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研究.pdf_第1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研究.pdf_第2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研究.pdf_第3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研究.pdf_第4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大学硕: = 学位论文 摘要 摘要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爆发后,北平、天津的三所高校:北京 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南迁到昆明成立的。本文以西南联合大学 的师资管理为考察点,探究其师资管理的理念与制度以及对于当今各 高校师资管理的启示。 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具有先进的师资管理 理念: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保证了教师研究与学习的自由;民 主管理、教授治校的理念发挥了教师群策群力的作用,调动了教师的 积极性;尊师重道的理念体现了管理者对教师的尊敬与爱护;服务教 师与严格要求的理念更是管理者对教师尊敬的进一步延伸。 在这种先进的师资管理理念下建立的师资管理制度,如教师聘任 制度、教师交流制度、教师激励制度等都具有很多合理的成分,对当 今各高校的师资管理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我们不仅要学习西南联大 师资管理的制度,更要学习制度背后的理念。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阅读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大量重 要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发掘、整理与分析,来展现西南联大师资管 理的具体内容和特色。 关键词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理念,师资管理制度 中南大学硕: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 s t u d yo nt h et e a c h e r sm a n a g e m e n to f t h en a t i o n a l s o u t h w e s ta s s o c i a t e du n i v e r s i t y a bs t r a c t t h en a t i o n a ls o u t h w e s ta s s o c i a t e du n i v e r s i t yw a sf o u n d e da f t e r3 u n i v e r s i t i e sm o v e ds o u t h w a r d t ok u n m i n ga f t e rt h eb r e a k o u to f a n t i j a p a n e s ew a r t h et h r e e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r ep e k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 t s i n g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a n dn a n k a iu n i v e r s i t y , t h e ya r eo r i g i n a l l yi nb e i ji n ga n d t i a n j i n g t h i sp a p e ri n s p e c t e dt h et e a c h e r sm a n a g e m e n to ft h en a t i o n a l s o u t h w e s ta s s o c i a t e du n i v e r s i t y , p r o b e dt h ei d e a ,p r i n c i p l ea n dt h e 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o fi t st e a c h e r sm a n a g e m e n to nm o d e mu n i v e r s i t y t h es u c c e s so ft h et e a c h e r s m a n a g e m e n t o ft h en a t i o n a l s o u t h - w e s ta s s o c i a t e du n i v e r s i t yc o n s i s t si nt h ea d v a n c e di d e a si th o l d , i e a c a d e m i cf r e e d o ma n d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e n s u r et h ef r e e d o mo ft e a c h e r s w h e nd or e s e a r c ha n ds t u d y ;d e m o c r a t i cm a n a g e m e n ta n dm a n a g i n g s c h o o lb yp r o f e s s o r sm a k et h et e a c h e r sp l a y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p o o l i n g t h ew i s d o ma n de f f o r t so fe v e r y o n e ,w h i c ha l s oe n h a n c et h ee n t h u s i a s m o f t e a c h e r s ;r e s p e c t i n g t e a c h e ra n dh i s t e a c h i n g e m b o d i e st h e a d m i n i s t r a t o r s r e s p e c ta n dc a r et o w a r dt e a c h e r s ;t h e i d e at or e n d e r s e r v i c e st ot e a c h e r sa n dt ob es t r i c tw i t ht h e mi sae x t e n s i o no ft h e a d m i n i s t r a t o r sr e s p e c tt o w a r dt e a c h e r s t h et e a c h e r sm a n a g e m e n tp r i n c i p l e s m a d eu n d e r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窜寮太学鞭学德论文a 8 s t r a e 罩 a d v a n c e di d e a ,e g 。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t e a c h e r se m p l o y m e n t ,t h ep r i n c i p l e o ft e c h e r sf l o wa n d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t e a c h e r se n c o u r a g e m e n ta r ea l lo f s o m er e a s o n a b l ee l e m e n t s ,w h i c ha r eo fa n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e f f e c to nt h e t e a c h e r sm a n a g e m e n to fm o d e m u n i v e r s i t y w es h o u l dr i o to n l yl e a r nt h e t e a c h e r sm a n a g e m e n tp r i n c i p l eo ft h en a t i o n a ls o u t h - w e s ta s s o c i a t e d u n i v e r s i t y , b u ta l s ol e a r nt h ei d e ab e h i n di t 。 t h i sp a p e rr e v e a l e dt h ec o n t e n t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e a c h e r s m a n a g e m e n to ft h en a t i o n a ls o u t h w e s ta s s o c i a t e du n i v e r s i t y , b yt h e s 键a yo f t h ed o c u m e n ta n di n d i v i d u a lc a s e s , b yt h ec o l l e c t i o n , d i g , t e x t u a l r e s e a r c ha n da n a l y s i so fl a r g ea m o u n ti m p o r t a n th i s t o r i c a ld o c u m e n t s 。 k e yw o r d s n a t i o n a ls o u t h - w e s ta s s o c i a t e du n i v e r s i t y , i d e ao ft e a c h e r sm a n a g e m e n t ,p r i n c i p l eo ft e a c h e r sm a n a g e m e n t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 包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已在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 作者签名: 互到垄巨日期:4 年卫月上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 文;学校可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互刻鳕导师签名盘理盆日期:4 年卫月盟日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0 1 研究的起因 绪论 大学的师资管理工作,在大学管理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大学教 育、科研、党政、后勤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实现学校任务的根本保证。学校师资 管理的水平与管理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师资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教 师。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在他的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中说道:“在西方 研究型大学里,什么东西都可以失去,但是不能失去一流的教授。一n 1 我国著名 教育家,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先生也曾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乜1 由此可见,教师尤其是大师对于学校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 各国争创一流大学,如果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一流大学。中国近些年来, 教育高速发展,但我们缺乏一流的大学。原因何在? 教育部部长周济的回答是: 教师队伍水平。从学校发展战略高度看,建设一支拥有优秀拔尖人才和大师级人 物的教师队伍确实对学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学 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工作就无法进行,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服务社会 的三大功能就无从谈起。师资队伍是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大 学要把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为办学的第一任务和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通 过创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来带动学校其他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大学人才队伍 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我国各大学虽然在师资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对改 善大学师资队伍,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 存在着一些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观念和做法,给大学 师资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 第一,官本位思想严重。“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念仍然普遍存在,这种观念 导致很多教师以学术资本去换取政治资本,从做学问转向做官,“崇尚名师、专心 治学的氛围不够浓厚,“学术至上 的观念未能深入人心。 第二,“重引进和使用,轻培养的倾向日益突出。师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 【u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川高等教育研究2 0 0 1 ( 3 ) :7 1 2 】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3 :1 0 1 中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绪论 程,不能一蹴而就。少数高校为了在短期内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追求一种急功 近利的政绩观,期待尽快实现师资集成,片面注重师资引进和使用,忽视师资培养, 对师资的培养缺乏长远考虑。 第三,高校师资管理呈封闭式。人才流动要求充分开放人才资源,但在高校 的师资管理中,封闭式管理仍是主体:首先,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关系还未理顺, 高校系统内外的人才流动渠道不畅;其次,人才与岗位按照相对静止的配置与使 用原则运行,结构单一,教师无法按照自身的特长、爱好自我发展;再其次,教 师调动工作,必须经过层层严格的审批手续,难以改变单位,甚至专业。封闭式 管理使得整个队伍缺乏应有的活力,人才难以超常开发,师资的优化配置难以实 现。 第四,存在“重资历、轻业绩 的现象。虽然国家已提出要建立以“能力、 业绩 为主的科学人才评价标准,但在大学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思想 仍然存在,论资排辈现象还很突出,师资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展示,严重挫伤了创 新拔尖人才尤其是中青年学术骨干的积极性,不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局面的 形成。 西南联大是指抗日战争期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南开大学在云南昆明 联合组成的一所高等学府。从1 9 3 7 年8 月三所大学南迁长沙至1 9 4 6 年7 月北上 复员,西南联大仅存在九年的时间,但是,在这战火纷飞、工作和生活条件极为 艰苦的九年时间里,西南联大却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它弦歌不辍, 取得了学术上的丰收。在1 9 4 1 年至1 9 4 6 年教育部进行的学术奖励中西南联大教 师获奖的有: 陈铨的野玫瑰( 三等奖) 、朱光潜的试论( 二等奖) 、冯友兰的新理 学( 一等奖) 、高华年的昆明核桃等村土语研究( 三等奖) 、金岳霖的论道 ( - - 等奖) 、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一等奖) 、华罗庚的堆垒素数 论( 一等奖) 、闻一多的楚辞校补( 二等奖) 、许宝骡的数理统计论文( 二 等奖) 、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一等奖) 、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 三等 奖) 、郑天挺的发羌之地与对音等论文三篇( 三等奖) 、张印堂的滇缅铁路沿 【1 1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 三) 教学、科研卷【g 】昆 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 9 9 8 :7 5 6 - 7 6 9 2 中南大学硕:t 学位论文绪论 线经济地理( - - 等奖) 、罗廷光的教育行政( 三等奖) 、费孝通的禄村农田 ( 三等奖) 、杨钟健的许氏禄丰龙( 一等奖) 、周培源的激流论( 一等奖) 、 王竹溪的热学问题之研究( 二等奖) 、吴大猷的多元分子振动光谱与结构( 一 等奖) 、4 张青莲的重水之研究( - - 等奖) 、钟开莱的对于机率论与数论之贡献 ( 二等奖) 、赵九章的 大气之涡旋运动( 二等奖) 、马士俊的原子核及宇宙射 线之向学理论( 二等奖) 、张清常的中国上古音乐史论丛( - - 等奖) 、孙云铸的 中国古生代地层之划分( - - 等奖) 、阴法鲁的先汉乐律初探( 三等奖) 、朱汝 华的关于分子重排及有机综合论( - - 等奖) 、李嘉言的贾岛年谱( 二等奖) 、 冯景兰的川康滇铜记要( - - 等奖) 、樊弘的资本蓄积论( - - 等奖) 、李谟炽的 公路研究( - - 等奖) 、吴大猷的建筑中声音之涨落现象( 二等奖) 、阴法鲁的 唐宋大曲之来源及其组织( 三等奖) 。 西南联大还培养了大批国r 勾) l - 知名学者和众多建国需要的人才。可供参考的 数字有: ( 1 ) 1 9 4 8 年中央研究院建立院士制度,首届院士8 1 人中曾在西南联大任教 者有2 7 人,占院士总数的1 3 。 ( 2 ) 1 9 5 5 年中国科学院开始评选学部委员( 1 9 9 4 年改称院士) ,首届学部委 员、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6 1 人中有西南联大教师1 1 人,数理化学部委员4 8 人 中西南联大师生有2 7 人,生物地学学部8 4 人中西南联大师生有1 3 人,技术科学 学部4 0 人中西南联大师生有8 人。 ( 3 ) 自1 9 5 5 年至1 9 9 7 年为止,西南联大理、工学院以及清华大学金属研究 所、无线电研究所、农业研究所和航空r t 程研究所的教师,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的有7 2 人;学生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有7 8 人,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 1 2 人,2 人为双院士,二者合计学生被评为院士者有8 8 人。定居在美国的原西南 联大教师和学生有4 人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 4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 3 人中有西南联火师生8 人。 ( 5 ) 2 0 0 1 年、2 0 0 3 年、2 0 0 5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黄昆、刘东 【1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6 :前言2 _ 3 3 中南大学硕:匕学位论文 绪论 生、叶笃正也是西南联大的学生。 ( 6 ) 杨振宁、李政道荣获1 9 5 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外,还有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语言学家朱德熙,文学家王瑶、季镇淮, 作家汪曾祺、马识途,逻辑学家王浩、周礼全,著名学者殷海光,历史学家何炳 棣还有大批杰出人才担任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汉斌,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 昌,实可谓英才辈出。 世界著名科学史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当时参观联大后,给予了高度 评价,称其可与牛津、剑桥、哈佛相媲美。 西南联大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师资管理应该说是其成功的一个很 重要的原因。因此,研究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对于我们今天的大学师资管理有着 很大的现实意义。 o 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第一,本研究将有利于深入认识西南联大及完善西南联大研究 半个世纪前的西南联大,在战时的艰苦环境中创造了高等教育的奇迹,云集 了大批名师、大师,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现在,许多学者开始逐渐关注这一现 象,研究西南联大的论著也日益丰富起来。研究涉及的方面很多,但对于西南联 大的师资管理的研究仅有两三篇小论文。本课题试以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为研究 对象,对西南联大当时的师资管理情况做一详细、清晰地梳理,并对这一管理背 后的管理理念做一探讨。全面而系统地研究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将有利于对西南 联大的深入认识,也有利于完善对西南联大的研究。 第二,本研究将为我国各大学的师资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在战争的恶劣环境下,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相对于当今各大学,无论是师资 管理的机构设置还是师资管理的规章制度,都是相当脆弱的。然而,j 下是在这一 种环境之下,西南联大汇集的大批名师,取得的丰硕学术成果,是任何人都无法 否认的。西南联大师资管理背后的民主与自由、尊师重道、服务教师而又严格要 求的管理理念彰显了教师的存在,教师们虽然物质条件极端艰苦,但是,在精神 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 上是舒展自由的。这样的师资管理理念把教师们牢牢地凝聚在一起,忠诚于自己 的事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现今各大学,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大师越来越 少,师资管理问题层出不穷。“读史以明智,读史以知未来。本研究希望通过对 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的研究,为当今各大学的师资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0 3 研究综述 近年来,西南联大日益为学术界关注,报纸杂志不断出版有关的文章,或回 忆,或研究。以笔者搜集的资料来看,关于西南联大的论著可以分为3 类: 第一类是史料。这方面的主要文献有:联大八年n 1 ;由北大、清华、南 开和云南师范大学组织编写、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鸿篇巨制国立西南联合大 学史料( 1 叫册) 口1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 史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d 1 等。此外,还有众多关于 西南联大的回忆文章。这些文章有,笳吹弦诵在春城h 1 、笳吹弦诵情弥切 璐1 、追忆似水年华砸3 等。还有相关大学校史,如北京大学校史( 1 8 9 8 - 1 9 4 9 ) 踟、清华大学史料选编髓1 、南开大学校史1 。 第二类是西南联大师生有关文化观、教育思想的著述,如梅贻琦教育论著 选n 0 1 、蒋梦麟教育论著选1 、张伯苓教育论著选n 船、吴宓日记c 1 3 、 闻一多全集n 钔、朱自清全集n 5 1 等。 第三类是对西南联大的研究论著。这类文献目前比较多,有赵新林、张国龙 u i 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主编联大八年 m 西南联大学生出版社1 9 4 6 【2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 1 6 册) g 第1 版昆 明:云南教育f f 版社1 9 9 8 1 3 1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奇晒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 m 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 :版社2 0 0 6 1 4 】两南联大校友会编笳吹弦诵在春城 m 第l 版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6 ( 5 1 北京大学校友联络处编笳吹弦诵情弥切 m 第1 版北京:中国义史出版社1 9 8 8 嘲许渊冲追忆逝水年华 m 第1 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9 6 1 7 】萧超然等编北京大学校史( 1 8 9 8 1 9 4 9 ) m 第1 版上海:上海教育 | :版社1 9 8 1 【卅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乍大学史料选编 g 北京:清华大学j f 版社1 9 9 1 1 9 ) 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南开大学校史 g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8 9 【m l 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 m 第1 版北京:人民教育j l ;版社1 9 9 3 1 1 1 1 曲上培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 m 第l 版北京:人民教育i i j 版社1 9 9 5 1 2 1 崔国良编张伯苓教育论著选 m 第1 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7 i t 3 吴宓吴宓日记 m 吴学昭整理注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9 8 e 1 4 】孙党伯,袁謇正主编闻一多全集 加第l 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 9 9 3 【1 5 l 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 9 9 8 5 中南火学硕r l 学位论文 绪论 著的西南联大:战火的洗礼、李洪涛老师的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 实嘲、有杨立德先生的西南联大教育史口1 、姚丹的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 的文学活动、谢泳先生的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c s 、 封海清的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嘲、美国学者j o h ni s r a e l 的( l i a n d a : ac h i n e s eu n i v e r s i t yi nw 打a n dr e v o l u t i o n 口1 和s o u t h w e s ta s s o c i a t e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e r v a t i o na sa l lu l t i m a t ev a l u e 、r o n a l da m o r s et h el i m i t so fr e f o r m i nc h i n a 、p a u lk t s i hn a t i o n a l i s tc h i n ad u r i n gt h es i n 卜j a p a n e s ew a r 1 9 3 7 1 9 4 5 ) 埔1 等。 从目前所见的这些研究西南联大的专著来看,其所研究的重心各有不同。如: 西南联大:战火的洗礼、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侧重于联大人“民 主、“自由 思想的张扬,民主意识在师生头脑中的蓬勃生长。这两部著作带有 明显的纪实文学的味道,文学作品的感觉更重而研究的成分显得不足。西南联 大教育史和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的研究中心则在于从大学教育 和文学活动的角度展开研究。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注重于西南联 大文学活动与文化关系的分析,特别是对于西南联大教授在战时的自我定位的把 握比较准确。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从知识分子的角度出 发对西南联大进行研究,侧重对西南联大教授的个案研究。西南联大的文化选 择与文化精神从文化的视野研究西南联大成功背后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比 较全面的揭示了西南联大的文化精神。这些论著虽然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基本上 都反映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真实生活及思想成熟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 表现出来的民主爱国的精神。 关于西南联大的相关论文,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检索得到文章5 0 余篇。大多是对西南联大的某一具体方面做细致的概括与研究,从联大的学术传 统到管理体制,从历史意义到现实启示等。目前对西南联大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 【1 l 赵新林,张国尼两南联大:战火的洗礼 m 第1 版上海:上海教育 ;版社2 0 0 0 1 2 l 李洪涛精神的雕像西南联人纪实 m 第l 版昆明:云南人民i j ;版社2 0 0 1 1 3 l 杨立德西南联人教育史 m 第l 版成都:成都版社1 9 9 5 刚姚丹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 m 第1 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i i ;版社2 0 0 0 【s l 谢泳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了的命运 m 第l 版北京:文化艺术i j 版社1 9 9 9 6 1 封海清西南联人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 m 第l 版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 0 0 6 1 7 1j o h ni s r a e l , l i a n d a :c h i n e s e u n i v e r s i t yi nw a r a n dr e v o l u t i o n m s t a n f o r d :s t a n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 1 9 9 8 w j o h ni s r a e l ,s o u t h w e s ta s s o c i a t e d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e r v a t i o na sa l lu l t i m a t ev a l u e i np a u lk t s i h ( e d ) : n a t i o n a l i s tc h i n ad u r i n gt h es i n o - j a p a n e s ew a r1 9 3 7 1 9 4 5i m i n y :e x p o s i t i o np r e s s ,1 9 7 7 6 中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绪论 成果,本文对此也作一简要地梳理。 这些论文基本上可以分为3 类: 其一是研究联大的精神、理念:如西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n 1 、西 南联大师生的敬业精神嗍、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口1 、西南联大忆旧兼 论“西南联大精神,:h 3 等等。洪德铭先生在西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中, 探讨了西南联大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他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主观原因来 说,主要在于她熔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优良传统于一炉,集三校名师和全国青 年精英于一堂所形成的西南联大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精神、 科学精神和改革拼搏精神,是联大师生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所凝结的价值观以及 由此而逐步形成的办学特色。杨立德先生在西南联大师生的敬业精神中认为, 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培养出大批一流的人才,与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敬业精神 密切相关。学校领导不为功名利禄所动心,专心谋求学校的发展;教师不惧生活 的艰辛,全心全意搞好教学研究工作;学生兼差以维持求学,努力使自己成为有 用之材。所有这些,都是“刚毅坚卓 校训、“中兴业,须人杰 校歌的具体体 现,也是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办学近9 年的“粘合剂”。谢泳先生在他的 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中则认为,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有丰富的内涵,从教授 的自由流动到教授治校,从合理抗议政府到支持学生运动,从视学术自由为生命 到为自由而关心政治。 其二是研究西南联大各方面的管理与制度:如西南联大的民主管理初探 网、强强联合”的成功典范西南联大管理模式及其成因探析鲫、西南联 大教育行政管理的启示m 、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及历史启示嘲等等。蔡惠芝 老师在西南联大的民主管理初探中对西南联大实行民主管理体制和实行的原 因作了简要地历史考察,并对借鉴其民主管理经验,以加强我国高等院校民主管 理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她还在西南联大教育行政管理的启示中对西南联大 i l l 洪德铭两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 j ( 上、下) 高等教育研究1 9 9 7 ( 卜2 ) 珏l 杨证德两南联大师生的敬业精神纪念西南联火在昆建校6 0 周年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 版) 1 9 9 8 ( 5 ) 3 1 谢泳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 j 东方艺术1 9 9 7 ( 4 ) 4 1 刘祚昌西南联大忆旧谦论“两南联人精神” j 学术界2 0 0 1 ( 1 ) 1 5 】蔡惠芝西南联人的民主管理初探( 哲社版) j 云南师范人学学报1 9 9 9 ( 3 ) 嘲姚加惠,张亚群“强强联合”的成功典范西南联人管理模式及其成因探析 j 现代教育科 学2 0 0 4 ( 2 ) 【7 】蔡惠芝西南联大教育行政管理的启示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 9 9 8 ( 4 ) 用张剑秋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及历史启示 j 学术探索2 0 0 2 ( 2 ) 7 中南大学硕:i :学位论文绪论 精简的行政管理机构、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的建 立等教育行政管理的经验进行了探索。姚加惠、张亚群在其“强强联合的成 功典范西南联大管理模式及其成因探析中认为西南联大是联合办学的成功 典范,它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校长民主 治校、教师严谨治学、职员高效治事、学生刻苦求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得益于三校相似的办学理念和师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张剑 秋在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及历史启示中认为,联大的办学成功与其采用的师 资管理密不可分,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特点,这四个特点为: 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兼容并包,自主办学;慎选教师,唯才是聘;明定标准, 竞争激励。并对借鉴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改革我国大学师资管理进行了初步探 讨。 其三是关于西南联大的现实意义:如从西南联大看一流大学的建设n 1 、 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对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借鉴意义乜1 、西南联大与当代中 国高等教育d 1 等等。杨立德先生在从西南联大看一流大学的建设一文中, 认为“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的西南联合大学,已经具备 了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它成功的办学经验主要是:一流大学的领导必须是教育 家和教育理论的实干家,梅贻琦正是;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大师,而西南联大是 大师云集;一流大学还必须要有浓厚的学术氛围,西南联大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 仍是学术成果频出。罗能勤、朱继洲在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对创建高水平大学 的借鉴意义中指出,高尚的大学精神是一流大学的支柱,爱国精神是西南联大 大学精神的主线;坚持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合作、合并、理工交叉,文理渗 透,多学科并举,中西文化合璧,是高水平大学的基本格局,西南联大就是:高 水平的教授是创办一流大学的关键,西南联大大师云集,名师汇萃。并且,还就 西南联大师资情况对如何培养高水平的师资提出了要形成大学教师宽松的发展 环境;开放性建设教授队伍;开展健康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批评等建议。 综观过去西南联大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专著还是论文,总体上都是依据相关 史料进行翔实地归纳和深刻地分析,选中西南联大的一个方面,通过特定的角度 1 1 1 杨立德从西南联大看一流大学的建设 j 云南师大学报2 0 0 0 ( 6 ) 2 1 罗能勤,朱继洲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对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借鉴意义 j 江苏高教2 0 0 2 ( 5 ) 嘲杨绍军西南联大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 j 学术探索2 0 0 0 ( 6 ) 3 中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绪论 进行阐述和评论。研究的目的明确一致,都是为了“鉴往知来,试图通过对西 南联大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求得发现和继承一些有益于当今的东西。本文的研究 基本上还是属于这一类。但是,就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进行系统而全面地研究在 目前来说还是属于首次。 0 4 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法。本课题研究涉及高校师资管理理论、西南联大历史等领域,研 究内容广博庞杂,虽然有一定研究结果可供参考运用,但只有通过对大量重要的 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发掘、整理与分析,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和有说服 力的研究结论。因此,本研究把文献法作为最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与本课 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掌握研究材料,使本研究建立在坚实的材料基础上,以避免 无根之谈。 二是个案法。要落实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特色,揭示其理念与精 神,不能仅有宏观的理论分析,只有通过个案分析才能使研究更深入。 三是比较法。通过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与当今大学中的师资管理某些方面的 比较,更能突出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的独特及可供借鉴的地方。 9 中南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第1 章两南联大师资管理理念 第1 章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理念 1 9 3 7 年7 月,平津沦陷,中国的高等教育遭遇了一场浩劫。北京大学、清 华大学成了日军驻军的场所,昔日美丽的校园成了日军的马厩、伤兵医院。梅贻 琦先生在抗战期中之清华中描述清华的情形是“图书馆已被用作伤兵医院, 新体育馆、生物馆用作马厩,新南院用作敌军俱乐部。各馆器物图书,取用之外, 复携出变卖,有时且因搬移费手,则随意抛弃或付之一炬者。夫敌人之蓄意摧残 我文化机关,固到处如是,清华何能例外 。南开大学更是遭到日军的疯狂轰 炸。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国土陷入敌手,更多的学校遭到破坏,偌大 的华北竟然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于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奉 国民党教育部之命在长沙联合筹办新校,定名长沙临时大学,以北京大学校长蒋 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湖南教育厅长朱经农、湖南 大学校长皮宗石及教育部代表杨振声为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犯1 。三校校长任常务 委员,负责校址勘察、经费支配、院系设置、招聘师资、收受学生及建筑设备等 事宜。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之后,长沙临时大学于1 0 月2 5 日开学,1 1 月1 日正式上课。 1 9 3 7 年1 2 月1 3 日南京陷落。不久武汉又告急。长沙临时大学经常委会反 复磋商,决定于1 9 3 8 年春搬迁至云南昆明,并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 9 3 8 年5 月4 日开始上课,从此至1 9 4 6 年西南联大结束,联大在昆明办学整整8 年。 在这战火纷飞、工作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八年时间里,西南联大却创造了中国 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它不仅弦歌不辍,取得了学术上的丰收,而且培养了大批 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众多建国需要的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科学 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以及党政领导干部,可谓英才辈出。 西南联大在当时那样艰难的条件下,却汇聚了群星璀璨的教师群体,名师、 大师相聚一堂,这也是西南联大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一个直接原因。从下 面这个1 9 3 8 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副教授及专任讲师名单( 表卜1 ) 即可 看出当时师资之雄厚。 【1 1 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 蛔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3 :8 2 f 2 1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 一) 总揽卷 g 昆明: 云南教育出版社1 9 9 8 :7 1 0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l 章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理念 表i - i :1 9 3 8 年西南联大教授、副教授,专任讲师名单 文学院 中国文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 朱自清 教授 陈寅恪、闻一多、王力、浦江清、胡适、罗常培、 罗庸、魏建功、杨振声、刘文典 副教授唐兰 ( 名誉职) 讲师闻在宥 外国语文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叶公超 教授陈福田、吴宓、陈铨、吴达元、杨业治、莫泮芹、 冯承植、燕卜荪、黄国聪、潘家洵、温德、钱钟二抒、 陈嘉、傅恩龄、柳无忌、刘泽荣、吴可读、闻家驷 专任讲师雷夏 哲学心理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汤j j 彤 教授冯友兰、金岳霖、沈有鼎、贺麟、孙国华、周先庚、 冯文潜 副教授郑昕、容肇祖、陈康、王宪钧 专任讲师熊十力 历史社会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刘崇鲮 教授 雷海宗、噶邦福、王信忠、邵循正、姚从吾、毛准、 钱穆、潘光旦、陈达、李景汉、郑天挺、陈受颐、 傅斯年( 名誉职) 、皮名举、蔡维藩 副教授 张德吕、陈乐素 法商学院 政治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张奚若 教授 赵凤喈、张忠绂、钱端升、崔书琴、张佛泉、张纯 明、陆伯慈( 客库教授) 副教授 楼邦彦、龚祥瑞 经济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陈总 中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l 章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理念 教授 张德吕、赵翅抟、秦瓒、周作仁、周炳琳、萧蘧、 伍启元 副教授徐维嵘 法律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燕树棠 教授戴修瓒、蔡枢衡、罗文干、张企泰、章剑 副教授李+ 彤 商学院 教授兼系主席丁佶 教授李卓敏、陈序经、林维英( 名誉教授) 理学院 算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江泽涵 教授 杨武之、郑之蕃、曾远荣、赵访熊、陈省身、申又 枨、程毓淮、华罗庚、姜立夫、刘晋年、蒋硕民、 张希陆 副教授赵淞 物理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饶毓泰 教授吴有训、周培源、霍秉权、朱物华、郑华炽、吴大 猷、叶企孙、赵忠尧、王竹溪、孟昭英( 名誉职) 、 任之恭( 名誉职) 化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杨石先 教授高崇熙、黄子卿、苏国桢、曾昭抡、孙承谔、刘云 浦、钱思亮、朱汝华、张子高、邱崇彦、张青莲 地质地理气象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孙云铸 教授冯景兰、袁复礼、张席提、张印堂、李宪之、王烈、 谭锡畴 副教授 赵九章 生物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李继侗 教授 陈祯、吴韫珍、彭光钦、赵以炳、张景钺、沈嘉瑞、 1 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 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理念 许骧 副教授殷宏章 工学院 土木工程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蔡方荫 教授施嘉炀、王裕光、陶葆楷、张泽熙、李谟炽、吴 柳生、陈永龄、覃修典、张有龄 机械工程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李辑祥 教授庄前鼎、刘仙洲、殷文友、殷祖澜、汪一彪、孟广 拮 副教授李宗海 专任讲师褚十荃 电机工程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赵友民 教授章名涛、张友熙、倪俊 专任讲师范崇武 化学工程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张克忠 教授兼代系主席张大煜 教授高长庚、谢明山 航空工程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庄前鼎 教授冯桂连 副教授赵九章、周惠久、王德荣 专任讲师吕风章 电讯专修科 主任赵友民 副教授周荫阿 师范学院 教育学系 教授兼代系主席 陈雪屏 教授吴俊升、樊际昌、罗廷光、冯文潜、黄钰生、沈履、 查良钊、陆志韦、孟宪承、陈友松、曾作忠( 兼实 1 3 中南大学硕:l 学位论文第l 章 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理念 习导师) 公民训育学系 教授樊际吕、罗廷光、曾作忠、查良乍、陈友松、张佛 泉 史地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刘崇铉 教授蔡维藩( 兼实习导师) 、钱穆、张印堂、洪绂 国文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朱自清 教授杨振声、浦江清 副教授沈从文 英语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叶公超 教授陈福田、潘家洵 专任讲师兼实习导师徐锡良 算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江泽涵 教授杨武之、姜立夫 理化学系 教授兼系主席杨石先 教授郑华炽 注:a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 大学史料( 四) 教职员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6 8 8 0 页 b 、师范学院的史地学系、国文学系、英语学系,算学系和理化学系的教授、副教授、 专任讲师都是由联大其他各院系的教师兼任,因此,此处教师名单与前面各院系教师的 名单有所重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2 0 世纪学术史上,这一大批教授、副教授及专 任讲师在学术研究上几乎都有自己显赫的位置,西南联大拥有着中国现代教育史 上罕见的群星璀璨、精英云集的特殊知识分子群体。对于这样的一个教师群体, 西南联大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它的管理理念又是什么? 1 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l 章两南联大师资管理理念 1 1自由与民主的理念 冯友兰先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说“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 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可以说是对西南联大精髓的最佳概括。自由与民主不仅是联大精神的灵魂,也是 其师资管理理念的核心。 1 1 1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先生在出任北大校长所做第一次公开演讲时说,搿大学者,研究高深 学问者也n 1 这就是浇,大学是一种学术机构。大学的一切活动应充分尊重这种 学术性特征。而学术活动的探索与创造,是以高度的自主性和某种不受监督的自 由为前提的,即学术活动离不开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大学的文化性,是大学发 展的内在逻辑,是大学发展的生命。师资管理既然是以对大学的学术发展起着举 足轻重作用的教师作为管理对象,那么,在管理过程中就必须尊重学术自由,把 学术自由作为师资管理的基本理念。 学术自由( a c a d e m i cf r e e d o m ) 是根源于“思想自由的一种特殊形式的 自由。现代意义上的学术自由观念产生于1 9 世纪的德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