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论文)特殊家庭结构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特殊家庭结构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硕士研究生:邢艳菲 指 导 教 师 :王礼桂副教授 摘 要 目的:了解武汉市特殊家庭及普通家庭学生的一般心理健康情况,从家庭结构的角度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成长环境的关系,分析特殊家庭学生影响心理健康的高危因素,探索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干预措施。 方法:武汉市三个城区 5 所中学中的 1421 名初一年级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以父母离婚、再婚、父母均在外地工作、父母一方去世和与养父母生活在一起确定为特殊家庭,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ctq- sf) 、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等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了解 289 名来自 4 种不同特殊家庭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影响因素;在以上调查的学校中抽取 1 个学校,随机抽取 2 个参与过调查的班级每隔一周进行一次班队活动,并从中选取 12 名 mht得分异常的青少年每周进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 使用 mht进行干预后调查,评价班队活动和团队活动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干预效果。 结果: 1. 特殊家庭与非特殊家庭的比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特殊家庭青少年更多的来自农村,父母亲为低学历所占比例相对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的父母亲大;特殊家庭青少年认为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为中下和贫困、对父母关系不满意、父母考虑离婚频率、父母发生严重的冲突所占的比例比非特殊家庭青少年的比例大;在日常生活中,特殊家庭青少年与父母沟通的频率相对少,与父母和兄弟姐妹说心理话所占的比例少,更愿意与老师和朋友以及其他人说心理话。特殊家庭青少年有过吸烟、喝酒和离家出走等行为的比例相对较大,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特殊家庭情感虐待、 情感忽视和躯体虐待的情况要严重一些;特殊家庭的父母亲相对少的使用情感温暖、理解这样的教养方式,更多的使用偏爱被试、惩罚、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严厉这样的教养方式。特殊家庭儿童量表总分标准分和各分量表得分的标准分均高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其中量表总分、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的差异有显著性。 2.四类特殊家庭的比较 四类特殊家庭青少年中留守儿童来自农村的最多,其次为父母为养父母的儿童。离异、重组家庭里父母亲的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比例比其他类型的家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离异和重组家庭的青少年对父母之间关系满意、经常认为自己的家是最好、认为自己家里人的关系很亲密的占 32.89、43.42、53.95,明显低于其他特殊家庭类型,差异有显著性。离异重组家庭的青少年经常感到孤独的比例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家庭类型的青少年吸烟饮酒情况、父母亲的教养方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离异、重组家庭总量表得分的标准分和其他各分量表的均数大于其他家庭类型,除恐怖倾向分量表外,其他量表的得分的差异没有显著性。除情感忽视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无显著性。 3 特殊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单因素分析 女生各量表的得分均大于男生,其中量表总分、对人焦虑分量表、孤独倾向分量表、过敏倾向分量表、身体症状分量表、恐怖倾向分量表、冲动倾向分量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父母的关系满意的情况不同、认为家里人的关系亲密程度不同和与父母沟通情况不同,mht 总分得分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分析 mht 8 个内容量表得分与 ctq- sf 分量表得分大部分为正相关,且大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父母亲的教养方式中除了情感温暖、理解与 mht各量表得分为负相关,其他均为正相关,除恐怖倾向外,大多数具有统计学意义。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冲动倾向的得分与母亲教养方式为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情感虐待呈正相关,而与父亲教养方式为情感温暖成负相关; 多因素分析 在 0.05 水准上进入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的变量有:性别、母亲的教育程度、家里的经济条件、日常生活中与父母沟通的频率、感到孤独的频率、悲伤时从父母处获得安慰的情况、是否有自杀意念、是否想过离家出走、儿童期情感虐待情况和母亲的教养方式为过分干涉过度保护。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i 4 干预效果评价 干预组 mht 大多数因子得分降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mht 量表总分、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和学习焦虑倾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只有量表总分、学习焦虑、恐怖倾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特殊家庭青少年家庭环境、儿童期虐待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均低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高;四类特殊家庭类型中离异重组家庭的青少年家庭环境相对差一些;特殊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性别、父母教育程度、教养方式、经济条件等有关,干预方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改善,但需要更长的时间干预。 关键词:特殊家庭; 家庭因素; 健康行为;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干预; 结论:特殊家庭青少年家庭环境、儿童期虐待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均低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高;四类特殊家庭类型中离异重组家庭的青少年家庭环境相对差一些;特殊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性别、父母教育程度、教养方式、经济条件等有关,干预方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改善,但需要更长的时间干预。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v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 of special family structure and mental health of calends postgraduate: xing yanfei academia advisor: ass.prof. wang ligui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mental health of special family children and normal family structure children;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family environment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children; analysis the high risk factor of mental health of the special family children ; explore intervention study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special family children. methods: 1421 calends come from six school of three district of wuhan by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were investigated. if their parents divorces or remarry, both parents work at other city, one of parents dead or lived with adoptive parent, they will be defined as the children come from special family.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ctq- sf, youth risk behavior, mental health test and 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un (embu). compared 289 four special family structure students family environment, the way that parents keep children, health behavior, childhood abuse, mental health; to know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students who come from special family by single and multiple factor analysis. choose one school of all schools which have done the research, choose two class from school and organize activity every two weeks; choose 12 students whose mht score is abnormality from those class and organize activity per week; then choose the students come from other classes as control group; using mental health test to know the effect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1. the situation of the special family and normal family the percentage of the students who come from country and low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parents is smaller than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who come from the normal family, the difference of those is significance; students come from special family more likely dislike the relationship of parents, economy condition is poorer, parents more likely considers divorc s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v and the conflict of the parents is more in daily life. special family students less like to talk with parents and sib; more special family students engaged in drinking, smoking, out of school, leave home, and having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situation of the emotion neglect, emotion abuse, physical abuse is more serious in special family students. the parents of the special family less likely use the pattern of emotion gentle understanding and more likely use the pattern of punishment and strict and favor participants; the standard score of the mht and disposition of loneliness, disposition of self- accusation, disposition of body symptom, disposition of impulsion of special family students is higher than the normal family students. all above difference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 four special family more children whose parents is work at other city come from country, children whose parents is adoptive parents is the second one; parents who is divorce or remarry have a higher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having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percentage of children whose parents is divorce or remarry like the relationship of parents, think that their family is the best, the relationship of relative is close are 32.89, 43.42, 53.95. they are lower than other family structure, the difference hav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ough the compare of every two family struct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our special family structure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 conduct of smoking and drinking and scores of emub of four family structure students don t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score of the students whose parent is divorce or remarry is higher than others; the difference of scores of mht of four family structure students don t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xcept for disposition of fear; the difference of scores of ctq- sf of four family structure students don t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xcept for emotion neglect; 3. the impact on mental and behavior health the results of single factors analysis indicated: girl of special family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 of mht than boys, the difference of the standard score of the mht and disposition of loneliness, disposition of anxious to people, disposition of body symptom, disposition of impulsion , disposition of fear, disposition of super sensitivity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f the students dislik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arents and don t think that their family is close and communication little with parents, the standard score of the mht is higher; the difference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e results of simpl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in scores between ctq- sf and mht and a positive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vi relationship in scores between mht and the way of parents keep children except emotion worm and understanding; the results of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in scores between emotional abuse, over interference, overprotection of mother and the disposition of impulsion an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in scores between the disposition of impulsion and emotion worm and understanding of father. the results of general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total scores of mht of girl, the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mother, condition of economic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with parents, feel lonely, can t receive support when feel sad, have suicide idea, once leave home, emotion abuse, over intervention and overprotection are higher than without. 4 evaluation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score of the mht and disposition of fear, disposition of anxiety of study, disposition of anxiety to person, disposition of lonely, disposition of symptom of body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 activity students and students come from normal family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score of the mht and disposition of fear, disposition of anxiety of study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 activity students and students come from normal family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 of family, health risk behavior, abuse of children, mental health of the students come from special family is worse than the students coming from normal family; the students whose parents is divorce or remarry is the worst; the mental health of special family are influence by sex,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the parent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o on; intervention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students, but we need longer period to do it. key words :special family; family factors; health behavior; mental health; influencing factor; intervention;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人将承担本声明引起的一切法律后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 _ _ _ _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1 前言 家庭是组成社会群体的最基本单位,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的建立而产生的亲属间的社会生活组织,也是最亲密的群体。家庭结构主要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方式和家庭内部的构造,它包括家庭的人口数、夫妇对数和代数等。对于家庭结构的区分方法,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是按美国等西方学者提出的划分方法,即划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和其他家庭四大类1 ,2 。特殊家庭种类众多,目前有关特殊家庭的研究主要涉及单亲,丧偶,再婚,特困,分居,本人残疾,寄养,父母残疾,服刑,孤儿等。近年来,我国单亲家庭不断增加的趋势是与未婚同居现象普遍、离婚率不断上升相联系的。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 1 9 8 0 年全国离婚率为0 . 7 % , 1 9 9 0 年为1 . 4 % , 1 9 9 4 年为1 . 6 % , 1 9 9 5 年上升为1 . 8 % ,到1 9 9 7 年达到了1 . 9 % ,2 0 0 6 年全国离婚率为1 . 0 5 ,再婚1 . 8 6 ,丧偶5 . 8 6 。湖北省离婚率为1 . 0 8 ,再婚2 . 2 8 ,丧偶6 . 7 3 1 ,2 。还有许多家长外出经商、打工而使孩子成为“留守子女(及寄养)”,有些年轻的夫妇为使其子女能获得较好的稳定的上学、就业条件,将其子女留在祖(外)父母身边,这样便形成了2 1 世纪新形势下的隔代家庭。由于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通常由祖辈或单亲或亲戚主要以疏于监管、过于放纵、缺少沟通和增加压力的方式来完成,再加上社会中许多不良文化和偏见的影响,导致这些学生有着较正常家庭学生更多的心理行为问题。 据目前的一些调查资料表明,特殊家庭的儿童在人格方面有许多消极特征3 - 7 。如个性比较内向,情绪不稳定、对人冷淡、不愿交际、缺乏进取心和逆反心理强等。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比较,以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较多5 ,8 - 1 5 。国外也有研究表明单亲或者重组家庭的孩子要比核心或者主干家庭的孩子面对更多的压力事件,从亲人中所能获得的支持也相对少9。另一项研究表明:在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中,发现有抑郁症状的儿童多于其他家庭16- 20,而且这种家庭结构的影响不仅只影响到童年的生活,对成年以后生活中的幸福感仍存在影响2 1 。学生成绩及行为表现与不同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家庭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关系,相关研究表明特殊家庭结构与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2 ,4 ,2 2 - 2 6 。特殊家庭学生与违法犯罪行为有比较高的相关3。单亲家庭的中学生网络成瘾性高于其他家庭27。 有关研究发现,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可分为生物、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其中家庭环境占重要地位。家庭不仅在于能提供儿童青少年生活上的物质保障,而且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外有研究表明特殊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改变和社会压力水平可以解释大部分的家庭结构对于精神健康的影响28。而且在父母离婚或者分开后,父母之间的良好的交流和分清家庭界限是保护儿童精神卫生的因素2930。但是国内特殊家庭中间哪些因素为保护因素哪些因素为不利因素的研究较少。黄和林制定了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家长合作与提高教育为辅以及社会促进的一体化教育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取得一定的效果。31。目前国内多数针对特殊家庭的研究以调查为主,而实际采取干预对策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研究拟采取横剖面现况调查以及群体和个体相结合追踪实验对照研究的方法,针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与具体方法,为今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保护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07 年 5 月6 月武汉市 3 个城区中 5 所中学初一的在校学生。 2.2 抽样方法 在武汉市 5 所中学,采用随机按班整群抽样的方法,共调查 1569 名学生,收回完整有效问卷 1421 份,应答率为 90.57。在 5 所中学中选取 1 所中学,随机选 2 个初一班级,在这 2 个班中通过调查中 m h t 结果、班主任老师认为心理健康状况差等情况,选出 1 3名青少年参加团队活动,后因一名学生转学,变为 1 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名青少年。依据相同性别、年龄不相差半岁、相同的家庭结构、出生地相同和父母的文化程度相似等原则在其他平行班选出对照组。 2.3 调查方法和干预方法 2.3.1 采用自拟问卷和标准量表对学生进行自填式调查。自拟问卷由研究者查阅相关文献后设计,经专家反复评定、修改,于 2007 年 3 月在某中学进行预调查,根据调查的情况及结果,再次修订,定稿后对选定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对学生进行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研究者担任主试,班主任组织进行团体测验。填写前统一说明调查的目的和填写要求,为保证回答的真实性,强调对受测者的资料保密,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 2 . 3 . 2 干预具体方案 2 . 3 . 2 . 1 对干预对象(学生)进行的措施(按团队辅导的方式进行) ; 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进行心理讲座,内容为首先为建立团队、相互熟悉、建立相互信任感和团队意识;让同学体验信任和被信任的感觉,如何帮助别人,如何取得别人的信任等;如何了解沟通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到有效沟通,进而解决生活中问题;让同学认识自己生命中自己最看重的东西,学会选择,决策和放弃,并以此为准则来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改善与父母和老师同学的关系,如何面对压力和挫折,如何改善自己的不良情绪等课程。 教师参与 主要包括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参加辅导, 学习如何更好的与学生沟通,如何让每位同学发挥自己潜力, 班主任利用班级集体优势, 对干预对象进行行为训练。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学校要求每一个教师要把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真诚而积极的沟通。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要采取针对性策略,如亲情替代,让教师和特殊学生结对子,定期与学生交谈,使他们的情感需要在学校得到一定的满足。要求这些教师把每次谈话的内容按照谈话录的统一的格式记录下来,作为个案研究资料。 2 . 3 . 2 . 3 初一年级部的班队活动辅导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由心理学专家和学校心理辅导员开展讲座,主要内容涉及学习心理辅导、健康情绪辅导、自我认识教育、人际交往辅导等。通过班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文体比赛,导学生积极融人集体中。自我认识通过优点轰炸、自画像等方法;加强学校班级氛围的建设,增强凝聚力,强调同学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能歧视学生;与自己各科的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相互沟通然后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老师的目的;通过具体班级发生的事件进行班级讨论。 2 . 3 . 2 . 4 加强家校联系,让特殊家庭学生的监护人随时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重视最初的不良行为倾向。并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指导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传授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简单粗攀教育方式的消极影响,帮助他们认识学生不正常心理与行为形成的原因。 2 . 3 . 2 . 5 个别辅导对于有需要的的个别同学进行心理辅导。 2.4 调查内容 学生问卷:包括性别、年龄、班级、学校、学习态度及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ctq- sf 为自评量表,是对儿童期所经历的虐待进行评定。共有 28 个条目,分为5 个分量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每个条目使用 5级评分,1 分:从不;2 分:偶尔;3 分:有时;4 分:经常;5 分:总是;每个分量表的得分在 525 分之间,总分在 25125 分之间。另外有 3 个条目作为效度评价。本次调查使用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赵幸福博士等所翻译的 ctq- sf 中文版。由于 ctq- sf 中文版在国内尚未建立常模,且躯体忽视分量表的信效度欠佳,故本部分仅以 ctq- sf 中文版 4 个分量表的得分和总分高低来评价受虐的危险程度。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根据美国 yrbss 系统结合我国国情翻译、修改而成。包括吸烟、饮酒、打架及自杀意念等危害健康的行为问题。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 h t ) :由华东师范大学的周步成教授编制,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已在我国使用多年。该量表有较高的信度, 折半信度系数为0 . 9 1 , 重测相关系数为0 . 6 7 0 . 8 6 。该测验是按焦虑情绪所指向的对象和由焦虑情绪而产生的行为这2 个方面来测定学生的一般焦虑程度。全量表由8 个内容量表构成,每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个内容量表的原始分根据常模表换算为标准分,凡标准分在8分以上、总分在65分以上时,就必须制定特别指导计划。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 m b u ) 包含父亲教养方式6 个因子, 即 f f 1 情感温暖、理解、f f 2 惩罚、严厉、f f 3 过度干涉、f f 4 偏爱被试, f f 5 拒绝、否认、f f 6 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的5 个因子, 即m f 1 情感温暖、理解、m f 2 过度干涉、过度保护、m f 3 拒绝与否认、m f 4 惩罚、严厉、m f 5 偏爱被试。每个项目才去四级评分:1 从不,2 偶尔,3 经常,4 总是。将各因子的项目评分相加的因子分。 2.5 质量控制 调查员由研究者和其他研究生担任,具有较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现场调查经验。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对调查目的、意义及调查方法均作详细规定,力求一致性,以减少调查中信息偏倚;当日收集的调查表由研究者进行检查,对缺项、漏项及不合格之处及时纠正。 2.6 统计方法 资料回收后,根据别名和预编号,将每个对象的两份问卷合订,再统一编号后用visual foxpro8.0 建立数据库,采用双份录入,经核对无误后,使用 sas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的均值、标准差的计算;计数资料的频数、构成比及率的计算;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的 t 检验、f 检验以及 snk 检验;计数资料的 ?2检验;线性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典型相关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共 1421 人,其中男生 819 人,占 57.64%,女生602 人,占 42.36%,男女之比为 1.36:1;年龄范围在 111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13.26 岁;来自离异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儿童、 与养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 父母一方去世的儿童和留守儿童共 289人,来自其他家庭的调查对象为 1132 人。 3.2 特殊家庭青少年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的比较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3.2.1 家庭一般情况的比较 小时候成长的地方、父母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和家庭经济条件的比较 特殊家庭青少年中来自城市和县城的在特殊家庭青少年中所占比例小于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来自农村的特殊家庭的青少年所占比例大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殊家庭青少年父母亲为高学历所占比例相对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的母亲小,低学历所占比例相对大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亲的职业多为工人、经商、个体户和无职业,差异无显著性;来自特殊家庭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为中下和贫困所占特殊家庭青少年的比例大于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 表 1 特殊家庭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一般家庭情况构成的比较 特殊家庭 非特殊家庭 变量 类别 例数 例数 统计量 p 城市 186 64.36 851 75.18 22.92 0.00 出生地 县城 25 8.65 111 9.81 农村 78 26.99 170 15.02 父亲学历 大学及以上 34 11.76 167 14.75 2.20 0.02 大专 23 7.96 109 9.63 高中 76 26.30 321 28.36 初中 129 44.64 451 39.84 小学 27 9.35 84 7.42 大学及以上 16 5.54 129 11.40 2.70 0.00 母亲学历 大专 24 8.30 115 10.16 高中 74 25.61 276 24.38 初中 115 39.79 416 36.75 小学 60 20.76 196 17.31 富裕 11 3.81 25 2.21 2.69 0.00 中上 38 13.15 212 18.73 家庭 经济 条件 中等 171 59.17 716 63.25 中下 54 18.69 150 13.25 贫困 15 5.19 29 2.56 经检验,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 2 . 1 . 2 特殊家庭青少年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家庭关系的比较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大多数的青少年对自己的父母之间的关系感到满意,但是特殊家庭的青少年中对父母之间的关系非常满意和满意的青少年所占的比例比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殊家庭青少年父母一直考虑离婚、经常考虑离婚和很少考虑离婚所占的比例比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的比例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一直或者经常有很严重的冲突的情况在特殊家庭的青少年的家庭中比较常见,所占比例比非特殊家庭青少年大;在日常生活中,特殊家庭青少年与父母沟通的频率相对于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与父母沟通的频率少,差异有显著性;希望与自己的父母交流的特殊家庭青少年所占的比例小于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参与调查的青少年大多数与朋友说心里话,其它与父母说心理话,特殊家庭的青少年与父母和兄弟姐妹说心理话所占的比例相对于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少,更愿意与老师和朋友以及其他人说心理话。见表 2 。 表 2 特殊家庭青少年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家庭关系的比较 特殊家庭 非特殊家庭 变量 类别 例数 例数 统计量 p 非常满意 74 25.61 439 38.78 7.34 0.00 满意 87 30.10 406 35.87 对父母之间关系的满意度 一般 87 30.10 234 20.67 不满意 23 7.96 44 3.89 非常不满意 18 6.23 9 0.80 一直 32 11.07 6 0.53 12.14 0.00 经常 41 14.19 33 2.92 很少 69 23.88 240 21.20 父母是否考虑离婚 没有 147 50.87 853 75.35 一直 23 7.96 15 1.33 6.04 0.00 经常 47 16.26 59 5.21 很少 146 50.52 670 59.19 父母是否有严重冲突 没有 73 25.26 388 34.28 很多 82 28.37 423 37.37 3.48 0.00 一般 120 41.52 476 42.05 很少 63 21.80 159 14.05 与父母沟通频率 几乎没有 24 8.30 74 6.5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是 233 80.62 938 82.86 0.80 0.37 是否希望与父母交流 否 56 19.38 194 17.14 父母 63 21.80 316 27.92 16.96 0.01 朋友 150 51.90 570 50.35 老师 5 1.73 8 0.71 兄弟姐妹 21 7.27 118 10.42 经常说心里话的人 其他 50 17.30 120 10.60 经检验,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 2 . 2 健康行为问题 3 . 2 . 2 . 1 特殊家庭青少年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吸烟情况的比较 特殊家庭青少年曾经尝试过吸烟即使只是一两口的人所占特殊家庭青少年总人数的比例为 2 2 . 8 4 ,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中尝试吸过烟的比例为 1 8 . 8 2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有 8 1 . 0 3 的特殊家庭的青少年从未吸过烟,8 8 . 7 8 的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从未吸过烟,各年龄段第一次完整的吸掉一根烟特殊家庭的青少年所占的比例要比非特殊家庭青少年所占的比例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 。 表 3 特殊家庭青少年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吸烟情况的比较 特殊家庭 非特殊家庭 变量 类别 例数 例数 统计量 p 是 66 22.84 213 18.82 2.36 0.12 尝试过吸烟 否 223 77.16 919 81.18 从未 235 81.03 1013 88.78 3.61 0.01 12 岁 33 11.37 70 6.14 首次吸烟年龄 12 岁 22 7.59 58 5.08 经检验,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 2 . 2 . 2 特殊家庭青少年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饮酒情况的比较 特殊家庭青少年从未饮酒的人所占特殊家庭青少年总人数的比例为 5 1 . 5 6 % , 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中从未饮酒的比例为 6 0 . 8 7 % ,8岁到 1 6岁之间饮过酒的特殊家庭的青少年所占的比例要比非特殊家庭青少年所占的比例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4 。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表 4 特殊家庭青少年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饮酒情况的比较 特殊家庭 非特殊家庭 变量 类别 例数 例数 统计量 p 从未 149 51.56 689 60.87 2.42 0.01 12 岁 113 39.10 382 34.19 第一次 饮 酒的年龄 12 岁 27 9.34 56 4.94 经检验,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 2 . 2 . 3 特殊家庭青少年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其他行为的比较 特殊家庭的青少年有 3 . 8 0 % 曾经逃学 1 5天,有 1 . 3 8 逃学大于 5天,而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相应为 2 . 8 3 和 0 . 5 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过去一年中,特殊家庭青少年有 5 7 . 0 9 从未与他人打架,非特殊家庭青少年有 5 9 . 3 6 从未与他人打架,一年中曾经打过 1 5次和大于等于 6次的特殊家庭青少年所占的比例均大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殊家庭中有 1 6 . 9 6 的青少年考虑过要自杀,1 2 . 7 2 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考虑过自杀,差异无显著性。从未感到孤独的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所占比例大于特殊家庭的青少年,有时感到孤独、常常感到孤独和总是感到孤独的非特殊家庭青少年的人数多于特殊家庭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5 。 表 5 特殊家庭青少年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其他行为的比较 特殊家庭 非特殊家庭 变量 类别 例数 例数 统计量 p 从未 274 94.81 1094 96.64 10.87 0.03 15 天 11 3.80 32 2.83 一学年曾逃学天数 5 天 4 1.38 6 0.53 0 次 165 57.09 672 59.36 1.16 0.24 13 次 95 32.87 371 32.77 过去一年中, 与他人打架的次数 4 次以上 29 10.04 89 7.87 否 240 83.04 988 87.28 3.52 0.06 是否考虑自杀 是 49 16.96 144 12.72 从不 124 42.91 617 54.51 4.14 0.01 偶尔 67 23.18 251 22.17 有时 41 14.19 134 11.84 常常 24 8.30 58 5.12 感到孤独 总是 33 11.42 72 6.36 经检验,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3.2.3 儿童期虐待情况 特殊家庭青少年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量表总分和性虐待分量表得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特殊家庭青少年和非特殊家庭青少年分量表情感忽视、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6。 表 6 特殊家庭青少年与非特殊家庭青少年期虐待情况的比较 特殊家庭 非特殊家庭 变量 xs xs 统计量 p 量表总分 40.55 7.03 40.67 5.83 0.57 0.57 情感忽视 14.80 4.23 16.06 3.54 4.86 .01 情感虐待 7.48 2.92 6.81 2.63 4.61 .01 躯体虐待 6.80 2.52 6.09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试题)无人机地面站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安丘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一模拟考试(一模)英语考题及答案
-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学月四校联考物理试题
- DB21-T 4163-2025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标语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废品纸板购销合同范本
- 社区暑期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小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三会一课培训内容
- 硬笔书法训练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GB/T 45309-2025企业采购物资分类编码指南
- 膜性肾病护理进展
- 销售过程管理培训课件
- 医院医保智能审核与规则解释
- 篮球裁判员手册
- JJF(新) 146-2024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控制系统校准规范
- 电焊工安全用电培训
- 安宁疗护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