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区第十届中学教坛新秀评比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江东区第十届中学教坛新秀评比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江东区第十届中学教坛新秀评比考试试题.doc_第3页
江东区第十届中学教坛新秀评比考试试题.doc_第4页
江东区第十届中学教坛新秀评比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姓名: 装 订 线江东区第十届中学教坛新秀评比考试试题(初中语文 时间100分钟)一、教育理论(10分)1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是 (4分) 2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的其中一条是: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请结合写作教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教材教法(30分)1请你为梁衡的散文夏感写一份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要点、板书。(20分。课文见复印件)2谈谈你这样设计的理由。(5分)3在教学中,估计会出现什么问题?你将怎样解决?(5分)三、专业知识(60分)1积累运用(8分) 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变形记的作者是: 。 在前赤壁赋中,描写江面风平浪静,且可与后赤壁赋中“山高月下,水落石出”相映成趣的句子是: , 。 传统建筑常悬挂楹联,以凸显建筑物主题,增添人文情趣。下列各选项中的楹联,与建筑物主题搭配不当的是( )。A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用于书院 B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一切苦厄;意识无界,空色相,现五蕴光明用于观音祠 C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季汉;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 用于诸葛亮祠 D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 我仙师用于道观 下列甲、乙、丙三句话中的括号内,前后两个都是相同的动词。根据句意,填入最恰当的一项应该是( )。甲、有个美国友人来信说:孩子幼小时( )在你脚尖上,长大了( )在你心尖上。( 琦君桂花雨 妈妈, 给你快乐)乙、秋阳似酒,虽稍嫌辛辣,却已是老炭文火,静静( )着他的世界。他的世界在这秋日的午后,慢慢( )熟。 ( 刘大任秋阳似酒) 丙、米亚屋里( )满百香果又酸又甜的蜜味,像金红色火山岩浆( )出窗缝、门缝,从阳台电梯流泻直下灌满寓楼。 ( 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 A立 烘 飘 B踮 焖 浮 C系 烤 涨 D踩 炖 溢2阅读理解(22分)(一)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13分)中学国文教学法吕思勉欲通一种文字,犹欲通一种语言也,求通一种语言,舍多听多说外,决无他法,然必耳中先有所闻,乃能矢之于口,使何种意思,当以何种言语达之。若耳中从未听说,而欲其矢之于口,此为必不可得之事,无待言矣。今日学生国文之不能通,其受病之根源,即在于此,盖今日学校中教授国文,只执成文数十百篇,死讲其文法及修辞之法,而不使学生自己读书。夫文法者,谓以某种言语,达某种意思所宜遵循之格律云耳,今也胸中并无此等言语,暂且并无此等意思,而日日与之讲格律何益?故学生之学国文,当以“令其自己读书”为第一义。鄙意国文一科,讲贯简直有妨教学效果,须将其减至最小限度!如鄙意:则学生所读之书,不必限定何种,听其自己所好可也。盖必好之,然后能多读,然后能有悟人处。故仆欲为学生之读书作一格言曰:“自己最好读之书,即自己最宜读之书。”教室内亦以学生自己读书为主,次之则学生质问,教员答,再次之则教员就学生之所作,加以批评,教员之提示,须减至最少限。凡疑义,贵乎自思。故凡学生之所问,即学生之所最需要者也。而教师之所答,乃恰能掖之使进一级。读书至百遍而自熟,犹之练体操,为某式之运动,至若干次而筋力自强,此筋肉之强,断非由体操教员讲明其运动之理而即得,学国文亦犹是也,真正之了解,断非由教员讲解而得。欢迎教授者,每曰:“吾上课一时,即得教员提示之义理一条,若自修,则或百小时而不能悟及此也”。殊不知彼所得,其观念皆模糊而不明,非真了解也。苟能发奋自修,或历一千小时始有悟入处,亦为可知,然一有悟入处,必能同时有数十百条真确贯通之了解,持以与专听讲授者较,则彼至此时,仍并一条之真解而无之也。然则何谓良教授者,果如何乎?曰:记不云乎?“盖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于学问之全体,皆能贯通。于学生之性质,皆能熟悉。于教授之方法,多能通晓。学生有问,答之皆适如其分,此即最良之教师也。“教员应予以最精良之工具,陴可贯通各种文学而无阻。”此言微误。求学问之工具,乃各人自己所造,为教师者,只能于其自造工具时,略加辅助耳。工具非有物焉,可由师授之于弟子也。又学生所作之文字,当主批评而不主改削。盖批评乃指出其不合处,如说明这样表达不可,其余可表达之法甚多,则其途宽,而学生之心思活泼,易于自寻门径,自行思索。若由教员为之改作,则学生必以为“如我所作则不可,如教员所作则可”,可与不可只剩两条路矣。 (选自为学十六法,有删改) 作者认为“中学国文教学法”应该有哪些?联系全文,概括回答。(3分)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指代的意思。(2分) “今日学生国文之不能通,其受病之根源,即在于此”中的“此”在文中具体指 “学国文亦犹是也”中的“是”在文中具体指 文中作者认为最好的国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4分) 文中说:“鄙意国文一科,讲贯简直有妨教学效果,须将其减至最小限度!”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自己的教学简要阐释。(4分)(二)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9分)山静日长宋罗大经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吸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 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耳,乌知此句之妙哉!人能真如此妙,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已多乎!【注释】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 ,麛,音mi,小鹿,也泛指幼兽。山妻:隐士之妻。常用作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词。 笋蕨:竹笋和蕨菜。 玉露:作者有笔记鹤林玉露。 乌: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午睡初足,旋汲山泉 汲: 相与剧谈一晌 剧谈: 邂逅园翁溪叟 邂逅: 下面与文中“归而倚杖柴门之下”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C.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苍藓盈价,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文章第一段描写作者闲雅有致的生活,展现了多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第二段则为作者对世事人生的感慨。B.文中的国风即诗经,太史公书即史记,“陶杜”指陶渊明和杜甫,“韩苏”指韩愈和苏轼。C.“匆匆驹隙影耳”中“驹隙影”即成语“白驹过隙”,意思是日影如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D.“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不仅借助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诗句的意象,而且鞭策的是像苏轼一样的爱好打猎游玩的当权者。 3写作(30分)细读下面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学生在学校里,究竟学习哪些东西呢?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说,学生在学校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二是学怎样做事,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四是学怎样做人。他认为,一个青年人只要在这四件事上有所收益,他的学生生涯就可以说是成功的。要求: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情,发表见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教育理论(10分)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4分,每点1分)2回答时既要有对这条建议的理解,又能介绍自己在写作教学上的一些做法。参考示例: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关哈、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命题,少些命题作文。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6分)二、教材教法(30分)略三、专业知识(60分)1积累运用(8分) 文心雕龙、卡夫卡(2分,每空1分)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分,每空1分) A(2分) D(2分)2阅读理解(22分)(一)(13分) 应该是多读、多问、多引导。或者是教室内亦以学生自己读书为主,次之则学生质问,教员答,再次之则教员就学生之所作,加以批评。(3分,每点1分) “此”在文中具体指“今日学校中教授国文,只执成文数十百篇,死讲其文法及修辞之法,而不使学生自己读书。”“是”的意思指“真正之了解,断非由教员讲解而得。”(2分,每点1分) 于学问之全体,皆能贯通。于学生之性质,皆能熟悉。于教授之方法,多能通晓。学生有问,答之皆适如其分,此即最良之教师也。(4分,每点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