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反射.ppt_第1页
运动、反射.ppt_第2页
运动、反射.ppt_第3页
运动、反射.ppt_第4页
运动、反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系统、反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科邓文静,运动解剖及生理功能,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随意运动系统下运动神经元纹状体系统不随意运动系统(锥体外系统)小脑系统,运动-运动传导通路,一、上运动神经元1.肢体、躯干:中央前回上2/3运动中枢锥体束经内囊锥体皮质脊髓侧束(交叉)、前束(不交叉)脊髓前角(换元)周围神经肌肉,运动-运动传导通路,2.头面部:中央前回下1/3运动中枢锥体束经内囊皮质核束双侧脑神经运动核(换元)颅神经肌肉只有面神经下核、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运动-皮层运动区代表位置,在大脑皮层运动区即Brodmann第四区,身体各部分均有相应的代表位置,其排列呈手足倒置关系,即头部在中央前回最下面,大腿在最上面,小腿和足部则在大脑内侧面的旁中央小叶,呈“倒人型”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精细和复杂程度有关,与躯体所占体积无关,运动-解剖及生理功能,二、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由脑神经运动核发出的轴突组成的脑神经直接到达它们所支配的肌肉。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经前根、神经从和周围神经到达支配的肌肉。,运动-解剖及生理功能,三、锥体外系统广义的锥体外系统是指椎体系统以外的所有躯体运动系统。包括多条复杂的神经环路。狭义的锥体外系统主要指纹状体系统,包括:纹状体、红核、黑质及丘脑底核,总称为基底节。,运动-解剖及生理功能,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苍白球,壳核,新纹状体,旧纹状体,病变时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病变时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运动-解剖及生理功能,锥体外系统的主要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担负半自动的刻板动作及反射性的运动,如走路时两臂的摇摆、表情动作、防御反应等,运动-解剖及生理功能,临床常见基底节病变综合征1、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如帕金森病,运动-解剖及生理功能,2、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多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静止时肌张力减低,同时表现各种各样不自主运动。如舞蹈病、手足徐动症,舞蹈症,运动-解剖及生理功能,四、小脑系统小脑蚓部-位于中央半球-位于两侧(一)小脑白质(二)小脑内核(三)小脑脚,运动-解剖及生理功能,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及协调随意运动。小脑受损后主要出现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两大类症状。小脑病变时,症状表现在病变的同侧。,运动系统的定位诊断,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一、瘫痪瘫痪的分类:按瘫痪的程度:完全性,不完全性按瘫痪的性质: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按瘫痪的形式: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交叉瘫,痉挛性瘫痪和弛缓性瘫痪的鉴别诊断,临床特点痉挛性瘫痪迟缓性瘫痪瘫痪的分布范围较广,偏瘫、单瘫和截瘫范围局限,以肌群为主肌张力增高、呈痉挛性瘫痪减低、呈弛张性瘫痪反射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阴性肌萎缩无,可有轻度的废用性萎缩显著,且早期出现皮肤营养障碍多数无障碍常有肌束颤动无可有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有失神经电位肌肉活检正常,后期呈废用性萎缩失神经性改变,不同部位受损的瘫痪形式,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上运动神经元瘫:皮层或锥体束下运动神经元瘫:颅神经运动核、脊髓前角细胞或周围神经、肌肉,运动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不同部位受损引起瘫痪的特点:1.皮层:单瘫2.内囊:对侧偏瘫3.脑干:交叉性瘫(同侧下运动神经元瘫、对侧上运动神经元瘫)4.脊髓横贯:病变平面水平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病变平面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瘫。,运动-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不同部位受损引起瘫痪的特点:1、脊髓前角: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瘫、肌束颤动2、前根: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瘫3、神经丛:累及一个肢体,常伴感觉障碍、疼痛4、周围神经:(1)单神经病:该神经支配的肌肉瘫痪(2)多神经病:对称性四肢远端肌肉瘫痪、萎缩。,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二、不自主运动指不受主观意志支配的,无目的的异常运动。主要见于锥体外系统病变1.痉挛发作:见于癫痫2.震颤:静止性震颤(statictremor):见于苍白球和黑质病变。如帕金森病。动作性震颤:肢体指向一定目标时出现,多见于小脑病变。,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3.舞蹈症(chorea):肢体及头面部快速、不规则、粗大的不自主动作。随意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安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见于小舞蹈病等。4.手足徐动症:肢体远端缓慢的扭转样蠕动,伴过伸过屈。可伴异常舌运动的怪相及发音不清。见于多种神经系统变性病。,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5、扭转痉挛:以躯干为长轴,身体向一个方向缓慢而强力的扭转的不自主动作。病变在基底节,见于遗传性疾病、药物反应等。6、偏身投掷运动(hemiballismus):以粗大无规律的投掷样运动为特点,见于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外侧急性病变。7、抽动症:单个或多个肌肉刻板而无意义的快速收缩动作。如挤眉弄眼、点头、伸舌、努嘴、等,多见于儿童,可有秽语。,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三、共济失调1、小脑性共济失调1)姿势和步态的改变:表现为躯干性共济失调2)协调运动障碍(incoordination)随意运动的协调性障碍,表现为辨距不良(dysmetria)、意向性震颤(intentiontremor)、协同不能(asynergia)。3)语言障碍:吟诗样语言和爆发性语言4)眼运动障碍:眼球震颤5)肌张力减低:,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2、感觉性共济失调:深感觉障碍所致,闭目难立征阳性3、前庭性共济失调:常伴眩晕、呕吐等4、额叶性共济失调:额叶或额桥小脑束病变,伴额叶定位体征,反射,反射-概述,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反射-反射的分类,1.深反射: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桡骨膜反射、跟腱反射、膝腱反射2.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角膜反射、咽反射3.病理反射: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Gondon征,反射-深反射,反射弧构成:2个神经元深反射减弱、消失:反射弧任何部位的中断。见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深反射增强:可出现阵挛、Hoffmann征、Rossolimo征。见于反射弧未中断而锥体束受损(上运动神经元受损)。,膝反射反射弧,反射-深反射,1、肱二头肌反射:(C5-6),检查者左手拇指或中指置于患者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持叩诊锤叩击手指。表现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屈曲。,反射-深反射,2、肱三头肌反射:(C6-7),检查者左手托患者肘关节,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肱三头肌肌腱。表现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伸展。,反射-深反射,3、桡骨膜反射:(C5-6),肘部半区半旋前位,右手持叩诊锤叩桡侧茎突。表现为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反射-深反射,4、膝反射(L2-4)扣股四头肌肌腱,表现为股四头肌收缩,小腿伸展。,反射-深反射,5、踝反射(S1-2)左手使其足背屈,叩击跟腱。表现为足柘屈,反射-深反射,6、阵挛腱反射亢进的表现,见于锥体束病变。分为髌阵挛、踝阵挛,反射-浅反射,反射弧构成:有多个中间神经元浅反射消失:反射弧任何部位的中断。见于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腹壁反射反射弧,反射浅反射,腹壁反射用棉签沿肋缘(T7-8)、平脐(T9-10)、腹股沟上(T11-12),由外向内轻而快速划过皮肤,反射活动表现为上、中、下腹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