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艺术欹曲以其很高的专业性、室内性和抒情性,成为声乐学习过程中的一只拦路 虎。艺术歌曲大都其有较高的演绎难度。对于歌者,要真正演绎好一部作晶,除了 声毒技巧,更熏要的是通过对作品的分据,了解作品的背景、风撂、意境及内在攮 感。 本文从马勒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对马勒早期艺术歌曲进行逐一、细致的研 究,了解马勒作品独特的刨作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早期歌曲翎作在马勒整个创作 历摆孛的地位裙对其今后交喃乐创作产生翡深刻影响。 关键词:马勒艺术歌曲风格作品分提 a b s t r a c t l i e da r e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t h e i rb e i n gh i g h l y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n t e r i o ro r i e n t e da n dl y r i c ,a n da r er e g a r d e da sah i n d r a n c et o 1 e a r n 。o fv o c a li c t o i v es a t i ;f a c t o r l) e r f o r m a n c eo flearnlng o fv o c a lm u s l c 0g l v eas a t l s i a c t o r yp e r i o r m a n c eo l al i e d ,s i n g e r sa r es u p p o s e dn o to n l yt om a s t e rt h es k i l l s ,b u t a l s ot ok n o wi t sb a c k g r o u n d ,s t y l ea n de m o t i o n a ls p i r i tb ya n a l y z e t h em u s i c f r o mt h eti m ew h e nm a h l e r1i v e da n dt h r o u g ht h ed e t a i l e d r e s e a r c hi n t oh i se a r l i e r 1 i e d ,t h ep a s s a g es e e k st ou n d e r s t a n d h i su n i q u ec r e a t i v em e t h o da n da r t i s t i cs t y l e ,t h es t a t u so fh i s e a r l i e rw r i t t e ns o n g si nh i se n t i r ec r e a t i v ed a y s ,a n dt h ed e e p i m p a c tg e n e r a t e db yt h e s es o n g s o nt h ef u t u r ec r e a ti o no fh is s y m p h o n y k e yw o r d s :m a h l e r ,l i e d ,s t y l e 、t h ea n a l y s i so fm u s i c 马勒挈鬻艺术歌麴研究 第一煮马勒早期裔乐创作背景 第一节社会背景 玛勒经常讲:“这个世界从来让他得到过安宁,弗像冰冷的波涛一样从心灵深 处嚣翔着绝翡精神”。马赣的这种切身感受鞠体验,麓德、受帝国的民族、输级压 迫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在马勒的大部分作品中,都能感髓到深重的痛苦、绝望 或j l 圣筏亡静懋馁。懿祭要将箕称之蔻惑溪圭义,嚣么我髓应警承认这稀悲褒圭义是 合乎情理的。 一、1 9 鳘荛束2 8 整蠡耱豹繁蠢恚帝国麓类每鬻鬻 在镇压了1 8 4 8 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后,以酱鲁士霍亭索伦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为 援表豹封建爱动势力缓整令德豢志意全恢复7 瓣建君囊豹专制绫瀣。i 譬整纪束2 0 毽 纪初,这种反动的波窜巴式的专制主义,始终活跃在德意志帝豳和哈布斯堡王朝中。 1 9 童鏊纪下擎砖,蕹蓍德意恚资本主义缀滂在蚤令镶域豹不叛深入发震秘德寒恚民族 统一遥动的越起,建驻统一的德意志,适应资本主义缎济的发展需要,成为不可阻 搂豹历史。瑟实际上嚣主是实,立宪怒虚。致澹联盟书虽有资产酚级嬲瘴整,缒她 主阶缀始终戆德意志帝国中的主要力凝。因此。从本质上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 以议会形式粉馋门瑟、混杂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输级影嚷、按官僚喜4 度组织起 来、并以警絮来保融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黎”。极这种波牵巴专制伴随下,从 1 9 世纪下半时开始,德国人开始被灌输一种大国耳曼瓣族沙文_ 荛义思想和战争崇尚 论。认为强大、先进的民族有权去征服、统治弱小、落后的民族;有税去拯救他们 所认为低劣的民族。褥这个强大的民族就是德意志。 氏族沙文主义思想狡有计翔、舂步骤,有组织地在整个欧溯传播着,德国和类 地利成为两个最大的传播中心。而统治奥地利长达6 4 0 年之久的晗布斯锻王朝为了巩 固其自身藉焱、恢复爽趣翻在德国的优越遮位继续走德意志纯瓣老路,两成兔。酱 鲁士精神的奴才”。为了继续推行新的专制制度,哈布斯堡王朝对自由主义、各种 民浚耋义、j 德意恚涎族采取舞压帮跛筏政策。在这种专籁r 毫义统治下,1 9 畿纪来 1 马克露:哥远纲领拙判,筹2 3 页,人蔑出叛辕,1 9 7 0 年。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2 0 世纪初奥地利的广大下层人民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由于处在受压迫民族的地位, 促使马勒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有所认识。在他早年的作品中就写过一首名为尘 世的痛苦的歌曲,反映了农民的痛苦生活。 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匈帝国中居住着十几个民族,其 中德意志奥地利人始终是其余民族的特权阶层。马勒常说:“我是三重的无家可归, 奥地利人说我是波西米亚人,德国人说我是奥地利人,其他地方人则说我是犹太人, 不管去哪里都是外人,永远不受欢迎。”2 这种民族的压迫与歧视,在马勒的灵魂深 处留下了终身挥之不去的阴影,这种阴影是不可能不反映在他的音乐中的。而马勒 选择逃脱阴影的方式就是走出社会到自然中去流浪去寻找孤独和痛苦的解脱。这种 遁逃意识在他早期的作品年轻的流浪者之歌中就已体现出来了。 二、反犹主义的再次兴起 反犹主义是指“一切厌恶、憎恨、排斥仇视犹太人的思想和行为。”3 它所仇视 的对象不是某个人、某个集团或某个国家,而是针对整整一个民族。从反犹主义的 历史发展上看,马勒生活的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反犹主义在迫害犹太人的观念和方 式上具有了新的性质和变化。 历史上的反犹主义主要是针对犹太教,只要犹太人放弃犹太教一般就可平安无 事。而且随着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在欧洲各国的深入开展,启蒙主义思想家从人道主 义的理论出发,深刻批判了基督教会把整个犹太民族作为压迫、迫害对象不公正现 象,认为历史上对犹太人的迫害是极其不人道的行为。他们倡导给犹太人自由、平 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立场,提倡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应该互相容忍,互相尊重。1 7 9 1 年法国国民大会决定赋予法国犹太人以国家公民身份进行宣誓的权利。这一时期德 国在犹太人解放问题上也取得了进展。到了1 9 世纪中叶,几乎中、西欧的所有国家 都将一名公民应得的公民权和法律权给予了犹太人。然而,正当欧洲一些国家解放 犹太人的最终进程将得以实现时,新的反犹主义从1 9 世纪7 0 年代突然兴起,并迅速 蔓延欧洲,犹太人将面l 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残酷的迫害。1 9 世纪下半叶的反犹 主义主要是从种族主义的立场对犹太人发起攻击,他们认为如果一个民族在遗传上 的基本特征是优越的,那么它在智力、体质及创造出来的一切方面都是优越的,反 之也一样。种族主义者认为在这个由不同种族构成的世界中,雅利安人是最优秀的, 而在雅利安人中,日耳曼人又是精华中的精华。与此相对应的是黑种人、黄种人, 而犹太人是下等民族中最低劣的民族。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这种荒谬的种族论不仅 2 周化:大地之敢 、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8 4 ,第五页 3 徐新:反犹主义解析 、上海三联书店、1 9 9 6 年第二页 2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被蒙上科学理论的色彩,更为有害的是被有系统的充斥到学校的教学中,被学生作 为一种科学的真理加以接受。在那个年代,几乎受过教育的欧洲人对雅利安人是最 优秀民族的思想深信不移。希特勒就是在2 0 世纪初的维也纳全盘接受了种族主义论 的思想,并成为他最终推行纳粹路线的全部基础。这种以种族主义的理论为由对犹 太人进行的种族迫害比历史上以宗教为由对犹太人的迫害更加残酷和无情。因为一 个人可以改变他的宗教信仰,但一个人的种族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清楚的 看到马勒作为生活在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的具有犹太血统的艺术家,饱尝了在反犹主 义的历史氛围中给他的生活和艺术道路带来的艰辛和苦难。 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 发生在欧洲各国1 9 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其突出特征就是将主观感情视为最高 表现。不像古典主义艺术家对未来充满乐观和自信,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家因看不 到社会的出路和发展,因而对当时的社会普遍产生失落、不满、苦闷等情绪。他们 沉醉于个人情感体验,寄情于遥远的过去和大自然揭示社会的冷酷和孤独,把爱情 美化。这些思想是马勒的创作的主要精神来源,我们可以从他的大部分作品中体会 到这一点。 第二节生活背景 1 8 6 0 年7 月7 日,古斯塔夫马勒生于奥匈帝国境内的波西米亚小镇卡里什特 ( k a l i s t e ) ,这里是个受阶级、民族双重压迫的地方。马勒的家庭同奥地利境内的其 他斯拉夫人、捷克人一样,共同受着少数日耳曼人、匈牙利人的统治和欺压,尽管 在马勒呱呱坠地前,这里早已居住为数颇多的犹太人,而且当时的政治社会风气也 日趋开明,但包括马勒一家在内的犹太人,仍然活在相当普遍的反犹阴影之下。“他 们不得不经常生活在无安全的状态中,无时无刻不期待着从任何一方获得种族偏见 的超越”4 与大多数犹太人一样,马勒的祖辈、父辈也始终生活在这种不安全的生活 状态中。正如马勒晚年对自己作为一个犹太人的一生不幸经历所深深感受的那样, 在他生存的世界中是一个不受欢迎的闯入者,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这种作为 犹太人在马勒心灵中形成的这种流浪宿命意识,可以说从马勒的儿童时代起,就深 深地扎根在他的思想意识中并以各样的表达方式,自始至终贯穿在他一生的创作中。 马勒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莫拉维亚的伊格劳市( 1 9 l a u ) 度过的,尽管具 有犹太人的宿命意识,但马勒从小所接受的是德意志式的教育,使他无论言谈举止 还是思维方式包括他的宗教信仰都“日耳曼化”了,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马 4d o a a l dm i c h e l l :g u s t a vm a h l e r :t h e e a r l e ry e a r u t l i v e r s i t yo f c a l i f o r n i ap r e s s 1 9 8 0 p 3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勒许多重要作品具有强烈的宗教气息,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马勒从基督教的信仰中, 从基督教的赞美诗中去寻找他需要的创作灵感和词句,而不是从犹太教的文化中去 摘选。 伊格劳市对小古斯塔夫来说有许多刺激他想象力的事物:驻扎当地的军营中传 出的嘹亮乐声、周末晚上的热闹嘈杂舞曲、丰富多样的地方民谣,城郊辽阔而安详 的林野,马勒常常徜徉其中,只有神奇美丽的天地自然,才是马勒神情依恋之所在, 它不仅是马勒诗意灵感的源泉,同时更是他那从未平静过的心灵的避难所,这些都 成为他后来音乐创作的灵感源泉。然而马勒的家庭带给他的不是快乐的童年而是不 堪忍受的苦闷和压抑,这些痛苦的切身经历不仅长期缠绕在他心中、压抑他的心灵, 而且常常引导他从这里去思索人生。这些痛苦的童年经历也是影响他以后精神成长、 性格特征和创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马勒父母的结合是一桩勉强的、无爱情可言的不幸婚姻。其间发生的种种情形 家中最大孩子的他最是刻骨铭心。马勒的父亲是典型的1 9 世纪的一家之长,粗暴、 好胜、专横、事业心强,所说的每句话都是家规律令;天生就跛脚、性格柔弱的母 亲是马勒心中的伟大女性,马勒全心爱着她,却只能眼见她操持沉重家务外又一再 怀孕生子。母亲终日饱受磨难的不幸形象深印在了他的脑海中。以至于当马勒小时 候有人问他长大后想做什么时,他脱口而出“殉道者”,这是母亲带给他的耶稣精 神。 马勒的家庭,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经常受到死神的光顾。他的父母虽无爱情 可言,却接连不断的把1 4 个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1 4 个孩子中只有6 个存活下来,就 是说马勒连续在他5 岁、6 岁、1 1 岁、1 3 岁、1 4 岁相继经历和承受兄妹们的死亡和葬 礼带给他的心灵震撼和恐惧。可以说马勒是在死神的笼罩下,以一种悲凉的心情走 完了他的人生道路。这种死亡的阴影同样也反映在了他的作品中。1 8 7 5 年发生了马 勒一向认为是给他造成最大创伤的死亡事件:他最喜爱和关心的比他小一岁的弟弟 恩斯特在疾病的长期折磨下终于不治身亡。恩斯特是马勒最喜爱的弟弟,他不仅是 古斯塔夫的游戏伙伴,他还是他那些故事的忠实听众,是相互信赖的好兄弟。恩斯 特在病重期间,马勒始终守在他的身旁,为他讲故事。弟弟的死给马勒心灵带来的 巨大打击和创伤在他的早期作品歌剧恩斯特冯施瓦本公爵以及为合唱、独唱而 写的康塔塔悲叹之歌等中都有表现。从上我们可以看到马勒一生中所伴随着他 的灾难与痛苦,这一切在他的音乐中均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而使他的一些作品蒙 上浓重的死亡和悲剧色彩。这一点不仅可以从他的大多作品都含有葬礼乐章,同时 还可以从其不时流露出的异乎寻常的凝重气氛得以证明。 4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第二章早期艺术歌曲作品分析 马勒的作品几乎只有两大类:音乐形式晟大的交响乐与最小的艺术歌曲。而且 两者互相渗透。他的交响乐里有歌,他的歌里很多由管弦乐伴奏,就连部分歌曲的 钢琴伴奏也有交响化的成分。他的歌曲作品共有四十六首。除了初期几首作品以及 早期的少年时代的歌( 1 l e du n dg e s 孙g eb u sd e rj u g e n d z e i t ) 是用钢琴伴奏 之外,其余的全是用管弦乐伴奏( 有些也作有钢琴伴奏谱) 他艺术歌曲的管弦乐编 制都很小,维持了抒情、私密、室内乐的特质。他本人也明确表示:只适合在小厅 中演出。歌词方面,除了最早为男高音所作的三首歌曲( 共五首,今仅存三首) 、 清唱剧叹息之歌以及年轻的流浪者之歌是马勒自作,其余的则取自早期浪 漫主义诗篇或民谣诗集。从全部歌曲的细目,我们很容易发现不同时期其歌词选择 的特点。 1 、1 8 8 0 _ 一1 8 8 5 三首歌曲 自作诗与其他 ( 三首) 歌曲集少年时代的歌第一集( 五首) 年轻的流浪者之歌( 四首) 2 、1 8 8 7 1 9 0 1 民谣诗集 歌曲集少年时代的歌 少年魔角( 1 4 首) ( 少年魔角) 第二、第三集( 九首) 3 、1 9 0 1 1 9 0 4 吕克特的诗 亡儿之歌( 五首) 吕克特的五首歌曲( 五首) 4 、1 9 0 8 1 9 0 9 大地之歌 德文翻译的唐诗 ( 六首)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第一节早期艺术歌曲创作概况 作品作曲年代 出版 五首歌曲( 男高音独唱,钢琴伴奏) 今存三首 1 8 8 0 2 1 9 在春天( i nl e n z ) 马勒词 1 8 8 0 2 。2 7 冬之歌( w i n t e r l i e d ) 马勒词 1 8 8 0 3 5 绿野的五月之舞( m a i t a n zi mg r a n e n ) 马勒词 少年时代的歌( l i e d eu n dg e s a n g ea u sd e rj u g e n d z e i t ) 1 8 8 5 第一集 1 8 8 0 - 1 8 8 3 春天的早晨( f r u r h l i n g s m o r g e n ) 雷安德词 回忆( e r i n n e r u n g ) 雷安德词 汉斯与葛雷特( h a n su n dg r e t e ) 马勒词 1 8 8 0 3 5 唐璜的小夜( s e r e n a d e ) 狄尔索得摩利纳词 唐璜的异想天开( p h a n t a s i ea u sd o nj u a n ) 狄尔索得摩利纳词 年轻的流浪者之歌( l i e d e re i n e s f a h r e n d e ng e s e l l e n )1 8 8 3 - 1 8 8 5 1 8 9 7 , ( 管弦乐伴奏) 马勒词 维也纳 当伊人出嫁时( w e n nm e i ns c h a t zh o e h z e i tm a e h t ) 清晨我漫步田野( g i n gh e u t m o r g e n su b e r sf e l d ) 我手执一把火热的钢刀( i c hh a b e i ng l f l h e n d m e s s e r ) 伊人的一双蓝眼睛( d i ez w e ib l a u e na u g e n ) 6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第二节作品分析 毒最初的三首艺术歌曲。共五首今存瑚 作曲年代1 8 8 0 年 首演1 9 3 4 年9 月3 0 日拉吉欧布鲁诺( 部分) 编制男赢毒、钢琴 诗马勒 1 8 8 0 年间所作五首歌曲中的三首。歌曲的创作动机是源于马勒最早的一段爱 惺 1 8 7 9 1 8 8 0 年间马勒疯狂的爱上了伊格劳市邮政局长的女儿约瑟芬,这三首歌曲都 是为她而写的。歌曲分别被定名为:i m l e n z ,w i n t e r l i e d ,m a i t a n zi m g r f i n e n 前 面两首没有出版。值得注意的是三首歌曲的词都是马勒自己所作。 第一曲:i ml e n z ( 在春天) s a g a l l 。d ut r a u m e r 锄l i c h t e nt a g , w a s - i 1 1 s td uh e u t 7 m i td e mb a n g e n ? d uw a n d e l s ts os t u m md u r c hl e n zu n dh a g , a l sw i r s td uy o nb 1 i n d h e i tb e f a n g e n i c hb i nn i c h tb li n du n ds e h ed o c hn i c h t , m i ri s tn i c h td u n k e lu n di s tn i c h tr e u e ! k s n n t l a c h e nu n dk 6 n n t ew e i n e n , d o c hs a n g e nk o n n ti c he sk e i n e m 0s i e h td i c hd i es o n n es of r e u n d l i c ha n , w a ss o l l e nd i rs c h m e r zu n dr e u e !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w i r fa bd e i n el a s t ,d ut r a u r i g e rf l 咀n f l , u n df r e u d i c ha ns o n n ea n db l i u e m i c hf r e u tk e i n es o n n e ,m i c hf r e u tk e i nb l a u , u n dh a b d o c hd e nf r i i h l i n gs og e r n e 。 a c h ,d i ei c ha l l e i nn u ra m1 i e b s t e ne r s c h a u , d i ew e ii ts c h o nl a n gi nd e rf e r n e 告诉我,白日做梦的人, 你今日的惶恐有何意义? 你黯然地走在春日的丛林中, 似乎双目已被蒙住。 我没有失明,然而我却无法看见, 黑暗与光明对我没有意义, 我可以笑,我可以哭, 但我却无从向任何人倾诉。 太阳亲切的看着你, 你怎能胸怀悔恨与悲伤? 抛开你的烦恼,伤心的人, 在阳光中,蓝天下尽情欢畅。 纵使阳光与蓝天都无法让我欢畅, 但我仍爱这春光; 啊,我思念的她,她却长久地徘徊在远方。 诗歌的主题是颇具浪漫色彩的。这一主题重现在年轻的流浪者之歌中。诗 歌中主人公是一个孤独的受伤者,陷入爱的旋涡,完全失去了面对美丽大自然的勇 气。马勒以对白的方式呈现主题,诗歌共四段,受伤者和对话者以段落为单位进行 对话。第一段在f 大调上,标示“s e h rl e b h a f t ”( 非常活泼的) 在钢琴戏剧性的上 行滑奏后,人声在平音调上进入,随后在钢琴连续八分音符和弦三连音的伴奏下一 8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条广阔的旋律展开了,大量的力度变化。人声停止,钢琴四小节渐快的间奏,音乐 仿佛在一个有力的颤音c 上结束。第二乐段的开始被标示“n o c he i n m a ls ol a n g s a m ” ( 慢两倍) 且p p p ( 很弱) ,调号变为四个降号( f 4 调) 。但很明显第二段的开始乐 句( 1 a ) 的与第一段的开始乐句( 1 b ) 还是很相似的。 1 a l b 在第二段结尾处的上行滑奏后,第三段的旋律又回到第一节的速度,钢琴的伴 奏音型依然如第一段八分三连音的持续进行。然而马勒并没有简单的再现第一段而 是把音乐带入完全不同的调( c 大调) ,并以半分节歌的形式加以变化、加强,这种 形式在他以后的创作中是颇具性格的。歌曲的最后一段回到了第二段较慢的速度, 尽管旋律变得紧缩了但明显仍是在第二段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音乐从c 大调移到# c 小调,在乐曲的结束一组相当不连贯的和弦闯入,最后以等音变换的方式不是很有 力的结束在一个b a 大调和弦上。 从马勒早期歌曲创作我们不难发现马勒不仅会在两个不同的作品中使用同样的 音乐素材,而且在两套不同的歌词使用同样的旋律,这中创作手法在马勒以后的创 作中很常见。i ml e n z 第2 段的音乐( 1 c ) 就取材于清唱剧( d a sk l a g e n d e1i e d ) ( 叹 息之歌) 第二部 d e rs p i e l m a n n ( 游吟诗人) 中悲伤,肃穆的段落( 1 d ) 。 l c 9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l d 把叹息之歌中伤感的音乐运用到在春天中跟歌中孤独的受伤者所表达 的情绪并不矛盾,相反歌曲的第一段相比它更体现歌曲的性格、更让人难以忘怀。 叹息之歌是一部大型作品,为歌唱者和乐队而作的;而在春天的钢琴伴奏 部分在构思上已初现交响化的特征,这种歌曲交响化的创作手法在马勒创作声乐套 曲( l i e d e re i n e sf a h r e n d e ng e s e l l e n ( 年轻的流浪者之歌) 时已趋于成熟。 第二曲:w i n t e r l i e d ( 冬之歌) u e b e rb e r gu n dt a l m i tl a u t e ms c h a l l t 6 n e te i nl i e d c h e n d u r c hs c h n e eu n de i s d r i n g te s s oh e i s s b i sz ud e mh o t t c h e n w od a sf e u e rb r u m m t , w od a sr i d c h e ns u m m t i mt r a u li e h e ns t o b c h e n u md e nt i s c hh e r u m s i t z e ns i es t r u m b 6 r s td um i c h ,l i e b c h e n ? 越过高山溪谷 高声地回荡 听到一阵歌声传来。 它穿过冰山雪原 融化了小路上的冰雪 一直到达小村庄。 燃烧着的炉火的嘶嘶声, 还有织布机轮的嗡嗡声 在简朴的小屋里回响。 围坐在桌旁 人们静静地坐着。 我最心爱的人,你可能听到我的歌声? 在冰冷的雪地里 1 0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s i e h w i ei c hs t e h , s i n g z ud i r 。m a d c h e n h a td e n nm e i nl i e d s od i e he r g l f i h t o d e rd a sr i d e h e n ? o1 i e b l i c h ez e i t 。 w i eb i s td us ow e l t , 0s e l i g es t u n d e n a c hn u re i nb 1 i c k w a ru n s e rg l f i c k , e w i gv e r s c h w u n d e n 看见我站在那儿, 为你歌唱,我的少女! 是我的歌声 使你的面颊如此红润, 还是因为摇动机轮? 啊,令人愉快的时光, 你离我如此遥远, 啊,快乐的时光 哎呀,哪怕只是匆匆一眼 我也会快乐无比, 直到永远。 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并不新鲜,诗人和他所爱的人分隔两地,想象他的歌声穿越 冬季的辽阔大地到达她的身边,这时她和家人正围坐在火炉旁纺纱织布。马勒选择 的这种短句式的诗歌进行音乐创作是较难处理的,因为为了迎合诗句所要求的压韵 和韵律、以及过量词的引入会导致音乐创作上的不自然。和 i ml e n z 相比它的伴 奏更钢琴化。歌曲在a 大调上开始,在第一段的开始被标示“l e i c h tb e w e g t ”( 轻 柔的移动) 。五小节钢琴弹奏的影子建立了轻柔、摇曳的6 8 拍的节奏基调;接着伴 随着轻柔人声的进入引入旋律。第一乐句后歌唱停止而钢琴继续进行,把音乐自然 的带入第二乐句,是第一句的一个发展。紧接着钢琴三小节间奏;左手出现的十六 分音符和右手的低音颤音似乎先现了第一段后半部分的织布机轮的乐思。实际上第 一段后半部分的旋律是由前半部分的旋律变化而来的,在c 大调上结束。贯穿整个开 始段落6 8 拍的韵律常常被9 8 拍的引入所干扰( 2 a ) ;这种拍子的变化以及惯于选 用长度不规则的短句诗歌为创作素材都成为马勒后来歌曲创作的特色,二者的结合 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诗歌中短行诗句在音乐创作时容易出现的单调效果。 第一段经过两小节十六分音型、主属音在低音的交替连接到第二段,仿佛是摇 动织布机轮的声音。十六分音符的还原a 变成降a ,预示了第二段开始的c d , 调。与 第一段比较,第二段的节拍没有像第一段那样频繁的变化,从头到尾只用了9 8 一种 节拍,在第二段的开始被标注“e r n s td o c hr u h i g ”( 严肃且沉默) ,第一段的那种 摇曳感完全消失,仅仅延续了三小节节奏就转而被左手三个一组的八分和弦的持续 反复所支配( 2 b ) ,直到乐段晟后三小节的结束句才回到开始的十六分节奏型。总体 i i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看这段是建立在为数不多的几个短小动机上,马勒把诗歌的按三行一组分为四部分 进行创作,其中第一、第二、第四部分是相同素材的变奏;然而第三部分的人声发 展了一个新的旋律构思。从和声进行来看这一部分比第一部分更自由,而且人声部 分的音高充满了戏剧性的、强有力的对比、变化,并且在歌词的最后一句的“e w i g ” 达到高音的b b 。然而跟l ml e n z 的结尾相比,马勒似乎已经有了更好的办法把歌 曲带入一个更令人满意的结束。两小节的过渡把音乐带入f 大调,在这里马勒再次引 入开始段落的素材并把它发展成十四小节的钢琴结尾,具有终曲的功能。 u o 南b 如u r 叫t a lh i t t c ;i is c h a l l t n a 矗幽:占 *kk 。kk b 广_ t _ | ik * 一一 ”i ,h jj 一一j - k 仁f 曲 t ) h jki lk ut :三= = u“jj 专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上亨鼻用晨 ;i ? 蕾誊t t i 习ee气冒吒,譬e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的第三首( m a i t a n zi mg r f i n e n ) ( 绿野的五月之舞) :马勒明显的显示出对这部作 品的喜爱,而且这部作品几乎原封不动地被马勒放到另一部歌集( l i e d eu n dg e s a n g e a u sd e rj u g e n d z e i t ) ( 少年时代的歌) 的第一集中,在这里它被冠名( h a n su n d g r e t h e ( 汉斯与葛雷特) 。从歌词上看,马勒放弃了前面两首歌曲在歌词创作时 的主观性,如诗的第一行来自孩子们的游戏“转圈,转圈”,创作了这首简单的、 民俗化的小歌。 第三曲:i l a i t a n zi mg r f m e n ( 绿野的五月之舞) 同( h a n su n dg r e t h e ) r i n g e l 。r i n g e lr e i h n ! w e rf r 6 h l i c h i s t ,d e rs c h l i n g es i c he i n rs o r g e nh a t 。d e rl a s s s i ed a h e i m i w e re i n1 i e b e s1 i e b c h e nk f i s s t , w i eg l 豇c k l i c hd e ri s t ! e i ,h a n s c h e n ,d uh a s tj ak e i n s ! s os u c h ed i re i n s ! e i nl i e b e s1 i e b c h e n ,d a si s tw a sf e i n s j u c h h e ! r i n g e l ,r i n g e lr e i h n ! e i ,g r e t c h e n ,w a ss t e h s td e n ns oa l l e i n ? g u c k s td o c hh i n f i b e rz u mh a n s e l e i n ? u n di s td o c hd e rm a is og r f i n ? u n dd i el f i f t e ,s i ez i e h n ! e is e h td o c hd e nd u m e nh a n s ! w i ee rr e n n e tz u mt a n z ! e rs u c h t ee i n1i e b c h e n ,j u c h h e ! e rl a n d s ! j u c h h e ! 围成圈,围成圈,一起共舞1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谁快乐就让他来转个圈! 谁不开心就让他回家去! 谁若能吻一下心爱的姑娘, 快乐如神仙! 哎,汉斯,你还没有情人! 快找一位吧! 有位好姑娘事关重大 哟嘿! 围成圈,围成圈,一起共舞! 哎,为何格蕾塔独自站在一旁? 你可是偷偷朝汉斯看? 五月的大地如此葱绿! 微风吹拂! 噢,瞧瞧傻汉斯! 他跑进了人群中! 他在寻找一位好姑娘,哟嘿! 他终于找到了l 哟嘿! 绿野的五月之舞( m a i t a n zi mg r f i n e n ) 的诗是马勒自作的,也有人认为 是马勒根据民谣改编的。尽管有一点不自然,歌词仍然捕捉到了这类民谣的勃勃生 机和率直。五月的节日给了青年男女们提供了寻找伴侣的机会,诗歌两段第一行的 “r i n g e l ,r i n g e lr e i h n ! ”( 围成圈,围成圈) 和两段最后的“h u r r a h ”( 哟嘿) 都颇具民间特色。第一段的开始是节日的欢庆场面,人们载歌载舞。第一段被关注 的对象是一个男孩,他没有心上人;第二部分注意力转到了一个姑娘身上,她也很 孤独,最后他们在舞蹈中走到了一起像“r i n g e l ,r i n g e lr e i h n ”和“h u r r a h ”等 民间素材的运用,以及像h i n s h e n h e ( 汉斯) 和g r e t c h e n ( 格蕾塔) 这样传统的名字 都为了突出一种民间腔调。 我们可以看到在结尾处歌词和音乐在同一时间结束,就像一个单一整体,不能 被分隔开来。歌曲共两段,第二段和第一段相比只是稍做变化,在全曲结束处的副 歌部分音乐随着“r i n g e l ,r i n g e lr e i h r l ”的歌声渐渐弱下来。歌曲采用的l j n d l e r 1 4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 连德勒) 风格,这是在l a n d e l ( 连德尔,奥地利北部埃姆斯河流域的一个地区) 起 源的一种慢速的圆舞曲,莫扎特、海顿、贝多芬和舒伯特都有这样的作品。每小节 第一拍的重音、旋律的固定形式、特别是弱起拍六度和八度的跳跃以及速度的变化, 都是l a n d l e r 特有的风格( 3 a ) 实际上o t a i t a n zi mg r f i n e n 的开始句已经有了相应 的说明“i mz e i t m a s se i n e sl i n d l e r s ”( 采用l a n d l e r 的速度) 。 u, 一n 一 汀 ifli 不容质疑( m a i t a n zi mg r f m e n 的创作颇具特色,它抓住了民间音乐的精髓并 且尽可能的保持了它的原味。例如钢琴号角般的五度进行以及伴奏在低声部贯穿全 曲的“舞步声”,舞步声和歌声相结合自始至终在一个几乎没被干扰的d 大调上进行。 这首歌曲是马勒最早有记载采用l i i n d l e r 的作品,但是歌曲无论基本风格的把握还是 创作上的深思熟练都很难让人感到这是出自新手之作。这部作品的意义并不像许多 人所认为的那样只是风格不同于马勒早期出版的其他歌曲,它直接影响了今后马勒 在歌曲和交响乐创作时对l i i n d l e r 的处理以及一系列歌曲创作中对民间元素的运用。 而且许多早期歌曲作品后来成为他交响乐创作的灵感来源,( h a n su n dg r e t h e ) 与第一交响曲中的诙谐曲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绿野的五月之舞1 8 8 0 年完成,直至u 1 8 9 2 年才发表( 作为少年时代的歌 第一集中的第三首汉斯与葛雷特)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李少年时代的歌 l i e du n dg e s i n g ea a sd e rj u g e n d z e it 【作曲年代】1 8 8 0 1 8 8 3 ( 第一集) 、 1 8 8 8 1 8 9 1 ( 第二、第三集) 出版 1 8 9 2 首 演1 8 8 6 年4 月布拉格( 第一集) 编制声乐、钢琴 【诗3雷安德、马勒、摩利纳、民谣诗集 少年时代的歌( l i e du n dg e s a n g ea u sd e rj u g e n d y e i t ) 共三集、十四首 歌。它其实并不是一部歌曲集,而是早期所作歌曲的合集。这些歌曲所采用的诗包 括雷安德、摩利纳和马勒自作的共九首,其余则出自少年的魔号民谣诗集。这 是马勒唯一仅以钢琴伴奏为前提写下的歌曲集。这些马勒年轻时日所作的歌曲,虽 然还没达到后来作品的水准,个性却已清楚地显示出来了。第一集是马勒早期的歌 曲作品( 通常指1 8 8 5 年之前的作品) ,共包括五首歌曲。具体的创作时间很难确定, 但都是在1 8 8 0 年代初创作,1 8 8 3 年完成的。第一、第二首歌的歌词取材于浪漫派诗 人雷安德( r i c h a r dl e a n - d e rv o l k m a n n l 8 3 0 1 8 8 9 ) 的诗歌。第三首马勒自己作 词,它和马勒1 8 8 0 年所作而未出版的三首歌曲中的绿野的五月之舞为同一首。 第四、第五曲取自西班牙作曲家莫利纳的戏剧唐璜中的诗,最后两首无论内容 和音乐都有类似性。 第一曲:f r g h l i n g s m o r g e n ( 春天的早晨) e sk l o p f ta nd i es c h e i b e nd e rl i n d e n b a u m m i td e m 踟e i g eb l u t h e n b e h a n g e n : s t e h a u f ! s t e h a u f ! w a sl i e g s td u i mt r a u m ? d i es o n n ei s ta u f g e g a n g e n ! s t e h a u f ! s t e h a u f1 1 6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d i el e r c h ei s tw a c h ,d i eb u s c h ew e h n , d i eb i e n e ns u m m e nu n dk a f e r ; s t e h a u f ! s t e h a u f ! u n dd e i nm u n t e r e sl i e bh a b i c ha u c hs c h o ng e s e h n , s t e h a u f ,l a n g s c h l a f e r ,l a n g s c h l i f e r ! s t e h a u f ! s t e h a u f ! s t e h a u f ! 我的窗前有一棵菩提树 树叶和鲜花挂满枝头: 起床! 起床l 你还在做什么梦? 太阳早已升起! 云雀醒来了,树丛在微风中欢唱, 蜜蜂、甲虫也闹嗡嗡! 你那活泼的心上人我早已看见。 快起床,瞌睡虫! 这是取自浪漫派业余诗人雷安德( 本名:r i c h a r dv o nv o l k m a n n ) 的诗所作小 曲,歌词几乎未做改动。宁静的前奏中植入清晨的气息,可以听到树枝触碰窗菱的 声音。这是清爽的春天早晨想要摇醒睡梦中的爱人的歌曲,单纯、朴素,很容易让 人联想到同为浪漫派的舒曼的歌曲。在伴奏音型、对比调式关系以及表达方式等方 面都有舒曼的影子。例如乐曲开始的伴奏音型就和舒曼在 d e rn u b b a u m 中采用的 模式很接近,舒曼通常用它表达快乐的情绪。o a ) l a 厅 - _ _ 一 ( _ = f h一:声 r 、 1 7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乐曲共两段,f 大调四小节引子宁静而充满生机,之后歌声伴随着6 1 8 拍缓慢而 轻盈的步伐进来,渐慢渐弱以旋律的五度跳进收束在“s t e h a u f ! s t e h a u f ! ”上, 这种大幅跳动的旋律在马勒的作品中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间奏高音c 上游丝般的颤 音、轻巧的跳跃,描绘了一幅春晨万物渐渐从睡梦中苏醒的景象。马勒在伴奏中运 用高音区的长颤音来表现大自然的生机。这在他以后的创作中是常见的。 歌曲进入第二部分,万物复苏,“云雀醒来了,树丛在微风中欢唱,蜜蜂、甲 虫也闹嗡嗡1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用乐曲开头前半部分的旋律开始,仅仅三 小节后突然毫无准备的转到b d 大调,结尾又回到f 大调,同样收束在跳进的“s t e h a u f ! s t e h a u f ! ”上。歌曲的创作上已隐约显现一些马勒似的风格,但歌曲透露出 的单纯,朴实与平易亲和在后来的创作中已很难见到了。 第二曲:e r i n n e r u n g ( 回忆) e sw e c k e tm e i n el i e b e d i el i e d e ri m m e rw i e d e r ! e sw e c k e nm e i nl i e d e r d i e1i e b ei r o n e rw i e d e r ! u n dw o l l e nd i eg e d a n k e n d e rl i e b es i c he n t s c h l a g e n , s ok o m m e nm e i nl i e d e r z hm i rm i tl i e b e s k l a g e n ! s oh a l t e nm i c hi nb a n d e n d i eb e i d e ni m m e rw i e d e r ! e sw e c k td a sl i e bd i el i e b e ! 一次又一次,我的爱唤起了歌 一次又一次,我的歌唤醒了爱 梦见你热烈的亲吻 用歌声和动人的旋律述说我的爱 假如我想放弃我的爱 我的歌会诉说爱的伤痛 一次又一次他们使我像个爱的囚犯 歌唤醒了爱 e , i 岫 明 曲 蚰 。m 豁 坞 郎 t n 孵眦 n n 鹊 n o 舱酣 舱 m “n 3 , d e 朗 帆 帅 乩 p 1 g r u ; 蚰毗 e n s n 叭 m 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 d i el i e b ew e c k td i el i e d e r !爱唤起了歌 回忆依然取自雷安德的诗,g d , 调、诗四行一节共十六行。主人公既不能从 他的爱也不能从歌中逃脱。诗的第一节简单的陈述了诗的主题爱与歌的矛盾。 第二、三节对这一主题加以扩展,最后一节概述了这一主题“歌唤醒了爱,爱唤起 了歌”音乐的结构很好的配合了诗的内容,整首诗是一个简单思想的统一发展, 因此马勒让所有的主题材料都来源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锅炉操作工(高级)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有答案
- 2025年广西玉林市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 大学生液压考试题及答案
- 媒体广告投放合同协议说明
- 商业咨询服务与咨询合同协议
- 幼师职格考试题型及答案
- 智能柜台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安全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际交往能力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网络安全检查整改报告
- 《透视画法基础:艺术绘画基础课程教案》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
- 全套设备安装施工记录表
- 闪电仓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AI芯片行业研发创新与未来发展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单独招生考试文化素质测试考试大纲
- 胃癌精准治疗
- T-CPI 11037-2024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水力振荡器技术与应用规范
- 中级审计理论与实务知识导图
- 中介招聘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