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血细胞形态学特征,一、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血细胞发育:从原始到成熟有一定的规律性1、细胞体积(1)胞体由大到小(普通规律)(2)特殊规律:早幼粒大于原粒细胞巨核细胞体积增大,2、细胞质:(1)量由少到多(2)染色由深蓝到浅蓝(3)颗粒:从无有嗜天青颗粒特异性颗粒3、细胞核:(1)大小:由大到小,由规则到不规则(巨核细胞核由小到大)(2)染色质:细致疏松粗糙成块4、核/质比例:由大到小。,二、血细胞的形态学特征1、红细胞系(1)原红(normoblast):1522um(2)早幼红(basophilicnormoblast):11-20um(3)中幼红(polychromaticnormoblast):8-18um(4)晚幼红(ortho-chromaticnurmblast):7-12um(5)网织红(RC):7.4um(6)成熟RBC(RBC):7.4um,2、粒细胞系统:(1)原粒细胞(myeloblast):11-18um(2)早幼粒(promyelocyte):12-22um(3)中幼粒(myelocyte)中性中幼粒(neutrophilicmyelocyte):10-18um嗜酸性中幼粒(eosinophilicmyelocyte):15-20um嗜硷性中幼粒(basophilicmyelocyte):10-15um,(4)晚幼粒细胞(metamyelocyte):10-16um中性嗜酸嗜硷(5)杆状核粒细胞(stabgranulocyte、bandgranulocyte)中性嗜酸嗜硷(6)分叶核粒细胞(segmentedgranulocyte)中性嗜酸嗜硷,3、淋巴细胞系统(1)原淋巴细胞(Lymphoblast):10-18um(2)幼淋巴细胞(prolymphocyte):10-16um(3)淋巴细胞(lymphocyte)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4、浆细胞系统:(1)原浆细胞(plasmablast):15-20um(2)幼浆细胞(proplasmacyte):12-16um(3)浆细胞(plasmacyte):8-20um,5、单核细胞系统:(1)原单核细胞(monoblast):15-25um(2)幼单核细胞(promonocyte):15-25um,核可见凹陷,切迹,扭曲或折叠(3)单核细胞(macrophage):12-20um:核呈肾形,马蹄形,笔架形及“S”形。(4)吞噬细胞(macrophage):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巨噬细胞或吞噬细胞,6、巨核细胞学:(1)原巨核细胞(megakaryoblast):15-30um(2)幼巨核细胞(promegakaryocyte):30-50um(3)颗粒型巨核细胞(granularmegakaryocyte):50-70um(4)产板巨(thronbocytogenousmegakaryocyte)。(5)巨核细胞裸核(nakednucleus),7、其它细胞(1)网状细胞(3)纤维细胞(2)内皮细胞(4)组织嗜硷(5)成骨细胞(6)破骨细胞,三、细胞化学染色概念:(1)细胞形态学为基础(2)对骨髓片按一定程序染色(3)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化学成分及其变化),(一)过氧化物酶染色1、原理:细胞中的POX(peroxidase)H2O2O2氧化联苯胺呈蓝色+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形成蓝黑色颗粒。2、结果:(1)阴性:无颗粒(2)弱阳性:细小颗粒分散(3)强阳性:颗粒粗大而密集3、意义:(1)急粒:强阳性(2)急单;弱阳性(3)急淋:阴性,(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1、原理:NAP(neutrophilalkalinephosphatase)的显示方法有偶氮偶联法:NAP(PH9.4-9.6)-磷酸茶酚钠-茶酚+重氮盐形成灰黑色沉淀(定位于酶活性处)。,2、结果:(1)5级分类0级阴性1级+2级+3分+4分4(+)(2)阳性率报告:计数100NC中阳性细胞分率。(3)积分报告:100NC细胞的累积分数,3、参考区间:NAP:阳性率:10-40%积分:40-80分4、临床意义:(1)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2)CML和类白血病鉴别(3)AA与PNH鉴别,(三)酸性磷酸酶染色1、原理:ACP(acidphosphatase):ACP(PH5.0)甘油磷酸钠磷酸钠+硝酸铅磷酸铅沉淀+硫化铵反应棕黑色硫化铅沉淀。2、结果:胞质内出现棕黑色颗粒为阳性反应。,3、意义:(1)多毛细胞白血病(hairycellleukemia,HCE)诊断:HCL为阳性不被L-酒酶抑制(2)T-B淋巴细胞鉴别:T阳性,B阴性(3)协助鉴别Gaucher病与Niemann-Pick病:Caucher阳性,Niemann-Pick阴性(4)单核细胞、组织细胞、网状细胞、巨核细胞ACP阴性。,(四)氯化醋酸AS-D茶酚酯酶染色1、原理:AS-D(SE)氯化醋酸AS-D茶酚AS-D+重氮盐GBC偶联红色沉淀定位于胞浆中2、结果:粒系阳性或强阳性反应单核阴性或弱阴性反应淋巴、嗜酸细胞、浆细胞阴性反应3、意义:(1)急粒阳性或强阳性(2)急单、急淋阴性反应,(五)-醋酚茶酚酯酶染色1、原理:-NAE-醋酸茶酚-茶酚+重氮盐染料偶联黑色沉淀定位于胞浆中。2、结果:1、单核细胞阳性(灰黑色沉淀)2、粒细胞弱阳性3、淋巴细胞阴性3、意义:1、急单强阳性反应2、急粒弱阳性反应,(六)糖原染色1、原理:PAS反应过典酸(糖原)醛基+无色品红紫红色化合物2、结果:(1)阳性:颗粒状、小块状或弥漫均匀红色(2)分为:强阳性、弱阳性和阴性或阳性百分率(3)粒系:原粒阴性,早幼粒以下阶段阳性反应程度渐增强单核弱阳性,淋巴细胞阴性红系:阴性巨核:阳性,3、意义:1、红血病与巨幼贫鉴别:前者幼红细胞阳性,后者幼红细胞阴性2、白血病:急粒:阴性或弱阳性急淋:原幼淋阳性呈粗颗粒状或块状急单:呈弥漫均匀或细颗粒状3、其它:Gaucher细胞阴性Niemann-Pick阴性,(七)铁染色:1、原理:(1)铁铁蛋白或含血黄素单核-吞噬细胞质内(2)Fe3+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铁沉淀(普鲁土蓝)2、结果:(1)细胞外铁:一、1+4(+)(2)细胞内铁:含有铁颗粒的幼红细胞铁粒幼红细胞油镜下计数100个幼红细胞计算其阳性率I、II、和环状铁粒幼细胞,3、参考值:(1)细胞外铁:1+2(+),大多为2+(2)细胞内铁:2090%4、意义:(1)缺铁性贫血诊断(2)非缺铁性贫血:如A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溶贫、巨幼贫、内外铁增加(3)MDS-RARS:环状铁粒幼细胞15%,四、细胞免疫分型:1、用单抗和免疫学技术检测细胞表血特异性2、分化抗原细胞所属系列、分化程度及功能状态。(一)检测方法:1、免疫荧光法(immmeofluoresencetechnique)(1)原理:荧光标记的单抗+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结合产生荧光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直接荧光法、间接荧光法(2)参考值:有荧光阳性细胞无荧光阴性细胞,2、免疫酶染色法:(1)APAAP法(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一抗+CD抗原+AKP标记二抗底物显色(2)PAP法(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一抗+CD抗原+POX标记抗体底物显色(3)ABC法(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法:一抗+CD抗原+生物素标记二抗HRP标记亲和素+底物,(二)细胞免疫分型的临床应用1、有助于识别不同系列的细胞:髓系:CD13、CD14、CD15、CD32、CD33、CD65、CD91、CD156、CD166淋巴系:CD1、CD2、CD3、CD4、CD5、CD7、CD8、CD9、CD10、CD19、CD20、CD52、CD77巨核系:CD41、CD42、CD612、识别不同的淋巴细胞:T系统:CD2、CD3、CD4、CD7、CD8B系统:CD19、CD20、CD22NK:CD16、CD56,3、用于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T:(CD3)TH(CD4+CD8)TS(CD4CD8+)4、用于识别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1)造血干细胞CD34+、CD90+、lin(2)髓系祖细胞CD34+、CD33+(3)T淋巴细胞系祖细胞CD34+、TDT+、CD10+、CD7+(4)B淋巴细胞系祖细胞CD34+、CD19+,5、有助于识别不同功能状态的细胞:记忆T细胞CD45RO高表达、CD45RA不表达活化T细胞CD45RA不表达、CD25、CD2、CD45RO、CD54、CD58均强表达。,6、用于不同系列和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进行分离:分选的流式细胞仪7、白血病的免疫分型8、可用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1)CD病人:CD19、CD22、CD10、CD7、CD5、CD13、CD37、CD34阳性并伴有TbT+则可诊断微小残留病存在(2)敏感性:10-4水平,(三)急性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特点,五、细胞遗传学分析1、染色体检查方法2、染色体分析(1)染色体命名:46条,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男46XY,女:46XXA-G7组ZP35表示,(2)核型分析及其书写:(1)书写顺序:染色体数目、性染色体、染色体异常(2)染色体变异以小写表示:t易位iso或i等臂染色inv倒位ins插入del缺失r环状染色“”-丢失“+”-增加,(3)第一括号内表示染色体数目,第二括号内表示染色体区带(4)P表示短臂,q表示长臂(5)45,X,-Y,t(8;21),(q22,q22)表示45条染色体,丢失Y染色体,第8号与第21号染色体之间易位,断裂点在8号染色体长臂2区2带与21号染色体长臂2区2带。3、染色体畸变(1)二倍体(2n)(2)数目畸变:整倍体和非整倍体(3)亚二倍体:比2n少(4)超二倍体:比2n多,第五节: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一、贫血贫血(anemia):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参考值低限,贫血是一种症状。,(一)缺铁性贫血:1、定义:IDA(irondeficiencyanemia):由于缺铁而造成的贫血。2、血象:(1)Hb、RBC下降,Hb下降更明显(2)血片:RBC体小、淡染、中心区扩大(MCV、MCH、MCHC均下降)(3)RC轻度增多或正常(4)WBC、PLT正常,3、骨髓象:(1)增生明显活跃(2)红系:明显增生30%,以中、晚幼红为主,胞体小胞质少,嗜碱性,核小,固缩(3)粒细胞等相对减少,巨核系正常,(二)溶血性贫血:1、定义:HA(hemolyticanemia)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超过了骨髓的代偿功能所致的贫血。2、血象:(1)Hb、RBC平行下降(2)血片:RBCRA不一,易见大RBC,嗜多色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可见H-J小体,Cabot环、点彩RBC,也见特殊RBC:球形RBC、靶形RBC、椭圆RBC,裂红细胞。(3)RC:明显增多(4)WBC、PLT增多或正常,3、骨髓象:(1)增生明显活跃(2)红系:明显增多,可3050%,以中晚幼红为主,可见核畸形,H-J小体,嗜硷性点彩等。(3)粒系相对减少,形态正常。(4)巨核系正常。,(三)巨幼细胞贫血1、巨幼贫(megaloblasticanemia):由于叶酸及VitB12缺乏使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2、血象:(1)Hb、RBC下降,RBC下降更明显。(2)血片:RBC大小不等,可见嗜多色、点彩,H-J小体,Cabot环。(3)RC轻度增加。(4)WBC减少,分叶过多,在45叶以上。(5)Plt减少。,3、骨髓象:(1)增生明显活跃(2)红系:40%,巨幼变(3)粒系:巨幼变(4)巨核系:巨幼变及分叶,(四)再生障碍性贫1、再障(aplasticanemiaAA):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骨髓造血干细胞减少和功能异常导致三系减少。2、症状为:感染、贫血和出血。3、分型:急性和慢性。,1、急性型:(1)血象:Hb、RBC明显减少RC:0.5109/L或OWBC:1.0-2.0109/L,L占60%plt:20109/L或10109/L(2)骨髓象:增生明显减低三系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细胞为主。,2、慢性型:(1)血象:Hb、RBC平行下降,为中、重度贫血RC:15109/LWBC:2.0-3.0109/L,L占50%plt:30109/L-50109/L(2)骨髓象:增生减低三系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非造血细胞增多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细胞为主。,二、白血病1、白血病(leukemia):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与分化成熟障碍,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2、症状: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症状3、分型:急性和慢性4、分类:成人以急粒为主,儿童以急淋为主慢粒比慢淋为多见,(一)急淋白血病:1、血象:(1)Hb、RBC下降(重度或中度下降),可见幼红细胞(2)WBC计数:增多:10-50109/l正常减少:如APL(3)WBC分类:可见白血病细胞(幼稚细胞,异常白细胞),可达30-90%。(4)Plt计数减少:早期正常,晚期明显减少,2、骨髓象:(1)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2)一系或二系原始细胞明显增多:30%ANC(3)其它系列受抑制或减少(4)涂片中:急淋易见涂抹细胞,急非淋,可见Auer小体,3、分型(1)FAB分型:急淋和急非淋(2)AML:M1、M2、M3、M4、M5、M6、M7(3)ALL:L1、L2、L3(4)我国AML分型标准:修改为:M2M2a、M2bM3M3aM3bM4M4a、M4b、M4c,(二)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粒细胞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血象:Hb、RBC早期轻度贫血,晚期重度贫血WBC明显升高:早期(20-50)109/L晚期(100-300)109/L分类:以中、晚、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原+早10%PLT:早期升高,晚期下降,(2)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增生明显占90%以上,以中、晚、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原+早10%,嗜酸、嗜硷细胞易见红系增生受抑巨核系早期增多,晚期减少NAP积分减少t(9;22)(q34;911)bcr-abl融合基因,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临床特征:为B淋巴细胞白血病欧美国家多见老年人多见肝脾淋巴结进行性肿大病程长达10-20年。,(2)血象:Hb、RBC轻度下降,合并HA时明显下降WBC升高:(15100)109/LL60-70%,以小淋巴细胞增生为主。中性粒轻度减少,PLT正常。(3)骨髓象: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淋巴系增多50%,为成熟淋、原、幼淋少见粒系,红系减少晚期巨核细胞减少,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概念:(1)MDS(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二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出现病态造血。(2)外周血细胞减少,而骨髓细胞增生,成熟及幼稚细胞形态有异常。,2、MDS分类:RA(refractoryanemia)AR-S(refra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破产企业债权管理办法
- 甘肃低保资金管理办法
- 绍兴失业就业管理办法
- 纪委监委工作管理办法
- 淮安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 政府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为与担当
- 企业安全环境培训内容课件
- 出租汽车检视课件
- 出矿班组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出境游安全培训课件
- GB/T 13306-2011标牌
- GA 1800.6-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6部分:核能发电企业
- FZ/T 13001-2013色织牛仔布
- 温医麻醉学专业英语专业英语考试参考
- 办公室主任竞聘报告课件
- 最新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课件
-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课件
- “三高”讲座-课件
- 年产12000吨水合肼(100%)项目环评报告书
- 甘肃悬索特大桥钢桁加劲梁、正交异性桥面板施工方案
-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