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esearch on antidumping accounting equity-protecting system of chinese export enterprises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zhang pan supervisor:liu zaochun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china i 摘 要 自从我国加入 wto 以后,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数目一直 位于世界首位,而反倾销诉讼的胜诉率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反倾销诉讼的实质已不 仅是法律层面的摩擦,而是法律框架下的会计证据之争,运用会计证据进行会计举证和 抗辩是国际反倾销应诉中最重要的法律武器。 我国应诉反倾销的研究以前多集中在经济学和法学方面, 对反倾销会计的关注起步 较迟,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上还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内容仍然比较零散, 而对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的探索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研究应对反倾销会计证据的获取 路径及其运行机理,不仅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同时对于拓展会计理论创 新,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提供新的战略思路和理论支持,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 实意义。 本文采取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维权体 系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首先对我国自 1979 年至今遭受的国外反倾销诉讼情况进行 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论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对反倾销会 计的研究现状,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然后,对本论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进 行了会计解读。接着,研究了我国出口企业在反倾销会计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出口企业 在应诉反倾销时存在应诉率低, 胜诉率低的现状引出由此产生的反倾销会计中存在的问 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继而在分析国际反倾销调查程序的基础之上得出会计在调查中发挥 的作用,主要有会计举证和会计抗辩的作用,以这两个主要作用为出发点,构建出会计 维权体系中的举证维权体系和抗辩维权体系。最后,对应诉反倾销会计的维权体系有效 运行的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进而构建了应诉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系 统,包括反倾销会计预警系统和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从而预防和规避反倾销诉讼案件 的发生,保障会计资料的供应,提高企业的胜诉率。 关键词: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市场经济地位,正常价值,结构价格,单独税率, 倾销幅度 iii abstract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number of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 and anti-dumping measures which chinas export enterprises faced has been the most in the world, while the win rate of the anti-dumping litigation is far below the world average the essence of the anti-dumping litigation is the accounting evidence of the legal framework. the exercising of the accounting evidence to quote and defe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legal weapon in the international anti-dumping litigation. the researches in anti-dumping have been concentrated in economics and law before, the anti-dumping accounting researches started later so that if is still in exploration phase at present. the content is still relatively fragmented and has not formed a mature system yet. the research on th the anti-dumping accounting rights system is even fewer.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anti-dumping accounting evidence acquisition path and its operation mechanism, is not only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but also have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and the accounting theory innovation, offer new strategic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hinese export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s of combination of specification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 to analyses the accounting issues of anti-dumping system. firstly, analyse the statistics of the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 and measures ever since 1979, and elaborat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significance, explained the current research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ountries to determine the research thought and method. secondly, study the problems of export enterprises in the anti dumping accounting. the low responding and win rate leads to the resulting in anti dumping accounting existence question and proposes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then construct the accounting proof system and the accounting defend system 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role accounting played in the international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 procedures, that include accounting proof and accounting defend.finally, analyse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 of the accounting right system to operate effectively, and then constructs the anti-dumping accounting rights safeguarding system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the anti-dumping warning system and iv anti-dumping accounting linkage mechanism, thereby preventing and avoiding anti-dumping litigation cases, guarante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upply, and improve the win rate of the export enterprise. keywords: anti-dumping accounting, equity-protecting system, market economy status, normal value, constructed price, separate rate, margin of dumping v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意义 . 2 1.3 研究文献综述 . 3 1.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3 1.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4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6 1.4.1 研究方法 . 6 1.4.2 研究内容 . 6 1.5 本文创新点 . 8 第二章 反倾销会计相关理论研究 . 9 2.1 倾销与反倾销的会计解读 . 9 2.1.1 倾销概念 . 9 2.1.2 反倾销概念 . 10 2.2 市场经济地位与非市场经济地位 . 10 2.2.1 欧盟的市场经济地位申请标准 . 11 2.2.2 美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申请标准 . 12 2.3 倾销定义下不同指标的会计解读 . 13 2.3.1 正常价值的会计解读 . 13 2.3.2 出口价格的会计解读 . 16 2.3.3 倾销幅度的会计解读 . 17 2.3.4 单独税率的会计解读 . 18 2.4 反倾销会计基础理论 . 20 2.4.1 反倾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 20 2.4.2 反倾销会计的目标 . 20 2.4.3 反倾销会计基本假设 . 21 2.4.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21 2.4.5 反倾销会计的职能 . 22 2.4.6 反倾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 23 第三章 我国出口企业在反倾销会计领域存在问题分析 . 24 3.1 我国出口企业应诉反倾销现状分析 . 24 3.2 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27 3.3 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 29 第四章 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研究 . 33 vi 4.1 会计在反倾销程序中发挥的作用 . 33 4.1.1 反倾销调查一般程序 . 33 4.1.2 会计在反倾销程序中发挥的作用 . 34 4.2 会计举证维权体系研究 . 35 4.2.1 申请市场经济地位的会计举证方法 . 36 4.2.2 反倾销调查问卷的会计举证方法 . 37 4.2.3 反倾销实地调查的会计举证方法 . 39 4.3 会计抗辩维权体系研究 . 40 4.3.1 关于被调查产品低价销售问题的会计抗辩 . 40 4.3.2 关于被调查产品成本分配问题的会计抗辩 . 41 4.3.3 关于替代国及替代国价格问题的会计抗辩 . 41 4.3.4 关于申诉方所述的产业损害问题的会计抗辩 . 42 第五章 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之保障系统研究 . 43 5.1 反倾销会计预警系统的构建 . 43 5.1.1 反倾销会计预警系统概述 . 43 5.2.2 反倾销会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5 5.2 建立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 . 48 5.2.1 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概述 . 48 5.2.2 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中各部门功能定位 . 48 5.2.3 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运行原理分析 . 50 结 语 . 52 参考文献 . 53 致 谢 . 56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加入 wto 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由于其在劳动力及资源方面的比较优 势,使得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飞速增长。随着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趋 势的加强,传统的诸如关税、进口许可证、配额限制等贸易保护措施越来越受到限制且 失去其原有的作用。反倾销、反补贴和技术性壁垒逐渐成为各国赖以保护本国贸易的主 要手段。其中,反倾销又因其规则的模糊性及各执行机构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成为了国 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手段并被广泛采用。 据统计,自 1979 年欧共体率先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和机械闹钟反倾销并获成功以 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不仅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频繁对我国实施反倾销调查, 就连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墨西哥、智利、秘鲁、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也对我国发 起了空前的反倾销诉讼,涉及钢铁、五矿、化工、轻工、纺织、林业、农业、机械、电 子等商品 4000 多种,每年平均损失 800 多亿人民币。其范围之广、频率之高、涉案金 额之大,使中国出口企业损失惨重。 虽然 wto 倡导贸易自由化、竞争公平化,保护主义却从来不曾离开过,危机时更 会愈演愈烈。 反倾销成为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通行的准则框架内借尸还魂的常 用手段1。我国作为经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深受其害。不论是初裁时临时反倾销 税的征收,还是终裁时反倾销措施的实施,都会直接导致出口数量的减少、出口价格的 攀升,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即便是最终裁定倾销不成立,也由于早前的调查浪 费了企业大量的财力,也可能因为“多米诺骨牌效应”遭受着其他国家的倾销指控。因 此,只要提起反倾销,就会对该产品的出口形成短期或长期的限制作用,甚至永久的退 出该国市场。反倾销和应诉反倾销问题现在、将来都会是我国不得不面临的、无法回避 的热点问题。 这就需要企业不仅要积极应对, 还必须寻求到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地应对。 目前我国出口企业在反倾销问题上呈现出 “两低” 的情况, : 一是应诉率低, 在 50% 70%之间;二是胜诉率低,不足 30%。在发生的数目惊人的对华反倾销案中,我国大 多数出口企业对外国针对自己的反倾销调查不敢应诉和应诉不力, 直接导致了这些反倾 销案的败诉。中国出口产品在西方国家市场上遭遇反倾销阻击的同时,外国产品又大规 模的占据中国市场,对我国市场所造成的危害日益显露。倾销与反倾销的双重挤压不仅 第一章 绪论 2 使我国进出口企业遭受损失, 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乃至社会稳定都将产生不利影 响,如何应对倾销与反倾销已不仅是贸易界和法学界研究的问题,其中涉及的大量会计 问题需要从会计的角度进行认定。在一定意义上,反倾销不是普通的法律诉讼,也不是 简单的经济问题, 而是发生在既定法律程序下的会计制度纷争, 一旦反倾销调查发起后, 调查机关与有关当事人就迅速卷入到一场关于产品成本与价格的会计争论中2。在这种 背景下,针对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1.2 研究意义 反倾销是个复杂的问题,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涉及经济、政治、法律、会计等诸 方面。从以往反倾销经验来看,在相关法律框架下,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成败,从某种意 义上讲,取决于应诉企业快速响应的态度和所提供会计信息的支持效力,以及与之相适 应的制度体系安排。应对反倾销需要建立一个反倾销会计系统,但我国却缺乏与国际一 致的会计政策和相应的会计维权体系, 使得我国企业在遇到非正常的反倾销待遇时无章 可循,无法可依,即使想要申诉也没有中介机构例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协助。 在反倾销诉讼中,会计承担着提交大量数据的重要作用,这要求会计不仅能够清晰 的把握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还要求熟悉国际反倾销法对会计不同项目标准、范围的界 定,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及时、准确地提交各种资料。企业要想在反倾销 的诉讼中占据主动,就必须能够综合运用会计、法律、贸易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提供进 行反倾销预警、诉讼、举证、抗辩、结果反馈等各方面所需的会计信息,即建立反倾销 会计3。鉴于外贸出口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反倾销会计,解决我 国企业在受到国外反倾销时面临的会计问题, 使出口企业从被反倾销的困难境地中得到 解脱,不但在微观上对出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帮助,还对缓解国内就业和国内市 场竞争,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改造,增强未来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 利用外资,而且对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保持国内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大意义。 可见,针对反倾销的研究并不是单独学科的领域,而是多学科的交融。应诉国际反 倾销的研究以前多集中在经济学和法学方面,对反倾销会计的关注起步较迟,目前还处 于探索阶段,研究还不深入,在理论上还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内容仍然比较零散, 而对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的探索更是少之又少。 自从 2002 年孙凤英第一次提出“反倾销会计”和“反倾销应诉会计”这两个概念 并对其内涵和外延作界定以来,反倾销会计这门新学科就正式进入学术界视野了。而近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年来,反倾销中透析出的会计问题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其重要性也被逐渐认可,将会 计知识融入运用到反倾销领域的呼声不断高涨。而一门学科的建立不仅包含了其概念、 目标、职能、原则等理论框架,还需要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不断提炼和完善。这对 于反倾销会计这门学科而言,一个为大家认可的学科的建立还为时尚早。 原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曾在“反倾销与会计”论坛致辞时说: “会计工作做得好坏, 往往是决定应诉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中国应尽早建立反倾销会计保护体系,提 高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能力。 ”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776 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首次将当时各国政府奖励出口贸易的做法 称为倾销,从此开始了对倾销问题的研究。美国学者 canning(1931)具体阐述了反倾销 相关法律框架下的出口产品成本计算问题4。 bollom 和 donald(1990)对反倾销案例进行 了系统研究,并深入分析了这些案例所涉及的具体会计问题如借款利息的核算等5。 kaplan(1991)等对反倾销案例中出口产品成本计算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但显然当时的 成本计算方式和现在已经大相径庭6。 davis 和 may(1991)通过韩国羽绒服反倾销案例中 的利息费用的处理检验了美国商务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剖析了美国反倾销法律关于 产品成本计算过程的规定7。robert(1996)着重研究了会计人员在贸易调查中帮助收集 数据时的职业道德8。michael 和 bruce(1999)分析了美国反倾销的福利成本 9。 bovard(1999)引用美国的案例研究了反倾销的价格可比性,他指出美国商务部按十种不 同 的 方 法 计 算 一 家 巴 西 企 业 的 产 品 成 本 而 产 生 了 几 种 不 同 的 裁 定 结 果 。 robertwmegee 和 galinagpreobragenskaya(2004)以俄罗斯的反倾销案为研究对 象, 探讨了转型经济中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该如何从会计数据方面应对国际 反倾销10。他们认为,随着世贸组织对关税和配额关注程度的日益降低,反倾销正逐渐 成为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而现行的 wto 反倾销规则体系则明显偏向于调查发起方的 利益。当被调查国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时,成本计算就更加困难和复杂。琼斯曾对 美国倾销应诉中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行了研究,在该研究中,他选择了从 1980 年到 1985 年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六次进口救济调查,5 种行业的 23 个公司,经回归分析后,他发 现几乎所有的样本公司都有人为地调低公司的净收益, 以此作为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借口 11。robert w.mcgee 和 yeomin yoon 从会计角度针对我国的 5 个反倾销案例进行研究 第一章 绪论 4 时指出,反倾销调查的关键在于对应诉方和起诉方的会计准则差异的处理,尤其是折旧 和存货这两个指标对成本的重要影响12。而欧盟 2005 年强制要求企业必须采用国际会 计准则的做法也验证了会计准则国际化对于反倾销诉讼的影响。 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对反倾销与会计之间的研究较早,虽然各有千秋,但他们都 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指出了应诉反倾销应重视会计方面的问题,有的从会计准则方面 入手,有的从内部控制方面分析,有的则从规范会计制度,重视会计档案的保管,会计 人员的素质等方面研究, 但是对均未形成体系, 对如何迅速及时的应对反倾销诉讼调查, 减少进出口企业的损失方面的研究不够充分。 1.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自从加入 wto 以后,伴随着我国每年惊人的反倾销案件,对反倾销会计研究引起 了理论界的重视,研究反倾销会计的文章也雨后春笋般生长。 曾任中国证监会顾问的梁定邦先生在杭州举办的“新世纪论坛”上演讲,强调反倾 销应诉必须提高我国的会计水准, 从会计视角研究企业应对反倾销策略开始引起人们的 关注。 孙凤英(2002)是最早提出建立反倾销会计和反倾销应诉会计,并对反倾销会计进行 了定义;随后,周友梅、孙铮、刘爱东、袁磊等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孙凤英(2002) 鉴于反倾销法理与会计的独特关系,以及我国对外反倾销较少,反倾销应诉乏力的具体 情况,认为有必要创建反倾销会计和反倾销应诉会计。他对反倾销会计进行了定义并分 别就反倾销会计和反倾销应诉会计的设立依据、主要任务、主要目的进行了阐述13。 周友梅(2003)最早明确提出建立反倾销会计的框架,认为我国必须尽快建立中国的 反倾销应诉会计、反倾销规避会计以及同时开展反倾销调查会计14。 卓骏(2003)通过时差相关分析选择警兆指标,并通过预警效果检验,建立欧盟反倾 销统计预警模型和预测模型15。李锋、章仁俊(2003)认为自 1979 年以来,国外对我国 的反倾销给我国带来了严重损失,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严峻的现实决定了必须 建立应对反倾销预警体系,以减少国外的反倾销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16。 冯巧根(2004)认为应诉反倾销财务战略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不必要 的反倾销指控,企业财务战略包括差异化的战略、正确的价格战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等等17。 苏君、陶艳娟(2004)认为自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至今,愈演愈烈的国外对我国发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起的日益加剧的反倾销诉讼需要反倾销会计来助阵,我国要大力培养反倾销会计人才。 反倾销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 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具体包括精通会计、 熟悉相关国际国内会计准则,通晓国际反倾销法律,掌握国际贸易知识,精通国际法务 会计和具备必要的外语水平等18。 刘爱东(2005)就会计准则趋同对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统计结 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中对会计准则趋同的认识与实施现状, 并为探 讨我国企业运用会计准则趋同效应有效地应对国外对华提起的反倾销指控, 提升中国企 业的国际竞争力,维护我国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实证支持19。 孙凤英(2006)认为会计证据在反倾销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为进口国反倾销当 局的反倾销立案、调查、裁决提供信息支撑;具有定案、定价、定性、定幅的功能。我 国在对外反倾销中,要善于运用会计证据提供的信息说话,提高反倾销的成功率20。 廖晓菲(2008)从反倾销成本核算角度进行探讨,按照企业成本管理的薄弱与健全分 别给出了成本核算的改进建议,并提出了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方面的优势,建议企业 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21。 孙芳城(2008)提出建设反倾销视角下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并认为该体系的核心是 反倾销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体系重点是成本会计。通过成本会计披露的“成本信 息”为反倾销工作提供最直接、最及时、最关键的资料。但这仍需要其他各个会计的分 支来辅助完成,因而实际上反倾销会计与会计的各个分支均有交叉,其重点是:成本会 计、竞争对手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22。 综合以上文献研究可以得出, 我国目前从事反倾销会计相关问题研究的人员在逐渐 增加,但研究的角度比较分散,研究的层次还比较浅,反倾销会计还未真正形成一个比 较完整的体系。在研究方法上,规范研究占绝大多数,实证和案例研究较少;在研究内 容上涉及反倾销中产品成本的计算、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反倾销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反倾 销会计人员的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在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上的研究还是少数,没 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并且研究缺乏现实操作性,对于企业自身应该如从哪些方面进 行有效的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阐述不够明确。 因此关于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的研究无论在 理论深度还是在对策建议的效果与可行性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第一章 绪论 6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维权体 系进行系统研究。规范研究方面主要是综合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方法,对广泛收集 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概况和总结,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并借用会计学、经济学、法 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来探讨分析我国应对反倾销时应注意的问题和 解决方案。 案例研究方面则主要通过对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诉讼典型案例的剖 析,揭示了会计在国际反倾销规则中的作用和地位,揭露了中国企业在反倾销调查中所 面临的不公平待遇和困惑, 系统展示中国企业如何建立反倾销的会计举证和会计抗辩决 策系统,为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提供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指导。 1.4.2 研究内容 对于反倾销会计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规避反倾销诉讼的发生,减少反倾销诉讼 带来的危害和损失。而从我国出口企业目前的形势来看,反倾销的情况十分严峻,由此 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小视。 本文主要从会计角度去分析我国出口企业在应对反倾销中存 在的问题,从而研究如何应对反倾销调查,构建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 (1)本文首先对我国自 1979 年至今遭受的国外反倾销诉讼情况进行简单分析,从 而引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指出会计在反倾销领域研究的必要性。接着对国内外反 倾销研究进展、应对反倾销的研究现状等进行动态追踪分析,然后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 及方法和创新之处。 (2)第二章反倾销会计相关理论研究基础。本章中主要对反倾销会计中涉及的主 要概念进行会计分析,包括倾销与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倾销定义下的各种指标的会 计解读以及反倾销会计的基础理论,为研究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奠定理论后盾。 (3)第三章我国出口企业在反倾销会计领域存在的问题。本章研究了我国出口企 业应诉反倾销的现状及由此产生的应诉反倾销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问 题和会计障碍,从而提出解决的对策。 (4)第四章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研究。本章在分析国际反倾销调查程序的基础之 上得出会计在调查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会计举证和会计抗辩的作用,以这两个主要作 用为出发点,构建出会计维权体系中的举证维权体系和抗辩维权体系。 (5)第五章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之保障系统研究。要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并不是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一个独立存在运行的体系,要使它及时、充分的发挥其维权作用离不开保障体系的后盾 支持。本章主要研究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之保障系统,包括反倾销会计预警系统和反倾 销会计联动机制,从而预防和规避反倾销诉讼案件的发生,保障会计资料的供应,提高 企业的胜诉率。本文框架如图 1.1 所示: 图图 1.1 本文框架图本文框架图 建立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 反倾销会计预警系统的构建 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研究文 献综述 研究内容 及方法 本文创新点 反倾销会计机关理论研究 倾销与反倾销的 会计解读 市场经济地位与 非市场经济地位 倾销定义下不同 指标的会计解读 反倾销会计基础 理论 我国出口企业应诉反倾销 现状分析 应对反倾销会计问题的对 策分析 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会计 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会计在反倾销程序中发挥 的作用 会计抗辩维权体系研究 会计举证维权体系研究 我国出口企业在反倾销领 域存在问题分析 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研究 反倾销会计维权体系之保 障系统研究 结语 第一章 绪论 8 1.5 本文创新点 本文基于会计、法律和经济学(国际贸易)等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作为会计举证的理 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使建立的指标体系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更强, 具有理论探讨的价值。在建立反倾销会计的维权体系的同时分析了其存在的保障系统, 使体系更加的稳健和完善。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第二章 反倾销会计相关理论研究 有学者通过研究有关国际反倾销运作情况和所在企业历次应诉获胜的经验, 认为反 倾销除了它的法律框架外,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会计问题。在国际反倾销诉讼中,无论是 应诉还是申诉都离不开会计这个支持系统。会计信息在反倾销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反倾销调查程序中的诸多环节渗透着会计专业知识。因此,需要企业对倾销理论从会计 角度做出合理解释和深入分析,揭示隐藏于倾销概念背后的会计内涵。 2.1 倾销与反倾销的会计解读 2.1.1 倾销概念 对于倾销,不同体系给予其不同定义。美国反倾销法把“倾销”定义为低于公平价 值 (fairvalue)的价格进行销售或潜在销售,也即涉案产品在美国的售价低于其在出口国 或第三国市场同类产品(likeproduct)的正常价值(normalvalue)。按照关于履行 1994 年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协议 ,简称wto 反倾销协议规定,如果一项产品从一 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低于出口国旨在用于本国消 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则该产品即被认 为是倾销。 按照wto 反倾销协议规定,只有满足三个要件,反倾销才可能成立: (l)确实存在倾销,即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 (2)存在对进口国国内产业的实质性损害,或者造成实质性损害的威胁或实质性 地阻碍某一国内工业的新建。 这里所指的损害是指对进口国相同产品的整个产业生产所 造成的损害,而不是指对进口国某个或某几个生产厂商的影响; (3)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低价销售行为,才构成实质意义上的倾销, 成为反倾销法的调查对象。 可见,倾销是一种比较的结果,一种建立在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基础上的比较。若 想进行比较,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是需要被计算和确定下来的。也就是说,出口价格、 正常价值的分别确定与比较是判定倾销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某一产品是否构成倾 销,主要是从价格的角度进行判断。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若出口价格等于或高于正常价 值, 不构成倾销; 反之, 则构成倾销。 两者之间的差额为倾销幅度 (margin of dumping) 。 第二章 反倾销会计相关理论研究 10 进口国将根据该产品的倾销幅度征收反倾销税,从而提高其在进口国的价格,保护进口 国相同产品的生产者。 2.1.2 反倾销概念 既然有倾销,就必然有反倾销与之对应。各国对于反倾销并没有具体的概念介绍, 一般是根据反倾销法直接体现。如颜延(2003)认为: “倾销将打击进口国市场上企 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是一种有害的价格策略,应采取贸易补救措施,即反倾销对其予以 制止” 23。 也有部分著作者通过介绍反倾销的作用, 间接的表达了反倾销的概念。 如 “反 倾销是进口国当局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对来自外国的倾销商品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以提 高商品在进口国国内市场的售价。 ”24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所谓反倾销,就是进口国当局为了保护国内相关产业,依照 法律法规,对违反正常国际贸易秩序并且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损害,或是将要造成损害 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法律法规的总称,是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 制措施。 2.2 市场经济地位与非市场经济地位 市场经济地位(market economy status)一词初听觉得并不陌生,马上会让人与一 国宏观经济体制所实行的市场经济联系起来, 其实两者虽有一定的关系, 并非同一概念, 前者是专门针对反倾销而言的。 虽然我国加入 wto 时, 市场化进程已取得不错的成就, 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