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果树学专业论文)采后猕猴桃和番茄果实乙烯受体基因表达与调控.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乙烯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成熟衰老等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随着 拟南芥等模式植物乙烯信号转导模式的建立,乙烯信号研究已经成为 采后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猕猴桃和番茄果实中乙烯受体编码基 因表达与调控的研究,以进一步探索乙烯调控果实成熟的机制。 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 采用r t - p c r 从成熟布鲁诺美味猕猴桃( a c t i n i d i ad e l i c i o s a ) 果实中获得2 个6 5 7 b p 大小e t r i 同源基因,即a d - e t r l 和a d - e t r 2 。 它们分别与番茄、桃、鳄梨、柿等多种果实e t r l 类乙烯受体相应氨 基酸和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在7 5 2 9 5 9 和7 2 3 - 8 6 5 。聚类分 析推断a d e t r l 和a d e t r 2 可能分别属于e t r l 家族中的不同亚类。 n o r t h e r n 杂交结果表明猕猴桃果实a 函e 豫l 表达模式与番茄果实n r 表达模式类似,可受乙烯诱导和a s a 抑制;乙烯对a d - e t r 2 的表达 有加强效应,但对其表达模式没有明显的影响,a s a 处理对a d - e t r 2 表达有明显抑制效应。 2 研究了1 - m c p 处理对不同成熟度卡罗番茄( l y c o p e r s i c o n e s c u l e n t u m ) 果实乙烯释放水平和乙烯受体l e e t r 4 表达影响。结果 表明:1 - m c p 处理可以降低跃变前期和跃变上升期果实乙烯释放量 和l e e t r 4 的表达水平;同样处理也降低了跃变高峰期果实l e e t r 4 表达水平,但对此期番茄果实乙烯释放量无明显影响。此外,t - m c p 处理对跃变下降期番茄果实l e e t r 4 表达无明显影响,却促进其乙烯 释放。根据这些结果推断,1 - m c p 可能是通过影响乙烯受体反馈调 节果实乙烯的生物合成和果实成熟。 关键词:乙烯受体,果实成熟,基因表达,番茄,猕猴桃 l a b s t r a c t t h ep l a n th o r m o n ee t h y l e n eh a sap r o f o u n de f f e c to nr e g u l a t i o no fp l a n tg r o w t h ,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s e n e s c e n c e e t h y l e r i es i g n a lt r a n s d u c t i o np a t h w a yw a sf i r s t l y e s t a b l i s h e di na r a b i d o p s i st h a l i a n a ,a n dh a sb e c o m ea na t t a a c t i v ea r e ai np o s t h a r v e s t s t u d y i nt h ep r e s e n ts t u d y , k i w i f r u i t 伪c t i n i d i ad e l i c i o s ac vb r u n o ) a n dt o m a t o ( l y c o p e r s i c o n e s c u l e n t u m c v k a l u 0 1f r u i tw e r eu s e da sm a t e r i a l st of u r t h e r 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p o s s i b l em e c h a n i s mo fh o we t h y l e n er e g u l a t e d f r u i tr i p e n i n ga n d s e n e s c e n c e t h em a i nr e s u l t sw e r ed e s c r i b e da sf c l l l o w s : t w o6 5 7b pe d n ac l o n e s ( a d - e t r la n da d - e r t 2 ) w i t hh o m o l o g yt oo t h e rr e p o r t e d e t r sw e r ei s o l a t e df r o mr i p ek i w i f r u i tu s i n gr t - p c rs t r a t e g y t h et w oe d n ac l o n e s s h a r e d7 5 2 9 5 9 a m i n oa c i di d e n t i t ya n d7 2 3 8 6 5 n u c l e o t i d ei d e n t i t yw i t h t o m a t o ,p e a c h ,a v o c a d oa n dp e r s i m m o n ,a n dw e r ep r o p o s e d t ob e l o n gt ot w od i f f e r e n t s u b f a m i l i e so fe t r if a m i l y n o r t h e r nb l o ta n a l y s i si n d i c a t e dt h a te x p r e s s i o np a t t e r n o f a d - e t r iw a ss i m i l a rt ot h a to f t o m a t on rd u r i n gp o s t h a r v e s tf r u i tr i p e n i n g ,w h i c h w a se n h e n c e db ye t h y l e n et r e a t m e n ta n di n h i b i t e db ya s aa p p l i c a t i o n ;e t h y l e n e t r e a t m e n th a dn oe f f e c to na d - e t r 2e x p r e s s i o np a r e r ne x c e p tt h a ts t i m u l a t e d a d - e t r 2m r n aa c c u m u l a t i o n ,w h i l ea s aa p p l i c a t i o n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i n h i b i t e d a d - e t r 2e x p r e s s i o nd u r i n gk i w i f r u i tr i p e n i n g 1 - m c p , a ne t h y l e n er e c e p t o rc o m p e t i t o r , w a su s e da st r e a t m e n tt os t u d yt h ee f f e c t0 1 2 p o s t h a r v e s tt o m a t of r u i te t h y l e n ep r o d u c t i o na n dt h ee x p r e s s i o no fe t h y l e n er e c e p t o r e n c o d i n gg e n el e e t r 4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l m c pr e d u c e de t h y l e n e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i n h i b i t e dl e - e t r 4m r n aa c c u m u l a t i o n o ft o m a t oa t p r e c l i m a c t e r i c a n d c l i m a c t e r i c - r i s i n gs t a g e ;f o rf r u i ta tc l i m a c t e r i cp e a ks t a g e , n os i g n i f i c a n te f f e c t0 1 3 e t h y l e n ep r o d u c t i o nw a so b s e r v e d ,h o w e v e r , t h ee x p r e s s i o no fl e e t r 4w a s r e d u c e d i na d d i t i o n ,w h e nf r u i tp a s s e de t h y l e n ec l i m a c t e r i c - p e a ks t a g e ,1 - m c pt r e a t m e n th a d n oo b v i o u se f f e c to nl e - e t r 4e x p r e s s i o n ,a n da c c e l e r a t e de t h y l e n ep r o d u c t i o n a c c o r d i n g ly i tw a ss u g g e s t e dt h a t1 - m c pm i g h ta f f e c te t h y l e n eb i o s y n t h e s i sa n d p o s t h a r v e s tr i p e n i n ga n ds o f t e n i n gt h r o u g he t h y l e n er e c e p t o rf e e d b a c kr e g u l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e t h y l e n er e c e p t o r , f r u i tr i p e n i n g , g e n ee x p r e s s i o n ,t o m a t o ,k i w i f r u i t 1 1 1 缩略词 a b b r e v i a t i o n 缩写英文全称 a s a a c e t y l s a l i c y l i ca c i d b pb a s e p a i r e d n a c o m p l e m e n t a r yd n a c t r c o n s t i t u t i v et r i p l er e s p o n s e d e p c d i 以y y l p w o c a r b o n a t e e b f e i n 3b i n d i n gf - b o x e d t a e t h y l e n ed i a m i n et e t r a c e t i ca c i d e i le i n 3 l i k e e i n e t h y l e n ei n s e n s i t i v e e r f e t h y l e n er e s p o n s ef a c t o r e t r e t h y l e n er e c t o r e r e b p se m y l e n e 托5 p o n 8 1 v e 。1 e m 咖b i n d i n g p r o t e i n s 1 - m c p 1 - m e t h y l c y c l o p r o p e n e m r n a m e s 姚g er n a i p t g i s o p o r p y b t h i o b - d g a l a c t o p y r a n o s i d e n r n e v e r - r i p e r a c e r a p i da m p l i f i c a t i o no f c d n a e n d s r p m r e v o l u t i o n sp e rm i n u t e r t - p c rr e ”。攀砸m s c d p t i o n p 0 1 y m e r a s 。h 8 i n s a s a l i c y l i ca c i d s d ss o d i u md o d e c y ls u l f a t e t r t s 砸s ( h y d m x y m e t h y l ) a m i n o m e t h a n e x 刊 i 慧盏枷3 。础坤卧0 。 中文名称 乙酰水杨酸 碱基对 互补d n a 组成型三重反应 焦碳酸二乙酯 与e i n 3 结合的f - b o x 蛋白 乙二氨四乙酸 e i n 3 类似物 乙烯不敏感型 乙烯反应调节因子 乙烯受体 乙烯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1 一甲基环丙烯 信使核槽核酸 异丙基1 3d 硫代半乳糖苷 永不成熟 c d n a 末端快速扩增 转数分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水杨酸 十二烷基磺酸钠 三( 羟甲基) 氨基甲烷 5 澳_ 4 氯3 一吲哚d ,d 半乳 糖 第一章乙烯及其信号转导研究的进展 乙烯是分子结构极简单的气体物质,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过 程,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实,果实成熟和衰老等有着广 泛的影响( a b e l e s 等,1 9 9 2 ;k u l a e v a 和p r o k o p t s e v a ,2 0 0 4 ) 。乙烯 也是一个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信号,可以调节机械伤和病原反应等胁 迫反应( o d o n n e l l 等,1 9 9 6 ) 。研究表明,低浓度( 1 0 。1 0 0n l l ) 乙烯便可引发植物组织的生理反应。 植物激素信号可以通过内源水平和植物组织对其感受进行调节 ( b r a d f o r d 和t r e w a v a s ,1 9 9 4 ) 。果实对乙烯敏感性可随成熟进程发 生改变。通过控制乙烯的感受可使果实成熟的相关变化延缓或中断 ( h o e b e r i c h t s 等,2 0 0 2 ) 。 1 1 乙烯与果实成熟 成熟是果实生长发育的一个特定阶段,即果实生长停止后所发生 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达到可食状态的过程。这些变化主要包括色、 香、味形成和质地等方面改变,与果品品质和商品性密切相关。 按照呼吸作用和乙烯生成特性可把果实分为跃变型和非跃变型 两大类。通常认为果实中存在2 个乙烯生物合成调节系统:系统l 乙 烯存在于非跃变型果实和未成熟的跃变型果实中,为低水平的基础乙 烯合成;系统i i 乙烯为跃交型果实成熟时乙烯自我催化大量合成的 乙烯。跃变型果实系统i i 乙烯的产生可被系统i 乙烯或外源乙烯启动。 乙烯在跃变型果实成熟过程中超重要作用,去除环境中乙烯或施加乙 烯合成作用抑制剂( 如a v g 、1 - m c p 和a 矿等) 能延缓或抑制跃变 型果实成熟过程;而施加外源乙烯或其同源物( 如丙烯) 则可以明显 加速其成熟进程。大多数非跃变型果实的成熟进程缓慢,没有呼吸强 度和乙烯释放的大幅度上升,但乙烯对于非跃变型果实同样具有促进 成熟衰老的作用。 通过对蛋白质体内和体外合成的研究表明,果实成熟期间蛋白质 和m r n a 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施用r n a 合成抑制刹或蛋白质合成 抑制剂可廷缓果实成熟进程,表明果实成熟过程受基因及其表达产物 的调控。果实成熟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显示果实中具有依赖于乙烯和不 依赖乙烯的发育调控两种途径( l e l i e v e r ,1 9 9 7 ;m o o r e 等,2 0 0 2 ; 恤i t e ,2 0 0 2 ) 。 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研究也表明乙烯与跃交型果实的成熟关系密 切,这方面的证据来自予对乙烯抑制剂的分析( y e n 等,1 9 9 5 ) 、抑 制乙烯生物合成的转基因植株( o e l l e r 等,1 9 9 1 ;h a m i l t o n 等,1 9 9 0 ) 以及番茄n r 突变体的分析( l a n a h a n 等,1 9 9 4 ;w i l k i n s o n 等,t 9 9 5 ) 。 虽然不能正常成熟的番茄突变体砌和n o f 不能生成自我催化乙烯, 在施周外源乙烯时也不能成熟,但它们也表现出一定的乙烯敏感性。 因此很可能是m 和n o t 在果实成熟的早期阶段参与了不依赖乙烯的 调节过程,这些现象表明在所有的果实成熟中可能存在某些共同的调 节机制( w 两t e ,2 0 0 2 ) 。 总之,果实的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 它受一系列基因相继活化的控制,乙烯是果实成熟过程基因表达调节 的最重要因素。运用生物技术手段调控果实乙烯生物合成已经获得成 功。随着乙烯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由乙烯生物合成逐渐转向乙 烯感受和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 1 2 乙烯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已经于2 0 世纪7 0 年代末被明确,蛋氨酸 ( m e t ) 为乙烯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在s a m 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 s 一腺苷甲硫氨酸( s a m ) ,a c c 合成酶( a c s ) 催化s a m 生成1 氨 基环丙烷一卜羧酸( a c c ) ,a c c 经a c c 氧化酶( a c o ) 催化生成乙 烯。a c s 和a c o 是乙烯生物合成过程的两个关键酶( z a r e m b i n s k i 和t h e o l o g i s ,1 9 9 4 ) ,它们均是由多基因家族编码的。目前,发挥乙 烯生理效应的乙烯信号转导研究已经成为采后研究的热点。 1 2 1 拟南芥乙烯信号转导途径 以黑暗条件下乙烯对幼苗的“三重反应”,即黑暗中生长的双子 叶植物幼苗在乙烯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表型变化( 包括下胚轴膨胀 变短,顶端钩状芽弯曲加剧,茎杆偏向水平生长) 作为筛选手段,人 们从拟南芬中分离得到了许多乙烯合成和信号转导发生改变的突变 体,包括乙烯不敏感型突变体和组成型乙烯反应突变体两大类。 通过双突变体分析,推导出拟南芥中乙烯信号转导途径的初步轮 廓,即乙烯一e t r 家族一c t r l 一e 蹦2 一e i n 3 ( e i l s ) 一e r f ( e r e b p s ) 一乙烯反应( s o l a n o 等,1 9 9 8 ) ,其中e t r 是乙烯受体 ( c h a n g 和s t a d l e r ,2 0 0 1 ) ,c t r l 是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和乙烯反应 的负调节因子( k i e b e r 等,1 9 9 3 ) ,e i n 2 是功能还不十分清楚的跨膜 蛋白( a l o n s o 等,1 9 9 9 ) ,e i n 3 ( e i l s ) ( c h a o 等,1 9 9 7 ) 和e r f ( s o l a n o 等,1 9 9 8 ) 都是乙烯信号转导过程中的转录因子,在细胞核中起作用。 1 2 1 1e t r 家族 c h a n g ( 1 9 9 3 ) 等人利用染色体步移和定位克隆方法第一次克隆 了拟南芥e t r l 基因,并获得其完整的基因序列。e t r i 基因编码一个 7 3 8 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7 9k d 的蛋白质。e t r i 在酵母中的表达试 验显示,它有一个乙烯的高亲和结合位点( s c h a l l e r 等,1 9 9 5 ) 。目前 为止,从拟南芥中共分离出了5 个乙烯受体基因,分别为e t r i ( c h a n g 等,1 9 9 3 ) 、e t r 2 ( s a k a i 等,1 9 9 8 ) 、e r s l ( h u a 等,1 9 9 5 ) 、e r s 2 、 ( m e t ) 为乙烯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在s a m 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 s 一腺苷甲硫氨酸( s a m ) a c c 合成酶( a c s ) 催化s a m 生成1 氨 基环丙烷1 羧酸( a c c ) ,a c c 经a c c 氧化酶( a c o ) 催化生成乙 烯。a c s 和a c 0 是乙烯生物合成过程的两个关键酶( z a r e m b i n s k i 和t h e o l o g i s ,1 9 9 4 ) ,它们均是由多基因家族编码的。目前,发挥乙 烯生理效应的乙烯信号转导研究已经成为采后研究的热点。 1 2 1 拟南芥乙烯信号转导途径 以黑暗条件下乙烯对幼苗的“三重反应”,即黑暗中生长的双子 叶植物幼苗在乙烯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表型变化( 包括下胚轴膨胀 变短,顶端钩状芽弯曲加剧,茎杆偏向水平生长) 作为筛选手段,人 们从拟南芬中分离得到了许多乙烯合成和信号转导发生改变曲突变 体,包括乙烯不敏感型突变体和组成型乙烯反应突变体两大类。 通过双突变体分析,推导出拟南芥中乙烯信号转导途径的初步轮 廓,即乙烯一e t r 家族一c t r l 一e i n 2 一e 1 n 3 ( e i l s ) 一e r f ( e r e b p s ) 一乙烯反应( s o l a n o 等,1 9 9 8 ) ,其中e t r 是乙烯受体 ( c h a n g 和s t a d l e r ,2 0 0 1 ) ,c t r l 是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和乙烯反应 的负调节因子( k i e b e r 等,1 9 9 3 ) ,e i n 2 是功能还不十分清楚的跨膜 蛋白( a l o n s o 等,1 9 9 9 ) ,e i n 3 ( e i l s ) ( c h a o 等,1 9 9 7 ) 和e r f ( s o l a n o 等,1 9 9 8 ) 都是乙烯信号转导过程中的转录因子,在细胞核中起作用。 1 2 1 1e t r 家族 c h a n g ( 1 9 9 3 ) 等人利用染色体步移和定位克隆方法第一次克隆 了拟南芥e t r i 基因,并获得其完整的基因序列。e t r i 基西编码一个 7 3 8 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7 9k d 的蛋白质。e t r l 在酵母中的表达试 验显示,它有一个乙烯的高亲和结合位点( s c h a l l e r 等,1 9 9 5 ) 。目前 为止,从拟南芥中共分离出了5 个乙烯受体基因,分别为e 豫1 ( c h a n g 等,1 9 9 3 ) 、e t r 2 ( s a k a i 等,1 9 9 8 ) 、e r s l ( h u a 等,1 9 9 5 ) 、e r s 2 、 等,1 9 9 3 ) 、e t r 2 ( s a k a i 等,1 9 9 8 ) 、e r s l ( h u a 等,1 9 9 5 ) 、e r s 2 、 e i n 4 ( h u a 等,1 9 9 8 ) 。五个受体中任意一个发生突变,都能够引起 植物组织对乙烯敏感性的改变,说明它们都参与了乙烯的感受( g u o 和e c k e r ,2 0 0 4 ) 。 乙烯受体蛋白的结构通常可分为三个区域,即感受器( s e n s o r ) 结构域,组氨酸激酶( h i s t i d i n ek i n a s e ,h k ) 结构域和响应调节器 ( r e s p o n s er e g u l a t o r ,r r ) 结构域( c i a r d i 等,2 0 0 1 ) 。感受器结构 域为高度保守区域,现在已知的所有引起乙烯不敏感受体突变位点都 处于这一区域,在乙烯不敏感突变体( 如e t r l 1 ) 中,乙烯不能与受 体蛋白结合,感受器结构域中也含有铜离子的结合位点( r o d r i g u e z 等,1 9 9 9 ;h i r a y a m a 和a l o n s o ,2 0 0 1 ) 。组氨酸激酶结构域由五个被 称为催化中心( h ,n ,g i ,f ,g 2 ) 的亚结构域组成,它比同源的 细菌双组分调节系统中的h k 序列大,其中g 1 和g 2 对组氨酸激酶 活性的维持和对乙烯信号的传递都是必需的。组氨酸激酶活性可能与 乙烯受体的定位,蛋白稳定性以及信号输出的精细调节有关( g u o 和e c k e r ,2 0 0 4 ) 。响应调节器结构域中具有自我磷酸化的a s p 残基。 与细菌双组分系统相类似,植物的乙烯受体家族的一些成员中缺乏响 应调节器结构域,如拟南芥中e r s l 和e r s 2 受体,而e t r l 、e t r 2 和e i n 4 则包含有响应调节器结构域。 根据蛋白结构特征可把拟南芥乙烯受体分为两个亚族。一个亚族 ( e t r l 家族) 由e t r l 和e r s l 组成,另一个亚族( e t r 2 家族) 由 e r s 2 、e t r 2 、e t n 4 组成( h u a 和m e y e r o w i t z ,1 9 9 8 ;g u o 和e c k e r , 2 0 0 4 ) 。在乙烯受体基因家族中,亚族内的成员同源性比亚族之问的 同源性要高,e t r l 家族内的成员序列相似性为7 9 ,而e t r 2 家族 为6 8 7 4 ,两个亚族之间的相似性为5 7 * 6 5 ( h u a 和m e y e r o w i t z , 1 9 9 8o 这五个成员之间在序列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偏差,但它们在 显性突变的表型上是完全相似的,除了在强度上的差别,其突变之间 不存在组织特异性( h u a 和m e y e r o w i t z ,1 9 9 8 ) 。 所有的e t r l 突变体都表现出乙烯不敏感表型。实验表明,在拟南 芬五个乙烯受体中,单个或两个乙烯受体基因被敲除( k n o c k o u t ) , 对其表型( p h e n o t y p e ) 无明显影响,这可能与乙烯受体之闻存在的 功能补偿( f u n c t i o n a lc o m p e n s a t i o n ) 有关;与单个或两个基因敲除 相比,三个基因敲除的突变体则表现出乙烯组成型三重反应,四个基 因敞除的突变体表现更明显( h u a 和m e y e r o w i t z ,1 9 9 8 ) 。根据这些 实验结果得出的模式推测:在无乙烯状态下受体应该是有活性的,下 游的c t r l 组分也有活性,乙烯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处于被抑制状 态;而乙烯与受体的结合则会使受体及c t r l 失活,基因表达的抑制 作用也相应被解除。不能结合乙烯的受体是不会失活的,因此当受体 数量少时会增加组织对乙烯的敏感性,反之,受体数量多时则会降低 敏感性。然而,因为e t r 2 类受体无h k 活性,所以受体活性的精确 调节目前还不是清楚的。 早期研究一直认为乙烯受体是定位于细胞膜上,而最近在研究乙 烯受体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发现乙烯受体和信号转导是在细胞内 质网上完成。无论是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还是显微电镜结果,均证实拟 南芥e t r l 受体是与内质网结合( c h e n 等,2 0 0 2 ) ,推测e t r ln 末 端跨膜的感受器结构域能够与内质网结合,乙烯处理或e t r l 1 突变不 影响它们之间的结合。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高度纯化的乙烯受体蛋白, 阻碍了对其生物化学和结构的深入了解。最近,v o e t v a 1 v o r m i z e e l e 和g r o t h ( 2 0 0 3 ) 获得了高效表达e t r l 的大肠杆菌,能够大量分离 纯化该蛋白质,这将有助于乙烯受体蛋白质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1 2 1 2c t r l c t r l 基因是用t d n a 标签法从插入突变引起的一个突变体中克 隆出来的,失去功能的c t r l 突变体表现出组成型乙烯反应,表明c t r l 基因编码蛋白是乙烯信号传递途径中的负调控因子。c t r l 的n 末端 类似于哺乳动物r a f 蛋白激酶家族的催化区域,但c 。端与r a f 激酶家 族的相似性很低( j o u a n n i c 等,1 9 9 9 ) ,在拟南芥基因组中,共有8 个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c t r l 激酶催化区域有高度的相似性,并且包含 一个保守的氨基酸基元,含有一个突变i 均g l y 3 5 4 ( f r y e 等,2 0 0 1 ) 。 c t r l 是乙烯信号转导途径的中心组分。上位性分析表明c t r i 作用于乙烯受体的下游,通过遗传学或生物化学方法在乙烯受体和 c t r l 激酶之间没有鉴定到中间物,而且通过生化和酵母双杂交体系 研究表明c t r ln 末端直接与乙烯受体c 末端区域相互作用( c l a r k 等,1 9 9 8 ) 。这些结果表明在无乙烯存在下,e t r 家族可直接激活 c t r l 的激酶活性,而有活性的c t r l 通过磷酸化下游组分关闭乙烯 生理反应。乙烯与受体的结合会抑制受体活性,从而引起c t r l 失活, 促使乙烯效应的发挥。 最近研究发现,c t r l 也是定位在细胞内质网上。对拟南芥细胞 内质网膜组分的亲合纯化会导致e t r l c t r l 复合体同时被分离,说 明e t r l 和c t r l 同时存在于一种蛋白复合体系中( g a o 等,2 0 0 3 ) 。 遗传学的证据也支持c t r i 功能实现可能是通过与位于内质网上的 乙烯受体结合分离进行调节。如果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与乙烯受体 结合的c t r ln 末端结构域的过表达可能会阻止c t r l 与乙烯受体 的结合,从而会表现出一种功能丧失( l o f ) c t r l 突变体表型。作为 对照,n 末端结构域发生突变的c t r l 8 过表达不会出现c t r l 表型, 因为这种n 末端结构域是不能- 9 乙烯受体结合的( h u a n g 等,2 0 0 3 ) 。 1 2 1 3e i n 2 e i n 2 是乙烯信号传递途径中的一个重要组分,它介导了蛋白激 酶c t r i 和转录因子e i n 3 e i l 之间的信号传递。e i n 2 是乙烯和胁迫 反应共有的一个双功能蛋白质。e i n 2 连接了不同的激素信号途径, 植物可能拥有一个组合机制通过启用一套共有的信号传递分子来调 节不同的胁迫( a l o n s o 等,1 9 9 9 ) 。 e i n 2 编码一个跨膜蛋白质( a l o n s o 等,1 9 9 9 ) ,e i n 2n 末端疏 水区域类似于n r a m p 蛋自家族。n r a m p 蛋白家族存在于从细菌到入 的所有生物中,其中一些具有传导二价阳离子的功能。e i n 2 的c 一末 端亲水域虽然有一些参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典型基元,但它与已知 蛋白质没有同源性。过量表达全长e i n 2 或n 末端( 氨基酸1 - 4 8 0 ) 的植株没有表现出组成型乙烯反应或乙烯过敏反应。在e i n 2 突变体 中过量表达e i n 2 的c 末端导致组成型激活一些而不是全部的乙烯反 应,并且恢复了突变体对除草剂和茉莉酸( j a ) 的反应。这些结果 表明e i n 2n 末端对于从上游感受乙烯信号是必需的,乙烯信号传递 到下游组分需要e i n 2 的c 末端,并且说明e i n 2 参与了胁迫反应。 生理学研究表明乙烯感受还需要一些过渡金属如c u 或z n 参与,已 经证实了铜离子对于乙烯与受体蛋白的可逆结合是必需的,e i n 2 与 n r a m p 蛋白家族的相似性表明e i n 2 可能还具有离子载体的功能。为 了验证这个假设,在几个异源体系如非洲爪蟾卵母细胞、酵母等细胞 中表达e i n 2 或其截短的形式,虽然可检测到e i n 2 的表达,但没有 观察到运输离子的能力( a l o n s o 等,1 9 9 9 ) 。e i n 5 和e i n 6 基因还没 有被克隆,还不能确定它们是否影响乙烯调节的事件,或者是否它们 是泄露的等位基因。 1 2 1 4e i n 3 和e l l s 乙烯反应伴随着许多基因的表达( d e i k m a n ,1 9 9 7 ) 。拟南芥e i n 3 突变体不表现三重反应,并且依赖乙烯的基因表达降低,表明e i n 3 是乙烯信号传递途径中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e i n 3 基因克隆为早期 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细胞核调控提供了直接证据( c h a o 等,1 9 9 7 ) 。 e i n 3 是一个可与d n a 结合的核定位蛋白质,被认为是转录因 子。在这个多基因家族成员中,肼3 、e l l l 和e i l 2 等3 个成员可 以拯救e i n 3 的突变表型。这表明e i n 3 ,e i l i 和e i l 2 均参与了乙烯 的信号转导,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e i n 3 突变体只能引起部分乙烯不 敏感。在e i n 2 突变体中过量表达e i n 3 可导致组成型乙烯反应,证实 了e i n 3 作用于e i n 2 的下游。 e i n 3 e i l s 蛋白家族在结构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 ) n 末端有 一个富含酸性氨基酸的结构域;( 2 ) 有一个脯氨酸富集区;( 3 ) 一个 回文结构;( 4 ) 几个高度碱性区域;( 5 ) 靠近c 末端几个多聚天冬 酰氨或多聚谷氨酰氨重复。这些结构被认为是转录激活结构域所具有 的特征( m i t c h e l l 和t j i a n ,1 9 8 9 ) 。拟南芥e i n 3 e i l 基因的表达不受 乙烯诱导,它们可能是在蛋白水平上受乙烯调控( c h a o 等,1 9 9 7 ) 。 此外,从烟草( r i e u 等,2 0 0 3 ) 、绿豆( l e e 等,2 0 0 3 ) 等其它植物 中也分别分离出了多个腿转录因子。最近研究表明,e i n 3 e i l s 家 族基因在植物各个器官中普遍表达,尽管在表达水平和模式上存在微 小的差异( g u o 和e c k e r ,2 0 0 3 ) 。 1 2 。1 。5e r f ( e r e b p ) e r f i 是利用烟草乙烯反应元件结合蛋白e r e b p l ( o h m e t a k a g i 和s h i n s h i ,1 9 9 5 ) 的互补片段从拟南芥的e d n a 文库中筛选得到的, 它是一个受乙烯诱导的基因,并且依赖于e i n 3 ,在e i n 3 1 突变植株 中检测不到e r f l 的表达,认为e r f l 是在e i n 3 下游起作用( s o l a n o 等,1 9 9 8 ) 。e i n 3 二聚体能够与e r f l 的启动子区域特异结合,在转 录水平上调控e r f l 表达。无论e i n 3 的来源如何,它都能识别e r f l 上的特异目标位点( s o l a n o 等,1 9 9 8 ) 。e r f l 过表达植椿与e i n 3 过 表达植株在乙烯反应方面表现很大的相似性,表明e r f l 调节只有 e i n 3 介导的乙烯反应这一条信号转导途径( s o l a n o 等,1 9 9 8 ) 。 e r f l 能特异结合位于拟南芥的几丁质酶基因和大豆几丁质酶 5 b 基因启动子区域的g c c b o x 。g c cb o x 是一个1 1b p 序列的 t a a g a g c c g c c ,含有结合需要的核心序列g c c g c c 。e r f i 能启 动下游的乙烯应答,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e r f l 基因会产生组成型乙 烯反应表型,如部分的三重反应和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等( s o l a n o 等,1 9 9 8 ) 。f u j i m o t o 等( 2 0 0 0 ) 从拟南芥中分离了e r f 基因家族的 5 个成员,它们受乙烯和非生物胁迫( 如低温、高盐、干旱) 的差异 调节。最近研究发现,e r f l 也调节了其它激素反应,特别是j a 调 节的防御反应( l o r e n z o 等,2 0 0 3 ) 。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e r f 成员都编码转录活性因子,还有 一些基因编码抑制型转录因子。从诸多乙烯反应来看i 乙烯相关的表 型变化应是由一些基因的激活和一些基因的抑制引起的。也就是说, 还有一些乙烯反应相关基因没有e i n 3 结合元件,其启动子上也没有 g c c b o x ,即转录因子与e i n 3 和e r f i 都没关系,而是有另外不阉的 特异结合因子。或许它可参与乙烯信号的更下游反应,这些证据可能 对完成乙烯调控的基因表达研究极为重要。 1 2 1 6e b f e b f l 和e b f 2 是两个定位于细胞核上,并且与e i n 3 蛋白专一 结合的f b o x 蛋白,它们在拟南芥各种器官中组成型表达;最新研究 结果表明,拟南芥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通路参与了乙烯反应的调 节,它是通过调节作为转录因子的e i n 3 水平雨实现的( g u o 和e c k e r , 2 0 0 3 ;p o t u s c h a k 等,2 0 0 3 ;k e p i n s k i 和l e y s e r ,2 0 0 3 ) 。在无乙烯条 件下,e i n 3 是一种半衰期仅为3 0m i n 的蛋白质,很不稳定,乙烯或 a c c 处理可增加e i n 3 稳定性。e i n 3 除受乙烯调节外,还可以通过 e b f l 、e b f 2 参与的s c f 蛋白酶体( p r o t e a s o m e ) 降鳃通路进行调节。 当e b f l 或e b f 2 发生突交后,植物会相应表现出对乙烯反应增强,这 与e i n 3 稳定性增加有关,而当e b f l 和曲f 2 双突变会因e i n 3 高表达 而导致植株发生乙烯组成型反应。两者中任意一个f - b o x 过表达植株 由于造成e i n 3 降解而相应表现出对乙烯敏感性降低。s c f 复合体通 路的专一抑制荆( m g l 3 2 或m g l l 5 ) 也会造成植株中e i n 3 的增加, 而作用广谱的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荆p e f a b l o c 则对e i n 3 水平没有影 响( g u o 和e c k e r ,2 0 0 3 ) 。这些结果说明f b o x 蛋白参与的e i n 3 降 解途径在乙烯信号转导过程中起调控作用,这一过程如图1 1 所示。 3 瑚瞒瞄嘲 曰 戋 茹。m ,+ m ,一拳撇”脚i d p k ,粥6 - , 嚣。o 件娓 c 扎一盯r l c t r l s l 瞰+ 野6 ! 啪妒1 3 马e 挣薅 日蒋 异档舒n 啪巾k i a 撇p i k m 解嘱p o s l t r a n s i t i o n 崎髀啪落 瓣o f 图1 1 乙烯信号转导的一种模式 f i g 1 1ap r o p o s e dm o d e lo fe t h y l e n es i g n a lt r a n s d u c f i o n ( g u oa n de c k e b2 0 0 3 ) 1 2 2 番茄乙烯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番茄是研究果实成熟衰老机制的一个理想模式材料。由于拟南芥 对于果实成熟衰老作用机制研究的局限性,所以随着拟南芥中乙烯信 号转导轮廓的提出,人们迅速展开了对番茄乙烯受体及信号转导的研 究,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 2 2 1 番茄乙烯受体基因及表达特性 番茄丰富的生理生化和分子遗传学知识背景,使其成为研究乙烯 反应和果实成熟衰老的理想模式植物( a l e x a n d e r 和g r i e r s o n ,2 0 0 2 ) 。 目前,番茄的6 个乙烯受体基因( l e e t r l 6 ,j 已分别被分离和定性 ( l a s h b r o o k 等,1 9 9 8 ;t i e m a n 和k l e e ,1 9 9 9 ;w i l k i n s o n 等,1 9 9 5 ; z h o u 等,1 9 9 6 a b ) ,其中l e - e t r 3 ( 印n r ) 基因定位在番茄的第9 号染色体上,序列分析发现n r ( n e v e r 啦e ) 突变体就是由于n r 蛋 白质3 6 位上单个碱基突变而使p r o 变成l e u 造成的。n r 突变体除果 实不能正常成熟外,还显示出乙烯不敏感突变株的多效突变效应,具 体表现为:不表现乙烯的三重反应,叶柄不易脱落,叶和花瓣衰老进 程明显推迟等( l a n a h a n 等,1 9 9 4 ) 。 研究表明,番茄乙烯受体家族成员的结构与拟南芥乙烯受体家族 十分相似,但番茄乙烯受体的各成员在蛋白质水平上差别较大,在基 本序列上表现出5 0 以下的同源性,其中只有n r 受体蛋白缺少响应 调节器结构域。l e e t r 4 和l e e t r 5 两个成员的蛋白序列中推测似 乎存在第4 个跨膜结构域,这个结构域可能是一个信号序列或者起到 把信号由n 末端直接传递到细胞质的作用。l e - e t r l 3 被认为是乙 烯受体e t r l 家族成员,而l e e t r 4 6 三个乙烯受体蛋白可能没有完 整的h k 结构域( 图1 2 ) ,因此被认为是e t r 2 家族成员。 i 土e t r i l 蠢e t 冀2 涨 i e l 汛i j l e 肌r 5 i a l 背r 6 t h et o m a t oe t rf a m i l y g a fw , d i d i o e h # p t m ” k i n a - 蛐r t 譬- b r 图1 0 番茄乙烯受体蛋白结构示意圈 f i g 1 2s c h e m a t i cr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非专业会计试题及答案
- 记一次难忘的生日派对记事类附读后感标识15篇范文
- 2025年职业卫生监测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食品感官评定题库及答案
- 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b
- 精确医疗实施承诺书(5篇)
- 安徽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 买卖居间服务协议
- 小区个人车库买卖合同5篇
- 2025年专科护士面试试题及答案
- 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介绍
- 维克多高中英语3500词汇
-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工控安全大检查)
- NY 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 TSZUAVIA 009.4-2019 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4部分:低温试验
- 现状调查培训课件
-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全本课件
- 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养老机构行政值班查房记录表格
- 练习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 华为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考察报告(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