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临床评估和治疗要点说明.ppt_第1页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临床评估和治疗要点说明.ppt_第2页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临床评估和治疗要点说明.ppt_第3页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临床评估和治疗要点说明.ppt_第4页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临床评估和治疗要点说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临床评估及治疗要点,董可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天坛脑血管病中心,缺血性卒中病因,不同病因的卒中复发死亡风险,Stroke2001;32:2735-2740,卒中长期复发可预测因素,LancetNeurol.2014;13(2):178-94.,CISS,缺血性卒中病因及发病机制,基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干预,缺血性卒中病因/发病机制的判定,脑结构影像学-脑血管分布区,脑结构影像学-推测发病机制,脑栓塞,脑微出血,CCA,高血压,ICH前规律使用抗栓药物-90天死亡风险增加,N=208例,初发性ICH患者阿司匹林平均用量:250mg/d,90天死亡率达32.7%非药物治疗组:阿司匹林组:华法林组=21.7%:43.2%:73.1%,ICH前规律使用抗栓药物与血肿扩大相关,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Stroke,2006,37(1):129-133.,颅内外动脉检查-管腔:狭窄程度,关注管壁-评估易损斑块,2012:Meta分析颈动脉内膜厚度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预测结论:颈总动脉内膜厚度与心血管长期风险无关,2011易损斑块的评估结论:斑块性质才可充分评估易损斑块,2011:PROSPECT研究评估易损斑块的自然进程结论:发生事件的病变血管均为薄纤维帽的易损斑块,第一个前瞻性评价易损斑块进展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入选了美国和欧洲的40个中心700ACS患者PCI后均接受优化药物治疗并随访3年发生事件者再次行QCA和IVUS分析和评价,4年内连续纳入181例患者彩超、MRA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狭窄率,14项队列,45828例受试者,中位随访期11年加入总CIMT测量指标构建新的模型对首发心肌梗塞或卒中10年绝对风险值进行预测结果:Framingham风险评分系统添加总CIMT测量后,虽然对首发心肌梗塞或卒中的10年风险预测价值有小的改善,但不具有临床意义,直接证据,颈动脉超声CTAMRAHR-MRIDSAIVUSOCT分子影像,间接证据,易损斑块的血液学分子标志Hs-CRPoxLDL,IL-6,PAPP-A,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MMPs,CD40/CD40L等,间接证据,脑结构影像(梗死部位)DWIFlair/T2,间接证据,脑血流微栓子信号TCD-MES,识别易损斑块的方法,颅内外动脉检查-管壁:易损斑块,颈部血管B超,等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颅内外动脉检查-管壁:易损斑块,MRI和18F-FDGPET融合技术,CTA,HR-MRI,DSA,HR-MRI,颅内外动脉检查-管壁:易损斑块,hsCRP3g/L,MES,心脏/主动脉弓检查,左心房附壁血栓,卵圆孔未闭,EKGHOLTERTTETEETCD发泡试验CTA/HR-MRI,颈动脉超声检查IMT和斑块,MRI检查主动脉和颈动脉斑块,CT进行冠脉钙化评分,踝臂指数,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反应性,多血管床评估,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筛查INTERSTROKE,ODonnellMJ,etal.Lancet.2010;376(9735):112-23.,人群归因风险比(%),危险因素,2010年柳叶刀发表的INTERSTROKE研究显示:10个高危因素可解释90%的卒中风险高血压“人群归因风险比”高达34.6%,为卒中首要危险因素,心电监测可能检测出隐匿性NVAF,临床医生可通过不同检测方法明确隐源性卒中患者是否存在隐匿性NVAF(C级);并为NVAF-卒中/TIA史患者提供抗凝治疗(B级),Neurology2014;82:716724,三个病因分型,TOASTA-S-C-OCISS,2019/12/6,卒中病因,关注:临床特点、影像学、辅助检查1993:经典TOAST2001:英国南伦敦改良-TOAST2005:美国SSS-TOAST2007:韩国改良-TOAST,狭窄率50,梗死灶1.5CM,肯定,狭窄率50或50有易损斑块,梗死灶2CM,CCS心源性栓塞危险因素的定义,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证据,1.脑栓塞分成高危与低危证据两类,以文献报导每年2%卒中发生率作为分野2.CCS主要设计使用于初次脑梗塞3.所有低危险类别的心脏与主动脉弓病因若是用于复发性卒中的病因,将升为高危险性证据(排除其他病因),A-S-C-O分型,2009年,来自法国、美国等专家出版了一个全新的分型方式,被称为ASCO分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herothrombosis)小血管病(smallvesseldisease)心源性(cardiaccauses)其他原因(otheruncommoncauses)每一种分型都分成5级,所以可能有625种组合,各分型分成五级,检查的证据等级分成三级,Grade1:此次卒中的确定病因Grade2:因果关系不确定Grade3:与此次卒中无关的病因,但疾病存在Grade0:无此病因存在Grade9:未做此病因的检查根据检查工具不同,证据等级分成三级A:金标准检查工具或诊断标准确诊B:非直接证据或非金标准检查工具诊断C:在没有金标准检查工具或诊断标准的情形,某一卒中患者,ASCO卒中亚型A1-S3-C1-O3,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IschemicStrokeSubclassification,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心源性CS,穿支动脉疾病PAD,其他病因OE,病因不明UE,小动脉闭塞SAO,管腔/管壁,不同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心源性CS,穿支动脉疾病PAD,其他病因OE,病因不明UE,小动脉闭塞SAO,CISS,主动脉弓和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急性多发梗死病灶,特别是累及双侧前循环和/或前后循环同时受累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易损斑块或狭窄50%)的证据没有心源性卒中(CS)潜在病因的证据没有可以引起急性多发梗死灶的其他病因如血管炎、凝血异常以及肿瘤性栓塞的证据存在潜在病因的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证据(经HR-MR和/或经食道超声证实的主动脉弓斑块4mm和/或表面有血栓),主动脉弓斑块从病理上应属于大动脉粥样硬化,但因其发生的梗死灶的类型与心源性栓塞相似,以往将其归类到心源性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弓漂浮血栓,与卒中有确定病因,因果关系不确定,与此次卒中无关的病因,2019/12/6,如何提高主动脉弓病变检出率?,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2010;81:1306e1311,TEECTAHR-MRI,2019/12/6,CE-CTA,84岁老年男性,主动脉弓多层螺旋CT(矢状位重建)箭头所指为5mm厚主动脉弓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伴有钙化以及低密度成分,2019/12/6,MRI,2019/12/6,TEE与多层螺旋CT(MSCT),从急性缺血性卒中前瞻性研究的150例患者中选择30例病因不明的患者TEE共检测出8位患者(29.6%)存在主动脉弓斑块,而多层螺旋CT共检测出12位患者(40%)存在主动脉弓斑块在检测主动脉弓斑块的大小和性质方面,多层螺旋CT比TEE更敏感,JournalofVascularandInterventionalNeurology2011;4(1):5-9,TEE:多层螺旋CT(MSCT):HR-MR?,2019/12/6,主动脉弓斑块与脑卒中复发和死亡风险,516例缺血性卒中患运用TEE评估斑块厚度及形态:斑块溃疡:血管腔面存在不连续压痕的斑块,其基底宽度和最大深度2毫米复杂性斑块:存在溃疡和/或可移动的斑块终点事件为2年随访时间内发生复发性卒中以及死亡事件,Circulation.2009;119:2376-2382,主动脉弓斑块与脑卒中复发和死亡风险,Circulation.2009;119:2376-2382,动脉血栓形成,高流速、高度依赖血小板,动脉,TM,PGI2,预防和治疗动脉系统血栓抗血小板+抗凝治疗,静脉血栓形成低流速对血小板依赖程度很低,静脉,TM,PGI2,预防和治疗静脉系统血栓抗凝治疗为主,2019/12/6,心腔内血栓形成对血小板依赖介入动静脉之间抗凝治疗优于抗血小板治疗,ARCH研究:主动脉弓并发卒中临床风险,2013.ESC.AbstractE-book./ebook2013/22ESC_London_2013/pubData/source/ESC%20London%202013.pdf,ARCH:研究设计,2013.ESC.AbstractE-book./ebook2013/22ESC_London_2013/pubData/source/ESC%20London%202013.pdf,ARCH研究主要终点,复合血管性事件发生率,P=0.2,Stroke.2014;45:1248-1257,ARCH研究次要终点,血管性死亡事件发生率,Stroke.2014;45:1248-1257,P=0.013,ARCH研究安全性终点双抗组较华法林组略优,但无统计学差异,作者在原文结果分析中指出:“对于主动脉弓源性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鉴于华法林组血管性死亡显著增高以及INR调整剂量的复杂性,推荐抗血小板治疗。因为长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应用会有更多的颅内出血的信号,建议先给予短期双抗治疗(比如3个月),之后氯吡格雷单药长期抗血小板治疗”,Stroke.2014;45:1248-1257,缺血性卒中的病因,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无论何种类型梗死灶(除外了穿支动脉区孤立梗死灶),有相应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易损斑块或狭窄50%)对于穿支动脉区孤立梗死灶类型,以下情形也归到此类:其载体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HR-MRI)或任何程度的粥样硬化性狭窄(TCD、MRA、CTA或DSA)需排除心源性卒中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心源性卒中急性多发梗死灶,特别是累及双侧前循环或前后循环共存的在时间上很接近的包括皮层在内的梗死灶(大面积梗死)无相应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不存在能引起急性多发梗死灶的其他原因,如血管炎、凝血系统疾病、肿瘤性栓塞等有心源性卒中证据如果排除了主动脉弓粥样硬化,为肯定的心源性,如果不能排除,则考虑为可能的心源性,STAF评分,Stroke.2009Aug;40(8):2866-8,STAF=5identifiedpatientswithAFwithasensitivityof89%andaspecificityof88%,PFO和通过PFO的深静脉血栓导致了4.5%-5%卒中发生,卵园孔未闭的筛查,TCD,PFO诊断方法比较,2014国际卒中大会(ISC),反常栓塞诊断标准:无左心、动脉源的全身性和/或脑栓塞心脏存在右向左分流和/或其它异常通道有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或短暂性右心系统压力升高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或肺动脉栓塞;反常栓子的主要来源是深静脉,深静脉血栓通常位于髂静脉或下肢深静脉,但也可能检测不出栓子来源,缺血性卒中的病因,穿支动脉疾病与临床症状相吻合的发生在穿支动脉区的急性孤立梗死灶,不考虑梗死灶大小载体动脉无粥样硬化斑块(HR-MRI)或任何程度狭窄(TCD、MRA、CTA或DSA)排除了其他病因同侧近端颅内或颅外动脉有易损斑块或50%的狭窄,孤立穿支动脉急性梗死灶归类到不明原因(多病因)有心源性栓塞证据的孤立穿支动脉区梗死灶归类到不明原因(多病因),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其他病因存在其他特殊疾病的证据,这些疾病与本次卒中相关,且可通过血液学检查、脑脊液检查及血管影像学检查证实动脉夹层特殊感染动脉炎抗磷脂抗体综合症毒品相关血液病排除了大动脉粥样硬化或心源性卒中的可能性,缺血性卒中的病因,病因不确定多病因:发现两种以上病因,但难以确定哪一种与该次卒中有关无确定病因:未发现确定的病因,或有可疑病因但证据不够强,除非再做更深入的检查检查欠缺:常规血管影像或心脏检查都未能完成,难以确定病因,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同时符合以下两条急性梗死灶仅限于某穿支动脉供血区有该穿支动脉发出部位父动脉粥样硬化证据,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多发皮层或流域性梗死灶单发皮层或流域性梗死灶,在与病灶相对应的责任动脉侧脑血流中有动脉到动脉栓塞的直接证据(TCD-MES),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皮层分水岭和或内分水岭区梗死灶相应大动脉重度狭窄(70%)的血管影像学证据有相应区域血流灌注下降的证据(CTP),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穿支闭塞型+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型动脉粥样硬化穿支闭塞型+动脉到动脉栓塞型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型+动脉到动脉栓塞型动脉粥样硬化穿支闭塞型+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型+动脉到动脉栓塞型,混合型:A-A栓塞+栓子清除下降,混合型:动脉粥样硬化穿支动脉闭塞+A-A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型,病例,XXX,男,62急性动态起病,迅速达峰言语不利、右肢无力5天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10年,规律服药未监测血压否认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史行为危险因素:吸烟40年,10-30支/日;不饮酒有类似疾病家族史(其父)NIHSS:5分,病例,诊断:脑梗死左颈内动脉系统大动脉粥样硬化性A-A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能力下降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分层治疗:氯吡格雷75mgqd阿司匹林100mgqd(1周后停用)阿托伐他汀钙40mgqd苯磺酸氨氯地平5mgqd(出院时)戒烟,病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