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治疗围绝经期.ppt_第1页
腹针治疗围绝经期.ppt_第2页
腹针治疗围绝经期.ppt_第3页
腹针治疗围绝经期.ppt_第4页
腹针治疗围绝经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背景,关于围绝经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最多见,平均发生率为75.2%,尤以失眠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甚至彻夜不眠。该病发生与生活节奏加快及精神压力增加密切相关,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目前,现代医学一线治疗药物为激素,必要时再配合精神类药物,但患者对激素药物和精神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很大的顾虑,常常不愿意接受该类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现象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专篇文献报道不多。,立题依据,中医学对围绝经期失眠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的认识。近年研究发现,针灸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围绝经期症状。腹针“引气归元”及“腹四关”组成与功效。,研究方法,一、病例选择,围绝经期诊断标准失眠症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二、随机分组,60例患者均来自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年期专科门诊,按照随机、盲法原则分为:腹针组(30例)、体针组(30例)。,三、治疗方法,腹针组(治疗组)体针组(对照组),腹针治疗,体针治疗,四、观察指标,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血清生殖内分泌激素,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临床疗效,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2次)、早醒、醒后不易再睡;睡眠时间:每晚睡眠不足5h,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纳入标准,将同时符合围绝经期和失眠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纳入本项研究。,排除标准,不符合围绝经期或失眠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年龄小于40岁或大于60岁的患者;由发热、疼痛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失眠;由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病等引起的继发性失眠;近1个月内服用过激素类或精神类药物者及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取穴:主穴:引气归元、腹四关;配穴:足三里、水道。操作:选取规格为0.2240mm的一次性毫针进行直刺穴位皮下,引气归元四穴缓慢进针至地部,腹四关针尖向内刺人部,轻微捻转针体,不提插,留针30分钟,起针后以消毒干棉签按压针孔半分钟。疗程: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取穴:主穴: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配穴:阴虚火旺加太溪、复溜;痰热内扰加丰隆、支沟;肝郁脾虚加中脘、太冲。操作:选取规格为0.2240mm的一次性毫针,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针与头皮呈30刺入头皮下,其他穴位直刺,捻转得气后,留针半小时,起针后消毒干棉签按压针孔1分钟。疗程:同腹针组。,临床疗效评定,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在多种有关评定睡眠质量的量表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国际公认的睡眠质量评价指标。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参与计分的18个自评条目可组合成7个成份。每个成份按03计分,累积各成份得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