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W-2000A资料_第1页
ZPW-2000A资料_第2页
ZPW-2000A资料_第3页
ZPW-2000A资料_第4页
ZPW-2000A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PW-2000A 资料 一、 电路工作原理 区间自动闭塞设备是根据列车运行及有关闭塞分区状态自动变换信号显示,让司机凭信号行车的闭塞设备。它一方面利用两根钢轨构成电路检查线路状态,另一方面变换地面信号显示供司机按指示行车,同时向机车信号发送信息码向司机提供地面限速信息。 ZPW-2000A 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室外设备由调谐区(电气隔离设备)、机械绝缘节、匹配变压器、补偿电容、传输电缆、钢包铜引接线、室外防雷构成;室内设备由发送器、接收器、衰耗盘、站防雷与模拟网络盘构成。 将轨道电路分为主轨道电路(以下简称主轨) 和 29m 的调谐区小轨道电路(为解决全程断轨检查在调谐区设了小轨道电路,以下简称小轨)两个部分,小轨道电路视为列车运行前方主轨道电路的所属“延续段”。主轨的作用与以往使用的自动闭塞区段相同,调谐区小轨道用来实现与运行前方相邻轨道电路区段的隔离,由空心线圈、 29m 钢轨和调谐单元构成。调谐区对于本区段载频呈现很高的阻抗(极阻抗),利于本区段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对于相邻区段载频信号呈现很低的阻抗(零阻抗),可靠地短路相邻区段信号,防止越区传输。 (一) 匹配变压器、调谐单元、空心线圈、补偿电容 的作用: 1.ZPW BP 匹配变压器的作用:用于钢轨和电缆的连接, L1用做电缆容性的补偿,并作为送端列车分路的限流阻抗。电解电容按同极性串联,形成无极性,在直流电力牵引中用于隔离直流。变压器的变比为 1: 9 2.调谐单元 调谐单元分为 F1 和 F2 两种类型, F1 用于 1700HZ( 2000HZ)端, F2 用于2300( 2600)端,各种调谐单元对本区段的频率呈现“极阻抗”,相当开路,减少了本区段信号的摔耗,邻区段的频率呈现“零阻抗”相当短路,阻止了邻区段信号进入本取段。 2 3.空心线圈的作用:逐段平衡两钢轨的牵引电流回流。 4.补偿电容的作 用:减少钢轨感性( 60KG1435 轨距的钢轨电感是 1.3 H/M,电容为几个 PF)对移频信号的影响,使轨道电路的通道趋于阻性,使接收端得到较大的信号能量,实现对断轨的检查。 如下是某站一离去区段的轨道电路示意图: 图中 表示主轨信息传输的通道, 表示小轨信息传输的通道 主轨道电路在迎着列车运行的方向设发送器由编码条件控制产生表示不同含义的低频调制的移频信号,从发送器的 S1、 S2功出(按轨道 电路长度与允许最小道碴电阻调整功出电平),经室内带屏蔽电缆线(检查 FBJ 吸起、运行前方相 3 邻区段空闲或灯丝完好,并由方向继电器接点构通),送至电缆模拟网络盘,后从区间综合柜零层(区间分线盘)送至室外发送端匹配变压器中,通过 9 1 降压(匹配变压器)及防雷元件等送至调谐单元,再由轨道连接线送至轨面。因钢轨无机械绝缘节,该信号既向主轨道传送,也向调谐区小轨道传送。主轨道信号经钢轨送到轨道电路接收端,经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 1 9 升压、电缆通道将信号传送至室内本区段接收端电缆模拟网络,经衰减后,进入本区段的衰耗盘C1、 C2 端子(由方向继电器构通)。同时轨面的高频信息还沿调谐区小轨道传送至前方区段接收端调谐单元与前方区段的主轨信息一并传送至前方区段的接收器进行解调处理。 接收信号进入衰耗盘,可在衰耗盘上测试孔测得轨入电压,轨入电压中既有本区段主轨信号电压,又有相邻区段小轨道传来的信号电压。轨入电压进入衰耗盘后分为并联的两条支路,一路经变压器( 116( 1 146)调整后送入接收器,作为主轨道电平输入接收器即“轨出 1”;另一路按正、反两方向进行调整,经正(反)向小轨道调整电阻调整后再经 1 3 升压作为小轨道电平输入接收器即轨 出 2。 接收器一方面对主轨道电路移频信号进行解调,同时配合与送电端相连接的本区段调谐区小轨道电路的检查条件(由运行前方区段接收端送来的 XGJ、 XGJH条件)动作本区段轨道继电器。 另一方面接收器还对与受电端相邻调谐区小轨道电路(运行后方相邻区段的“延续段”)的移频信号进行解调,给出短小轨道执行条件( XG、 XGH),经衰耗盘送至相邻区段接收器。 (二) 相关继电器接点的作用( FBJ、 QZJ、 QFJ、 GJ、 DJF、 LXJF) 1.FBJ 第 3、 4、 5、 6 组接点的作用:当主发送器工作正常时, FBJ 继电器吸起,通过 FBJ 继电器的 31-32、 41-42接点把主发送器产生的信息送出,当主发送器工作异常时, FBJ 继电器落下,通过 FBJ 继电器的 31-33、 41-43、 51-53、61-63 接点把 +1 发送器产生的信息送出。 2.QZJ、 QFJ 第 5、 6、 7、 8 组接点的作用:通过改方电路,控制 QZJ、 QFJ的状态,实现正反方向运行是轨道电路的送端始终是迎着列车的运行方向。 3.GJ、 DJF( LXJF)前接点的作用:在发送通道中串联运行前方信号点的 GJ 4 (进站外方第一个区段是 LXJF)、 DJF 的并联,实现信号的灯光转移。 二、 系统构成 : (一)区间移频架( QY): 4 柱端子( +24V/024V):直流 23-25V 熔断器:左侧为发送器 10A,右侧为接收器5A 侧面万可端子: 183 型。 01 为 F1-F18 低频, 02发送器用, 02-1、 2 是发送功出, 02-3、 4 是发送报警继电器 FBJ, 02-17、 18 是发送器电源; 03 接收器使用,03-1、 2 是轨入, 03-17、 18 是接收器电源。 发送器( FS)、接收器( JS)、衰耗器( SH):每个区段 1 套。发送器负责调制移频信号,接收器负责解调通过钢轨接收回来的移频信号,衰耗器负责表示灯显示、测试以及主轨和小轨 接收电平的调整。(其中 C1/C2为轨入, C5/C6为轨出 1, C7/C8为轨出 2) 一块 4 柱端子对应 2 套熔断器,对应 2 个万可端子,对应 2 套 FS、 JS、 SH。发送器冗余设计:上下行线路各设 1 个 N+1 发送器,对应上行线路上的所有区段FS 器故障时,通过 FBJ 落下接点甩开故障 FS 器后将 N+1FS 发送器的低频、载频、选频、功出等接到故障区段。当一个以上区段发送器故障时,根据工程设计的FBJ 先后顺序,首先保证接近离去正常。 接收器冗余设计:接收器采用并机工作方式,移频架上的接收器上下互为备用。每个接收器中有两套电路,一套 为主套,用( Z)后缀表示,另一套为并套,用( B)后缀表示。轨入主轨和小轨信号通过本区段的 SH 器进行接收电平调整后,分别送到本区段的接收器主套和对应的接收器的并套。经过接收器解调后符合标准,当 XGJ 条件同时具备时,主机分别形成主轨 G/GH(Z)小轨 XG/XGH(Z)直流条件,并机分别形成主轨 G/GH(B)小轨 XG/XGH(B)直流条件。通过 SH 器并联输出,控制 QGJ 吸起。 (二)区间综合架( QZH): 零层端子: 18 柱,负责架内设备与其它架的线之间转接。 电缆防雷模拟网络盘:负责将每个发送器或接收器与现场设备 间的电缆补偿。根 5 据每个发送接收点与机械室间距离的不同,补足到 10 公里,使发送器接收器的输入输出阻抗全部为 10 公里电缆长度,阻抗匹配。 熔断器及远程隔离变压器:与电缆模拟网络原理相同,根据各信号机与机械室距离不同,调整 BGY-80 远程隔离变压器二次电压,使电压满足信号机显示要求,使灯丝继电器电流满足工作要求。当某架信号机点灯电流低时,适当调低远程隔离变压器二次电压,使电流上升。 (三)区间组合架( QZ): 每两层是一个区间组合,每架共 5 个区间组合。其中每个区间组合的下层为 1层,继电器用 101-111 表示,上层 为 2 层,继电器位置用 201-211 表示。 区间组合架是 ZPW2000A 自动闭塞的联锁中枢,发送器的编码和信号机点灯的控制全部由区间组合架( QZ)上设置的继电器控制实现。 三 、 故障分析 (一) 故障原因分析:(以下分析针对两端电气绝缘节轨道电路) 信号设备的故障按故障部位可分为线路故障:如电缆、箱盒连接线、轨道电路钢丝绳等连接线断线、短路造成设备之间的联系线断路或短路等造成的故障;器材故障:器材变质、性能发生变化等造成的故障。 ZPW-2000A 型轨道电路故障时显现的现象主要有:无车占用一个区段红光带 、无车占用相邻两个区段同时红光带和无红光带但控制台移频报警。为方便讲述我们以某区间 5257G、 5217G、 5205G 三个区段为例,这三个区段间的关系如下图: 6 1、 无车占用一个区段红光带( 5217G 红光带) 由于 ZPW-2000A 轨道电路主轨信号由本区段接收器解调,小轨信号由运行前方相邻区段接收器解调,若只有本区段在无车占用时出现红光带,本区段从受电端调谐单元至室内接收器这整个接收通道应是完好的(否则其相邻区段 5257G将得不到小轨检查条件也将出现红光带)。查找故障应重点从室内该区段的发送器开始经室外送端至 受端轨面,如: 发送器故障; 发送端模拟网络故障; 送端电缆接地断线或混线; 送端匹配变压器故障或调谐单元开路; 钢包铜线断线; 轨面异常分路或电容开路。 这些都会造成受端电压降低,可测试一下本区段的功出、轨出 1、轨出 2。 这里要注意:还要测试一下前方区段( 5205G)的轨出 1、轨出 2,因为如果5205G 受端调谐单元开路故障会使接收到的小轨( 5217G)电压升高 5-7 倍,使轨出 2 高出接收器小轨高落门限值而关闭向 5217G 接收器送出的小轨检查条件XG、 XGH,这种情况同时会使 5205G 的主轨接收电压降低,但降 低的幅度不至于使轨出 1 低于接收器的主轨落下门限,所以只会造成 5217G 一个区段红光带。 还不能排除室内接收设备故障,如 5205G 衰耗盘故障导致送不出 XIN 信号使接收器接收不到小轨信号或 5205G 向 5217G 送的小轨检查条件线开、短路等;还有本区段衰耗盘故障无法送出 ZIN 信号,使接收器主、并机接收不到主轨信号。 另外如果 QGJ 故障也会造成控制台相应区段红光带。 (如果是机械绝缘节轨道电路红光带就要考虑送、受端整个通道。) 7 2、 无车占用相邻两个区段红光带( 5217G、 5205G 同时红光带) 由于 ZPW-2000A 轨道电路受电端至室内衰耗盘间的接收通道同时传输本区段( 5205G)接收端的主轨道信息和相邻区段( 5217G)的小轨道信息,这一通道故障会导致本区段接收不到主轨信息,出现红光带,同时影响相邻区段因得不到小轨检查条件而红光带。 除接收通道故障外,若衰耗盘本身故障送不出 ZIN 和 XIN 信息,也会造成本区段和相邻区段红光带。 3、 无车占用无红带但控制台移频报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发送器或接收器内部故障; 发送器或接收器正常工作的外围条件不满足; 衰耗盘内部光耦故障; 衰耗盘间的报警条件连接线断线; 加 1 发送器 故障。 这些会造成报警检查条件无法正常送出, YBJ 失磁落下使控制台发出移频报警。 由于 ZPW-2000A 系统有充分的冗余措施(发送器采用 N+1 冗余,接收器采用主、并机冗余),器材故障不至于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不会导致 QGJ落下,也就不会出现红光带。但 YBJ 一旦落下就失去了它的移频故障总报警的功能,若同时系统出现其它故障就不能及时被发现,所以出现这类现象也要及时排除。 查找这样的故障可以观察衰耗盘上的发送、接收故障报警指示灯是否灭灯,很直观地查到对应故障的发送器或接收器。 8 4、 YBJ 继电器电路 移频柜 103-16 接第一个衰耗隔离盒的 a27, 03-14 接第一个衰耗隔离盒的c28。 轨出 2的电压值,光耦损坏导致移频报警条件中断、控制台移频报警。如果移频报警的同时发送和接收故障指示灯仍点亮,测量衰耗盘后面的 BJ1、 BJ2、 9 BJ3 条件端子( BJ1 与 BJ2 间是发送报警条件, BJ2 与 BJ3 间是接收报警条件),YBJ 的 +24V 电源通与断之间即为对应的发送或接收条件光耦损坏,及时更换衰耗盘。 三、 室内、外故障分析 1、移频柜器材故障 ZPW-2000A 轨道电路移频柜中设置有发送端设备 发送器、发送防雷模拟网络盘 ;接收端设备 衰耗盘、接收器、接收防雷模拟网络盘。这些器材故障或工作条件不满足时会发出移频报警,通过观察器材指示灯再配合简单的测试可以很快找到故障原因,下面简单介绍以上器材故障如何查找。 1、 发送器 发送器正常工作所需条件: 有 24V 直流工作电源且极性正确; 有且只有一个载频选择条件(包括选型条件); 有且只有一个低频选择条件。 10 功出电平调整与测试 另外,当发送电平调整跳线虚接时(可通过观察、晃动跳线或测量跳线两端是否有不该有的电压来判断),会造成( S1、 S2) 无功出电压或电压降低,但发送器指示灯一切正常, FBJ 不落,不倒向 +1 发送器,本区段红光带。 电平级 连接端子 电压 备注 1 1-11、 9-12 170 常用级 ,站内电码化固定用一级 2 2-11、 9-12 156 常用级 3 3-11、 9-12 135 常用级 4 4-11、 9-12 110 常用级 5 5-11、 9-12 77 常用级 6 1-11、 4-12 62 7 3-11、 5-12 58 8 2-11、 4-12 46 9 1-11、 3-12 35 10 4-11、 5-12 33 11 2、 衰耗盘 衰耗盘是查找故障的关键,从衰耗盘可测量发送器电源电压、接收器电源电压、发送功出电压、主轨道输入电压、主轨道输出电压、小轨道输出电压、轨道继电器电压等。且有发送和接收正常工作、故障指示、轨道状态指示及正、反向运行指示等功能。 12 13 轨 入轨 出 1G J Z 轨 出 2G J B G JX G Z X G B X GX G J1 G3 G列 车 运 行 方 向轨 入轨 出 1G J Z 轨 出 2G J B G JX G Z X G B X GX G J 14 ( 1) 主轨接收电平的调整 通过调整 C3a1-a10、 C4a1-a10 的连线、调整主轨的轨出电压满足技术标准。各种区段的技术标准见主轨调整表。 ( 2) 正反向小轨的电平的调整 通过调整 a11-a23 调整正反向 小轨的轨出电压满足 135 5mv 的技术标准。 通过调整 c11-c23 调整反反向小轨的轨出电压满足 135 5mv 的技术标准。 衰耗盘本身的故障多出在 SB1、 SB2 变压器、电阻氧化阻值偏高等 15 影响轨出衰耗盘还担负主轨和小轨输出电平的调整,外围跳线较多,这些跳线接错或虚接都会影响接收器正常工作,跳线可能会造成的故障主要有: a、主轨道电平调整跳线虚接或断线会导致轨出 1 电压降低或为 0; b、小轨道电平调整跳线虚接或断线会导致轨出 2 电压升高或为 0。 3、 接收器 接收器正常工作所需的条件: 有 24V 直流工作电源且极性正 确; 主、并机同时有且只有一个载频选择条件(包括选型条件); 主、并机同时有且只有一个小轨选型条件。 满足上述条件,接收器正常工作时向衰耗盘发出 JB+、 JB条件( 24V 直流电压),衰耗盘上点亮接收灯并构通 YBJ 的励磁条件,若上述条件缺其一则衰耗盘上接收灯灭灯,同时控制台移频报警。 接收器自身故障也会使接收灯灭灯、移频报警,不过主、并机备用不会造成无输出而出现红光带。 注:接收器主机如果缺少小轨选型条件还会造成正(反)方向灯熄灭。若衰耗盘接收灯和正(反)方向灯同时熄灭可首先检查主机小轨选型条件。 附:接收 器技术指标 主轨道接收吸起门限: 200mV 210mV 主轨道接收落下门限: 170mV 主轨道接收继电器电压:不小于 10V 主轨道接收吸起延时: 2.3s 2.8s 主轨道接收落下延时: 2s 小轨道接收吸起门限: 69 mV 81mV 小轨道接收低落门限: 62.1mV 小轨道接收高落门限: 280mV 410mV 小轨道接收继电器电压:不小于 20V 小轨道接收吸起延时: 2.3s 2.8s 小轨道接收落下延时: 2s 16 4、 模拟网络盘 17 模拟网络盘位于发送、接受端信息传输通道中室内设备与室外电缆 连接的地方,它的作用是模拟数字 SPT 电缆参数对实际电缆进行补偿,同时对传输电缆引进的雷电进行防护。模拟网络盘故障会使信息通道受阻,影响相应区段的信息接收,造成红光带,送端模拟网络盘故障使本区段红光带,受端模拟网络盘故障可能会影响到本区段及相邻区段同时红光带。 发送端模拟网络盘中的信息传输方向是从“设备” -“防雷” -“电缆”,可以沿这个顺序进行测量,正常时“设备”处电压基本与功出电压相等,“防雷”处电压比“设备”处略高几伏,“电缆”处电压经模拟网络阻抗衰减过降低为送向室外的几十伏,与零层(区间分线盘)送出电压 相等。模拟网络盘电压的变化若有大幅度改变就证明其故障需要更换了。 接收端模拟网络盘中的信息传输方向是从“电缆” -“防雷” - “设备”,沿这个顺序测量,正常时“电缆”处电压与零层(区间分线盘)接收电压相等通常主轨十多伏,小轨几十至一百多毫伏,“防雷”处电压经模拟网络阻抗衰减后降为几伏,到“设备”处再降低一些与衰耗盘上的轨入电压基本相等。 另外,模拟网络盘上插有带劣化显示的防雷单元,若击穿会有劣化显示(指示窗口由绿色变为红色),不影响设备正常工作但要及时更换。 18 四、 室内、外故障区分 当接到车站通知移频报 警时,观察是否出现区段红光带,若无红光带故障点就应在发送器或接收器,到机械室观察哪个区段的衰耗盘上发送灯、接收灯熄灭,处理方法前面已提过不再赘述。 若移频报警同时出现无车占用的区段红光带,再看是几个区段红光带,根据前述的方法压缩故障范围。确定是通道故障下一步要区分室内外。通过模拟网络盘上的测试插孔测量很方便,所以下一步通过这里区分室内外较便捷。 我们不妨分下面几种情况来分析查找: 1、 两个区段红光带( 5217G、 5205G),在 5205G 衰耗盘上测功出正常,轨出 1、轨出 2电压都为 0V 或低于落下门限值。 (见 下方流程图) 19 2、 一个区段红光带,在故障区段的衰耗盘上测功出正常,轨出 1电压为 0V 或低于落下门限值,轨出 2电压正常。 接收通道是正常的,故障应在发送器至室外受电端轨面之间,在发送端模拟网络盘上测“设备”处电压,若为 0V 或较正常值低很多说明室内发送通道故障,若电压正常再测“电缆”处或零层(区间分线盘)电压仍然正常(模拟网络盘自身故障前面讲过,这里不再讨论)就是室外故障( 电缆开路或短路、匹配变压器开路、调谐单元开路或轨面补偿电容开路 )。 在 5205G 发送端模拟网络盘“设备”处测电压 电压为 0V或很低 电压正常 室内发送通道开路或短路(发送盒S1、 S2至模拟网络 1、 2) 测接收端模拟网络盘“电缆”处电压 电压较正常值降低或为 0V 电压正常(或偏高) 测“设备”处电压 电压正常 室内接收通道开路(模拟网络 1、 2至衰耗盒 C1、 C2) 无电压 模拟网络盘内部开路要将其更换 测相应的零层(区间分线盘)端子 电压正常 零层配线至接收端模拟网络盘间开路 电压仍很低 甩开零层端子配线,在电缆线上测输入电压 正常 电压仍很低 恢复电缆,拔出接收端模拟网络盘再测此处电压 测不到电压或很低 零层至模拟网络间混线 正常 模拟网络盘内部或之后至衰耗盒的电路混线 室外故障( 受端调谐单元混线、匹配变压器故障、电缆开路或短路 ) 20 3、 一个区段红光 带,衰耗盘上测功出、轨出 1、轨出 2 均正常。 若功出和轨入电压没有异常,应检查接收盒的小轨检查信息是否正常。在运行前主区段的接收衰耗盘上测 XG、 XGH 信息是否送出,再顺电路检查 XGJ、 XGJH信息是否送入本区段接收盒。如果小轨检查信息也正常,再从衰耗盘测量 G、 GH电压是否送出。 四、故障分析 及处理 (一)根据表示灯情况判断处理 观察故障区段的 SH 器上的运行方向表示灯, “ 正向 ” 和 “ 反向 ” 表示灯与运行方向是否一致。不一致,按照方向电路故障判断处理;一致,观察 “ 发送 ” 灯,未点亮按照发送器故障判断处理,点亮观察 “ 接收 ” 灯。未点亮,按照接收器故障判断处理,点亮观察 “ 轨道 ” 灯。绿灯时,按照区间轨道继电器故障判断处理,红灯时按照轨道电路故障处理。 (二)方向电路故障判断处理 观察本区段区间组合( QZ)内的方向继电器和方向继电器复示,正向运行时 QZJ和 QZJF 吸起,反向运行时 QFJ 和 QFJF 吸起。如果相应的继电器未吸起,对照同线路的其它区段的状态。如一致,查方向辅助组合( FF)的 CFJ(也称 FJ2);不一致查本组合继电器励磁电路。 (三)发送器故障判断: 1、测量发送器 +24/024V 工作电源极性正确,幅值达标。不满足时顺序查 找对应的零层端子 02-17、 18以及熔断器和 4 柱端子,直至电源屏。 2、在发送器端子上将黑表笔放在 024V 上,正表笔在 18 个低频、 4 个载频及“ -1”“ -2” 上测量,应该有且只有一个 +24V。缺电时按照发送器端子、零层端子直至区间组合架借用本区段的 024 查找。多电时,也按照上述顺序,甩线查找。尤其是在 “+1” 发送不工作时可用此方法查找原因。 3、在发送器后部甩开发送功出线 S1 或 S2,观察发送器是否工作。工作是发送功出短路,按照,发送功出电路,顺序甩线,直至故障点。 4、当判断出发送器上述 5 个工作条件都具备时, 而发送器仍不工作,则说明发送器内部电路有故障。可用最简单的方法即与备用发送器调换位置来判断发送器是否故障。 (四)接收器故障判断: 1、测量接收器 24V 电源保持极性正确; 2、借接收器 024,测量有且只有一路载频 “ -1”“ -2” 及 X( 1)、 X( 2)选择条件(主并机都应具备)。不满足按照发送器的方法查找,满足条件是接收器硬件本身故障,更换接收器,因轨道移频信号电压不符合可靠吸起条件的,要重新调整。 (五)轨道电路故障判断处理(测量值必须与测试记录比对判断,当整体电压下降怀疑是短路故障时,应适当甩线查找。如电缆 或接收并机等) 1、小轨道检查 XGJ 判断处理: 直流 20V 时,按轨出 1故障判断处理。不满足时测量运行方向下一个区段的 XG/XGH(直流),有电是两者之间断线,交叉测量查找;无电时按照运行方向下一个区段的轨出 2 故障判断处理。 2、轨出 1故障判断处理:频率幅值正常时,按照小轨道检查 XGJ 条件判断处理。不正常时,测量轨入主轨道频率幅值正常时,查找 SH 器轨入( C1、 C2)和 ZIN 21 (含 Z 和 B)间主轨道频率电压,查找接收器与 SH 器间连线以及主轨接收电平调整勾线等。配线好更换衰耗器。(轨出 1240mv ,一般调到 400-1000mv;小轨入 42mv ,轨出 2调到 125-145mv) 3、 轨出 1 和小轨道检查 XGJ 条件均满足时,测量 G/GH( Z)有电,并机正常时 G/GH( B)也有电,与主机并联输出。当主机或并机有一个正常工作都能使 G/GH有电,测量 QGJ 线圈电压。有电时工作正常,没电时,查找 SH 器 a30 与 c30 至区间组合( QZ)的配线或更换 QGJ。 4、轨出 2故障判断处理:频率幅值正常时,查找 JS 器和 SH 器间 XG/XGH 间配线(包括 Z 和 B),配线好更换衰耗器。不正常时,按小轨入故障判断处理。 5、小轨入故障判断处理:测量小轨 入频率幅值正常时,测量 SH 器轨入( C1、 C2)和 XIN(含 Z 和 B)间小轨道频率电压,查找接收器与 SH 器间连线以及小轨调整勾线等。不正常时,如果本 SH器的轨出 1正常则通道良好是相邻区段送端问题,轨出 1不好是本接收端问题;如果相邻区段的 JS器正常则相邻区段的发送端良好是调谐区问题。 6、接收通道故障判断处理:顺序测量 QFJ 第 7、 8 组后接点 QZJ 第 7、 8 组前接点电压,不正常时,交叉测量查找,正常时按照轨出 1故障判断处理。 7、 JS 端电缆模拟网络判断处理:测量 “ 电缆侧 ” 与 “ 设备侧 ” 电压,不正常时更换模拟盘,正常时 按照接收通道故障判断处理: 8、室外故障判断处理:依次测量发送端 E1E2、 V1V2、送端轨面、受端轨面、接收端 V1V2、 E1E2 电压电流,不正常时处理,正常时按照 JS 端模拟网络故障判断处理。 9、 FS 端电缆模拟网络判断处理:测量 “ 设备侧 ” 与 “ 电缆侧 ” 电压,不正常时更换模拟盘,正常时按照室外故障查找。 10、发送通道故障判断处理:顺序测量发送功出 S1S2 02-1、 2 FBJF 第 5、 6组前接点 QZJ 第 5、 6组前接点 运行方向下一个区段的 GJ 与 DJF 并联前接点(红灯转移用) QFJ 第 5、 6 组后接点 FS 电 缆模拟网络的 1、 2电压,结合观察继电器状态查找,各点电压与发送电平一致时良好,变化时查开路点。 11、在线阻抗测项操作及标准( “ZPW2000”“ 确认 ”“ 在线阻抗测项 ”“ 确认 ” ) ( 1) “ 轨道补偿电容容值 ” 测试 测试补偿电容端压:将两支 “ 测试磁吸 ” 分别插于 “ 公用测试线 ” 的标准测试插柄上,然后分别吸附在电容引接线端正上方的钢轨轨面上,进行电压测试,此时电流钳必须空置;当电压测试值稳定后,按动 “ 选中 ” 键确认后,方可撤回磁吸。 测试补偿电容电流:测试表换插电流钳后,将补偿电容任一端引线卡入电流钳,进行电流测试,此时磁吸必须空置;当电流测试值稳定后,按动“ 选中 ” 键确认,此时,可得出被测补偿电容的换算值。 补偿电容 ( uf) 1700 2000 2300 2600 49.5-60.5 45-55 41.4-50.6 36-44 ( 2) 塞钉接触阻抗 ” 测试( 1m ) 测量塞钉引接线电流:将电流钳卡入塞钉 引接线,测出电流值,此时电压测试端必须空置;当电流测试值稳定后,按动 “ 选中 ” 键确认后,方可撤回电流钳。 测试塞钉接触电压:必须使用出厂配备的 “ 塞钉测试线 ” ,不允许使用 22 “ 公用测试线 ” ; “ 塞钉测试线 ” 测试端的一个测试插柄选插 “ 小鳄夹 ” ,另一个测试插柄选插 “ 测试磁吸 ” ,并插入磁吸侧面的塞孔中;将 “ 小鳄夹 ” 啮夹在塞钉引接线的线鼻上,磁吸吸附于 “ 小鳄夹 ” 啮夹点垂直方向的钢轨轨面上(这时必须注意 “ 测试磁吸的引线与 ” 小鳄夹 “ 的引线所形成的平面应尽量与钢轨垂直),进行电压测量,此时电流必须空置;当电压测试值稳定后, 按动 “ 选中 ” 键确认,此时,可得出被测塞钉接触阻抗值。 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须站在轨道外侧,测试表距离钢轨轨面高度应不低于 60 厘米,以避免电流电磁场干扰过大影响仪表测量。(塞钉接触阻抗测试属于微值测试,应严格按照本提示进行操作) ( 3) “ 调谐单元 ” 的零阻抗、极阻抗测量 V 插孔选公用线,在调谐单元的端子上测量双频电压, A 插孔选卡钳 在单根引接线上测量双频电流。 对应本区段频率为极阻抗,对应相邻区段频率为零阻抗。 调谐单元 BA 单位( ) 1700 2000 2300 2600 极阻抗 最小 0.3423 0.3965 0.4476 0.4938 中值 0.3644 0.4246 0.4842 0.5428 最大 0.3864 0.4507 0.5209 0.5918 零阻抗 最小 0.0304 0.0342 0.0176 0.0222 中值 0.0459 0.0541 0.0415 0.0507 最大 0.0617 0.0753 0.0653 0.0791 ( 4) “ 空心线圈 ” 的阻抗测量 V 插孔选公用线,在空心线圈的端子上测量双频电压, A 插孔选卡钳 在单根引接线上测量双频电流。 对应两个频率为空心线圈阻抗。 空心线圈 SVA 单位( ) 1700 2000 2 300 2600 最小 0.3474 0.4086 0.4698 0.5311 中值 0.3528 0.4137 0.4744 0.5347 最大 0.3693 0.4342 0.4991 0.5641 机械空心线圈 SVA 最小 0.2975 0.3480 0.3981 0.4488 中值 0.3069 0.3590 0.4107 0.4629 最大 0.3164 0.3699 0.4232 0.4770 ( 5) “匹配变压器 ”的电缆侧 /轨道侧输入阻抗、输出阻抗测量 V 插孔选公用线,在 E1/E2 或 V1V2 的端子上测量双频电压, A 插孔选卡钳 在电缆或单根引接线上测量 双频电流。 下部显示的是对应频率的匹配输入输出阻抗。 防雷匹配变压器 TAD 单位( ) 1700 2000 2300 2600 送端 E1E2 输入阻抗 最小 98.5 115.3 133.3 134.4 最大 139.8 159.9 175.8 194.4 受端 E1E2 输入阻抗 最小 466 468 472 455 中值 486 489 484 473 最大 514 520 521 507 V1V2 23 输出阻抗 最小 0.74 0.77 0.84 0.70 最大 1.02 1.03 1.10 1.13 ( 6)绝缘轨距杆漏泄阻抗测量( 10K ) V 插孔选公用线,在轨面上测量电压, A插孔选卡钳 在轨距杆上测量电流。 对应频率为漏泄阻抗。 ( 7) 机车信号入口电流测试:用 0.15 分路线在测试区段机车最后出清一端分路钢轨,将 CD96 表选 “ZPW2000”“ 单载频选频测量 ”“V/A” 转换到电流测试,将卡钳拨到 “ ” 侧后用卡钳套在分路线上测得的电流即为机车信号入口电流。 ( 8) SPT 铁路信号数字电缆测量:线间及对地全程绝缘电阻 1M 。 使用者可根据仪表屏中提示及上述操作提示参考进行。(菜单屏中, SVA 代表空心线圈、 BA 代表调谐单元、 TAD 代表匹配变压器) 12、线路故障判断处理的方法与 25Hz 轨道电路相似,平时需多注意掌握各 种类型区段的匹配变压器、调谐单元和空心线圈的电气特性。熟练掌握补偿电容、塞钉电阻的测试方法及指标。日常测试时对发送端钢轨电流和接收端小轨频率的电压记录是当前的空白点,这些指标对故障处理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六) 特殊故障判断处理: 1 当区间一个信号点红灯或红光带时:轨出 1异常, XGJ 没电是发送端故障,重点检查发送电缆通道;轨出 1 正常, XGJ 没电是小轨道问题; XGJ 有电,轨出 1异常是主轨道故障。 2 当区间信号点连续两个红灯或红光带时:是运行方向下一个区段的接收端设备故障,重点检查接收电缆通道。 3 分界口设备反映 红灯或红光带故障时:检查 XGJ 和站联继电器状态。 4 中间相隔一个区间机械室的两个站,当分界口一个站的空车点与另一个站的重车点反映红灯故障时,应为中间机械室的站联电源故障 五、 信号机点灯电路 1、 灯光转移的分析 红灯灯光灭灯时,前方灯光点红灯,允许灯光灭灯时时,前方灯光点黄灯。信号机显示绿黄灯时,绿灯灭灯时,本信号点显示黄,前方灯光点黄灯;信号机显示绿黄灯时,绿灯灭灯时,本信号点灭灯,前方灯光点黄灯。 2、 DJ 电流和灯端电压的调整 区间信号机的 DJ 是电流型继电器,工作电流不小于 140mA(经验值: DJ线圈电压 20V 左右),通过调整室内信号隔离变压器的 II 次电压和信号机的灯端电压来满足。 六、 补偿电容故障时室内测试判断 1、 当小轨轨出电压调整在 135 5mv 间时,更换单个电容或单个电容故障不会影响轨道电路红光带,但较长区段个别电容故障例外。 2、 单个电容故障对主轨道接收影响不大,对短区段的影响比对长区段影响相对大些,一般会出现主轨道轨入电压略高于正常电压,幅度一般在正常值的 10%左右。工区在日常测试时要特别注意主轨轨入电压突然升高的情况。 3、 本区段的补偿电容 不会影响相邻区段的主轨、小轨轨入电压波动。 24 4、 补偿电 容单个故障会同时影响本区段主轨、小轨轨入电压波动,特别是对小轨电压的影响,或升高或减少,这与天气对轨道电路的影响不同,天气的影响不会影响小轨电压变化。 5、 发送端电容故障影响相对大于接收端电容故障影响,第一个电容故障会使小轨轨入电压明显增高幅度可超过 20%,日常测试要特别注意该现象。发送端第三个电容故障使小轨电压大幅下降,幅度可达 40%,个别长区段情况下会使小轨电压低于 80mv 而造成红光带,因此该点是平时设备检查测试的重点。 七 、测试区间轨道电路主轨、小轨电压 1、 区间轨道电路主轨、小轨电压测试数据波动反应 了设备运用状态的好坏,通常情况下轨道电路主轨电压波动情况较常发生,受天气的影响、受道床的影响、受设备元件性能的影响等造成的主轨轨入电压变化,而小轨电压波动不易察觉,对设备的隐患反应不明显,在日常测试分析时应重点关注。 2.当主轨接收电压发生变化时参考分析判断故障原因。 测试 量值 主轨入变化成 小轨入变化 邻区段主轨入变化 邻区段小轨入变化 结论 降约 95%或以上 几毫伏 无电压 发送端匹配变压器、钢包铜引入线、电缆开路 几毫伏 电压不变 本区段接收端匹配变压器、钢包铜引入线、电缆开路 几十毫伏 无电压 发送端调谐单元 C开路 几十毫伏 电压不变 本区段接收端调谐单元 C开路 降约 75% 下降75% 下降 75% 发送端调谐单元 L 短路 下降75% 不变 接收端调谐单元 L 短路 降约 50% 或升高 5-7 倍 降约50% 降约 50% 发送端调谐单元 LC 开路 降约50% 不变(相邻区段升高 5-7倍) 接收 端调谐单元 LC 开路 降约 25% 降约25% 下降 前方区段不变 发送端调谐单元 C开路 降约25% 下降 前方区段下降 50% 发送端调谐单元 C 短路 降约25% 不变 后方区段不变 接收端调谐单元 C开路 25 降约25% 不变 后方区段下降 50% 接收端调谐单元 C 短路 降约 10% 或以下 降约10% 或以下 不变或上升 前方区段下降 20% 发送端空心线圈开 路 降约10% 或以下 下降 50% 发送端空心线圈短路 降约10% 或以下 上升或下降幅度较大 前方区段主轨电压不变 后方区段小轨电压不变 电容故障 3、 空心线圈开路现象 当系统中单个组件故障,或局部设备故障时通常接收电压会有一定幅度下降,特殊情况下当主轨接收电压大幅上升时 (升约 50%),可迅速断定为该区断发送端空心线圈开路。 4、 匹配变压器的开路现象 ( 1)对 1LQ 区段当匹配变压器开路时,主轨轨入电压通常下降 95%以上,一般情况下主轨电压仅为几毫伏,此时进一步测试本区段小轨入电压,小轨电压不变为接收端匹配变压器开路,小轨无电压为发送端匹配变压器开路。 ( 2) .对其它一般区段,除上述异常现象外,主轨轨入电压还可能下降到几十毫伏,此时为调协单元三组件中的电容开路故障,具体区分发送、接收方法同上(见上表第一横栏)。 ( 3)调谐单元电感短路现象 当调谐单元电感短路时,主轨轨入电压 通常下降 75%,此时进一步测试本区段小轨入电压,小轨电压不变为接收端调谐单元电感短路,小轨轨入电压下降 75%左右为发送端调谐单元电感短路。 ( 4)调谐单元开路现象 当主轨轨入电压下降 50%左右时,为调谐单元 L、 C 开路,此时进一步测试本区段小轨入电压,小轨电压不变为接收端调谐单元开路,小轨轨入电压下降 50%左右为发送端调谐单元开路。 26 ( 5)调谐单元电容故障 该种情况下本区段主轨轨入电压将下降 25%,进一步测试本区段小轨入电压,小轨入电压下降为发送端调谐单元电容短路,小轨轨入电压不变为接收端调谐单元电容短路故障 (详细分类见上表第四横栏)。 ( 6)当发生补偿电容故障时,一般单个补偿电容对主轨影响不大,主轨轨入电压下降约 10%左右,小轨电压有降有降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其原因主要是电容所处的位置示同,对接收电压的影响作用不同,但不会对邻区段主轨和小轨产生影响,这有别于调谐单元和匹配变压器的故障情况。 3、 无车占用时相邻两个区段红光带( 5217G、 5205G),测 5217G 功出、 轨出 1、轨出 2均正常, 5205G 功出正常,轨出 1降低,轨出 2 升高 5-7 倍。 这说明运行前方相邻区段( 5205G)受端调谐单元开路。由于轨出 2高 于接收盒小轨高落门限,因此本区段( 5217G)红光带 。 对于前方相邻区段( 5205G)若 5205G 轨出 1 降低不到落下门限以下,其不会出现红光带,若在落下门限以下也会出现红光带,这个不一定。 4、 补偿电容在 ZPW-2000A 轨道电路中起补偿高频条件下钢轨呈现出的感性,从而降低传输通道对高频信号的衰减,若补偿电容缺失或击穿短路都会影响接受端电压降低。特别是在轨道电路的送端,缺失电容对接收电压的影响更为显著,由于区段的长度与道床阻抗值的差别,现场运用中的区段接收电压值有差别,电容开路后降低的幅度也不等,所以缺失电容 不一定都会造成红光带,只有当降低至接收器主轨落下门限值以下才会出现红光带,所以平时要按要求做好轨道电路的测试,随时观察电压值的变化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故障处理时注意事项: ZPW-2000A 自动闭塞故障处理时,发现一些影响正常处理故障的问题: 1.不知道衰耗盘测试孔在电路图中的位置,即使测试出不正常值也无从下手。 2.电压换算关系: 1V=1000 毫伏 0.1V=100 毫伏 0.01V=10 毫伏 0.001V=1 毫伏 3.仪表使用换档:测 XG、 XGJ 条件时应使用直流档。 4.在本衰耗盘测试轨出 2应看运行后 方相邻区段的载频。 5.在看图查故障时看清图纸位置是 QY还是继电器组合。 6.当主轨正常时应检查是否有本区段小轨检查条件。 27 7.本区段衰耗盘测试的轨出 2是向运行后方区段送的小轨载频信号,经本区段接收盒译为直流 24V 小轨条件后送到后方相邻区段。 8.本区段衰耗盘测试的 XGJ 是从运行前方相邻区段送来的小轨检查条件。 七 、四显示区段如何进行正常改方、辅助改方以及特殊情况下改方 答: ( 1) 正常情况下双方办理。(甲站为正常状态下接车站,乙方为发车站,运统 -46如果在天窗点内试验,登记加上改方试验一项。) 甲乙两站经 协商好后,并在行车设备登记薄进行登记。 甲站破封按下 GFKA(改方控制按钮),然后对乙站办理一条发车进路后,此时乙站原发车绿灯变为接车黄灯。甲站原接车黄灯,变为发车绿灯。至此完成了两站间的正常改方。(整个过程乙方不需要操作) ( 2) 当正常改方不能办理或区间故障出现红光带时,如果要进行改方,就必须使用辅助改方。具体办理如下: 首先两站进行电话联系,确认区间无车和设备安全后,确定甲站为发车站,并分别进行登记确认。 甲方破封按下 ZFA(总辅助按钮),然后按下 FFA(发车辅助改方按钮)不要松开,此时 FFAD白 灯点亮,此时通知乙方办理。 乙站接到通知后,破封按下 ZFA,然后按下 JFA(接车辅助改方按钮) JFAD白灯点亮,看到发车绿灯变为接车黄灯时可以松开按钮,并通知甲站。 甲站直到看到本站发车绿灯点亮后,才能松开 FFA按钮。这样通过两站配合完成辅助改方。 需要注意的是: 当辅助改方不能改方时,此时两站间会构成双接状态。这时需要两站分别办理发车进路并取消进路,才能使辅助按钮的白灯熄灭,达到改方电路复原的目的。改方电路复原后,因电路设计需等 13秒后才能重新办理第二次辅助改方。现场两站间多为复线,改方时要分清具体是哪 一条线路。 ( 3)特殊情况下改方。 当两站间正常改方,辅助改方都无法进行时,此时在确保前提下,可以通过人为拍动继电器进行改方。 甲乙两站分别找到相应的改方组合(改方组合以对应的进站口名称命名,包括 28 ZBFZ自动闭塞方向主组合和 ZBFF 自动闭塞方向辅助组合两种。 拔下主组合里的 FJ方向继电器为极性保持继电器,甲站将 FJ拍为落下状态,乙站将其拍为吸起状态,然后插好,就把甲站改为发车站,乙方改为接车站。此时甲站的发车绿灯点亮,乙站的接车黄灯点亮。需注意的是:正常状态下接车站 FJ为吸起状态,发车站 FJ为落下状态 ,当主组合的 FJ转极时,带动辅助组合的 FJ转极。 八、低频及含义: F1( 29HZ): H码,机车信号显示红灯。(不用) F2( 27.9HZ):区间反向及站内检测码,不作为机车信号信息使用。(常用) F3( 26.8HZ): HU 码,机车信号显示红黄灯。(常用) F4( 25.7HZ):转频码,用于实现上下行载频转换。(常用) F5( 24.6HZ): HB 码,机车信号显示红黄闪灯。(常用) F6( 23.5HZ):不用。 F7( 22.4HZ): U3 码,机车信号显示黄灯。(不用) F8( 21.3HZ):不用。 F9( 20.2HZ): U2S 码,机车信号显示黄 2闪灯(经 18道岔的弯出)。 F10( 19.1HZ): UUS 码,机车信号显示双黄闪灯(经 18道岔的弯进直出)。 F11( 18HZ): UU 码,机车信号显示双黄灯(进侧线、侧线股道发车)。(常用) F12( 16.9HZ): U码,机车信号显示黄灯(进正线)。(常用) F13( 15.8HZ): LU2 码,机车信号显示黄灯。(不用) F14( 14.7HZ): U2码,机车信号显示黄 2灯(直进弯出、进站开放 UU,第二接近发 U2 码)。(常用) F15( 13.6HZ): LU码,机车信号显 示绿黄灯。(常用) F16( 12.5HZ): L2码,机车信号显示绿灯。(常用) F17( 11.4HZ): L码,机车信号显示绿灯。(常用) F18( 10.3HZ): L3码,机车信号显示绿灯。(常用) 29 5 6 4 3 G J 落 下 衰 耗 盒轨 道 灯 亮 红 灯观 察 衰 耗 盒 发 送 工 作灯F B J 第 2 4 组 中 接 点 至 送 端 电缆 模 拟 网 路 盘 间 功 出 线 短 路灭测 5 6 4 3 G 衰 耗盒 的 G J 塞 孔 电压衰 耗 盒 至 Q G J 有断 线 或 轨 道 继电 器 坏测 5 6 4 3 G 衰 耗 盒 的轨 出 1 塞 孔 电 压测 5 6 5 5 G 衰 耗 盒 的轨 出 2 塞 孔 电 压测 5 6 5 5 G 衰 耗 盒的 X G 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