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药理学抗心律失常.ppt_第1页
医药卫生药理学抗心律失常.ppt_第2页
医药卫生药理学抗心律失常.ppt_第3页
医药卫生药理学抗心律失常.ppt_第4页
医药卫生药理学抗心律失常.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三章抗心律失常药Antiarrhythmicdrugs,2,教学内容,1、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2、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4、抗心律失常药的不良反应5、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原则,Normalsinusrhythm,Rate60100PbeforeeveryQRSQRSaftereveryPAllParethesame,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次100次/min(成人),比较规则。窦房结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什么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7,心率变化:心动过速舒张期短冠脉供血;心动过缓心搏量外周重要脏器供血;心动规律变化房室收缩不协调,传导阻滞等心室充盈量心脏收缩功能丧失房颤心室舒张期充盈量心搏量;室颤功能上等于停搏。,心律失常对循环的影响,8,心律失常的分类,按发生原理:冲动发生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冲动发生与传导联合异常按心率的快慢:快速性缓慢性按循环障碍严重程度和预后:致命性潜在致命性良性,9,心律失常,缓慢型:用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快速型:包括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房颤、房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等,一、正常心肌电生理,第一节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11,自律性与快、慢反应电位,Ca2+,Na+,13,1.传导性:与膜反应性有关,即与0相除极速度和幅度有关(与最大舒张电位有关)2.自律性:与最大舒张电位、阈电位、4相自动除极速度有关。3.兴奋性:与ERP长短有关。4.收缩性:与普通心肌内钙含量有关。,二、心肌的生理特性:,14,三、膜反应性和传导速度,膜反应性:指膜电位水平与其所激发的0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之间的关系。,成正比,膜反应性是决定传导速度的重要因素。,V/s600,300,-100,-75,-50mV,传导性与膜反应曲线,正常,(四)有效不应期(Effectiverefractoryperiod,ERP),17,ERP反映钠通道恢复有效开放所需的最短时间ERP时间的长短一般与APD时间的长短变化相对应ERP值大,不易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18,二、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多种因素(低钾、强心苷中毒等),相自发除极速率最大舒张电位阈电位变大,冲动形成,心律失常,(一)冲动形成障碍(起源异常),-90mV,-70mV,1、自律性增高,1)早后除极(earlyafterdepolarization)特点,2、复极的不一致性(不同步性),是在心肌尚未完全复极时出现的除极,多出现于2相或3相;主要由Ca2+内流增多所引起;最大舒张电位水平较高(负值较小),除极频率快,振幅小。,早后除极与触发活动,迟后除极与触发活动,2)迟后除极(delayedafterdepolarization)特点,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后的4相中(舒张早期);是细胞内Ca2+过多诱发短暂Na+内流所引起;最大舒张电位水平较低(负值大),除极振幅较大。,2.冲动传导障碍:,单向阻滞和折返激动(reentry),22,23,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降低自律性:减慢相自动除极速度上移阈电位增加最大舒张电位延长动作电位时程,24,25,.减少后除极和自发活动,早后除极:Ca2+内流所致钙拮抗药迟后除极:细胞内Ca2+过多和短暂Na+内流-钙拮抗药+Na+通道阻滞药,26,.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增强膜反应性改善传导取消单向阻滞折返激动;减弱膜反应性减慢传导单向阻滞变为双向阻滞折返;,27,1.延长APD、ERP,而以延长ERP更为显著,为绝对延长ERP;2.缩短APD、ERP,而以缩短APD更为显著,为相对延长ERP;3.使相临细胞不均一的ERP趋向均一化。,.改变及而减少折返,28,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类药钠通道阻滞药类适度阻钠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类轻度阻钠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等类重度阻钠氟卡尼、普罗帕酮等类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类药选择性延长复极过程的药胺碘酮类药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其他类药:腺苷,29,第三节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类钠通道阻滞药IA适度阻钠IB轻度阻钠IC重度阻钠,奎尼丁Quinidine(IA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来源】茜草科金鸡纳树皮中的生物碱奎宁(左旋体)抗疟药;奎尼丁(右旋体)抗心律失常。,类适度阻钠,31,.降低自律性:抑制a内流相除极速率自律性抑制异位起搏点.减慢传导:抑制相a内流传导单向变双向传导阻滞消除折返激动.延长有效不应期:抑制相外流和均延长(更明显)中断预防折返.抑制心肌收缩力(弱).其他:抗M胆碱;受体阻断作用,【药理作用】,32,【临床应用】,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可治疗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辅助房颤、房扑的电复律治疗;.转复和预防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室上性和室性早搏。,33,Atrialfibrillation,Atrialflutter,【不良反应】各种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奎尼丁晕厥”意识丧失,惊厥,四肢抽搐,呼吸停止;心电图:Q-T间期过度延长。2、低血压:阻断-受体并抑制心肌收缩力所致。3、栓塞:心房附壁栓子脱落4、金鸡纳反应:耳鸣,听力减退,复视,神志不清,谵妄等。5、其它:消化道症状,长期可致血小板减少、出血症状。【禁忌症】1.重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充血性心力衰竭3.强心苷中毒(地高辛);4.严重低血压。,3rddegreeAVblock,【构效关系】局麻药普鲁卡因的衍生物,兼具有局麻作用。【体内过程】:特点(与普鲁卡因比较):1、口服易吸收;2、肝代谢物仍具药理活性,3、中枢副作用较弱;【药理作用】:特点(与奎尼丁比较):1、膜稳定作用较奎尼丁相似而较弱;2、仅有微弱的抗胆碱作用;3、不阻断受体,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A类,广谱),【临床应用】广谱抗心律失常1、对心房扑动和慢性心房纤颤:疗效不如奎尼丁;2、对室性心动过速:疗效优于奎尼丁;3、急性心肌梗塞者,口服可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发生。【不良反应】较奎尼丁少且轻:1、胃肠道反应2、过量低血压、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3、久用红斑性狼疮样综合征,【常用药物】,38,原为一局麻药,最初用于心导管和心脏手术时的心律失常。【体内过程】1、口服一般无效。2、维持时间短,须静脉滴注给药。,利多卡因Lidocaine(主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B类轻度阻钠,39,1、降低自律性:促进K+外流使最大舒张电位远离阈电位自律性抑制4相Na+内流降低4相去极斜率-自律性2、相对延长不应期:促进K+外流复极过程加快-APD;抑制2相少量Na+内流2相平台期缩短-ERP促进K+外流轻度抑制2相Na+内流-APDERPERP/APD比值(相对延长)(折返),【药理作用】,40,、对传导的影响:治疗量对传导不影响,高浓度抑制传导;对心肌缺血或室内传导有阻滞者传导单向变双向传导阻滞折返;对血钾降低或部分牵张除极者传导消除单向阻滞终止折返。,41,【主要作用部位】心室肌、蒲氏纤维(主用于室性过速型心律失常)【特点】1.对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好,常为首选药。2.负性肌力作用弱,安全范围较大,不良反应较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心室停搏等。禁用于严重的室内及房室传导阻滞。,42,【临床应用】,.只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特别适用于危重病例,对房性心律失常无效。对室性早搏效最好,对心肌梗阻、心脏手术或药物中毒(强心苷中毒)所致的都可用).预防室性颤动(心梗后立即使用可预防室颤的发生),43,Ventriculartachycardia,Ventricularfibrillation,44,【药理作用】.为抗癫痫药:治疗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作用相似于利多卡因降低自律性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对传导的影响:.能与强心苷竞争Na+-K+-ATP酶,抑制强心苷中毒所致的晚后除极和触发活动,恢复由于强心苷中毒而受抑制的传导。,苯妥英(钠),45,【临床应用】,1、治疗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效好(室性、房性均可,室性首选)2、其他原因(心梗、心脏手术、麻醉、电转律术、心导管术等)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也有效。,47,类重度阻钠,对钠通道的抑制及对Vmax的抑制作用强于、B类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率较高,故仅限于顽固的、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或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普罗帕酮(心律平)氟卡尼,48,【基本作用】重度抑制Na+内流,对复极影响小。(1.降低自律性2.减慢传导3.绝对延长ERP)【主要作用部位】心房肌、心室肌、蒲氏纤维(广谱)【特点】1.对非缺血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较好2.不良反应重,尤易引起心律失常,现已少用。,【常用药物】,【药理作用】1、-受体阻断作用:主要作用于窦房结和房室结,1)窦房结:减慢舒张期自发去极斜率,自律性;2)房室结:传导,(-受体阻断+膜稳定作用)3)延长房室结的ERP折返激动;2、直接稳定细胞膜(大剂量时):浦氏纤维:抑制0相Na+内流-0相去极,传导,II类-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Propranolol(主要用于窦性心动过速),51,【主要作用部位】窦房结、房室结(主用于室上性)【特点】1.对窦性心动过速疗效好,为首选药。2.不良反应较少,52,【临床应用】,1.室上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效果最好,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有效,对房颤房扑常与强心苷合用)2.对室性早搏也有效。,同类药:阿替洛尔,艾司洛尔等,【不良反应】可致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心力衰竭等。,53,【注意事项】,长期应用对脂类代谢及糖代谢有不良影响。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慎用;突然停药可产生反跳现象。重症心绞痛患者长期服用时,忌久用骤停;西咪替丁使普萘洛尔的清除率显著降低,易导致毒性反应。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54,三、类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药(选择性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类药又称为钾通道阻滞药减慢K+外流,从而延长APD和ERP对动作电位幅度和去极化速率影响较小。,55,【基本作用】阻滞Na+、K+、Ca2+通道。(1.降低自律性2.减慢传导3.显著延长APD和ERP)【主要作用部位】心房肌、心室肌、蒲氏纤维(广谱)【特点】1.负性肌力作用弱2.延长ERP作用突出3.不良反应较多,56,化学结构似甲状腺素原为抗心绞痛药阻滞钾通道,明显抑制心肌复极过程,延长APD和ERP还能阻滞钠、钙通道非竞争性地阻断、受体及阻断T3、T4与其受体的结合,为一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特点:起效慢,维持久,作用广泛,不良反应多。,胺碘酮Amiodarone(广谱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58,1、膜稳定作用1)自律性:阻断Ca+通道窦房结自律性2)传导:房室结、浦氏纤维:阻滞Na+通道Q-T间期延长;3)延长APD与ERP:心房肌、心室肌、房室结、房室旁路:阻滞K+通道APD;阻滞Na+通道ERP折返;2、非竞争性,受体阻断作用扩张血管平滑肌外周阻力,冠脉血流;心耗氧量,【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广谱抗心律失常1.阵发性房扑,房颤及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较好,尤其对预激综合征效更佳;2房性早搏稍差;3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疗效亦好。【不良反应】1.泪腺排泄:角膜表面褐色微粒沉着,停药消失;2.长期应用:甲状腺机能紊乱;3.间质性肺炎:可形成肺纤维化;4.心脏抑制: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甚至室性心动过速,室颤;,60,通过阻滞L型钙通道,使钙电流减小,抑制慢反应细胞降低窦房结、房室结细胞的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延长房室结细胞膜钙通道复活时间,延长其不应期。,四、类药钙拮抗药,61,【药理作用】阻断Ca2+通道(1)降低自律性:4相(2)减慢传导:0相(3)延长ERP:延长房室结的ERP房室传导折返,维拉帕米Verapamil(异搏定,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62,【主要作用部位】窦房结、房室结(主用于室上性)【特点】1.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好(为首选药)2.负性频率、负性传导、负性肌力作用强,63,【常用药物】,64,【药物的相互作用】,阻滞钙通道:一般不与受体阻断药合用。均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和传导,合用后有产生心脏停搏的危险。抑制地高辛经肾小管排出:升高地高辛的血药浓度,故二药合用应减少地高辛的用量,对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65,五、其他类腺苷,作用于腺苷受体激活乙酰胆碱敏感性钾通道抑制窦房结传导延长房室结不应期抑制房室传导主要用于治疗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含茶碱、咖啡因合服时,需增加腺苷的用量。,66,第四节抗心律失常药的不良反应,一、共同不良反应1.低血压:用量过大或静注过快,可因抑制心血管系统而致血压下降。2.诱发心律失常:多见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原有窦房结功能低下或房室传导阻滞者尤易发生,以C类最多见。3.诱发或加重心衰:本类药多有负性肌力作用。,67,4.过敏:奎尼丁皮疹、紫瘢、呼吸困难普鲁卡因胺皮疹、药热、粒细胞减少利多卡因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痉挛普罗帕酮淤积性肝损害5.胃肠刺激: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苯妥英钠等口服可致恶心、呕吐等,宜饭后服。,68,二、特殊不良反应1.奎尼丁:金鸡纳反应,奎尼丁晕厥或猝死。2.普鲁卡因胺:久用致红斑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