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动物学专业论文)桂林市鸟类群落结构及变迁.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桂林市鸟类群落结构及变迁桂林市鸟类群落结构及变迁 作者:赵金明 导师:庾太林副教授 专业:动物学 研究方向:动物区系分类 年级:2004 级 摘要摘要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不同生境中有着与其生态功能一致 的表现特征。鸟类是野生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自然生态系统还是人造 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指示作用。伴随全球城市化的迅速发 展,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城市地区的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群落已成为生态学 新的研究热点。研究城市鸟类群落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鸟类在城 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鸟类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首次较全面地对桂林市鸟类群落数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本研究的 特色:一是研究区域范围广,面积大,包括了城市郊区和市区,基本上代表了城 市地区的主要鸟类群落; 二是对城市四个季节鸟类群落的结构和数量特征进行了 分析;三是对城市六种生境(乔木灌丛、灌木草丛、水域、村落、农田和城市公 园)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四是对照以前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桂林城市 鸟类群落几十年的变化情况并初步分析了原因。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 本次调查共记录鸟类14目38科164种。 留鸟82种, 占鸟类总种数的50.00%; 夏候鸟 20 种,占鸟类总种数的 12.20%,冬候鸟 25 种,占鸟类总种数的 15.24%, 旅鸟 37 种,占鸟类总种数的 22.56%。按区系分,属于东洋界的种类有 85 种, 占鸟类总数的 51.83%;属于古北界的种类有 59 种,占鸟类总数的 35.96%;属 于广布型的有 20 种,占鸟类总数的 12.20%。在所有 164 种鸟类中,桂林市新记 录种 29 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15 种,占鸟类总种数的 9.15%。 四个季节鸟类群落特征。春季共记录到鸟类 120 种。春季鸟类平均密度是 5.9036 只/hm2。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农田灌木草丛乔木灌丛城市公 园水域村落。均匀度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灌木草丛农田村落乔木灌丛 城市公园水域。夏季调查发现鸟类共有 73 种,夏季鸟类平均密度是 4.1036 只 /hm2。鸟类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乔木灌丛灌木草丛水域农田村落 城市公园;均匀度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水域村落灌木草丛农田乔木灌丛 城市公园。秋季调查发现鸟类共有 108 种,秋季鸟类平均密度是 5.6764 只/hm2。 鸟类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 灌木草丛农田城市公园乔木灌丛村落水 域;均匀度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灌木草丛农田村落水域城市公园乔木灌 丛。冬季调查发现鸟类共有 84 种,冬季鸟类平均密度是 3.783 只/hm2。多样性 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灌木草丛水域农田乔木灌丛 城市公园村落;均匀 ii 度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水域农田灌木草丛乔木灌丛城市公园村落。 六种不同生境鸟类群落全年特征。六种生境鸟类种数统计结果显示,鸟类种 数依次是: 灌木草丛生境乔木灌丛生境农田生境城市公园生境水域生境村 落生境。种类最多的是灌木草丛生境,计 90 种;种类最少的是村落生境,计 39 种。密度最大的是城市公园鸟类群落,依次是乔木灌丛、农田、村落、灌木草丛、 水域。多样性最高的是农田生境,依次是灌木草丛、乔木灌丛、水域、城市公园、 村落。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农田生境,依次是灌木草丛、水域、村落、乔木灌丛、 城市公园。 鸟类群落与前两次调查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有 11 种鸟从市 区内迁出,包括苦恶鸟、小杜鹃、山鶺鸰、粉红山椒鸟(pericrocotus roseus) 、 赤红山椒鸟 (p.flammeus fohkiensis) 、 灰山椒鸟 (p.divaricatus divaricatus) 、 红耳鹎、喜鹊、白颈鸦、蓝矶鸫。有 6 种鸟在桂林市消失,分别是林鵙、粉红山 椒鸟、赤红山椒鸟、灰山椒鸟、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os) 、白顶溪鸲 (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 。红耳鹎、斑文鸟、褐翅鸦鹃、松鸦这几种上世 纪 80 年代消失的种类,在本次调查中又有发现。黄胸鵐、黄眉鵐(emberiza chrysophrys) 、白眉鵐这几种在上世纪 60 年代数量较多的种类,现在数量较少。 大山雀、鹊鸲、长尾缝叶莺、白鶺鸰、八哥、暗绿绣眼、褐头鹪莺、黄腹鹪莺这 些在以前调查中数量较少和一般的种类现在数量很多,已成为桂林市的优势种。 关键词:关键词:鸟类群落,多样性,变迁,桂林市 iii structure and vicissitude of bird communities in guilin city author: zhao jin-ming tutor: yu tai-lin major: zoology research direction:fauna toxology grade:2004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wildlif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cosystem, and its ecological functions are known gradually. as an indicator of biodiversity and the function of ecosystem, avian community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either the natural or artificial ecosystem. with expansion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 the research on wildlife, especially on birds in the urban area has become a hot field of ecology. in the meantime, investigation on the urban avian community, its habita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helps to enrich the theories of community ecology, urba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 and can contribute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bird community in urban ecosyste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vian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results of survey of avian community in one year ,we studied the urban community. the advantages of this research are following: firstly, the main urban avian community has been studied because the research area is larger than before in guilin. secondly, bird communities in four seasons have been studied. thirdly, the birds and its extant habitats in six types, which were arbor, shrubbery, brushwood, water areas, villages, farmland, city parks, have been compared. fourthly, we compared bird communities in this research with them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and analyzed the reasons. the major conclusions from this research are following: total of 164 species, which belong to 14 orders and 38 families, were recorded in a year. among them, the percentage of residents, summer migrants, winter migrants and migrants were 50.00%, 12.20%, 15.24% and 22.56%, respectively. 85 specie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oriental realm, which accounted for 51.83% of all species. 59specie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palaeartic realm, which accounted for 35.96%. 20 speci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which accounted for 12.20%. in all 164 species, 27 species were recorded first time in guilin.there are 15 species of birds that have been listed as the national secondary wildlife of china for protection, which was 9.15% of total spec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rd communities in four seasons were following: total of 120 species were recorded in spring. the average density in spring was 4.1036 ind./ hm2. the sequence of diversity was: farmlandshrubberyarborcity parkswater iv areasvillages. the sequence of evenness index was: shrubbery farmland villages arborcity parkswater area. total of 73 species were recorded in summer. the average density in summer was 4.1036 ind./ hm2. the sequence of diversity was arborshrubberywater areafarmlandvillagescity parks. the sequence of evenness index was: water areavillagesshrubberyfarmlandarborcity parks. total of 108 species were recorded in autumn. the average density in autumn was 5.6764 ind./ hm2. the sequence of diversity was: shrubberyfarmlandcity parksarborvillageswater area. the sequence of evenness index was: shrubberyfarmlandvillageswater areacity parksarbor. total of 84 species were recorded in winter. the average density in winter was 3.7830 ind./ hm2. the sequence of diversity was: shrubberywater areafarmlandarborcity parksvillages. the sequence of evenness was: water areafarmlandshrubberyarborcity parksvillag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rd communities in six types of habitats in a year were following: in the six types of habitats, the sequence of species richness was: shrubberyarborfarmlandcity parkswater areavillages, among which shrubbery and villages contained 90 and 39 species, respectively. the sequence of density was: city parksarborfarmlandvillagesshrubberywater area. the sequence of diversity was: farmlandshrubberyarborwater areacity parksvillages. the sequence of evenness index was: farmlandshrubberywater areavillagesarbor. bird communities had changed much compared to investigations before. the differences are following: 11 species had moved out from guilin city. they are white-breasted waterhen, lesser curkoo, white wagtail, rosy minivet, scarlet minivet, ashy minivet, red-crested bulbul, black-billed magpie, collared crow, blue rock thrush. 6 species had disappeared in guilin. they are white wagtail, rosy minivet, scarlet minivet, ashy minivet, white-capped water redstart, large-billed crow. some species that disappeared in 1980s were discover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y are red-crested bulbul, scaly-breasted munia, greater coucal, eurasian jay. some species that were large in number before were small in number in this investigation. some species that were common in number before were dominant species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y are great tit, oriental magpie robin, common tailorbird, white wagtail, crested myna, japanese white-eye, plain prinia, yellow-bellied prinia. key words: avian community, diversity, vicissitude, guilin city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广西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 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 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 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导 师签名: 日期: 1 第一章第一章 研究综述研究综述 1.1 我国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概况我国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已发现的鸟类有 1315 种1。 我国的鸟类学研究,早期是由国外的一些博物学家来华进行采集和研究。此后我 国学者郑作新、傅桐生等相继开展了中国鸟类学研究,早期的研究集中在区系划 分和物种鉴定。鸟类生态学是继鸟类分类学之后开始的,起步稍晚,研究过程大 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20 世纪 40 年代至 50 年代末,主要是用常规 手段研究鸟类的组成、季节变化、迁徙等群落特征;第二阶段从 20 世纪 60 年代 至 70 年代末,由定性描述发展到定量及用数理分析方法研究鸟类的繁殖、食性、 生态分布和群落动态特征等;第三阶段是篷勃发展时期限,利用现代化生态学理 论和先进的研究技术,如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3s 技术(gis、gps 和 rs) 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研究鸟类群落综合特征1。 鸟类群落是鸟类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起着承接种群和生态系统之间 的纽带作用。目前鸟类群落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鸟类群落的组成及结构研究。鸟类群落的组成是鸟类群落研究的主要 内容,对了解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国内 外学者就鸟类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方面做过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在城市鸟类的 基础研究中,对鸟类进行归类划分是研究中的常见内容。按鸟类的栖息地类型划 分,有山地针阔混交林鸟类、田野鸟类、城市公园鸟类、居民点鸟类、水域鸟类 等3.4.5.6.7.8;按鸟类出现的频次划分,有优势种、常见种、偶见种9.10;按鸟类的 营巢地划分,有水面巢鸟类、地面巢鸟类、灌木巢鸟类、树枝巢鸟类、树干巢鸟 类、树洞或裂隙巢鸟类、建筑巢鸟类11 ,12;按取食的食物类型划分,有食种子 鸟类、食果实鸟类、食虫鸟类、杂食性鸟类、肉食性鸟类27,38,39.50;按取食地不 同来分,有地面取食鸟类、树皮取食鸟类、树冠取食鸟类、空中取食鸟类、水中 取食鸟类等13 ,14。以上这些分析都有助于城市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二) 鸟类与生境关系研究。 许多学者对鸟类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5-30, 研究结果表明鸟类和生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生境的质量对鸟类的种类、 丰度、 生物量都有显著的决定作用;鸟类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与生境密切相关,并且能够 反映出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城市地区环境变化快,人为影响大,通过对鸟 类的研究有助于从宏观上了解和掌握城市生态环境状况。 (三)鸟类群落动态研究。对鸟类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 各群落之间的差异,群落演替的特点和环境对群落结构的影响,而且可以从理论 上对所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进行深入分析, 掌握其系统内在的变化规 律。钱国桢等31对天目山鸟类进行了 20 余年的群落动态研究,发现天目山鸟类 2 群落内的组成是有动态变化的,有的种类消失,同时又有新的种类补充,所有样 带中鸟类群落总的种类都有所增加。这是我国第一个跨时长达 20 年的鸟类群落 动态变化的研究。 1.2 城市化与城市鸟类城市化与城市鸟类 城市化是指由原来相对自然的土地向城市用地转化的过程。 随着世界各地工 业建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正以空前的速度推进。 发达国家约有 80% 的人口集中在城区, 而城区的快速发展正以惊人的速度使周围的自然地域为建筑 物的居民区所取代,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城市景观,其特点是:人造景观逐渐取代 了自然景观,尤其是建筑、人工林地和草坪取代了自然林地,高层建筑代替了低 层建筑,水域面积缩小,水体污染加重。景观的多样性导致城市鸟类栖息地边界 多、异质程度高,呈现岛屿化或破碎化特征,致使许多鸟类失去觅食栖息生境。 城市鸟类栖息地也因人类活动因素的干扰而复杂化, 因而城市鸟类在群落组成和 群落多们性、觅食成功率和营巢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20。 与自然栖息地鸟类群落相比,城市鸟类群落有其特殊性,一些学者已对城市 地区鸟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32。目前城市鸟类群落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鸟类群落的基础性研究。即通过对城市鸟类的调查, 确定该城市或城市公园的鸟类名录、群落结构以及季节变化等5,6,8,33,34。这往往 是城市鸟类群落研究的早期工作,也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二是城市化对鸟类群 落的影响。城市化一方面使许多鸟类失去觅食栖息生境,同时城市也为能够适应 其环境的某些鸟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的栖息地, 如人们丢弃的食物常成为一些鸟 的美食,大量的建筑物为一些鸟类提供了理想的筑巢地20。 归纳起来,城市化对鸟类群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化导致鸟类群落的组成发生变化。沿城市化梯度,自然林地中常 见的食虫鸟类、筑地面巢或者树洞巢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减少的趋势,而一些 与人共生种,如麻雀、家燕、楼燕等,其数量则随着城市化而上升,并逐渐成为 优势种2,16,17,18。 (二)多数研究者认为,鸟类群落的多样性随城市化程度提高而下降;而另 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适度的城市化有助于提高鸟类群落的丰富度和物种多样 性。后一结论实质上验证了中度干扰理论15,16,24。 (三)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有些鸟类的密度和多度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上 升。但分析原因时观点不尽一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城市中具有丰富的食物 来源16,17; 城市中天敌相对稀少, 缺乏补食压力36; 人为干扰抑制了竞争物种24。 目前对城市环境的宏观结构与鸟类生态分布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他们 3 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城市生境类型鸟类群落的结构不同,城市栖息地的空间异质 性对鸟类群落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赵欣如等对北京公园鸟类群落结构进行研 究发现,不同类型公园鸟类群落组成有很大差异,面积大、植被发育好的公园优 于面积小、植被发育差的公园,而公园内有无水域对鸟类群落的影响不明显。赛 道骞、王德勇等对济南市鸟类群落研究发现,植被类型及其发育阶段对鸟类组成 及其群落演替有重要影响,而人类的活动对鸟类的分布也有直接影响。孙永梅等 对长春市公园鸟类集团结构进行了研究, 用聚类的方法将鸟类划分为四个不同类 型的取食集团。 陈水华等对杭州市城市化对水鸟的影响和城市鸟类栖息地选择等 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发现水鸟的密度和多样性随城市面上化程度的提高而 下降,公园的面积、植被盖度、连通性及人为干扰等多种因素都对鸟类群落有影 响。 从上述的研究可以看出,城市的发展、土地的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改变对 鸟类的影响是明显的,人类建立城市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 境,若一个城市已不适合鸟类生存,那么也一定不适合人类生存。因此,在城市 的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创造出一个人类与自 然和谐的空间。 1.3 桂林市鸟类研究概况桂林市鸟类研究概况 对桂林鸟类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林吕何37在广西师范 学院工作期间自 1959 年 9 月至 1962 年 8 月,继又在 1964 年 4 月到 5 月,在桂 林穿山、七星岩、王城、叠彩山、雁山、尧山、猫儿山、屏风山、桃花江等地作 定点采集、数量统计和观察记录。在 1982 年发表的桂林鸟类初步研究中共记录 鸟类 14 目 29 科 108 种(包括亚种) 。在鸟类居留型中,留鸟占 45%,冬候鸟, 夏候鸟及旅鸟共占 55%,数量最多的是黄脚三趾鹑、鹌鹑、家燕、白头鹎、鹨、 红胁蓝尾鸲、黄眉柳莺、黄腰柳莺、麻雀、黄眉鵐、黄胸鵐、白眉鵐、金翅雀等。 小鸦鹃、褐翅鸦鹃、山斑鸠、环颈雉、松鸦等为稀有鸟类。 李汉华38于 19771983 年期间对广西鸟类进行了的调查、 采集和资料整理, 在存获标本中,发现广西鸟类新记录 36 种。其中属于桂林采获的种类有 18 种, 分别是草鹭、黄嘴白鹭、黑鳽、白鹳、白琵鹭、大麻鳽、金雕、秃鹫、红脚隼、 红隼、凤头麦鸡、青脚鹬、红脚鹬、针尾沙锥、三趾鹬、勺鸡、棕噪鹛和斑背燕 尾。 此后,李汉华、庾太林、申兰田39总结从 1983 年到 1990 年在雁山、南边 山、七星公园、穿山、尧山、凉风桥以及青狮潭、白竹境、大江三个水库等地对 桂林鸟类的观察记录、采集和数量统计工作,发现桂林候鸟有 150 种,占桂林鸟 4 类的 68%,其中有旅鸟 78 种,占绝对优势,候鸟中常见种有 19 种,一般种 72 种,少见及偶见种 58 种。候鸟全年种数的变化近似“m”形,4 月和 11 月为几 乎相等的两个波峰;6、7、8 月和 12 月、1 月为曲线的波谷,与 60 年代相比候 鸟组成变化较大,黑枕黄鹂、黑卷尾、寿带、赤红山椒鸟、粉红山椒鸟、林鵙、 红耳鹎、红尾伯劳 9 种在 60 年代在市区各公园均有繁殖,但在此 8 年调查过程 中未发现在市区繁殖,即使在郊区,也只在偏僻的山林中才见到它们的踪迹。赤 红山椒鸟、林鵙、红耳鹎、松鸦、斑文鸟、褐翅鸦鹃 6 种鸟已在桂林消失。60 年代数量多的鸟类绿鹭、豆雁、山鶺鸰、喜鹊数量已经非常稀少。并指出导致桂 林候鸟种类和数量明显下降、 繁殖鸟减少的原因是桂林人口增加, 流动人口剧增, 原来宁静的环境被破坏;树林急剧减少,水域面积大量缩小,致使鸟类栖息和繁 殖地减少,食物来源困难;猎枪增多加上管理不善,打鸟的人十分猖獗。 2000 年 7 月至 2001 年 7 月期间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对对两江机场及周边的 鸟类进行了调查,全年共发现鸟类 90 种40,41,其中夏季鸟类 57 种,冬季鸟类 64 种。在几种不同的生境中,机场草坪鸟类 24 种,优势种为小云雀、家燕、田 鹨;草坡灌丛鸟类 39 种,优势种为小云雀、 ;田鹨、白头鹎;农田鸟类 54 种, 优势种为家燕、田鹨、白头鹎;居民区鸟类 34 种,优势种为家燕、白头鹎;松 林灌丛鸟类 51 种,优势种为白头鹎、大山雀;水域鸟类 29 种,优势种为白喉红 臀鹎、白头鹎、金翅雀。研究中指出,机场及周边复杂的环境为鸟类提供了丰富 的食物和适宜的栖息地,机场草地吸引了多种昆虫,昆虫的大量繁衍吸引了小型 食虫鸟类,而小型鸟类可能引来捕食小鸟的猛禽。调查中较不重要甚至最不重要 的大中型鸟类对飞机的威胁最大。桂林市是迁飞鸟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大量的 迁飞鸟在春秋两季路过,对飞机造成很大威胁。 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自身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城市是人口高 度集中的地区,其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居住其中的居民来说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对 城市鸟类的调查研究,可以分析鸟类与环境的依存关系,进而了解城市环境是否 适合人类居住,因为鸟类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有鸟类生活的地方一定适合人 类生存。本研究不仅对桂林周边的湿地、农田、自然林地,而且对市内的公园绿 地,人工林地均做了调查研究。总结不同生境、不同季节鸟类群落的结构、组成 特点。对照以前的研究成果,查看桂林城市发展过程中鸟类群落的变动特点,进 而为桂林市发展规划提供资料或参考;也为了解桂林市鸟类资源提供基础数据, 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5 第二章第二章 桂林市概况桂林市概况 2.1 位置与面积位置与面积 桂林市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 座落在越城岭、 海洋山、驾桥岭及天平山等中低山夹持的岩溶盆地中,扼湘桂走廊最南端。地理 座标为北纬 250040252145、 东经 11013021102915之间, 东北邻灵川县,南接阳朔县,西接临桂县。桂林市区由象山、秀峰、叠彩、七星 四个城区和 1 个郊区组成, 总面积 565 平方公里, 其中城区 33.4 公里, 郊区 531.6 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大致自北向南微倾斜,地面海拔 140160 米。东部尧山海 拔 909.3 米,西部最高峰侯山海拔 581 米。漓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42。 2.2 气候与水文气候与水文 桂林市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 18.8,最冷月为 1 月,平均气温 7.9,最热月为 7 月,平均气温 28.2。热量丰富,光照充足, 太阳辐射的年平均值为 99034.1 卡每平方厘米。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602.1 小时。 年大于 0的积温,平均为 6874.7。空气的平均相对湿度为 76%。雨量充沛, 年平均降水量为 1872.1 毫米,最多年降水量 2679.1 毫米,最少年为 1362.7 毫 米。 (1)桂林春季(35 月)平均气温 18.2,平均降水量达 728 毫米,占全年 总降水量的 39%,其中 5 月份平均降水量为 343 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18%, 居全年之首。春季是多雾季节,该季平均有雾日数是 1.8 天,季最多雾日达 7 天,占全年有雾日数的 43%。 (2)桂林夏季平均降水量 697.4 毫米,占全年总降 水量的 38%;平均降水日数 48.4 天,占全年总降水日数的 28%。桂林的夏季平圴 气温 27.4,极端最高气温为 39.4(1953 年 8 月 13 日) 。三伏是指 7 月中旬 到 8 月中旬的 1 个月时间。桂林长年盛行东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3)桂林的秋 季平均气温 20.5.该季平均降水量为 245.7 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13%。平 均降水日数仅有 28 天,占全年总降水日数的 16%,是全年最少的时期。平均日 照时数 512.4 小时,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 32%。 (4)桂林冬季平均气温 9.0, 极端最低气温曾出现过零下 4.9(出现在 1955 年 1 月 12 日) 。该季平均降水 量 191 毫米,平均降水日数 39 天。有霜日数平均为 8 天,降雪日数平均 4.4 天, 平均积雪日数 0.6 天,结冰日数平均 6 天。桂林冬无严寒,无霜期长,利于植物 生长,冬季仍是山青水秀,呈现亚热带的自然景观 42。 在市区过境的河流漓江、桃花江、相思江、和南溪;境内河流有灵剑溪、小 东江、宁远河等。漓江流经市区的河道长 49.3 公里,多年平均流量 40.3 亿立方 米;桃花江流经市区河段长 18.4 公里,年平均流量 11.6 立方米每秒;相思江流 经市区河段长 31.5 公里,年平均流量 16.4 立方米每秒。桂林市区共有大小湖塘 6 百余个,总面积达 13.65 平方公里,面积较大的湖塘为榕湖、杉湖、宝贤湖、丽 泽湖、西清湖、西湖、芳莲池等。桂林地下水资源丰富,市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为 每年 4 亿吨,80.39%为地直洞穴中岩溶水,18.78%为松散层中孔隙水,0.83%为 基岩裂隙水42。 2.3 地貌地貌 桂林市区地区地貌类型复杂,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地区表现不同地貌类型和 地貌景观。根据区域地势及地貌的共同性原则,划分为两个区和 6 个小区。 (1) 山地丘陵地貌区: 位于市区东部及西部边缘地区, 包括大河乡东部、 朝阳乡东部、 柘木镇东南部、草坪乡全部、雁山镇东部、大埠乡东部与西部边缘、甲山乡西部 和二塘乡西北部,面积为 182.2 平方公里,占市区总面积的 31.7%。主要的地貌 类型有峰丛洼地,其次为丘陵、丛丘谷地和低山。其分布面积分别为 133.26 平 方公里、20.1 平方公里、12.02 平方公里和 9.08 平方公里。 (2)平原地貌区:位 于市区北部、中部和西南部,包括大河乡大部、甲山乡东部、穿山乡全部、朝阳 乡西部、二塘乡东南部、柘木镇西北部、雁山镇大部和大埠乡西部等。区域面积 共 393.2 平方公里,呈近南北向展布,地面平坦,地形起伏变化不大,大致由北 而南逐渐变低,海拔高度 145180 米,相对高度 1030 米左右42。 2.4 植被与动物植被与动物 桂林植物群落(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林带范围的南缘,植物种类多,群落 复杂。自然植被主要有:马尾松林、石灰山常绿阔叶林、石灰山常绿落叶混交残 林、樟树加竹类林及草丛类。人工植被分四类: (1)园林风景林:乔木层种类有 松属、柏属、樟属、泡桐属、桉属、玉兰属、木莲属等。灌木层有杜鹃、茶、萝 芙木、状元红、南天竹等。草本层有红荨麻、花叶冷水花、姜属、吉祥草、钝叶 草、淡竹叶、麦冬等。 (2)行人道人工林:种类有银桦、海桐、正木、夹竹桃、 苦楝、香椿、梧桐,还有泡桐、乌桕、油荼、板栗树、桉树、竹、柑桔树、桃树、 李树、枇杷树、荼树、麻等。 (3)水田水塘作物植被:有水稻、莲、慈菇、马蹄、 茭等。 (4)蔬菜旱作物植被:种类有瓜类、豆类、蔬菜类、薯类等。桂林植被种 类包括乔木、灌木、藤本、草本,高等植物的种类从蕨类植物开始统计,共计 2329 种。桂林原产 1166 种,作物和栽培外来种 1163 种,隶属 247 科,969 属。 桂林市有各类动物 1593 种,隶属 60 目 295 科。其中软体动物 1 纲 2 目 3 科 14 种。节肢动物 5 纲 27 目 216 科 1287 种。脊椎动物 5 纲 31 目 76 科 272 种 42。 7 第三章第三章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3.1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 同时在飞机场利用机场鸟网采用网捕 法捕捉一部分鸟类。在桂林市及飞机场周围分别随机设置 10 条穿越各种生境的 样线。将桂林市七星公园、穿山公园、南溪山公园、象山公园、西山公园、伏波 山公园、叠彩山公园七个公园设置为七个样方(图 4-1) 。每个样线和样方每个月 调查一次。 从 2005 年 10 月到 2006 年 9 月对桂林市的鸟类进行了一年的抽样调查。根 据桂林气候特征将全年分为四个季节:3、4、5 月为春季;6、7、8 月为夏季;9、 10、11 月为秋季;12、1、2 月为冬季。根据调查时鸟类的栖息地将生境分为六 种,分别是乔木灌丛、灌木草丛、水域、村落、农田和城市公园。本次调查区包 括桂林七个公园,分别是。在桂林市随机设包括各种生境的样线 10 条,每条样 线平均长4公里。 加上飞机场10条样线, 每条长约4公里。 调查总面积约110 hm2。 调查中以大约每小时 1.5km/h 速度对两侧 50m 内鸟类的种类、 数量、 出现频率及 小生境进行观察记录,调查时间尽可能选择在鸟类活动高峰期的早晨和傍晚。调 查工具是 7 倍双筒望远镜。每个样线和公园每个月调查一次。全年调查共计 240 样线次,70 样方次。 3.2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 鸟类样线密度按 d=n/2lw 公式计算,其中 d 为鸟类密度,n 为样带内记录 的鸟类数量,l 为样线长度,w 为样线单边宽度。 物种多样性指数采用 shannon-wiener 指数进行计算:h=-pilogpi, pi为物 种个数与所有物种总数之比。 均匀度指标采用 pielou 指数进行计算:j= h/hmax, hmax为 lns,s 为物种数。 根据遇见频次(p) ,即单位时间内遇见鸟类的次数来确定优势种和数量级。根据 本次调查结果,将 p0.5 的定为优势种,0。5p0.05 的定为常见种,同时在 数量级上将优势种和常见种定为数量较多种类, 用 “*” 表示; 将 0.05p0.02 的定为普通种,数量级定为一般种类,用“*”表示;将 p乔木灌丛灌木草丛城市公园 水域村落,其中种类最多的是农田生境,占春季鸟类总数的 53.33%,种类最少 的是村落生境,公占春季鸟类总数的 19.17%。在所调查到的鸟类中雀形目鸟类 最多计 67 种,占春季鸟类总数的 55.83%,其次是鹳形目鸟类 8 种和鸻形目鸟类 8 种,分别占有春季鸟类总数的 6.67%。 在春季鸟类中,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10 种,占春季鸟类总数的 8.33% 在四个季节中最多。分别是黄嘴白鹭、黑翅鸢、普通鵟、红隼、燕隼、游隼、褐 翅鸦鹃、小鸦鹃、斑头鸺鹠和领角鸮。总体来看种类不少,但数量不多。其中黄 嘴白鹭发现于江边,属过路鸟经过桂林;隼形目几种猛禽多在市郊农田及周围开 阔地带活动,两种鸦鹃活动于灌丛,偶见于农田边缘;两种鸮形目鸟类由机场鸟 网捕得。 5.1.2 数量特征分析数量特征分析 春季调查结果显示,桂林市春季鸟类平均密度是 5.9036 只/hm2。密度比较 大的鸟类是白头鹎(1.1991 只/hm2) 、大山雀(0.4891 只/hm2) 、家燕(0.4700 只 /hm2) 、 树麻雀 (0.3000 只/hm2) 、 八哥 (0.2109 只/hm2) 、 小白鹭 (0.1882 只/hm2) 、 棕背伯劳(0.1818 只/hm2) 、黄腹鹪莺(0.1754 只/hm2) 、鹊鸲(0.1727 只/hm2) 、 褐头鹪莺 (0.1536 只/hm2) 、 暗绿绣眼 (0.1364 只/hm2) 、 白腰雨燕 (0.1364 只/hm2) 、 白鶺鸰(0.1345 只/hm2) 、牛背鹭(0.1145 只/hm2) 、黄腹山雀(0.1055 只/hm2) 、 黄眉柳莺(0.0991 只/hm2) 。 16 遇见频次是单位时间内遇见某种鸟类的次数, 是种群数量统计的一种重要方 法,根据本次调查结果,为了便于分析,把遇见频次在每小时大于 0.5 的定为优 势种, 在下 0.050.5 之间的定为常见种, 在 0.020.05 之间的为普通种, 小于 0.02 的定为稀有种。调查结果显示,全部生境中优势种中有 10 种,依次是白头鹎 (pycnonotus sinensis) 、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 、鹊鸲(copsychus saularis) 、 大山雀 (parus major) 、 八哥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 白鶺鸰 (motacilla alba) 、 家燕(hirundo rustica) 、黄腹鹪莺(p. flaviventris) 、褐头鹪莺(prinia inornata) 。 常见种有 38 种,如 池鹭(ardeola bacchus) 、画眉(g. canorus) 、田鹨(anthus rufulus) 等。 普通种 20 种, 如黑翅鸢 (elanus caeruleus) 、 山鶺鸰 (dendronanthus indicus) 、 红胁蓝尾鸲 (tarsiger cyanurus) 等。 稀有种 52 种, 如栗苇鳽 (lxobrychus cinnamomeus) 、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 、红尾伯劳(l.collurio)等。 5.1.3 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 鸟类群落的种类数量或相对丰盛度的研究大都用物种多样性来表示。 多样性 指 数 是 反 映 一 个 地 区 物 种 多 样 性 和 均 匀 性 的 重 要 指 标 。 本 研 究 采 用 shannon-wiener 指数和计算各生境鸟类多样性,采用 pielou 指数计算均匀度(表 4-1) 。结果显示,桂林春季 6 种生境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农田生境,为 3.227, 最低的是村落生境,为 2.359,从高到低排列为:农田灌木草丛乔木灌丛城 市公园水域村落。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灌木草丛生境,为 0.799,最低的是水 域生境,为 0.686,从高到低排列为:灌木草丛农田村落乔木灌丛城市公园 水域。 表 4-1 桂林春季 6 种生境鸟类数量和多样性 生境类型 乔木灌丛 灌木草丛 水域 村落 农田 城市公园 数量 1326 512 692 955 1477 1528 种类 59 51 37 23 64 46 多样性 2.979 3.127 2.477 2.359 3.277 2.620 均匀度 0.731 0.799 0.686 0.752 0.788 0.688 5.1.4 各生境鸟类群落相似性分析各生境鸟类群落相似性分析 根据 6 种生境中鸟类的种类,计算各生境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表 4-2) 。从表 中可以看出,农田和乔木灌丛有最大的相似性,为 0.4138;水域和农田次之,为 0.4028;再下为乔木灌丛和灌木草丛,为 0.3974;相似性系数最低的是水域和乔 木灌丛之间,为 0.2500。农田生境和乔木灌丛生境鸟类群落相似性高是因为桂林 农田与乔木灌丛相邻或交错相间, 另外春季路过桂林的大量鹭科鸟类喜欢在农田 17 觅食,到临近的树林栖息。农田鸟类群落与水域鸟类群落相似性高是因为农田多 为水田,农田之间有很多鱼塘和小水流,吸引了大量水鸟。乔木灌丛和灌木草丛 两种生境鸟类群落的相似是因为生境相似。 乔木灌丛和水域鸟类群落的相似性低 反映了两者的生态环境相差巨大。 表 4-2 桂林春季 6 种生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物的营养需要
- 生物物种安全保护体系建设
- 皮肤科湿疹药物治疗须知
- 职场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 幼师教育家精神演讲稿
- 实习员工实习报告
- 2025版前列腺癌常见症状及护理方法指南
- 手环心率测试原理
- 脑卒中宣教护理品管圈
- 脑出血患者入院宣教
- 2025至2030麻醉药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报告
- 检测单位抽样管理制度
- 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2025修订
- GB/T 29188-2022品牌价值评价多周期超额收益法
- T/CAPA 3-2021毛发移植规范
-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车辆维修证明书(8篇)
- 风电总包合同协议书
- 物业移交消防协议书
- 《厦门大学海洋科学导论课件》(生物部分)
- 车位代持合同协议
- 装修公司流程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