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审计任期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审计任期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审计任期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审计任期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审计任期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二十一世纪初,美国等国家先后爆发的一系列财务舞弊丑闻引发了人们对审计任期与审 计质量之间关系的普遍关注。一般认为,过短的审计任期会影响审计师对客户的熟练程度, 而过长的审计任期又会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因而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处于一种微妙的关系 之中。审计任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然而,尽管这一讨论异常激烈,但从国内外来 看,鲜有学者从投资效率的角度对审计任期的合理性进行系统研究。投资效率问题是当今许 多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我国也不列外。投资过度将导致大量原本稀缺的资本沉积在生产过剩 的领域,浪费了资源,增加了坏账,引发了金融风险;投资不足则使大量原本稀缺的资本闲 置,造成上市公司缓慢成长,投资者利益受损严重。因此,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问题是关系 公司、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研究审计任期与投资效率的关系可以直接突出审计任期研究 对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优化我国资本配置效率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正是 在这一研究背景下,本文对审计任期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 和严谨的实证检验,并得出结论:审计任期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之间存在倒 u 型关系,即与 上市公司的非效率部分(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存在正 u 型关系。文章的假设是通过理论分 析中三个步骤来提出的,首先,通过综述现有有关研究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关系的文献,从 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师独立性两个方面考察,提出了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存在非线性关系; 然后,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投 资效率的影响;最后,本文认为高审计质量必然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披露质量,进 而有利于公司内外部对公司内部管理层实施有效监督并解决公司内部管理层与公司外部投资 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道德风险”、降低“逆向选择”,提高投资效率。 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中, 投资效率问题被划分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两个部分来讨论。 在实证中,本文采用 richardson(2006)模型求得残值作为各个公司的非效率投资部分,并 将残值小于 0 的部分作为投资不足组,同时取残值的绝对值;将残值大于 0 的公司组作为投 资过度组。审计任期在文中定义为会计师事务所连续地为同一机构提供审计服务的年限而不 是审计人员连续地为同一机构提供审计服务的年限。随后,研究以上述残值作为因变量,审 计任期、审计任期中心化处理的平方作为自变量,同时引入相关控制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实 证发现,审计任期进行中心化处理后的平方与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存在正相关系,这初步说 明审计任期与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存在正 u 型关系。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本文将审计任期 分为小于 5 和大于 5 的两组分别按上述模型回归,结果发现在审计任期小于 5 组,随着审计 任期的延长,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得到降低,投资效率提高。在审计任期大于 5 组,随着审 计任期的延长,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升高,投资效率降低。总体上,本文的研究发现,审计 任期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从而对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产生影响。这一影响不是简单的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性影响,而是 u 型的。当审计任期过短时,审计师对上市公司不熟悉,因此专业胜任能力有 限,从而影响审计师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不能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的报表披露质量,导致 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当审计任期过长时,审 计师与上市公司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审计师独立性受到挑战,从而影响审计师提供高质量 的审计服务,不能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的报表披露质量,导致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 称问题,产生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是不确定的。因此,审计任期理论上存在一个临界点,在 这个临界点上投资效率达到最高,本文通过实验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任期的这一临界点大 致为 5 年。 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制定长审计任期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政策和短审计任期会计师事 务所强制留任制度,完善公司内部治理,实施合理的会计师事务所聘用制度,推行注册会计 师行业同业互查制度以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地保证审计任期长度的合理性,发挥该政策应有的 实施效果。无疑,这些研究将促使理论界和实务界更理性地从审计质量的角度看待审计任期 与投资效率问题。 关键词:审计任期,审计质量,投资不足,投资过度,投资效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me other countries have an outbreak of a series of financial fraud scandal which sparked a widespread concer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tor tenure and audit quality.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too short auditor tenure will affect the auditors practice proficiency, while the very long auditor tenure would affect the independence of auditors, so there is a del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t tenure and audit quality. academic discussion of the auditor tenure is becoming a hot issue. however, despite this discussion is intensive, from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view point, few scholars do a stud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vestment and the auditor tenure. the problem about the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 is in a problem face by many countries today. the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is particularly serious. inefficient investment includes under-investment and over-investment. over-investment will lead to the scarcity of capital deposit in areas of overproduction, waste resources, increase bad debts, trig the financial risk; under-investment will lead to a large number of the original scarce capital become idle funds, result in the slow growth speed of listed companies, damage seriously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therefore, the efficiency of the listed firms investment efficiency is related to companies, countries and whole society. a stud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 and auditor tenure can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research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capital allocation in china. in this reality, this paper did a systematic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rigorous empirical test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iciency of listed companies investment and auditor tenure, and conclud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t tenure and the efficiency of listed companies investment is the inverted u-type, nam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t tenure and the inefficiency of some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under-investment and over-investment) is u-type. the assumption was proposed by three steps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xisting relevant studi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tor tenure and audit quality literature and found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ditor tenure and the audit quality from two aspects that ar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auditor independence inspection; secondly, this article from the view of principal-agent theory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did an analysis about influence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o invest the efficiency of the list companies investment; finally, the paper hold that high audit qua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must be ab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disclosure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thus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there is beneficial to monitor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and solve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outside investors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to scale down the moral hazard and reduce adverse selection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 i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testing, this article classified the inefficiency of investment as under-investment and over-investment in the discussion. i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testing, this article will classify the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 as under-investment and over-investment. in empirical testing, this paper adopts richardson (2006) model to obtain the residual value as each companys non-efficiency investment component, and the component whose residual value is less than 0, as under-investment group, while taking the absolute value of residuals. the component whose residual value is more than 0, is the over-investment group. in this article, the audit term is defined as that the accounting firm continuously provide the number of years of audit services for the same agencies, rather than auditors continuously provide the number of years of audit services for the same body. subsequently, this paper regards the residual value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udit tenure, the audit term treatment with center square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while introduce the relevant control variable for linear regression. evidence was found, the audit period of treatment with central square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under-investment and over-investment, which preliminary indicates the audit period has a positive u-term relationship with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and over-investment. in order to further clarify the issue, this article will divide the audit period into less than 5 audit period and greater than 5, which be regressed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in the group that he audit period less than 5 years,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audit period,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and over-investment will be reduced while investment efficiency will be improved .in the group that he audit period more than 5 years,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audit period,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and over-investment increases, while investment efficiency will be reduce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formulating a mandatory rotation policy with long term office of accounting firm and a mandatory rotation policy with short term office of accounting firm, improving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implementing a reasonable appointment system of accounting firm, carrying out peer review system in cpa that can to the maximum extent possible to effectively ensuring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length of audit tenure, exerting implementation effect which the policy is due. undoubtedly, these studies will urge theorists and practitioners to treat the problems of audit tenure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 with a more rational perspec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udit quality。 keywords:auditor tenure, audit quality, under-investment, over-investment, the inefficiency of investme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关于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 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论文或 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许查阅和借阅论文;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 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初,诸如美国安然、世通等一系列会计丑闻的频繁爆发在财务会计界引起了 轩然大波。首先表现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任危机,其次表现为监管机构 将制定控制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法案提上议程。2002 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在美国诞 生,该法案的第二章第 203 节格外引人注目。该章节要求实施审计合伙人轮换制度,并 在第二章第 207 节“关于强制轮换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中要求“总审计长应就强制要求轮 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潜在影响进行研究和评论” 。1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这两条进行 规定的依据是: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存在某种关系。虽然这两者的关系至今颇受争议,但美 国这些开创性的监管实践已经开始对其他国家产生着重要影响(gao,2003)2。我国正处 于转型时期,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体制、监管体制发展 滞后。我国也相继出现过一些重大的会计丑闻,如银广夏、蓝田股份、琼民源等财务欺诈事 件。为此,在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出台不久,我国也迅速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注 册会计师行业的改革举措,其中一项措施就是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我国关于证 券期货审计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规定,签字注册会计师连续为某一相关机 构提供审计服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五年3。然而,遗憾的是我国至今仍缺乏相关合伙人或 事务所的定期轮换制度。 从国内外现状来看,为了提高审计质量,审计师、审计项目负责人以及事务所的强制轮 换制度已广为国内外监管者所重视或采用。但一个至关重要或称之为核心的问题仍在学术界 广泛讨论。这个问题是:长审计任期是否会损害审计质量?在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学者们进 一步地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并通过研究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回答。如投资者会对审 计任期反应吗?审计任期会影响融资成本吗?审计任期会影响公司特定风险吗?等等。这些 研究,有的认为审计任期越长越好,短任期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被强制留任;有的认为审计任 期越短越好,长审计任期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被强制轮换;有的认为不长不短最好,强制留任 和强制轮换应同时实行。实际上,这些研究分别从投资者和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角度来回答控 制审计任期长度有无必要性,举例来说,在回答“投资者会对审计任期反应吗?”这个问题 时,研究者考察的是投资者的回报率如何随审计任期长短而变化,因此可以说这类研究是站 在了投资人的利益角度;在回答“审计任期会影响融资成本吗?”这个问题时,所做的研究 更多地是站在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角度;在回答“审计任期会对公司特定风险产生影响吗?” 这个问题时,所做的研究更多地是站在公司整体的角度。然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非 总是一致的。新投资者希望从投资项目中获取更多的正的现金流;企业管理者希望实现个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价值最大化,而在面临潜在投资者利益和企业已有投资者利益冲突时,企业管理层又多会选 择代表企业已有投资者的利益;企业作为法人存在的目标却又是实现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 当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允许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企业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又构成了一 个更宏观更具战略意义的目标,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利益。正是因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往往不一致,矛盾也就产生了。企业管理层及所有者并不总是希望定期强制更换事务所或留 任会计师事务所,原因是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存在联系,合理控制审计任期可以有效影响上 市公司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否愿意选取合适的审计任期实际上相当于公司的自愿披露 政策。 任何一种信息披露政策都存在准备成本 (preparation cost) 和私人成本 (proprietary cost) , 价值最大化的管理当局会根据成本效益原则选择会计政策,将信息不对称降低至“边际披露 收益边际披露成本”之点。因此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愿意花费高额成本将自身信息公布于世,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许多时候,管理层更愿意在低审计质量下博弈,赚取个人最大利 益, “中饱私囊” 。有些时候企业管理层也会帮助企业原有投资者从新投资者手中夺取利益。 在不合理的审计任期下,审计质量往往低下,一方面,管理层更容易进行财务舞弊提供了便 利,管理层和企业现有所有者乘机捞取私利;另一方面,外部投资者不了解上市公司具体情 况,原本具有高现金流的项目被误认为是现金流低下的项目,从而不愿意把资本投向该公司 导致该公司投资不足,而原本具有低现金流的项目被误认为是现金流较高的项目,从而不顾 高股票溢价而轻易把资本投向该公司,该公司现有投资者为享有溢价利益,而让新进入投资 者背负新项目的亏损导致该公司投资过度。这两方面的问题是现有文献中经常提到的信息不 对称问题和代理问题。这两个问题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尤其严重,我国是新兴市场,相比西方 的那种公司治理完善、投资者理性和经理人市场化的成熟市场,处在社会经济转型途中的我 国资本市场还有待完善。在这一事实下,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呈现出一些耐人寻味的现 象: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公司将募集资金用于管理层在职消费或委托理财,或投资于股票 市场,或长期存入银行,导致公司投资不足;由于代理冲突,一些公司急于扩大资本和公司 规模,将资金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或不熟悉的行业,导致公司投资过度。那么,作为利 益相关者的另一方政府,其肩负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责任,同时又是法律的制定者者, 又应该如何看待事务所定期强制轮换问题呢?公司投资是公司价值创造和拉动一国经济增长 的因素之一。在一个完美的资本市场条件下,公司无需支付任何成本就能从市场筹集到投资 项目所需资金,公司的投资只依赖于其投资机会,公司直到边际投资收益等于边际投资成本 时才进行新的投资;但上面讲到,在现实环境中,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的广泛存在,往往 导致公司投资扭曲。个别企业或个人实现了价值最大化,但从社会总体来看,资源创造出的 价值很低或者说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资源是稀缺的,优化资源配置的重任落在了政府部门 的肩上,政府必须通过立法来进行统筹安排,相比于企业来说,政府更迫切希望审计师能提 供质量较高的审计服务。但是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究竟如何?更直接的是审计任期会 影响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吗?政府应该在审计任期上立法吗?如何立法?这些问题都说明了 本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 (1)通过理论分析找出审计任期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证检验理论分析中提出的审计任期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将这一关 系数量化、具体化; (3)基于投资效率的角度,说明我国出台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强制轮换制 度的必要性,并试图找出最合理的审计期限; (4)比较审计任期对投资不足的影响及审计任 期对投资过度的影响。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近年来,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国内外学者也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广 泛的研究和论述,但得出的结果却很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负相关,有 的学者认为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正相关,还有大部分人认为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为非 线性关系。除此之外,有些研究站在更高的角度,从资本市场对审计任期的反应的角度来观 察审计任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如从“审计任期对投资者回报率的影响” 、 “审计任期对股权 融资成本的影响” 、 “审计任期对盈余反应系数的影响”等方面来论证审计任期对审计质量的 影响。但从投资效率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本文认为审计任期会影响审计质量,不同 审计任期下审计师审计后的最终财务报告能够不同程度地解决公司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 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在不同信息不对称程度下,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也会出现差异。因此,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1)分析并验证了审计任期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 (2)检验了 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3)检验了信息不对称与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关系(4)检验 了代理问题与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关系; (5)比较了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对审计任期的敏 感度。 1.2.2.2 现实意义 上市公司存在诸多利益相关方,企业所有者、管理层、外部投资者、审计师、社会组织、 政府等等。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并非统一,有些研究从融资成本角度出发,认为合理的审 计任期可以节约融资成本,从而呼吁我国推行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强制轮换的规定,但某 些时候,这与公司管理层的个人利益相抵触;有些从投资者回报率的角度出发,认为合理的 审计任期可以创造更多的投资回报率,从而呼吁我国推行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强制轮换的 规定,但某些时候,这与现有企业所有者的利益相抵触。而我们的研究上升到整个社会利益 的角度。我们认为资源是稀缺的,资源应该配置到最能创造价值的项目上,达到帕累托最优。 我们的研究着重揭示了审计任期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产生的影响,认为合理的审计任期能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因此呼吁作为立法者的政府不应只顾及部分利益相关者的个人利 益,而应站在全社会和整个民族的利益出发点上提高公司投资效率,实现稀缺资源的资本的 优化配置。我们应该向美国学习,应强制规定上市公司所聘事务所达到一定期限后必须强行 更换,以达到整个社会的资本的优化配置;我们还需思考是否应对审计任期过短的会计师事 务所实施强制留任。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问题, 有助于理解独立审计在证券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助于规定合理的审计任期以更好地发 挥审计功能,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另外,本文通过数据整理对“合 理审计任期”中的“合理”长度做出了初步探索,这对具体法规的制定有一定借鉴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规范方面,首先,本文从外部独立审计的 经济价值出发,通过对外部独立审计三大角色假说,即信息假说、保险假说、监管假说及现 有研究成果的阐述来说明审计任期在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方面的功能;然后,本文借 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及现阶段研究成果分析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委托代理问题 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最后,本文将前两步的分析结论联系起来,总结出了审计任期 与公司资本配效率的关系,并提出两条假设以供后面的实证证明。实证方面,首先,为了实 证样本更具代表性,本文选取了我国资本市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 2003-2008 的数据,并按照 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长审计任期和短审计任期等标准对样本进行分组,为了替代变量的合 理性和准确性,本文利用 richardson(2006) 4经典模型衡量公司资本配置效率且对事务所的 合并分立进行追踪以计算审计任期;然后,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对 假设进行证明,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利用了绘图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来说明相关问题;最 后,得出实证结论,并对结论作出分析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3.2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的详细内容用图 1.1 来表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图 1.1 文章内容结构图 绪论 文献综述 理论基础与假说发展 研究设计 实证结果 结论与建议 审计任期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 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与上市公司投资 效率 审计任期与审计 质量 审计质量与代理 问题 审计质量与信息 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与上 市公司投资效率 代理理论与上市 公司投资效率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附加检验 描述性统计 审 计 任 期 与 专 业 胜 任 能 力 审 计 任 期 与 审 计 师 独 立 性 信 息 不 对 称 与 投 资 不 足 信 息 不 对 称 与 投 资 过 度 代 理 理 论 与 投 资 不 足 代 理 理 论 与 投 资 过 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审计任期 一般情况,审计任期是指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连续地为同一机构提供审计服务的年 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在 2003 年联合发布了关于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签字注 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 。该规定规定,在一般情况下,签字注册会计师连续为某一相 关机构提供审计服务不得超过五年。但该规定并未对会计师事务所连续为同一机构提供审计 服务的年限作出限制,从而允许某一会计师事务所在其一个审计人员的连续审计服务年限临 近期限时,改派该所的其他审计人员对同一机构继续提供审计服务,从而存在着会计师事务 所连续地为同一机构提供审计服务超过五年的可能。本文研究涉及的审计任期仅指会计师事 务所连续地为同一机构提供审计服务的年限而不是审计人员连续地为同一机构提供审计服务 的年限。 1.4.2 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投资,从广义上来说是指现在付出现金以期在未来获取更多的现金流入量。财务会计上 所说的投资主要指生产性资本投入,即资本投入。何为生产性资本?弄清楚这个问题需知道 资源和资本两个概念。通常可将资源分为两类: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自然资源就是人类能 从自然界中获取劳动资料加以利用作用于劳动对象,经过一系列生产活动,最终形成劳动产 品的各自然要素。经济资源是非自然要素,主要指可投入生产过程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各 经济要素。人们通常所讲的资源就是指经济资源。 生产性资本是一种经济资源,有着经济资源的共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是这类资源的两 个基本属性。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对资源“贪求无度”的欲望而言,可以加以利用的经济 资源是有限的。可选择性是指人们可以在资源的多种用途中选择一种用途使效益最大化,达 到“好钢用在刀口上” 。可选择性决定了各种经济资源在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成为可能。稀 缺性决定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实际意义。生产性资本是经济资源的一种,研究资源配置实际是 研究如何合理地把稀缺的资本分配到不同的地域、经济领域、不同的用途上去,使用较少的 资本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 社会中稀缺的资本能不能得到最有价值的运用是一个社会经济 要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长的关键。 资本配置的领域大体可以从微观配置、宏观配置和国际配置这三方面来考虑。资本微观 配置是从微观经济角度考察的资本配置,它可分为企业内部的资本配置和企业之间的资本配 置两个细层次。生产性资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产,如一些文献中经常提到的 3p (厂房、机器设备、存货) 。这些资产构成了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企业 利用这些资产增加价值,股东依此创造财富。生产性资本还可以详细划分,分为营运资本和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资本资产。营运资产对企业影响的时间短,指企业的流动资产,称之为短期投资;资本性资 产对企业的影响时间长,指的是资本资产,称之为长期资产。本文研究的主要是资本性投资。 总的资本性投资包括两部分: 维护原有业务正常运行的资本性投资和启动新项目资本性投资。 本文主要研究后者。生产性资本的投资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直接投资,投资后企业仍掌握对资 本的控制权。经投资后,资金有了特定的用途,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企业之间的 资本配置,指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企业之间的资本配置。资本宏观配置是 指从国民经济全局角度考察的资本配置,它主要体现为产业层次的资本配置。资本国际配置 是指通过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等经济活动促进资本在国际间 的流动和转移,从而实现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与本文的主题关系不大,不作详 述。 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也就是指将稀缺的资本、资产配置到边际效率最高的企业部门和项 目上的有效程度。将帕累托效率标准加以推广使之应用于上市公司的资本投资,那么所谓的 投资效率就是资本配置的帕累托效率,指资本分配存在着帕累托效率或者帕累托最优。如果 对于企业而言,在资本配置的项目选择上,不存在其他的可行方案,使得该企业的价值创造 至少比初始的满意程度严格地最高,那么这种投资效率是最大的,资本配置就是最优的。然 而资本的配置通常达不到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标准, 上市公司的投资通常达不到高效率。 原因是:公司投资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和具备完全信息;决策者并非清楚所有的投资机会和投 资项目的预期收益大小和风险概率分布情况,不能做出投资项目现金流入量最大化的决策。 实际研究中发现,管理层、大股东等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获取控制权,放弃正净现金流项目, 投资负净现金流项目,企业因此存在严重的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急剧降低了投资效率。 投资不足是指企业原有指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层为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放弃将所筹资金 投资于净现金流为正或为零的项目。meyers(1986)认为因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的存在,外部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层对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预期不一致,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低, 融资成本升高,企业投资不足。有些文献认为企业投资不足有两个主要方面的原因:一是财 务杠杆过高,流动风险不利于企业投资,迫使企业放弃正现金流项目,表现为投资不足;二 是管理层的风险厌恶偏好。企业股东只承担了经营风险的大部分,经理并不能完全回避经营 风险对自身价值的损害,如薪酬、奖励等物质方面,经理市场上的声誉、社会地位等非物质 方面。这一点与委托代理理论不谋而合,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管理层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 放弃投资净现金流为正的项目,导致投资不足。 过度投资是指企业将所筹资金投资于净现金流量为负的项目。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经理人 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会将所筹资金投资于一些净现金流为负的项目,盲目扩大企业规模。 扩大企业规模可以为企业带来各种货币和非货币收益,最终导致投资过度。另外,信息不对 称理论认为,由于企业外部投资者与企业内部管理层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投资者往往会错 误预期投资项目的收益,过分看好一只股票,导致股票溢价升高,企业可以大量赚取溢价, 投资于净现金流为负的项目,却让新投资者背负项目损失,这会引起投资过度现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第 2 章 文献综述 关于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的文献综述,本文在理论基础与假设发展部分做了详细归纳和 分析,这些文献大多研究的是审计任期对报表质量的影响,而且多以异常应计项、非标审计 意见出具概率等作为审计质量替代变量。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审计任期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的影响,更注重审计任期对报表使用者的影响。因此,本文在此只对审计任期对报表使用者 的影响做综述。关于投资效率部分的综述,我们只对与文章相关部分,即信息不对称理论和 代理理论下的资本配置效率作出综述。最后,对审计任期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关系做一节 综述。 2.1 审计任期对报表使用者的影响 mansi,maxwell& miller(2004)检验了事务所的两个特征:审计质量和审计任期对企业 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所谓的债务融资成本就是指债券持有者所要求的回报率。他们发现审 计任期与债务融资成本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对债券投资者来说,审计任期越长,则审 计质量就越高, 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就越小, 因此其所要求的回报率就降低了5。 ali.r.almutairi, kimberlya.dunn,terranceskantz(2006)以审计任期作为审计质量的代表发现审计任期与信 息不对称程度存在很强的关系6。almutairi 等(2006)的研究报告利用预期的权益资本成本 作为审计质量的代理变量,对澳大利亚资本市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审计师任期对分析师所 认知的财务报告可信度的影响。almutairi 等认为外部独立审计为管理层呈报的财务报表提供 了鉴证服务,提高了财务信息可信度,从而降低了投资者的信息风险,进而降低了资本成本。 almutairi 等的研究表明:审计任期越长,其权益成本越低。我国学者周冬华、周红和赵玉洁 (2007)利用审计任期作为审计质量的代表,选取 2002-2004 年沪市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 投资者对审计任期的反应,文章发现长审计任期且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的市场反应较 差,长审计任期和标准审计意见与平均非正常收益负相关7。ghosh 和 moon(2002)分析了 投资者对审计任期的态度,两位学者用盈余反应系数来衡量投资者对审计质量的看法。结果 显示,审计任期越长,则投资者所感觉到的审计质量就越高8。 2.2 会计信息质量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 modigliani&miller(1958)所描述的完美世界里,管理层根据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做出投 资决策,企业需要多大的投资支出完全视企业面临的投资机会集而定,与其他因素并无关联 9。然而,在现实世界里,财务学者们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的广泛存在,企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投资不足和投资过。stein(2003)指出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扭曲性因素 使得公司资本错误配置,其中最常见和重要的扭曲性因素是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10。 kanodia&lee(1998)认为,管理层代表着公司现有股东的利益,管理者对投资项目盈利能 力的私人信息和投资信号的不确定性将会引起资本的无效配置,如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投资不 足现象11;jensen&meckling,1976 认为,若考虑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引起的代理问题,管理 者可能会因拥有自由现金流而过度投资以享受私人利益 12。healy&palepu(2001)和 bushman&smith(2001)等指出,高质量会计信息将有助于提高公司投资效率,进而实现公 司资本的社会最优配置13,14。正如 bushman&smith(2001)所言,会计理论中公司治理研究 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试图说明财务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能在何种程度上缓减管理层与外部投资 者分离引起的代理问题,又能何种程度上有利于稀缺的人力和财务资本有效地流向好的投资 机会。kanodia&lee(1998)运用数学模型发现会计披露(业绩报告)有助于将管理层的私 人信息传送至资本市场,从而减少了投资扭曲。wurgler(2000)运用跨国数据发现资源配置 效率与该国股价同步性负相关15。wang(2003)和 verdi(2006)实证研究发现高质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