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开发区导线测量技术设计书.doc_第1页
燕郊开发区导线测量技术设计书.doc_第2页
燕郊开发区导线测量技术设计书.doc_第3页
燕郊开发区导线测量技术设计书.doc_第4页
燕郊开发区导线测量技术设计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级: 编号:燕郊开发区导线测量技术设计书(测绘工程专业)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单位名称:测绘B07-2班2010年 1月 8日 燕郊开发区导线测量技术设计书(测绘工程专业)专业技术设计书测绘专业任务承担单位(盖章): 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 主要设计人:孙扬帆审 核 人: 年 月 日 2010 年 1 月 11 日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 审批意见: 审 批 人: 2010 年 1 月 8 日一概述1. 任务来源: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管委会。2. 任务目的:为了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管辖区范围内开发建设,测绘1:1000 地形图。3. 任务量:根据开发区提供1:10000地形图1份以及已有控制点成果一套,从满足测图工作需要(密度、精度、经费等多方面)角度出发,完成一份相应等级控制网技术设计图和技术设计书。4. 作业范围: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约20km的测区范围。5. 作业内容:在燕郊约20km的测区范围内建立三等三角网、测边网或导线网,高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式。6. 行政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三河市。燕郊辖区包括行宫、小张各庄、王各庄,枣林、北蔡各庄、樊村赵辛庄、南巷口,区域面积共20公里。7. 完成期限:2010年1月4日2010年1月10日,为期一周。二作业区地理状况与已有资料情况1)作业区自然地理状况地形概况:河北省三河市域地处北纬394837至400504之间,东西36公里,南北28.5公里,总面积643平方公里。地处入京之要冲,京津唐三角之腹地。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距天安门直线距离30公里。与北京通县一河(潮白河)之隔。开发区管委会驻地行宫村东,位于三河西23.2公里处,西濒潮白河,燕郊西北距首都国际机场25公里,南距天津港180公里,东距秦皇岛港260公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三河市地处燕山山前平原地区,总的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倾斜,按地形地貌特点,可分为低山丘陵,平原和洼地。其中平原面积最大,主要由潮白河、蓟运河冲洪积扇构成,平均海拨高程5.931.9米(黄海标高),地面自然纵坡1/1500左右,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蒋福山地区。该区域周缘为海拨335.2458.5米的龙门山和青龙山,中间为海拨200212米的蒋福山盆地,此外在市区西北部还有一海拨90.4米的孤山挺立于倾斜平原上,洼地主要分布在本市东南部的引泃入潮与鲍邱河、潮白河两岸、地势低平,多积水洼地。居民地分布和特征:1.高新技术产业区,位于开发区南部(食品城,位于工业区东南部。以生产保健品、绿色食品、方便食品、酿酒、油脂及调味品等生活用品为主;医药城,位于工业区西部,以医药产品开发及制造为主;机电城,位于工业区定北部;轻化城,位于工业区南部。)2.休闲度假区,位于开发区西部,潮白河东畔。3.综合服务区,位于开发区中部。4.金融商贸区,位于开发区腹地。道路,桥梁分布和特征:102国道自西向东横穿境内,燕山公路自南向北纵贯边缘外,区内公路宽阔平坦、四环相绕、纵横交织、内外相通。道路主要有迎宾路,行宫西大街,行宫东大街,燕兴路,燕顺路,林场路,高尔夫路,燕昌路,燕高路,百合大街,科技大街,工业大街,规划路等。桥梁,除穿越京秦铁路建有公路立交桥外,在燕郊西102国道建立交桥,长16米,宽26米,燕郊东102国道间有点长立交桥,长560米,宽23.5米。植被分布和特征:土地资源,土壤属石灰性,多为壤质土,次为沙质土和粘质土,土层较厚。水资源,三条河流加自然降水以及地下水,雨量充沛年份自给有余,雨量适中年份可以自给,干旱之年亦能抵御。山峰、水系分布和特征:主要山峰有蒋福山、栲栳山、灵山和孤山。蒋福山为群山,四面山峦环绕,中间是一块开阔的盆地;栲栳山位于蒋福山正西;灵山在栲栳山西南。河流主要有鲍邱河、潮白河,市域流程分别为41.3公里、20.2公里。地形类别:境域处燕山余脉前地带,东北部为山地丘陵,面积73.3平方公里;其余大部分为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面积569.2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 三河地势较高,北高南低,地貌类型较多,三河县东北隅有小面积低山丘陵,为燕山南侧余脉,面积76平方公里,一般山高海拔200-300米,大岭后山海拔高度521米,为全市最高山峰;其次是龙门山,海拔459米;在山地丘陵西部和南部,沿燕山南麓,呈东西带状分布着山麓平原,面积773平方公里,地势由北向南倾斜,高程在海拔10至30米之间,平均海拔18米左右; 气候状况:三河市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干旱,夏季潮湿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严寒少雪。年平均气温11.1,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为-28.2;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为40.2,年无霜期187天,最大冻土厚76cm,最大积雪深度22cm,年日照时数为2661.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年平匀降雨量561.9mm(33年平均值),年平均蒸发量1958.6mm,年平均风速2.7ms,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基本情况: 浅层水含水层开采深度100米左右,深层水含水层开采深度260300米,水质纯净无污染。年开采量1427万方(约3.9万方/日)。地处燕山南麓,潮白河冲积扇中下部,地势平坦,地基承受载力1012T/m2,地震烈度为9度,无不良工程地质因素。测区经济发达状况: 燕郊是京津唐经济发展的腹地。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和当地人民的不断努力,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已有资料情况燕郊开发区提供1:10000燕郊开发区规划图1份,图中包括地形、地物、控制点、导线点,等高线等。已有控制点成果一套。表2-2点名X坐标Y坐标高程H备注点将台4421650.60020483995.600一等三角点有色院4422665.05420485530.457四等三角点核工部4424282.08720484072.213四等三角点设计院4423271.53620484072.213四等三角点交干院4423596.22320482518.181四等三角点煤干院(华科)4424528.39620482681.173四等三角点京哈大桥4423045.50020481620.261四等三角点(中央子午线经度117,1954北京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三引用文件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便构成技术设计书内容的一部分1三河市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19851996),由河北省三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四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坐标系: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采用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小测区可采用简易方法定向,建立独立坐标系统,已有平面控制网地区,可沿用原有坐标系统。平面控制网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参考椭球体为克拉索夫斯基球体。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进行测量时,可沿用原高程系统,当小测区有困难时,亦可采用假定高程坐标系统。 时间系统:北京时间投影方法: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精度或技术等级: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级仪器2级仪器6级仪器三等1431.8201/1500006103.6n1/55000四等91.52.5181/80000465n1/35000一级40.55151/300002410n1/15000二级2.40.258151/140001316n1/10000三级1.20.112151/70001224n1/5000注:1、 表中n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3、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4、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当附合导线长度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形,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0.7倍。5、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五设计方案1)选点埋石一、选点:选点时从技术指标方面考虑。图形结构良好,边长适中,对于三角形求距角不小于30;便于扩展和加密低级网,点位选在视野辽阔,展望良好的地方;为减弱旁折光的影响,要求视线超越障碍物一定的距离;点位能长期保存,宜选在土地坚硬,易于排水的高地上。从经济指标方面考虑。充分利用了制高点和高建筑物等有利地形、地物,以便在不影响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觇标高度;充分利用旧点,以便节省造标埋石费用,同时可避免在同一地方不同单位建造数座觇标,出现既浪费国家资财,又容易造成混乱的现象。从安全生产方面考虑点位离公路、铁路和其他建筑物以及高压线等应有一定的距离。选点所需的装备和工具:望远镜、小平板、测图器具、花杆、通信工具、清除障碍的工具等。此外还要携带设计好的网图。 在已知的起始点二、三等点应埋设柱石和盘石,两层标石中心的最大偏差,不应超过3mm;四等一下的各级控制点,可不埋设盘石,但柱石高度应适当增大。 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可用性一起觇标的安全性进行检查,符合同级埋石要求,且能长期保存。 当所选点位需要进行水准联测时,选点人员应实地踏勘水准路线,提出有关建议 点名应取居民地名,需向当地政府部门或群众进行调查后确定。新旧点重合时,最好采用原有旧点名,如需更改应在新点名后括号内附上旧点名。点名书写采用汉字,已知高等点号编排按照YJDG1开始顺序往后编号。布设的四等导线点从1开始编号。图上设计宜在中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展绘已知点。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拟定水准路线。二、埋石:四等导线测量的标石由两块标石组成,下面一块叫做盘石,上面叫柱石,盘石和柱石一般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然后运到实地埋设。预制时,应在柱石预面上印字注明埋设单位以及时间。标石也可以用混凝土现场浇灌或者石料加工。盘石和柱石中央埋有中心标志。埋石时候必须使盘式和柱石上的标志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挖基坑,坑底要整平夯实,再填砂石捣固,浇底层混凝土树盘石,然后再盘石上放1-2cm粗沙,树柱石,用混凝土加固,注意两层标石中心的最大偏差不应超过3mm。若在基岩层上或坚硬的混凝土路面上,可以直接钻孔,将刻有中心标志的胀锚螺栓打入孔内。网点一般应埋设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以精确标志点位。点的标石和标志必须稳定、坚固以利长久保存和利用。在基岩露头地区,也可直接在基岩上嵌入金属标志。每个点位标石埋设结束后,填写点之记。点之记样式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要求点之记采用Word制作,其中的略图可采用CAD制作,但应转换为影像格式插入到Word文档中。 对设置在田间或乡间道路旁的标志墩需修筑砖(石)台基以避免车辆碰撞标志。台基边墙距点位不少于1米、四周围用砖(石)块砌筑、基宽不得少于30厘米,地面以上高不得少于50厘米,构筑砂浆不得低于7.5#。对设立在楼顶、水塔等建筑物顶部的标石、观测台需涂刷5厘米宽的红白相间油漆,并在建筑物女儿墙或护栏内侧安装标志保护宣传牌2)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分为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一、水平角测量 水平角观测使用全站仪,采用方向观测法。 所布设的是四等导线网,基本图形形状为一个两边出头的H,一共使用了六个已知坐标点作为起算点,并设置了两个结点构成了简单的导线网。 四等平面控制点标志可采用磁制或金属等材料制作,可不埋盘石,柱石高度应适当加大。 观测步骤及要求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复读数之差小于3秒,半测回归零差小于8秒,一测回2C互差小于13秒,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小于9 秒。当观测方向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每站观测6个测回,每个测回间应配置度盘。当测站只有两个方向时,应在观测总数中以奇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总数中以偶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右角,但在观测右角时应以左角起始方向为准变换度盘位置。当测站和照准目标偏心时,应在水平角观测前或观测后测定归心元素。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规范第 2.3.12条执行。二、距离测量导线边的测定方法为电磁波测距法,限差要求如下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单程各测回较差往返测距较差往返四等5mm仪器22=5 =7=2(a+b*D)10mm仪器33 =10 20时,需进行计算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其计算公式为:式中:经各项改正后的闭合差,mm;水准环长度,km;水准环数。 各等级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如下表(表四)所示:水准测量的等级一等二等三等四等的值0.45mm1.0mm3.0mm5.0mm的值1.0mm2.0mm6.0mm10.0mm4)大地测量数据处理(1)按照三等控制点的要求以6个高级控制点作为已知点布设四等导线,设计出平面控制网的基本形式。对已经设计出的导线网进行测量精度分析。运用等权代替法评估出导线网的最弱点中误差并根据工程测量标准评定导线网布设是否合理。设以1km长的四等导线端点点位中误差为单位权中误差,各段线路的等权线路L以及相应的权P为:L1=1.28 P1=0.61L2=1.39 P2=0.52L3=1.44 P3=0.48L4=1.30 P4=0.59L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