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安全用药管理.ppt_第1页
老年人安全用药管理.ppt_第2页
老年人安全用药管理.ppt_第3页
老年人安全用药管理.ppt_第4页
老年人安全用药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人安全用药管理,情景导入,林某,男性,70岁,确诊高血压10年,糖尿病5年,前列腺增生1年。定期服用贝那普利、螺内酯降压,血压波动在120140/8595mmHg;服用格列齐特降血糖,血糖波动在68mmol/L。3天前回乡省亲,自行改螺内酯为氢氯噻嗪联合贝那普利降压。1天前出现烦渴、多尿、并逐渐出现反应减慢,2小时前出现呼之不应。患者平时因失眠常服用地西泮等镇静药,还喜服用维生素C、西洋参等非处方药品。问题:1.患者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是什么?2.应如何加强患者的药疗健康指导?,前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改变,又直接影响着组织,特别是靶器官中有效药物浓度维持的时间,影响了药物的疗效。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治疗中应用药物品种较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相应增高。因此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显得非常重要,目录,第一节老年人药物代谢和药效学特点第二节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和原因第三节老年人的用药原则第四节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第一节老年人药物代谢和药效学特点,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衰退,机体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发生改变。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评估老年人药物代谢和药效学的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护理提供重要信息。,一、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科学,即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老年药动学改变的特点为: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减慢,绝大多数药物的被动转运吸收不变而主动转运吸收减少,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排泄功能降低,血药浓度增加。,(一)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转运至血液的过程。大多数药物通过口服给药,经胃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而发挥效应。,(一)药物的吸收,影响老年人胃肠道吸收的因素,胃肠道及肝的血液减少吸收减慢,首过效应减弱血药浓度升高,胃排空减慢吸收时间推迟到达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推迟,(二)药物的分布,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及体液转运的过程。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机体的组成成分、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及药物与组织的结合能力等。,(二)药物的分布,老年人药物的分布1.机体组成成分的改变老年人细胞内液减少,使机体总水量减少,故水溶性药物,如乙醇、吗啡等分布容积减小,血药浓度增加。老年人脂肪组织增加,非脂肪组织逐渐减少,所以脂溶性药物,如地西泮、苯巴比妥、利多卡因等在老年人组织中分布容积增大,药物作用持续较久,半衰期延长。,(二)药物的分布,老年人血浆白蛋白含量减少,使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率高的游离型药物成分增加,分布容积加大,药效增强,易引起不良反应。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改变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衰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常需要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药物。由于不同药物对血浆蛋白结合具有置换性作用,从而改变其他游离型药物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如保泰松和水杨酸可取代甲苯磺丁脲与蛋白结合,使甲苯磺丁脲在常用剂量下可因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而导致低血糖。,(三)药物的代谢,药物的代谢:是指药物的体内发生化学变化,又称生物转化。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老年人肝脏代谢速度只有年轻人的65%,因此药物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易造成某些主要经肝脏代谢的药物蓄积。,(三)药物的代谢,应减少剂量,延长用药间隔,(四)药物的排泄,药物的排泄:是指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经吸收、分布、代谢后,最后以药物原形或其代谢物的形式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除体外的过程。肾脏是大多数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四)药物的排泄,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血浆半衰期延长,导致由肾以原形排除体外的药物蓄积。表现为药物排泄时间延长,清除率减低。应注意适当减少用药剂量,延长给药间隔。,二、老年人药效学特点,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学科。老年药效学改变:是指机体效应器官对药物的反应随老化而发生的改变。,二、老年人药效学特点,老年药效学改变的特点:对大多数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作用增强,对少数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药物耐受性下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用药依从性降低。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尤其是多药合用。,二、老年人药效学特点,药物耐受性降低的具体表现:多药合用耐受性明显下降对易引起缺氧的药物耐受性差对排泄慢或易引起电解质失调的药物耐受性下降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耐受性下降对胰岛素和葡萄糖耐受力下降,第二节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和原因,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常规剂量情况下,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的反应。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老年人由于药动力学的改变,各系统、器官功能及代偿能力逐渐衰退,机体耐受性降低,患病率上升,对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一、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中毒,由于老年人的肝脏解毒、肾脏排毒功能及心功能减退,因此老年人用药容易产生肝毒性反应、肾毒性反应及心脏毒性反应,直立性低血压,使用降压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等,尿潴留,三环类抗抑郁药和抗帕金森药有副交感神经阻滞作用易引尿潴留。患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人使用强效利尿剂也可引起,耳毒性,老年人由于内耳毛细胞数目减少,听力有所下降,易受药物的影响产生前庭症状和听力下降。,精神症状,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如老年抑郁症、精神错乱、精神不安、焦虑、失眠、惊厥等,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二、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060岁患者发生率为14.14%6170岁患者发生率为15.17%7180岁患者发生率为18.13%8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15.17%,二、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第三节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订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的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老年人用药五大原则:受益原则、5种药物原则、小剂量原则、择时原则、暂停用药原则,一、受益原则,首先要求老年人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其次要求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值1只有治疗好处风险的情况下才可用药;有适应症而受益/风险比值1者,不用药,同时选择疗效确切而毒副作用小的药物。例1:无危险因素的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成年人,用抗凝治疗并发出血危险每年约1.3%,而未采用抗凝治疗每年发生脑卒中仅0.6%,因此,对这类患者不需抗凝治疗。,一、受益原则,例2:对于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当既无器质性心脏病,又无血流动力学障碍时,长期用抗心律失常药可使死亡率增加,因此,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抗心律失常药。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到既往疾病及各器官的功能情况,对有些病症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则不要急于用药,如失眠、多梦老人,可通过避免晚间过度兴奋的因素包括抽烟、喝浓茶等来改善。,二、5种药物原则,许多老年人多病共存,老年人平均患有6种疾病,常多药合用。过多使用药物不仅增加经济负担,而且还增加药物相互作用。有资料表明2种药合用可使药物相互作用增加6%;5种药增加50%;8种药增加100%。对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不宜盲目应用多种药物,可单用药物时绝不联用多种药物,用药种类尽量简单,最好5种以下,治疗时分轻重缓急,注意药物间潜在的相互作用。,二、5种药物原则,执行药物5种原则时要注意:,1,了解药物的局限性,2,抓主要矛盾,选主要药物,3,选具有兼顾治疗的药物,4,重视非药物治疗,5,减少和控制服用补药,三、小剂量原则,老年人用药量在中国药典规定为成人的3/4;一般开始用成人量的1/41/3,然后根据临床反应调整用量。老年人用药要遵循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达到适宜于个体的剂量。老年人用药剂量的确定要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健康状况、治疗反应等综合考虑。,四、择时原则,择时原则:即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择时用药,主要依据病情的发作、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昼夜节律变化来确定最佳用药时间。,四、择时原则,老年人的常用药物最佳用药时间,五、暂停用药原则,老年人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新的症状,应考虑为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是病情进展。前者应停药,后者则应加药。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的症状,停药受益可能多于加药受益。因此,暂停用药是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第四节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一、定期全面评估老年人用药情况用药史各系统老化程度用药能力和作息时间心理社会状况,一、定期全面评估老年人用药情况,1.用药史评估详细评估老年人的用药史,建立完整的用药记录既往和现在的用药记录药物的过敏史引起副作用的药物老年人对药物的了解情况,一、定期全面评估老年人用药情况,2.各系统老化程度仔细评估老年各脏器的功能情况,如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3.用药能力和作息时间视力:药品形状相似、颜色相似和药瓶标签与内容不符合以及服用过期药物等听力与理解能力:多服药或少服药,或者将服药时间混淆。,一、定期全面评估老年人用药情况,记忆力:由于老年人近期记忆减退,易导致漏服药或重复服药阅读能力其他:如获取药物的能力、打开药瓶的能力、吞咽能力、发现不良反应的能力作息时间,一、定期全面评估老年人用药情况,4.心理社会状况了解老年人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家庭经济状况对当前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的了解、认识程度和满意度家庭的支持情况对药物有无依赖,二、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1.密切观察药物毒副作用: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2.注意观察药物矛盾反应老年人在用药后容易出现药物矛盾反应,即用药出现与用药治疗效果相反的特殊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就诊,根据医嘱改服其他药物,保留剩药,二、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3.用药从小剂量开始用药从小剂量开始用药一般从成年人剂量的14开始,逐渐增大至1/31/22/33/4注意个体差异,治疗过程中要求连续性观察,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协助医师处理,二、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4.选用便于老人服用的药物剂型选用便于老人服用的药物剂型,吞咽困难的老人不宜选用片剂、胶囊制剂,宜选用液体剂型,如冲剂、口服液等,必要时也可选用注射给药。胃肠功能不稳定的老年人不宜服用缓释剂,因为胃肠功能的改变影响缓释药物的吸收,二、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5.规定适当的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根据老年人的用药能力、生活习惯,给药方式尽可能简单,当口服药物与注射药物疗效相似时,宜采用口服给药。如果给药间隔过长达不到治疗效果,而频繁的给药又容易引起药物中毒。因此,在安排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时,既要考虑老人的作息时间,又应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二、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6.其他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当药物未达预期疗效时,询问患者是否按医嘱用药对长期服用某一种药物的老年人要监测血药浓度老年人所有药物剂量要认真记录并保存,三、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忘记用药或错用药经济收入减少,生活相对拮据担心药物副作用家庭社会的支持不够.都会导致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差,三、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的护理措施1.加强药物护理住院的老年人:严格执行给药操作规程,按时将药物送到患者床前,并照护其服下出院带药的老年人:护士要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老年人解释药物名称、剂量、用药时间、作用和副作用。,三、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空巢、独居的老年人:护土可将老人每天需要服用的药物放置在专用的塑料盒内,盒子有4个小格,每个小格标明用药的时间,并将药品放置在醒目的位置,促使老年患者养成按时用药的习惯精神异常或不配合治疗的老年人:护士需协助和督促患者用药,并确定其是否将药物服下,三、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吞咽障碍与神志不清的老年人:一般通过鼻饲管给药。神志清楚但有吞咽障碍的老年人:可将药物加工制作成糊状物后再给予服用。外用药物:护士应向老年人详细说明外用药的名称、用法及用药时间,在盒子外贴红色标签,注明外用药不可口服,并告知家属。,三、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2.开展健康教育3.建立合作性护患关系4.行为的治疗措施行为监测:建议老年人记录用药、病情自我观察刺激与控制:如设置闹钟提醒用药强化行为:用药依从性好的老年人要给予鼓励5.指导老年人正确保管药品,四、加强用药的健康指导,1.加强老年人用药的解释工作2.鼓励老年人首选非药物性措施如失眠、便秘和疼痛等,先采取非药物性措施解决3.指导老年人不要随意购买及服用药物慎用保健品、营养品4.加强家属安全用药教育,五、老年人家庭用药的注意事项,慎用保健品:保健品不能当药品,不易滥用;根据自身情况,适当使用;药补不如食补。特殊体质疾病的用药:有过敏体质的人:对抗生素、磺胺类、镇静催眠药、解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