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摘要:鄂州牌子锣是流传于湖北省鄂州市城区及其周边农村的民间吹打乐 种,其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是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实地调 查的基础上对鄂州牌子锣进行了初步研究。文章的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 为鄂州牌子锣本体研究。这一部分运用民族音乐学、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从行 话和常用称谓、乐人及乐班、乐器、演奏形式、曲目与应用、乐谱等方面,对鄂 州牌子锣进行了总体论述。第二章为鄂州牌子锣活动纪实。运用“双窗口阐释法 对鄂州牌子锣在当地红、白喜事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描述。第三章为鄂州牌子锣 考源。在f 只野调查与音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曲调考证、文献记载与艺人口碑探 索鄂州牌子锣的渊源。第四章为鄂州牌子锣的变迁研究。将2 0 0 6 2 0 0 8 年的现状 调查中获取的资料与1 9 8 6 1 9 8 8 年的相关资料,从乐人与班社、乐队构成、演奏 曲目、音乐形态、演奏程序等五个方面进行比较,以管窥鄂州牌子锣在2 0 年间 的变迁情况,并阐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鄂州牌子锣;牌子锣;吹打乐;变迁;考源;阐释;中国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学 a b s t r a c t :e z 乃o u - p a i z i l u oi saf o l km u s i cp a t t e mo fw i n di n s t r u m e n ta n dp e r c u s s i o n i ti sp r e v a l e n ti ne z h o uc i t yo fh u b e ip r o v i n c ea n di t ss u r r o u n d i n gr u r a la r e a s e z 乃o u 忍i z i l u ow h i c hi sa l l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t h el o c a lf o l ka c t i v i t i e sh a sq u i t el o n g h i s t o r ya n dp r o f o u n dt r a d i t i o n t h ep a p e rh a sc a r r i e do u tap r e l i m i n a r ys t u d yt o w a r d s e z 五o u - p a i z i l u oo nt h eb a s i so ff i e l ds u r v e y t h em a i np a r to ft h e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 f o u rc h a p t e r s :c h a p t e rii st h eb o d yr e s e a r c ho fe z 乃o u p a 拓i l u o t h i sp a r tm a k e sa n o v e r a l ld i s c u s s i o no fe z h o u p a i z i l u ou s i n gt h et h e o r i e so fe t h n o m u s i c o l o g ya n d s t a t i s t i c se t c ,f r o mt h ea n g l e so f a r g o na n dc o m m o n l yu s e dn a m e ,m u s i cp e r f o r m e r s a n dm u s i cg r o u p s ,m u s i c a li n s t r u m e n t s ,t h ef o r l no fp l a y i n g ,r e p e r t o i r e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m u s i ca sw e l la sm u s i cs c o r e sa n ds oo n c h a p t e ri id e s c r i b e st h er e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0 te z h o u p a i z i l u o i td e p i c t s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te z h o u - p a i z i l u oi nt h e l o c a lw e d d i n gc e l e b r a t i o no rf u n e r a la c t i v i t i e sw i t ht h eg u i d eo f ”d o u b l ew i n d o w ” m e a s u r e c h a p t e ri i it e s t st h eo r i g i n0 te z h o u p a i z i l u o t h ec h a p t e re x p l o r e st h e s o u r c eo fe z h o u p a i z i l u o ,c o m b i n i n gw i t hs t u d i e so ft u n e sr e s e a r c h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c o r d a t i o na n dt h er e p u t a t i o no ft h ep e r f o r m e r so nt h eb a s i so ff i e l d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 m u s i ca n a l y s i s c h a p t e ri vd e s c r i b e s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te z h o u p a i z i l u o i t c o m p a r e s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w h i c ho b t a i n e di ni t ss t a t u ss u r v e yo f2 0 0 6 2 0 0 8w i t ht h e r e l e v a n ti n f o r m a t i o ni n19 8 6 19 8 8i no r d e rt oh a v ear e s t r i c t e dv i e wo fi t sc h a n g e s d u r i n gt h et w e n t yy e a r sa n de x p l a i nt h er e a s o n s ,t h ec o m p a r i s o ni n c l u d i n gf i v ep a r t s w h i c ha r et h em u s i cp e r f o r m e r sa n dm u s i cg r o u p s ,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b a n d m u s i c r e p e r t o i r e ,m u s i c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a n dt h ep e r f o r m i n gp r o c e d u r e k e yw o r d s :e z h o u p a i z i l u oj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 t e s tt h eo r i g i n ; e t h n o m u s i c o l o g y p a i z i l u ojw i n di n s t r u m e n ta n d p e r c u s s i o n ;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 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m u s i c ; i 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鄂州牌子锣研究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 下进行独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本人严格遵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 社会科学学术规范( 试行)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不含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武汉音乐学院或其它教育机 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诲潞 日 期:夕 年年月 ,夕同 导师签名:挪同期:彻尹年4 月7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文作者完全了解武汉音乐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武汉音 乐学院有权保留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武汉音乐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心本授权j 1 5 ) 论文作者签名:许钫 同 期:山矽年牟月少同 导 师签名:荔一吲 r期: 0 ,7 年4 月尸同 导 师签名:私一吲 r期: 崔,7 年4 月尸同 武蹊吾岔罗慧硕i :研究生学位论文 许璐鄂州牌子锣研究 绪论 鄂州牌子锣是流行于湖北省鄂州地区的吹打乐。该乐种历史悠久,传统深厚, 是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牌子锣与鄂州牌子锣 关于牌子锣,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 以下简称集成) 中将其界定为流行于湖北黄冈、成宁、荆州三个地区和武汉、鄂州、黄石、沙市、 宜昌等地的民间吹打乐种。但是,各地的称谓不一样,除了叫牌子锣外,鄂东一 带称“喇叭锣”、“十锦锣 、“锣鼓牌子”、“锣鼓架子 、“丝弦锣鼓”、“牌子锣鼓”: 荆州、宜昌一带则叫“挑鼓子”、“背鼓子”、“十番鼓”。根据其基本一致的传统 曲目和相对统一的音乐风格,统称为牌子锣。由此可见,在集成中“鄂州 牌子锣”只是“湖北牌子锣”的一部分。 从上述集成的相关材料来看,之所以将沿长江一线的民间吹打乐统称为 “牌子锣”,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音乐渊源关系都与戏曲曲牌关系密切。 由此,这里涉及应如何理解“乐种 这一概念的问题。 何为乐种? 杨荫浏、袁静芳、董维松等对其曾做过详细定义学。综合i ; 人观 点,笔者认为,具有共同渊源关系的民间音乐未必就是一个乐种。比如,京剧与 汉剧具有共同的渊源关系,且公认二者同属皮黄腔系统;但它们各自的地方属性 又决定了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剧种。综合前人思路及鄂州当地人对牌子锣约定俗 成的称谓,笔者将鄂州牌子锣作为一个乐种来研究。原因在于,“牌子锣”这一 称谓主要盛行于鄂东,在当地群众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武汉以西的广大地区 中固民族民问器乐f f f i 集成湖北卷( 卜) ,北京:中国i s b n 中心j f 版,1 9 9 4 年版,第4 8 7 页。 ,c 中杨荫浏认为“一个乐种构成的条件之一,就足它应具有几代以上的传人”( 转引臼张振涛谑中乡 村幸l 俗中的敛乐班音乐会,济南:山东文艺= 版祉2 0 0 2 年版,第5 7 页) 。袁静芳在乐种学 构想一文中,将乐种界定为:历史传承于某一地域( 或宫廷、寺院、道观) 内的,具有严密的组织 体系,典型的啬乐彤态构架,规范化的表演程式,并以爵乐( 器乐、声乐、吟诵) 为j e 表现主体的各 种综合艺术、舀乐形式,均町称为乐种( i j l 白袁静芳乐种学构想,音乐研究1 9 8 8 年第4 期,第 1 6 2 3 页) 。蔫维松认为,扣:中困传统青乐的长期演变过程中。机某个乐类或某个乐类内的一部分或 某些乐类综合后自然形成的具有完整的和自身艺术特征的特有形态,我们把它称之为乐种。在民歌中 称歌种,说唱称曲种,戏f f f i 称l i ;l j 种,器乐称乐种( 狄义) 。以及综合两个乐类以1 :的乐种等,统称为乐 种( 引白董维松乐种与乐种学诌议,中国膏乐1 9 8 8 年第3 期,第1 0 l l 页) 武蹊专岔善嚏硕:i = 研究生学位论文许璐鄂州牌予锣研究 未见有牌子锣称谓者。 二、鄂州牌子锣研究现状 关于鄂州牌子锣的研究,笔者检索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中文文献包括:集 成( 上)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 音乐年鉴( 1 9 8 7 - - 2 0 0 5 年) 、鄂州年鉴( 1 9 9 7 年一2 0 0 6 年) 以及发表在报刊 媒体上的文章。外文文献包括:c h i n e s em u s i c 、e t h n o m u s i c o l o g y 、a s i am u s i c , 检索结果如下: ( 一) 集成( 上) 是将牌子锣作为一个上起宜昌、荆州,下至鄂州、黄梅 的沿长江一带较大的乐种进行论述。对牌子锣的源流、乐人与班社、曲目与应用、 乐器组合与演奏形式、音乐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中附“鄂州市陈盛 甫于民国丙辰( 1 9 1 6 年) 年二月二十同手抄的部分牌子锣工尺谱”、两大套 曲( 红、白喜事) 、八首支曲等共计4 2 个曲牌的谱例。 ( 二) 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笔者分别将“鄂州牌子锣 作为“主题”、 “篇名”、“关键词”检索1 9 8 0 年至2 0 0 8 年的相关文章,没有检索到有关鄂州牌 子锣的论述。 ( 三) 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笔者将“鄂州牌子锣”作为 “主题”、“篇名 、“关键词”检索1 9 9 9 年至2 0 0 8 年的相关文章,亦没有检索到 有关鄂州牌子锣的的论述。 ( 四) 笔者查阅了1 9 8 7 年至2 0 0 5 年的中国音乐年鉴,其中有关于吹打 乐的论述,但未见关于鄂州牌子锣的论述。 ( 五) 查阅1 9 9 7 年至2 0 0 7 年的鄂州年鉴,仅仅在2 0 0 6 年的鄂州年鉴 的“民间艺术”条目下提到“邵文川编撰牌子锣工尺谱 。其余未见关于鄂 卅i 牌子锣的论述。 ( 六) 截至目前,在报刊媒体上,笔者能够查阅到的关于鄂州牌子锣的相关 中困民族民问器乐f l h 集成湖北卷( i :) ,北京:中困i s b n 中心:l 版,1 9 9 4 年版,第4 8 7 页。 鄂州年箍编辑委员会主编鄂州年签( 2 0 0 6 年)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 年版,第2 8 0 页。 - 2 武蹊专岔彳瘟硕:1 :研究生学位论文 许璐鄂州牌了锣研究 文章,如最忆牌子锣。、玩龙灯 、吹吹打打是民乐 、鄂州民间器乐 曲探微国、鄂州民乐“牌子锣”采撷经过 、鄂州牌子锣“曲牌”小考 、 梁子湖畔牌子锣、鄂州民间吹打乐 、纵向求源横向比较兼谈鄂 州牌子锣综合考察 、鄂州“牌子锣”的艺术特色 和湖北民间器乐曲孤 本 o 。最忆牌子锣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向人们展示鄂州牌子锣 的概况;玩龙灯则是从民俗活动作为切入点来介绍鄂州的牌子锣;吹吹打打 是民乐主要是记录了当今城区牌子锣的活动情况;鄂州民间器乐曲探微对 鄂州牌子锣采取横向比较、纵向求源的方法,并对其曲体结构、音乐特点、曲牌 出处,以及在民俗活动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悉;鄂州民乐“牌子锣 采撷经过记录了作者参与鄂州六大“集成”的编撰工作,搜集鄂州牌子锣的经 过;鄂州牌子锣“曲牌”小考主要从鄂州牌子锣曲牌的“名称”上进行考证, 试图说明“牌子锣 与我国古典文学、民间戏曲中的一些“相通、相似”的联系; 梁子湖畔牌子锣主要是论述了鄂州牌子锣的采集经过、演奏形式与运用场合: 鄂州民间吹打乐主要介绍了流行于梁子湖及其周围地区的“牌子锣”和盛行 于沿江地区及鄂州城区的“丝弦锣鼓”;纵向求源横向比较兼谈鄂州牌子 锣综合考察从牌子锣使用的乐器、手抄本、师承关系、史料进行了考察;鄂 州“牌子锣”的艺术特色主要从牌子锣的曲牌、曲调以及锣鼓等方面进行了论 述;湖北民间器乐曲孤本 主要是从牌子锣曲集入手来谈 鄂州牌子锣,着重孤本牌子锣曲集的介绍,肯定它的意义和价值。 ( 七) 笔者通过相关网站,查阅了外文文献,检索c h i n e s em u s i c ( 季刊) 共 2 6 期,分别为1 9 9 3 年第4 期、1 9 9 4 年的第1 4 期、1 9 9 5 年的第1 4 期、1 9 9 6 邰文川最忆牌予锣,鄂州| | 撒2 0 0 4 年5 月2f i ,第3 版。 邵文川玩龙灯,鄂州| i 报2 0 0 3 年3 月1 7f f ,第3 版。 邵文川吹吹打打足民乐,江南风文艺双月刊,2 0 0 5 年第3 期,鄂州,第4 8 4 9 页。 邵文川鄂州民间器乐f n 探微,鄂州人学学撒,2 0 0 5 年第1 期,第7 4 7 6 页。 邵文川鄂州民乐“牌了锣”采撒经过,鄂州档粲存真,鄂州市档案局( 馆) ,鄂州市档案史忠学 会编( 廖= 斌主编) ,2 0 0 3 年版,第4 0 7 4 1 2 贝。 待发表。 邵文川梁了湖畔牌了锣,长江中游民问文化岂术,武汉:武汉 i j 版社,2 0 0 5 年版,第4 0 4 2 页。 邵文川鄂州民问吹打乐,鄂州史话。北京:气象j f l 版社,1 9 9 2 年版,第2 4 8 2 5 2 页。 邵文川纵向求源横向比较兼谈鄂州牌了锣综合考察,此文在湖北民族民间器乐理论研讨会上 发表。 邵文川鄂州“牌子锣”的艺术特色,湖北文化,湖北省群艺馆编,1 9 8 7 年第8 期,第3 3 3 4 页 李j _ j 江湖北民问器乐曲孤本( 牌了锣曲集) ,鄂州 - i 搬2 0 0 3 年9 月5 口,第3 版。 武屡专岔琴慧硕:l :研究生学位论文 许璐鄂州牌予锣研究 年的第1 3 期、1 9 9 8 年的第3 4 期、1 9 9 9 年的第2 3 期、2 0 0 0 年的第1 4 期、2 0 0 3 年的第1 2 期、2 0 0 4 年的第1 4 期;检索e t h n o m u s i c o l o g y ( 每年3 期) 共2 2 期, 分别为1 9 9 6 年的第1 2 期、1 9 9 7 年的第2 期、1 9 9 9 年的第1 3 期、2 0 0 0 年的第 1 3 期、2 0 0 1 年的第1 3 期、2 0 0 2 年的第1 3 期、2 0 0 3 年的第l 一3 期、2 0 0 4 年的 第l 期、2 0 0 5 年第1 期、2 0 0 7 年第1 2 期;检索1 9 8 0 2 0 0 7 年上半年的a s i am u s i c ( 半年刊) 共5 3 期。从以上外文文献中均未找到有关鄂州牌子锣的论述。 诚然,前人的研究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但是在这些研究中也有不少尚 未解决且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比如: 第一,关于鄂3 1 、l 牌子锣的本体特征。目前能见到的关于鄂州牌子锣音乐本体 的论述主要集中在集成中的材料。然而集成是将牌子锣作为一个上起宜 昌、荆州,下至鄂州、黄梅的沿长江一带较大的乐种进行论述。在这里,鄂州牌 子锣仅仅是“湖北牌子锣”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集成中并没有对“鄂 州牌子锣”进行单独而全面的介绍,仅在“牌子锣述略”之下的条目“乐人与班 社”、“曲目与应用 、“乐器组合与演奏形式 中提及到“鄂州牌子锣”。未见到 以“鄂州牌子锣为研究对象,从乐人及乐班、乐器、演奏形式、曲目与应用、 乐谱等方面对其进行本体研究;关于鄂州牌子锣行为本体的研究主要体现为鄂州 牌子锣的活动纪实。邵文川老师的文章中曾涉及到鄂州牌子锣参与的民俗活动, 但缺少对于鄂州牌子锣与民俗活动之间音乐动念过程的记录。 第二,关于鄂州牌子锣的渊源。笔者所见到的关于鄂州牌子锣渊源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邵文川老师的相关论文中。其中鄂州牌子锣“曲牌小考主要从 鄂州牌子锣曲牌的“名称”上进行考证,试图说明“牌子锣与我国古典文学、 民间戏曲中的一些“相通、相似”的联系。这种考证方法属于曲目考证( 即仅对 曲调名称的来源进行的考证) 。但是,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流变过程中,曲调 名称相同者是否就一定具有渊源关系呢? 恐怕还不宜这样简单化地下结论。不仅 如此,从前人的已有成果来看,仍然存在着论据不充分及缺乏论证过程等问题。 如在论据的选择上,所依据的材料基本上是文献史料,兼有少量的艺人口碑。作 为一个音乐品种,音乐本身理应纳入溯源范畴中来。然而,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 并未涉及。 第三,关于鄂州牌子锣的变迁。变迁研究是音乐研究中的一种角度。它为我 武睡专岔譬慧硕上研究生学位论文 许璐鄂州牌子锣研究 们提供音乐事项变化发展的脉络和动态过程。它作为一种研究角度,在1 9 8 0 年代以来的汉族民间吹打乐研究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比如,鄂州牌子锣 2 0 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其中可包括乐人班社、演奏程序、音乐形态等) ,以及 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这些,均在前人的相关研究中没有涉及。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笔者生长在鄂州,遗憾的是,作为鄂州人,自己对鄂州牌子锣了解甚少。一 方面,由于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是西方艺术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自己没有“主 动”地对其进行关注。然而,科学的初衷是弄清未知事物,探索真理,以期认识 未知世界。于是,笔者有意识地选择家乡的吹打乐种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试图 来填补对鄂州牌子锣在认知上的不足。 2 0 0 6 年期间,笔者对鄂州牌子锣进行了三次实地调查,顺利完成了本科学 位论文鄂州牌子锣现状调查。文艺基础资料建设是文化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 0 0 7 年5 月,鄂州牌子锣还被作 为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2 0 0 6 年度文化部重点课题中国戏曲、民间舞 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的子课题,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倘若把2 0 世纪7 0 年代 末以来的“民族音乐集成”看作是对农业文明时期传统音乐状况的记录的话,2 0 年后的今天,在生态环境、经济状况以及人们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情况下,结 合国家项目的要求,对鄂州牌子的深入研究显得更加必要了。 近些年,关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已经提上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议 事日程,鄂州牌子锣也于2 0 0 6 年被列为“湖北省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一 个音乐品种,它不仅仅是鄂州当地民间文化的代表,亦是湖北省吹打乐种的一个 支系,不仅如此,它亦是中国吹打乐种的一小块“麦田 。因此,对鄂州牌子锣 的研究,不仅让笔者对它本身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基于此,亦可窥见它在 整个湖北省吹打乐种中占据的地位及其与湖北省其他吹打乐种的关系,抑或是与 蔡际洲音乐研究的角度,南京艺术学院学报幸 乐j 表演2 0 0 7 年第2 期,第3 4 3 9 页。 许璐、蔡际洲曾撰有1 9 8 0 年代以来的汉族民问吹打乐研究一文( 见音乐探索2 0 0 9 年第l 期, 第1 5 2 l 页) 。文中的第三部分“按研究角度分类”中,变迁研究作为研究角度的一种,涉及的文章 只仃两篇,仅占总篇数的2 。由此町看f l j ,变迁研究在1 9 8 0 年代以米的汉族民间吹打乐研究中,是 运用较少的一种研究角度,没有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 武睡4 岔譬慧硕= | :研究生学位论文许璐鄂州牌子锣研究 其他音乐品种的关系。从全国的吹打乐种来看,它虽微不足道,但任何一个整体 都是由许多部分所组成的,基于建构中国音乐的体系,对鄂州牌子锣的研究是有 必要的。 中国比较文化学者叶舒宪主力“人类学三重证据法”,他在分析了王国维等 著名中国学者结合历史文献、考古材料、今天活的民俗资料进行的研究后,说 “就其方法论意义而言,就在于将民俗和神话材料提高到足以同经史文献和 地下材料并重的高度,获得三重论证的考据学新格局”。因此,该文的写作对获 得该领域人类学三重论证的考据学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民间艺术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为中国音乐 的理论建设加瓦添砖。 四、本文的材料来源及拟解决的问题 笔者自2 0 0 6 年4 月起,陆续对鄂州牌子锣进行了9 次实地调查。其中于2 0 0 6 年4 6 月进行过3 次,已经积累了一部分资料。同时,还对鄂州城区东门牌子 锣班( 以下简称“东门牌子锣班”) 进行过初步调查。在2 0 0 7 年接受了文化部的 相关课题之后,于2 0 0 7 年l o 月2 0 0 8 年2 月,先后对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 镇陈太村牌子锣班( 以下简称“陈太村牌子锣班”) 、鄂州市沼山乡张夏垮( 现称 杨井村) 牌子锣班( 以下简称“张夏垮牌子锣班”) 进行了6 次实地调查。 调查的范围:笔者主要调查了活跃在鄂州城乡地区的牌子锣。 调查的重点班社:它们分别是东门牌子锣班、陈太村牌子锣班、张夏垮牌子 锣班。在鄂州,牌子锣流传非常广泛。据鄂州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邵文川介 绍,分布于鄂州城乡地区的牌子锣班社共有5 0 多个。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对所 有牌子锣班社进行逐一调查,故此我们选择抽样调查的方式。选择这几个班社调 查的原因是:其一,陈太村牌子锣班和张夏垮牌子锣班,是目前较为活跃且具有 代表性的班社:其二,这两个班社在1 9 8 0 年代的普查中也是重点对象,不少资 料在集成中和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鄂州资料卷( 以下简 称资料卷) 中均有记载,对二者进行调查,便于考察牌子锣2 0 多年来的变迁 罗艺峰、钟瑜音乐人类学的火视野,上海音乐j f :版社,2 0 0 2 年版,第2 4 页 6 - 武睡毒岔罗芘硕二t :研究生学位论文许璐鄂州牌子锣研究 情况;其三,调查鄂州城区的东门牌子锣班,不仅在于鄂州市群众艺术馆近年来 发现其活动较多并对其追踪报导,更在于体现鄂州牌子锣活动区域的“城乡”特 点,以突出调查对象的代表性。 调查内容:与鄂州牌子锣有关的一切事物,包括鄂、i , i 牌子锣曲牌的收集、相 关文献记载、人们对牌子锣的认识与态度等等 调查方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等。 调查所收集的资料: 录音2 7 7 分0 2 秒; 摄像1 2 8 分钟; 照片2 3 5 张; 访谈记录1 2 万字: 乐曲1 2 9 首( 来自东门牌子锣班“天华乐队”复印本,1 2 9 首) 。 自数次实地调查之后,笔者相继写了鄂州牌子锣现状调查、鄂州牌子 锣调查报告国、鄂州牌子锣的变迁 、( 1 9 8 0 年代以来汉族民间吹打乐研究 回4 篇与吹打乐及鄂州牌子锣相关的论文,并顺利完成了由蔡际洲老师负责的 2 0 0 6 年度文化部重点课题中国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的子课 题鄂州牌子锣的调查与撰写工作。这对于撰写本文提供了一些基础,笔者将 在此基础上将本文的研究目的定位为:运用多种研究角度对鄂州牌子锣进行的综 合研究。正如蔡际洲老师所说:“对某些较为复杂的研究对象,在论文篇幅允许 的情况下,可作多角度的思考。多角度地看问题不仅可避免研究过程中的片面性, 而且也是用于长篇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设计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文将从四个方 面进行: ( 一) 鄂州牌子锣的本体研究。笔者在这里所指的“本体研究”是指对牌子 锣的基本情况进行的“静念 描述,而不包括鄂州牌子锣“动态”的活动纪实。 这一部分的写作主要是建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2 0 0 6 年度文化部重点 课题中国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的子课题中所设立的相关条目, 许璐鄂州牌了锣现状调查,交响2 0 0 8 年第l 期,第8 3 8 9 页。 蔡际洲、许璐鄂州牌了锣调查报告,黄钟2 0 0 8 年第4 期第5 7 6 8 页。 蔡际洲、许璐 鄂州牌了锣的变迁,中困音乐学2 0 0 8 年第4 期,第3 1 1 页。 许璐、蔡际洲1 9 8 0 年代汉族民问吹打乐f i j f 究酱乐探索2 0 0 9 年第l 期,第1 5 2 1 页。 蔡际洲青乐研究的角度,南京艺术学院学报一音乐j j 表演2 0 0 7 年第2 期,第3 4 3 9 页 式睡专 刍 譬嚏硕:e 研究生学位论文 诸如乐人及乐班、乐器、演奏形式、曲目与应用、乐谱等方面,对鄂州牌子锣本 身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数据的整理,以期完善集成上的相关资料,为鄂州牌 子锣的基础研究进行细化与补充,为学者们在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尽可能翔实 的第一手资料。 ( 二) 鄂州牌子锣的活动纪实。这部分的写作实际上是建立在笔者数次的实 地调查基础上。笔者将对亲身经历过的有鄂州牌子锣参与的民间红、白喜事活动 进行全程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民俗学中的“双窗口阐释法”,不 仅将所见所闻用第三人称客观详细地记录下来,还将自身的“体验”融入到民俗 活动中,运用第一人称对这种“体验 进行了真实地表达,既做到“融入 又兼 顾“跳出,完成州局内人与“局外人”角色的相互转换。力图在展现动态的 音乐过程中更加具体和客观。 ( 三) 鄂州牌子锣的渊源。该章节的写作以案头工作为主。从曲调、文献、 艺人口碑等方面对鄂州牌子锣进行溯源。 ( 四) 鄂州牌子锣的变迁。该章节的所谓变迁研究,是指对鄂州牌子锣这一 对象在不同时间段所呈现的不同状态的研究。在该章节的写作中,笔者主要运用 了案头工作的研究方法,将2 0 0 6 2 0 0 8 年的现状调查与1 9 8 6 1 9 8 8 年的相关资料, 从乐人与班社、乐队构成、演奏曲目、音乐形态、演奏程序等五个方面进行比较, 以窥鄂州牌子锣在2 0 年间的变迁情况,并阐释产生变化的原因,试图找到鄂州 牌子锣在社会变迁中得以传承的“安身立命之本”。 武蹊啬龛警l 谚硕i :研究生学位论文许璐鄂州牌子锣研究 第一章鄂州牌子锣本体研究 这里的本体研究,是指对鄂州牌子锣本身的描述。笔者将从行话和常用称谓、 乐人及乐班、乐器、演奏形式、曲目与运用、乐谱等六个方面进行。 一、行话和常用称谓 在鄂州牌子锣中,乐人对演奏技艺等表演过程中的用语拥有一套自己的叫 法,在同行中很风行,姑且把这种特殊的叫法称为“行话”。同时,乐器和演奏 方式的称谓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现将所搜集的行话与常用称谓报告如下: ( 一) 头锣:即大筛锣。鄂州牌子锣在行进演奏时,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一件 乐器。故在艺人中流行“头锣丌道这个说法。 ( 二) 乙子:即小金镲。 ( 三) 钹:“川钹 的简称。 ( 四) 镲:“广钹 的简称。 ( 五) 签子:“签子”指击鼓用的工具,“掌签子指在乐队中起指挥作用的 人。 ( 六) 喇叭:即“大唢呐”。鄂州市农村地区的牌子锣艺人将“大唢呐 称 之为喇叭,并且认为,吹奏“喇叭”的才是地道的“鄂州牌子锣”。 ( 七) 边鼓:即板鼓。 ( 八) 走打:演奏形式称谓,指室外行走演奏。 ( 九) 坐打:演奏形式称谓,指室内定位演奏。 ( 十) 奏大乐:意指用喇叭吹奏【大开门】示意客人到来,多用于农村白事 活动。 ( 十一) 取小乐:意指用笛子吹奏【小开门】,伴随客人为亡者烧香而进行, 多用于农村白事活动。 ( 十二) 三节号:即套筒。 ( 十三) 鼓板:即云板,或板拍。 武睡4 岔譬陀硕:i :研究生学位论文 许璐鄂州牌子锣研究 二、乐人及乐班 ( 一) 东门牌子锣班 这是一个活跃在鄂州市城区的牌子锣班社。班主汪道长,男,1 9 4 7 年出生 于鄂州市城区,从小喜爱传统民间文化,擅长纸扎、佛像、泥塑等民间手工技艺, 尤其长于牌子锣的各种吹打。在其带领下于2 0 0 1 年成立了鄂州市东门牌子锣班。 截至目前( 2 0 0 7 年1 2 月3 1 同) 为止。其班社成员共有2 8 入,经常活动的成员 有l o 人,不经常活动的成员有1 8 人。在经常活动的成员中,平均年龄为4 9 岁, 其中4 0 岁( 不含4 0 岁) 以下者1 人,4 0 _ _ 4 9 岁者4 人,5 0 “0 岁者5 人。男 女人数的比例为5 :l 。文化程度最高为高中,最低为初中。成员以工人和无业 者居多。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表l l鄂州市城区东门牌子锣班社艺人情况一览表 姓年性文化职擅 籍家庭备 名龄别程度 业 长贯住址注 汪道艮6 0男初中i l :人鼓鄂州鄂州i 市谢家巷1 8 号1 9 4 7 年生 晏生祥 6 0男初中无业头锣鄂州鄂州市新氏街2 0 7 号1 9 4 7 年生 易云南 6 0男中专公务员马锣 鄂州鄂州市新民街1 7 9 号 1 9 4 7 年生 明松桥 4 0 男高中j :人马锣鄂州鄂州市新氏街1 7 9 号1 9 6 7 年生 宋灯定 5 0 男初中:j :人唢呐、一镲鄂州鄂州市胜利巷1 3 号1 9 5 7 年生 ,j 鸿造4 8男中专:i :人二胡、钹鄂州鄂州市谢家巷2 1 号1 9 5 9 年生 谢南超5 6男初中:j :人二占月、小锣鄂州了n i l 刚、i 市水泥厂宿舍1 9 5 1 年生 _ 千新比 4 1 男初中无业 笛子、马锣 鄂州 鄂州市新庙镇文塘大队 1 9 6 6 年生 刘桂枝 3 8女初中无业 小锣、镲 鄂州 鄂州市新民街2 0 0 号 1 9 6 9 年生 陈和云 4 0女初中无业乙子鄂州 鄂州市重型机械厂宿舍 1 9 6 7 年生 ( 二) 陈太村牌子锣班 这是一个活跃在鄂州市梁子湖地区的牌子锣班社。班主陈国民,男,1 9 5 3 年1 1 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鄂州市太和镇陈太村人。幼年时受家族传统影响 迷上牌子锣,1 6 岁就开始跟随陈新风等祖父辈学习吹打演奏,精通牌子锣多种 乐器和5 0 多种曲牌。多年来带领家族牌子锣班在梁子湖区及大冶、茗山、金山 店、保安等乡镇参与红白喜事、送兵、迎谱等民俗活动。2 0 0 2 年于武钢金山店 铁矿退休,现为陈太村牌子锣班传承的代表人物,保管着陈太村七房垮的陈氏家 武睡毒嚷掌瞳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许璐鄂州牌予锣研究 谱,主要从事民间牌子锣的演出和传授。目前带徒两批( 中小学生) 约2 0 人。 截至目前( 2 0 0 7 年1 2 月3 1 日) 为止。其班社成员共有1 5 人,经常活动的成员 有9 人,不经常活动的成员有6 人。在经常活动的成员中,平均年龄为5 6 岁, 其中5 0 _ 吒0 岁者8 人,7 卜8 0 岁者1 人,且均为男性。文化程度最高为高中, 最低为小学( 其中1 人为私塾) ,职业以务农居多,占总数的4 4 。具体情况参 见下表: 表1 2鄂州市陈太村牌子锣班艺人情况一览表 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擅长籍贯家庭住址 备注 陈国民 5 4 男初中: :人喇叭 鄂州鄂州市太和镇陈太村七房垮1 9 5 3 年生 陈冬生 5 3 男高中医生喇叭 鄂州鄂州市太和镇陈太村七房垮1 9 5 4 年生 陈和平 5 7 男初中j f :人 小锣鄂州鄂州市太和镇陈太村七房垮1 9 5 0 年生 陈根送 5 0 男初中务农人镲鄂州 鄂,i 1 市太和镇陈太村七房垮1 9 5 7 年生 陈敬舜 5 l 男高中教师京锣 鄂州鄂州市太和镇陈太村七房垮1 9 5 6 年生 陈绪安 5 3 男初中务农喇叭 鄂州鄂,- i 1 市太和镇陈太村七房垮1 9 5 4 年生 陈敬合 5 3 男小学务农 京锣鄂州鄂州市太和镇陈太村七房垮1 9 5 4 年生 陈绪开7 9男私塾务农 喇叭鄂州 鄂州市太和镇陈太村七虏垮 1 9 2 8 年生 陈友林 5 7男小学 务农人镲鄂州 鄂州市太和镇陈太村七房垮 1 9 5 0 年生 ( 三) 张夏坞牌子锣班 这也是活跃在鄂州梁子湖地区的一个牌子锣班社。班主张远志,男,1 9 3 0 年出生于鄂州是沼山镇张夏垮,2 0 岁时丌始跟随其兄张远保等人学习牌子锣, 因技艺精湛被推选为其家族乐队的带头人,现带徒弟1 0 余人。截至目前( 2 0 0 7 年1 2 月3 l 同) 为止。其班社成员共有1 1 人,经常活动的成员有7 人,不经常 活动的成员有4 人。经常活动的成员中人,平均年龄为5 8 岁,其中4 0 _ _ 4 9 岁者 4 人,7 卜8 0 岁者3 人,5 卜7 0 岁者o 人,且艺人均为男性。文化程度最高为 高中,最低为小学,职业都为务农,具体情况参见下表: 武睡 毒 瞳咧f j q f 宄生学位论立 许璐邵牌子镕f 究 表1 3鄂州市张夏垮牌子锣班艺人情况一览表 姓名 年龄 性别文化程度 职业 擅长籍贯家庭住址 备注 张远志 7 7 男初中务农蛳呐鄂州 鄂州市沼山镇杨井村9 掘1 9 3 0 年生 张远友男小学并农京锣鄂州 鄂州市沼山镇杨井村9 纽1 9 3 5 年生 张远栋男初中务农唢呐 鄂i i鄂州市沼山镇杨井村9 组1 9 3 1 年生 张远台男小学务收京锣鄂州 鄂卅l 市沼山镇杨井村9 蛆1 9 6 2 年生 j k 绪育男初中井农小锣 鄂州郜卅l 市沼山镇杨升村9 组1 9 6 1 年生 张绪文男小学井农 唢呐鄂州鄂州市沼山镇杨井村9 组 1 9 6 4 年生 张金明男 小学 务农鼓鄂州鄂州市沼山镇杨井村9 组1 9 6 3 年生 三、乐器 作为民间器乐乐种,鄂州牌子锣的乐器使用情况是我们调查的一个重要方 面。以下将对鄂州牌子锣所使用的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和丝弦乐器进行分类说明,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 一) 打击乐器 鄂州牌子锣中使用的打击乐器有鼓、锣、四面云锣、钱、梆子、鼓板等六类。 1 鼓 在鄂州牌子锣乐队中鼓的作用非同一般,它是乐队中的“指挥棒”。东门 牌子锣班所使用的鼓共有三种,分别是大鼓、中鼓和小鼓,大鼓的鼓面为牛皮, 鼓身为木制t 漆红漆,鼓身上用黑色毛笔刷有“鄂州城区东门天华乐队”字样; 中鼓鼓面为牛皮,鼓身为木制,漆红漆:小鼓鼓面为牛皮,鼓身为木制,漆红漆。 如图l 所示: 走鼓中鼓小鼓 图l 东门牌子锣班大鼓、中鼓、小鼓圈 武屡毒岔宇嚏硕:t :研究生学位论文许璐鄂州牌子锣研究 大鼓鼓面直径为3 7 0 m m ,鼓身高4 2 0 m m ,如图2 所示: - - - - - - s t o m m - - - - - - - - 大鼓图 图2东门牌子锣班大鼓型制图 中鼓鼓面直径为2 9 0 m m ,鼓身高1 8 0 m m ;小鼓鼓面直径为2 2 0 m m ,鼓身高 3 4 0 m m 。如图3 所示: 一2 9 0 m ,- - 巾鼓图 - 一2 2 0 n 小鼓图 3 4 0 t l t 图3东门牌子锣班中鼓、小鼓型制图 张夏垮牌子锣班使用的鼓是堂鼓和边鼓。堂鼓的鼓面为牛皮,鼓身为木制, 没有刷油漆,原木色;边鼓鼓面为猪皮,鼓身为木制,没有刷油漆,原木色。如 图4 所示: 武睡音- :k 彳茬碗。i :研究生学位论文 许璐( 锦州牌予锣f 究 堂鼓迪鼓 圈4张夏垮牌子锣班堂鼓、板鼓图 章鼓鼓面直径为2 1 5 m m 鼓身高1 7 5 r a m ;边鼓鼓面直径为2 3 7 m r a 鼓身高 9 5 r a m 。如图5 所示: :二二二二:f l 二一1 “ 一2 1 5 ,_ l - + 一 堂鼓囝板鼓图 田5张夏墙牌子锣班堂鼓、扳鼓型制图 2 锣 锣在乐队中起着烘托气氛的作用。在东门牌于锣班中使用了五种锣,它们都 是金届制品,有头锣、低音锣、中音锣、高音锣、小锣。鄂州牌子锣在“走打” 过程中,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一件乐器即头锣。故在艺人中流行“头锣开道”这个 说法。其他诸锣则簧于乐队中。如图6 所示: l 武睡 毫亨诧删i d f 究生学位论尘 许璐 鄂州牌了锣研究 头锣低音锣 中音锣高音锣 小锣 图6 东门牌于锣班头锣、低音锣、巾音锣、高音锣、小锣图 头锣直径为5 0 0 m m ,厚为5 r a m i 低音锣直径为3 6 0 m m ,厚为8 m m :中音 锣直径为3 2 0 m m ,厚为l o m m ;高音锣直径为3 1 0 m m ,厚为l o m m ;小锣直径 为2 2 0 m m ,厚为2 0 m m 。如图7 所示: l 芹一 l :l 头锣图低音锣图中音锣图爵音锣图小锣囹 图7 东门牌于锣班头锣、低音锣、中音锣、高音锣、小锣型制图 3 四面云锣 四面云锣,体呜乐器,金属制品。在东门牌子锣班运用较广泛。如图8 所示 嘶 0 川= 一 ,llllll f_一 + 武唾 毒手嚏顶l 研,生 位* 女 许璐鄂州牌于镕目f 究 i 图8 东门牌子锣班四面云锣图 左边两面云锣直径都为1 4 0 m m ,厚度为:l o m m ,音高自上而下分别为9 2 一;右边两面云锣直径都为1 2 0 m m ,厚度为:1 2 m m ,音高自上而下分别为c 3 e 3 。如图9 所示: 四面云锣固 图9 东门牌子锣班四面云锣型制图 4 钱 钹在乐队中的地位与锣类似。东门牌子锣班使用了两种钹,一种是吊钹,另 一种是小钹。二者都是体鸣乐器,属金属制品。如图1 0 所示: 武睡音蠹军t 鼋碰i 研究生学位论女 许璐鄂州牌f 镕研究j 吊锰 图1 0 东门牌子锣班吊镀、小镁围 吊钹的直径为3 6 0 r a m ,小钹的直径为2 9 0 r a m ,如图1 1 所示 啦 吊钹图 啦 小锻图 图1 l 东门牌子锣班吊钱、小谊型制图 5 梆子 由东门牌子锣班成员晏生祥师傅自制的一种体鸣乐器,木制。如图1 2 所示 圈1 2 东门牌子锣班梆子图 一i 7 武睡 辜掌慧硕研究生学位论史 许珊鄂州牌子锣研究 这个自制的梆子,长2 0 0 r a m ,宽6 5 r a m ,高4 0 t u r n 。如图1 3 所示 梆子瞬 图” 末门牌子锣班梆予型制图 6 鼓板 鼓板又叫云板,由三块腰形的木板用绳穿编而成,体鸣乐器,木制品。如图 1 4 所示: 国“ 张夏垮牌子锣班鼓板图 鼓板全长2 6 5 m m ,最宽处长为6 4 m m 最窄处长为4 8 r a m ,厚度为8 m m 。 如图1 5 所示: 武堆 鲁彳嚏删o i 兜生学位论女 * 璐邵十h 牌 锣研e t 4 9 u i 【花开乐】 昆曲、高 好汉歌 【大悲】 腔等戏曲 注:在最后一个程序“走轿”中,牌子锣演奏八首乐曲,每首乐曲之间用锣鼓经【走槌】进 行连接。 主观描述: 到达新娘家已经是上午1 1 点了,新娘家的院子里挤满了女方的亲戚朋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汉字课标解读课件
- 血细胞直方图
- 小学生药品安全认知教育
- 信息技术键盘操作
- 小脑肿瘤手术配合
- 小细胞肺癌的诊治共识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标准
- 小学实习汇报总结
- 细胞治疗展厅设计
- 销售季度业绩汇报
- GB/T 3098.15-2023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 兰花花叙事曲二胡曲谱
- 调解协议书电子版5篇(可下载)
- 材料性能学(第2版)付华课件1-弹性变形
- GB/T 4909.4-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扭转试验
- PDCA质量持续改进案例一:降低ICU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 2023年烟台蓝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初中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维护祖国统一)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作业设计样例
- 幼儿园绘本故事:《骄傲的大公鸡》 课件
-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