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_第1页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_第2页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_第3页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_第4页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歌常见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撼人心。,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二、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1、因事抒情:,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2、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写乐情,主要类型,乐景乐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这首诗通篇写景,景色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感情。,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试试手段,以乐景抒乐情,哀景哀情,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妙合无垠”。,乐景哀情,古人这样说它的作用: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有人认为“红叶青山”的描写展示了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面,这似乎与送别的气氛不大协调。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试加鉴赏。,答:不同意。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深秋时节,青峦叠翠,层林尽染,江水青碧,景色明丽。景色越是明丽越能反衬出诗人在朋友别离时的伤感之情和愁闷之绪。,哀景乐情,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3、托物言志,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王安石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杏花,绚丽而脱俗,傍水杏花,更是风姿绰约,神韵独绝。本诗写临水开放的杏花,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作者淡然心境,高洁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个性的体现。,4、咏史抒怀,借写历史故事表达自己的思想。,张可久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战争,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抒情方式口诀,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间接要记清。托物借人言心志,即物感怀抒豪情。怀古伤今影现实,触借融景为情生。,练习,赏析下列诗的抒情方式和表达的内容,陈玉兰寄夫夫戍边关妾在关,西风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抒情方式:直抒胸臆,表达内容:全诗以第一人称(妾)内心独白的形式来表现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首句念夫远隔天涯,次句忧夫边关苦寒,复次寄衣和泪修书,最后悬想寄衣到否。四句细腻逼真、层次井然的心理描写直截了当地揭示出夫妻之间刻骨铭心、体贴入微的恩爱深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抒情方式,借景抒情,表达内容,全诗无一字说惜别,无一字说伤心,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不尽,随水长流。,王维杂诗(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抒情方式,叙事抒情,表达内容,用白描手法记录了一次对话(应该就是诗人对来客的问话):“您从我家乡来,应该知道家乡的事吧?您来的时候,我家窗前的那株寒梅可曾开了花?”诗人不直说思念,而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强烈的思念诗人对家乡的景物是那么熟悉,诗人的语气是那么急切,他是多么想亲自回去看一看啊!,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现手法,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托物言志,表达内容,三、四两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质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之事。,贾谊的才华无下伦比,汉文帝不问他治国大计,偏去问鬼神之事,甚至不顾帝王之尊,移动席位靠近,一直听到半夜,而对千万苦难苍生的安危死活却一句不提,这不是荒唐透顶么?李商隐嘲讽的是汉文帝,其实也是嘲讽晚唐一些昏庸君主,嘲讽所有以求贤来博取名誉而实际并不重贤的统治者,表现手法,表达内容,修辞,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比喻,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试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的妙用。,“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江上看山(宋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试分析诗中比喻修辞手法的妙用。,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拟人手法,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有灵性,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比拟,隐语(谐音)、双关,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表面写自然之春天,实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运用谐音双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借代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运用借代可使语言简练,富于变化,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樯橹灰飞烟灭举酒欲饮无管弦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夸张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对比,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问题:试分析诗中对比手法。,【析】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用典,(1)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繁华景象,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景,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怎样分析诗中的借古讽今?,【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通感,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试分析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解题思路:先分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作具体解释,再分析使用这种修辞达到了什么效果。,答案示例:第四句“疑有碧桃千树花”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互文,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单句互文)“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从字面上看,前后两句对举,但在意义上两句都话外有音,而且是正反结合。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此种互文句用词更为简约而含义更为丰富。“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对偶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对偶,意思互相补充,描绘了从室内向外观察到的草堂景色。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设问无疑而问,自己回答;或者故作疑问,自己不答,让读者去思索体会。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反问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答题思路(模式):,1、判断修辞手法。2、结合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3、(答题基本模式)运用修辞,使景物特点更加,烘托了的气氛,表达作者的感情。,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正面描写:直接、实侧面描写:间接、虚,细描:对事物特征细致刻画,使用的修辞白描:抓住事物主要特征,用简练笔墨,不加烘托、渲染、铺排,进行粗线条勾勒,概括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往往直接记叙主观感受、心理反应、思想感情等。间接抒情,融情于景寄情于物寓情于事,二表达方式:,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直接描写是直接描写景物。间接描写是衬托手法.,直接描写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间接描写: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中没有直接写罗敷如何美丽,而是通过观者的惊艳反应,间接表现她的光彩照人。,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用渲染烘托的写法。田家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细描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表示的意见。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此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一、二两句叙写诗人在晴日到水边寻觅美好的春景,看到万物焕然一新。三、四句是抒情,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容易辨认,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表现手法,白描,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方法。,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要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分类:,正衬渲染烘托,反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一团团燃烧着的旺火,多么灿烂。,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而在后面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这样看来全诗更主要的技巧是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雨的连绵。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渲染烘托(衬托),动静,动、静景或动静景结合或动静景相互映衬,在一些山水诗中,往往有静景,如山、月等;动景,如水流、风摇等等。据侧重点的不同,作者有时只写动景或静景,有时动静景兼写,有时为写静景而以写动景来衬托,有时为写动景而以写静景来衬托。,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采用了动景(前两句)静景(后两句)结合的方法,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细节描写,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一,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二,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三,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象出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于是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便油然而生。,蛙声十里出山泉踏花归去马蹄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虚实结合,化虚为实,以实写虚,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以实写虚,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因为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三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怨诗孟郊试妾与君泪,两地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毁教夫婿觅封侯。先写少妇“不知愁”,后写“毁”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借古讽今:怀古咏史/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诗,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方面的鉴戒。借古是为了讽今,观今鉴古,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旨。理解鉴赏这类诗词,必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态。首先弄清作品中涉及的历史史实、人物和用典,其次推敲作者对这段史实(或古人)的态度,再次归结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越中览古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石头城乌衣巷等,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陈后主作的靡靡之音,杜牧以其为媒介,让人从陈代的荒淫误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从对方来写或称之为换位,作者不写自己,而从对方入手来写,抒发的感情比直写更深一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佳节登高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更能表现出诗人的身在异乡孤寂思乡之情,除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1、诗歌描写了作者身处何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2、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客居他乡,表达了孤寂思乡的思想感情。,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更能表现出诗人的孤寂思乡之情,以小见大,言微旨远,往往以眼前景物反映重大内容,写眼前景物又较注重细节的描写。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中有画,诗中有画,就是在写景诗歌中,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个个画面,表现一种意境。苏东坡称道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评语十分中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总是勾勒一个画面,透着一股空灵微妙的意蕴。,例:,春游湖徐虎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燕蘸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析:,这首诗歌描写了诗人游湖时所见的双飞燕子,夹岸桃花,春雨断桥、柳荫小船四种具体美景,体现了中国古代写景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以更具体形象而又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事物来打比方,使事物的特征更突出、更鲜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迢迢牵牛星,整首诗借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民间故事来比喻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的相思之情,含蓄而又哀婉。,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有起兴或发端的意思,即先借用别的事物或所见的眼前之景起头,然后再引出所要歌咏的内容。诗歌以“兴”起头,往往能起到寓意、联想、象征或烘托等作用。孔雀东南飞写的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故事,开头却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句以孔雀失偶喻夫妻离散并以此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的顾恋之情,为全篇营造了悲剧的气氛。,表现手法口诀,动静点面虚实生,小中见大寄幽情。对面落笔写他人,以乐写哀情谊浓。擒纵抑扬表主旨,渲染烘托显技能。,答题步骤:1准确点明手法(给定一个名目)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具体内容)3明确表达效果(指出表达效果),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的作答层次,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上苑:古代皇帝的花园。车如流水马如龙:极言车马众多。()你读出了什么?,从表面看,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生活的回忆与眷恋,但实际上表达出的是作者梦醒后处境的无限凄凉。,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上苑:古代皇帝的花园。车如流水马如龙:极言车马众多。()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词中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梦境的繁华热闹衬托醒后处境的凄凉,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凄凉越是浓重。,词中运用了以虚写实的手法,作者以繁华热闹的梦境实写醒后的凄凉处境,抒发了诗人亡国后的无限悲凉之情。,诗歌结构,抓结构赏诗歌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注重诗歌的起承转合,(一)、抓住“起”句。1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独”字当头,“偏”字相衬,如平地高岗,句式突兀,既震慑读者又点题明旨,点出作者处处“惊新”处处怀乡的宦游之慨。,2曲笔入题,含蓄蕴藉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运用的好,会使文章有跌宕起伏之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玉阶怨(谢眺)夕殿下珠帘,流荧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作者先景语后情语,以景象渲染而后委婉抒情的写法,切合“迂回”起式。,诗歌中的“起句”,其作用有两点:1、统帅全诗,奠定基调,点明题旨;2、作者着意点染某种情绪,渲染某种气氛。,(二)、重视“承”句。“承”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总接,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除钟磬音。颔联“曲径”和“幽处”“禅房”和“花木”紧承首联中的“清晨”“古寺”和“高林”,既显章法的浑圆,又使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造句挺拔且寓意深长。,诗歌中的“承”句的作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缝合传递的作用;、为下文铺垫和蓄势,以使“体物写志”更有根基。,(三)、直击“转”句。,“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前两句的功用在于勾勒环境,包括时令季节和地域特色,“黄梅”和“青草池塘”相互迎合,铺就了一幅在特有的环境下人物特有的一种舒朗的、散淡的、又略带喜悦的情绪的画面。但“有约不来过夜半”一句,不仅结构上是荡开一笔,而且,也是情绪上变化的关纽所在。同时,使得“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貌似“闲适”实则是焦灼的情绪表现的含蓄而有韵味。,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人从贬所渡江而归,离家愈近,思乡之情愈是强烈,但作者却宕开一笔,“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形象的说明了作者一方面渴望得知家人的“音书”的急切心理,另一方面作者又怕家人受自己牵连的消息得到证实,所以才“情更怯”和“不敢问来人”。这里,“近乡情更怯”的“转”上接“音书断”,下关“不敢”句,把诗人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抒发得淋漓尽致。,“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