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读后感5篇.doc_第1页
新教育读后感5篇.doc_第2页
新教育读后感5篇.doc_第3页
新教育读后感5篇.doc_第4页
新教育读后感5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育读后感5篇 行走在新教育实践的路上 罗倩雯 利用暑假的时间我读完了朱永新先生所著的新教育。这本书在我的心中点起了一把火,一把让我重新认识我所从事的工作,我所具有的教育理想的火。“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我的人生前进的方向。朱教授说,新教育实验初始阶段的理念尚未形成,但他相信实践出真知,也出理论。事实上,他一刻也没有放松过新教育实验的理论构建。现在,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已经形成。这些理论不但实践又指导实践,而且呈现出思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首先我谈谈我对新教育的理解。“新教育实验”主要内容归纳为十个方面。 “一”就是一个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二”就是两个目标:即“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三”就是三大改变:即“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四”就是四重教育境界,即让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生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五”就是五个基本观点,即“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 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六”就是六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课堂”;“七”就是七字内涵,即“成长,并且快乐着”; “八”就是八大理念,即“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把童年还给孩子,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 “九”就是九大教育定律,即“态度决定一切,说你行你就行,体罚近乎无能,读书改变人生,课堂属于学生,性格主宰命运,特色就是卓越,理想创造辉煌,爱心产生奇迹”; “十”就是新教育在十大领域展开“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以及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新教育实验”十分强调行动,而且把“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作为实验的价值取向。“新教育实验”的行动,其主旨不是提出多少深刻的教育理念,而是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一种追求教育行为改变的行动,是群众性、人人可以乐而为之教育实验”所有的理念、观点、追求的目标都将体现和转化为“六大行动”。借用“小苹果”的一句话:种下希望,就有收获! 朱教授说,新教育实验的目的不单单是让人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拥有智慧。他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 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其实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何尝不是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骄傲,何尝不是为了学生的进步而高兴,每一位教师都愿意把每一个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可是现实却是:高考的指挥棒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蒙蔽了双眼,甚至学生自己都错误的以为:只要成绩好,一好遮百丑!这样,我们的教育便不再是“爱的教育”而是“分数的教育”。这样必然造就所有人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急功近利,只看分数,而忽略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忽略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这一基本属性特征.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是病态的和不完整的.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就是要改变这一教育问题,让老师们重新关注心灵,重新建构课堂.所以作为一个物理老师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更多的加强物理学史、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利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物理的信心!总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去。” 我觉得“新教育”不仅仅应该是“爱的教育”,还应该是“信的教育”。相信学生的内心是善良的,相信学生可以做好他们自己的事情,应该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都充满信心!如果,你在校园里听到有学生在叫我们老师的名字,我们首先应该相信孩子们是愿意把我 们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而不应该训斥和打骂他们,因为他们绝无恶意;课堂上,相信孩子们的能力,只要他们认真,他们绝对可以自己学好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相互交流,而老师只需要适时的点拨;班级管理中,让孩子们自己做班级的主人,小到班级美化,大到班级制度的制定,班级民主生活,都让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树立公民的意识! “言必信,行必果。”在我看来新教育还是“行动”的教育。在新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定不能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新教育实践活动不是网上拼凑几个案例,几段文章,而是我们教师自身的课堂。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新教育,树立新的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模式,最新的案例,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高效。同时,我们还要让学生行动起来,每天有“晨读,午诵,暮省”的习惯,在每天的常规的学习活动中不断进步。让学生走向生活,积极开展与物理学习有关的调查活动,科创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物理学习的兴趣。 这就是我理解的新教育,她是“爱的教育”,即“心的教育”;她更是“信的教育”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自己的学习;她更是“行”的教育,如果说前两者是一种理念,那么最后都会落实到行动中来,这才是真正的新教育。我将会怀揣新教育的理想,践行新教育,实现新教育,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以下是摘录朱教授的一些心灵感言,和大家共勉。 是我们,是每一个对新教育怀有宗教般情怀的人们,以堂吉诃德的勇气,将苏南一隅的点点星火,欢愉地散遍广袤的天南地北,以西西弗的坚硬,将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柔软地植入未来的中国心灵。多少回,我无法抑制我的泪水。当我们的魔鬼团队以田野作业的方式,布道于穷乡僻壤,我的眼泪为他们欢腾的理想为他们憔悴的容颜而流。当绛县的蒙学孩童以惊奇惴惴的眼神,遥望那天际苍穹,我的眼泪为他们农历的天空为他们润泽的童年而流。 我一直在说,新教育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新教育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新教育是你的,是我的,是每个需要新教育的孩子们的。至于我,最多只是一个在时代急促的呼吸声中,大着胆子,跑出来喊了一嗓子的家伙。因为有孩子,因为有你们,我微弱的声音才能在中国教育的沉疴里激荡。 他勉励着我们:我们已经赢得世人垂注的目光,我们已经获得或浓或淡的掌声。那目光,是期许,那掌声,是勉励。我们不能停,不能歇,我们的脚步只能向前,我们的选择只能是跌倒后马上爬起,接着往前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你的肩头,也在我的肩头。我们原本卑微,因为新教育,因为一份使命,我们的生命由渺小而庄严,我们的工作由稻粱谋扩充至千古事,我们的世界也从柴米油盐放大到家国天下,感谢你,感谢他,感谢我,感谢每一个醉心于新教育的同仁,放逐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注入了意义, 新教育读后感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其基本思想是:一、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二、新教育的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三、四种精神:1、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2、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 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4、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四、五大理念:1、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2、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3、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4、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5、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五、四大改变:1、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2、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3、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4、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六大行动: 1、营造书香校园。2、师生共写随笔。3、聆听窗外声音。4、培养卓越口才。5、构筑理想课堂。6、建设数码社区。通过阅读我有以下体会: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他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晨诵午读”(包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中,无论是那些开启黎明的美丽诗歌,还是那一本本被反复甄选出来的经典着作,都被孩子们深深的喜爱、着迷。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这正是儿童课程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我学习感受最深的一点。另外,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是人的精神性。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反战的理想空间。人的理想层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我认为,我们每位老师都应该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进行自我挑战,与理想坚守,以智慧的行动、坚韧的行动,追求教育理想。就像新教育说的那样,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是我们每个教育人拥有的梦。我将在新教育这艘航船的引领下,努力追寻教育之梦,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读新教育有感 利用这段时间我拜读了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新教育。这本书在我的心中点起了一把火,一把让我重新认识我所从事的工作,我所具有的教育理想的火。“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我追求的目标,我的人生前进的方向。首先我谈谈我对新教育的理解。“新教育实验”主要内容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方面。 “一”就是一个核心理念。“二”就是两个目标。“三”就是三大改变:“四”就是四重教育境界。“五”就是五个基本观点。“六”就是六大行动。“七”就是七字内涵,即“成长,并且快乐着”;“八”就是八大理念,“九”就是九大教育定律,即“十”就是新教育在十大领域展开 然而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特别是第九章新教育的八大定律中的爱心产生奇迹,让我感触颇深。书中这样写道:“.陶行知说,在我们的冷眼之前,可能就有牛顿;在人们的棍棒之下,可能就有瓦特,在我们的恶语之中,可能就有爱迪生.读到这里,我不禁掩卷沉思,在我的教育中,是否也存在着文中所提到的现象呢学生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是循循善诱,而是充当“教育警察”,毫不留情,横加呵斥,甚至挥以老拳;学生有化解不开的思想症结,不是努力捕捉,认真发现,耐心引导,而是视而不见,;学生成绩有波动,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热情鼓励,而是公开批评,厉言敦促.我想是有的,至少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行为:在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或作业没写时、在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时,在学生犯错误时,我也会批评他们,而且会很生气,并且认为这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应该做的:如果我不负责任,我可以不管,对不对?可是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下次作业没写的依旧没写, 上课不听的依旧不听,而且有的学生甚至出现逆反心理,你越说我,我越不听,你能把我怎么样?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无非就是两个字:“不爱”!老师爱的是勤学好问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老师想爱也爱不起来!而做为学生,他能够很敏感地捕捉到老师对他的态度,直接做出反应你不爱我,我还不爱你呢!你的课我就不上,你说的话我就不听!结果双方矛盾愈演愈烈,发展到最后,水火不相容。 这样的故事一直在上演,甚至是恶性循环。直到有一天,我从一本书看到一个故事:一个老师,在上课时发现班里有一个小男孩,每次提问小男孩都举手,但是每次点他的名字他又回答不上来。老师很生气,认为这个小男孩在捣乱,于是下课把他叫到办公室,想问问原因。小男孩的回答让老师哭笑不得,他说:“老师,别人都举手,我不举手,显得很丢人啊!”这时这位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和他订了一个协定:以后上课小男孩会回答的问题举左手,不会回答的问题举右手,在他举右手的时候,老师就不点他的名字,他他在他举左手的时候,老师就提问他。这样每次老师点他的名字,他都能回答上来老师的问题,时间一长,同学们都发现小男孩的成绩越来越好,老师也发现小男孩举左手的次数越来越多,到最后每次上课举的都是左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道理:教育是需要有爱心的,如果没有爱每个学生的心,那教育就不能称其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了教育。如果当时这个 老师不分青红皂白,把小男孩狠狠地批评一顿,那后果会是怎么样的?肯定是少了一个优秀的学生,多了一个自暴自弃的“渣子”,以后上课连手也懒得举了,最后一点自尊也扔掉不要了,一朵小花就此枯萎!而扼杀他的正是一顿严厉的批评! 去年开学我开始教三(1)的英语,然而班上的两名学生让我十分头痛,他们要么我所教的单词教他们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不会读,要么当天会读了,第二天来了他们又忘了或者都会了遇到做题的时候汉语意思又不记得或者对不上号。第一次月考一个考了46分一个考了54分。我该怎么办呢?我进行了反思,对于这样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呢?批评吧无济于事,伤了自尊,本来他们不会孩子们都会嘲笑他们,他们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