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pdf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pdf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pdf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pdf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 一: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 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 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 涉密论文口 本学位论文属在l 月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非涉密论文囱 。 e l 期:塑 ! :丝蜓 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许珏以幕府起家,后数次随使欧美进而被派为首任驻意公使,期满回任,官 终广东候补道。本文从晚清外交、禁烟、新学新政方面,论述了许珏一生的思想 活动及其贡献,并试图通过考察许珏来揭示晚清的政治形势与外交形势。作为一 位外交官,在处理晚清外交纠纷,保护在美华工利益,竭力维护国家主权上,许 珏能够提出自己的外交思想及解决策略。在晚清禁烟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禁 烟思想和措施,推行乡约禁烟,膏捐加征以“寓禁于征 ,并在中英烟捐交涉中, 据理力争,维护了中国利益,其禁烟思想与实践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禁烟事业的发 展。随着西学东渐,许珏注重经世致用,与时俱进,主张学习西方,注意西方政 治、经济制度,注重发展农工商业,兴办国债,发展文教。虽然因时代及个人识 见等局限,许珏的思想不乏传统保守之处,其建议与有关活动也未尽能合乎实际, 收得理想的成效,但是爱国忧民,勤政务实,公忠体国,贯穿了他的一生,并且 做出了历史的贡献。 关键词:许珏;晚清;外交;禁烟;新学 作者:孙志军 指导老师:李峰教授 a b s t r a c t t h ep a t r i o t i co f f i c a lw h ow o r r i e da b o u tp e o p l ei nt h el a t eq i n gd y n a s t y - - - - r e s e a r c ho nx uj u e t h ep a t r i o t i co f f i c a lw h ow o r r i e da b o u tp e o p l ei nt h e l a t eq i n gd y n a s t y - - - - - - - - - - 。r e s e a r c ho nx uj u e a b s t r a c t x uj u e ,w h ob e g a nh i sp o l i t i c a ll i f eb yt a k i n gp a r ti nt h eo f f i c i a l d o m ,h a db e e n a p p o i n t e dt ob et h ef i r s ta m b a s s a d o rt oi t a l ya f t e rv i s i t i n go c c i d e n tm a n yt i m e s a n d t h e nh ew a sa p p o i n t e da sa l t e r n a t em a y o ro fg u a n g d o n gp r o v i n c ew h e nh ew e n tb a c k f r o ma b r o a da f t e rt h e e x p i r a t i o n o fa p p o i n t m e n t t h e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v i t i e sa n d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h r o u g h o u th i sl i f ew i l lb er e s e a r c h e df r o mt h ed i p l o m a c yo ft h el a t eq i n g d y n a s t y ,o p i u mb a n n i n g ,n e wl e a r n i n ga n dn e wd e a l t h i sp a p e rw i l lt r yt or e v e a lt h e p o l i t i c a la n dd i p l o m a t i cs i t u a t i o no f t h el a t eq i n gd y n a s t yb yr e v i e w i n gx uj u e a sa n e n v o y ,x uj u ew a sa b l e t oh a v eh i so w nd i p l o m a c yi d e a sa n ds o l u t i o n so nt h e d i p l o m a t i cd i s p u t e s h ed e a l tw i t h ,t h er i g h to fc h i n e s el a b o u r si na m e r i c a nh e p r o t e c t e d ,a n dt h es o v e r e i g n t yo f c h i n ah ed i dh i su t m o s tt od e f e n d a b o u tt h ep r o h i b i t i o no f o p i u mi nt h el a t eq i n gd y n a s t y ,h ep r o p o s e da s e r i e so fi d e a sa n dm e a s u r e st h a tp r o m o t e dt o f o r b i do p i u mb yt h ec o u n t r y s i d eo r d i n a c e s ,t h eu n i f i e dt a xt h a tw e r ei m p o s e da n dt h em e a s u r e s o fs u m p t u a r yt a x a t i o n , w h oa l s os a f e g u a r dt h ei n t e r e s t so fc h i n ab ym a k i n gh i su t m o s te f f o r t s t od i s c u s sw i t hb r i t a i no nd e a l i n gw i t ht h ed i s p u t e so no p i u m h i si d e o l o g i c a lo fo p i u m b a n n i n ga n dp r a c t i c a la c t i v i t i e sh a dp r o m o t e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p r o h i b i t i o no fo p i u mi n c h i n ao b j e c t i v e l y w i mw e s t e r nl e a r n i n gi n t r o d u c e di n t oc h i n a , x uj u ep a i da t t e n t i o nt o p r a g m a t i c i s mk e e p i n gp a c ew i t ht h et i m e s ,w h oa l s oa d v o c a t e dl e a r n i n gf r o mw e s t e r n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 n o t i c i n gt h ew e s t e r np o l i t i c a la n de c o m o m i cs y s t e m ,e m p h a s i z i n go nd e v e l o p i n g t h ea g r i c u l u t r e ,i n d u s t r ya n db u s i n e s so fo a i n a , i n i t i a t i n gg o v e r n m e n tb o n d sa n dd e v d o p i n g 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 t h o u g ht h ei d e a so fx uj u ew h i c hh a ds o m ec o n s e r v a t i v eb e c a u s eo f t h et i m e a n dh i sp e r s o n a lt h o u g h t sa n dh i sa d v i c e sa n da c t i v i t i e sw h i c hw e r e n ti na c c o r dw i t ht h ef a c t s t h ep a t r i o t i c0 f f i c a lw h ow o r r i e da b o u tp e o p l ei nt h el a t eq i n gd y n a s t v 一一r e s e a r c ho nx uj u e a b s t r a c t a n da l s od i d n ta c h i e v et h ei d e a lr e s u l t s ,h ew a sa l w a y sp a t r i o t i c ,d i l i g e n t ,p 豫g 呦t i ca n dl o y a l t ot h ec o u n t r yt h o u g h o u th i sl i f e ,w h om a d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o f h i s t o r y k e yw o r d s :x uj u e ;t h el a t eq i n gd y n a s t y ;d i p l o m a c y ;o p i u mb a n n i n g ;n e w l e a r n i n g h i w r i t t e n b y : s u p e r v i s e db y : s u nz h i j u n p r o l if e n g !:_r, 录 绪 仑1 一、许珏生平与选题意义1 二、相关学术研究与资料综述“3 三、论文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5 四、创新与不足5 第一章许珏与晚清外交6 第一节外交思想与外交策略6 一、对中外关系的认识:6 二、以夷制夷的策略8 第二节多方争取中国利权l o 一、参与中美华工交涉1 0 二、力争提高关税1 4 第三节积极维护中国主权- ”1 5 一、分析中日战争局势及提出对策1 5 二、日俄战争应预筹归宿以存主权1 7 三、注重教务以维护主权2 0 第二章许珏与晚清禁烟”2 3 第一节许珏力主禁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2 3 一、晚清禁烟的历史背景2 3 二、许珏的禁姻思想2 5 第二节许珏力行禁烟的筹划与实践2 7 一、乡约禁烟2 7 二、加征膏捐、寓禁于征- 2 9 三、中英烟捐问题交涉3 1 四、禁烟成效3 3 第三章许珏与晚清新学新政3 6 第一节 许珏与西学3 6 一、对西学的认识3 6 二、政务思想3 7 三、推动中西交流3 8 第二节许珏与洋务新政4 1 一、注重发展工商业4 1 二、支持兴办国债4 2 三、开办新学、发展文教4 5 结语4 9 参考文献5 1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5 6 附录许珏生平简表5 7 后记5 9 i 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绪论 绪论 一、许珏生平与选题意义 ( 一) 许珏生平 许珏,字静山,别号乐徐老人。1 8 4 3 年3 月2 7 日生于无锡城郊一个商人家庭。 许珏系出唐睢阳太守远后,原籍安徽歙县。历宋迄明,代有名德。七世祖如绣, 于康熙初迁无锡。曾祖博、祖宫桂、父德桓,均以耆贤负乡望,赠资政大夫。许 珏从小不但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也感受着“经磋跌,益自励 的徽商创 业精神。他把商人的开拓创业精神和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 理想,升华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实践在以后的办外交过程和禁烟 事业中。 许珏从小聪明好学,7 岁就读于薛子宪塾馆,薛是当时无锡城中有名的严师, 在其教育下,许珏1 5 岁就写出了一手好的八股文章,名噪无锡、金匮两县。1 8 6 3 年,许珏2 0 岁时中了秀才。当时山西学政朱酉山对他的八股文十分欣赏,特地邀 请他去山西帮助批阅科举试卷达三年之久。当见到许多地方连畦接畛的栽种罂粟, 深感忧虑和不安,为此立下禁绝鸦片的决心。 1 8 7 7 年,经同乡薛福保的推荐,入四川总督丁宝桢的幕府。1 8 8 4 年,许珏随 张荫桓出使美国、日本、秘鲁,许珏使美3 年对这一时期的美国排华运动高度关 注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1 8 8 9 年,以参赞身份随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 在伦敦,许珏得知伦敦禁烟会组织反对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消息,就联合禁烟 会人士要求英国政府禁止向中国输入鸦片。1 8 9 2 年,母亲病故,许珏要求回乡丁 忧。1 8 9 3 年,许珏又以参赞身份随出使美国大臣杨儒赴美。面对美国禁止华工入 境,许珏促使并协助杨儒与美交涉,终使美国与中国订立了保护华民约款6 条。 1 8 9 5 年,因病归国。出使期间,许珏最关注的是所驻国的政治、财政、教育和外 交等,特别是看到当时有利的禁烟环境,更加坚定其禁烟的决心。对于清廷的财 政困难,许珏建议清政府仿西方发行国债,增加政府的收入,进行工商和矿务建 设。为了保护本国工商业,要求加重关税。回国后,他一连向清廷上了几个奏折, 要求清政府下令禁烟和修改关税税则,清廷不予置理。许珏愤懑之余,托病回无 锡,不久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幕。1 8 9 8 年入山西巡抚胡聘之幕。1 9 0 0 年,许珏回无 绪论 爱困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 锡在城区埃实学堂设立了禁烟医局,一时收效甚好。由于八国联军入侵,许珏随 江苏巡抚鹿传霖北上勤王,行至山西,辛丑条约签订,方折回无锡。1 9 0 1 年, 清廷任命许珏以道员身份去广东筹款。 1 9 0 2 年许珏以候补道充出使意大利国大臣,除外交事务,他留心考察意国的 政治、财政、关税、商务、银行,并翻译了财政汇考、关卡税则、考察商 务、银行章程等书籍以及提出的种种经济建设方案。1 9 0 6 年许珏离任回国。 1 9 0 8 年,许珏又以候补道被派往广东,主持禁烟事宜。上任后,许珏大力推 行禁烟,面对中英烟捐交涉,据理力争,使鸦片贸易量锐减。中英于1 9 1 1 年5 月 8 日签订中英禁烟条件,外务部同意加税停捐,许珏征收烟捐的努力被迫终止。 辛亥革命以后,许珏回到无锡。1 9 1 6 年1 0 月2 4 日辞世,终年7 4 岁。 ( 二) 选题意义 许珏“一生而历二世,横跨晚清和民国两个时代,纵观许珏一生的社会活动, 主要集中在游幕、出使与力主禁烟方面。1 8 6 4 年许珏随幕山西时,有感于烟毒泛 滥,从此,禁烟成了许珏追求的目标。后许珏入丁宝桢、阎敬铭、张之洞幕,幕 僚生活的历练,造就了许珏果敢干练的办事能力。许珏一生四次出使,而这一时 期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时期,研究这样一个人物有利于了解当时中国人所采取 的应对措施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作为晚清官员,在晚 清风云之际,许珏不是赫赫有名,但其丰富的经历,也在历史的史册中留下了深 深的印记。研究许珏意义有以下几点: 首先,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尚未有研究许珏的专门著作,学术论文寥寥 无几,主要有辛益、杨芳的清季首任专差驻意大利公使许珏评介,王宏斌的清 季广东禁烟运动与中英外交争执,田海林、张志勇的许珏与晚清禁烟运动等, 缺乏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许珏的研究予以深入地推进。 其次,许珏的社会地位。许珏是近代中国较早的外交官,随张荫桓、薛福成、 杨儒出使欧美各国,也是清政府首任驻意公使,从近代外交史的角度考虑,研究 许珏无疑是有意义的,在当时的大变革时期,这样的研究有利于理清许珏从幕僚 到外交官的历史活动及其思想变化,了解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当时意大利社会状况, 充分认识近代外交发展变化的历程。 最后,通过研究许珏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大变革环境下中国社会的各种 关系,了解中国在复杂的社会变革下,人们的思想矛盾与变化特点,了解烟毒泛 2 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 绪论 滥及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也是外交问题所作的努力,提供历史借鉴。 二、相关学术研究与资料综述 ( 一) 相关史料著作 陶世凤复庵先生集( 沈云龙近代中国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2 3 辑,文 海出版社1 9 6 8 年版) ,许珏撰复庵遗集( 沈云龙清末民初史料丛刊第4 9 种,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 9 6 8 年版) ,收录了许珏的奏议、禁烟牍存、文、诗、 书札、家书节录及墓志铭等,是研究许珏的集中而重要的资料。 无锡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无锡市历史名人传第1 辑( 1 9 8 0 年版) ,其中 详细介绍了许珏的生平及其主要活动,具有参考价值。 孙伯亮许珏史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 究委员会无锡文史资料第1 3 辑,1 9 8 6 年版) 详细记录了其一生主要活动,是 研究许珏主要活动的重要资料。 闵尔昌碑传集补( 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明文书局1 9 8 5 年版) ,收录 了马其昶清故出使义国大臣许公墓志铭,介绍了许珏的一生及其活动,并对其 主要的禁烟和出使活动作了评价。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未刊军机处录副奏折、朱批奏折、电报档等, 记录了许珏出使期间关于处理外交方面的奏折和关于禁烟方面的奏折,是研究许 珏出使和禁烟活动的重要资料。 王彦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 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 辑, 文海出版社1 9 8 5 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 广西师大 出版社1 9 9 6 年版) 、清实录( 中华书局1 9 8 5 - - 1 9 8 7 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 馆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版) 、谕折汇存( 文 海出版社1 9 6 7 年版) 和京报、申报等其中同许珏有关的记载,有利于我们 了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许珏在其社会环境中主要活动及其贡献,这都是我们研 究许珏的重要资料。 ( 二) 相关研究著作 吴宝晓著初出国门:中国早期外交官在英国和美国的经历( 武汉大学出版 社2 0 0 0 年版) ,以中国早期驻外使节为中心,对中国早期近代化过程中双重任务 作积极探讨。作者以近代化为中心,论证了清末选择外交官的指导思想为通洋务 与知国体,也论证了许珏等外交官在处理外交方面的主要思想,促进了中国与近 3 绪论 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 代世界相适应。 梁碧莹艰难的外交晚清中国驻美公使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2 0 0 7 年 版) ,透过对驻美公使群体的研究,论述了各个时期驻美公使的主要活动。本文第 六章“绝域使才”张荫桓,论述了许珏等人对华工的态度和措施。 李兆祥近代中国的外交转型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8 年版) 、丁名 楠著帝国主义侵华史( 人民出版社1 9 7 3 年版)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 世纪出版集团2 0 0 6 年版) ,王绍坊中国外交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1 9 9 8 年版) 等,这些著作都是研究晚清历史特别是外交史的重要著作。 ( 三) 相关论文 对于晚清驻外使臣的研究,学术界已有所开展,对使臣的个别人物如曾纪泽、 郭嵩焘等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是整体的研究还很不够。与本选题内容相近的 学术论文为:辛益清季首任专差驻意大利公使许珏评介( 河南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 0 0 6 年6 期) ,分三个部分论述了许珏的游幕及出使生涯,出使意大利 和外交思想。王宏斌清末广东禁烟运动与中英外交争执( 近代史研究2 0 0 3 年6 期) ,从广东“牌照捐 的内部酝酿,“牌照捐的推行与中英外交争执,“加 税停捐 的北京外交谈判等方面论述了许珏在广州禁烟的情况。田海林、张志勇 许珏与晚清禁烟运动( 载王宏斌主编:毒品问题与近代中国,当代中国出版 社2 0 0 1 年版) ,从对中外禁烟的认识,筹划山西禁烟,乡约禁烟与寓禁于征,在 清末禁烟中的表现,禁烟与外交等方面论述了许珏在各个时期的禁烟情况。夏泉 的硕士论文中国早期驻外公使的群体研究( 1 8 7 5 1 8 9 4 ) ) ) ( 南京大学档案馆1 9 9 0 年藏) 、任云仙晚清驻外使臣的群体构成与知识结构( 贵州社会科学2 0 0 5 年 3 期) 、吴佩林论晚清政府对遣使驻外的调适(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 0 0 5 年4 期) 、朱邵华晚清驻外使节制度的创立(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 0 0 5 年2 期) 、祖金玉清末驻外使节的宪政主张( 南京社会科学 2 0 0 5 年0 4 期) 、王宏志清末首批驻欧使节之派遣(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 会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文集,自强运动( - - ) 外交,台湾商务印书馆1 9 8 5 年 版) ,这些文章是关于外交使臣的整体研究和专门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许珏当时 所处的历史时期,了解当时的历史特征,更加清楚的认识许珏。 由对以上著述的研读与解析可见,对许珏研究,一是只是涉及某一时间的某 一方面;二是只是对某一专题的研究,未能全面的反映许珏的主要活动及其思想。 4 墨里垡垦堕堕塑宣垦二二堡堡型壅丝笙 三、论文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基本框架 绪论,首先,对许珏生平进行简要的介绍,说明选题的研究意义:其次,通 过相关学术研究与资料综述,展现目前对许珏研究现状,理清写作思路。 第一章,论述许珏与晚清外交,通过对晚清外交现状的分析,探析许珏的外 交思想与外交策略,并论述其在处理中外纷争,保护国家主权与利益方面所做出 的贡献。 第二章,分析晚清禁烟运动背景,探析许珏的禁烟思想,及其在乡约禁烟、 膏捐加征以“寓禁于征”、中英烟捐交涉等禁烟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效。 第三章,论述许珏与晚清新学新政,通过许珏对西学认识,探析其政务思想、 发展农工商、支持兴办国债、开办新学、发展文教,以及在推动中西交流等相关 问题。 结语,对本文进行总结性的概括并得出结论。 ( 二)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以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在尽可能全面占有资料的基 础上,借鉴已有学术成果,以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以许珏做个案 研究,但并不限于许珏,而是把许珏放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中外关系的发展及 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广阔历史背景下进行研究,客观、准确地研究与评价许珏。 四、创新与不足 本课题运用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参阅大量文献史料入手,结合许珏 所处的时代背景,力求全面地系统地研究许珏一生的主要活动与思想变化,客观 地予以总结和评价其历史地位,弥补有关许珏研究的缺失与不足。本课题主要从 晚清外交、禁烟及新学新政三方面,对许珏进行了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并希冀 通过对许珏的个案研究,来透视晚清时期变局激荡所展现的时代特点,以及对国 家与社会的深刻影响。 本文的不足之处,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收集资料不够全面,同时出于笔者个 人能力有限,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还不够成熟,对于文中不足之处,有待日后进一 步学习和提高。 5 第一章许珏与晚i 卉外交 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 第一章许珏与晚清外交 1 8 8 4 年许珏随张荫桓出使美国,1 8 8 9 年以参赞身份随薛福成出使英、法、意、 比四国,1 8 9 3 年又以参赞身份随杨儒出使美国,1 9 0 2 年被任命为首任驻意公使。 许珏一生四次出使西方,通过对西方国家的考察认识,其思想不断发生变化,在 处理中外关系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外交思想和策略,并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及 华侨华工利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一节外交思想与外交策略 一、对中外关系的认识 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历史和传统等原因,中国以“天朝上国 自居,把四 境以外的国家视为“夷狄,夷狄来中华是来朝贡的,中国国威远播,当然是受贡 国。清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管理对外事务的机构,由礼部负责接待藩邦、属国和外 国的贡使。同时,为了防止西方国家的骚扰,维护封建统治,乾隆以来清政府奉 行闭关政策,“夷夏之辨”的观念日益封闭和狭隘,逐渐演化为“与海外事势夷情, 平日置之不讲 ,以“伪谈异域为戒”,以办理夷务为耻的不正常心理。这种 外交模式因近代欧洲国际秩序的出现,逐渐陷入了危机。自1 8 4 0 年起,通过两次 鸦片战争,英法伙同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套在中国脖颈上, 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遭受严重损害。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追逐步改变对西方国家的态度与政策,调整对 外方针。1 8 6 1 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专门管理对外交涉事务,1 8 7 3 年同治帝首 次接见外国驻华公使,1 8 7 5 年首次派郭嵩焘出使英法等国,由此逐渐开始向近代 外交的转型,逐步认可和趋同西方的外交原则,因此也导致了清政府在外交上表 现出很强的依附性、实用性和由被动逐渐向主动过渡的特点。 清政府所推行的新外交政策并不被传统的保守人士所接受,他们仍沉湎于以 往朝贡制度的模式,不愿正视变化迅速的世界,不理解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与必 要。当郭嵩焘被任命为中国驻英公使时,李慈铭在日记中写到:“郭侍郎文章学问 。姚莹: ,东溟文后集卷8 ,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6 辑,文海出版社1 9 6 6 - 1 9 8 2 年版,第7 7 0 页 6 鍪旦垡垦塑些塑宣望二二堡堡婴窒至二皇堡堡量堕塑坌銮 世之凤麟,此次出山,真为可惜。o 许珏曾询问大学士阎敬铭“今正士亦有善外 交人者乎? 阎答日“焉有正士而屑为此。 可以看出当时包括大臣在内的许多 国人对外交的鄙视态度。1 8 7 6 年李鸿章曾对沈葆桢慨叹:“使才本难其选,欲稍有 资望者更难。总署再四催索,敝处亦无以应。人莫不求官,而不求出使。其愿出 使者,又恐不甚可靠也。 “人莫不求官,而不求出使”,生动地揭示了选派使 臣的困难。观念的落后和近代外交人才的缺失、外交知识的贫乏是导致中国外交 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外交的失败又导致了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许珏显然已经认 识到了这种对“夷务”的鄙视态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因而发出“惟无正士故至 此 的感慨。 许珏的外交思想也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体现出“中体西用 的主旨。 一方面,他认为“本源之计,大抵忠、信、笃、敬虽异族亦能感孚,取谋必周咨 乃能肆应”。“莫如孔孟遗言确有依据,论语中所答许多问政之言,字字颠扑 不破”, 可以“补偏救弊 来处理中国的内政外交。面对中国当时面临的变局, 他认为目前邦交大计“不独宋明以来攘夷之论无所施,即汉唐以来的驭夷之术亦 无用,惟有力求三代盛王之用心自治,治人方不落人后,著中庸九经以修身尊贤 为始事,以柔远人怀诸侯为终事 , 体现了其推崇古代圣王心治原则和传统的诚 信外交。另一方面,他能够积极学习西方近代外交观念,依据国际法和条约处理 当时外交事件,据理力争,维护主权。在请求洋药加税时,针对当时官员“国势 衰弱至此,纵有条约亦何足”,感叹“观中国应得利遗失于冥昧之中者何可胜数, o 主张按照曾纪泽与英外交部所定洋药税厘并征之约内第五条,拆包零卖后抽厘一 成。日俄战争中,他认识到中国虽严守中立之例但仍惨遭荼毒之痛,“异日两国罢 兵之后,我之主权将一失而不可复”。 因此许珏上东省日俄构兵预筹归宿折, 建议清政府利用日俄两国精疲力竭之机,在外交上抓住主动权,争取解决东三省 问题,恢复对东三省的主权,并提出了“特颁国书以明息争宗旨”;“召见两国使 臣,以申告情谊 ;“另议东省约款以戢两国兵端”;“商请美国调停以全中立主义 o 郭廷以:郭嵩焘先生年谱第2 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 9 7 1 年版,第4 9 9 、5 2 6 页。 国马其昶:清故n j 使义国大臣许公墓志铭,复庵遗集,沈云龙:清末民初史料丛书第4 9 种,成文出 版社有限公司1 9 6 8 年版,第1 页。以下有关复庵遗集注释同此的不在赘述。 函复沈幼丹制军,光绪二年正月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6 ,第2 页 田恭报j 洋口期折,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复庵遗集奏议二,第2 页。 由与曾再韩,葵卯五月,复庵遗集书札卷4 ,第1 4 页。 白与宗湘文,复庵遗集稍札卷l ,第5 页。 o 请修改税片折,光绪二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日,复庵遗集奏议一,第1 2 页。 和敬陈管见折,光绪三十年卜月,复庵遗集奏议二,第1 3 页。 7 第一章许珏与晚清外交 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 等四项建议。对于中国在澳门高沙地方设关卡征收洋药税厘案,许珏据理力争“岂 有在中国地方稽查烟膏牌照,葡人乃出尔反而阻扰之理 ,坚持认为在高沙设厂 是中国内政,外人不得干预。许珏出使意大利后,当膏引招商撤销时,他还极力 坚持,并主张聘请国际法学律师,据约驳辩。当时国际强权政治当道,弱国必须 屈从于强国的意志,正如近代思想家王韬所说:“国强则公法我得而废之,亦得而 兴之;国弱则我欲用公法,而公法不为我所用”。日本近代政治家伊藤博文说过: “两国国力相当,外交便是艺术;两国国力悬殊,外交便是摆设。许珏能够依 据国际法和条约据理力争,显示出他的国家主权观,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呼声 与要求是很可贵的。 二、以夷制夷的策略 “以夷制夷”原是古代中原王朝对周边非华夏民族的一种制驭策略和传统手 段,如汉书晁错传日:“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明史李材传亦 日:“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 。到了晚清成为主要的外交 政策和策略,即“希望利用列强在华利益上的分歧,通过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 来对抗另外的国家 ,谋求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 晚清最先提出这一主张的是近 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禁烟期间针对一些保守的封建官僚提 出的“封关禁海”,提出“此中控驭之法,似可以以夷制夷使其相间相睽”,o 后经 以李鸿章等洋务派的发展,1 9 世纪7 0 年代末8 0 年代初,“以夷制夷 成为清廷在 外交操作中借外力进行有限抗争的外交策略和外交手段。 1 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列强们“阳托和好之 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许珏 在帝国主义大举入侵而自身实力不足以抵抗侵略的情况下,也逐渐形成了新形势 下的“以夷制夷 外交策略,并加以运用于外交实践。 中法战争后,面对日益严重的边疆危机,许珏起初建议与美国联合,借美国 o 敬陈管见折,光绪三十年十月,复庵遗集奏议二,第1 3 1 6 页。 辔呈复督院澳门高沙地方设厂稽征葡官不应干预,宣统二年七月初四日, 复庵遗集禁烟牍存五,第l l 页。 王韬:设园文新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9 8 年版,第3 0 页 国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生活书店 9 4 7 年版,第8 页 o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卷1 ,上海辞书i l l 版社1 9 8 6 年版,第1 0 8 6 页。 西周弘:共性与差异:中欧伙伴关系评析,中国社会科学i j j 版社2 0 0 4 年版,第8 8 页。 o 林则徐: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林则徐集奏稿,中华书局1 9 8 5 年版,第7 9 5 页 西栾兆鹏:筹议海防折,李鸿章全集,时代文艺 i :版社1 9 9 8 年版,第1 0 6 3 页。 8 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第一章许珏与晚清外交 的力量制约欧洲各国的侵略,认为:“方今法踞越南,英取缅甸,昔年所谓七万里 外之海国,今日已成犬牙相错之邻封,疆场之衅不可豫知 。在这恶劣的周边环境 中“一旦有违言,滇距京师八千余里,粤亦六七千里内,调度既苦鞭长莫及,而 一切攻守器械向之购办于外洋者,届时或且诡讫公法自居局外形格势禁,使我束 手坐困,纵或幸而相助,而欧洲之人机械百出亦无无异于拒虎进狼,则择交之道 不可不审也 。然则中国“今日欲联外交固未有善与美者也”,“以缔交于外 ,等 到中国“异时相需之指臂也 。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许珏分析了各国情形。英国“风俗 人情似不如美国朴厚,水土气候亦不如美之清和,独其政事综核精严,官吏上下 绝无丝毫欺饰之弊,则略与美同”;“法政远逊与英,其民即不耐劳,又不能俭, 人情嚣动,朝野皆有竞争之心”。而英法对华“皆有玩视之意”。对于德国,许珏 认为“德人反覆于英、俄之间,向背不常,其君尤少年喜事 ,“其人粗疏而好言 用兵”,胶州之役可见,但“于吾华实不能为大患”。因此,许珏认为中国最大的 隐患在于英、日,对于英、日要“阳结好,阴为提防”,德与法“当委蛇权宣应付 者也”。而美国“人情朴厚,政事修明,良由草昧初开,真气未磐 ,o “方今外侮 环生,各国乘间要挟,惟美国仍恪守约章从不多事”,“近年来我于俄、英、德、 法皆有借款,独未及美,实则美用心公平迥在诸国之上”。“美国独处一洲,当中 美立约之始明言他国如欺貌不公,美愿为之居间和解。因此主张联美“排解 纷争 ,“当诚信相结,患难相依者也”。 以此为宗旨应付,外侮必然日减。由于 当时美国侵华政策的隐蔽性,导致许珏没有对美国对华政策的侵略性保持清醒的 认识,其实美国打着“和平”的旗号,虽没有对中国领土侵略,也以“一体均沾” 取得了更多特权,是不可能救助贫弱的中国的。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后,许珏又建议联俄。清政府派李鸿章与俄国订立 同盟密约,许俄于东北借道筑造铁路等利益,英日等国大为不满,许珏认为:“英 自悔失计,因而偏播谣言谓俄意叵测,中国堕其术中,导致不明外交的士大 夫被蒙蔽愚弄,呼吁“联英防俄”。而“俄人与我二百年来尚无衅隙,东西北三面 疆土连几及二万里,俄自知为英所忌,俄尤不欲中国为英所愚。中国如果处置得 宜推诚相待,料俄断不先英发难,且今日东三省已允筑路,旅顺已允作租借,既 国上座师许星叔先生,丙戌,复庵遗集书札卷l ,第2 - 3 页。 西与宗湘文,复庵遗集书札卷l ,第5 页。 辔请慎外交饬内治折,光绪二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日,复庵遗集奏议一,第3 页。 9 第一章许珏与晚清外交 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 予俄以莫大之利,而又轻信局外挑衅之说致启猜嫌,是以利予俄而仍不得俄之助。 谋国之道岂宜进退无据若此,在当时英日同盟的情况下,联英即欲联日,“绝无 明耻复仇之心 。许珏认为俄在甲午战后帮助中国夺回了辽东半岛,是“以夷制夷 外交策略取得的成功,且当时“俄法之交方密,与俄合即法亦当捐弃小嫌以待之”, 与俄联合,即可以阻止中国对外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保护清政府在国际上的地位 和利益。但是,三国干涉还辽后,俄、法借款鸣晌瓜分序曲,德国借机强索汉口、 天津租界。随后还有俄强租旅顺、大连,英占威海卫,德占胶澳,各国掀起了瓜 分中国狂潮。 虽然许珏对国际上各种联盟关系及各国矛盾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提出了“慎 外交以弭隐患”主张,从国家利益和外交形势而产生联美、联俄等“以夷制夷 的外交策略,认识到利用列强矛盾来阻止或延缓战争,减少或消弥列强的某些勒 索,以维护中国国家利益,这是正确的。但他没有认识到“以夷制夷”得以运用 的基础是以国家实力为后盾,在当时列强图谋瓜分中国的情势和清政府实力不济 的情况下,把“以夷制夷 作为抵制外国侵略的方针和办法,把中国的生存与安 全完全寄托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上,不可避免会造成引狼入室,“众夷制华”的 恶果。三国干涉还辽后,俄、法借款鸣响瓜分序曲,德国借机强索汉口、天津租 界。随后俄强租旅顺、大连,英占威海卫,德占胶澳,各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当然,在当时清政府积弱的情况下,这种“以夷制夷”的外交方针也是一种无奈 的选择。 第二节多方争取中国利权 一、参与中美华工交涉 华工问题是晚清外交史上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显著问题。 清政府的华工出洋政策从禁止到合法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而第二次鸦片战争 后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华工出洋在法理上合法化,在规模上也有了空前扩大。 1 9 世纪4 0 年代中期,美国西部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野,面积占美国全部领 土的一半。从1 8 4 8 年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 s a c r a m e n t o ) 发现金矿到1 8 8 2 年 美国禁止华工入境,3 3 年间去了约3 0 万华工,平均每年约万人,他们对美国西部 o 请慎外交饬内治折,光绪二十四年十月二十四同,复庵遗集奏议一,第1 2 页。 1 0 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第一章许珏与晚清外交 开发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尽管如此,美国国内的排华运动仍逐渐猖獗。美国 排华原因甚多。首先,种族主义势力的影响。1 9 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出现排华 的种族主义势力。他们对华人进行污蔑和排斥,叫嚣“允许一个劣等种族进来, 就是自取灭亡 。 到1 9 世纪7 0 年代,经济危机爆发,爱尔兰移民与华工在工作 机会上发生激烈竞争,他们认为是华工夺走了他们手中的工作,主张把华工驱赶 出美国。其次,美国排华运动与当时美国国内政局也有很大关系。由于美国共和 党和民主党在入主白宫的大选中势均力敌,为拉拢选票,两党竟相推出排华方案, 排华由加卅i 向外扩散,成为全国性运动。因此,美国排华也是美国民主、共和两 党政治斗争的产物,中国移民实际上成了美国两党政治交锋的牺牲品。再次,排 华运动的产生,还与华工和美国社会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产生的冲突有关。正 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说:“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敌视,不能简单地以廉价劳工的论点来 解释,美国主流社会对东方劳工与爱尔兰人、斯拉夫人采取不同的反应,不仅仅 是经济的、意识形态和心理上的原因 。 最后,也与华工本身存在的一些陋习如 赌博、嫖娼、械斗、吸食鸦片等有关。许珏通过对美国排华原因的分析,一方面 积极地参与对美华工问题交涉,另一方面,他也比较客观的认为华工风俗习惯与 美国社会在文化上存在着冲突,华工自身的恶习也是美国排华的原因之一。因此 他考虑到中国现有实力既不足于改变美国排华政策,为了减少排华的影响,保护 华工在美国的利益安全,提出有限自禁华工之议。 最先提出自禁华工建议的是接替黄遵宪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的欧阳明。 1 8 8 5 年,欧阳明上书总理衙门,认为对于美国排华,除非中国对美国实行报复, 否则,最好保持和平的方法由中国采取自禁的措施。欧阳明认为,一旦中国采取 自禁措施,就可与美国签订条约,保护现已在美华人的安全。后驻美公使崔国因 在1 8 9 0 年3 月3 0 日的日记中写道:“阅旧案,自禁华工之说,始于光绪十一年十 二月。金山领事欧阳明禀请其意,因美国苛制不已,加以焚杀,不如自禁远害, 所见亦是。以后总理衙门亦有此意。张大臣逐与美国外部商办,既有头绪,于十 三年二月出奏。嗣粤省华商及寓美华商禀于两广总督,以为不宜。请奏饬详议。 o 陈翰笙:华- r 出国史料汇编第l 辑,中华书局1 9 8 5 年版,第1 5 页。 西吕浦等编译:“黄祸论”历史资料选辑,中国社会科学j 1 j 版社1 9 7 9 年版,第1 l 页。 锄a l e x a n d e rs a x t o n ,t h ei n d i s p e ns a b l ee n e m y :l a b o ra n dt h ea n t i - - c h i n e s em o v e m e n ti nc a l i f o r n i a ,u n i v e r s i t yo f c a l i f o r n i ap r e s s ,b e r k e l e y , l o sa n g e l e s ,l o n d o n19 7 1 p 2 回崔国因:i 使荚日秘国日记第1 2 帙,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撙补编,王锡祺: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