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圣天门口是中国当代作家刘醒龙于2 0 0 5 年5 月推出的一部近百万字的 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初到六十年代之间发生在大别山区一个名叫天门 口的小镇上的历史风云,反映了整个中国几十年的现代历史进程。作者采用以小 地方浓缩大社会、以小人物演绎大历史的创作视角,对历史规律做了极具个人化 的表现和探索。特别是对于中国几十年的革命历史进程突出了其悲剧的一面,进 行了人道主义的反思。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颇为丰富,几个主人翁各具特色, 包含了不同的思想文化内涵。作者将自己的价值追求通过重要人物加以表率,显 示了对仁慈、宽容、博爱、无私救助等良善道德的推重,并在某些人物的塑造上 具有积极的突破意义。小说中的情爱叙事,既有超出世俗常情规范的自由开放, 又体现出传统爱情价值观的重要品质。本文在细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努力 思考,尽可能地论述了论文写作者所发现和感受到的小说丰富思想文化内涵。 关键词;圣天门口历史革命人物情爱 a b s t r a c t 砌伽fz 跏n 埘棚j b “,am u n i o nw o r d sn o v e l ,w r i t t e nb yc l l i i l e s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 m i t e rl j l j ) 【i n 舀o n g ,w a sp m m o t c di nm a y ,2 0 0 5 t h e 0 v e ld e s c r i b e dt h el l i s t o r yo fa t o w nn 锄e ds a i mt i 釉e l l l 【o uf m m 也eb e g i n n j h go f 撕c e n t u r yl ot h e6 0 s ,柚d r e n e c t e ds e v e r a id o z e n sv e a r sm o d e mh i s t o r i c u r s e0 ft h ee n t i r ec 抽i n e s e i nt h e n o v e l ,t h es m a up l a c er c n e c t e dt i l eb 追s o c i c t y t h em l i i n p o n 粕tp e r s o n sd e d u c et l l e h i s t o r i ce v e n t s ,s h o wm ec r e a t i o no fa n 西eo fv i e wo ft h ea u t h o r s p e c i a u y ,t h en o v e l h i g h l i g h t e dt l l e 缸唱e d yc o n 辩q u e n c cr e g a r d i n gt l l ea h i n e s c v e m ld o z e n sy e a r s r e v o l u t j o nh i s t 鲥cc o u r s cw h i c hi tp i o d u c c s ,c 枷e d0 nh u m 柚i t a r i a n i s m r c n s i d e r i n g t h ec h a r a c t e ri m a g em o l d si sa l s of c n i l e ,s e v e m lh o s t sw e r cu l l i q u e 打o me a c ho t h c f ,柚dh 鹤c o n t a i n e dt l l ed i f f e r e n tc u l t u r e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t h o u 曲t so f t h c 孤t h o r t h ea u t h o rp e r f 0 珊sh i so w ne 鹏r g c t i cv a l u ep u i s u i n gt h m u g ht h e i m p o n a n tp e r n a g e ,d c m o n s t f a t c dh i sa m b i t i o nt ob e n e v o l e n t t o l e r a n t ,u n i v e r s a l l o v e ,s e l n e s sr c s c u ea n ds o0 n 1 ( i n d h e a n e dm o m lb e i i l gr e s p e d e d t h es c u l p t u r eo f s o m ec h a r a c t e r sh a st l i ep o s i t i v eb r e a k t h r o u 盐s i 蛳丘c a n c e t h e1 0 v es t o r yi nt h e n o v d ,s u r p a s st h ec o m m 衄c u s t 锄s t a d 盯d ,w a sh e ea n d0 p e l l i n g ,a n dm a n i f e s t e d t h ei m p o n a n tq u a l i t yo ft h e 州i t i o n a ll o v ev a l u e s a n e rr e a d i n ga t t e n t i v e l ya d t h m u g l ld i l i g e n t l yp o n d e r i l l 舀l 倒e dm yb e s tt od i s c o v e rt i l ef e r t i l et h o u g h t sa d c u l t l l r ei nt h en o v c l k y w b r d s :黝锄fz k 弹m 删勋哪 h i s t o r y r e v o l u t i o nc h m c t e rl o v e y 湖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坞鸸帅:珈c ;年r 月妙日 学位论交健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湖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郎: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竖服务 ! 学校可阻采用影印、缩印、数字 _ 乞或其它复利手段缲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窖。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导师签名 签名日期: 引言 刘醒龙于2 5 年5 月出版的三卷本长篇小说圣天门口,描述了上个世纪 初到6 0 、年代之间大别山区腹地一个名叫天门口的小镇的历史风云变幻。在长达六 十多年的时间跨度内,发生于2 0 世纪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土地革命、白色恐 怖、肃反、中扫战争、解放战争、国共的合作与破裂、土地改革、反资反修、大跃 进、文革武斗等等,均在小说中得到了生动的、极具个人视角的艺术表现。小说中 人物众多,主要人物有十多个,这些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命运性格各具特 色。小说情节复杂多变,鼬折离奇。作者把人毖命运的“个别历史”与时代风云影 响下小镇婚“公共历史”紧密交织在一起,融合自己独特的眼光,铺叙了中华民族 现代几十年的演进历程,甚至还把探索的触觉通过黑暗传说书词的引用衍射到 汉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小说对大另【f 山地区鹅地理、气象、建筑、风俗、传说故事、 民间工艺、农耕劳作、方言俗语等等也有着丰富的描写,显示出作家在历史与生活 上的深厚积累,也流露出作家对历史与生活的饱满热情。小说具有繁复多姿的艺术 风格,如评论者言“宏观的历史场面与微观鸽生活细节相得益彰,紧张的情节冲突 与内在的心理和人性较量互为表里,动态的历史流程与静态的风物景致、民俗乡情 融合无问,诗性优雅的语言与粗犷奔放的方言结伴而行,它能带给不同的读者以不 同的满足。”o 小说一经推出,即引起一些文学评论者的注意。大多数评论者都从小说整体印 象出发,认为它是一部具有“史诗”性的小说,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有 着丰富的意蕴。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上的评论文章主要有百科全书式的丰饶之 作评刘醒龙的长篇小说( 圣天门口) ( 洪治纲文学报2 0 0 5 年7 月2 l 同) ,厚重历史的个人化审美叙事刘醒龙长篇小说( 圣天门口) 的叙事学意 义( 李俊国湖北日报2 0 0 6 年1 月2 0 曰第0 1 0 舨) ,历史叙述中的人文思 考一一读刘醒龙的长篇小说( 圣天门口) ( 白烨文学自由谈2 0 0 6 年第1 、i = = 吴义蚴觚摸历史的“伤痕”评刘醒它长篇新作罨天门l 1 ) ,城2 0 0 6 年】月6 义扯读书埘 拟 期) ,民族叙事与史诗意味的凸显刘醒龙( 圣天门口) 三人谈( 朱小如、 汪政、洪治纲文汇报2 0 0 5 年9 月1 1 日第0 0 8 版) ,对2 0 世纪中国历史的消 解与重构评刘醒龙( 圣天门口) ( 王春林小说评论2 0 0 5 年第6 期) , 人物的重塑与史诗性追求再评刘醒龙的长篇小说( 圣天门口) ( 王春林) ,触摸历史的“伤痕”评刘醒龙长篇新作( 圣天门口) ( 吴义勤文汇 读书周报2 0 0 6 年1 月6 日第0 1 0 版) ,武汉、北京等地召开的小说专题研讨会 上也有许多不同角度的评价。 本文在参考众多评论的基础上,对小说中包含的丰富思想意义进行综合与延 伸。第一部分先从“史诗”的总体风貌梳理出小说独特的历史叙事视角和意旨: 第二部分从小说中不同的人物形象着手,探讨其承载的丰富意义;最后一部分针对 小说中的情爱叙事特色和内涵作出一己归纳。 见“学说造线删”h t t p :m w 砒x s l ) 【c o m l l i 酬k j w h y y w x 2 0 0 5 1 2 1 4 1 9 5 4 6 m l m 拷问历史悲剧的史诗品格 长篇历史小说在当代文学中并不少见。从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到上世纪8 0 年 代后出现的新历史小说,对历史言说的方式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革命历史小说站 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立场上,对革命历史进程作出光辉正义的意义阐释,新历史小说 贝t 颠覆了主流历史观念,对民间历史生态作还原性描述,呈现出杂乱和虚无的历史 碎片。圣天门口当然不同于革命历史小说,它虽有着与新历史小说类似的切入 视角,但没有停留在颠覆和还原上,它既解构了历史,又重构了历史,并通过历史 叙事和人物叙事构造了自己的精神价值追求。 ( 一) 民阔水人翻演绎的大历史 小说的叙事基本上按照时间的顺序推进,开篇以一个绝色女子阿彩的神秘到来 引出天门口镇上雪杭两大家族的矛盾对立渊源,初看像是一部乡镇家族小说,渐渐 的小说的局面通过各方人物的出场铺开到整个天门口镇,并且与时代的风云变幻息 息相关。从小说的主要内容上看,虽然只是紧紧围绕着天门口这一个小镇叙事,但 是勿庸置疑,小镇几十年的历史与整个中国几十年的现代史进程是吻合的,前者是 后者的一个缩影,中国现代历史上依次发生的重要事件都无纰漏地在小说中得到反 映。因此,阅读小说,能够很清晰地窥视到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主体线索。无论什 么样的历史大事件发生,一定会在天门口发生相应的影响。对中华民族现代史的展 现显然是作者牢牢把握的主题,所以,虽然小说描写中也包含有家族史、地方史的 内容,但它更突出的意旨在于展现整个中国的大历史风云,而不是着力塑造地方历 史和家族历史的独特风貌。史诗一般以重大的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的多为 对本民族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从这一要素上来看,圣天门口是具有一定的史 诗品格的。 但圣天门口不同于传统的史诗叙事。传统的史诗往往选取有着过人本事和 气魄的英雄式的人物为主角,叙述上也多立足于历史事件全景的展现,而圣天门 口是一种“特写视角的细部切入”和“碎片式的历史板块叙事”:“儿乎每一段 重大历史的叙事,小说都采用特写视角的进入方式,替代了背景铺排全景再现等传 统写作方式。细部特写视角的背后,体现的是作家对重大历史题材的个人性理解, 对历史事件的偶然性和现场感的体悟与尊重。”回与这种叙事方式相呼应的是小说 中众多主要人物的身份大都是一些贴近民间生活的平常人物,而不是叱咤风云的时 代主宰者,或者位高权重的上层政治统领,或者作出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这些小 人物的命运无可避免地受到时代风云的巨大影响,反过来不同个人的命运又在共同 建构着历史,历史的演进与个人命运的变幻不可分割。 小说从各色人物的不同作为和感受出发,勾画出历史并不具有统一的意义,而 是由无数个个体命运构成的复杂的网络。历史是各种人物的不同命运所构成的,不 是单纯的主流作为所能涵盖,也不是单纯的主流意识形态所能阐释定性的。不同人 的眼中有不同的历史,人人心中都有一套来自于个人经验和感受的对历史事件的看 法。比如杭九枫认为:“管他什么革命,其实都是打扑克牌,前一盘打完了,就要 重新洗一次牌。”。阿彩说:“闹革命就是要有幸福,幸福都没有,还闹什么革 命! ”。常天亮说:“说书说了这么多年,我才明白,一代代汉民族的兴衰,只不 过将一段段的历史,换上不同衣衫一次次地重演。”华小于的言论材料上记载: “无论这一朝代打倒那一朝代,这一朝代又被另一朝代所代替,都不过是统治者的 事而已,都是这些人为了做皇帝、大王、丞相、元帅、将军,才有什么革命,绝不 是为了革命而革命,而是为了自己,打的旗号总是什么解黎民于倒悬,拯黎民于水 火,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个人的野心。”。这些人的身份背景各不相同,即使是 同一个人,其身份也可能变化,时而为官,时而为民,很难说他们代表了天门口哪 个阶层或集团。因此,小说是以一种民间的立场来演绎历史。家族的矛盾超过了阶 级的矛盾,个人与个人的斗争超过了党派的斗争,更有人自觉不自觉的周旋于对立 双方之间,谋求平安,即使在同一团体内部,也有着诸多激烈的怀疑和斗争。不同 个体( 而非集团或阶层) 的命运遭际和性格作为在小说中得到凸现。 w 李俊国厚重历史的个人化审美叙事刘醒龙长篇小说( 圣天门口 的叙事学意义,载2 ( ) 0 6 年1 月2 0 日湖北日报0 1 0 版 剧圣天门l | 1 1 4 4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5 年5 月第1 版 吲 翠= 天门u 7 6 8 页,人民文学出版祉2 0 0 5 年5 月第1 版 3 圣灭门l _ :i 1 0 1 2 负,人民文学出版礼2 0 0 5 年5 月第1 版 叫吊兀门l j 加0 9 页,人民文学 | i 版社2 0 0 5 年5 月笫1 版 4 “在民间有种说法,很多历史真相是藏在民间,变成碎片藏在民间,文学的作 用,小说的作用和历史书不一样,就是打捞起藏在民间的历史的碎片,然后把历史 的真相告诉你。”实际上小说并不仅仅只是打捞历史碎片,完全碎片的历史很难 构成史诗的厚重感。作者在小说中很明显追求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对新发现的地方 说书词黑暗传的连续引用把天门口这一个镇一段时期的历史意蕴衍射到中华民 族几千年的历史。虽然小说中众多的人物都是切近民间百姓的小人物,但是这些小 人物的命运作为生动展现了部中华民族上个世纪六十多年的史诗画卷。史诗不再 是出英雄人物、王侯将相、朝代主宰者所主导,平民百姓、底层生命同样有其历史 的厚重价值。 “2 0 世纪中国小说民族的心灵历程,在同民族文化现代化历史韵同构对应中, 又有所差异和变形,它远较。历史丰富多彩,它所提供的文化信息,也更为丰厚 富赡。也许,文学本来就应当丰富于历史,文学家是别意义上的历史学 家。”。圣天门口叙述历史、演绎历史的手法,提供了新鲜豹感受历史的途 径,既是对历史的丰富,也是对小说的丰富。 ( 二) 对革龠历史麓雕羽魇瓣和拷目 小说的主线是叙述历史,但不是单纯的叙述,在叙述的同时,作者融入了自己 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历史悲剧的拷问。 中华民族几十年的现代史基本上就是一部革命史,所以对于革命历程的表现是 小说的重头。小说中对革命有着不同于传统革命历史观的表现,在革命的发生、发 展、造成的结果上,小说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雪杭两个家族渊源颇深的矛盾对立 对于革命的爆发有着重要的影响,阶级的矛盾对立反而不明显。被革命方当作头号 对象的雪家,只是因为生活条件比穷人优越,是天门口的首富,所以被当作革命的 头号对象。实际上,雪家并没有鱼肉乡里的霸道凶残行径,相反,雪家在天门口还 是仗义疏财的仁义典范。革命的烈火是一个流氓无产者常首义以连续暗杀对立双方 。新浪读书频道刘醒龙聊天宴录:写作的过程也是认识的过程,h t t p :肋o o k s i 舳c o m 瑚a u l h o “s u b j e c “2 0 0 5 0 7 2 7 1 6 5 1 1 8 7 2 8 3 s h t m l “陈继会川世纪中国小说的文化精神2 1 页,东方版社2 0 0 2 年1 2 月1 版 重要人物进行挑拨的手段点燃的,但这个人恰是革命方领导利用的重要力量。革命 暴动的策划者和领导者傅朗西、董重里并不是天门口本地人,选择在天门口发动暴 动,是因为“天门口这地方太好了,动静相宜,文武兼备,可以做一切梦想之 事。”。杭家参加革命是因为杭九枫的二父被暗杀挑起。阿彩参加革命是因为受到 雪茄的羞辱所以投奔其对立方在这里,革命没有了统一的意义,参加革命的几 位主角不单纯是为消除阶级压迫而进行反抗斗争,也不单纯是为了追求解放大众的 崇高理想,却是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立场。 战争和革命的光辉正义一面在小说中淡化了,所带来的死亡和血腥在小说中被 凸显了出来。作者在历史碎片的组合和选取上,突出表现血腥杀戮和生命毁灭的悲 惨氛围。在小说的开头部分,就提出了“谁先被历史所杀”这样一个大问题,把历史 与杀戮紧紧联系在一起,突出大量生命遭毁灭的一面。天门口革命暴动、白色恐 怖、肃反、中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镇反乃至于大跃进、文革武斗等等一 系列的历史板块中,无不充斥着生命毁灭和血流成河的恐怖场景。怎么杀人、杀多 少人甚至成了某些人认真研究的问题。因之,“出现在刘醒龙笔端的2 0 世纪中国 历史是一部党派利益的纷争史、杀戮史,是一部广大民众的受难史。”。人类的杀 戮和毁灭甚至波及动物,连凶残的驴子狼也被逼得没了栖身之处,集体跳入西河自 杀 。这些死亡和杀戮,有的是为了抵抗外侵的勇力反抗,有的却是政策路线的施 行所造成的内部杀戮,小说对于后者的血腥体现得更为强烈。 从小说的革命叙事和人物言行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革命方式和悲剧后果的 反思和拷问。对于暴力的绝对反感和厌弃在小说中许多人物的言行中出现。首先是 梅外公,梅外公在小说中的短暂出场明白表露着对暴力的反对,他对任何暴力都深 恶痛绝,“认为不管用什么理由,也不管是什么方式,一个人都不可以随心所欲地 夺走另一个人的生命。”。革命暴动的策划者董重里目睹了诸多“革命”盲目杀戮、 视人命如草芥的情形之后心灰意冷,决定远离“革命”: “在这许多人已经将杀人 罩天门 = _ | 8 8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 i 】0 5 年5 月第l 版 下眷林对2 0 世纪中国历史的消解与重构,载小说评论2 0 0 5 年0 6 期 孚天门【= _ i 1 0 3 0 页,人民文学版杜2 册5 年5 月笫l 版 羊无1 1 l | 4 8 页,人民文学版社2 0 【) 5 年5 月第1 版 作为实现自己梦想的主要方法时,我只能选择离开。”雄才大略的革命领袖傅朗 西在文革挨批中面对失去了大量亲人的贫苦百姓的控诉幡然悔悟,深刻检省暴力的 革命行动:“这么多年,自己实在是错误地运用着理想,错误地编织着梦想” 罾“最为突出的是梅外婆和雪柠,她们不仅是暴力的绝对反对者,而且是生命的 呵护者,不光是人的生命,连动物的生命也受到她们的倾心呵护。在梅外婆的观念 里,人的生命存在是第一位的,任何其他钓价值观念都不能影响她对生命的尊重, 因此她不在乎对象是敌是友,是革命的还是非革命的,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总 是倾尽全力救死扶伤,并且对于那些为保全他人生命而努力的人表达很高的敬意。 对暴力革命的反思和批判中蕊早已有之。梁启超在1 9 0 4 年2 月1 4 曰所作中 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中对革命所导致的生命大量毁灭作出强烈批判:“中国数千 年之革命。殆皆若是。放其人民,襁褓已生金革之里。垂老犹厌鼙鼓之声,朝避猛 虎夕长蛇,新鬼烦冤旧鬼哭,此其事影响于社会之进步者,最酷且烈。” 西方的 哲学家加缪在其著作反抗者中明确的说:“大部分革命的形式与特点就在于杀 人。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革命都曾经是杀人韵。” 他坚决反对任何暴力的行动, 不管这行动是来自于压迫者还是被压迫者。他充分肯定生命的珍贵、尊严与合理价 值,反对“荒谬”更反对荒唐的暴力,反对由政治形态操作的“阶级”划分,反对 在任何名义下对生命有威胁和破坏的“历史的反抗”( 即通常所说的政治“解放” 和“革命”) 。 哲人们以理性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审察反对暴力革命,刘醒龙则以小说的艺术形 式表达对暴力的强烈谴责和对生命的尊重。敬重生命、挽救生命是小说最深厚的思 想底蕴。 古代有诗言“一将功成万骨枯”,发出了对大量生命毁灭的哀叹,其中总还看 到“功成”的一面,对于死亡是一种无奈的感叹。圣天门口中的生命悲剧更多 的是来自于人性中的凶残、猜疑、排除异己的恶劣本性,很少与解放大众的宏伟和 必要相联系,其中所昭示的就是个人劣性的放纵和对生命的漠视。而对生命的尊重 圣天门u 4 6 3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5 年5 月第1 版 圣天门【1 1 8 4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5 年5 月第l 版 陈章良编梁启超文集3 2 3 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7 年第2 版 加缨争集帮三卷2 2 2 页,河南教育出版社 7 显然是作者所追求的重要价值标的。人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对其他的生命 同样的尊重。任何形而上的价值对象,都在生命价值和个人尊严之下。也即,为了 生命价值可以牺牲4 其他价值,而为了其他价值”不能牺牲生命价值。法国伟大的 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史怀泽先生在他的作品敬畏生命中提出经典的论述, 把对生命的呵护视为所有伦理之首:“伦理比无私更高! 只有我的生命意志敬畏任 何其他生命意志才是伦理的。无论我在哪里毁灭或伤害任何生命,我就是非伦理而 有过失:为保存自己的生存和幸福的自私过失,为保存多数他人的生存和幸福的无 私过失。”。生命是人的第一存在,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人,也不会产生其他的价 值,但是对他人生命或有意或无意的剥夺和漠视造成了人类的互相毁灭压榨。因为 对生命价值的轻视,而将别的主义置于生命主义之上,生命的毁灭被其他冠冕堂皇 的价值所掩盖,造成的悲剧无穷无尽,古往今来,中西皆是。圣天门口将这悲 剧淋漓的揭示展现出来,并发出了尊重生命、呵护生命的可贵呼声。 【法】阿尔儿特史怀泽著敬世生命2 9 页一j 海社会科学院j “版t 版1 9 9 2 年2 月第l 版 二人物形象的内涵 现实主义的小说创作,人物形象塑造占有非常大的份量,小说的成功往往依赖 于小说人物塑造的成功。而人物的塑造,特别是主要人物韵塑造,与写作者的思想 观念和创作意旨是息息相关的,在很大程度上,传达的是小说作者的心声。本节内 容就从圣天门口中几个主要人物入手,试发掘其丰富韵内涵。 ( 一) 氆撩的道德沸世者梅外婆和鸶柠 l 、火橱承鞲的意义 梅外婆是作者重点塑造舶人物,也是作者自a 最喜欢的人物;“我更喜欢的还 是像梅外婆这种人物,缒才是我这部小说的意义所在。” 一个人物被作者赋予 “小说的意义所在”这样重要豹评价,可见其在作者心中的分量。梅外婆是怎样的 一个人物睨? 或者说这个人物最主要最突出的特点和性格是怎样的昵? 在她身上体 现出什么样的小说意义? 先来看身份。梅外婆的丈夫梅外公参加过武昌起义,是国民党政府的要员和有 影响的社会名流,因为抗议反动政府的恶行被杀害并暴尸街头。梅外婆曾在德国医 生开的医院里当过护士,具备一定的医疗技能。兵荒马乱中,梅外婆从原住地武汉 来到了天门口,陪伴成了孤儿的外孙女雪柠。雪家是天门口首屈一指的诗书之家和 富户,以经营丝绸布匹生意为主要收入来源。此外,梅外婆没有担任任何社会职务 或涉足政治事务,应该属于一个地道的居家妇女。 再来看梅外婆的言行作为。乐善好施是雪家作为天门口的首富具有广泛积极影 响力的重要条件。小说的第二章叙说了一个很富有传奇性的故事:阿彩的父亲狗儿 从遥远的广西一路寻到天门口,求索能够托付他女儿终身的人家,他精心设计了一 系列计策,甚至不惜付出自残的代价,终于验证了雪大爹( 雪柠的爷爷) 是一个极 其仁义的人,于是放心地将女儿留下后自杀。可以看到,在这一事件中,雪大爹所 表现出来的仁义就是“仗义疏财”,为救一个素不相识盼艏生人,可以搭上全部 ,1 w 新浪凄 频道刘醒龙聊天实录:积累索材的阶段最艰苦,h t t p :b o o k s j n a c o mc n a u t h o r s u b j e c t 2 0 0 5 0 7 2 7 1 6 5 1 1 8 7 2 8 4 s h t m l 家资。之后这一品德更为以梅外婆为最高长辈的雪家发扬。为富而仁,是雪家最突 出的特点之一。在小说中出现多次雪家好施的事例,如为穷人施粥,帮穷人承担马 鹞子全部的婚礼礼金,给几百人的独立大队无偿提供粮草伙食,刚回到手中的财产 又全部拱手奉送他人救急,为鼓励更多的人结婚而赠送布匹,为解救穷人的生计困 境出资购地等等。仗义疏财自古以来就是受到普遍赞颂的美德,凭借优厚家资和乐 善好施的美德,梅外婆和雪家在天门口赢得了相当高的声誉。 梅外婆又是一个没有仇恨和报复心的人,她对于这个世界有的只是包容,只是 救助,只是关爱,只是感化。她反对暴力,反对血腥,尽其所能救死扶伤,并且在 救人的时候就一心救人,并不去想这人该不该救,也不计较这人是否伤害过自己, 是否与自己家族有过节。在她心中,只要是生命,就是可贵的,就是值得呵护的。 梅外婆有一句话:“用人的眼光去看,普天之下全是人。用畜生的眼光去看,普天 之下全是畜生。”她至始至终都坚持这样的信念,倡导一种绝对博爱的思想。她 甚至主张对于仇人也要怀有一颗博爱的心,梅外公被杀害,“梅外婆要雪柠发自内 心地感谢那些杀死梅外公的人,是他们用灵魂做了铺路石,垫在梅外公的脚下,送 梅外公上了天堂。” 这种无条件的博爱思想是梅外婆为人处世最核心的准则。从 小受到梅外婆熏陶和教导的雪柠,一直秉承她的衣钵,在天门口继续发挥影响。以 这种不分门派不论阶级甚至不论对象的仁厚之心对待世人,梅外婆在天门口和各路 人马都有不寻常的交情往来。 充足的家资,好施的品性,博爱的胸怀,再加上文雅的举止和一定的技能素 养,梅外婆在小说中成为一个得到各方人士佩服和敬重的核心人物。从梅外婆身 上,可以明显看到小说作者推崇的品格,就是仁慈、博爱、宽容、乐善好施。这些 品格作风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糟髓,然而在梅外婆的言行中,却很有一些基督教的 色彩,天门口也正好有一座法国人留下的小教堂,在梅外婆心中是方圣地。“救 赎”是梅外婆始终追求的人生意义,“福音”是梅外婆经常挂在嘴边的词,如果某 人能够救赎他人,那么某人就成了他人的福音。表面上看来,梅外婆的仁慈济世带 有很强烈的宗教色彩,作者似乎在主张以一种带有宗教性质的虔诚宽容和慈善奉献 晕灭门l 6 3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 呻5 年5 月第1 版 圣天门l j 6 8 页,人民文学i 版t l2 0 0 5 年5 月第1 版 1 0 来改造互相杀戮互相攻击的世界。基督教中的博爱思想在梅外婆身上得到毫无条件 的宣扬,即使是对于惨害过自己的对象她也没有一点仇恨心理,近于基督神子的超 脱和宗教般的净化,非一般人所能做到。但是,深入探究一下便可知道,梅外婆并 非是一个宗教使者。在基督教义中,救赎是关乎神与人的事。人遭受疾病的侵袭与 肉体上的灾祸,甚至敌人的袭击,被置于死地的时候,需要神拯救他们。在灵性上 来说人类因为千犯神的诫命,需要蒙神的拯救。特别是上帝的选民,违背神的命 令离开正道的时候,却糍悔改认罪求告主名,上帝就藉着先知、祭司、士师与君 王,来拯救他们,使他们脱离一切韵灾难,蒙神的教赎。有关救赎的事,完全是出 于上帝的作为,就是上帝在显示他的全能与慈爱之下,所给予的拯救。在新约里, 救赎的事是指神藉着耶鲑的功劳,拯救罪人出死入生。也就是说,救赎韵使命都是 在神身上,施与有罪孽的人,让他们脱离苦海和灾难,求得心灵上的解脱,以达到 彼岸的天堂世晃,讲究的是一种个人心灵上的皈依,为的是让有罪的个人赎罪,超 脱于凡世的束缚j 向宗教的圣地靠近,从本质上来说,是出世的。而梅外婆的言 行,绝对是入世的。首先,她作为一个凡人,思想中并没有基督教义中的原罪感, 对于自己或他人都是,她主张的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天下的人。正是与原罪含义是相 悖的。其次,也许她心中存有个圣者的使命,但是这种天赋的使命,并非是要超 度有罪的凡众净化自身以向宗教的彼岸靠近,而是想以拯救更多的生命、熏陶出更 温良的人性来追求一个友善、和平、没有血腥和杀戮的社会,其指归是要积极干涉 社会人伦秩序。从本质上来看,梅外婆的行动理念更切近于中国传统的仁爱道德济 世观。 在小说第十一章,梅外婆对外孙女雪柠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想将天门口交给 你! ”。,此话中的涵义,她认为自己以及孙女雪柠对天门口负有着莫大的责任。 天门口于她不仅仅只是一个栖身的地方、孙女的家乡、生活的小镇,更是她苦心经 营的对象,也是她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而她之所以要克己奉人的去经营,只能说 是源自“天门口兴旺,我有责任”的天赋责任的心理,并且相信自己所尊奉的济世 理念可以挽救天门口的人众脱离困厄,维护一个和平友善的社会。顾炎武言“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激励着多少有志之士自觉地承担着振兴家国的义务,为追求一方 1 吊天门l j 8 6 2 贞,人民文学版社2 0 0 5 年5j r 第l 版 理想的生存世界而奋斗而奉献精力。其中也有豪爽勇武的女子走出家庭,或倾力抗 击外犯,或投身社会改造和建设,究其行为动因和含义,皆同男子的豪情和能耐类 似,并且总是通过一定的或行政或军事或商业的手段来实施。而梅外婆只是一个居 家的女人,既没有半点官方赋予的管理天门口的权利和责任,也没有民众明确推举 她为天门口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更不是她强取豪夺成为天门口的占有者,她在天门 口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力凭借的只能是她的个人品性感召,是她优厚的家资周济,是 她细腻温良的人性关怀和说教。概而言之,她的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源自于道德上 的自觉,所追求的也是通过对他人道德品性和世界观的影响来改良社会秩序和人伦 关系。因此,以良善的道德来济世,是梅外婆这个人物承载的小说最大的意义。 2 、理想道德形象的刻意塑造 对于梅外婆来说,道德济世的行为原则可以说是源自于天赋责任心理;而对于 小说来说,塑造梅外婆这样一个人物,体现的是小说作者以良善道德来济世的理 想。“我的作品是大善而不是小善。小善追求完美,大善追求一种对恶的包容和改 造。”“无论如何对于恶,光有批判是不够的,关键是对恶的改造,这才是历史对 当下的希望所在。”。作者的这一创作思想,在梅外婆身上被发挥到极致。刘醒龙 的创作具有批判现实主义风格,批判现实主义专注于揭露现实的罪恶,以产生警世 效果,而能更进一步追求对恶的改造,探究济世的良方,无疑有着非常积极的意 义。但是作者的着眼点似乎过重地放在了道德感召的倚赖上,并且对承载其意义的 人物形象有着超乎寻常的推崇和拔高。 国民党的高官王参议来到天门口初次见到梅外婆和雪柠时,便被她们的气质深 深打动:“初识雪柠的王参议,大为惊讶。倒不是因为身在穷乡僻壤大壑深山之中 的雪柠背后还有一个梅外婆,也不是因为雪柠是万里挑一也挑不出来的美丽女子。 真正让王参议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雪柠身上那种让人一眼望去自觉矮小三分的高贵。 是王参议说,梅外公惨死在汉口街头的模样至今还深刻在他的记忆中。王参议将金 丝眼镜取下来,别人以为他要擦拭镜片,没想到他突然用力一摔,将眼镜摔得粉身 碎骨: 等到r 本人不再像虎狼一样威胁我们,我一定不会再在这样的政府罩做事 刘酬此f 士走走羊】好处2 0 0 14 2 5 中。仁读书报 了! 今日也好,将来也好,凡是容不得梅外婆和雪柠的政府,都是没有前途 的! ”头一次见面,梅外婆和雪柠就带给王参议如此大的震撼,令他作出失常 地举动,且与评判一个政府是否有前途相联系,而王参议并非一个喜欢信口开河、 夸大其词的人,其赞赏和推崇之情来得如此之迅速且强烈,自然非比寻常。 小说第十一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来到天门口雪家的日本女人小岛和子一心想 替在侵略天门口战争中死去的哥哥报仇,她的目标是国民党军队的将领冯旅长。梅 外婆为了让血l i 放弃复仇之心,假意积极帮她出谋划策,将冯旅长引到雪家来,设宴 款待,同时又在言语中暗示冯旅长其中韵杀机。在她催促小岛和子下手的那一刻, 小岛和子良心发现,下了不手,髓即放弃了复仇之心。第二天,冯旅长f 晦别前,将 梅确婆奉为愚人,并号令手下以后不许带枪进入雪家,因为梅外婆不喜欢看到枪。 在这一事件中,冯旅长实际上是一个被梅外婆利用以感化他人的角色。他的性命之 危本来就是梅外婆和小岛和子合唱的一台戏,况且凭着他盼本事,病弱韵小岛和子 根本系不了他。此种情况之下便奉梅舛婆为恩人。未免牵强。从另一方面,冯旅长 之愿意大老远到雪家来,原是以为雪柠招自己相亲的,为此他精心安排了五色马 队,并用军号吹起悠扬的民歌小调,可见喜悦的心情是非常突出的,来了却发现不 是那码事,若按常理,应该心中多少会有所懊恼,然而离开时仍然号声悠扬,似乎 拜了梅外婆这么个恩人,失恋的不如意都可忽略了。此一情节几乎完全是为突出梅 外婆而设,然而过度的立意切入,却于逻辑上不太相符,露出刻意为之的痕迹。 这种过度还出现在小说第十二章:“为此傅朗西频繁地进出紫阳阁,希望从 梅外婆那里得到一些占领武汉三镇后,新政权如何管治城市的建议。与前些时冯旅 长求见时一样,梅外婆一直不肯与他见面。有一次,傅朗西不等通报就闯进雪家, 匆匆之中,终于隔着月门见到了梅外婆的背影。 通过雪柠,梅外婆只说了一句话,不要再杀人了。梅外婆表达的是自己多年来 的梦想,切不可再施暴政! 他( 傅朗西) 一边点头一边让雪柠进屋去问,梅外婆的意思是不是说,执 政之后,不可重用杭九枫一类人。而梅外婆再也没有让雪柠稍话给傅朗西。” :吊天门u 5 1 3 负,人民立学出版社2 0 0 5 年5 月第1 版 ”晕灭门u 8 9 7 负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5 年5 月第1 版 傅朗西急切渴望梅外婆给自己城管的指导,当然是对于梅外婆的政管才智有着 莫大的认可和期待,以至于不厌其烦的求教于她,而梅外婆的反应也颇似高人隐士 般的含而不露。从小说中看来,梅外婆从来没有参与过政事和公众管理,也未见其 对该方面有何独到的研究和思考,然而戎马生涯中的政治领袖傅朗西却如此虔诚地 向这位居家的老妇人请教政治之道,很有点近似于个人迷信了。 而通过他人之口直接诉说受到梅外婆深刻影响的更不乏其例。即使是在梅外婆 死后,她的影响丝毫没有减弱,一直贯穿在小说中。段三国说“这些年,我们都在 无形当中受到梅外婆的影响。往回去十几年,莫说傅先生,就是我也不会犯下这样 的过失。”直到小说末尾,临死前的傅朗西“怎么变得像那早已死去的梅外 婆! ”傅朗西说的话也像梅外婆:“你不要再用暴力,我已经快将自己救出来 了。” 冯旅长、王参议、傅朗西、段三国、董重里等,这些国共两党具有官方身份的 人物,不约而同的对没有半点政治经历和身份的梅外婆倾心敬服,即使是唯一不买 梅外婆的账的杭九枫也被董重里一句“梅外婆若是多活几年,连杭九枫都会弃旧图 新”囊括了进来。梅外婆影响力之大在小说中几成铺天盖地之势。小说之名中的 “圣”字,几次借王参议等人之口点题在梅外婆和雪柠身上,雪家的女人几乎成了 天门口人所共瞻的超常美丽和高尚品格的典范。小说如此塑造,很可以看出作者将 自己倡导的济世理想通过梅外婆和雪家做了高度的宣扬。 作者选择温爱善良又美丽无比的女性寄寓了自己至高的理想,这不免让人联想 起硬方古典文学中的女神崇拜现象,以及对于女性的赞美与依恋情怀。东方文化中 实际上也同样有着对女性的崇拜和依恋,以神话之始的女娲为典型。然而东方对女 性的崇拜并非是原始意义上的个体崇拜,更多的是将内心深处的理想寄托在理想的 女性人物身上。不同于西方神话中的女神有着丰富的个性甚至是与凡人一样的缺 点,东方的女性崇拜中深深寄托着对完美人性的追求和对母性的推崇,似乎在慈善 温柔的女子身上更能寄托一种超凡而纯粹的人性之美。母体是生命产生之所,母性 是能够滋润苍生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性,因此若要塑造一理想人性代表,无过于具有 w 吊天门【j 1 0 6 2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5 年5 月第l 版 自 ”平天门i j 1 1 8 3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5 年5 月第l 版 1 4 崇高母性的美丽女性。小说中有一段很有趣的情节:硬骨头杭九枫落到敌人马鹞子 手里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各种药方偏方都用尽了,眼看命在旦夕,雪柠不计恩怨实 施奇招挽救他的生命:连续几个月搜集各种初乳( 包括人的和动物的) 给杭九枫 喝,终于把他从死亡线上救活过来。杭九枫虽然口上叫嚣不与雪家为伍,但是最终 还得靠雪家女人的帮助才延续了生命。至刚的汉子最终要依靠至柔的救济,其中很 可体会到对母性的推崇和眷恋之情。 作者曾言“在我韵仰望中,一直渴望着一位慈祥的奶奶。”“我所处的这个社 会似乎是一个没有了奶奶的社会。有对候,我总以为奶奶是处于两大阶级阵营中的 小资产阶级,实际上也可以叫做小无产阶级,她那充满人性的调和,总在使不同形 色的火,在陌生地域和艏生时期,寻找到一种精神上韵家园。很多年来,本是很重 要的小资产阶级或小无产阶级的奶奶,被社会放逐了,剩下一些杀伐成性的老少爷 们在支配着人群的发展,这种所谓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动荡不安。在每个人的内心深 处潜伏着的总是渴望安宁、祥和、温馨和爱情,能给予这些的恰恰只有小资产阶级 和小无产阶级的奶奶。”。作者多年前的一段心声在当前的小说创作中得到体现, 通过梅外婆这个人物,作者试图建立起自己倡导的精神家园。梅外婆对于任何人都 具有“奶奶”的调和功能,是大家公有的“梅外婆”,无论是在外孙女雪柠还是重 外孙女雪蓝雪荭钓口里,还是雪家以外的任何人的口里,她都只有“梅外婆”这一 个称谓。与其说梅外婆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不如说更是一种精神标榜,一个价 值品牌。 3 、矛盾中的诗意设想 高贵的人品和万里挑一的外表,如此突出的集中在女主人翁身上,彰显的是作 者对至善至美的浪漫追求和富含诗意的设想。刘醒龙被文学评论界称为现实主义的 领军人物,而他自己说“我一直不大相信自己这个被人强加的现实主义者,我 宁肯相信自己的写作是浪漫主义的固。”的确,梅外婆和雪柠是承载作者理想的化 身,是缺乏诗意的邪恶世界中的一道耀眼的亮色,是作者改造现实困境的希望所 w 程世洲划隧龙论附录一1 6 2 负 l 剧刘酬龙浪漫足希肇的一种,载小说计论1 9 9 7 年第3 期1 8 页 在。 有论者就作者2 0 0 0 年以前的作品言道:“刘醒龙显然有着对世界自己的认 识,在我内心深处,一直有一种对浪漫,对理想的脉脉温情我相信善能包容 恶,并改造恶,这才是终极的大善境界,作为个人观念,这样去认识世界,也无 不可。但如果作者将这一颗仁慈之心灌输到作品之中,就会牵引作品对现实批判的 眼光,使得作者又如得道的、迂阔的高僧,试图以一颗仁慈之心去普度众生。可惜 的是,即使高僧涅粲,也并不能让邪恶化为善行,刘醒龙所希望的终极大善的境 界,在充满了丑陋与荒谬的现实中只能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希望,只能是对没有诗 意的现实的一个诗意的设想。”。如该评论所言,作者自己也意识到,诗意的设想 并不能改造丑陋和荒谬的现实。仁慈的品性固然能够促进社会秩序的优化,但要使 其得到普遍的推广和遵循,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否则现实社会就不会这么矛盾重重 混沌不堪。 梅外婆和雪柠都是作者推重的济世模范,都是天门口“圣”的代表。但是,这 两个人物在小说中的意义并非完全一致。雪柠虽然在小说中是梅外婆理念的继承者 和发扬者,但在雪柠身上,更为重要的是透露出了理想遭遇现实的无奈和对诗意设 想的质疑。梅外婆一直对自己的理想持坚定的态度,然而在雪柠的意识里,随着年 岁的增大,已经开始发生怀疑了,“杭九枫在街上走来走去,梅外婆特意跟在身后 看了好一阵。后来她在雪柠面前说了一句很沉重的话:无论何时,都要相信,有 你在就出不了大问题! 从梅外婆闪烁的目光里,一般人看到的只是由衷的信任。用雪柠的眼睛去看, 却是一个垂垂老矣的女人的梦想。”。 在小说的下卷,时代的政治管制已经渗透了小镇的每一个角落,个人的任何诗 意生活和追求都已在无孔不入的残酷现实中遭到围歼和埋没。失去了丰厚家资的雪 柠和天门口普通民众一样挣扎在穷困危难的境遇中。她虽然仍然秉承着梅外婆传导 下来的美德操守,不遗余力的接济他人,以宽容之心承受苦难,但已经是毫无盼头 的机械实施了。她对女儿雪荭说:“过去的事不用说了,生到这个家里,注定了是 7 n 州从友干瓢蒋无着的灵魂之旅,载当代文坛2 0 0 1n 05 酋= 翠= 灭门【l 8 7 1 页,人民文学版社2 0 0 5 年5 月第1 版 1 6 这样的命。”在雪柠的女儿身上,以奉献自身来超度他人的理想明显遭到怀疑和 阻遏,而雪柠也不得不无奈的感叹:“当年梅外婆没教,我也是才明白的,福音之 福不是幸福,而是光天化日之下睁大眼睛做出来的黄粱美梦。”。刘醒龙的写作中 虽然有不少的浪漫的追求,但他本质上仍然脱不开现实的羁绊。他的写作一贯建立 在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世事韵思考上,各种社会黑暗和人性韵恶劣是无法回避的,仅 仅凭一两个模范人物的高尚道德表率根本无法大面积改造各色各样的人。从雪柠的 哀叹中可以看到这样的体悟:单纯的道德济世理想在残酷的现实中是难以腾飞起来 的。 即使是梅外婆自己,也并非充满乐观和激情地去执着追求自己的博爱济世理 念。小说第十一章中梅外婆深夜里的一场大哭,道出了心里深处的感受,原来她其 实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作坊安全协议书模板
- 危房拆除施工合同协议书
- 装修材料搬运队合同范本
- 开州消火栓采购合同范本
- 恢复劳动合同终止协议书
- 轧钢厂废油出售合同范本
- 退保证金合同协议书模板
- 合作协议算不算转租合同
- 旅行社资源采购合同范本
- 重庆开店合伙协议书范本
- GB/T 44977-2024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终端定位服务安全技术规范
- 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6个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七年级体育 立定跳远测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 学校保洁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 关爱流浪小动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版
- 2024年新高考试题分析及2025届备考策略建议课件
- 中东及非洲天然甜菊行业现状及发展机遇分析2024-2030
- 《山区公路桥梁典型病害手册(试行)》
- 临床中医适宜技术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