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ppt_第1页
丹毒.ppt_第2页
丹毒.ppt_第3页
丹毒.ppt_第4页
丹毒.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1,第十四节丹毒,定义:丹毒是皮肤突然发红,色如丹涂脂染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西医病名:急性网状淋巴管炎。,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2,丹毒典型图片,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3,丹毒发生于不同部位有不同名称和临床表现:生于头面的,称抱头火丹生于躯干者,称内发丹毒生于下肢者,称流火新生儿丹毒,称赤游丹,丹毒的中医分类:,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4,中医病因病机,内因:素体血分有热。外因:由于皮肤有破损,毒邪乘隙侵入而成,外受火毒。病机:热毒搏结,郁阻肌肤而发,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5,发于头面者挟有风热发于胸腹者挟有肝火发于下肢者挟有湿热发于新生儿则多由胎热火毒,部位辨因,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6,西医病因病理,病因:皮肤、粘膜损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病理:细菌皮肤、粘膜细小伤口网状淋巴管,毒素血液严重全身反应毒血症、败血症、败毒血症。,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7,临床特点,病势:起病急,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体征:局部水肿性红斑,颜色鲜红,边界清楚,压之退色,表面紧张光亮,肤温较高、触痛(+)自觉症状:灼热、疼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8,丹毒初起,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9,丹毒表面有糜烂,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10,丹毒向愈合的表现,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11,几种特殊的丹毒,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12,发于头面部,恶寒发热,皮肤焮红灼热,肿胀疼痛,甚则发生水疱,眼胞肿胀难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抱头火丹,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13,发于胸腹腰胯部,皮损红肿蔓延,灼热疼痛,部分见水疱,伴口苦,目赤,烦热不适。舌红,苔黄,脉弦数。,内发丹毒,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14,流火,发于下肢,除发热等症状外,局部以红赤肿胀,灼热疼痛,亦可发生水疱、皮肤坏死。舌红,苔黄腻,脉洪数。,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15,重症丹毒红肿处伴发瘀点、紫癜、或有大小不等的水疱。,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16,诊断依据:,发病部位:多数发生于下肢、头面部。病史:可有皮肤、粘膜破损等病史。体征:局部皮肤大片肿胀鲜红,稍高出皮肤表面,边界清楚,光亮稍硬,压之皮色减退。病情严重的可有瘀点、水疱。自觉局部灼热疼痛。附近淋巴结的肿大。全身症状:初起先有突然恶寒发热,头痛,便秘,溲赤等。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17,中医辨病辨证要点,辨病要点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皮损特点+实验室检查辩证要点本病属阳证疮疡,多为实症、热症,多按部位辩证,新生儿辨为胎火蕴毒。,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18,一般预后良好,约经5-6天后消退,皮色由鲜红转暗红或棕黄色,最后脱屑而愈。重症者:可并发肾炎、败血症反复发作者:可导致局部象皮腿。,变证:,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19,接触性皮炎类丹毒药物性皮炎发,鉴别诊断:,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20,接触性皮炎,接触过敏物质史皮损表现为肿胀、水疱、丘疹焮热,瘙痒,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21,接触性皮炎,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22,类丹毒,多发生于手部,与职业有关,类丹毒杆菌引起,损害为边界清楚的局限性肿胀,红或紫红色,边际稍隆起,中间稍下陷,向周边发展,可伴低热。偶有水疱、坏死,局部灼痛或痒感,伴淋巴结肿大。全身型少见,败血症更少见,可致死亡。与接触鱼、肉并有小外伤感染有关,潜伏期15天。治疗首选青霉素,也可用其他抗生素。,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23,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24,药物性皮炎,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25,治疗,辨证论治:,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26,初期:用金黄散或玉露散,金银花露调敷。中期:若皮肤坏死,用金黄散开水调敷四周,脓成切1-2个小口,引流脓液,上九一丹,外盖金黄散。后期:脓尽疮面色红者,上生肌散,白玉膏盖贴。,外治法:,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27,全身治疗:首选大剂量青霉素,也可酌情选用头孢类菌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等其它抗菌素替代。局部治疗:可选用50%硫酸镁溶液、0.1%利凡诺溶液湿敷,10%鱼石脂软膏外涂。物理疗法:超短波、红外线及音频电疗等。,西医治疗:,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28,预防与调护,卧床休息,多饮开水,床边隔离。流火患者应抬高患肢3040若有皮肤粘膜破损,应及时治疗,以免染毒。下肢复发性丹毒患者,必须彻底治疗脚湿气,以减少复发。慎起居、避风寒、饮食清淡、忌辛辣发物。,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29,临床病案讨论一,王*,男,47岁主诉:左小腿红肿热痛,反复发作10年。现病史:患者近十年来每于感冒、劳累或步行过多后,左小腿即骤然焮红肿痛,同时恶寒身热,体温高达40C左右。每次用抗菌素治疗后,病情始见平伏,初发时每半年发作一次,随后渐趋频繁,甚则每月发作二次。这次来诊已发病六天,右小腿焮红肿胀,灼热疼痛,体温39C,左侧鼠蹊部淋巴结肿痛。脉滑数,舌红,苔黄。提问:1、临床特点是什么?2、与已知的哪种病相鉴别?3、可以做哪些相关检查?3、治疗方案是什么?,2019/12/6,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30,王*,女,25岁。主诉:颜面部红肿、灼痛半天。现病史:半天来骤然鼻、脸部红肿灼痛,尤以左半侧脸部为著,伴有头痛,全身不适,低热,喉痛,四肢关节酸楚,大便秘结,胃纳欠佳。检查:左侧颜面、鼻部皮肤红肿热痛,境界清晰,如掌心大小,局部触之疼痛。体温37.5C,舌红,苔薄白,脉滑带数。实验室检查:白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