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风险分析.doc_第1页
钢铁行业风险分析.doc_第2页
钢铁行业风险分析.doc_第3页
钢铁行业风险分析.doc_第4页
钢铁行业风险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钢铁行业风险分析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总监 新建进入2008年,全球通胀压力大增、世界经济增速减缓、我国宏观经济也面临着下行风险,钢材需求增速放缓,但与2004、2005年因产能过度膨胀导致供过于求不同,目前由于钢铁产量增速明显放缓,钢铁总体处于供需动态平衡状态,但已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如中厚板、热轧板卷等品种结构性过剩已开始显现。一、钢铁行业运行及特点分析(一)钢铁生产趋紧、需求增速放缓我国粗钢产量自2004年同比增速达到27.27%以来,产量增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参见表1)。2008年1-8月,生铁、粗钢和钢材累计产量分别是32912.11万吨、35109.20万吨和39982.49万吨,累计同比增速分别是6.50%、8.30%和10.10%,增速有大幅下降。表1 2008年1-8月钢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增速产量增速产量增速200320231.218.49 22011.521.24 23581.622.70 200425185.124.49 27245.623.78 29738.726.11 200533040.4731.19 34936.1528.23 3711724.81 200640416.722.32 41878.219.87 46685.425.78 200746944.616.15 48924.116.82 56460.820.94 2008.1-832912.116.5035109.208.30 39982.4910.10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图1 历年粗钢产量及走势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产量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参见图1)。首先,加快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国家发改委与18省(区、市)及宝钢集团签订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要求关停和淘汰炼铁炼钢落后产能。2007年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455万吨、落后炼钢能力1723万吨。今后还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其次,新增产能释放压力较小。国家自2003年开始实施钢铁行业宏观调控政策,新增产能必须在环保、产品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符合要求才能上马,新增产能压力逐年减小。最后,钢厂限产。一方面在成本压力高涨时,部分小钢厂出现亏损,甚至被市场淘汰;另一方面在钢材价格较大幅度回调时,钢厂会选择限产保价,从2008年7月份开始,随着钢材价格回调,部分成本压力较大的中小钢厂均开始限产保价。(二)钢材出口回落,2月后出现反弹钢材出口在2008年第一季度比较低迷,2月份钢材出口量仅为313万吨。但从3月开始出口量出现反弹,国际钢材价格加速上涨,国际国内钢材价差刺激了钢材出口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反弹。8月份出口钢材同比增长42.78%,环比增长6.52%。 2008年1-8月,钢铁行业出口钢材4179.75万吨,同比减少7.28%;出口生铁22.46万吨,同比减少56.08%,出口焦炭968.09万吨,同比减少5.71%。2008年1-8月累计出口钢材数量居前5位的的国家或地区是:韩国、欧盟25国、美国、越南和意大利。(三)国内钢材需求增速放缓近十年来,国内钢材需求总量稳步增长,20012003年钢材表观消费需求增速维持在20%以上的高水平,从2006年开始,需求增速放缓,2006年表观消费量增速为11.2%,2007年为13.1%。2008年在高钢价挤出效应和紧缩货币政策的双重打压下,需求增速有所回落。建筑与房地产、部分机械行业、汽车制造、部分家电行业发展速度放缓(参见表2)。2008年8月后,钢材需求减速增长的原因还包括:奥运期间部分新建项目停工、交通管制限制钢材运输;7、8月传统淡季的影响等。表2 2008年1-7月份主要下游行业发展情况2007年1-7月份同比变动2008年1-7月份同比变动增速变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5669826.60%7216027.27%0.67%工业增加值(亿元)5564418.50%6460216.10%-2.40%商品房施工面积(万平方米)18193822.52%22289722.51%0.01%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5255820.61%6051015.13%-5.48%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万台)33.698.29%37.7712.11%3.82%交流电动机产量(万千瓦)1022722.89%1145712.03%-10.86%发电设备产量(万千瓦)698013.22%72463.81%-9.41%内燃机产量(万千瓦)3279324.89%3804516.02%-8.87%机车产量(辆)77924.44%115848.65%-24.21%钢制船舶产量(万吨)61418.99%101565.31%46.32%汽车产量(万辆)511.3923.72%593.2116.00%-7.72%彩电产量(万台)3994.6-13.42%4716.6318.08%31.49%空调产量(万台)6170.8216.70%6193.880.37%-16.33%电冰箱产量(万台)3902.928.07%2994.163.14%-24.93%洗衣机产量(万台)1839.6818.90%2215.6120.43%1.54%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四)2008年下半年钢材价格大幅回落2008年15月钢材价格快速上涨:5月份为价格最高点,钢材平均价格较年初上涨29.2%,同比上涨56.85%;长材上涨29.26%,同比涨63.31%;扁平上涨29.26%,同比涨48.53%。从6月份开始,价格冲高回落,8月份钢材价格加速下降。以8月底价格测算,钢材平均价格较5月份最高点下跌12.46%,长材较最高价回调13.87%,扁平材较最高价回调10.43%,其中线材、螺纹钢等品种跌幅最大接近15%。从主导钢厂出厂价格三季度调整情况看。宝钢三季度定价中,热轧产品上调300600元/吨;冷轧产品上调300600元/吨;电工钢上调500元/吨;镀锌板上调200400元/吨。宝钢有竞争力的产品按季度定价,部分同质化产品则从5月份开始按月定价。6月20日,宝钢上调8月份产品价格,普冷产品、酸洗产品上调200元/吨,热轧产品上调300元/吨,线材上调400元/吨。宝钢发布的10月份价格显示,普冷下调300元/吨,电镀锌下调100元/吨,深冲下调200元/吨,酸洗下调300元/吨,耐指纹下调400元/吨。此外,部分产品保持不变甚至上调,宝钢另一主打产品热轧、硅钢价格保持不变,宽厚板和船板价格还分别上调100元/吨,锅炉容器板和高强度板上调400元/吨。11月份宝钢主要产品出厂价继续下调500800元/吨。2008年6月2日武钢股份出台2008年三季度钢铁产品销售价格,与6月份价格相比,轧板上调400500元/吨;线材上调700800元/吨;热轧产品上调400500元/吨;所有冷轧品种上调400元/吨;无取向硅钢低牌号税前上调300500元/吨;镀锌板上调500元/吨;彩涂价格不做调整。2008年9月2日武钢公布了10月份出厂价,与第三季度价格相比,普线税前下调100元/吨,其余品种下调200元/吨;热轧板下调400-600元/吨;冷轧板下调320-520元/吨;热镀锌下调50-350元/吨;轧板下调500元/吨;取向硅钢所有钢种不含税上调2000元/吨。二、钢铁行业运行风险分析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产能扩张已基本结束,除少数在建项目外,新建项目大幅减少,行业总体已逐步进入平稳增长阶段。钢铁行业下半年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行业风险有所加大。(一)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宏观经济的下滑毫无疑问会减少对钢铁的需求,但这绝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对钢铁的需求变化也是同样的道理,需要分析的是投资下滑的速度与钢铁产量释放速度的比较。下面是对2003年以来的国内几次钢材价格的变动驱动力进行简单分析(参见表3)。表3 国内钢材价格变动的驱动力分析时间价格变动分析2003.52004.3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驱动国内钢材需求,并需要进口钢材;2004.42004.5第一次宏观调控,快速调整;2004.62005.3需求占主导,需要进口钢材,价格继续上涨,新建产能尚未投产;2005.42005.12第二次宏观调控,加上新建产能开始大幅释放,导致价格出现非理性下跌;并基本自给自足;2006.12006.6投资反弹,加上出口消化产能,价格出现一波上涨,并出现6月下跌季节规律;2006.82006.122006 年下半年并未重复2005 年下半年大幅下跌走势,在年末时候钢铁股出现报复性上涨,当年钢材净出口增加到3446万吨;2007.12007.12年中6 月又出现一波季节性下跌,但下半年的价格创出新高,出口是价格驱动因素;2008.12008.6成本支撑,供给受到制约产量增速下滑,导致价格大涨;2008.7年底供给受制约的因素并未消失,出口的依存度开始下滑,同时本轮全球经济增长对钢材的需求增量必须靠中国满足,所以对出口的担忧并不大,不过从风险的角度看,需求潜在的下滑与供给的潜在增加开始倾斜于供给增加一方,由此判断钢材价格上涨的动力并不足;4 季度则观察灾后重建带来的驱动力。资料来源:世经未来由于2008年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断扩大,金融市场动荡,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呈现全球性的通货膨涨,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2008年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明显增加,并对我国经济和钢铁工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2007年12月国际钢协预测2008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比上年增长6.8,与2007年增幅持平。随着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减弱的态势日益明显,2008年月日本钢铁联盟预测2008年全球钢材消费只增长5.6,国际钢协也在4月14日重新发布预测值为6.7,调低了0.1个百分点。总的来看,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回落和全球性通货膨涨蔓延的叠加作用,2008年全球钢材消费增幅回落的态势将不可避免,从而使国际市场钢材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由于我国出口明显下降,形成一季度的供需偏紧,转向二季度供需基本平衡,并由此影响下半年国际钢材市场的走势。(二)产能过剩风险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下半年将会有10条的热轧轧机投产,由此增加下半年的产能释放压力(参见表4)。不过2008 年分析产能释放的关键还是上游资源的制约分析,由此来看,这些热轧产能释放压力并不明显,如鞍钢鲅鱼圈项目2008 年的排产只有125 万吨。同时中小钢铁企业投产的产能能否拿得到合理的原料资源还需要观察。但总体来讲,随着下半年产能的释放,这将对钢铁产品的供求构成一个潜在风险点,有可能造成供应过剩风险。表4 2008年新投产热轧轧机统计厂家型号投产日期(预计)产能(万吨)类型宁波建龙1780半连续式2008.03400全流程邯郸新金1250机组2008.01200邯郸纵横1250机组2008.03120邯钢2250机组2008.06400全流程邯郸普阳1250机组2008.04200山西海鑫1500mm2008.06260鞍钢1580mm2008.08300首钢京唐钢铁1780热连轧2008.09400全流程鞍钢、凌钢1700mm2008.09200全流程承钢1780mm2008.12300新余1580mm2008.12300全流程港陆1500mm2008.12300日照钢铁2130或21502008.12400廊坊新钢1450mm2008.12200迁安轧一联程1250mm2008.12150文安钢铁2008120合计4250资料来源:世经未来(三)节能减排风险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主要产业政策。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相关目标。近年,政府的措施不断加强,节能减排的决心加大,这将有利于推动各行业相关政策的执行。目前,淘汰的设备主要包括:炭化室高度小于4.3米焦炉、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公称容量20吨及以下转炉、公称容量20吨及以下电炉、复二重线材轧机、叠轧薄板轧机、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5000千伏安以下的铁合金矿热电炉、横列式小型轧机、热轧窄带钢轧机、直径76毫米以下热轧无缝管机组、中频感应炉等。对于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有利执行,将促进行业的结构调整,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落后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小型钢铁企业,因而淘汰落后产能的产业政策对中小型钢铁企业的影响较大。产业政策的有力执行,对拥有落后产能的中小企业就会造成风险。三、钢铁行业发展预测(一)供给预测从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和已形成的产能情况分析,到2007 年末,中国已具备年产5.5 亿吨粗钢的生产能力。钢铁生产能力能否充分发挥出来,主要取决于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影响钢铁产能发挥的主要有四大制约因素:一是受铁矿石、煤炭、焦炭、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制约;二是受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制约;三是受电力、运输紧张的制约;四是受资金面紧张的制约。为抑制流动性过剩,国家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钢铁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采购原燃材料资金非常紧张。2008年以来,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增速明显下滑,2008年1-5月粗钢产量2.16亿吨左右,同比增速近10%,如果按照前5个月的平均产量计算,预计全年粗钢产量约为51800万吨,只比上年增长6%左右,将后期的产量增加因素考虑进去,预计全年国内粗钢产量在54000万吨,同比增长10%左右,低于2007年增速,2009年、2010年粗钢产量增速将进一步降低。同理,按照前5个月的平均产值计算,预计全年钢铁行业工业产值约为42684亿元,同比增长38.34%。如果考虑后期产量增加,则工业产值将在443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3.56%。2008年全国粗钢产量的下滑主要原因是中小钢铁的产量增速下滑速度明显(参见图2);而中小钢铁企业的产量下滑主要是基于资源及资金等方面的制约;而分区域来看,产钢大省如河北等省市的粗钢产量增速大幅下滑(参见图3)。图2 全国粗钢产量增速分类比较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图3 全国分省市粗钢产量增速比较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二)需求预测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看,工业化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快速积累社会财富、迅速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由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不同,钢材消费强度呈现阶段性的特点,具体而言有四个阶段:一是不发达阶段,相当于人均GDP1000美元以下时期,钢材消费强度很低;二是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相当于人均GDP10002000美元时期,钢材消费强度呈现迅速上升趋势;三是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相当于人均GDP20004000美元时期,钢材消费强度将维持在一定高水平上;四是成熟阶段,相当于人均GDP大于4000美元时期,产业结构优化、科技进步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钢材消费强度缓慢下降。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带动制造业发展的进程加快。2007年我国粗钢消费量为4.34亿吨,同比增长13.1;每万元GDP粗钢消费量为176.1千克,人均粗钢消费量为328.7千克,这两个数字均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工业化中期的钢铁消费水平。从工业化完成所需钢的积蓄量来看,从1901年到2006年,日本钢的积蓄量为45亿吨,美国为77亿吨,我国仅为35亿吨。无论从人均钢产量、人均钢积蓄量和人均消费量都还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工业化峰值时的水平,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