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1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2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3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4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l j 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基于1 9 9 9 2 0 0 8 年中国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运用非参数d e a 模型的 m a l m q u i s t 生产率指数,测算了1 9 9 9 2 0 0 8 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 将其分解为两个有意义的指数,即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接着构建p a n e l d a t a 模型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所涉及的商 业银行样本覆盖了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 外资银行。 文章首先从银行业整体这个角度对商业银行1 9 9 9 2 0 0 8 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动 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组织形式、银行规模、以及银行个体三个层次对商业 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些 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判断,接着以前文测度的全要素生产率为因变量,以资产市场 份额、资产规模、自有资本比率、银行配置、资产费用率、贷款质量、产权结构 ( 虚拟变量) 为自变量,构建p a n e ld a t a 模型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 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地分析,最后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提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全要 素生产率的途径。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概括为:第一,方法上。本文以面板数据为基础,在运 用基于d e a 的m a l m q u i s t 生产率指数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测算 的基础上,构建了影响因素的p a n e ld a t a 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 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第二,样本数据的选取上。本文将城市商业银 行和外资银行也涵盖了进来,丰富了样本量,在时间上将考察期扩展n 2 0 0 8 年, 使样本数据得到扩展,能较全面的反映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情况。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商业银行;m a l m q u i s t 指数:d e a ;面板数据模型; 技术进步 l l 中国商业银行伞要素生产牢测度及影响冈素研究 a b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m e a s u r e st o t a lf a c t o rp r o d u c t i v i t y ( t f p ) o f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i n c h i n af r o m19 9 9 2 0 08b ym a k i n gu s eo fm a l m q u i s tp r o d u c t i v i t yi n d e x a n dd e a m o d e lb a s e do nb a n k s c o p ed a t a b a s e ,t h e nt h em a l m q u i s ti n d e xi sd e c o m p o s e di n t o t w os i g n i f i c a n ti n d e x e s (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e f f i c i e n c ya n dt e c h n o l o g yc h a n g e ) ,a n dt h e n u s e sp a n e ld a t am o d e lt ot e s tt h ed e t e r m i n a n t so fb a n k s e f f i c i e n c yi nc h i n a i nt h i s p a p e r , is e l e c tt h ef o u rb i gs t a t e - o w n e db a n k s ,j o i n tb a n k s ,c i t y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 a n df o r e i g nb a n k sa st h es a m p l eb a n k s f i r s t l y ,w ea n a l y z et h ed y n a m i cc h a n g eo f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 t f pi nc h i n a d u r i n g19 9 9 t o2 0 0 8o nt h ev i e wo ft h ew h o l eb a n k ss y s t e m ,t h e na n a l y z et h ed y n a m i c c h a n g ea n dt h er e a s o n so f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 t f po nt h r e ea r r a n g e m e n t i n v o l v e d 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w i t hd if f e r e n ts t r u c t u r eo fp r o p e r t yr i g h t ,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s c a l e s ,a l ls i n g l es a m p l eb a n k ,a n dg i v es o m ep r e l i m i n a r yj u d g e so nt h e d e t e r m i n a n t so ft f p s e c o n d ,w et r yt ou s e p a n e ld a t am o d e lt ot e s tt h ed e t e r m i n a n t s o fb a n k s t o t a lf a c t o rp r o d u c t i v i t yi nc h i n aa n da n a l y z e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f pa n d b a n k s c h a r a c t e r s w eu s e st f pa st h ei n d e p e n d e n tv a r i a b l e ,m a r k e ts h a r e 。c a p i t a l s c a l e ,t h er a t i oo fe q u i t yt oa s s e t ,t h er a t i oo fd e p o s i tt ol o a n ,t h eq u a l i t yo fl o a n s ,t h e s t r u c t u r eo fp r o p e r t yr i g h t ( d u m m yv a r i a b l e ) a st h ed e p e n d e n tv a r i a b l et oc o n s t r u c t p a n e ld a t am o d e lt ot h o r o u g h l ya n a l y z et h ed e t e r m i n a n t so f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t f pi n c h i n a a tl a s t ,b a s e do nm ys t u d y ,ip u tf o r w a r dt h ew a yt o i m p r o v et h et f po f 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i n g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a c c e p t e dm a t e r i a l s ,t h e r ea r et w oi n n o v a t i o n si nt h i sp a p e r f i r s t , o nt h ee m p i r i c a lm e t h o d w em e a s u r e st h et f po fc h i n a s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b yu s i n g m a l m q u i s tp r o d u c t i v i t yi n d e xa n dd e am o d e lb a s e do np a n e ld a t a ,a n dt h e nu s e s p a n e ld a t am o d e lt oa n a l y z et h ed e t e r m i n a n t so fb a n k s t f pi nc h i n a s e c o n d o nt h e s e l e c t i o no fs a m p l ed a t a is e l e c tm o r eb a n k st h a nt h ee x i s t i n gs t u d i e st oe n r i c ht h e s a m p l e ,a sc i t y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a n df o r e i g nb a n k sh a sb e e ni n v o l v e di n a n dt h e t i m ep e r i o dh a sb e e ne x t e n d e dt o 2 0 0 8 ,i no r d e rt o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r e f l e c tt h e g e n e r a l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o fc h i n a k e yw o r d s :t o t a lf a c t o rp r o d u c t i v i t y ;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m a l m q u i s ti n d e x ;p a n e l d a t am o d e l ;t e c h n i c a lc h a n g e i i i 硕上学位论文 插图索引 图1 1本文研究框架示意图6 图2 1生产率、技术效率、规模经济及两时期的技术变化1 1 图3 1我国商业银行各效率指数1 9 9 9 2 0 0 8 年的动态变化折线图2 3 图3 2四类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折线图2 9 v l 中固商业银行今要素生产牢测度及影响冈紊研究 附表索引 表3 11 9 9 9 2 0 0 8 年投入和产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 2 表3 2中国商业银行m a l m q u i s t 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1 9 9 9 2 0 0 8 ) 2 3 表3 3中国商业银行按组织形式分m a l m q u i s t 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2 6 表3 4 中国商业银行按组织形式分m a l m q u i s t 生产率指数及差异分析2 8 表3 5 中国商业银行按规模分m a l m q u i s t 指数及其分解3 0 表3 6 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3 1 表4 1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3 8 表4 2四大国有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4 l 表4 3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4 2 表4 4 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4 3 表4 5 外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一4 3 v h 硕j :学位论文 1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1 章绪论 经济过快增长、市场泡沫积聚和接踵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及银行业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出了严峻挑战。尽管近年来国家的金融 改革措施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商业银行许多方面与发达 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2 0 0 6 年1 2 月1 1 日,我国宣布对外资银行开放境内公民的 人民币业务,并取消开展业务的地域限制以及其他非审慎性限制,给予外资银行 “国民待遇”,2 0 0 7 年5 月2 5 日,我国再次向符合资格的外资法人银行开放人民币银 行卡业务。2 0 0 8 年3 月2 8 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银行控股股东监管办法,取消 对外资控股中资银行的比例限制,境外金融机构可取得境内中资银行控制权。随 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金融市场将逐步全面对外开放,拥有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外 资银行将对国有商业银行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分析国内商业银行之间的生产率变化,找出差距及原因,对我国商业银行今后的 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银行业正在经历着深刻地变革,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国有商业银 行一直都在改革,从最初的注资、剥离不良资产,到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 者,以及最终上市,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是为了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我国的 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很明确,从成立一开始,就是要在同国有商业银行的竞 争中,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先前的城市信用社基础 上改建而来的,其改建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为地方经济 服务。同时部分农村信用社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制组建成了农村商业银 行。再加上外资银行的大批进入,我国商业银行业的竞争就越发地激烈了。为了 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提高生产率无疑成为各个银行的首选手段。 国内外关于银行效率的文献都集中于研究规模效率,x 效率和利润效率,对 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较少,事实上生产率作为衡量一个行业或地区经济运行状况, 反映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等方面水平的综合指标备受人们的关注,银行的全要素 生产率( t o t a lf a c t o rp r o d u c t i v i t y ,t f p ) 是用来测度资本和劳动之外其他所有资 源对银行产出的贡献,是反映银行业的竞争力高低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以商业 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作为研究主题,其根本目的是在理解我国商业银行全要 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2 1 国外商业银行生产效率的研究现状 关于银行效率问题的研究由来己久,国外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 0 世 纪9 0 年代以前主要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角度来衡量商业银行的效率;2 0 世 纪9 0 年代以后主要研究商业银行的前沿效率( 主要包括x 效率、成本效率和利 润效率) 。而从2 0 世纪末期开始,国外学者更多地将银行效率问题的研究集中 在x 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上,研究方法多采用前沿分析的参数方法或非参 数方法。本文接下来将从前沿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角度对国外文献展 开综述。 前沿生产效率的角度。b e r g e r 和h u m p h r e y 运用随机边界分析法对美国银行业 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银行的利润效率高于成本效率,标准利润效率 高于替代利润效率认为影响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银行的规模、组织形式以及政 府对银行的监管【2 1 。m a u d o s 和p a s t o r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了1 9 8 5 1 9 9 6 年间西 班牙商业银行的效率,实证发现商业银行利润效率低于成本效率【3 】,这与b e r g e r 和h u m p h r e y 研究结论相悖,而替代利润效率低于标准利润效率又与b e r g e r 和 h u m p h r e y 观点相同,这表明对不同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不尽相同 的结论。而i s i k 和h a s s a n 运用随机边界分析法研究了土耳其商业银行的效率,发现 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较高的利润效率并不一定需要 较高的成本效率,并分析了银行规模、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制度和政府管制等因 素对银行效率的影响【4 】。f r i e s 和t a c i 的研究则认为并无具有意义的证据能够证明 私有化;或者外资所有权主导化可以直接影响、助推成本效率的提高【5 】。b o n i n 等也发现自身的私有化并非提高银行效率的充分条件【6 】。a n s a r i 运用d f a 法对巴基 斯坦银行效率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银行之间的效率差别非常大,这主要是由于 各家银行在技术水平和不良贷款数量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造成的【_ 7 1 。t h i 和 v e n c a p p a 研究了外资银行的大规模进入对捷克、波兰和匈牙利三个转型国家银行 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成本效率高于国内银行,而且外资银行的进入 提升了国内银行的效率水平【3 】。m o h a m e da r i f f 和l u cc a n 使用非参数的方法对 1 9 9 5 2 0 0 4 年中国2 8 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利润 效率水平低于成本效率水平,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 效率都要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中等规模的银行效率要高于大型和小型商业银行【9 1 。 ox 效率最早由l e e i b e n s t e i n 提出,它是指除规模和范围影响之外的所有技术和配鼍效率,是关于整合技 术、人力资源以及其它资产来生产给定的管理水平的测度;b e r g e r 和m e s t e r 等将前沿效率定义为成本效 率、标准利润效率和替代利润效率,成本效率反映了在产出给定的情况下,一家银行成本接近最佳运营银 行成本的程度;标准利润效率反映了在投入和产出价格给定的情况下,一家银行接近它能实现的最大可能 利润的程度;替代利润效率反映了在投入和产出水平给定的情况下,一家银行接近它能实现的最大可能利 润的程度。 2 硕士学位论文 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w h e e l o c k 和w i l s o n 运用m a l m q u i s t 生产率指数探讨不同 规模的美国商业银行1 9 8 4 19 9 3 年生产率的变化,并且将m a l m q u i s t 指数分解为四 个部分:纯技术变化、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及技术规模变化,实证结果发 现,所有规模的商业银行技术效率下降而技术进步,少数大型商业银行将技术边 界往上移,而大部分商业银行不能赶上这一技术边界,平均而言,美国商业银行 的生产率是下降的【l0 1 。d a r r a t 使用该指数研究了科威特银行在19 9 4 年到19 9 7 年间 的生产率改进,他将该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及技术变化,而技术效率变化则 又被分解为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发现由于技术进步( 银行技术的创新) , 科威特商业银行的生产率有实质性的提高( 大约2 8 ) 。p a r k 和w e b e r 考虑不良贷 款因素,首先利用定向技术距离函数估计了19 9 2 2 0 0 2 年期间韩国银行业无效率 值,以此为基础求出全要素生产率,认为韩国银行业在研究期间技术进步超过了 技术效率的下降,从而促使全要素生产率保持增长态势【l2 1 。s h u 和s t r a s s m a n n 选择 了美国1 2 家银行9 年的面板数据,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所包含的各 种投入要素中,i t 投资的边际产出最高,对利润及商业银行效率的贡献也最大【”】。 e l e n a 从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三个方面来考察i t 投资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结 果表明信息服务对商业银行效率有着正面的影响,而硬件和软件投资却对商业银 行效率有着负面影响【l4 1 。 由此可见,国外对银行前沿效率的研究方面得出的结论不具有一致性,这与 采用的方法和选取的研究对象的不同有关,也与各国银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 的差异有联系;而在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方面多集中于研究发达国家银行业生 产率,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几乎没有。 1 2 2 国内商业银行生产效率的研究现状 2 1 世纪以来,中国国内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研究也日趋活跃。我们同样 从前沿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国内学者的研究展开综述。 前沿生产效率的角度。一些学者采用参数方法,比如吴栋、周建平运用s f a 方法估计了我国1 4 家商业银行1 9 9 8 2 0 0 5 年的成本效率、标准利润效率和替代利润 效率,并进一步考察了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银行效率的关系,指出国家对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应绝对控股,最优控股比例为5 8 7 4 ,对其他商业银行持股比例最 好不要在1 0 1 2 ,以避免银行效率陷阱【”】。王聪、谭政勋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 法测算了19 9 0 2 0 0 3 年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及其动态变化,分析了宏观因素、产权 制度与市场结构对效率水平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实证表明在面临相同的宏观 经济环境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水平存在结构性差异,而产 权制度是造成差异的关键因素【l6 1 。徐传谌也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研究了中国1 4 家 商业银行1 9 9 6 2 0 0 3 年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状况和趋势,认为所有制改革对提 3 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升商业银行效率具有显著意义,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挽救和调整在降低成本方 面效果显著,并且商业银行部门控制成本的能力要优于其创造利润的能力1 1 7 10 齐 树天应用随机边界方法对中国16 家商业银行19 9 4 至2 0 0 6 年的成本利润效率情况 进行了测度。估计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商业银行成本n 润效率水平总体上均 呈升势,股份制银行的表现均要优于国有银行,但在成本方面这种优势在不断缩 d , t 1 8 】。赵振全、赵石磊、王佐理通过构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研究构成我国商业 银行业主体的1 4 家商业银行1 9 9 7 2 0 0 5 年成本效率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 银行成本x 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国有银行经过改革后成本x 效率显著提高,股份 制银行总体上成本x 效率高于国有银行【1 9 】。严太华、郝岩采用随机前沿方法,针 对我国l o 家商业银行2 0 0 1 2 0 0 7 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测度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段时期 内的成本效率,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在近年来有所提升,国有商 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成本效率相差不大,并在不断接近【2 0 1 。齐树天应 用随机边界方法测度了中国1 6 家全国性商业银行1 9 9 4 2 0 0 5 年的x 效率和规模效 率。统计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各商业银行的效率情况总体上均不断改善,其中股 份制银行的x 效率水平普遍高于国有银行,但在减速递增的过程中差距在不断缩 小【2 1 1 。齐天翔、杨大强利用超对数成本函数,从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角度,对中 国商业银行1 9 9 5 2 0 0 5 年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中国商业银行 业存在着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正效应,这主要得益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另一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不经济和技术进步负效应,导致中国商业银行业的效率较低 【2 2 1 。陈敬学运用随机边界法评估了中国1 5 家主要商业银行在1 9 9 7 2 0 0 6 年间的利 润效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效率有所提高,但 是政府主导的金融改革并未造就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因此利润效率的增 长表现出缓慢性,与此同时,长期以来的政府管制使得中国银行业利润效率的增 长表现出同步性l z 引。 还有一些学者采用非参数的分析方法,比如杨大强、张爱武基于数据包络分 析法,从标准利润效率和替代效率两个角度来研究利润效率,对我国1 4 家商业银行 1 9 9 6 2 0 0 5 年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利润效率要显著低于成本 效率,说明商业银行控制经营成本的能力远高于赢利能力,这与徐传谌的研究结 论相同【2 4 1 。赵永乐利用d e a 研究方法对我国境内的17 家商业银行进行了效率分 析,并提出了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商业银行能力模型,能力模型中的五种能力分 别是:盈利能力,抵御风险能力、流动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计 量分析,发现能力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我国商业银行效率【25 1 。黄宪运用三阶段 d e a 分析法对我国1 3 家商业银行1 9 9 8 2 0 0 5 年的x 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 现,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x 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x 效率的提高主要源 于配置效率的贡献,四大国有银行平均效率的提高幅度要大于9 家股份制银行的平 4 硕i j 学位论文 均效率提高幅度【2 6 1 。柯孔林、冯宗宪先采用d e a 方法对1 9 9 9 2 0 0 4 年我国1 4 家商 业银行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p a n e ld a t a 模型对影响我国银行效率的若干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自有资本比率和资产 费用率对银行效率有显著影响,贷款质量、资产市场份额与银行效率值之间呈现 较弱的相关关系,产权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银行效率【2 7 1 。 在对国内文献进行综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内学者运用参数法或非参数 法对前沿生产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x 一效率,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方面,从这些 文献的研究结果来看,学者们基本上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认为我国商业银行 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都有所提高,但是成本效率高于利润效率,我国国有银行 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差异正在缩小,我国商业银行控制成本的能力要优 于盈利能力。 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张健华在研究我国的银行效率时提到了全要素生产率 指数,但是并没有深入进行研究【2 8 】;之后他又运用m a l m q u i s t 指数分析了中国银 行业的1 9 9 7 2 0 0 1 年的生产率增长,得出: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中国商业银行效 率自1 9 9 7 年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没有具体分析造成这种生产率变化的原因 【2 9 1 。孙会国、李泽广运用m a l m q u i s t 指数衡量了中国1 5 家商业银行在1 9 9 6 2 0 0 1 年 间的生产率变化,并具体分析了造成这种生产率变化的原因,结果发现:中国商业 银行的生产率在改革后有了较大的提高( 年均速度约为6 5 ) ,这种增长更多的 是由技术变化造成的,但并没有对影响全要素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f 3 0 1 。庞瑞芝运用 d e a 方法和m a l m q u i s t 指数对我国2 8 家三类商业银行2 0 0 0 2 0 0 4 年的技术效率、纯 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了测算,发现规模是影响国有银 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受信息技术 发展的推动以及宏观环境的影响【3 。马庆国基于m a l m q u i s t 指数分析法,研究了 我国1 2 家商业银行2 0 0 0 2 0 0 6 年7 年间的效率及其动态变化:进而将m a l m q u i s t 指数 分解为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银行业全要素生产 率呈上升趋势,但国有银行的生产率低于股份制银行,这主要是由于国有银行的 规模不经济引起的【3 2 l 。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商业银行生产效率主要集中在x 效率、成本效率和利 润效率的研究上,很少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一些学 者虽然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均只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 率指数进行了测算,时间跨度短,并不能很好的反映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 的水平和动态变化,且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没有进行分析, 降低了研究的价值。因此,本文在测算我国商业银行生产率指数时不仅从时间上 进行了扩展( 考察期为19 9 9 2 0 0 8 年) ,在样本容量上也进行了扩充( 2 2 家银行) , 以期更好更全面地反映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且尝试着对影响我国 5 中国商业银行令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探寻迸一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全要 素生产率的对策。 1 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 3 1 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总体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具体如下: 首先,本文从2 0 0 7 年外资银行全面进入我国银行业的现实以及中国商业银行 自身发展目标的要求出发,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课题。 接着,本文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然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理论及 测度方法进行了全面地考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 率的测度模型。实证分析中,首先运用基于非参数d e a 的m a l m q u i s t 生产率指数 模型测算了1 9 9 9 2 0 0 8 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几个有意 义的指数,包括:技术进步指数、技术效率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规模效率指 数;然后从银行业整体这个角度对商业银行1 9 9 9 2 0 0 8 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 化进行了分析,进而从组织形式、银行规模、以及银行个体三个层次对商业银行 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些因素 进行了初步的判断。 然后,在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构造p a n e ld a t a 计量 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在分析影响商业银 行生产率因素的过程当中首先就所有样本构造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全 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因素,再分别对样本中的四类商业银行构造模型,考察影响不 同组织形式的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 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提升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 思路示意图见图1 1 。 图1 1本文研究框架示意图 6 硕i ? 学位论文 1 3 2 研究内容 本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 方法和思路以及创新点;第二章,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的相关理论。本章 首先厘清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以及与效率的区别和联系,给出了全要素生产率研 究的理论基础,然后对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三章,我国商业银 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本章运用w i n 4 d e a p 软件对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 率水平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具体测度和分析;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 率的影响因素研究。本章以第三章测度的全要素生产率为因变量,以资产市场份 额、资产规模、自有资本比率、银行配置、资产费用率、贷款质量、产权结构( 虚 拟变量) 为自变量,构建p a n e ld a t a 模型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因 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五章,结论及建议。本章是全文的结尾部分,首先对全 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概括,进而给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建议。 1 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 4 1 研究方法 本文以经济学和现代金融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及 专业软件深入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包括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 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提升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研 究。本文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 ( 1 ) 实证分析。本文建立了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和 模型,收集了样本数据,借助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有关方法及专业软件( e x c e l 、 w i n 4 d e a p 、e v i e w s 5 o ) 对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使本文 的研究更具有科学性。 ( 2 ) 比较分析。所谓比较分析是将两个或多个同类或相近的事物按某一法则 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它们的异同点,并以此推测未知事物是否具有相似或相近的 性质或特征。本文对中国各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国内各类商业银行的全要 素生产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本文在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借 鉴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中国商业银行现实背景与微观成因,洞 察商业银行的特征,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政策建议。 1 4 2 主要创新点 本文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与相关研究不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第一,在方法上,本文以面板数据为基础,在运用基亍:d e a 的m a l m q u i s t 生产 7 中国商业银行伞要素生产军测腰及影响闪素研冗 率指数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测算的基础上,构建了影响因素的 p a n e ld a t a 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 究。 第二,在样本数据上,一方面,将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也涵盖了进来, 丰富了样本量,能较全面的反映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情况,弥补了国内 大部分文献在银行样本选取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将考察期扩展至u 2 0 0 8 年,截止 到目前2 0 0 9 年的中国金融年鉴还未出版,本文从b v d 财经系列数据库里收集 蛰j 2 0 0 8 年样本银行的统计数据,使样本数据得到扩展。 硕l j 学位论文 第2 章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的相关理论 2 1 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2 1 1 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 1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全要素生产率是生产率研究的一个分支,传统的生产率研究属于偏要素生产 率研究,他们只注重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单方面因素,而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则将 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因素扩展到了其它投入要素中,将其他影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从而全面衡量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因素,找出生产率增长的触发点,进一步推动生 产率的提高。 全要素生产率( t o t a lf a c t o rp r o d u c t i v i t y ) ,有时候又被翻译为“总要素生产率” 或“总和要素生产率”,它是指除了劳动力和资本这两大物质要素之外,其它所有 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抛弃了生产率分析中的劳动力和资 金两大要素,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等人认为全要素生产率考虑的要素 资源包括教育、创新、规模效益、科学进步等。1 9 5 4 年,希朗戴维斯在生产率 核算一书中首次明确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指出全要素生产率应针对全部投 入要素进行测算,而不是只涉及部分要素,从而被经济学界推崇为“全要素生产率” 的鼻祖。荣获1 9 8 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索洛在5 0 年代从事经济 增长理论的研究时,扩展了一般生产函数的概念,使其能够容纳技术进步的作用, 从数量上确定了产出增长率、各投入要素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全要素 生产率是生产率增长值中无法被劳动和资本生产率中所解释的部分,常记为: 矽= 】r 一口k 一三。其中,y ,k ,l 分别表示产出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率、劳动投 入增长率。口、分别是资本的产出弹性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缈是全要素生产率( 又 称为索洛余值) ,从而产生了著名的索洛增长模型。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从索洛 模型出发,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定义为产出增长率扣除各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 的产出效益后的余值,这就是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丹尼森模型。现在,由 索洛和丹尼森等人发展起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广为应用,世界银行和许多 国家都用这种方法来分析经济增长及其原因,确定不同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全要素生产率成为评价经济增长业绩与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其重要性已远超过 其他偏要素生产率,已成为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中心内容。 9 中国商业银行伞要素生产罕测度及影响因素研冗 2 全要素生产率和效率的区别和联系 生产率(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 往往是与效率( e f f i c i e n c y ) 联系在一起的,效率通常也是 考察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中国经济学家樊纲在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 中给经济效率下的定义是“经济效率是社会利用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 的程度,因此也可一般地称为资源的利用效率”。它是需要的满足程度与所费资 源( 成本) 的对比关系。需要明确的是,它不是生产多少产品的简单的物量概念, 而是一个效用概念或社会福利概念。最常见意义上的“效率”是指现有生产资源与 它们为人类所提供的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当效率概念用于某个企业时,“有效率” 的涵义是指该企业在投入一定生产资源的条件下是否使产出最大,反过来讲,就 是在生产一定产出量时企业是否实现了成本最小,这也是我们常讲的“微观效率”。 而当效率被用于一个经济体时,“有效率”是指各种资源是否在不同生产目的之间 得到了有效的合理配置,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们的各种需求,这实 际也就是所谓的“宏观效率”p 引。 生产率表示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对比关系,而企业的技术 效率就非参数的测度来看也表示产出与投入的对比关系,那么对企业而言生产率 与效率是否是相同的呢? 事实上,生产率与效率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假定企业使 用一种生产要素( x ) 生产一种产出( y ) 见图( 2 1 ) ,曲线o f l 表示生产前沿,说 明了在任一投入水平下前沿企业可以取得的最大的产出水平,位于生产前沿的任 何一点从技术效率的角度看都是有效率的,而位于生产前沿下的任何一点从技术 效率的角度看均是无效率的。例如,b 点和c 点技术上看都是有效率的,而a 点技 术上看是无效的。而从生产率来看,企业在a 点从事生产时的生产率可以表示为 射线o a 的斜率,在b 点从事生产时的生产率可以表示为射线o b 的斜率,由于o b 的斜率大于o a 的斜率,企业的生产从a 点移动到b 点可以提高其生产率,其技术 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二者是一致的。然而,从c 点来看,虽然b 点和c 点的技术效 率均有效,但c 点的生产率是最高的,原因是从b 点移动到c 点,企业获得了规模 经济带来的好处。因此,即使企业在技术上是完全有效率的,通过扩大( 收缩) 生 产规模,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仍然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如果考虑到由时间变化 引致的技术变化,比如技术进步,从而使得生产前沿向上移动,由0 时期的o f 移 动到1 时期的o f 。,同一投入水平下企业的产出水平提高,生产率提高,而技术效 率不变。总之,企业生产率的变化可能来自技术效率的改变、规模经济效率和技 术变化或三者的共同作用。 1 0 硕上学位论文 ox f ox f f 图2 1生产率、技术效率、规模经济及两时期的技术变化 2 1 2 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基础 1 生产要素理论 在传统的生产要素理论中,劳动和资本是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技术成为除劳动和资本之外的现代知识经济增长的第三个重要源 泉,技术进步包括技术因素,也包括管理、组织、制度创新等所有引起生产要素 质量变化的因素。为了研究新经济条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有必要对生产要素进 行重新构析:生产要素可分为劳动、资本、技术和其它生产要素;跟其它生 产要素一样,技术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厂商需要付出成本和价格从要素市场上 获得技术;既然技术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生产总成本也应该包括技术和其它 生产要素的成本。 2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最早对经济增长中技术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其代表 人物亚当斯密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人均产出的提高或者是劳动产品( 社会纯收入) 的增加”,并将影响经济总产出或人均收入增减变化的主要变量归结为劳动、资本、 土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环境。由此得到国民函数总函数如下: y = 八l ,k ,f ,z ,u ,) ( 2 1 ) 其中,厶表示时间t 时的劳动就业;墨表示t 时利用的资本存量;,表示自然 资源利用率;z 表示技术进步率;u 表示社会经济制度;z 表示t 时的总产出。这 一关系式表明了总产出与生产中实际使用的各种要素投入量及决定要素生产率的 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上述影响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 中,劳动、资本和土地是影响生产的物质即要素投入量,从而将生产函数进一步 定义为“每一种物质投入的组合所能得到的最大产出量”。而技术进步的作用主要 中国商业银行伞要素生产牢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是通过分工来体现的。分工是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即使在要素投入 量不变时,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源合理配置,也会提高要素生产率,从而增加产出。 3 技术创新理论 2 0 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继承马克思开创的关于技术进 步在制度变化和经济发展中的革命性作用的理论分析,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 ( 1 9 12 ) 中提出并创建了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经济 从一个均衡状态向另一个均衡状态的移动过程。经济的均衡状态是通过企业家的 “创新”来打破的。所谓“创新”,就是通过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引进,即“建立一种新 的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包括下述五 种情况:采用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熊彼特的技术创新 理论的意义在于:指出创新或技术进步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创新过程伴随 着大规模的投资;揭示出技术变化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该理论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在理论上加以丰富和发展,成 为同时期许多经济学家建模的理沦基础。 4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罗伯特- 索洛将技术进步因素加入到柯布一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将技术看成是随时间而变化的量,并创造和运用了估算技 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余值法”,即估算一定时期内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和资本 投入量的增加对这一时期产量增加所做的贡献,产量增加中减去劳动和资本投入 量的贡献所剩下的部分,就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中性技术进步的假 定条件下,生产函数取下面的特殊形式: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