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热.ppt_第1页
回归热.ppt_第2页
回归热.ppt_第3页
回归热.ppt_第4页
回归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归热RelapsingFever,西安交通大学赵英仁,概述,由回归热螺旋体(包柔螺旋体)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特点:阵发性高热伴全身疼痛、肝脾大,重症有黄疸和出血倾向,短期热退呈无热间歇,数日后又反复发热,发热期与间歇期交替反复出现,故称回归热。,【病原学】回归热螺旋体,以虱为传播媒介的包柔螺旋体。以蜱为传播媒介的包柔螺旋体。(一)形态呈纤细的疏螺旋体,两端尖锐。长约520m,宽0.20.5m,有310个粗而不规则的螺旋。暗视野中可见弯曲、旋转的螺旋活动。在电镜下其由柱形菌体、轴缘和外膜三部分组成。,【病原学】,(二)培养含有血液、腹水或组织(兔肾)碎片的培养基。微需氧环境,37,23天螺旋体即可生长繁殖,但不易传代保存。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良好。,【病原学】,(三)抵抗力回归热包柔螺旋体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离体组织中,08环境下存活7天。在凝血块中0至少可存活100天。但对热、干燥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在56时30min即可杀灭。,【病原学】,(四)特点内毒素样活性含有类属抗原和特异性抗原其最大的特点是体表抗原极易变异,【流行病学】,(一)传染源虱传回归热:患者蜱传回归热:鼠类等啮齿动物、患者(二)传播途径虱传回归热:体虱以人体虱人的方式传播蜱传回归热:蜱患者血液在发作间歇期仍具传染性,故输血可传播本病。,【流行病学】,(三)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且发病率在性别、年龄间无明显差别。患病后的免疫力不持久,约1年后可再感染。,【流行病学】,(四)流行特征,【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螺旋体,、,皮肤,黏膜,淋巴及血液循环,繁殖,内毒素样物质,发热和毒血症症状,皮疹和痒感,机体免疫应答,被单核-吞噬细胞吞噬和溶解,多数被消灭,少数发生抗原性变异,隐匿于肝、脾、骨髓、脑及肾等脏器中,受累器官脾肝肾心脑骨髓,间歇期,【临床表现】,(一)虱传回归热潜伏期为78天(114天),个别可长达3周。1前驱期12日,可有畏寒、头痛、关节肌肉疼痛、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及眩晕等前驱症状。,潜伏期长短不一,10天至9年,平均35月。,【临床表现】,(一)虱传回归热2.发热期高热:急骤,数小时后体温达38左右,12日内迅速高达40左右,持续67天后体温下降。剧烈头痛及全身肌肉骨骼疼痛。神经精神症状。肝脾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一)虱传回归热2.发热期出血:鼻出血、呕血、黑便等。充血:面部及眼结膜充血。心肺异常:呼吸次数增加、肺底闻及啰音、脉快,可有奔马律及室性过早搏动,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也非罕见。皮疹:一过性、点状、出血性。DIC:少见。,【临床表现】,(一)虱传回归热3.间歇期体温骤降,出汗甚多,症状减退或消失,但皮肤苍白,体温常低于37,甚或低至35。约经48天逐渐恢复正常体温。,【临床表现】,(一)虱传回归热4.复发期经79天的无热间歇期后,患者先出现低热,体温下降后又复上升,初发期的各种症状又重复出现。一般在体温重复上升之前,血中即可再次出现螺旋体,但其数量常较初发期为少。,【临床表现】,(二)蜱传回归热潜伏期49天(215天)临床表现与虱传回归热基本相同,但较轻。,【并发症】,支气管肺炎:最常见虹膜睫状体炎中耳炎关节炎偶见脑炎脑膜炎脾破裂出血,【实验室检查】,(一)外周血象虱传回归热:白细胞多增高,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间歇期恢复正常或偏低。蜱传回归热:白细胞多正常。发作次数多者贫血常较严重,血小板可减少。(二)尿和脑脊液尿:少量蛋白、红白细胞及管型。脑脊液:少数压力可稍增高,蛋白质和淋巴细胞增多。,【实验室检查】,(三)血生化试验ALT升高血清胆红素上升(四)病原学检查1.暗视野检查2.涂片检查3.动物接种,【诊断】,临床表现:不规则间歇发热者流行病学资料:是否为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有否体虱或野外作业和蜱叮咬史等确诊:有赖于查获病原螺旋体,【鉴别诊断】,布氏杆菌病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疟疾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预后】,病死率约2%6%,蜱传回归热病死率略低。儿童患者预后良好。本病痊愈后免疫力维持时间不长,一年以后可再次感染。,【治疗】,(一)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二)病原治疗首选四环素成人:每日2g,分4次服,热退后减量为每天1.5g疗程:710天赫氏样反应:及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预防】,(一)管理传染源病人必须住院隔离及彻底灭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