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一、摘要 中文论著摘要1 英文论著摘要3 二、英文缩略语5 三、论文 论文一9 材料与方法9 实验结果1 0 论文二1 5 材料与方法1 5 实验结果1 6 论文三2 6 材料与方法2 6 实验结果2 9 讨论3 2 结论3 3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3 4 五、参考文献3 5 六、附录 综述3 6 在学期问科研成绩4 2 致谢4 3 个人简介4 4 中文论著摘要 四逆汤化学成分的测定及毒性分析 目的 四逆汤是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之名方,是备受历代医家推崇的温里回阳救 逆代表方,具有回阳救逆,温中祛寒之功效。主治阳虚欲脱、脉微欲绝等症。其 配伍得当,疗效确切,是现代中药研究的重要方剂。本课题对四逆汤中的乌头碱 类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对四逆汤的毒性进行了测定及分析。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四逆汤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三种活性 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建立了四逆汤中1 0 种微量元素的 含量测定方法;对四逆汤的毒性进行了测定,并利用p l s 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建立 了乌头碱类化合物q s t r 的模型。 结果 确定了四逆汤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三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四逆汤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测定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测定 采用e c l i p s ex d b c 1 8 色谱柱( 4 6 1 5 0 m m ,5 9 m ) ;流动相:甲醇0 1 三乙胺 ( 6 5 :3 5 ) 为流动相;流速为1 0 m l m i n ;检测波长为2 4 0 n m 。在此条件下,乌头 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与其它成分达到基线分离。测定结果表明乌头碱在 o 1 2 0 4 6 0 2 9 9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产o 9 9 9 7 ) ,平均回收率为1 0 0 7 4 ;新 乌头碱在0 0 4 1 2 - - - 2 0 6 9 9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r = 0 9 9 9 5 ) ,平均回收率为 9 9 9 ;次乌头碱在0 0 8 0 8 - - 。4 0 4 9 9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f o 9 9 9 9 ) ,平均回 收率为1 0 2 9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潜法建立了四逆汤中1 0 种微量元素含量的 测定方法。对四逆汤的毒性进行测定,采用q s t r 模型对鸟头碱类化合物的毒性 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好。 结论 本研究测定了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三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同时测定 了四逆汤中l o 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四逆汤进行质量控制;质量 控制方法简便、准确、精密度和准确性均良好。对四逆汤毒性进行了测定,利用 p l s 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建立了乌头碱类化合物的q s t r 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 测能力较好。 关键词 四逆汤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微量元素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q s t r 英文论著摘要 t h e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c h e m i c a lc o n s t i t u e n ta n dt h e a n a l y s i so ft o x i c i t yi ns in it a n g o b j e c t i v e s in it a n gi s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p r e s c r i p t i o nf o rr e s t o r i n gy a n g w h i c hi sv e r yf a m o u s i ns h a n gh a nl u nw r i t t e nb yz h o n 舀i n gz h a n gi nt h ee a s t e r nh a n m a n ys u c c e s s i v e d y n a s t i e su s ei ta sp r e s c r i p t i o n sf o rd i s p e l l i n gi n t e r n a lc o l d i tc a i lb eu s e df o rr e s t o r i n g y a n g a n d d i s p e l l i n gc o l d m a i n l y t oc u r e y a n gd e f i c i e n c y a n dc o n d u i t s r i s k 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e x p e d i e n ta n d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 i ti sv e r yi m p o r t a n tp r e s c r i p t i o nf o r t h es t u d yo fm o d e m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t h et o p i cw i l ld e t e r m i n ea c o n i t i n ec h e m i c a l 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t r a c ee l e m e n t so fs in it a n g d e t e r m i n et o x i c i t ya n d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r p - h p l cm e t h o d sw e r ed e v e l o p e da n dv a l i d a t e dt od e t e r m i n ea c o n i t i n e ; m e s a c o n i t i n e ;h y p a c o n i t i n et h r e ea c t i v ec o n s t i t u t e n ti n s in it a n g t h ec o n t e n t so f t e nt r a c ee le m e n t si n s in it a n gw e r ed e t e r m i n e db ya i r - a c e t y l e n ef l a m ea a s d e t e r m i n et o x i c i t yi ns in it a n g ,u t i l i z ep l s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s t a t i s t i c a lm e t h o dt o e s t a b l i s hq s t rm o d e l r e s u l t t oe s t a b l i s ht h eh p l cm e t h o df o rs i m u l t a n e o u sq u a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a c o n i t i n e , m e s a c o n i t i n ea n dh y p a c o n i t i n ei n s in it a n g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s in it a n gi nt h e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i c c o n d i t i o n s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i c c o l u m n : e c l i p s e x d b - c i8 ( 4 6 x 1 5 0 m m ,5 “m ) ;m o b i l ep h a s e :m e t h a n o l w a t e r - t r i e t h y l a m i n e ( 6 5 :3 5 :0 1 ) ;t h e f l o wr a t ei s1 0m l 。m i n _ ;t h ew a v e l e n g t hw a ss e ta t2 4 0 n m i nt h i sc o n d i t i o n ,f o r a c o n i t i n e ,m e s a c o n i t i n ea n dh y p a c o n i t i n e ,t h el i n e a rr a n g e sw e r eo 12 0 4 6 0 2 p g ( r = o 9 9 9 7 ) ,0 0 4 1 2 - - 2 0 6 儿g ( r = 0 9 9 9 5 ) a n d0 0 8 0 8 - 4 0 4 “g ( r = 0 9 9 9 9 ) ,a n d t h e i r 3 a v e r a g er e c o v e r i e sw e r e 10 0 7 4 9 9 9 a n d10 2 9 t h ec o n t e n t so ft e nt r a c e e l e m e n t si n s in it a n gw e r ed e t e r m i n e db ya i r - a c e t y l e n ef l a m ea a s d e t e r m i n e t o x i c i t yi n s in it a n g ,d e t e r m i n et o x i c i t yi n s in it a n g ,u t i l i z eq s t rm o d e lp r o t e s t t o x i c i t yf o ra c o n i t i n ec h e m i c a lc o m p o s i t i o ni n s in it a n g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g o o d p r e d i c t i v ea b i l i t yo ft h em o d e l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t h r e ee f f e c t i v ec o m p o n e n t sa c o n i t i n e ;m e s a c o n i t i n e ; h y p a c o n i t i n ei ns in it a n g m e a n w h i l et h es t u d ya l s oe s t a b l i s ht h e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t e nt r a c ee le m e n t si ns in it a n g t h em e t h o di sh o m e l ya n da c c u r a t e p r e c i s i o na n d a c c u r a c yi sg o o d d e t e r m i n et o x i c i t yi n s in it a n g ,u t i l i z ep l s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t oe s t a b l i s hq s t rm o d e lo fa c o n i t i n ec h e m i c a lc o m p o s i t i o ni n s in it a n g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g o o dp r e d i c t i v ea b i l i t yo ft h em o d e l k e vw o r d s s in it a n g ;a c o n i t i n e ;m e s a c o n i t i n e ;h y p a c o n i t i n e ;t r a c ee l e m e n t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h p l c ;f l a m ea a s ;q s t r 4 英文缩略语 英文缩略英文全称中文全称 h p l c h i g hp e r f o r m a n c el i q u i d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高效液相色谱法 r s d r e l a t i v es t a n d a r dd e v i a t i o n 相对标准偏差 q s t r q u a n t i t a t i v es t r u c t u r e - t o x i c i t yr e l a t i o n s h i p 定量结构毒性关系 p l s l d 5 0 m t d p a r t i a ll e a s ts q u a r e sr e g r e s s i 。n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m e d i a nl e t h a ld o s e t h em a x i m a lt o l e r a n c ed o s e 半数致死量 最大耐受剂量 5 论文 四逆汤化学成分的测定及毒性分析 刖吾 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综合征。其病因各异,病理生理变化复杂, 病情表现不一,来势往往迅猛,故需及时识别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否则病人的预 后将极为险恶【l 】。四逆汤是东汉张仲景所创的名方,始载于伤寒论,由附子、 干姜和甘草组成。本方用药精简,疗效卓捷,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2 1 , 是l 临床是治疗休克的常用药物。现已证实四逆汤中的乌头类生物碱既是其强心作 用的主要有效成分又是其毒性成分【3 】。中药的药理作用不仅与其化学成分有关, 而且与它们所含有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含量的多少密切相关【4 1 。因此,对四逆汤中 乌头碱类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进行测定,以及对毒性进行测定和分析都是亟待深 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四逆汤中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文献报趔5 j o 】采用离子对萃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h p l c 等方法对四逆汤中的有机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四逆汤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乌头类生物碱、甘草酸、甘草次酸及姜酚类成分等。 二、中药中微量元素研究概况 微量元素是对于常量元素而言的。到目前为止,在人体中检测出的微量元素 已达5 0 余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f e 、m n 、c u 、z n 、s e 、c r 、i 、c o 、m o 、 f 、n i 、s n 、s i 和v 。虽然人体中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量极低,但在生命过程中所起 的作用却极人【l l 】。中药巾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要保证中药材、中成药的安全有 效,就必须依赖于对中药的质量控制,我国近年来的中药质量控制虽然在理化分 析测试方i 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中药本身的复杂性、可变性及多样性。现 有的质量监控体系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式的发展和困际竞争的需要。对中药中的 6 有益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并且对重金属类的微量元素加以控制是今后中药质量控 制的发展趋判12 1 。 三、四逆汤毒性研究概况 四逆汤中的毒性成分存在于君药附子中,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具有很强的 药理活性和毒性,乌头碱v 1 服3 4 m g 即可中毒死亡,原因是乌头碱可以直接损害 心肌细胞,使心肌细胞通道丌放,加速内流,促使细胞膜去极化,提高自律组织 快反应细胞的自律性,导致心律失常【1 3 1 5 】。 四、立题依据 四逆汤是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回阳救逆的代表方。本方以附子为君,温 阳散寒,回阳救逆。干姜为臣,温中散寒,助附回阳。佐甘草,甘缓益气,又制 附子之毒性。主治少阴病的四肢厥逆,恶寒倦卧,吐利腹痛,下利清谷,神疲欲 寐,口不渴,脉沉或细数欲绝,以及误汗、误下之亡阳证【16 1 。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四逆汤中的乌头碱类化学成分既是其活性成分,也是其 毒性成分。本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四逆汤的质量,合理指导临床用药。采用高 效液相色谱法,对四逆汤中的活性成分乌头碱类化学成分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 乌头碱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四逆汤中的1 0 种元素进行测定;测 定四逆汤的毒性,建立了乌头碱类化合物的q s t r 模型。 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 1 2 0 0 型)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e c l i p s ex d b c 1 8 色谱柱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u v - 1 2 0 0 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乌头碱对照品( 11 0 7 2 0 2 0 0 4 1 0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新乌头碱对照品( 7 9 9 9 4 0 3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次乌头碱原料药( 7 9 8 9 4 0 3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s b 2 5 1 2 0 超声清洗器宁波新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离心机科大创新股份公司中佳分公 百l 高速万能粉碎机 精密电子天平 三乙胺( 分析纯) 附子、干姜、甘草 t a s 一9 9 0s u p e r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铅、锰标准液 铜、铁标准溶液 硝酸( 优级纯) 高氯酸( 优级纯) 甲醇( 色谱纯) 磷酸( 分析纯) d b 3 型不锈钢电热板 昆明小白鼠( s p f 级)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美国奥豪斯公司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市售,经中国医科大学陈再兴 老师鉴定为正品药材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 公司 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沈阳市化学试剂厂 沈阳市化学试剂厂 山东禹王实业总公司化工厂 沈阳化学试剂厂 江苏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 器厂 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论文一 四逆汤中乌头碱类化学成分的测定 材料与方法 一、试样、试剂和仪器 附子、干姜、甘草均购自于沈阳市太原街天士力大药房,将样品洗净, 于1 0 5 恒温干燥,冷却至室温,粉碎后备用。 二、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e c l i p s e x d b c 1 8 柱( a g i l e n t ,4 6 x 1 5 0 m m ,5 9 m ) ,流动相为甲醇 0 1 三乙胺( 6 5 :3 5 ) ,流速为1 0m l m i n 一,检测波长为2 4 0l l m ,柱温为3 0 。 三、测定方法: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乌头碱对照品3 o l m g 、新乌头碱对照品1 0 3 m g 、次乌头碱对照品 2 0 2 m g ,置于一lo m l 容量瓶中,加入甲醇使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得 到混合对照品贮备液。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附子( 制) 3 0 0 9 、甘草3 0 0 9 ,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2 小时,第 二次煎煮1 5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取干姜2 0 0g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 发油,另器保存;姜渣再加水煎煮l 小时,煎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滤 过;再与附子、甘草的煎液合并,浓缩至约4 0 0 m l ,滤过,减压浓缩成稠膏 状。加入甲醇使溶解并超声提取10 分钟,放至室温,加入甲醇定容至1o m l , 摇匀,过o 4 5 9 m 的微孔滤膜,即得。 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墩甘草3 0 0 9 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2 小时,第二次煎煮1 5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取干姜2 0 0 9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另器保存;姜 9 渣再加水煎煮1 小时,煎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滤过;再与甘草的煎液 合并,浓缩至约4 0 0 m l ,滤过,减压浓缩成稠膏状。加入甲醇使溶解并超声 提取1 0 分钟,放至室温,a n * 甲醇定容至l o m l ,摇匀,过o 4 5 1 t m 的微孔滤 膜,即得。 4 、测定法 精密吸取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l o g l 进样,测定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含量。 实验结果 一、系统适用性试验结果 以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峰计,理论塔板数不低于2 0 0 0 ,对称因子在 o 9 5 - 1 0 5 之问,样品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与其它组分的分离度大于 1 5 。 二、方法学考察结果 1 、阴性干扰试验取缺附子的阴性对照液在上述色谱系统下进样,由色谱 图可见,在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出峰位置上无其他峰干扰,色谱图见图 1 。 1 0 图l ,对照品溶液( a ) 、供试品溶液( b ) 阴性样品( c ) 的h p l c 色谱图 1 新乌头碱;2 乌头碱;3 次乌头碱 2 、线性关系考察结果 精密量取混合对照品贮备液适量,采用逐级稀释法配置成分别含乌头碱 3 0 1 、1 5 0 5 、6 0 2 、3 0 1 、6 0 2 9 9 m l ,新鸟头碱1 0 3 、5 1 5 、2 0 6 、1 0 3 、2 0 6 9 9 m l , 次鸟头碱2 0 2 、1 0 l 、4 0 4 、2 0 2 、4 0 4 9 9 m l 的系列混合对照品溶液。按色谱 条件进样2 0 1 t l ,测定峰面积。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 x ) ,峰面积为纵坐 标( y ) 做线性回归,结果见表l 。 表l ,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回归方程及线性范围 3 、精密度试验结果 取同一混合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 次,测定峰面积。乌头碱、新乌头 碱和次乌头碱峰r s d 分别为o 7 9 、0 3 7 、o 9 0 ,结果表明仪器的精密度 良好。 4 、稳定性试验结果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 、4 、8 、1 6 、2 4 h 进样2 0 1 t t l ,测定峰面积。 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峰r s d 分别为0 2 9 、0 3 2 、0 6 4 ,表明供 试品在2 4 h 内基本稳定。 5 、重复性试验结果 取同一批供试品,精密称定5 份,测定含量。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 头碱含量的r s d 分别为1 0 5 、o 9 4 和o 9 8 ,结果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 好。 6 、回收率试验结果 取批号为2 0 10 0 1 的样品,精密称定5 份,分别置10m l 容量瓶中,精密 加入1 9 9 9 m l 乌头碱对照品溶液l m l ,1 0 p , g m l 新乌头碱对照品溶液l m l ,4 0 0 i _ t g m 1 次乌头碱对照品溶液l m l ,定容至1 0 m l 。依法测定,计算回收率。乌头碱、新乌 头碱和次鸟头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 0 0 7 4 ( r s d = i 8 8 ) 、9 9 9 ( r s d = 2 9 8 ) 和1 0 2 9 ( r s d = i 3 2 ) ,结果见表2 。 表2 ,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 1 2 7 、样品测定结果 按照中国药典2 0 0 5 年版一部4 2 2 页方法制备5 批样品,五个批号( 2 0 1 0 0 1 , 2 0 1 0 0 2 ,2 0 1 0 0 3 ,2 0 1 0 0 4 ,2 0 1 0 0 5 ) 四逆汤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方法制 备。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l o l l ,进样分析,采用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见表3 。 表3 ,四逆汤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2 0 l o o lo 0 3 8 l0 0 2 2 2 2 0 10 0 20 0 3 710 0 2 3 0 0 8 1 2 6 o 8 1 6 9 1 3 2 0 1 0 0 30 0 3 7 30 0 2 1 00 8 2 0 6 2 0 1 0 0 4 0 0 3 7 20 0 2 0 00 8 2 6 6 2 0 10 0 5 0 0 3 7 70 0 2 0 90 8 3 3 2 平均值m g 0 0 3 7 50 0 2 1 5 o 8 2 2 0 r s d 1 0 52 3 l0 9 8 1 4 论文二 四逆汤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材料与方法 一、试样、试剂和仪器 附子、干姜、甘草均购自于沈阳市太原街天士力大药房,将样品洗净, 于1 0 5 恒温干燥,冷却至室温,粉碎后备用。 锌、锰标准溶液,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一i i , ;铜、铁标准溶液,国家地质 实验测试中心;镉、铬、铅、镍、钙、镁标准溶液,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样品研究所;硝酸,优级纯,沈阳市化学试剂厂;高氯酸,优级纯,沈阳市 化学试剂厂;水为蒸馏水。 t a s 9 9 0s u p e r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t a s 9 9 0s u p e r 数据工作站,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d b 一3 型不锈钢电热板,江苏金坛市金城国 胜实验仪器厂;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均经过h n 0 3 h 2 0 ( 2 :5 ,体积比) 浸泡 12 h 以上,晾干,备用。 二、样品处理 四逆汤:准确称取附子3 9 、甘草3 9 ,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2 小 时,第二次煎煮1 5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取干姜2 9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 取挥发油,另器保存;姜渣再加水煎煮1 小时,煎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 滤过;再与附子、甘草的煎液合并,浓缩至2 0 m l ,滤过。用移液管移取2 m l 至锥形瓶中,加入1 0 m lh n 0 3 h c l 0 4 ( 4 :l ,体积比) ,摇匀,置于电热板上 1 4 0 消解2 h ,升高温度至消化完全,分2 次加入10 m l 水继续加热驱酸,缓 缓浓缩至近干,冷却,定量转移至量瓶中,以2 的硝酸定容。 三、原子吸收测定条件 各元素的最佳仪器l :作条件见表4 。 表4 ,火焰原予吸收仪器的工作条件 元素c u f em np bc dc rz nn ic a m g 波长3 2 6 2 2 5 0 1 2 7 8 52 8 3 92 2 7 13 6 0 22 1 3 32 3 2 54 2 2 02 8 4 3 n m 灯电3 0 流 m a 增益3 1 1 值v 通带2 0 宽度 n m 5 0 4 0 3 03 0 5 0 5 0 3 03 02 0 3 2 43 1 73 3 53 0 33 2 9 2 9 42 8 73 0 l2 9 9 2 02 o2 o2 o2 0 2 02 02 02 0 标准曲线的绘制 实验结果 精密吸取铜、铁、锰、铅、镉、铬、锌、镍、钙、镁元素的标准储备液,用 体积分数为1 的h n 0 3 稀释配置成系列的标准溶液按表4 仪器所示的工作条 件进行测定,计算,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见表5 和图2 11 。 表5 ,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 c u 0 、0 5 、1 、2 、3 y = i 3 2 x1 01 x + i 3 x1 0 2 o 9 9 9 1 f e 0 、0 2 、0 4 、1 6 、2y = 3 6 3 1 0 - 2 x 十2 3 1 0 0 9 9 9 2 m n 0 、0 1 、0 2 、0 4 、1y = i 2 8 1 0 x + i 0 1 0 0 9 9 9 2 p b 0 、0 5 、1 、2 、5y = i 3 4 1 0 x + i 0 x1 0 3 0 9 9 9 7 1 6 c d 0 、0 0 2 5 、0 0 5 、o 1 5 、o 2 5y = i 8 5 1 0 x + 4 0 1 0 4o 9 9 9 4 c r 0 、0 5 、1 、2 、4 y = 2 7 l 1 0 一x + 5 0 1 0 0 9 9 9 9 z n 0 、0 2 、0 6 、1 、2y = i 5 7 1 0 1 x + 1 1 1 0 20 9 9 9 1 0 、0 5 、1 、3 、5 y = 2 9 5 1 0 2 x + 4 1 1 0 0 9 9 9 3 c a 0 、0 2 、1 、2 、4y = 2 7 8 1 0 x + 3 1 1 0 。3 0 9 9 9 1 m g 0 、0 5 、1 、2 、4 y = 8 2 3 1 0 2 x + 7 1 1 0 2o 9 9 9 6 1 7 i8 1 9 2 0 2 l 图2 1 1 ,铜、铁、锰、铅、镉、铬、锌、镍、钙、镁的标准曲线图 二、精密度实验 取铜、铁、锰、铅、镉、铬、锌、镍、钙、镁元素标准溶液适量,连续测定 5 次,计算吸光度相对标准偏差( r s d ) ,结果分别为0 5 2 、1 9 4 、o 5 0 、2 2 、 1 5 2 、2 2 、0 2 0 、0 9 8 、0 1 6 、1 7 2 ,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结果见 表6 。 表6 ,精密度实验结果 c u0 0 7 1 10 0 7 2 00 0 7 1 4 0 0 7 1 2 0 0 7 1 70 0 7 1 5 0 5 2 f eo 0 1 2 l0 0 1 2 20 0 1 2 5 0 0 1 2 40 0 1 2 70 0 1 2 41 9 4 m n0 1 1 2 3 o 1 1 2 8 o 1 1 1 7 0 1 1 1 60 1 1 1 5 o 1 1 2 0 0 5 0 p b0 0 5l0 0 5 30 0 5 00 0 510 0 5 20 0 512 2 c d0 0 2 6 50 0 2 7l0 0 2 6 70 0 2 610 0 2 6 20 2 6 51 5 2 c r0 0 710 0 7 20 0 7 40 0 7 30 0 7 00 0 7 22 2 z n0 2 5 20 2 5 3l0 2 5 3 30 2 5 2 80 2 5 2 60 2 5 2 80 2 n i0 0 3 7 70 0 3 7 50 0 3 8l0 0 3 8 2 0 0 3 8 4 0 0 3 80 9 8 c a0 3 0 1 10 3 0 2 10 3 0 1 7 0 3 0 0 9 0 3 0 1 50 3 0 1 5 0 1 6 m g 0 1 5 6o 1 5 70 1 5 9o 1 5 40 1 6 10 1 5 71 7 2 三、回收率实验 采用加样回收率法,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四逆汤,精密加入各元素的标准溶 液适量,按表4 工作条件测定,计算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c u 、f e 、m n 、p b 、 c r 、z n 、c a 、m g 的回收率分别为:1 0 3 1 2 、1 0 1 8 0 、1 0 3 1 1 、1 0 1 2 9 、1 0 1 3 9 、 1 0 1 6 8 、1 0 0 1 2 、9 9 9 3 ,结果见表7 。 表7 ,回收率实验结果 1 8 5 2 1 8 6 4 c u18 4 8 f e 1 8 5 5 1 8 6 5 1 8 2 6 1 8 3 1 1 8 3 7 2 0 o o 2 0 0 0 2 0 0 0 2 0 0 0 2 0 o o 2 0 0 0 0 2 0 0 o o 2 0 0 o o 3 9 1 4 3 9 1 1 3 9 0 7 3 9 1 7 3 9 2 5 3 8 5 7 3 8 7 6 3 8 4 2 2 3 1 0 3 3 5 1 0 2 5 2 1 0 3 1 91 0 3 1 20 3 3 1 0 3 3 4 1 0 3 2 2 1 0 1 7 0 1 0 2 4 6 1 0 0 2 7 1 0 1 8 0o 9 1 1 8 2 9 1 8 3 4 2 2 3 2 2 4 m n2 2 7 2 2 1 2 2 9 3 6 6 4 3 6 6 7 p b3 6 5 9 3 6 7 9 3 6 7 2 1 4 5 5 1 4 5 9 c r1 4 6 3 1 4 6 l 1 4 5 7 3 3 2 l 3 3 2 9 z n3 3 3 3 3 3 2 6 3 3 2 4 2 7 0 9 3 2 7 1 4 4 c a2 7 2 6 1 2 7 1 5 7 2 7 1 4 3 3 2 8 6 4 3 2 8 5 7 m g 3 2 8 9 1 3 2 9 0 7 3 2 9 0 4 2 0 0 o o 2 0 0 0 0 4 0 0 4 0 0 4 0 0 4 0 0 4 0 0 4 0 0 0 4 0 0 0 4 0 0 0 4 0 o o 4 0 o o 2 0 0 0 2 0 o o 2 0 0 0 2 0 0 0 2 0 0 0 4 0 o o 4 0 0 0 4 0 o o 4 0 0 0 4 0 o o 3 0 0 0 0 3 0 0 0 0 3 0 0 o o 3 0 0 o o 3 0 0 0 0 2 0 0 0 0 2 0 0 o o 2 0 0 0 0 2 0 0 0 0 2 0 0 0 0 3 8 6 6 3 8 8 1 6 3 1 6 3 2 6 3 6 6 2 6 6 3 4 7 7 2 1 7 7 1 1 7 7 0 7 7 7 1 4 7 7 2 4 3 4 9 2 3 4 8 7 3 4 7 1 3 4 6 4 3 4 8 2 7 3 6 9 7 4 1 2 7 3 8 2 7 3 8 9 7 3 6 l 5 7 2 6 1 5 7 1 9 1 5 7 1 8 4 5 7 1 6 6 5 7 1 4 9 5 2 9 1 l 5 2 7 9 6 5 2 8 4 7 5 2 8 6 7 5 2 8 9 0 1 0 2 0 2 1 0 2 5 6 1 0 3 5 9 1 0 3 5 7 1 0 3 9 61 0 3 1 1 0 8 0 1 0 2 2 6 1 0 2 1 8 1 0 1 5 5 1 0 1 2 0 1 0 1 3 l1 0 1 2 9o 2 3 l o o 9 5 1 0 1 4 2 1 0 2 5 4 1 0 1 9 2 1 0 0 5 41 0 1 3 90 9 6 1 0 0 2 1 1 0 1 7 2 1 0 1 4 5 1 0 2 4 9 1 0 1 4 71 0 1 6 8o 5 2 1 0 1 8 9 1 0 1 1 1 1 0 0 6 2 1 0 0 1 7 9 9 7 21 0 0 1 2o 3 3 l o o 0 3 1 0 0 0 2 1 0 0 1 4 9 9 8 1 9 9 8 79 9 9 3o 1 3 9 9 8 8 9 9 9 6 2 4 四、样品测定 按表4 的工作条件对待测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见表8 。 表8 ,样品测定结果 2 5 论文三 四逆汤的毒性测定与分析 材料与方法 一、四逆汤的制备 取附子、甘草,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 小时,第二次1 5 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取干姜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另器保存,姜渣再加水煎煮l 小时, 煎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滤过;再与附子、甘草的煎液合并,浓缩,使其终 浓度为6 9 生药m l ,置于冰箱冷藏备用。 二、实验动物 普通级昆明种健康小鼠,体质量为2 0 _ _ _ 2 9 ,雌雄各半;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 动物中心提供。 三、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取昆明小白鼠4 0 只,雌雄各半。分成高、中、低三个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 0 只。实验组将四逆汤煎剂分别以1 m l 2 0 9 、0 5 m l 2 0 9 和o 2 5 m l 2 0 9 体质量的剂量于空腹1 2 h 一次性灌胃,给药后4 h 恢复正常饲养,观察7 d , 对照组正常饲养。 四、四逆汤中乌头碱类化合物的毒性预测分析 化合物定量结构一毒性关系( 构效关系,q u a n t i t a t i v es t r u c t u r e t o x i c i t yr e l a t i o n s h i p , q s t r ) 研究方法是新药设计与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目前探讨化合物结构和 毒性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q s t r 方法不仪可以将分子三维结构有关的信息应用到 化合物的结构设计与改造上,对于化合物的毒性和其他理化性质的预测和体内活 性数据的处理等都足非常有效和仆常自用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p l s ) 是一 种多元回归建模的方法,适用于观测数据的数黾较少,而自变量个数较多的情况, 可将观测从高维空间投影到低维空问,减少模型输入变量数。此方法被广泛地应 2 6 用于计量化学、生物信息等领域,最近此方法被应用于化合物毒性构效关系的研 究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 一) 数据描述 利用p l s 方法建立q s t r 模型过程中,对1 4 种乌头碱类化合物的各种量化 参数进行了计算,以分子量、分子疏水系数、分子近似表面积、分子体积、摩尔 折射率、极化能、分子键合能、生成热和偶极矩1 0 种3 d 量化参数作为因变量, 变量符号表示及含义见表9 ;以1 4 种乌头碱类化合物的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的毒性 数据值( 半数致死量,l d 5 0 ) 的对数值作为自变量( 见表1 0 ) ,利用s i m c 。p 软件 程序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p l s 的q s t r 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 预测能力。 表9 ,q s t r 建模中采用因变量参数的含义 表1 0 ,乌头碱类化合物的小鼠腹腔注射毒性( l d 5 0 ) 序列c a s 臀记号二一:萜类生物碱类化合物名称l d 5 0 的对数 l 3 0 2 2 7 2a c o n i t i n e- 1 o o 216 2 9 8 9 0 一l i e s a c o n i t i n e0 5 2 32 7 5 2 6 4 9m e s a c o n i t i n e1 17 木47 7181 2 6 13 a c e t v l a c o n i t i n e0 4 0 56 9 0 0 8 7 4 h y p a c o n i t i n e 一0 3 3 68 214 4 7 4 9 d i a c e t v “n d a c o n i t i n e1 3 4 76 0 3 4 5 7 7 a c o n i t i n eh y d r o b r o m i d e0 8 7 奉8714 2 5 6 4 4m e s a c o n i t i n eh y d r o b r o m i d e一0 9 5 9714 0 2 5 9 0 h y p a c o n i t i n eh y d r o b r o m i d e 0 2 7 1 04 4 9 1 1 9 4i n d a c o n i t i n e 0 3 3 11714 0 2 6 2 5 b e 鼍z 掣1 等y p a c ? m e 1 41 望z 璺! 竺殳! 竺翌! 壁里 ( 二) 建模过程 1 、由于各项t o x i 数值差别较大,我们首先对其进行取对数处理,再对b e 、 h f 变量进行了缩小千倍的处理。 2 、我们用1 1 个数据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数学建模型,由于用于进行建立 模型的样本空间数量为1 1 ,而相对于1 0 自变量的个数,1 1 个样本数较少,所以 不能用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方法来构造模型。而p l s 回归分析方法具有在尽可能提 取包含自变量更多信息的成分的基础上,保证了提取成分与因变量间最大相关性, 并且适用于小样本,所以我们采用该方法来构建模型。 3 、在利用p l s 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建模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提取p l s 成 分个数选取的判断,分别进行成分个数为1 、2 、3 、4 、5 的选取,得到如图1 2 所 示的提取不同p l s 成分个数时对模型的解释能力r 2 y ( c u m ) 和交叉有效性q 2 ( c u m ) 参数。 图1 2 ,提取1 5 个成分的r 2 y ( c u m ) 幂uq 2 ( c u m ) 参数对比 从图1 2 可以看出,当提取p l s 的成分为4 时,参数r 2 y ( e u m ) 和q 2 ( c u m ) 的 值逐渐增j u ,此时r 2 y ( c u m ) = 0 9 3 3 和q 2 ( c u m ) = o 6 2 6 。由于提取4 个p l s 的成分 时,表现对模型的解释能力的参数r 2 y ( c u m ) 接近于l ,交叉有效性验证参数 q 2 ( c u m ) 的值大于0 5 ,当提取5 个p l s 的成分时,参数r 2 y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话专题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
- 2026年中国包装用塑料编织袋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镇江赛尔尼柯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 2026年中国康乐健身球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幼儿园教职工代表会议记录范本
- 银行柜员操作规范标准
- 绿化种植与养护技术方案
- 2026年深圳手摇升降衣架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范文
- 技术合作合同标准范本合集
- 堤防防洪设施智能监控系统方案
- 2025至2030电动气动阀门定位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医疗废弃物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 紧急输血专家共识课件
- 向人大申请监督申请书
- 2025年初级会计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 低头族现象分析与应对策略
- 研发部门激励活动方案
- 民法典合同编案例课件
- 甘蔗制糖毕业论文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燃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