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两岸经贸合作下之物流运筹——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两岸经贸合作下之物流运筹——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两岸经贸合作下之物流运筹——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两岸经贸合作下之物流运筹——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两岸经贸合作下之物流运筹——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人学杨才瑛硕+ 学位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笔者( 姓名) 扬型:送 学号昼2 q q 5 q q 2 专业亡些经进堂所呈交 的论文( 论文题目:两岸经贸合作下之物流运筹以电子信息产业为 例) 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 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它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笔者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 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益五凄 指导教师签名 福建师范大学杨才瑛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中国大陆近年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庞大货运量,使得区域内主要枢纽港香港、 釜山、高雄港以及新兴港埠深圳、上海所争相竟逐,成为区域内港埠迅速发展的重 要支持,但也因此导致港埠间的激烈竞争。 上海港为中国大陆主要经济贸易区域进出门户,拥有广大本地货源腹地的竞争 优势,已具区域性枢纽港型态,未来两岸三通直航后,由于台湾地区的战略地位, 高雄港对上海港而言,可以作为中国大陆通向全球的门户。 故藉由台商在中国大陆的电子信息产业布局,以及两岸间的电子信息产业物流 运输,来阐明高雄港与上海港合作的方向及重要性。 所以本论文乃先从全球运筹管理的角度切入,分析中国大陆在台湾地区电子信 息业者进行全球运筹管理所扮演的角色,并依此来对两岸间可能存在于电子信息业 间的物流运筹进行讨论,以作为两岸合作发展的参考。 关键词两岸全球运筹管理电子信息产业物流中心港埠合作 福建师范大学杨才瑛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a sr a p i d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em a i n l a n di nr e c e n ty e a r s ,b r o u g h ta b o u t b yt h eh u g ec a r g o m a k et h em a j o rr e g i o n a lh u bp o r to fh o n gk o n g ,b u s a n ,k a o h s i u n g , a sw e l la sn e wp o r t si ns h e n z h e na n ds h a n g h a ia r ec o m p e t i n gt oc o m p e t ef o r a sa r e g i o n a l p o r ti n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m p o r t a n ts u p p o r t ,a n da l s ol e a d st of i e r c e c o m p e t i t i o nb e t w e e np o r t s s h a n g h a it r a d et ot h em a i n l a n d sm a j o re c o n o m i cr e g i o n a lp o r t a la c c e s s s u p p l ya v a s th i n t e r l a n do ft h el o c a lc o m p e t i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 ,h a sb e e nar e g i o n a lh u bp o r tp a t t e r n f u t u r ed i r e c tt w os i d e sa c r o s st h et a i w a ns t r a i tt h r e ec o n t a c t s ,d u et ot h es t r a t e g i c p o s i t i o no ft h et a i w a nr e g i o n ,t h ek a o h s i u n gh a r b o rs h a n g h a i ,m a i n l a n dc h i n ac a nb e u s e da st h eg a t e w a yt ot h ew o r l d t h e r e f o r e ,b yt a i w a nb u s i n e s s m e ni nt h em a i n l a n de l e c t r o n i c sa n di n f o r m a t i o n i n d u s t r i a ll a y o u t ,a sw e l la sb e t w e e nt w os i d e sa c r o s st h et a i w a ns t r a i to ft h ee l e c t r o n i c a n di n f o r m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l o g i s t i c sa n dt r a n s p o r t ,k a o h s i u n ga n ds h a n g h a it oc l a r i f yt h e d i r e c t i o no fc o o p e r a t i o na n d i m p o r t a n c e t h e r e f o r e ,t h i sp a p e ri st h ef i r s tg l o b a ll o g i s t i c sm a n a g e m e n tp o i n to fi n t e r c e p ta n d a n a l y s i so fc h i n a sm a i n l a n di nt a i w a n se l e c t r o n i ci n f o r m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 ,g l o b a ll o g i s t i c s m a n a g e m e n tr o l e ,a n ds oo nb e t w e e nt h et w os i d e sl i k e l y t oe x i s ti nt h ee l e c t r o n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t od i s c u s sl o g i s t i c so p e r a t i o n s ,a sar e f e r e n c e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w os i d e sa c r o s st h et a i w a ns t r a i tc o o p e r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t a i w a na n dm a i n l a n d g l o b a ll o g l s t i e sm a n a g e m e n te l e c t r o n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 l o g i s t i c sc e n t e r p o r t sc o o p e r a t i o n l i 福建师范大学杨才瑛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文摘 目前世界经济正因为中国大陆的兴起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产生经济板块 的移动,区域经济体透过协议逐渐形成更巨大的板块,彼此之间既合作又竞争,其 中以中国大陆为主要成长动力的东亚太平洋经济体系之变化与崛起造成的影响最为 巨大。 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间的经贸金额与日渐增,而随着贸易金额与顺差的增加, 使中国大陆成为台湾地区的主要市场,并有相当的贸易依存度,彼此的角色也逐渐 的改变着,从供给者转变成为竞争者,两者既合作又竞争。但是相较于中国大陆经 济之蓬勃发展,台湾地区近年则陷入经济紧缩之困境,台湾地区信息科技产业为突 破经营成本困境,寻求更有利之生产环境,采取国际分工方式合作生产,积极开拓 海外新的生产基地及新的市场。台湾地区信息科技厂商在全球布局中,海外的生产 活动也己经大幅移至中国大陆。信息科技产业业者在全球运筹模式下,分工形成一 完整的营运体系,其产销关系也将愈加紧密。 近年因减轻成本与提升效率的压力,跨国企业的发展已逐渐将分散各国之物流 中心作业集中至某一港口或机场,以就近统筹邻近国家的物流作业,且全球供应链 的观念特别强调跨越国家与地理界线,系统性思考供应链接构与资源的配置,其目 的在于要将各成员紧密结合,促使产能发挥效益。现代化港口要保持竞争优势,必 须做到以下四点:提供最佳服务水平。以最低成本服务。投资障碍最少。 转运成本最低。这四项都牵涉到物流策略,所以现代物流会受到如此地重视。事实 上,物流可纳入港口的经营业务,故港口应努力将物流融入企业经营策略层次以提 升港口竞争优势。 台湾地区电子信息业厂商在中国大陆的布局,根据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 工会产业政策研究所执行长罗怀家估计,台湾地区电子信息业厂商约在中国大陆建 立5 ,0 0 0 个左右的据点,其中以苏州、东莞、深圳、福州、厦门等地及中国大陆沿 海城市为主。历年来,台商前往中国大陆投资,均是以“现地生产再出口”的投资 策略为主,技术方面,以“本土化并利用充分利用中国大陆劳工 为导向。另外台 湾地区电机电子公会的调查称,台商的最佳投资区域方面,长江三角洲赢得台商青 睐。 根据台湾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协会对电子信息业的市场调查报告指出:“未来电 i i i 福建师范大学杨才瑛硕士学位论文 子信息产业的海外投资生产趋势,以迈向c e m e m s 方式或集中定点大规模生产之发 展为主,且为降低营运成本,可朝逐步减少全球运筹生产据点迈进。再者可加强与 c e m 大厂策略结盟合作。而选择劳力充沛且成本具竞争力地区制造,为海外设厂不 可避免趋势,在效率与弹性管理基础上,配合全球海空运输便利优势,应可积极建 制全球交货( g d s ) 与整机直送系统( t d s ) ,应付世界各地买主实时需求。 因为电子信息产业全球运筹旨在应付世界各地买主的实时需求,故对物流运筹 的效率性有极高的要求。若物流条件无法达成厂商的需求,则直接影响厂商全球运 筹管理的运作与全球布局,此时,牵动的将是厂商关键零组件生产或组装地点的选 择。 所以电子信息业者两岸布局及两岸间现存的物流运筹模式,对于高雄港与上海 港间存在的竞合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台湾地区电子信息业者是否进一步将关键零组 件生产或组装地点移往中国大陆的考虑因素。 作为高端竞争模式之一,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上海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中 海、中运、中储等中央企业均以上海为基地,建立了第三方物流公司,全球1 0 大物 流企业和2 0 大船公司的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也已全部进入上海。 航运界人士指出,国际海运的营运特色就是跟着货走,台湾地区受到产业外移 与经济不景气的冲击,进出口货物减少,连带影响高雄港的货柜装卸量,高雄港要 维持竞争优势,唯有开放三通,增加货源。 三通的确会为台湾地区带来新的机会,高雄可以与上海合作,推动深层加工的 自由贸易港政策,进而加速台湾地区产业全球化布局的趋势。同时,台湾地区有许 多优势,如丰富的国际营销经验、国际管理人才多、信息管道充足。 在全球经济体系之下,两岸同文同种,台湾地区前进中国大陆市场占有地理的 优势。世界各国纷纷抢食“世界市场”大饼的同时,台湾地区本身由于工资较高、 环保意识抬头、政治环境不稳等不利于产业发展的因素,传统产业已经产生“空洞 化”的危机了。两岸经贸关系是着眼于全球金融架构之下,亦属于世界经贸的一环。 一就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分布区位来看,说明产业于两岸间进行垂直分工的关系, 虽然上海港已经大幅超越高雄港,因为三通势在必行,高雄港的地理位置对上海港 而言,是可以通向全球的枢纽,因此上海洋山港与高雄港的合作将是未来两岸经贸 合作的一大重点。 i v 第1 章绪论 第1 章绪论 1 1 研究背景与动机 1 1 1 研究背景 目前世界经济正因为中国大陆的兴起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产生经济板块 的移动,区域经济体透过协议逐渐形成更巨大的板块,彼此之间既合作又竞争,其 中以中国大陆为主要成长动力的东亚太平洋经济体系之变化与崛起造成的影响最为 巨大。 中国大陆自1 9 7 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策略后, 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除了使经济体制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外,庞大的市场及低 薪资的劳力供给,促使中国大陆藉由外资大量的投入,成为了“世界工厂 ;中国 大陆经济的快速崛起,使邻近东亚国家原本代工的角色受到压迫的同时,也因中国 大陆庞大的需求而带来新的商机,原物料、半成品、生活物资等源源不断的出口运 向中国大陆,使彼此间的经贸往来更为密切。 据台湾地区经济部的调查报告:由台湾地区接单中国大陆制造及出货,在电子 信息产业方面,中国大陆出货比重高达3 0 9 ,其次为石化工业占3 0 5 、化学工 业占2 9 6 、金属工业占2 0 4 ,显示台湾地区企业到中国大陆投资后,台湾地区 母公司与中国大陆投资事业之间己形成营销与生产出货的分工模式。 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间的经贸金额与日渐增,而随着贸易金额与顺差的增加, 使中国大陆成为台湾地区的主要市场,并有相当的贸易依存度,彼此的角色也逐渐 的改变着,从供给者转变成为竞争者,两者既合作又竞争。但是相较于中国大陆经 济之蓬勃发展,台湾地区近年则陷入经济紧缩之困境,台湾地区信息科技产业为突 破经营成本困境,寻求更有利之生产环境,采取国际分工方式合作生产,积极开拓 海外新的生产基地及新的市场。台湾地区信息科技厂商在全球布局中,海外的生产 活动己经大幅移至中国大陆。信息科技产业业者在全球运筹模式下,分工形成完整 的营运体系,其产销关系也将愈加紧密。 1 1 2 研究动机 现今全球处在“全球化 的热潮中,形成所谓“时间紧密的地球 。世界各地 紧密的现象表现在信息、文化、生态、经济上,当然也更在劳动合作与生产上。企 福建师范大学杨才瑛硕士学位论文 业的劳动和生产过程被分配到生产成本最低的全球各地,“使一天2 4 小时都只需给 付最低的薪资,而又能达到想要的合作效率”,“工作位置可以出口,员工可以跨 国甚至跨洲合作,或者在直接接触中为信息接收者或消费者提供特定的服务”。n 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波助澜下,加上信息科技与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国际 市场自由化更趋兴盛,全球经济呈现欧洲、北美洲和东亚三足鼎立的态势。而亚太 地区由于具有相对低廉的海洋运输与劳动成本,制造业因此两蓬勃发展,成为全球 经济最重要的成长动力来源。伴随着亚太地区制造业蓬勃发展所产生的另一景象是, 亚太各国出口量激增。远洋运输顾问公司的报告指出,亚洲年的货柜处理量,将 于2 0 1 5 年时,由现今约1 0 7m i l l i o nt e u ( t w e n t y f o o te q u i v a l e n tu n i t ;2 0 英 眠的标准集装箱) ,成长至2 5 4 至3 0 6 m i l l i o nt e u 间。 事实上,台湾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自1 7 世纪以来,台湾地区在战略及国 际贸易上的重要地位,已成为当时极欲发展贸易的日本、荷兰、西班牙等国觊觎的 对象,荷兰人更一度占领台湾地区,将台湾地区建立成与中国大陆贸易的转运站, 且使这项贸易连结到世界的商业网络中比,。 其实,正如台湾地区东吴大学蒋成教授所言,“从营销的角度而言,港口的营 运在很多方面都类似于快餐店的经营”。嘲同理于快餐店的经营须讲求区位的良善 与随之而来的客源、并考虑和邻近商圈的连结问题,港口在经营上亦然,其最重要 的反而不是港埠的设施与管理制度,而是“商圈”即“腹地 的大小,规模足够的 腹地与腹地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才足以支持港埠建设的巨额投资,并以更优惠之费 率定价水平留住或吸引船商与货主。在腹地经济发展状况方面,中国大陆现阶段经 济的发展状况正足以补足台湾地区因内需市场动能减弱所带来货运量的消退“1 。但 腹地规模是否足够,则涉及与其它港口之竞争及总体环境的问题了。 一 在腹地经济方面,就企业之全球运筹管理而言,全球运筹管理讲求供应链有效 整合,让供货商、生产商与通路之间快速连结。而台湾地区目前从事全球运筹的企 业,其供货商多是位于东南亚或中国大陆,其中尤其以中国大陆最为普遍。全球运 筹的理念在于降低物流成本与及时配送( j u s ti nt i m e ) ,也就是低成本而高效能之 l l u l r i c hb c c k 原著,孙治本译全球化危机:全球化的形成、风险与机会【m 1 台北:台湾商务出版社,1 9 9 9 :2 7 - 2 8 1 2 曹永和着,陈宗仁,陈俐甫译十七世纪作为东亚转运站的台湾【j 】台湾风物,第4 8 卷3 期:9 1 1 1 6 p i 蒋成放眼大陆,是高雄港的未来【n 】中国时报,2 0 0 1 。1 2 ( 1 2 ) i q 学者将高雄港内需市场之动能减弱归因于两大因素,一是直接对外投资造成部分夕阳产业空洞化:二则为产 业升级导致出口货高值轻量化,而高值轻量化的结果使空运加入货运之竞争。参见夏力生两岸通航港口对通航 船舶所能提供之服务及管理【r 】国立高雄海技学报,第1 3 期:4 6 6 2 2 第1 章绪论 物流服务,然而中国大陆之物流正处于发展中阶段n 1 ,台湾地区乃因此具有很好的 机会成为中国大陆与全球各地间的连结点。同时,在台湾地区政府将港埠发展的重 点由整柜转运提升至高附加价值转运,以增加每只货柜的附加价值。团 在港口的竞争方面,港埠致力于货柜化的同时,各国际商港间的竞争,受货柜 船的演进与复合运送之兴起等发展的影响,其激烈的程度也是与时俱进的。早期只 是邻近港口间的竞争,现在则是各洲际间的港口彼此竞争,产生的结果是传统的港 口地理腹地范围消失,港口所独占的货源腹地逐渐被其它港口所瓜分。最大的影响 是港口管理当局它所提供的服务功能要能配合使用者之需要。专家认为:“虽然港 口现在只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一环,但这也是拓展业务的一大契机,这些机会需要 港口深度参与实体配送系统:例如存货控制、数据管理、包装和处理,仔细的规划 与协调将有助于推动物流配送业务,港口当局必须扮演一个决定性的角色,成为物 流业的催化单位”。嘲 + 1 2研究目的 为了迎合高附加价值转运的方向,需有产业的支持,致力于产业升级,使企业 得以于两岸间,进行产业活动的垂直分工,台湾地区再将中国大陆所生产之低阶层 产品,运来台湾地区进行深层加工后再运销全球。就目前台湾地区企业的运作而言, 企业已逐渐形成全球运筹之新供应链管理架构,即将其半成品、零件或周边产品移 往中国大陆生产,并再在台湾地区进行组装以配送至全球客户之下。 本论文乃从全球运筹管理运作中最主要的电子信息产业着手,探讨上海与高雄 港市合作发展策略。本研究拟定之研究目的如下: 对国际物流理论与发展现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两岸间物流运筹有更深一层 的了解。 对电子信息产业于两岸间物流运筹之现况进行分析。 在企业设立物流中心之区位选择上,因中国大陆港口之兴起与对港埠物流中 心之建设亦转趋积极,会局限高雄港的发展。在本论文中,将以上海港来说明。 l l l 一份两岸笔记型计算机总体产业环境之比较分析指出,大陆目前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瓶颈有三:国际航空、 航海运输能力不足,连带影响其全球运筹的能力。大陆海关效率差,影响业者之进口及仓储成本。金融及 创投环境不良,阻碍高科技产业之发展。引自高登落实积极开放、有效管理之两岸产业分工政策阴两岸经贸, 总第1 2 3 期:1 8 2 1 1 2 1 自由贸易港区推动方案规划简报【r 】台湾地区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2 0 0 2 1 3 】张雅富发展高雄港为国际物流中心之探讨 j 1 海运月刊,第1 8 0 期:1 3 2 6 3 福建师范大学杨才瑛硕士学位论文 本研究是从宏观的角度,阐述政府政策与两岸关系对企业两岸物流运筹的影 响,进而研究上海与高雄港市物流与产业之发展,探讨两个港市之间合作发展的愿 景。 1 3研究内容与架构 本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国际物流理论与港区发展,第三章 为电子信息产业两岸物流运筹现况,第四章为两岸物流运筹中之港埠地位分析,第 五章为高雄港与上海港腹地发展现况与策略,最后为结论。各章节之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动机与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架构及国内外物 流理论研究综述。 第二章相关文献与理论探讨,探讨国内外物流运筹、国际物流、国际物流中 心等之相关文献或理论,以作为研究之参考。 第三章旨在从全球运筹管理的角度,分析中国大陆在台湾地区电子信息业者 进行全球运筹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依此来对两岸间可能存在于电子信息产业间 的物流运筹进行讨论。首先对台湾地区电子信息业者投资中国大陆的现况做一介绍, 说明中国大陆生产基地对业者进行全球布局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根据电子信息产 业之产业特性,进而说明引发电子零组件、半成品、成品于两岸间物流运筹的频繁 现象与高度需求。 第四章则在第三章两岸物流运筹现况之分析基础上,更进一步讨论港口可于 两岸物流运筹扮演的角色,并对电子信息产业两岸布局的分析后,讨论高雄港与上 海港间的竟合关系。 第五章则综合前面之分析,对上海与高雄港市为因应内外环境发展及高雄港 与上海港之合作发展策略,进行讨论。 最后为结论。 1 4国内外物流理论研究综述 一 从2 0 世纪5 0 年代到现在,物流的理论经历了许多的变革,也有了巨大的发展。 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其物流的发展进程也各有差异。由于美国物流 管理的研究和经验最为完善,一般以美国为例,将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分为实物配 4 第1 章绪论 送阶段、综合物流阶段、供应链管理三个阶段。 一。实物配送阶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2 0 世纪7 0 年代,这一阶段对物流的研 究以实物分配销售过程为主,即产品从制造商、仓库到用户;2 0 世纪7 0 年代后期 至8 0 年代末,是以综合物流的形成为标志的阶段;2 0 世纪8 0 年代后期至今,是以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为标志的阶段。一 国外物流理论研究起始于2 0 世纪3 0 年代。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物流概念研究, 还没有深入涉及到其它的理论问题。到了2 0 世纪5 0 年代,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商 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的影响和作用日趋明显,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 高,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也逐渐加深,有关物流理论研究逐渐深入,研究的视角不断扩 大,并产生出许多新理论和新学说。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在对物流理论的分析和研究虽然是较广阔,题目复 杂繁多,但是总的来说都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理论和学说: 物流成本中心学说 物流成本中心说强调解决物流问题,重点并不在于物流的合理化和现代化,而 在于如何通过物流管理的方式来控制和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学说意味着物流 既是主要的成本产生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 正是这种认识的表达。 1 9 6 2 年4 月,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首次明确提出物流领域的潜力,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标志着企业物流管理领域的正式发展。日本西泽修教授在研究 物流成本时发现,先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 情况,导致对物流费用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提出“物流冰山”学说。他用物流成 本分析了彼得德鲁克的“黑大陆 学说。成本中心学说过分地强调了物流的成本 机能,认为改进物流的目标是降低成本,致使物流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主体地位没 法得到认可,从而限制了物流本身的进一步发展。 利润中心学说 第三个利润源的说法也是日本权威学者西泽修先生在1 9 7 0 年提出的。 人们把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劳动消耗的降低分别称为“第一个利润源泉 和“第 二个利润源泉”。由于受到科技和管理水平的限制,第一、二利润源泉已近枯竭,有 待于科技的重大突破。“第三利润源泉 理论认为物流作为“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 虽然没有被完全照亮,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物流领域绝不会是一个不毛之地, 5 福建师范大学杨才瑛硕士学位论文 肯定是一片富饶之源。在经历了1 9 7 3 年的石油危机之后,物流“第三利润源”的作 用己经得到证实,物流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得到巩固。 服务中心学说 服务中心学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一些学者( 如:鲍尔索克斯) 对物流的认识, 他们认为,物流活动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 于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服务中心学说特别强 调了物流的服务保障功能,借助于物流的服务保障作用,企业可以通过整体能力的 加强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目前,在中国大陆有关物流的服务性功能的研究也是 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有的从顾客满意度的角度,探讨物流服务的功能和作用以及 衡量指标体系:也有的从客户关系角度,研究客户关系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价值 和方法。 效益悖反学说 效益悖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很普遍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 和表现。效益悖反是指在物流系统中的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物流 系统中的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系统中的另一个或 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往往导致整个 物流系统效率的低下,最终会损害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的利益。在系统科学的广泛 应用下,人们不仅可以将物流系统细分成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 物流信息处理等功能要素,而且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效益悖反”,追求总体的效果。 战略中心学说 物流战略中心说是目前非常盛行的说法,学术界和企业界逐渐意识到物流更具 有战略性。这一学说把物流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认为物流会影响到企业总 体的生存与发展,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物流对企业长期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将物流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直接联系起来的观点,对促进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郝聚民博士在其研究中构筑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展战略。马士华从供应链管理 的角度,提出物流管理战略全局化的观念。还有学者从供应链的角度提出了“即时物 流战略”、“一体化物流战略”、“网络化物流战略”和“物流战略联盟”等。物流规划是 物流战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战略投资、战略技术开发也是近几年企业发展现 代物流的重要内容。 ; 供应链学说0 6 第1 章绪论 j 目前,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样性,有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和阐述 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也有的从流通企业发展和物流运动的组织形式、组织模式等角度 出发来探索供应链理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观点: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超 集;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供应链物流;物流供应链。 绿色物流学说 一 绿色物流是部分学者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 立的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 目前,对绿色物流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定义,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绿 色供应链、生态供应链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绿色物流理论主要是改变原来由“资源一 产品一废弃物排放”所构成的开环型物质单向流动模式,而构成一种“资源一产品 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型物质流动系统。为此引入了逆向物流的概念,所谓逆向物流 是指在废弃物回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工作一方面着重于研究物流与 环境问题,而忽视了物流与资源消耗,物流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目 前研究工作大多将资源与环境作为外生变量来加以分析,以寻求一些缓解物流与环 境两者之间矛盾的办法,并未将资源、环境、物流与经济发展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进 行考虑。 近1 0 多年来,西方物流理论发展很快,并不断地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开 创性地提出和研究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如精益物流、绿色物流和逆向物流,把环保、 可持续发展等经济理念带到了物流理论的研究领域。 2 0 世纪9 0 年代末,中国大陆物流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系统和供应链集成研 究、物流战略研究、物流组织研究以及绿色物流、精益物流和逆向物流的研究等方 面。 从物流理论的引进,到研究热潮的兴起,中国大陆专家学者和实业界的探索者 们对物流理论做出了许多的付出和努力,使物流研究在系统体系、竞争战略、成本 分析、供应链及其管理、物流组织、物流形成机理、新物流理论等方面取得了成果, 同时,也随之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目前有必要加深对物流基础理论研究的力度。为了适应 经济的发展,使理论研究起到为实践服务的作用,应逐渐将研究重心转到微观物流 上,将研究视点从定性转到定量分析上,关注物流研究的新进展,对推动物流理论 研究,促进物流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 第2 章国际物流理论与港区发展 第2 章国际物流理论与港区发展 2 1 物流与运筹的概念 所谓“物流 ,顾名思义即为“物的流通 ( p h y s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也可以 说是,物品从生产地至消费者或使用地点的整个流通过程。1 9 6 0 年美国营销协会 ( a m e r i c a nm a r k e t i n ga s s o c i a t i o n ,a m a ) 将“物流 定义为:“从生产地到消费或 使用地点,有关物资的移动或处置之管理 。m 而物流业者透过完善的物流管道, 不仅使消费者能享受到快速便利的服务,供货商亦能迅速提供产物,进而大幅降低 保管、仓储等中间成本。而随着时代的变迁,p h y s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 观念逐渐被 l o g i s t i c s 观念所取代。? 1 l o g i s t i c s 这一词,台湾地区通常将之翻译为“运筹 。电子信息产业因其产 业特性,如企业信息应用高速成长、产品产销周期急速压缩、及供应市场遍布全球 之种种因素,因此有推动“全球运筹管理”( g l o b a ll o g i s t i c sm a n a g e m e n t ) 发展的 需求。 当物流从单纯的“物的流通”到所谓的“运筹 ,虽然后者仍为物流领域的范 围,但其意义已有转变。可以简单的说,“物的流通”是物流领域传统的概念,其 意义较狭隘;而“运筹”,因企业全球营运的兴起与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得“运筹 不仅包含最基本的“物的流通”,更包括生产到销售的所有环节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因此1 9 8 6 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 n a t i o n a lc o u n c i lo fp h y s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 m a n a g e m e n t ) 改名为“t h ec o u n c i lo fl o g i s t i c sm a n a g e m e n t ( c l m ) 。其将 p h y s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 改为l o g i s t i c s 。改名后的美国物流协会对l o g i s t i c s 所 做的定义是:“以顺应客户的要求为目的,对原物料、半成品、成品与其相关联的 信息,从生产点到消费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效率与成本效益之相对效果最大 化而进行的计划、执行与控制 。 而l o g i s t i c s 与p h y s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 的不同,在于l o g i s t i c s 已突破了商 品流通的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物流己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 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旧物品回收等整个 【1 1 台湾地区经济部商业司编物流经营管理实务【m 】台北:经济部,2 0 0 0 :1 3 1 2 】陈瑜芬,莫怀恩企业全球运筹管理的物流策略规划唧经济情势暨评论,2 0 0 0 年,6 ( 1 ) :1 2 7 1 3 9 9 福建师范大学杨才瑛硕士学位论文 流通过程。这是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型的制造商往往把成 品零部件的生产任务,承包给其它专业性制造商,自己只是把这些零部件进行组装。 而这些专业性制造商可能位于世界上劳动成本较便宜的地方。这种情况下,物流与 营销管理系统及生产管理系统有了密切的关系。这样,将物流、营销与生产三个方 面连结在一起,就能产生更高的效率和效益。而这三者的结合,可以用下图2 - i 来 表示。 图( 2 1 ) 生产、营销与运筹之关系 营销管理系统 运筹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 营销研究顾客服务水平工厂区位厂内活动及 促销订单流程生产日程计划物料搬运 价格政策包装设计采购工作分派及 产品政策零售店区位物料搬运催查 销售政策制成品地区包装作业质量管理 配销仓库工厂仓库设备保养 配销仓库 运输系统、存货控制 信息系统 不过“物流”与“运筹 虽有广狭定义的差异,但随着l o g i s t i c s 一词的普遍 使用,业界上也有将l o g i s t i c s 翻译成“物流”,是因物流广义的范围已被大家普 遍接受。广义物流与狭义物流的范围,可以以下图2 2 来表示: 、 1 0 第2 章国际物流理论与港区发展 图( 2 - 2 ) 广义狭义的物流领域范围 2 2 国际物流与全球运筹管理 物流的定义与范围已如前述,至于国际物流(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l o g i s t i c s ,i l ) , 则是指跨国性的货物流动而言。其兴起的原因与企业全球化及信息科技的发展密切 相关,此乃由于企业全球化与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发展出新型态的全球 运筹管理模式,以追求企业跨国货物之快速流动与管理成本最低,并提高顾客满意 程度和服务水平,来增加市场竞争力。故国际物流与全球运筹管理可说是密切相关 的,虽然国际物流是早已存在的国际贸易现象,而全球运筹管理发展时间不过短短 几年光景,但企业对全球运筹管理的推动,及各国政府全力以此作为施政与招商的 重点,无疑是促使国际物流更为兴盛的重要因素之一。 2 2 1 国际物流 所谓国际物流是相对于国内物流而言,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是国 际间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另 一方面,前述之跨国企业对全球运筹管理模式的推动是近年来国际物流兴盛的主因 之一,因为在全球运筹管理的概念发展下,跨国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竞争力,从事全 球采购、分工生产及全球营销。故关于国际物流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 国与国之间贸易的需要,另一为跨国企业所带动的国际物流。 福建师范大学杨才瑛硕士学位论文 在国与国贸易方面,由于国际分工日益的细分与专业化,任何国家在无法独善 于所有专业分工的情况下,、造成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随之而来的国际间的商品、 物资的流动便形成了国际物流n 1 。而在跨国企业方面,主要来自于企业全球化的结 果,根据d o n a l dj b o w e r s o x 与d a v i dj c l o s s 的见解,企业全球化的动力来自 于五大方向,分别是经济增长、供应链管理、地区化、技术及解除管制等,这些动 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下图2 - 3 所示: 图( 2 3 ) 驱使全球化的动力 而由于企业全球化的结果使得企业可以利用区域经济( l o c a t i o ne c o n o m i c s ) 与 规模经济( s c a l ee c o n o m i c s ) 来创造竞争优势,即企业将其营运据点分布于全球,来 达成资源之获得性与成本之降低等优势。所谓区域经济,指全球化企业充分利用世 界各地所具有之独特资源,来创造企业之竞争优势,如将其劳力密集性之活动设置 于低劳动成本之区域,或另依企业的营运需求,将厂房区位选定在原料产地、市场 或运输转运点。而规模经济则指企业藉由全球生产、采购、配送与销售,企业可利 用产能与销售额之扩大,达到规模经济,进而逐步降低生产与物流成本。 1 1 l 国际贸易推动的动力除了各国专业分工的因素外,另一原因是为平衡贸易所致【n 】2 0 0 1 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 3 1 4 1 2 第2 章国际物流理论与港区发展 。故不论是基于国家问分工的要求,或者是企业全球化的结果,我们可以将国际 物流理解为:“当生产和消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 或地区) 独立进行时,为了 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及时间距离,对物资( 商品) 进行物理性移动的国际商品 贸易或交流活动,从而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 。 国际物流具有以下之特性:n 1 一 物流环境存在差异。 国际物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各国物流环境的差异。由于不同国家间关于 物流活动法规的差异,使国际物流的复杂性远高于一国的国内物流。而且,不同国 家不同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也会造成国际物流于不同的科技环境条件下运作,造成 国际间物流接轨的困难,因而使得国际物流系统难以建立。 物流系统范围广。j 物流本身的功能要素、系统与外界的沟通已经很复杂,国际物流更在此一复杂 的系统上添加了跨国的因素,使得不仅是地域与空间的广阔,甚至所涉及的内外因 素更多,所需的时间更长,直接带来的影响是难度和复杂性的增加,风险并且因而 加大。 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 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是国际物流非常重要的运作基础。国际化信息系统建立 的难度,一是管理困难,二是投资巨大,加上世界上各国、各地之信息发展程度不 一,所以会出现信息水平不一致的现象,使信息系统的建立更为困难。 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要使国际间物流畅通起来,国际物流标准化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 统一的标准,国际物流水平将难以提高。欧美等国基本上实现了物流工具、设施的 标准化作业,例如货柜的几种统一规格及条形码技术等,均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以 及转运的难度。 。 2 2 2 供应链管理( s u p p l yc h a i nm a n a g e m e n t ,s c m ) 在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下,基于企业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需求,乃衍伸出 “全球运筹管理 这一新型态的管理概念。因此想要理解何谓“全球运筹管理 ,必 须先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意义。瞳3 1 1 】丁立言等编国际物流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0 :1 1 2 l 两岸现状与w t o 架构之下之高雄港竞争与发展策略探讨传统海运业之转型【d 】高雄:国立中山大学,4 j2 0 0 3 : 2 8 1 1 3 福建师范大学杨才瑛硕士学位论文 所谓“供应链管理”,意谓整合供应链和制造过程网络的内部和外部组织,即 是指涵盖终端使用者,回溯至原供货商及中间各种企业程序的整合,此一程序可提 供产品、服务及信息,以增加顾客及其它利害关系人之附加价值。m 另供应链管理 是一种使存货与信息方便流通的管理方式,其目标在于建立通路间整合关系,藉由 所有通路活动的相互配合,创造最大之顾客价值。总而言之,供应链管理扩及企业 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作业之有效整合,以配合供货商与消费者。 供应链管理包括以下功能: 供货商管理:减少供货商的数目并让他们成为业务伙伴,维持双赢的关系。 如此安排的好处包括降低采购单处理成本,以较少的人力处理较多的交易量,以及 加速订单处理循环的时间。 库存管理:缩短订单一出货一收款的循环。当上下游厂商中多数都连上网络 后,以往需要传真或邮寄的信息便可以立即送达。文件的去向还可随时追踪,增强 稽核的准确性。库存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库存的水平、增加存货周转率、避免缺货的 窘境。 文件发送管理:传递出货相关文件( 如提单、采购单、出货通知及舱单等) 。 以往通常要花上数天时间处理的文书工作,现在可以立即送出,甚至数据精确度更 高。 通路管理:将有关作业状况以及更改的讯息快速分送给合作厂商。换句话说, 也就是过去需要电话沟通和无数工时的技术信息、产品数据、和价格数据等通知作 业,现在只要张贴到电子布告栏上面,即可达到传达讯息的目的。 付款管理:连接供货商和经销商,经由电子的方式来传送和接收交易款项。 此一程序增加了公司处理发票的速度、减少了行政疏失的机率、并降低交易的成本、 同时能处理更多数量的发票,具有效率。 财务管理:让全球性的企业在不同的外汇账户里管理公司的钱。企业必须和 财务公司合作来增加自己在全球经济里的财务能力。他们必须衡量本身的风险和在 全球经济市场中的参与程度,并吸收国际信息。 一 销售部门效率:改善销售人员、客户、和生产部门之间的沟通。将销售部门 和区域及总部办公室相连结可以充分取得和利用市场情报,进而改良服务质量,并 帮助客户更快地把产品推广到市场上,以取得先机。 ,一 , 1 1 l 台湾地区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建构全球运筹中心之政策与法制研究【m 】台北;行政院经建会出版:6 1 4 第2 章国际物流理论与港区发展 2 j 2 3全球运筹管理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一方面使得企业获得世界此一巨大的 市场,同时也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竞争者的挑战。n 1 企业必须在全球寻找利基基地从 事生产与营销,以响应来自全球的竞争;故现代企业会在全球寻找最低的生产及销 售成本基地,并把仓储和运送过程中的存货压至最低。而这就有赖“供应链管理 的运作。 另一方面,企业生存之关键在于“竞争优势 ,而企业之竞争优势展现在整合 并组织各种活动上。基本上,企业的活动可概括划分为基本活动及支持性活动,基 本活动包括内部物流、生产作业、外部物流、营销与销售及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 包括采购、技术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及公司基本功能( 如企画、财物等) 。企业内部 各部门间若能连结成一链状机能,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即能产生竞争力。为发展竞 争优势,企业必须有效整合内部组织之各项作业,形成一企业价值链( v a l u ec h a i n ) , 进而有效的和供货商、经销商及客户连结,如图2 4 所示: 【1 j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金、商品、服务、信息以及人才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与扩张的现象。而经 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统一大市场,为了在这统一的大市场里占有更多的份额,各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强化商品、资金、技术与人员的输出。而企业则以产品迅速推陈出新( 设计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价格战来满 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