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自然语言的一个突出的缺点就是不严密、多歧义,容易引起误解,这个缺点 在那些具有丰富逻辑学知识,有着异常“逻辑敏感性”的学者看来,是不能容忍 的,因此自十七世纪以来就有许多学者开始探索建立一种以追求严密性和精确性 为目的的形式化语言。 形式化语言与自然语言的差异并不在于任何原则问题,而在于规定明确的句 法规则和语义规则时所获得的完全性之程度以及从这些规则中消除含混性和不 确定性的程度。 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论题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新意,确定了论 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然后回顾了自然语言形式化研究的历史,叙述了当前 语言形式化研究的概况。在参照8 0 年语法俄语简单旬模式的基础上,对俄 语简单句进行了更加抽象的概括,用三组逻辑式来描写俄语简单旬。 论文借鉴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在研究方法上用的是演绎法。论 文尝试采用转换生成语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生成无限的 句子的方法来对俄语简单旬进行描写。共有三组逻辑式,共设参数2 1 个,建立 起俄语简单句的逻辑表达式体系。最后与( 8 0 年语法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逻辑形式化模式 a b t 0 p e o e p a t o c h o b h i ,i m h n o p o g _ 舢e c t c c t b c h h o f o r 3 s i k ar b r l q t o t c re r o h c t o k h o c t b , 丑b y c m h c h c h h o c t bba c h c i c r c3 h a h c h h 蟊,h t oq a c t 0b l l 3 m b a i o th c j i o p a 3 y m e h h c ,且a 飒e k o m m y h h k a t h b h y i oh c y 丑a q y 儿o h f o eb p e m a t 甜( 1 4 cn o p o x ho m h o h p h c m h c m b l 丑j 班 审h j i o c o 中o bhh o f h k o b cxw b e k am h o f h cy q 芒h i , i ec t a j i hc t p c m h t b c kh o h c k a m t o q h o f o ,0 皿h 0 3 h a q h o f 0 ,中o p m a h h 3 0 b s h h o f o ,h c k y c c t b c h h o r o ( n o r h q c c k o r o ) 9 3 b i k a p a 3 h m i am c ) k r yh c k t c c t b e h h b i mf 1 3 1 1 i k o mhe c t c c t b e h h l l i mf 1 3 b i k o mb o b c ch e 3 a l o i i o q a c t c 缸bx a x a x - r m 6 0h p h h h h i h a j q b h h xs o i r p o c a x ,abc t e h e h hh o h h o t m t o q h m xc h h t 0 k c h q c c k h xhc c m a h t h h e c k h x n p a b r l n ,at a i o k cbc t e h c h h 皿k b h 且a i i h h h c t 0 q h o c t h ,且b y c m m c h e h h o c t h ba c h e l c r c3 h a q c h h t :i 1 5h a c t 0 矗i h e h 且h c c e p t a i 王h hn p e ) ;k r eb c c i db b i 丑b h h y t k i3 a 且a q ah e j i b 且a h h o f o h c c h c 皿o b a h h h ,y i m z a h ht c o p e t n q e c x a a3 h a h h m o c t l ,n p a x t 聃e c x a a h c h h o c t bh h a y - i h 觚h o b h 3 h a ,h o c h c q c f o h 3 , q o ) k c h k p a n c a 缸h c t o p h 且 c c e 皿o b a h h 中o p m 删3 a i i h hc c t c c t b c h h o r 0 q 3 l 1 1 g a h r c k y m t e eh o h o 玳c h h c 皿a h h o f oh c c h e 且o b a h h z c y q l 。r o m c x c m n p o c t m x p q 珥t i o 搬e h h 螽b p y c c g o 螽r p a m m g r h k c d ( 1 9 8 0 ) 且h c c e 矿雌缸n p o s e n ae 皿琶6 0 a e ea 6 c t p a 肼i o e0 6 0 6 m c a a cn p o c x e mn p c c t a o m e m 啦b p y c c k o m 直3 m k c ,o h h c a h h b i x b t p e xr p y n n a x j i o f h h c c k h xm o 皿c h b h m x b b q ) a x c c h h n h ao c h o b a h h h r c h e p a t h b h o i i r d a m m a t h i c hx o m c k o r o b 目t :n c c e p r a r r l h p l i m e h e t c 且h c c e 且o b a t e 皿b c k h 蟊m c t o , 且e 耳y k h hcr c n 阱on o m a t b c n p o b c c t h h 0 删c c k o co h h c a h h cn p o c t m xq 砖叩l 吲舱h 腑bp y c c k o m 3 m k ebo r p 蛆h 驰h h h x n p a s h n a x ,n p n h h a n a x h 0 0 p m y a a x , b n a r o 皿a p aq e m y o p 明诅a l o t c 丑h e o r p a l 舢e h h h e b m c k a 3 m b a h h j i k a k3 t oi i o k a 3 3 h obr c h c p a t h b h o 螽r p a m m a t h k e 1 7 i p a k r a q e c k o eb o r h r c c k o eo h h c a h h en p o c t 衄( p c 皿o ) 糯h h nbp y c c k j 0 m 船h 聆 玛p o 黜朋e t c bc h c i e m er # xr p y n n h o f h q e c k h xm o 皿e h b h m xb h p a ) k e h 髓,bn 呻h e b x o 皿q t2 ln a p a m e l p 。bp e 3 y m b t a t eq c r oc o 姐髓ac h c t e m ah o r h e c k h xm o j 娜h 五d c s h r p a 硪e m a ih p o e l 玉i x p 哪o 强霜bp y c c k o m 船h k e bk o h h c 丑l l c c c l r r a m mn p o b c a e h oc o h o c t a b h c h h eh o i h q c c k h xm q a e 皿h h x b h p a ) k e h h 矗c oc x e m a m hn p o c t 】s i xn p e a n o m e h h 话b 母y c c k o 矗r p a s 伽a r r m e ( 1 9 8 0 ) , e 且e n a r r r ac o o t b e t c t b y l o h i h eb i l l b o , 呐i i c n i o q e b m ec i i o b s :o n i - 阻;巾o p m 蛐3 a 耻h 曩;m o , 睫e j l b 导论 一、提出论题的原因及研究目的 早在1 7 一1 8 世纪,德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创始人莱布尼茨( g w l e i b n i z ) 就对哲学话语的自然语言属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各种自然语言的民族性、地域性、 不精确性和不规则性无法为哲学提供明确的概念和严密的推理,主张在哲学话语 中用数理逻辑语言取代自然语言。尽管这一想法未能完全实现,但至少表明了人 类对自然语言的理性认识。如今人类从“象牙塔”的古典哲学时代进入了大众化 的计算机时代,信息科学话语中的自然语言问题已经不象古典哲学话语中的自然 语言问题那么“高处不胜寒”了,而是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但问题的实 质仍然未变。以语言形式为载体的人脑与电脑的逻辑结构区别就归结为自然语言 与非自然语言的本质性区别,尽管二者都具有逻辑结构,但后者具有的是精确的 逻辑结构。所以,入脑与电脑的交际工具目前只能是逻辑语言,而非自然语言, 计算机只能接受高度形式化的逻辑语言。 2 0 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计算机的问世及认知科学的兴起,逻辑语言在自 然语言描写方面的重要性e l 益突出,并成为人机对话的中介语,在入脑和电脑之 间搭起一座桥梁。逻辑语言的用途之一,就在于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运用诸如汉 语、英语、俄语等人类的自然语言。除非今后计算机的设计理念发生根本性的变 化,否则逻辑语言将一直是人脑与电脑的交际工具。 本篇论文尝试着将俄语简单旬予以形式化逻辑化的表达,这只是计算机的自 然语言理解和识别研究的首要步骤。 二、研究对象 语言学以自然语言作为研究对象。自然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随着时 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有必要针对自然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所具有的 特殊性进行研究。本篇论文以俄语简单句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语言符号的表达 形式,以及语言与逻辑的关系,语言表达的形式结构与潜在的语义结构的关系。 自然语言本身是在一座自动装景自动机里形成的。它有一个“自然”的 逻辑形式与逻辑结构体现在语法规则之中。因此,语法便成为逻辑的基本部分。 语法规则是使语言的形式与思维的普遍形式相一致的一种手段。按萨丕尔 ( e s a p i r ) 的看法:“每种语言都同时包含着某些必然的不可缺少的范畴与另外 一些有较多偶然性质的范畴。因此说:“语言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并不是它的物 理特征,而是它的逻辑特征。”1 三、研究该论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1 、理论意义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也就是语言符号的社会约定性。它反映了语言符号的社 会一人文的本质,使我们有可能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语言符号的层次 性、非单元性、离散性、递归性、随机性、冗余性反映了语言符号的物质一自然 的本质,这使我们有可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而语言符号的模糊性, 则表现了人类心智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特点,反映了语言符号的智能一心理的本 质,这使我们有可能用思维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这样,原来作为纯粹人文科 学的语言学,在计算机时代便大大地拓广了它的研究领域,使它同时跨着人文科 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三个领域。法国著名数学家阿达玛( j h a d a m a r d ) 曾 经说过:“语言学是数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2 今天,我们可以迸一步说: “语言学是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一向被人们看成是“冷 f - j j i , ”的语言学,现在已经改变了它在整个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正在成长为 - - f - 先行的科学,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以至于连许多计算机专家 2 也认为电子计算机软件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语言文字工作,这也提高了语言学者的 使命感。 2 、实践意义 自然语言理解及形式化表达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内的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 课题。如果计算机能够理解自然语言,那么人和计算机之间就可以使用自然语言 进行信息交流,这样使用计算机就十分方便了。并且据此也可以实现机器翻译。 人工智能研究中涉及机器定理证明中如何表示直觉知识,知识表示中如何以 符号表示状态,机器翻译中如何理解课文的主题,学习系统中如何表示环境的信 息等,这些都和自然语言理解有关。大力开展自然语言形式化研究必将有助于澄 清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有助于计算机的高层次应用。 四、研究方法 本篇论文采用演绎为主、归纳为辅的研究方法。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不 可忽视的作用,任何科学理论的建立都需要演绎法,以事实为依据的演绎能够揭 示事实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演绎是以归纳为基础的,演绎 的前提是靠归纳得来的。而不是靠任何先验的知识。恩格斯说:“归纳和演绎, 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不应该牺牲一个面把另一个捧到天 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能注意它们的相 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3 离开演绎的归纳,或离开归纳的演绎,都不是真正 的科学方法。 此外,本篇论文还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说明自己观点的时候采 用材料例证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五、论文结构 本篇论文由四部分构成: 1 、导论 2 、第一章自然语言形式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3 、第二章俄语简单句的逻辑表达式 4 、结论 第一章 自然语言形式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自然语言形式化研究理论的创立 2 0 世纪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就是分析哲学的崛起,发生了所谓“语 言转向”。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成为了2 0 世纪西方哲学中的“显学”。 在分析哲学和语言学的研究中,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相互关系的问题成了一 个突出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弗雷格、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以及逻辑实证 主义者,一致认为日常语言是不精确、不完善的,他们试图借助于现代数理逻辑, 构造一种糖确的、完善的、理想的形式语言或人工语言,由此形成所谓理想语言 学派或形式语言学派。”4 弗雷格和罗素是分析哲学运动的“发动者”。他们二人 都是由数学研究、逻辑研究而“走向”哲学研究的,他们都是集数学家、逻辑学 家和哲学家于一身的人物。作为一个以追求严密性和精确性为己任的数学家和逻 辑学家,弗雷格不满足于自然语言的含糊不清,于是,他步莱布尼兹、洪堡特等 人的后尘,希望建立一种逻辑严密的语言哲学。“为了克服自然语言的缺陷,他 主张建立一种逻辑上完善的语言,并认为他在概念符号演算一书中提出 的那个形式化的逻辑系统,就是这种逻辑上完善的语言的一种形式。弗雷格 在解释这种形式化的逻辑系统的作用时说:我认为我的概念符号演算与活语言 的关系,如果比作显微镜和眼睛的关系,可以得到最好的说明。眼睛由于它的用 途很广,由于它能够适用极其多种多样的情况,所以它大大胜过显微镜。当然, 作为一种光学仪器来看,眼睛有许多缺点,这些缺点平时之所以没有被注意到, 只是由于眼隋和精神生活有着内在联系。但是,当科学任务对分辨的灵敏度提出 更高要求时,就发觉眼睛无法应付了。相反,显微镜所能完成的正是这样一些任 务,正因为如此,在解决其他一切任务时它才没有用武之地。”6 可以看出,弗雷 格虽然强调了逻辑语言的优越性,但他关于逻辑语言和自然语言相互关系的观点 仍是比较“温和”,比较“持中”的。相比之下,罗素在这方面的看法就要“激 进”多了。罗素不遗余力地“声讨”自然语言的种种缺点和“罪状”。他突出强 调了逻辑语言与自然语言的对立,他提出只有逻辑语言才能表达世界及其结构。 如果说在研究和倡导逻辑语言方面,弗雷格、罗素和前期维特根斯坦三人在 很大程度上都只是“独行侠”式的人物,那么,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就是形成 学派逻辑实证主义学派,进行“集团”式“奋斗”了。 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哲学就是澄清命题意义的活动。他们认为:“哲学使命 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他们认为哲学的本质是一种授义活动。“问 题就在于那些把意义作为绝对最后的东西授予一切陈述的活动。要么是有这个意 义,我们就知道这些陈述意味着什么:要么是没有这个意义,我们面临的就只是 一些无意义的词,完全不是什么陈述。”8 根据他们提出的逻辑实证主义原刚,他 们大声疾呼地主张要拒斥“形而上学”;他们认为自然科学是知识的典范,科学 语言应该是一种逻辑语言。在卡尔纳普看来,现代的科学语言既不是日常的自然 语言,也不是理想的人工语言,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交种语言”。卡尔纳 普认为,“科学语言”的精确性的程度是应该不断增加的,它最后应该成为完全 的人工语言。 周昌忠说:“卡尔纳酱关于作为人工语言的科学语言的思想实际上表达 了一种逻辑知识观。按照它,科学知识是语言的逻辑形式。他由此提出了关于科 学语言的逻辑重建的思想,主张科学理论应当用人工语言表达,作为对自然 语言表达的科学知识进行逻辑重建的结果他提出的科学方法论也即现代形式逻 辑方法论,其目标就在于为科学制定建立表达为人工语言的精密形式化理论的方 法论。”7 早在计算机出现以前,英国数学家圈灵( a 。m t u m i n g ) 就预见到未来的计 算机将会对自然语言研究提出新的问题他在机器能思维吗一文中指出:“我 们可以期待,总有一天机器会同人在一切的智能领域里竞争起来。但是,以哪一 点作为竞争的出发点呢? 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闯题。许多人以为可以把下棋之类 的极为抽象的活动作为最好的出发点,不过我更倾向于另一种主张,这种主张认 为,最好的出发点是制造一种具有智能的、可以用钱买到的机器,然后教这种机 器理解英语并且说英语。这个过程可以仿效小孩子说话的那种方法来进行。”8 阻灵指出,检验计算机智能高低的最好办法是让计算机来讲英语和理解英语,他 天才地预见到计算机和自然语言将会结下不解之缘。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 ( n 。c h o m s k y ) 在计算机出现的初期也不约丽同地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与自 然语言置于相同的平面上,用统一的观点进行研究和晁说。他在自然语言形式 分析导论一文中,从数学的角度给语言提出了新的定义,指出:“这个定义既 适用于自然语言,又适用于逻辑和计算枫程序设计理论中韵入造语言。”在语 法的形式特性一文中,他专门用了一节的篇幅来论述程序设计语言,讨论了有 关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程序问题,这些问题,是作为“组成成分结构的语法的形 式研究”,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来,并从计算机科学理论的角度来探讨的。他在上 下文无关语言的代数理论一文中提出:“我们这里要考虑的是各种生成句子的 装置,它们又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同自然语言的语法和各种人造语言的语法二者 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将把语言直接地看成在符号的菜一有限集合v 中的符号 串的集合而v 就叫做该语言的词汇我们把语法看成是对程序设计语言的详 细说明,而把符号串看成是程序。”在这里乔姆斯基把自然语言和程序设计语言 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角度,用统一的观点来加以考察,对 “语言”、“词汇”等语言学中的基本概念,获得了高度抽象化的认识。 图灵和乔姆斯基都是当代第一流的学者,图灵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理论的奠基 人,而乔姆斯基则是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奠基人。他们以学术大师特有的远见卓 识,指出了计算机与自然语言的密切联系,他们的思想成为了尔后自然语言处 理取之不尽的源泉。 二、 理论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在语言学史上,通常把1 9 世纪后期到本世纪初期称为现代语言学时代。也 就是从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 f d es a u s s u r e ,1 8 5 7 - - 1 9 1 3 ) 的时代算起近半个 世纪以来( 3 0 年代到8 0 年代)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无论在欧洲或者美国都大有进 展。 ( 一) 随着通信系统的现代化发展,语言学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所谓通信系统是指信息从信源经过编码后发射,通过信道被译码后为信宿所接受 的过程。通信离不开用日常语言来处理符号( 代码) 与信息的关系。从应用的角 度看,为了提高分辨率和达到高保真,在通信系统里语言的声音或文字完全可以 通过离散的数字来表达连续的物理量或者语言符号序列。可以说我们面晒一个数 字化的时代。通信系统方面的语言研究很明显包括两种机制,或者叫做两种类型 发射、接收。说话人发射经过一个分析过程或者叫做分解过程:把意义的形 态简化为句子的元素构成一个集合从而传送出去。听话人经历一个综合过程,即 在听话人的心目中把说话人在分析过程中得出的句子里各个元素重新组成意义 形态。一切语言的通信交流都离不开分析和综合这两个过程。 ( 二) 近古以来逻辑学的发展促进了语言学的发展。从1 7 世纪后期一直到 1 9 世纪7 0 年代这一时期古典形式逻辑开始采用数学符号来研究数学各领域 里共同使用的逻辑推理,可以算是数理逻辑的创始时期。当时的学者把命题演算 用形式来表示形成一个逻辑系统,从而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和逻辑规则。研究的 成果首推英国数学家布尔的逻辑代数 ( 布尔代数) 。布尔最早提出一种严格 而有说服力的用公式表达的逻辑系统。他把代数系统推广到逻辑领域,构成一种 思维的演算。从而创立了一个抽象的代数系统两值代数系统。其次是与布尔 同时代的德摩根( d em o r g a n ) ,他在数学研究中发现“关系”这个概念在逻辑 思维里极为重要,创立了关系逻辑。他的研究突破了古典谓词逻辑的局限性,提 出了关系命题与关系推理。从关系的角度对推理进行概括。 从1 9 世纪7 0 年代到本世纪3 0 年代从1 9 世纪初期起,数学研究在积累 了大量材料和成果之后,要求对数学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和有系统的探讨,这就 必然要求数学中的论证具有严格的逻辑性。这一时期为了探索和研究数学的科学 性质和数学的思维规律,当时不少数学家进行了数学基础理论和数理逻辑两个方 面的研究。在逻辑学方面,德国的弗雷格( g f r e g e ,1 8 4 8 1 9 2 5 ) ,意大利的 皮亚诺( g p e a n o ,1 8 5 8 - - 1 9 3 2 ) 和英国的罗素( b r u s s e l l ,1 8 7 2 - - 1 9 7 0 ) 创建了古典逻辑演算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 本世纪3 0 年代以后自从1 9 世纪7 0 年代,德国数学家康托尔( g c a n t o r , 1 8 4 5 1 9 馅) 刨建集合论之后,数理逻辑的研究走向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狭 义的数理逻辑当然是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可以说是用数学语言和数理法则研究 数学中的演绎思维和数学问题( 如无穷问题) 。而广义的研究是把数学上的形式 方法一代数学、集合论等应用到逻辑领域,包括了一切用特殊符号和数理法则 形式系统和运算法则等来研究和处理演绎推理的理论。1 9 2 8 年德国数理逻 辑学家卡纳普( p c a m a p ,1 8 9 1 - - 1 9 7 0 ) 一方面强调古典逻辑的纯洁性和鲜明性, 认为自然语言是不纯洁的,没有用处的;另一方面,他的调查研究进入了模态逻 辑,他的外延与内涵的区分以及对模态表达式的分析,诸如“可能”与“必然”, 为后来学者从模态逻辑的演算进入形式上的阐明和逻辑演算奠定了基础。很明 显,后来出现的模态逻辑、内涵逻辑、现代规范逻辑、语境( 上下文) 逻辑以及 疑问句逻辑等等,显然并不是因为数学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其中数学的内容也 比较少,只是使用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方法。但是,它们的逻辑内容与数学内容 交织在一起那是共同的。 ( 三) 本世纪7 0 年代以来的逻辑学研究创造性的同语言研究结合起来,大大 促进了语言学的发展。本世纪7 0 年代以后从6 0 年代起到7 0 年代初期,美 国已故数理逻辑学家蒙塔鸠( r m o n t a g u e ) 创造性地应用数理逻辑处理自然语 言的语义。发表了日常英语里量化词的特殊处理所谓“p t q ”著名理论以及 内涵逻辑和它与普通语言的联系( 1 9 6 9 ) 、普遍语法( 1 9 7 0 ) 等一系列论文。 蒙塔鸠的模型一理论语义学在现代逻辑学与现代语言学有关智能的学术研究之 中,弓l 超了一场革命。他在逻辑学领域里主要的贡献可以扼要缝说明如下:他发 展了内涵逻辑,他采取了卡纳普早先设想的阶次( d e g r e e ) 的概念,提供种 逻辑演算。这种演算可以把语义学的现象作为自然语言的特征加以说明。而且他 借助一种特殊的形式x 一演算( c a l c u l u s ) 能够形式地设想自然语言本身作为 一种形式化的逻辑语言。 现代逻辑学不再象吉典形式逻辑那样仅仅依据自然语言所能反映的思维形 式与规律作为研究对象,而是把自然语言的逻辑表达式抽象地当作一种形式语言 加以研究。逻辑的形式语言与自然语言一样有着独特的语法和语义。这种刻画逻 辑的方法往往被看成描述和研究形式语言和形式系统的语法与语义。 自然语言与逻辑的形式语言以及数学语言本质上是一致的,并没有什么区 剐,都可以作精密的数理描述和数学处理。自然语言韵句法学与语义学跟逻辑的 形式语言的语法与语义具有一个共同的公理系统,它可以用来说明自然语富里句 法范畴与语义类型的同态对应。因此说,语言学的研究应该是探索语言学与逻辑 学里这个共同的公理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既包含着正确思维的形式与规则,又 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它远远比传统的语义学和语法学所包括的东西来得多, 特剐是包含着语言使用者的某种有意识的行为。 三、转换生成语法 本篇论文主要是依据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理论对俄语简单句予以形式化的表 达,因此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乔姆斯基的理论。 ( 一)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乔姆斯基是理性主义者,他与美国描写语言学者以逻辑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 为基础有根本的不同。 他区分了“语言能力”( l i n g u i s t i cc o m p e t e n c e ) 和语言行为( l i n g u i s t i c p e r f o r m a n c e ) 。转换生成语法主要是为了解释语言能力的。这跟美国描写语言 学不同。后者主要在于描写语言行为。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 部分。他所说的“语法”( g r a m m a r ,广义的语法,它包括语音和语义) 是指人 类大脑中认知系统的一部分,也就是语言机能部分。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对象正 是体现在人脑中的知识系统和酱遍语法( 其核心为原则系统) 。乔姆斯基认为“语 言”这个概念是从语法派生出来的。“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人脑中的语 法才是实在的。转换生成语法就是要确定语法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并且研究 这些系统跟其它认知系统的相互作用。所以,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对象是语法而 不是语言。这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是独辟蹊径,展示了一个新的方向。 在研究的方法上,转换生成语法用的是演绎法,而且高度形式化。这跟乔姆 斯基理性主义的立场是有关的。乔姆斯基十分赞赏德国的语言学家洪堡特把语言 看成是“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转换生成语法试图 以有限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生成无限的句子。语法本身是一种有限的客体,它 存在于有限的人脑中,这就是“有限的手段”,而方法的运用却是无限的。为了 适应这一研究需要,乔姆斯基认为仅仅从观察到的有限的材料基础上归纳出一些 结构规则,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太大。于是,他采用了现代数理逻辑学家研究形式 系统所运用的形式化和演绎的方法。转换生成语法就是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 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解释人的语言能力。 ( 二)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目标 第一,精确地描写人类的语言能力,使语言理论具有解释力。 乔姆斯基认为,理论的目的不在于描写“全部事实”,这是因为描写全部事 实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说它不可能,是因为事实是无限的,任何人都 不可能收集到无限的事实。说它没有意义,是因为如果只作描写,雨不去揭示其 中的规律,这样的描写就没有普遍意义,不能用来说明其他的事实。他认为语言 理论的科学意义在于根据某些事实去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和支配性原则。语言学家 的兴趣应该在于那些与理论相关的事实上。理论必须走在事实的前面,必须能精 确地描述了还未被认识的事实。语言学家所制定的规则,不但应该适合于已经被 说出的句子,还应该适合于潜在的可能被说出的句子,也就是说,语言理论应该 具有预言的能力。凡是已被说出的,以及潜在可能被说出韵句子全部应该包括在 所制定的原则和规则之内,而根据这些原则和规则所生成的句子必须是该语言中 的合格的句子,而不是不合格的句子。换句话说,一种语言理论能够预言该语言 中的全部合格的甸子,而排除不合格的句子。凡是语言中合格的句子全包括在内, 而不合格的句予都不包括在内。这就是乔姆斯基所说的精确地描写人类语言的能 力的含义所在。 第二,提出语言习褥的一般性原理,通过语言研究去揭示入的认知能力和人 类的本质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人类不是通过学习而掌握语言的。人脑在经验 之前不是“白板”一块,而是有着一种先天遗传下来的特定的结构或属性,成为 人类掌握语言的内在依据,这就是普遍语法。乔姆斯基把普遍语法定义为一种原 理、规则和使用条件的系统,是所有人类语言由于生物遗传而必定具备的特征, 因此它表现了人类语言的实质。人类语言异常复杂,掌握一种人类语言,就是一 种不寻常的理智上的成就“通过研究自然语言的性质,它们的结构、组织以及 使用,我们有希望了解某些人类特有的理智特征,有希望了解人的本质而且, 通过研究语言,研究说和理解某种人类语言的能力,可能引导我们去探索直接观 察不到的其他方面的人类的能力和行为”。因此,乔姆斯基认为,促使人们研究 语言的一个动力就是通过语言研究从而去揭示人的认知能力的奥秘和人类本质。 ( 三)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两个特点一转换和生成 转换原是控制论中的术语,指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状态。从广义上讲, 生成语法所刻划的整个句子的生成过程就是一系列的转换过程。但是在乔姆斯基 的语法体系中,“转换”是在狭义上使用的,指的是句子生成过程中特定阶段上 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操作手段或规则。乔姆斯基区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转换 是深层结构上的一种操作,经过转换,深层结构转换成表层结构。 生成这一术语是从数学中借用来的,指通过找出集合中各成分之间的有限的 规律来说明无限的集合。乔姆斯基把“生成”的概念运用到语言分析中。他认 为语言是句子的无限集合,而人的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可以设想为一套有限的规 则系统。语法是对语言知识的陈述,因而也是一套有限的规则系统。这套有限的 规则系统可以生成语言中无限的潜在句子,这就是语法的生成性。 四、俄语界对生成主义理论研究的现状 综观目前俄语学界对乔姆斯基生成主义理论研究的状况,大致可以归纳为以 下两种形式:评介性研究和运用性研究。 ( 一) 介绍一评论性研究 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并作出突出贡献的,首先是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专家 学者们。从7 0 年代后期开始,在3 b e r h h l l e b 教授的努力下,有关乔姆斯基的生 成语法的书刊和评论性文章,开始直接或间接地出现在俄语语言学研究的论坛 上。进入9 0 年代以来,一大批学者。如i o 。c 。c t e n a h o b ,r m 巾p y m 期怕, e c k y 6 p 爿k o s a ,b 3 , 皿e m b r h k o b 等,都对生成语法理论及其演变和发展等问题, 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相继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和专著,论述生成 主义理论对2 0 世纪后半期语言学发展的影响。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特点。提 出了自己对此的理解和认识,乃至发展了某些生成理论,对其在俄国语言学中的 传播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他们的研究重点不仅仅放在生成理论中已经比较 成熟的理论和观点上,而且始终把注意力放在生成主义自身演变和发展上,追踪 生成语法不断自我排斥、自我校正、完善和发展的轨迹,以便更深入、更透彻地 理解生成理论的精髓,掌握该理论的实质。应该说。俄语学界的学者们从一开始 就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历史地、全面地分析研究生成主义理论,不仅研 究这一学派在6 0 年代鼎盛时期的理论和论著,同时也研究7 0 年代中期该学派开 始走下世界语言学“霸主”宝座后出现的新作和观点,更注意美国的语言学者们 经过自省后所提出的新观点、新理论。这样,就可以对生成主义的早期理论和最 新观点作系统而全面的对比,从中找出其演变的路线和发展的轨迹。这对如何客 观地评价美国语言学流派的理论和成就,如何正确理解西方语言学界对乔姆斯基 的批评,甚至对发展本国的语言学理论都是十分有益的。 ( 二) 发展应用性研究 俄语语言学界对乔姆斯基生成主义理论的研究,不仅仅表现在对乔姆斯基语 言学理论的广泛的评介方面。学者们充分认识到,在2 0 世纪后半叶,无论研究 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哪个方面,不考虑生成主义理论对其发展的影响似乎不大可 能。他们对乔姆斯基的理论既不全盘否定,也不全盘肯定,而是以极其严肃的科 学态度,批判性地接受其合理部分,融于自己的研究,使之成为再创造性的学术 研究活动。一方面,他们或者把乔姆斯基理论中的某一观点与传统语言学理论中 的相应观点作比较,或者用这些观点来分析解释某些语言现象,或者把这些观点 作为自己或同行们某些研究成果的论据:另一方面,他们或者用自己的研究结果 或论点来批驳乔姆斯基理论中的某些观点,或者用经典的语言学理论来证实生成 语法中某些不全面、不准确或已不是创新的东话。俄语学界对乔姆斯基理论的这 种发展运用性研究的倾向,虽初见端倪,但却带有一种不可忽视、并将不断深入 发展的势头。 第二章俄语简单旬的逻辑表达式 一、理论依据 转换生成语法自1 9 5 7 年诞生以来,发展很快,变化极大,大致上可分为三 个阶段:经典理论 c l a s s i c a lt h e o r y ) 、标准理论 s t a n d a r dt h e o r y ) 和扩充式 标准理论( e x t e n d e ds t a n d a r dt h e o r y ) 。 1 9 5 7 年句法结构的出版,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块巨石,在美国语 言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书中阐述的内容就是第一阶段的模式,有人称之为经 典理论。在这一阶段的语言模式中,语法包括短语结构( p h r a s es t r u c t u r e ) 、转 换结构(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ls t r u c t u r e ) 和形态音位( m o r p h o p h o n o n e m i c s ) 三个 部分。在经典理论时期,语义在语法中是没有位置的。在这一阶段,乔姆斯基 相信语法学是独立于语义学的。 标准理论是转换生成语法第二阶段的语法模式。在这一阶段语义问题成为中 心课题,1 9 6 5 年出版的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根据标 准理论,语法由三部分组成:句法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句法部分又由基 础和转换两部分组成,而基础部分又包括范畴和词库两个分支。范畴部分是一系 列改写规则,词库包含语言中的全部词条,每一个词都由一定的句法特征、语义 特征和语音特征组成。基础部分生成句子的深层结构,转换部分把深层结构转换 成表层结构。 扩充式标准理论,即是7 0 年代以后,乔姆斯基研究的重点从个别语法转向 普遍语法,他明确指出语言理论就是普遍语法的理论。这一阶段不同于标准理论 的显著变化,是把研究的主要精力从集中于规则本身的制订转移到限定规则使用 的条件方面,也即从规则系统转移到原则系统。乔姆斯基认为这些规则条件就是 有关普遍语法的一些假设。 本文采纳乔姆斯基理性主义的立场,并在其标准理论的指导下对俄语简单旬 1 6 二、俄语简单句逻辑表达式清单 汕c v p 二二二l ! 二p p “。a s e a d j n a d v p r e p p h r a s e d i r e c t i o n ,d u r a t i o n ,p l a c e ,m a n n e r ,e c t 仨。e 2 、s p r e d i c a t e p h r a s e p r e d i c a t e - p h r a s e - ( t e n s e ) v p ,l e猷cd陀p d m ( s 哪 n k 删删删 rfl 一悖d e 嘶 a v i n f ( n e g ( a d j 3 、s n p 三、俄语简单句逻辑表达式的意义 ( 一) 所设参数的意义 序号所设参数参数的意义备注 1s 句子 2s u b主语 1 9 n 删 删 嗍 湘 触 m n m 厂,l、,llrl弋il 3p r e d i c a t e - p h r a s e述谓短语 4 v p 动词短语 5 n p 名词短语 6v 动词 7n 名词 8 p r e p - p h r a s e 介词短语 9p r e d i c a t e述谓词 1 0 a d j 形容词 “ # 词界 1 2 a d j c 形容词长尾形式 1 3 a d j s 形容词短尾形式 1 4 a 由如v - 沁工 被动形动词短尾形式 1 5a d v 副词 1 6 n e g 否定 1 7i n f动词不定式 1 8 p r o n n e g 否定代词 1 9 q u 蹦t 数量 2 0 n x某格名词 下标x 袭示名词的格,n - 表 示名词一格 2 1 v x 某种形式的动词下标x 表示动词的形式,v 表示动词第三人称单数 ( - - ) 第一组逻辑式的意义 第一组逻辑式所代表的句子全部为主谓句。 第一组逻辑式是以s - - s u b - p r e d i c a t e - p h r a s e 为起始的。这个式子表达的 意义是这一系列的句子是由主语和述谓短语构成的。 p r e d i c a t e - p h r a s e 一( t e n s e ) v p 指的是带有时态意义的动词词组。 v p j i l v ( n p ) ( p r e p p h r a s e ) vp r e d i c a t e 指的是动词短语有两种:一种是单个动词,或者单个动词后加一个名词短语, 或者再加一个介词短语:另一种是动词加述谓词构成。 p r e d ;c a t e 一 三兰 这个表达式的意义是述谓词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五格或副词。 p r e p - p h r a s e - - d i r e c t i o n ,d u r a t i o n ,p l a c e ,m a n n e r ,e c t 指的是介词短语可以是表示方向的、时间持续的、地点的、方式的等等。 当充来词动或闻 名由以可浯主是史意的 pn v,l bus f 撑n p v c s t 兰;= 。e r a d j c f a d j e c t i v e 一a d j s f ( i n f ) l a d j ( p ) s f 指的是形容词可以是长尾、短尾或者是被动形容词短尾形式。 参照( 8 0 年语法的简单旬模式,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组逻辑式包含了其 中的1 0 个模式。下面就结合这些语法模式对逻辑式作简要的说明。 模式1 n 1 一v f模式8 n ,一n 2 ( a d v ) 模式4 n 1 - - n 1模式9 n 1 - - i n f 模式5 n i a d j n o r l h 模式10 n 1 - - a d v - o 模式6 n ,一a 州k p a t k 模式1 1 1 n f n 1 模式7 n 1 一p a r t k p a r k 模式1 2 i n fc o pi n f 观察后不难发现,第一组逻辑式所包含的句子全部是主谓句。应该说模式 1 n ,一v f 这类句子是该模式典型的例子。n 1 对应逻辑式中的s u b 项。对应 p r e d i c a t e p h r a s e 项。例如句子j l e cu j y m h t 。该模式的语义为:“主体与其述语 性特征( 动作或过程性状态) 之间的关系”同时,根据v p 规则,词类模式的 句子还包括了n 1 一v f a d j f l o _ 九h 的句子,n 1 一v f l n f 的句子以及n 1 - v f - p r e p p h r a s e 的句子等等。例如: n 1 一v f a d j ,n o r h : 1 o hc t o h tn e h a 门b h b i 访 n 1 一v f l n f ; 他忧伤地站着。 2 p e w e h h en p h h h m a e t c rn p a b h n b h o e 作出的决定是正确的。 3 只n p h b u kp a s o t a t b 我习惯了工作。 4 o hh e3 a m e , g , r l h nn p h 自t h 他立刻走了。 n 1 一、,f p r e p p h r a s e :5 n e p e r o e o p b l3 a l u j l hbt y n h k 谈判陷入了僵局。 6 a r p e c c o pp a 3 b r 3 a j lb o 自h y 侵略者发动了战争。 模式4 5 6 7 8 9 1 0 1 l 是俄语中比较典型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系动词没 有出现,但它仍可以归在s u b ,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286.2-2025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硅、铝含量的测定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与碰撞安全性能优化路径研究报告
- 新能源产业绿色信贷政策下2025年企业研发投入效率研究报告
- 九年级化学上册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1)说课稿 (新版)粤教版
- 2025年自动驾驶卡车在物流行业物流园区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报告
- 4.3 地球的绕日运动(第1课时)(说课稿)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 9.3 《功》说课稿 2025-2026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3.4声波的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工业互联网在智能服务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书店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设备点巡检基础知识培训
- 2025-2026学年辽师大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曲阜师范大学毕业论文答辩课件模板课件
- 谢好网金字塔教学课件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复合磨机衬板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财政局一体化培训课件
- 移动通讯工具管理制度
-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教学大纲(48学时版)
- 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