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传统医学。是以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整体观、辨证论治为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社会科学特性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识交融的医学科学,二、中医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六个时期),(一)春秋战国中医学起源(孕育阶段)1、诗经、山海经中记载多种药物2、周礼有食医、疡医、兽医等医事制度记载3、礼记有“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记载4、山海经中记载“河罗鱼食之已痈“,(二)秦汉中医学理论形成阶段,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1)作者:集体编写(非一人所作)(2)内容:分为素问和灵枢共有162篇,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病理变化以及病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原则。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补充丰富黄帝内经,特别是在脉诊和针灸方面。(1)作者:集体编写(2)内容:全书共有81个问答,阐述的内容与黄帝内经相类似但有所发挥和补充并不存在重复,在脉诊和针灸方面更为详细。,(二)秦汉中医学理论形成阶段,伤寒杂病论:建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2)作者:张仲景(3)内容:伤寒论详于外感病的辨证论治金匮要略详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理论体系(1)成书年代:汉代(2)作者:托名“神农”(3)内容:收载365种中药,提出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性(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三)晋隋唐时期临床发展阶段,1、经络、俞穴、针灸方面(专论专著出现)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2、脉诊方面:(理论、方法与临床意义详于前贤)晋代王叔和脉经3、病因病理临床证候描述方面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4、方剂、方证论述方面(以证论方)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四)宋金元年代学术流派形成阶段,1、“三因学说”形成: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法2、“寒凉派”形成:刘完素(刘河间)六气皆从火化,治病多用寒凉。素问玄机原病式3、“补土派”(“脾胃学派”)形成李杲(东垣)百病皆因脾胃损伤所致,治病多以补脾胃之气为先(脾胃论)4、“攻下派”形成:张从正(子和)百病生于邪气,治病以驱祛为要(儒门事亲)5、“滋阴派”形成朱震亨(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善用养阴之法。(格致余论),(五)明清时期综合集成和发展完善时期,1、大批集成性著作出现、2、“温病学说”形成:(1)“瘟疫”病因说明代吴又可瘟疫论(2)“卫气营血”病机传变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法叶天士温热论(3)“三焦”病机传变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法吴鞠通温病条辨(清代)(4)薛雪温热条辨,(六)近代和现代系统规范化及现代研究(中西结合)时期,1、中西医结合(中西汇通):张锡钝医学衷中参西录2、中医教材编写3、现代的中药、方剂、脏象研究,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含义:中医整体观是指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人体在结构上互相联系,功能上相互协调,彼此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人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整体观念内容:(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的整体性A形体结构上:人体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和胆五体皮、肉、筋、脉、骨五官眼、耳、鼻、口、舌九窍双眼、双耳、双鼻、口、前阴、后阴以上各部分通过经络而互相联系*“五脏”系统(由脏、腑、体、窍组成)心系统心、小肠、脉、舌肝系统肝、胆、筋、目脾系统脾、胃、肉、口肺系统肺、大肠、皮、鼻肾系统肾、膀胱、骨、耳,B生命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运行全身,维持机体活动。C机能活动上:脏腑之间密切配合相互为用;脾主运化有助于胃气的通降;肝气的正常疏泄有助于胆汁的正常分泌。2)病理上的整体性3)诊治上的整体性(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季节对人体的影响:秋天气候干燥,人体的皮肤口唇干燥昼夜对人体的影响:白天阳气旺,人比较兴奋,晚上阴气较盛,人比较抑郁地区对人体的影响:江南地区,气温高,人体的腠理多疏松汗出西北地区,气温低,人体的腠理多致密汗少(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安全人的精神较好,生活有规律,抗病力较强社会动乱人的精神较差,生活无规律,抗病力下降,(二)辨证论治,1、“证”的概念: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的原因,病的部位,病的性质和邪正关系。*“证”体现了阶段性、全面性、重点性阶段性:某一阶段全面性:原因、部位、病性、正气强弱重点性:高度概括(抓住主要表现)2、“病的概念”病即指疾病,它概括了某一种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全过程的规律。3、“症”的概念“症”指症状,是单一的临床表现,它表现于疾病的任何阶段,是辨病辨证的基本依据。,4、“病”、“证”、“症”的关系“症”是“证”和“病”的辨别和判断依据。每一种“病”和“证”都有特定的症状同一种“病”可有几种不同的“证”同一种“证”也常出现于不同的“病”中如:某一病人出现恶寒发热,口干口渴,咽痛,舌红,苔黄、脉数恶寒或发热或咽痛症状整个症状群(证候群)风热证。恶寒发热、咽痛感冒(病)如:某一病人出现头痛剧烈伴恶寒发热,口干口渴,咽痛,舌红,苔黄、脉数病名:头痛证型:风热证,如:某一病人咳嗽剧烈痰黄伴恶寒发热,口干口渴,咽痛,舌红,苔黄、脉数病名:咳嗽证型:风热证所以同一“证”(风热证)分别出现于感冒、头痛、咳嗽三种病中。而同一种“感冒”病,有时会表现为“恶寒发热,口不渴、咽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紧”,此时的证型是“风寒证”所以“感冒”病则有“风热证”、“风寒证”的不同。*中医的辨病易于辨证,5、何谓辨证论治:何谓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的过程。*症状和体征的区别:症状:是病人的自我感觉体征:是医生所得到的看得见和摸得着的客观表现。而在中医学里:症状和体征统称为“症状”或“临床表现”何谓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处方,用药),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体质学说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学说、防治原则,思考题:1、基本概念:中医学、整体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纳米保温隔热涂料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有机玉米加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生产成本控制方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DB41T 2870-2025种羊场生物安全防控技术规范
- DB37T 4888-2025残膜回收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
- 2025年危急重症护理历年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南省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影像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国网电力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地理大庆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知识有奖竞答题库及答案大全
-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
- 2024年团校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附答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共5套-可直接打印)
- CVD 碳化硅涂层产品技术要求
- 2024版以房抵债协议范本
-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财经大学
- 2024年度小米电子产品销售代理合同2篇
- 食材采购合同范本
- 手机成瘾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全年考勤表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梳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