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中又捅要 极少主义建筑思潮是当今建筑界的一股重要力量,简洁的形式、纯净的空间 和精巧的结构是它的主要特征,但它决不是2 0 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简单重 复,而是融入了时代内涵、地域文化和现代美学的极少主义。因此,对极少主义 建筑艺术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为当代中国建筑创作 带来可供借鉴的实际意义。 首先,文章分析了极少主义在雕塑、绘画、音乐、文学等当代不同艺术领域 的特征,并在此基础引出极少主义建筑概念并作解释;其次,从极少主义建筑的 主要理论来源、文化背景及其主要特征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具体实例对极少 主义建筑进行分析;最后,在前几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极少主义建筑可持 续发展的观点以及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极少主义建筑艺术可持续发展 作者:梁伟 指导教师:马路 a n a l y s i so fm i n i m a l i s m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a r t a b s t r a c t a n a i v s i so fm i n i m a l i s mi n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a r ta n a i v s l s0 lm l n l m a j i i s ml na r c n l t e c t u r a la r t a b s t r a c t t h et e n d e n c yo ft l l o u g h ti nm i l l i m a l i s ma r c h i t e c t u r eh 0 1 d sas 仃o n gf o r c ei nt h e :f i e l do fm o d e ma r c h i t e c t u r ew i t l lc o m p a c ts h 印e ,p u r es p a c ea 1 1 d i n g e n i o u ss t m c t u r e nd o e sr 印e a tb yn om e a n st 1 1 ee a d y2 0 t hc e n t u 】眵m o d e m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m i n l 【i n g ,b u t m i x e st l l ec o l l i l o t a t i o no fm et i m e s ,r e g i o n a lc u l t u r ea n dm o d e ma e s t l l e t i c s s oa s y s t e m a t i cs t u d yi nm i i l i m a l i s ma r c l l i t e c t u r ew i l lh e l pu su n d e r s 切n di t i i lc u l t u r a l c o n n o t a t i o n 锄dh o p e 向1 l yt ob r i n gs o m ee ) 【p e r i e n c ea 1 1 dl e s s o nt oa r c h i t e c t u r ed e s i g ni n c h i n a f i r s t ,t l l et h e s i sa n a l y s e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m i n i m a l i s mi nd i 虢r e n tf i e l d so fa r t s u c ha ss c u l p t u r e ,p a i n t i n g ,m u s i ca 1 1 dl i t e r a t i 】r e a n d o nt l l i sb 2 l s i si ti n t r o d u c e st h e c o n c e p to fm i n i m a l i s ma r c l l i t e c t u r ea 1 1 de x p l a i n si t s e c o n d l y ,t h et l l e s i se x p o u n d sn l e m a i ns o u r c eo ft h e o r e t i c a la 1 1 dc u l t u r a lb a c k g r o l u l d si nm i m m a l i s ma r c l l i t e c t u r ea i l d m l a l y s i sm i n i m a l i s ma r c h i t e c t u r e 谢t hs p e c i f i cs 锄p l e s f i n a l l y ,t h et l l e s i sr a i s e s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o i n to fv i e w ,s o l u t i o l l sa l l dr e c o i m n e n d a t i o n sw i t l l0 nt 1 1 e b a s i so fp r e v i o u ss t l l d i e s k 四啊o r d s :m i n i m a l i s ma r c m t e c t u r e ,a 础l i t e c t u r a la r t ,s u s t a i na _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i i w r i t t e n b y :l i a l l g w d s u p e n ,i s e db y :m a l u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 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 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日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 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 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 日期,矽审7 f7 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第1 章绪论 第1 章绪论 1 1 极少主义艺术与极少主义建筑的概述 极少主义艺术也称为极限艺术源于2 0 世纪6 0 年代兴起的一种非写实绘画与 雕塑艺术,其理念在于降低艺术家自身的情感表现而朝单纯、逻辑的选择发展。 从2 0 世纪初的现代建筑运动开始建筑中就存在一种趋向简洁的创作思路,到2 0 世纪9 0 年代极少主义在建筑界重新兴起,形成了持续至今的极少主义建筑浪潮。 这种现象是建筑审美价值观对简单、朴素的回归,是大众文化对长期沉浸在烦杂 的后现代主义复杂的解构主义形式中的一种反叛,是哲学与审美领域的一次深刻 变化。 极少主义可以直接追溯到抽象主义艺术家蒙德里安和俄国构成主义等一些前 辈艺术家,并且和包豪斯的美学观有一定的关联。极少主义绘画以色彩的自然属 性平涂构成,简单明了,排除引起幻觉的艺术手法。数学体系作为它们的组合基 础,把作品减缩到基本的几何形状。直至取消物质转为概念。 艺术史研究告诉我们,各种艺术门类之间,风格流派的更替可以相互影响。 极少主义建筑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的源流同时来自建筑自身和其他艺术种类。 建筑中的极少主义和2 0 世纪6 0 年代纽约出现的极少主义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内 在联系。极少主义绘画、雕塑、甚至音乐、文学都对建筑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今天,极少主义倾向的建筑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建筑具有 简练的形式、纯净的空间和精巧的构造,“将建筑学还原成关于材料、空间、体量 和光的最基本的概念。”极少主义建筑以减少、再减少来净化、摈弃琐碎多余的 元素,去繁从简,从而获得简洁明快个性强烈的建筑形体、表皮及空间。 1 2 关于极少主义建筑艺术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极少主义( i i l i n i m a j i s m ) 一词在在国内外艺术领域和设计领域频频 出现,甚是火爆,针对它方方面面的研究也不计其数。从总体上看,目前的研究 大致可分为四大块:一是在艺术领域;二是在园林设计领域;三是在建筑设计领 域;四是在室内设计领域。 。转引自:陈治国极少主义建筑形态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 0 0 2 l 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第l 章绪论 在艺术领域,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对极少主义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陈卫和 编写的西方雕塑二次大战前后的范例与建筑雕塑绘画2 0 世纪世 界现代艺术史以及董豫赣编著的北大建筑3 极少主义以及著名艺术评论 家埃伦h 约翰逊编写的当代美国艺术家论艺术、罗伯特休斯著的新艺 术的震撼等等书籍均从不同角度介绍和论述了极少主义在绘画、雕塑、文学、 音乐等艺术领域的发展及影响。此外,在中外期刊里与之相关的各种文献也屡见 不鲜。 在园林设计领域,国内外对极少主义园林设计也形成了一定的气候,与之相 关的书籍及文献也为数不少。克里斯托弗布雷德利霍尔著的极少主义园林、 彼得沃克等著的彼得沃克:极简主义、王向荣与林箐编写的西方现代景 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晓俊编写的西方现代园林设计、艾定增主编的景 观园林新论等。 在建筑设计( 包括室内设计) 领域,许多较有影响力建筑杂志也先后加入了 “极少主义 这一主题的讨论当中。法国的今日建筑杂志、英国的建筑设 计、我国的世界建筑、建筑师、时代建筑、华东建筑先后纷纷也对极 少主义这一现象做出了分析及回应。此外,1 9 9 8 年1 2 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专程组 织了一次关于极少建筑和艺术的国际研讨会。1 9 9 9 年底,瑞士苏黎世联邦高工 ( e t h ) 学生杂志t 蝌s 出版了“极少主义之后 的专辑。建筑师约翰鲍森的 著作最低限更是十分畅销。与此同时,国内外的一些出版社也相继出版了一 系列的极少主义作品集,如h b i 的1 1 1 em i l l i m a l i s mo f a r c l l i t e 曲盯e 、m i n i m a l i s t i n t e r i o r s ;r d c k p o r tp u b l i s h e r s 出版的m i n i m a li m e r i o r s :以及中国水利水电出 版社与知识产权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由西班牙设计师奥罗拉奎特、帕科阿森西奥编 辑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n o 1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n o 2 等等,既丰富了西方 极少主义建筑的理论与实践,又为我国建筑发展指引了新方向。 目前国内对极少主义建筑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成果,这是由于现在国内的建 筑思潮逐渐与世界接轨,建筑界开始了解并广泛的接受极少主义风格的建筑,各 方面对极少主义的研究也随之兴起,但是对极少主义建筑还缺乏系统的论述。国 内相关的著作和文章包括费菁的极少主义绘画与雕塑,建筑师8 4 上载的王 群的空间,构造,表皮与极少主义,时代建筑上李翔宁的当代欧洲极少 主义建筑评述,新建筑上的陈治国的当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 2 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第1 章绪论 董豫赣的极少主义一小说,绘画,雕塑,建筑和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等一 些室内设计方面的书籍。 此外,在高校的学位论文方面针对极少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学位论文也不少。 1 3 本文的研究的目标 当前建筑研究在挖掘理论内涵,探求建筑内在品质方面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 的地方,这要求我们在研究的时候要更多的去挖掘深入的内容,而不是停留在表 象上的简单模仿和重复。勿庸置疑,今天的极少主义建筑绝不仅是现代主义思想 的简单再现,而是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这是本论文的研究切入点。因为“极少”、 “减少”、“纯净 、“几何体 等等只是表面现象,而不是极少主义建筑的内在品 质。对传统意义、地方感、建筑本质美的探寻都注定让今天的极少主义建筑不再 是现代建筑在形式上的机能主义,而是一种融入了现代美学和不同地区文化的相 互作用的具有新时代内涵和地方文化特征的极少主义。换句话说,极少主义建筑 并不像国际主义建筑那样千城一面,而是集时代、地方、民族及传统于一身的简 约,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简约。这是本文研究的目标,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与其他 建筑一样,极少主义倾向建筑同样表达一定的地域文化、时代特征,而不完全是 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的构造物。 1 4 本文的研究的意义 建筑设计作为一门集技术、材料、艺术、人文科学于一身的综合性的学科, 它的发展除了技术进步、材料革新等因素的直接影u 向外,人们的生活态度、传统 因素及审美习惯的变化也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今设计界流行一种追求 简约之美的倾向,是以简洁清新、明快大方的设计艺术风格体现了一种类似“工 业美学 的审美观念。而极少主义正是这种流行趋势的直接引发者,所以对于建 筑设计来说,极少主义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具体的实践,都应该加强研究与创新。 极少主义建筑设计在我国还只是处于对西方国家和日本的模仿阶段,缺乏本 土文化特征,在设计中也存在着概念模糊不清,设计出的作品要么是做的不够纯 粹,要么就是空无一物,毫无思想可言;要么是大红大紫、花哨热闹、繁琐的装 饰,推出极少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简约主义) 希望能达到以下目的: 1 、为探索适合时代需要的建筑艺术发展提供一个可能的方向; 2 、为我国极少主义建筑的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3 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 第l 章绪论 3 、对当前某些极少主义建筑的理论及实践提出批判。 通过对某些极少主义倾向建筑客观理性的分析,剖析其在建筑创作上在某些 方面的欠缺,期望为极少主义建筑的发展尽可能地指明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及 理论借鉴;批判那些无视经济,无视周边环境,违背生态、节能、环保和可持续 发展规律,一味追求视觉刺激的设计思想。 1 5 本文的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为了表达和阐述清楚该论文的主要内容,首先通过对2 0 世纪6 0 年代主要艺术 领域中的极少主义以及极少主义在建筑领域中的产生与发展进行论述,从中掌握 极少主义这一风格与思潮在艺术与建筑领域中的基本主张、内涵与特点,便于大 家对其有个较全面的认识,并为引出极少主义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埋下伏笔 ( 极少主义艺术和极少主义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对简约 主义建筑的具体设计手法和该领域特有的特点进行推敲与归纳,并对其中渗透的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理念加以分析;然后将落脚点放在具有新时代内涵和地方特色的 极少主义上。基于这种研究思路,全文的基本结构见下图: 4 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第2 章极少主义艺术与极少主义建筑 第2 章极少主义艺术与极少主义建筑 极少主义也称为“极限主义 、“减少主义”、“简约主义,源自2 0 世纪6 0 在 美国年代兴起的一种非实写绘画与雕塑,其创作理念在于以少胜多,极力降低艺 术家个人情感在作品中的倾向,而从单纯的几何的形式出发而达成一种以少胜多 的艺术成就。它是针对西方当时泛滥的波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有它特定 的反对对象,有特定的时间地点原因。极少主义的作品,主要以绘画和雕塑领域 为主,作品内容通常以极端简单的几何的形式和工业色彩出现,按照达达派杜桑 的“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对作品进行处理的原则,极少主义作品力求祛除一 切雕饰,简洁明了、直截了当是其主要特征。有些作品选用非天然或工业材料, 没有历史内涵,抽象冷峻,没有给受众想象得余地,崇尚机械加工的过程,刻意 表现画面或雕塑表面的光滑平整;作品经常取消基座或画框,直接与地面或墙面 接触,以保持作品的完美,杜绝干扰;形态构成上,强调整体统一、简沽、纯净, 以此去抗争混乱无序等。 2 1 极少主义在绘画上的肇始 极限艺术可以直接追溯到抽象主义绘画家卡西米尔马列维奇( k a s i m i r m a l e v i c h ) ,蒙德里安( p i e tm o n 拍a n ) 和华西里康定斯基( w a s s i l yk a n d i n s 坶) 等一 些前辈艺术家,包括后来的弗兰克斯特拉( f r a u 【1 l 【s t e l l a ) 、巴奈特纽曼( b 锄【1 e t n e w m 趾) 、莱曼( i b b e r tr y a l l ) 等极限艺术画家。在绘画中,极少主义以色彩的自然 属性平涂构成,排除引起幻觉的艺术手法。几何体系作为它们的组合基础,把作 品减缩到基本的几何形状。传统的内容和被尽量排除出画面,人们看不到什么具 体的形象,画面上的色彩关系也被简化,支持这一偏执而极端倾向的是一些同样 偏执而极端的想法一绘画的最终性质不过是画框、画布、颜料的物质性,传统绘 画中表现的不同题材( 事件、静物、物、风景等) ,不过是附加在上述物质性之上的 虚妄可疑的东西。 马列维奇在1 9 1 0 年代就开始了抽象主义绘画的创作,并奠定了极限艺术的理 论基础。他独创了美术史上仅有一人的画派至上主义( s u p e n n a t i s m ) ,也称极 限主义,是西方美术史上第一个将绘画简约成纯几何构图的抽象流派。1 9 1 3 年马 列维奇因创作了基本的至上主义要素的素描而获此名。康定斯基是第一个完 5 批少主义倾m 4 筑的艺术* 读 第2 章极少土义岂术0 极少土义挫蜘 全的抽象主义画家,他在包豪斯任教划间直接对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产生重大影 响。 l 阿2 卜1 正方形的构成 罔像米源:理解艺术 约翰基凹克著 极限艺术在思想根源上与蒙特里安的艺术思 想是一致的,认为岂术品在被创造出米之前必须 在艺术家的头脑中完全成熟,考虑设计充分,没 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艺术不是真正的艺术。他认为 “绘画要排除不相干的信息、幻世界以清湔”的 创作心路,他以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狄 非色彩的运用使色彩达到中性化( 幽2 卜1 ) 。同时, 蒙特里安认为画框的厚度破坏了画面的平面性, 而斯特拉更进一步,打破了传统的图底关系,甚 至于取消了画框。他| 兑坚持的“你所看见的,在 就是你所看见的”被奉为极限艺术 的经典语句。纽曼依靠人面积色彩 来产生庄重严肃的效果,追求作品 中的玄学性,使作品具有让人沉 思的力量,如他的伟大而崇高 的人作品r 图2 1 2 ) 。 现在可以列举极少主义绘画的 圉2 l2 伟犬而崇高朐人 l q 像米源到! 解艺术约翰基西克著 诸项原则艺术品没有任何意义参照和原型,单一而独特的形式强化了视觉联系和 冲r b 力,作者的痕迹在作品中完= 牟= 退场,观者直接而对艺术品本身,在观察对象的 过程巾体验心理感受。 22 极少主义在雕塑上的革新 事实上,对建筑影响更大的是极少主义雕塑甚至大地环境艺术( 图22 1 ) 。因 为和绘画相较而占,雕塑往往和材料、空间等等概念产生关联,而大地艺术则更 强调艺术0 空间的关联,阻各种装置和操作赋予环境新的特质,以达到对场所的 转变。极少主义雕塑出现在五六十年代的纽约,代表的人物包括多那德贾德 ( d o n a l dj u d d ) 、卡尔安德烈( c a na n d r e ) 罗伯特莫里斯( r o b e nm o r r i s ) 等等。贾 德是极少主义运动的发起者,他认为他的“三维物体”即非绘画也非雕塑、安德烈 发现了水甲的控制陛,把雕塑的高度压榨殆尽,几乎成为地坪上的二维。在极少 极少土义倾向硅乳的艺术斜读鹤2 乖极少主义艺术极少土义建筑 主义的雕塑中再也见不到浪漫优雅的人物造型,寻球的是一种简洁的儿何形体和 结构,运用人工而非自然材料。如金属和玻璃以表达一种精工细作的光洁表血, 运用排列、重复等手段创造一种三维的秩序感,并且具有鲜艳、饱满的“工业色 彩”。对于对象的抛弃以及丌 “令人刺激”的方式反映时代,h 样也受到了艺术界 其他运动的影响,尤其是波普艺术承自达达主义反艺术的思想。 密斯为臁省理上学院做的校旧觑划 安德烈的雕型作品平衡卜8 闰22 一l 雕塑与建筑的咒系酣像柬t ! ( 【 i l 犬建筑3 龃豫赣 誓惴弼掣纂b 盏豢 极少土* 倾向硅筑的艺术* 掉2 幸少主义艺术b 极少主义挫筑 卡尔安德烈“c a d a n d 浑,】9 3 5 一) 是最早把极少主义的原则运用到雕塑中的 艺术家。他的作品有吼下特点( 图22 2 ) 。首先,在材料的使用上,采用成品或 半成品材料或构件。比如金属网、会属板材、砖头等等。其次,是材料组合形式 重复而简单。材料被无以复加地排列、横放、叠加菩组成简单雕塑品。再次,材 料的组合采用数学韵律、比例来进行。唐纳贸德( d o n 甜dj u d d ,1 9 2 8 1 9 9 4 年) , 极少主义运动的发起者与代言人。他小仅是著名的极少主义雕塑家,其理论评述 也深具影响力。贾德把绘画构图原则、材料的运用及所要表达的艺术主题意义一 罔222 锌扳镁板 罔像来振:北大建筑3 带豫赣 蔫 璇 一 鋈 。u - “赫1 l2 图22 3 无题 概抛开,最终为了获得单一、整体、精致而不 融八个人情感的作品( 图22 3 ) 。他认为这一 系列盒子中的每个盒子都是单。整体的,因 此盒子与盒了之间不发牛任何因果、逻辑、构 成关系,它们只是“一物接一物”的空问存在。 岁伯特莫里斯同样是一位板具影响力的极少 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 图。他开始创作单色的几 何形状的大型雕塑,倾向下把几个单体组成组 合雕塑,强调单体之司的窄间感,并且作品用材都是 随手捡到的废料,组合方式也越来越随心所欲。 另外,极少主义雕塑的代表人物还有理查德塞 拉( r i c h a r ds e r r a ) 、罗伯特史密斯( r o b e ns m l t h s ) 、 安东尼咔罗( a r i t l l o n yc a r o ) 、索嘞维特( s o ll em i n ) 等( 图22 4 ) ,他们对极少主义艺术的发展也产生深 远的影响。 图像来崩一:大建筑3 综合上进,我 萤豫赣 们可以总结出极少 主义雕塑的基本特点: l 、更倾向于选用非天然或丁业材料,比如 不锈钢、电镀铝、玻璃。理由是,到2 0 世纪上 半叶一直被人们认作艺术材料的,像木头、石材 烫熙 二! ! 圈224 系列作r j 】! = 1 和青铜,都在暗示人的存在。尽管它们己被艺术家加工成各种形式的作品,小纹 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第2 章极少主义艺术与极少主义建筑 和大理石这些自然的痕迹,标志着材料有其内在的生命。极少主义艺术意在除去 这些有机活力,无机材料没有历史内涵,抽象冷峻,不给观众联想的余地,更能 注意作品本身从材料选用以求彻底与传统艺术脱开而追求创新独到。 2 、从创作工艺手段来看,极少主义艺术崇尚机械加工过程,刻意企求画面或 雕塑表面的光滑平整,这也是追求无内涵无先例。 3 、在颜色使用上,明亮的纯色或黑白灰成为首选,作品中一般只出现一到两 种颜色。 4 、基座的消失。摒弃传统欣赏习惯对人们的影响,使观者更加专注于作品本 身,凸显作品物质存在的重量感和质感,加强它与空间环境的联系。因此,许多 作品可以颠倒,可以从任何角度接近它、欣赏它。 2 3 极少主义在文学、音乐以及电影上的影响 极少主义在文学、音乐以及电影等领域也有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特点。一是 对作品正常的叙事( 表现) 形式进行休克或僵化处理,结果是作品叙事形式表现 为结巴、抽搐、僵硬、神经质、断断续续,松垮脱节等。这一点就像把传统作品 丰富、饱满、完整、有血有肉的叙事形态或艺术形象进行极力压榨后的“副产品 。 二是把本来就孱弱不堪的某一点进行夸张放,如同胀破的气球无声、无色、 无物。极少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法国作家罗伯格里耶( a 1 a i l li b b b e g r i l l e t ) 的代 表作品嫉妒中,运用了数学般的精确描述:横平竖直的树木,芭蕉的矩阵数目, 蒙德里安式的直角阴影,甚至俯视看的死角也被罗列另外,情节片断的不断 重复:餐具的摆法,汽车抛锚的故事、椅子间的关系,如果将所有被重复的这 些片断完全删除,小说将所剩无几。另外,罗伯格里耶( a l a i nr o b b eg r i l l e t ) 把传 统的“读 小说变成“看”小说,将小说的阅读逻辑化解为对新小说的看。只剩 下单纯的看:没有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没有习惯的心理分析、没有明晰的人物、 甚至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什么都没有。 在音乐上,1 9 5 8 年音乐家,尹夫克莱因( y v e sk l e i n ) 在纽约举办了他的“空 旷 展览会响应凯奇,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展品的展览会,展示的只是建筑的白。 而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及作曲家安东冯韦伯恩( a n t o nv b nw 曲e m ) 的早期作品 都体现出对单一曲调重复的浓厚兴趣。极少主义作曲家通过一系列缓慢、微妙的 变化逐步把音乐理论在这一倾向上推向了极致。6 0 年代早期,罗伯特阿斯利 ( i b b e n a s l l l e y ) 仅仅靠缓巨变换6 个音节,1 2 个音素,创作了长5 分钟的乐曲一她 9 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第2 章极少主义艺术与极少主义建筑 是个参观者。 在电影、舞台艺术中,一些前卫导演为了更为清楚直接地传达思想、表现生 活,不惜抛弃他们所熟悉的手法、构图、光与色,以及各种其他语汇,将作品中 的元素减到极至:极少的专业表演,极少的渲染,甚至极少的对白。“电影停留在表 层,观众能否进入表层之下,那是他们的事情”当代中国的前卫导演贾璋柯 这么说。导演德端克。加曼的电影蓝仅仅是一幅空白的、明亮的浅蓝色画面。 他用极少主义的手法表现深刻的痛苦,表现生命完结之时的一无所有、具有极大 的震撼力。 2 4 极少主义艺术的主要特点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极少主义在艺术领域的主要特点和轮廓: l 、从作品的表面上看,它强调形式的单一纯净,精确有序,反对装饰。因此, 在造型元素的选择上多倾向于简单的几何形体,如直线、圆、方形( 体) 、锥等; 尽量使用无机材料,同时颜色也尽量被简化,作品中一般只出现一、两种颜色或 只用黑白灰色,色彩均匀平整、纯净。 2 、从作品、作者、观众三者的关联来看,它主张消除作者的创作痕迹而加强 观众与作品之间的“直接性 ( 如去掉画框、取消基座乃至隐去作品的主要表现要 素) 。即“你所看见的,就是你所看见的”或“你所看见的,就是你所看不见的 。 3 、作品抽象冷峻,不给观众联想的余地。 2 5 建筑中的极少主义 2 5 1 极少主义建筑的定义 关于“极少主义”( m i i l i m a l i s m ) 一词,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也有人翻译成“极 简主义”,因为“简约性”( s i n l p l i c i 动也是极少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分析、 讨论和评判建筑师或者建筑设计时,我们习惯将相应的建筑贴以适当的标签,因 为对建筑设计进行完整分类归纳或廓清界限是难以实现的。就像很难准确回答什 么是后现代主义一样,我们也很难准确地回答什么是极少主义,因为极少主义不 是遵循同样规则的同质的运动,而是一群当代的建筑艺术家们的创作活动,但我 们可以从中挖掘出的规律和特征。这种规律性有时表现为简洁的形式,有时被描 述为“多 的升华,有时则是一种内在的美。 如果说极少主义是一种的风格,那恐怕不能廓清它的真实面貌,因为其间有 。参考:董豫赣,极少主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3 o 参考:金江李玉堂,简约之美,华中建筑,2 0 0 2 3 l o 极少主卫彻向址筑的艺术斛凄 第2 章橄少主义芝术- ,极少土义娃筑 着巨大的差别,但从时闸、根源、心想、影响因素等方面来看,它们又有众多的 联系。不管如何,极少主义建筑外观的干净单纯和统的口号反映了时代的种 生活方式,这种方式的主题是以尽- u 能少的于段与方式感知和创造。即要求去除 一切多余和无用的元素,蛆简洁的形式客观王| ! 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总m 言之,今天的极少主义建筑绝彳:仅仅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视觉上的简单再 现,更是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对建筑本质新的思考,1 ;是某些现代主义建筑那种大 一统的全僵死的机能主义而是种融八了现代美学和不同地区文化的相互作用, 尊重地方手工艺传统的具有时代内涵和地方特色的极少主义建筑。 252 建筑中的极少主义 许多文献资料表明,当代极少主义倾向的建筑源自6 0 年代的极限艺术和更早 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它可以追溯到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建筑实践成果 及理论成就上( 图25 1 ) 。密斯的“少就是多”( l e s s i s m o 糟) 的建筑设计哲学一直 为极少主义倡导者们所推崇,他还认为:“要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赋予今天的 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足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柯 布两耶| 为人越有修养,对装饰的追求就越少,而卢斯则提出了他更舢激进的观 点 “装饰就是罪恶”。他设计的维也纳维特根斯坦住宅( t h ew i n g e n s t e l n h o u s e ) , 就是一座在追求素朴简单,强化纯粹功能的建筑,反映了他的建筑观:功能主义、 优雅和完善主义。现代建筑大师密斯被奉为极少主义的集大成名,他一句经典的 “少就是多”成为极少主义建筑设计的至理名言,影响了几代现代史设计师。 e 辑,m 博盥会德四馆窀内芝哥湖蠊大道0 高大接 2j l 南f 的怍日 月m m 2 0 方建筑黑* 。女斯n 德罗,刘先觉+ 中国建筑t 版社,19 9 2 年12 月 圈 拙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第2 章极少土义艺术极少主义娃筑 极少主义倾向的建筑创作颂地主要在欧洲,被评论界贴上“极少主义”标鉴 的建筑师也多活跃于欧洲。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默隆( h c r z o g d em e u r o n ) 这 两位广受赞誉的国际建筑大师一直以简洁的建筑造,唑探索若自己独特的建筑道 路,他们的作品遍及欧洲、美国、口本、中国等世界各地,并且在2 0 0 1 年,获得 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普利策奖。p r a d a 东京旗舰店( p r a d as h o pa 】1 do m c e st 0 k y o ,j a p a n ) 、泰特现代 美术馆( 1 乱e g a l l e yo f m o d e m a n ,l o n d o n b a n k s l d c ,u k ) 以及奥夫月姆沃尔夫信号 楼( s l g n a lb o x , a u f d c m w o l cb a s e 】s w l l z e r l a n d ) 是他们主要作品( 圄25 - 2 、3 ) 。 在亚洲,因n 本的禅宗传统与极限艺术的创作理念有共同的特征和内在追求, 也使其成为此类建筑创作的沃土。代表的有口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琳岛和世等。 在美洲,美国的极少主义建筑创作尚未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反而是诸如盖生那 种动态的、表现主义的风格吸引了更多的眼球,但墨西哥的一些建筑师立足干地 域的建筑创作被贴上了“ 及少主义建筑”的标签。有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 干( l u l s b a m g a n ) 、里卡多莱戈雷塔( r i c a r d o l c g o c t 曲等( 图25 - 4 、5 ) 。 h 2 4 i j 4 h ij 目* 镕 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第3 章极少主义建筑的主要理论来源及背景分析 第3 章极少主义建筑的主要理论来源及背景分析 3 1 现代建筑思潮 2 0 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2 0 年代和3 0 年代,西方建筑舞台上出现了有历史 意义的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形成和发展。那个年代由于战 争的原因,一方面社会动荡促使人们容易接受新的思潮和新的艺术风格;另一方 面,战后初期经济困难和严重的房荒促使建筑师中的改革派必须面对现实,注重 经济,注重实惠。这一点在战后的德国尤为突出。在这个背景下,涌现出一批主 张新建筑新观念的建筑师,他们以各种方式行走在建筑革命的道路上,呈现出辉 煌的智慧光芒。 建筑师格洛皮乌斯( w 砒t e rg r o u p i u s ,1 8 8 3 1 9 6 9 ) 在德国威玛创办了一所被后 来成为“现代建筑的摇篮 的设计学校“包豪斯”。该校以培养新型设计人才为主 要目标。与此同时,德国另外一位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m i e sv 撕d e rr o h e ) 1 8 8 6 1 9 7 0 ) 以及其他青年建筑师也积极创新,并投身到战后德国大规模的低价 住宅实践中。在法国,勒柯布西耶与1 9 2 3 年出版了走向新建筑( v e r su i l e a r c l l i t e 咖e ) 一书,激烈批判守旧复古主义思想,强烈主张创造富有时代精神的新 建筑,同时他由于受到立体美术主义观点的影响,在建筑中宣扬几何形体的审美 价值。1 9 2 7 年,密斯在德国主持举办了一次新型住宅展览会。次年,来自1 2 个国 家的4 2 名新派建筑师集会瑞士,成立了名为国际现代建筑会议( c i a m ) 的国际 组织。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批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德国的包豪 斯校舍( d e s s a ub a u h a u s ,1 9 2 5 1 9 2 6 ,建筑师格罗皮乌斯) ;巴黎附近的萨夫耶别墅 ( l l as a v o y ,1 9 2 8 1 9 3 0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1 9 2 9 年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g e m a l lp a v i l l o n ,b a r c e l o i l ae x l l i b i t i o n ,1 9 2 9 ,建筑师密斯) 。此外还有勒柯布西 耶设计的巴黎瑞士学生宿舍以及建筑师阿尔托( a a a l t o 设计的芬兰帕米欧疗养院 等著名的建筑。 这些建筑作品共同的特点是以简单几何形体( 立方体、圆柱体、方形、圆形 等) 为构图元素,墙面平滑光洁,很少或没有附加装饰雕刻。在新材料的使用上, 建筑师侧重于发挥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轻巧特点,是建筑呈现出简洁明快、 1 3 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芝术解读掉3 章槛少t 义挫筑的# 兰论束繇投什* 升折 合理节约、清新活泼的新形豫。 虽然,当前极少辛义倾向的建筑与现代建筑思潮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足,它 们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主要思想源泉。 3 1 1 卢斯的“装饰就是罪恶” 现代建筑运动的先驱阿道夫卢斯的思想在第一次世界人战之后对欧洲新一 代的青年建筑师产生过重人影响,促进了现代计运动的形成。卢斯在他的最重 要的著作装饰或罪恶( d e c o r a f i o no r c r l m e 冲鲜明地提出了他反对装饰的立场。 他认为简单几何体式的、功能主义的建筑符合2 0 世纪广大群众的需求,而不应主 张繁琐的装饰。他认为未来的建筑应该功能完善、造价低廉,因此要抛弃所有没 有必要的装饰细节,他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卢斯 的反装饰立场口后成为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意识形态原则。他设计的第座建筑是 位于瑞士的卡玛住宅( 1 9 0 4 1 9 0 6 ) 具有高度简洁的几何形式特征,足他反对装饰的 最早宣言。之后他又在1 9 1 0 年设计了位于维电纳的斯坦纳住宅,简单朴素,被不 目3p 1 斯坶纳让t 罔 少建筑评论家认为足世界上第一座真正的、完全的现代 建筑( 图3 l 一1 ) 。 3 】2 密斯的“少就是多” 2 0 世纪3 0 年代中期以后,密斯致力于调和两个对 立的体系:一个足7 良漫古典土义的遗产,另一个是从古 代即成来的梁柱建筑,包括屋顶、梁、柱、墙等部什。 换句话说,前者是关于建筑风格形式的问题,而后者则 涉及建筑的结构、构造、空间等问题。在这里密斯利用精密的结构技术与晶莹剔 透的玻璃有机的组合,使各自失去了原来的特征,达成他的名言“几乎无物( a l m o s t n o t h l n 2 ) ”所要表现的艺术和技术效果。 同样地,“少就是多( l e s s sm o k ) ”也是密斯凡德罗基于上述研究提出的 现代主义设计的准则。他认为,建筑是合乎逻辑的结构,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 建筑取决于它所处的时代,并逐步表现出它的形式。他主张| 三【结构的真实面目而 不是以外观或戏剧性的处理作为建筑的特征,发展出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且极 端简洁的建筑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月架几乎裸露的外观,很少分隔的内部 空间,简练而制作精制的细部,密斯的设计思想有着德国理件丰义的内核。 密斯是第个真正隧得现代技术并能熟练地戍用的设计太师,他的“少就是 槛少主史倾挫筑们艺术鲥读蛳3 章极少土义业筑的土监论束源世背景分析 多”的信念也必须依赖现代技术所提供的高精度的产品和施工工艺。他的建筑的 整体肚和纯粹性更要依赖节点的精密件,因而他说:“卜帝就存细批里。”密斯的作 品比例优美,贝伦斯对他影响至深。和风格派艺术家们一样,他的作品虽然有浓 郁的个人色彩,但他努力要用最抽象的形式来抑制个人的冲动,表达永恒的真理, 表达时代的精神。 3 】3 现代设计的摇篮包豪斯 包豪斯是世界e 的第所培养艺术设计和工业建筑人才的学校。它的创始人 格罗皮乌斯在论现代工代业建筑的发展的文章中谈到整个建筑的方向问题, 他认为“现代建筑面临的课题是从内部解决问题,不要做表面文章。建筑不仅仅 是一个外壳,砸应该有经过艺术考虑的内在结构,不要事后的门面粉饰。 否 则,搬用样式只会把本来很庄重的结构变成无聊情感的陈词滥调。新时代要有它 的自己的现代形式。现代建筑师通过精确的不含糊的形式,清新的对比,各种部 件之间的秩序,形体和色彩的匀称与统柬创造自己的美学章法。包豪斯则是 他这种实现的集中体现。它的出现促使了新的建筑风格的出现,这种风格主要特 征足: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 简洁,构图灵活多样。 圈3 1j 包豪斯个景 驶教学车问 图像来源2 0 1 蛳0 两由建筑史* r 换加著 响着包豪斯。包豪斯的教师和学生的发计作品 构本身的形式美。 包豪斯在美学方而受到表现 主义、构成主义、至上主义的影 响,先后聘请的任课教员有抽象 派绘画的鼻祖康定斯基,构成派 的塔特林、新造型主义的凡杜 斯母( 蒙得里安的好友) 、至上丰 义哲里西茨基( 马列维奇的学生 的学生) 等,这些最终深深地影 摒弃了附加的装饰,注重发挥结 1 9 2 5 年,格洛皮乌斯在德骚设计了座新校舍,它就是包豪斯校舍。校舍的 建筑形式和细部处理紧密结台所用的材料和构造做法,采用平屋顶,去掉传统的 檐口,代之以用深色的边作为收束。同时由于部分外墙不再承重,包豪崩出现了 。目济大学、清华太学镕京i 学院、x 4 人 辩八版外目现代建筑史中目锉筑t n m 版社 15 极少主义 襞囱建筑懿艺本缮读第3 章缀少主义建筑豹主要理论来源及鹜袋分褥 大片的玻璃外墙。包豪斯没有雕刻、柱廊,没有装饰性的花纹及线脚,几乎排除 7 所有的附加装饰。然而这样处理并不妨碍建筑的艺术效果,它通过体量的变化, 空间的穿插,同时巧妙地窗格、雨篷和走廊等部分组织起来,化零为整,取得了 一种简洁清新效果( 图3 1 1 ) 。 包豪斯校舍的出现给建筑运动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打 响了第炮。把实用功能、材料、结构和建筑造型结合起来,发挥薪建筑材料和 新型结构的优越性能成为了一种建筑设计潮流,这种潮流的出现直接或间接得推 动了现代建筑囱着篱约的形态发展。 3 1 4 兰普尼亚尼的新简约主义 著名建筑师、历史学家维多里奥马尾亚戈兰普尼亚忍先生 ( 位o r i o m a g n a g o l a m p u 9 1 1 a m ) 在新简约主义一一新千年的建筑设想( n e w s i 毪攀l i e 埘一at 玲u 曲lo na r c h i 姥e 姐罄趣m e 魏e wm i l l 馓i 强1 ) 一文中,鲜明地提出了健 所坚持的新简约主义的建筑风格:简洁、纯净、沉默、精致、持久和秩序。 兰普尼亚尾认为如果希一望拯救9 0 年代的建筑现状,那么最为重要的是要充 分了解和认清“同时发生在建筑及前提条件中的变化 ,它把这些变化归纳为以下 七个方面: 一、向“简约 ( s i m p l i c i 哆) 回归。造成这种回归现象的原因,有来自于意识形 态、思想方式等方面的,也有来翻技术、来自美学方面的原因。“简约成为了一 种文化上的进步,我们不毖去寻找表面上的美丽和娇柔作态的丰富感,而是去寻 找洁净的、直截了当的美,单一比之虚构出来的多样要更加诚实一致。 二,“简约 不是单纯节俭的结果。而是丰富的集中统一,是复杂性的舞华。 三,简约明晰的设计是宁静、沉默的具体化,可以用来克服人类面临的喧嚣。 这种设计无须过多不必要的立面装饰元素,丽需要拜经过谨慎选择的形式和材料, 与坚固和安宁完美结合 。 四,建筑中的几何秩净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个躲避世界混乱的“安全小岛。 五,建筑不应当频繁地更新囱己,更重要的是“设计一些适当的形式来贯彻 过去的传统和惯例,瑟不是追求新奇”。 六,建筑不是时装,穿厌就扔,建筑应该具有持久性。 七、新麓约主义风格的建筑强调精确的细部。那穗集五花八门的形式与色彩 ov m 。兰謦髭亚尼,张晓春编译,获薅约主义薪予每约建筑设想,时代建筑2 2 趁 1 6 极少主义倾向建筑的艺术解读第3 章极少主义建筑的主要理论来源及背景分析 于一身,故意造成表现多元化的建筑形象不会持久,在这里细部也无任何意义。 相反,如果减少多余的装饰,简化建筑形体,使之更统一,那么就需要精确处理 细部。 3 2 极少主义倾向建筑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3 2 1 审美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