但是 链状端基炔烃却在此催化体系中不发生反应。 1 6 a r b i n c l 3 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 。 i n c l 3 n a b h 4 一m e c n r 兰三_ 一h 1 5o c r t a r 2 1 + b r - ,15h r s a + k + k 图1 3 9 2 0 0 2 年,k a z u a k i 等口用端基炔烃和卤代烃经i n c l 3 d i b a l h 和钯催化剂催化高产率、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顺式烯烃( 大多产 率9 0 以上,z e 大于9 5 5 ) 。 e t o e t o h i n c i ,e t a b r 1 三1 丽 赢 2 5h p d c a t d m f 厂r h f 。6 6o c 3 0m i n 图1 4 0 2 0 0 4 年,n a o k i 工作组口2 1 报道了以下反应: t s 一 1 1 1 0 1 3 ( 2m m 0 1 ) e t 3 s i h ( 2m m 0 1 ) e t 3 b ( 0 1m m 0 1 ) e t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e c n ( 4m l )e t o 0o c 2h i n 0 3 ( 1m m 0 1 ) n a b h 4 ( 2m m 0 1 ) e 馅b ( o 1m m0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e c n ( 4m l ) - 3 0o c 2h i r l c l 3 ( 2m m o i ) e t 3 s i h ( 2m m o i ) 5 3 e t 3 b ( 0 1m m 0 1 ) 、丙而矿b 一 0o c ,2h 1 2 5 8 图1 4 1 e t o + e 幻 e t o + e t o 1 3 + t s 一 7 从图1 4 1 可以看出此类反应用三乙基硅烷的效果,不论是从产 率还是选择性来看,都比用四氟硼酸钠的效果好 1 7 冶础 役 硕l :学位论文 其反应机理推测为: e t 3 s i c i i n c l 3 + e 。3 s i h :兰兰二c 1 2 l n h i n c l 2 图1 4 2 2 0 0 5 年,n a o k i 工作组3 3 又报道了一类似的反应: i n c i a “一 图1 4 3 此反应在四氢呋喃中室温下进行,其反应机理类似于上一个反 应,只是产生h i n c l 2 的底物不一样,由三乙基硅烷和三氯化铟变成 了甲醇钠和三氯化铟和二苯基硅烷。可能的反应机理见图1 4 4 。 从以上报道过的反应来看,i n c l 3 参与的催化炔烃的反应,基本 上都是产生了h i n c l 2 ,然后插入碳氢键,使之活化。 i n c l 3 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 i n c i j _ n a c 2 0 m e 斗h i n c l 2 斗 1 6i n c l 3 催化的其它反应 图l 铂 、 守h 一甘 2 0 0 3 年,f a b i o 等b 钔报道了含有q ,p 烯酮的化合物1 在l n c l 3 催化下,在溶剂乙醇中于8 0 与甲基肼反应1 0h ,生成了含有吡 唑啉框架结构的化合物2 ,产率为7 2 。此化合物可用于构建类似 结构的医药。 i n c l 3 , 0 - c n 2 a n t i :s y n 2 3 :1 y e i l d :7 2 图1 4 5 2 0 0 7 年,t a k a h i r o 等口5 3 报道了三甲基硅醚和p 一三甲基硅基烯烃 在i n c l 3 ( 5m 0 1 ) 和1 2 ( 2 0m o l ) 催化下,在二氯甲烷中室温反应生 l q 硕i :学位论文 成烯烃的反应,产率为4 1 9 0 。 a i k y i - - o s i m e 3 + 图1 4 6 2 0 0 6 年,l u i s a 等1 报道了丫叠氮基腈在i n c l 3 和e t 3 s i l l 催化 下,以乙腈作溶剂,在0 下温和的脱去氮气,高产率( 8 5 9 5 ) 的生成了2 一亚胺基四氢吡咯衍生物。 n 3 r 。n h 2 图1 4 7 总之,近年来,i n c l 3 作为一种温和的不对水敏感的l e w i s 酸催 化剂,在参与的各种有机转化中,显现出了很好的化学选择性, 它可以很方便地使用于水溶剂和非水溶剂中。而且,i n c l 3 还可以 从水相中逐步回复和重新利用于以后的反应中。此外,i n c l 3 还能 高效的活化含氮化合物比如亚胺和腙等。总之,i n c l 3 作为作为催 化剂能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转化中,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h齿一、 i n c h 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 第二章i n c l 3 催化合成芳基磺酰亚胺的反应 2 1 引言 磺酰亚胺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有机合成反应中间 体口刀,因为它们是少数几种能够独立稳定的能进行加成反应的缺电子 的亚胺嘞1 。为了满足各种不同有机合成反应的需要,人们已经研究发 展了多种合成磺酰亚胺的方法。化学科研工作者研究了各种直接合成 磺酰亚胺的催化剂,包括l e w i s 酸、质子酸、碱、脱水剂和金属氧 化物,例如a i c l 3 盼引,t i c l 4 e t 3 n 4 ,b f 3 e t 2 0 m 1 ,氨基磺酸 ( n h 2 s 0 3 h ) m 4 4 1 ,h y 9 沸石汹1 ,p 2 0 5 s i 0 2 倒,甲酸和碳酸氢钠体系 m 1 , 正硅酸乙酯或甲酸乙酯, p o c l 3 1 ( s i 0 2 ) n 】 4 9 3 , z r ( s 0 4 ) 2 4 h 2 0 s i 0 2 5 0 3 和其它的固体酸5 1 删,t i 0 2 s 0 4 2 嘞1 ,蒙脱石 k - 1 0 畸6 l ,z r 0 2 s 2 0 8 2 “5 7 1 ,z n o 粉末等等嘞1 。 2 0 0 7 年,h a s h e m 等b 鲫在无溶剂条件下用o 5e q u i va 1 c 1 3 催化 芳香醛和对甲苯磺酰胺或苯磺酰胺的缩合,得到芳基磺酰亚胺,产率 为6 5 9 5 。 r ,儿oh + r 2 s 0 2 n h 2 器心n - s 砰 图2 1 2 0 0 8 年,a l i r e z a 等h 明在无溶剂条件下用p 2 0 5 s i 0 2 催化合成芳 香醛和对甲苯磺酰胺或苯磺酰胺的缩合,得到芳基磺酰亚胺,产率高 达8 0 9 2 。 x o 扣+ a r - - c h o x o 堇弋 x 2m eo rh 8 0 - 9 2 图2 2 2 0 0 6 年,j i n 等嵋6 1 用芳香醛和对甲苯磺酰胺或苯磺酰胺在蒙脱石 k 1 0 催化下,甲苯中回流得到一系列的芳基磺酰亚胺,产率达 一o ;n h 2 0 + m h 。 詈r1幻luener e f l u x 创弋昭 一飞矿一s n , 。也j 足l r 2 图2 - 3 间接合成磺酰亚胺的方法也研究了许多,例如亚磺酰胺或亚磺酰 亚胺的氧化;肛磺酰基环氮丙烷衍生物的催化异构重排钏;d 亚磺 酸基肟的重排6 u ;醛的亚胺转移2 “,苄基醚在醋酸碘苯和对甲苯磺 酰胺存在下,由三氟甲磺酸铜( i i ) 催化裂解驯;钌催化下,以p h i = n t s ( 对甲基苯磺酰亚胺碘苯) 为酰亚胺转移剂使醛酰亚胺化2 ;m 三甲基 硅基亚胺和对应的磺酰氯脱去三甲基氯硅烷旧3 ;在溴化苄和锌粉存在 下醛( 包括芳香醛、脂肪醛和0 【,p 不饱和醛) 和磺酰胺的缩合嘶3 ,醛 或者芳基酮与对甲苯亚磺酰胺缩合后再用m c p b a 氧化生成磺酰亚 胺佰9 ,吲。 2 0 0 5 年,r u a n o 等璐刚用醛或芳基酮与对甲苯亚磺酰胺在 t i ( o e t ) 4 催化下缩合对甲基亚磺酰亚胺后再用m c p b a 氧化生成对 i n c l 3 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 甲基磺酰亚胺,产率达4 3 9 6 。 r ,见r 2 蚤r ,义三;r 3 詈r ,哎三 2 r 3 图2 4 2 0 0 8 年,f a n 等陋5 1 报道了在溴化苄和锌粉存在下醛和磺酰胺在 t h f 中室温下缩合生成磺酰亚胺的反应。 一:景e q u i v 孓z d u c t 贮b l 一少n p h c o t s n h 2etsqi t h f p hp h 2n h +,叫 l ld l + i l uv ,r 1 。 图2 5 理论上,理想的合成磺酰亚胺的方法是用含羰基的化合物与磺酰 胺缩合,然而由于磺酰胺的弱亲核性,必需在强酸性条件下活化羰基 基团。尽管在强l e w i s 酸或质子酸存在下,直接由醛或酮与磺酰胺 缩合成磺酰亚胺已经被证明是很有效的,但是很多情况下,反应底物 的某些基团对于强酸性条件比较敏感,则不适合用强酸作为催化剂 5 1 , 6 2 , 6 7 。而弱的l e w i s 酸,诸如s n c l 2 ,c d c l 2 ,c u c l 2 ,z n c l 2 和f e c l 3 等已经作为催化剂用于直接合成磺酰亚胺的反应则产率很低口引。由此 看来,很有必要寻找一种弱l e w i s 酸来催化合成磺酰亚胺。 i n c l 3 是一种很典型的弱l e w i s 酸,其温和的特性使它成为一种 很有用的催化剂。迄今为止,i n c l 3 作为一种酸性催化剂已经成功被 运用到多种有机转化中,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缩合反应中畸1 2 , 1 3 , 2 0 , 2 2 , 6 9 - 7 1 。 这就促使我们探索使用i n c l 3 作为催化剂应用于直接法制备磺酰亚 硕i :学位论文 胺的可行性。 2 2 实验 2 2 1 原料与仪器 醛:苯甲醛,对氯苯甲醛,对溴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对甲氧 基苯甲醛,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呋喃甲醛,肉桂醛; 酸:对甲苯磺酸,四水合三氯化铟: 其它:对甲苯磺酰氯,二氯甲烷,苯,乙醚,乙酸乙酯;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2 2 2 分析测试条件 所有1 hn m r 和1 3 cn m r 均由v a r i a n 5 0 0 型核磁共振仪测 定。1 hn m r 在5 0 0m h z - f n 定。内标为t m s ,溶剂为c d c l 3 。f t - i r 由b r u k e rv e c t o r2 2f t - i r 红外光谱仪测定,固体采用压片法( k b r 压片) 。产物熔点由y r t - 3 熔点仪测定。 2 2 3 原料对甲苯磺酰胺的制备 在5 0 0m l 圆底烧瓶中加入对甲苯磺酰氯1 9 0 1 0g ( 1 0 0m m 0 1 ) , 溶于1 0 0m l 二氯甲烷中,再将其置于0 的冰水浴中。圆底烧瓶 上接恒压滴液漏斗,滴液漏斗中加1 5 0m l 的4 0 的氨水溶液,磁 力搅拌下缓慢滴加到反应器中。1h 内滴加完毕。然后撤掉冰水浴, 升至室温,再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 。经t l c 板检测,大部分原料 i n c l 3 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 对甲苯磺酰氯反应完毕,终止反应。反应混合物静置分层,用5 0 0m l 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置于1 8 的冰箱中冷却静置5 - 6h ,析出大 量白色固体。用布氏漏斗抽滤后再用3 5 0m l 石油醚洗涤。固体干 燥后即得到对甲苯磺酰胺。 2 2 4 典型实验操作 1 0 0m l 圆底烧瓶中加入对甲苯磺酰胺( t s n h 2 ) o 8 6 0g ( 5m m 0 1 ) 和四水合三氯化铟( i n c l 3 4 h 2 0 ) o 1 4 2g ( o 5m m 0 1 ) 和苯甲醛o 5 l m l ( 5m m 0 1 ) ,再加苯1 0 0m l ,充氮气保护,接分水器和回流装置。 磁力搅拌下加热回流2 4h ,经t l c 板监测,待反应物基本反应完全 后,撤去加热装置,停止反应。反应混合物用旋转蒸发仪旋蒸浓缩后, 加入5 0m l 乙醚,加热溶解,再加1 0 0m l 石油醚,静置4h ,析出 白色固体。抽滤后用3 3 0m l 石油醚洗涤。得到的粗产品再用乙酸 乙酯和石油醚重结晶,得到的白色晶体即产品。 2 3 结果与讨论 为了对比i n c l 3 和强质子酸催化合成磺酰亚胺的催化效果,我们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对甲苯磺酰胺和芳香醛在苯中回流的效果,其结果 见t a b l e2 1 。 。r 贝 :+ is 弋兰妒n 过rr 八h + 弋意三_ 风刈过r 2 4h 图2 - 6 硕l :学位论文 表2 1 对甲基苯磺酰胺和芳香醛反应条件研究 t a b l e2 1 t h ee f f e c to fd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垃圾清扫与处理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不动产测绘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热处理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发中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全民健身设施与社区体育健身设施智能化升级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假肢制作装配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篮球鞋行业竞争态势及消费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空调冲压拉深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2024版股权代持协议和股权转让协议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农业技术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学习中心教学论
- GB/T 43241-2023法庭科学一氧化二氮检验气相色谱-质谱法
- 小儿腹泻护理查房
- GB/T 42653-2023玻璃高温黏度试验方法
- 代持股权挂名法人协议书
- 普通化学(第五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P课件
- 医疗保障法律法规行政处罚司法审视及建议PPT学习培训课件
- GB/T 9999.2-2018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第2部分:ISSN
- GB/T 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 GB 19522-2004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 GB 10238-1998油井水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