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专业论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及其影响因素.pdf_第1页
(社会保障专业论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及其影响因素.pdf_第2页
(社会保障专业论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及其影响因素.pdf_第3页
(社会保障专业论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及其影响因素.pdf_第4页
(社会保障专业论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及其影响因素.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社会保障专业论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及其影响因素.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摘 要要 1995 年,levis(著名服饰公司)发现它在中国的加工厂普遍存在着虐待劳工 的情况,因此决定结束它在中国的所有业务。这个举动引起了关于西方跨国公司在 中国如何推行商业道德的争论。当时这一企业单方面的商业行为能否真正影响到中 国的整个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存在着一定的争论。但正如 levis 公司所说,最终这将 使中国社会受益。 10 年过去了,我们依旧可以发现在中国的许多公司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企业社 会责任问题:政府行政监督的缺失,公众信息透明度不高,贪污腐败问题突出,没 有完善的劳动安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了新的风险。在这样的 背景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推行情况,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分 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总论部分。简要阐述了问题的提出和背景,并回顾了国内外对企业 社会责任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情况。首先以德国、日本为例,简 要介绍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情况; 其次介绍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与 现状,并对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最后按跨国 公司和中国企业分类,分别列举四个企业社会责任典型案例。 第三部分是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行的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将 sa8000 与中国 相关劳动法律法规进行了比较,然后从政府行政缺失、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缺陷、经 济效益评估机制和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根据上文的介绍和分析从政府监督、干预,社会监督和行业监督,利 益相关者监督三个层次提出了完善和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最后指出了本 文的基本结论和不足。 关键词: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跨国公司 劳动标准 sa8000 ii abstract in 1995,levis had decided to end much of its business dealings in china because of what the company called pervasive human rights abuses. the action raises the ethical issue of how western companies should approach china.the question of whether or not respect for workers rights will ever affect the larger political arena is difficult to answer. but people believed, ethical workplace standards should be demanded by all western multinationals. as they said, in the end, this is to the benefit of chinese society. ten years later, we still can find many companies are operating in china where there is either bad or weak public gover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lack of public transparency, high levels of bribery and corruption, inadequate environmental,safety and labor standards,all of these create new risks in the society. for such a background, it has great realistic meanings that we stud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this article wa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it mainly states the proposition of the question and it study background, review the theory correlating wit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second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panorama of 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and then explain csr in western countries via german and japan. analysis existed problems in todays china, and give four example cases which conduct by mncs and china local companies. the third part is the csr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discuss csr on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corporation frame disfigurement, economic/benefit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he last part gives the suggestion on the basis of above, and take a simple summary of this research. key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multi-national corporate(mnc) labor standards sa8000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1 1 总总 论论 1.1 选题的意义选题的意义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组织” ,其经营理念、管理方法以及社会角色 定位对社会的良性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影响。在传统的教科书中,企业作为社会的 基本经济组织,其基本的职责就是在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为其股东创造最 大的利润,这是传统经营环境下基于“投资生产销售赚取利润”的单向循环 的经济环境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认识。随着企业的经营受企业利益相关者多元环境的 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的职责也就从原来的单一经济责任(对股东负责)转向承担起 相应的多元社会责任。从广义上讲,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为股东(stockholder) 创造最大利润的同时主动地承担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责任。利益相关者 包括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员工、供应商、社区、民间社团和政府等。企业得以可持 续经营,仅仅考虑经济环境对股东负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考虑到环境和社会 因素,并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也就是“三重底线原则” 。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新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不断出现,其中一个突出的表 现形式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企业由过去对职工承担无所不包的社会福利与社 会责任,转变为把向劳动者提供社会福利当作包袱而逐渐放弃,出现了单纯追求利 润最大化的倾向。这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侵害与挑战,也是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时代主题极不协调的音符。 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不可能永续经营,而一个缺少社会责任意识的 企业的社会也不可能健康和谐地发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国要建设民主 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 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社会建设的新理念。我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 其经营过程中,不仅要赚取利润对其股东负责,同时也要对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 境和社会负责。中国企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负有不可推卸和特殊的责任。 2 构建和谐社会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境界,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参与和谐社会 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企业的永续经营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 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把社会和环境的因素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切实处 理好与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必将直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另一方面,和谐 社会又为企业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有社会责任的企业 终将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的共同发展。 1.2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 20 世纪以来凸现于诸多学科 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亦是构建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责任与行为。这一 概念源于 20 世纪初资本的不断扩张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矛盾,诸如贫富分化、贫 困,特别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从 20 世纪初兴起至今,企业责任运动代表民 主社会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追求社会福利,维护社会成员生存的体面和尊严, 确保全体国民共享发展成果,是世界各个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wto 的背景下,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直接推动力量是主导全球经济的跨国公司。而对于中国这样一 个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并努力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获得利益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当前乃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产品价格相对低廉仍是我国在 国际贸易竞争中的重要优势。因此,如 sa8000 这样的民间劳动标准在我国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是难以回避的,必须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出发建立适合 我国当前国情的劳动标准和企业社会责任制度,这不仅有现实的政治经济意义,同 时更体现出对社会的人道关怀和文明的追求。 1.3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综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国外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都十分深入,其中相 当一部分采用了实证研究,国内的研究大多借鉴了这些研究成果。 联合国系列报告(2005)、世界银行系列报告(2005)、欧盟委员会报告(2001)、 3 kpmg(2005)报告均从宏观角度对亚洲、欧洲、美洲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做了 大量的对比定量研究。 香港大学企业环境治理计划研究中心以香港地区为研究重点,从商会、工会对 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影响、香港地区个人工作与生活平衡情况、亚洲与欧洲在企业 社会责任上的异同进行了系列研究。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中小型企业所形成 的影响要远超过对大型企业所造成的影响;而且 it 行业受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影 响高于其他行业(http:/web.hku.hk/cegp/)。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商业与管理研究中心主要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 任问题从风险管理;公共部门;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赢利;全球治理;领导力和商 业伦理等做了多角度的探析(/)。 牛津大学伊丽莎白皇后学院系列研究报告主要关注印度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方 面的现状。包括了公司治理与私部门;新经济秩序下工人的权利及印度商业的改造 等方面。研究认为,尽管在强资本的影响下,缺乏政治性的劳动者在推动企业社会 责任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http:/www.qeh.ox.ac.uk/)。 诺丁汉大学企业社会责任国际研究中心自 2003 年开始至今,从环境污染、劳 资关系、商业伦理等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列研究 (http:/www.nottingham.ac.uk/business/iccsr)。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较少。研究目的多以描述性为主; 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定性的理论分析为主,主要涉及法学、伦理学、社会保障、国 际贸易等学科;系统的实例个案研究较为少见。 关于 sa8000 能否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不同观点。牛建军、张力珂(2004)认为, sa8000 标准的实质不仅仅是社会良知对资本权力的一种制约,更是从基本人权和 道义出发保护劳工,目的是消灭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资本家不顾劳工权益、残 酷剥削工人的管理体制。sa8000 不仅明确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规范,而且也提出了 相应的管理体系要求,将社会责任和管理相结合可以规范企业的道德行为,有助于 4 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劳工权益。李宏勃(2004)认为,sa8000 对我国劳动者维权 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可否认,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职工的权益时常受到侵犯, 比如没有合法的工作合同,没有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工人被 迫超时工作。郑功成教授(2004)认为:世界上真正有竞争力的都是劳工成本很高 的国家。在劳工成本很高的背后,是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很高,劳动者的素质高。我 国低劳工成本的竞争优势只能是短期内的事情,通过牺牲劳工利益和降低社会保障 水平来提高所谓的国际竞争力的做法,实际上是真正的损害中国长远的国际竞争力 的短视的做法。 张贺华(2003)和文武(2003)从法律角度分析认为,由于主客观原因,我国 劳动法制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劳动立法滞后、劳动立法质量不高、劳动法规操 作性不强、某些劳动标准超出实际条件从而影响其发挥效力。文武(2003)从经济 效益评估机制分析认为,资本的流动性与有限性和发展中国家资本的短缺与劳动力 资源的普遍过剩,决定了资本与劳工的强弱相对地位。在中国经济更深刻的融入世 界经济的过程中,这种资本与劳工的力量强弱对比将会更加突出。赵琼(2004)认 为,企业是发展地方经济的主体,也是地方政府服务的主要对象,也就是说,地方 政府与企业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地方政府在 gdp 目标和目前所倡导的服务型政 府的定位的考核机制下,为解决强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吸引资本、降低劳动力成 本默许了一些企业的不法行为。杨体仁(2001)从对策建议角度研究认为,中国入 世后,原来国内所面临的劳动问题和劳资冲突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将转化为是国际劳 工问题的一部分,多元利益也就形成了对劳动标准问题的多元立场。常凯(2001) 认为,市场经济作为一个完整的法制体系,使得入世不仅在企业规则和贸易规则上 要与国际接轨,在劳动法制方面也必须逐步与国际劳动标准接轨。这种趋势,也是 中国的劳动关系规范和劳动权益保障的内在要求。王志民(2004)认为,中国的劳 动标准立法并非照搬国际劳动标准,而必须要从中国的国情和法律环境出发,坚持 差异性,坚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担的义务应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通过 wto、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双边多边磋商等 国际政治经济舞台,坚持和争取承认企业社会责任的差异性,尽可能降低和消除社 5 会责任带来的贸易壁垒影响。周长征(2001)通过对我国劳动标准与核心国际劳动 标准的比较研究认为,我国现行的劳动标准与核心国际劳动标准在自由结社权、集 体谈判权、平等就业权、强迫劳动和童工问题等五个方面存在就较大的差距,如果 不能很好地实现我国的劳动法律制度与国际条约、惯例接轨将给我国融入国际主流 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从法理学“没有司法救济的权利是难以实现的”这一概念的 角度,张文山(2004)提出,还应当重视不当解雇、就业歧视等权利的司法救济条 款的建设,填补我国劳动法规在保护劳动者在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保护其正当权益 的法规的空白。文武(2003)认为,在企业中,工会作为工人的代表与企业进行平 等协商,在社会生活中,工会将成为协调劳动关系机制中的重要一员,参与劳动关 系重大决策的制定和调整。在强资本弱劳工的情形下,发挥工会的作用尤其重要。 赵琼(2004) 认为,在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政府在领导市场经 济发展方面的仍然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在缺乏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基础 和各种社会力量的情况下,政府的引导和推进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陈湘舸、麻朝 辉(2004)从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兴办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建立基金会扩大社会保 障,协助落后地区及个人脱贫致富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浙江横店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方面的成就与经验。 1.4 研究方法与难点研究方法与难点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研究类型为定性研 究。在研究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和报告的基础上加以分析。 论文研究的主要难点是资料的收集和企业相关数据的获取。由于企业社会责任 在我国目前尚属新生事物,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资料并不多见,且多以介绍引入概 念为主。而国外研究以企业社会责任在环境保护为主流。另外,企业相关数据也不 易获取,我国目前从事对外贸易的公司在数量上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公开的管理 数据不易获取,这给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实证研究带来比 较大的困难。 6 2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情况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情况 2.1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情况国外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情况 从总体来看,北半球国家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和实践方面相对成熟和完善。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基本上都是由北半球的国家、团体、企业发起的,讨论和 研究的焦点也是北半球竞争组织、政府和消费者所关注的问题(如:企业活动对人 权、环保、劳工标准的影响等) 。上个世纪 90 年代, 欧洲一些国家开始探索政府 与企业界如何合作改进世界环境和社会状况。在欧美国家当中,企业普遍采取以下 措施:制定有关劳工问题,人权、环境的责任守则,或通过认证(环境、职业健康、 社会责任) ;定期公布社会责任报告,针对具体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报告社会责任行 为;实行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审核制度。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企业 社会责任运动在南半球的发展。一些利益相关者也开始表达对南半球企业社会责任 问题的关心,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打入国际市场的问题。 2.1.1 德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情况德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情况 德国企业社会责任行业规范是德国民间发起和推动,由德外贸零售商协会及其 会员企业组织实施,并获得德国联邦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和资助的,旨在监督和约束 国外供货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规范。 德国外贸零售商协会介入商品社会标准问题始于 1999 年,此前这一问题还仅 局限于个别企业受公众压力而做出的一些姿态。为缓解和转嫁压力,这些企业推出 了外贸零售商协会,以协调立场、统一标准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德国企业社会责任行业规范主要参照了设在纽约的“国际社会责任组织”确定 的 sa8000 标准体系。2003 年初,德外贸零售商协会联合部分荷兰零售企业正式启 动社会责任标准项目,并开始分阶段实施:初期主要在供货商、零售商、检验机构 和消费者中做广泛宣传和推介;其后尝试性地开始到部分供货企业进行巡查,发现 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建议;对情况较好或整改后基本达到标准和要求的供货企业,经 7 过核查鼓励其申请 sa8000 或其它认证;与当地工会、协会、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部 门一道建立制度化的监督体系,最终达到供货企业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社会责任行 业规范的目的。 德国外贸零售商协会会员并不多,但囊括了德国几乎所有大型商业连锁集团和 零售企业集团。德外贸零售商协会提出的社会责任行业规范并不力图干预供货国家 或地区的法律规定,而是致力于加强与当地政府和机构的合作。对违规企业,以敦 促整改为主,在多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方考虑采取惩罚措施,包括解除合作关系等。 2.1.2 日本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情况日本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情况 在日本,企业家及学者们都认为社会责任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复杂的社会问 题,这种意识与潜意识中具有日本伦理的影子。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企业社会责 任具有了浓郁的日本文化特色。许多日本大企业认识到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促进 作用,日益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对社会责任都投入了相当精力,无论是在理 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活动中都有一些突出的成就。 在日本,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发展得很慢。从明治天皇时代开始,企业运行的核 心任务是使国家具有统治权。大公司为工人们建造房屋、道路以及公共设施,日本 公司对其雇员的生活社区承担了全部的责任,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广泛的社会责任 的经营理念。 典型的日本企业大约自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起进入现代企业发展阶段。日本产 业界的经济同友会 1956 年通过的“经营者对社会责任的觉悟及实践”的决议中首 次提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观念,并把“经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经营 者的“新理念” 。松下幸之助在 1932 年松下公司创业纪念日上的致辞中曾说, “我 领悟了,实业人的使命,就是克服贫困,使社会富裕起来。生产的目的是丰富大众 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改善及扩大其生活内容。我松下电器制作以完成此使命为最终 目的” 。 (李萍,2005) 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使公众对企业的批评日益 尖锐,这一因素无疑从反面推动日本企业对其社会责任的考虑。日本经济团体联合 8 会 1973 年制定的行动宪章中明确提出完成企业的社会责任的 7 条原则:向 社会提供有用的财富和服务;努力实现职工的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富裕;在注 意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展企业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积极为社会做贡献;通过各 项事业活动,努力提高所在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不参与破坏社会秩序及安全的 活动;努力使企业的行动原则与社会常识一致。 (升味准之辅,2000) 日本跨国公司更是在强化公司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著名的日 本跨国公司往往都从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经营实践中提炼出自己独特的公司经营理 念。nec 公司确立计算机与通信相融合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理念,在此指导下, 公司首先从做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开始,以遵守社会法律及企业伦理为前提开展健 康的经营活动。 (王志乐,2005) 从社会责任实践看,日本企业关注员工利益,提倡“以人为本” 。日本企业大 多注重社会责任,着力把企业变成员工的大家庭,不会轻易辞退员工,企业维护职 工个人的利益并努力满足员工的需要,只要是员工合理的要求,在能力范围之内都 应予以满足,同时企业在实现其目标,即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要将对员 工的责任作为企业的根本目标加以追求。企业尊重员工对自身价值的占有,反对异 化劳动,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 (田 虹 吕有晨,2006) 2.1.3 欧洲在中小企业中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验欧洲在中小企业中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验 中小企业组成一个国家经济的最重要部分:他们为数百万个人提供了工作和机 会;他们的工作是有强烈消费者定向的;他们是创新和企业精神的源泉之一;他们 造成了竞争并且孕育着未来的商业。 全世界中小企业对于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 贡献。以欧盟为例,大约 90% 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他们的经济活动则占到 70%。 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经济重要性大致类似。 由于较大型企业重组、紧缩和 外购,以及专卖和自主经营增加等全球性趋势的影响,中小企业的数量正在增加。 在工业造成的环境影响中,中小企业到底占了多大比重尚未可知,但是他们合在一 起的绝对数字可能预示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是重大的。 因此,如何让中小企业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并公司利益相关者建立联系成 9 为在欧洲中小企业中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首要任务。企业责任被界定为“通过树立 信誉和获取员工或生活在公司周围的人的信任,达到经济上的成功和得到商业利 润” 。在大部分的案例里,除了通过给中小企业灌输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将关于 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的指南被作为欧洲企业社会责任推广的一部分出版发行。在申 请得到利益相关者的物质支持之外,欧洲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还通过使用贸易途径来 传播他们的理念。 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方式与大公司所采用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近来的欧洲研究报告指出超过 50%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始用一些方式来实行企业社会 责任。然而,通常在大公司很流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方式却很少被应用在中小企 业中。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包括“战略式” 、 “消极式”和“特设式” 。战略式企业社会 责任管理已被大公司所认可。它把目光集中在具有战略、长远、复杂内容的多样性、 标准化方法和概念的应用,其中绝大部分是根据系统分析对公司的影响而选出来 的。许多概念不合适中小型企业,这些方法通常需要连续投入资金和时间,而这对 中小型企业不具备可操作性,也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所采用的都是“消极式” ,主要以捐赠和发起公益活动为 主,且大部分是随意或根据个人关系来进行选择。动机调查表明,只有 15%的中小 企业是看到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收益之间的关系才这样做的。而 50%多的企业是 考虑到道德因素。 其结果可以归结为典型的“做一些好事”或者说是“回报社会” 。 27%的企业根本没有认识到实行企业社会责任所能带来的利益。而这最后一点实际 上恰恰是大公司和中小企业在实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理念方面存在的差异 “做 好事”与获得经济效益是否具有互斥性。 相对而言,特设式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更适合中小型企业。它更实际、更容易让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现短期目标,有时甚至是即刻就能让企业受益。大部分都像是 “易摘的水果” :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效可以通过有限的资源获得,且效益清晰而有 保证。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生态效益”“小的付出带来大的效益” ,让公司意 识到了节约能源消费比如说水电费,从而减少了其对环境的影响。 如今一些“特 10 设式”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在不同的中小型企业中都非常受欢迎。但由于没有关注这 些企业的不同需求和能力,使得这种方式因为材料供给不足而无法进一步推广。 表表 2-1 中小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选择和实施中小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选择和实施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消极式特设式战略式 动机 道德因素: “回报社会” “帮助他人” 实际因素:做一些对社 会有影响的事,并使企 业从中获利 战略因素:收获长期 的商业利益,通过对 社会负责的行为创造 价值 典型活动捐赠、赞助、员工福利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 管理系统、中小企业 影响评估、生命周期 的焦点 优先权 的选择 随意的、个人关系 快速而稳定的收益, “易 摘的水果” 公司影响的系统分析 中小企 业情况 广泛传播,中小企业主 对待企业社会责任的典 型态度 适合,但是有时因为原 料不足而无法采用 通常不适合:花费太 大,时间太长 自从全球报道优先权网站(wwwglobereportingorg)公开发表持续性报道指 南的第二版后,这些指南成为了大公司报道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gri 的首次出版 物的目标是中小企业,它是一本 11 月发行的名为high5!的手册。 这本手册为 中小企业描述了报道指南,它根据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对应该报道哪些方面做出了界 定,同时给出了后续可供选择的反馈渠道。 它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计划和实施系统 性沟通,并且保证这些企业的报道质量。对中小企业来说,应用所有范围内的 gri 指示是不可行的。所以,需要选择指示过程来进行报道。了解利益相关者的优先权 是high5!的重要特征。 提出了评估优先权和独家报道,至少也得是“第一轮” 的报道。 随着实际经验的增长,范围逐渐扩大。 设立优先权的方法使内部商业活 动和目标得以考虑,同时把这些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和他们的兴趣联系起来。 用来 报道的指示应该与重要人士相关,而且对切实或不切实的商业价值有影响。当对报 11 道作评价时,外部反馈的合并与外部赞誉的追逐成为了所提供工具的一部分。 于 是公司就开创了反映他们优先权和报道指示起源的学习周期。 修订后的过程让中 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不停得到改善,而且更加适应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关 注。 2.2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 2.2.1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的兴起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于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影响我国,逐渐由沿海渗透到 内地,由玩具、服装出口企业扩延到其他外贸加工行业,波及面越来越广。 社会责任审核最初出现于 1995 年,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玩具、服装出口加 工企业。但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不断发展, 1997 年以来审核的地域范围和行 业范围迅速扩大。从沿海到内地,从玩具、服装出口企业到几乎所有的外贸加工行 业,被迫接受审核的企业日趋增多。关于我国曾经接受社会责任审核的企业数量和 被审次数,有人统计为 8000 多厂次,有人统计为 15000 多厂次。但凡是从事出口 加工的企业,特别是生产贴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基本上都已经或迟或早、 或多或少地接受过审核。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两种:跨国公司“查厂”和第三方 认证,跨国公司“查厂”是最主要的实施方式 。所谓“查厂”,就是采购方(跨国公司) 在订单下达前或货物交付前,派遣本公司的专职人员或委托第三方公证行的专业人 员对供应商或分包商的资料、现场、员工进行实地调查,判断其是否符合本公司生 产守则的要求,并以此作为订单下达和货物接收的依据。第三方认证主要包括两种: 一是 sa8000 认证;一是行业性社会责任标准认证。 sa8000是1997年8月 由 美 国 经 济 优 先 认 可 委 员 会 (council economic priorities accreditation agency,简称 cepaa)所制定的国际标准。 sa8000 的含义是“社会责任标准” ,是 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的英文简称。2001 年,该委员会更名为社会责任国际,简称 sai,并于同年底发表了 sa8000 标准第 一个修订版,即 sa8000:2001。 12 负责起草 sa8000 标准的委员会成员是来自 11 个国家的 20 个多个组织,其中 包括大型商业机构和认证机构。sai 对外宣称:与 is09000 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0 环境管理体系一样,sa8000 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旨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而体面的工作条件。 据美国相关商会组织调查,目前有 50%以上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随着 sa8000 标准实施,将重新与中国企业签订采购合同,这意味着我国出口到欧美国 家的服装、 玩具、 鞋类、 家具、 运动器材及日用五金等产品都已经或必将遭遇 sa8000 标准审核。 据估计,从 1997 年到 2004 年 7 月,我国先后有 8000 家企业接受过跨国公司 的 csr(企业社会责任)审核,被要求通过 sa8000 认证,目前获得认证证书的企 业有 99 家,有的因表现良好获得了更多的订单,部分工厂因没有改善诚意而被取 消供应商资格。 2.2.2 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兴起的背景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兴起的背景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波峰已经来到我国,这既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能力 旺盛有关,也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相关联。 我国之所以成为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中心,原因非常复杂。深入究之,大 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我国凭借着独有的区位优势,已经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 基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历来是劳工权益保护的薄弱环节,也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关 注的重点。随着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基地向我国的汇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 波峰自然随之而来。 其二,我国的劳工权益保护状况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从总体上说,我国的劳工 权益保护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尤其在一些民营和外商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安全 事故频仍不断,侵权事件时有发生,超长加班司空见惯,拖欠工资屡禁不止。劳工 状况本身存在的问题,加上国外一些势力借机过度渲染,必然导致全球企业社会责 任运动的矛头集中指向中国。 13 其三,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吸引了“世界眼球”,也引 来了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格外关注。面对我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持 续高速发展,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发达国家警惕性日渐提高。崛起中的中国正在遭受 着来自部分发达国家的挤压。近年来,“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针对中国的贸易磨 擦数量上越来越多、规模上越来越大;围绕中国的经济发展从“捧杀”到“棒杀”,花 样层出不穷。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波峰提前来到我国、重点关注我国,在一定程度 上也是部分发达国家挤压中国的一种表现。 2.3 企业社会责任对我国社会的影响及问题企业社会责任对我国社会的影响及问题 2.3.1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我国的影响 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成功加入 wto 之后,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融入 到全球化浪潮之中。无论是国际资本市场,还是国际产品市场,我国都扮演着日益 重要的角色。与此相对应,我国与国际市场竞争规则的联系也前所未有地密切起来。 就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而言,当对其还缺乏深入了解的时候,实践中的问题包括对就 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其对就业的影响将会进一 步扩大。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劳动条件的改善,对提高劳 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实 施,不论是查厂方式,还是认证方式,其审核的主要内容都集中在消除童工、禁止 歧视、废除强迫劳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等四项基本劳工权利以及工资、工时、 职业安全、社会保险、员工福利等生产条件两方面。尽管不同的公司审核标准不尽 一致,不同的企业对待审核的态度也不一样,但大部分接受企业社会责任审核的企 业都或多或少地完善了企业规章制度、改进了工作条件。企业劳动条件的改善在一 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就业质量,增强了员工就业的稳定性。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基地向境外 转移的时间,对我国就业岗位的维持和扩大将会产生消极作用。随着企业社会责任 运动的实施,尤其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我国的重点关注,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加 14 工企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受到了一定影响。在此情况下,国内一些出口加工企业开 始将承接的订单向境外低成本国家二次分包,或者干脆到境外投资设立加工基地。 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工基地的地区性转移,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过去如此,将来也 不会改变。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实施,无疑会加快转移速度,缩短在我国的驻留 时间。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的发展,在过去相当称的时间里,对我国扩大就业 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的提前转移,对我国未来就业工作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实施加快了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向内地的转移,由此对我 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和流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面对越来越频繁、越来越 严格的社会责任审核,虽然一部分企业实施了或者准备实施向境外转移的策略,但 是在现阶段,限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更多的企业还是愿意选择境内转移的方式,将 生产加工基地由沿海转移到内地。因为内地的人工成本相对来说较低,而且社会责 任审核也很难像沿海地区那么严格。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实施加速了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 会产生一定影响,对职业培训乃至整个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企业社 会责任运动在实施过程中,国外发包商与境内加工企业的利益博弈贯穿始终。博弈 的结果取决于加工企业的实力和市场地位。多年来应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经历, 使越来越多的境内加工企业意识到,要提高自己的地位,要增强自身的谈判能力, 只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市场地位。调查中发现,很多外贸出口加工企业已 经开始启动产业结构升级工作。事实上,凭借长期以来在技术、设备、市场和人才 方面的积累,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产业升级的条件。可以想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 内,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产业升级工作将有较大幅度的发展。 2.3.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生产条件、生产安全、职业中毒、 加班、劳动关系紧张、员工基本权益保障这六个方面。 劳动合同问题。劳动合同问题。根据调查,目前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中有很多企业没有与员工 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员工在遇到如职业病、欠薪、辞退等问题需要投诉时,找不到 15 任何凭据。此外,有些企业老板为了逃避员工职业病造成的法律责任,他们采取三 个月换一批员工,这样以来,当员工的职业病或职业中毒发作的时候,他们已经离 开了原来的企业,又没有任何凭据,给职业病和中毒事件的认定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据深圳市有关部门统计,2003 年上半年劳动仲裁案件共 798 宗,其中,劳动合同类 案件 380 宗,占立案总数的 47.62%,与 2002 年同期相比,上升 31.77 个百分比。 劳资纠纷问题。劳资纠纷问题。据了解,不仅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而且一些大型国有企业 也有劳资纠纷的问题,因为下岗补偿的问题上访事件时有发生。根据深圳市有关部 门的反映,2003 年深圳最突出的问题是辞退经济补偿,占申请仲裁的 50%,其次, 是劳动工资问题,占 20%,社会保险占 15%。 生产安全、职业健康问题。生产安全、职业健康问题。根据来自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统计, 2003 年一季度事故死亡人数超过 1000 人的有 8 个省,其中包括广东、浙江、山东、 四川、江苏、河南、安徽和湖南八个省。2003 年一季度发生 3 起 10 人以上特大事 故的有 7 个省,包括:浙江、山西、黑龙江、福建、湖南、广东、贵州。据报道, 2003 年 111 月,广东全省安全生产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 79185 起,死亡 11545 人, 受伤 68883 人,直接经济损失 4.42 亿元。根据广东省总工会的统计,仅 2003 年投 诉的,全省工伤、职业病 148 件,占所有来信来电投诉的 12%。 工时和加班问题。工时和加班问题。这是加工生产企业最普遍的问题,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中国加工生产企业的工时问题从国际劳工组织的网站上都可以看到很详细的资料, 在赶制订单的季节,有些企业的工作时间超过 12 小时,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工人 的加班工资只有 0.5 元/小时,严重违反劳动法。有些企业实行计件制工资,他们采 取把计件的单元价格压得很低的做法,使工人不加班就完不成当天的任务,而且, 从账面上看就没有加班工资,从而逃避了加班工资的问题。 社会保险问题。社会保险问题。以养老保险为例,根据广东省社保基金管理局的统计,2003 年, 全省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购买社会保险的人数为 277.82 万人,远远低于实际劳动者 人数。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对全省 600 家非公有制企业的 2002 年企业养老保险的情 况调查,226 家私营企业中参保的企业有 192 家,占 85%,其中职工参保的比例为 39.1%; 209 家港澳台资企业中, 参保的企业有 191 家, 占 91.3%, 职工参保占 48.6%; 16 165 家外资企业中,参保的企业 155 家,占 93.9%,职工参保的比例为 57.3%。 可见,私营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职工参保的比例普遍较低。有些地方政 府甚至对一些企业的职工的实际人数都没有掌握,企业也不愿意向政府透露,就是 回避购买保险的问题。 妇女权益保障问题。妇女权益保障问题。根据广东省有关部门统计,涉及女工、计生问题的来访、 来信、来电 52 件,占总数的 4%。调查显示,部分外资、港澳台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在保护妇女权益方面表现令人失望。在一些企业中,女职工一旦怀孕,企业就逼迫 她离开。这样,企业就逃避了妇女三期保护的问题。有些有毒有害的工种,却指派 年轻的女职工做,结果使她们出现中毒反应,染上职业病,导致婚后生育畸形。 2.4 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典型案例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典型案例 企业社会责任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实践而日益全球化,责任竞争的具体内容却 有特定的地域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本地化)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责 任具体内涵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化和本地化的对立统一。将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既是中国本土企业履行企业社 会责任所要探索的路径,也是跨国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必经之路。 2.4.1 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典型案例 案例一:拜耳公司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系统的发展 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典型案例 案例一:拜耳公司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系统的发展 总部位于德国的拜耳公司是一家全球性跨国企业,具有 140 多年的历史,其核 心业务为医药保健、营养以及高科技材料。在 2004 年财富杂志世界 500 强排 行榜中,拜耳以 323 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 129 位。 拜耳早在 1882 年就开始了与中国的贸易往来。1958 年,拜耳在香港成立了 拜耳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开始了在中国的业务。1993 年与前化工部签订的全面合 作协议带动了拜耳在华合资企业的建立。如今,拜耳在中国拥有 12 家企业,其中 5 家为独资公司。 面临的问题:今天,经济、生态和社会责任已成为拜耳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三大支柱。如何确保三大支柱创造可持续的公司价值? 17 解决方案:保障产品可持续性的生态检查系统。拜耳生态检查就是针对产品特 性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所涉及到的检查范围包括经济、健康、环境、生命周期、 技术和公共价值。 贯彻“责任关怀”的 hse(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系统。为了达到“责任关怀” 中富有挑战性的企业目标,拜耳开发了综合的 hse (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系 统。拜耳根据几乎统一的标准对世界各地的工厂收集健康、环境、安全方面的相关 数据,加以编辑、处理和应用。 履行社会责任的“六步”、“六法”。拜耳实施社会责任的六个步骤:第 1 步:管 理层需要首先确定他们认可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第 2 步:确认公司应该向谁负 责?谁是利益相关者?公司和谁有责任关系、关联关系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