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doc_第1页
消防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doc_第2页
消防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doc_第3页
消防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doc_第4页
消防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门卫士舍生忘死护平安消防铁军英勇无畏献忠诚 县公安消防大队抗洪抢险救援事迹材料 县公安消防大队成立于1997年,现有官兵 人,14年来,大队全体消防官兵扎根边远山区,任劳任怨,用一颗赤诚之心始终践行着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自建队以来,大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4次,1人被省政府授予“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5人荣立个人二等功,42人次荣立三等功,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评为全省“拥政爱民”模范单位。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英勇善战、英雄辈出、功勋卓著的集体。2011年 日凌晨1时许,由于受高空切变和冷空气影响, 县境内 等8个乡镇遭遇强降雨, 降雨量315毫米, 达到310毫米,造成全县多处山体滑坡、河水暴涨、公路沿线塌方、多栋房屋倒塌、数千名群众被洪水围困,数万名群众急需紧急转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全县因洪灾造成37人死亡,15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20.65亿元。危难时刻, 县消防大队全体官兵迅速投入到灾区的抗洪抢险战斗中,舍生忘死,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出色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在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恢复灾后重建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洪救灾期间,大队共出动官兵1758人次,出动各类抢险救援车辆(舟艇)354台次;营救遇险人员258人,疏散被困群众4537人,搜寻出1名遇难者遗体;排查危险房屋296栋,排涝14230余吨,清淤10037立方,重复冲洗街道15条35公里左右,抢救财产价值1600多万元,保护财产1.1亿元。提前研判预警,部署准备在前科学谋划,蓄势待发。6月5日18时左右,在接到省气象台发布的暴雨预警信息和 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抗洪抢险准备工作的通知后,曾在 县工作过的 教导员深知, 是一个山洪多发的地区,必须提前做好一切准备。19时,他及时组织大中队干部和全体官兵召开抗洪抢险准备会,传达和学习了州消防支队关于做好抗洪抢险准备工作的通知和 县委、县政府有关做好抗洪抢险救援准备相关工作的文件精神,确定“五条措施”做好抗洪抢险救援准备工作:一是大队全体官兵一律停止探亲休假,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外出;二是中队全面做好抗洪抢险战备工作,做好战前动员;三是认真检查车辆器材装备,特别是抗洪救灾器材,保证车辆油、水、电、气充足;四是全体官兵坚守岗位,接到政府或上级通知,第一时间迅速出动;五是在救援过程中要确保官兵安全,切勿盲目行动。会后,中队迅速将现有2艘橡皮艇、60套救生衣、安全绳、照明灯等抗洪抢险装备器材全部上车,保证随时出动救援需要。山洪突然而至,官兵遇险不惊6月6日凌晨1时许, 县消防中队不断接到群众紧急报警:打尖乡受洪水突然袭击,有40多户近百名村民被洪水围困,死伤不明,请求救援! 突遇洪峰,就地救援。1时22分中队 指导员迅速带领第一分队(1辆抢险救援车、1辆消防指挥车和11名官兵)前往打尖乡救援,1时30分,当救援车辆行至距县城约10公里的岩脚村时,驾驶员李元绍发现岩脚村前方洪水已上涨至路面,立即向 指导员请示:“洪水已经淹至路面,前方道路可能已被洪水淹没,请求停止前进。” 同志心头一紧,有着多次抗洪抢险经验的他,当即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立即停车,随时准备救援。” 同志果断的下令,为了确保战友们的安全,他独自一人提着强光手电跳下车,冒着生命危险,用木棍摸索着徒步前行仔细观察路面的情况。这时洪水犹如下山猛虎般呼啸着在河道里翻滚,激浪嘶叫着拍打河道边的路面。考虑到去打尖乡还有1个多小时路程,前方一些低洼路段肯定已被洪水淹没,公路随时都有被冲塌的可能,冒然前进队员们的生命必将受到严重威胁, 立即向大队 报告现场情况。此时,从村寨内传出的狗叫声使他意识到,村内的群众丝毫仍没有察觉危险的降临,全都还在睡梦之中,他立即命令队员一方面挨家挨户叫醒村民,一方面利用消防车喊话器提醒村民迅速转移。1时45分,官兵在途经平绕村水泥厂时,发现洪水已漫过路面,山洪来势凶猛,水位不断上升,指挥员 命令消防车驾驶员李元绍、罗祖亮立即停车,全体官兵迅速撤离。官兵们刚下车,洪水就涨至大腿部。就在这时,队员李松波发现公路中央有4个人被大水冲来,刚好被消防车卡住,卷缩在洪流中,一名男子(黄大祥,46岁)用背紧紧靠在车箱后门,一只手抓着老大娘(黄妈伦,70岁),一只手拉着小女孩(黄智云,16岁)和小孩(韦妙,5岁),并大声呼救,情况十分危急! 立即命令战士们利用安全绳相互保护并手挽手涉水前进开展救人。这时河水越来越湍急,一个浪头打过来,中年男子体力不支,抓住老大娘的手突然松开,眼看老人就要被激流冲走,这时,正好快要赶到老大娘身旁的 猛的扑了上去,一把抓住老人的右手使劲拽住,紧挨身后的罗祖亮同志也急忙用力拽住 上衣,使尽全力确保 保持平衡,黄大祥一家及小孩此时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努力配合营救队员经过紧张救援,成功将黄大祥等4名遇险群众营救到路边一3层高的民房。此刻,11名官兵没有停息,紧急利用有限的抢救时间,快速将附近20余名群众撤离到路旁一幢三层小楼顶避险,当官兵和被救人员刚到楼顶时,中队指挥车即被洪水冲走,抢险救援车被洪水淹没。警笛长鸣,紧急疏散。1时30分, 县望江新城、天河花园、 第一中学等多处数千群众被洪水围困,大队教导员 立即带领大队5名官兵和2辆消防车分成2个突击队:由自己和唐中山组成第二分队,沿天马大道、环城路的河道两岸开展救援;由 副中队长、徐松、陈真三名同志组成第三分队,往高车村方向开展救援。两个分队一路开启警灯警笛、打开扩音器喊话,提醒沿河两岸群众紧急撤离,引导疏散3000余名群众至沿河两岸的安全地带避险。1时36分, 县一小告急, 同志带领队战士唐中山迅速赶到地处 河下游的一小。此时,洪水猛涨,群众师生被困,雷鸣声、洪流声在漆黑的夜空回荡,雨声、呼救声连成一片,只见学校附近约100余人被洪水围困,不容多想,俩人立即组织先期逃出来的青壮年一起搭建和固定救生绳,在齐腰深的洪流与淤泥中引导疏散被困群众,背、抱、拉、扶,能用上的救人方式都全部用上,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中,终于将100余名群众紧急转移到安全地带。当正准备歇息片刻时,从附近一幢四层楼内传一阵狂臊的呼救声,顺着声音方面,发现洪水已淹至楼房一楼窗户,救援通道又被铁门挡住,屋内人员在二楼不敢下来, 同志立即命令战士唐中山游至铁门处用腰斧对铁门进行破拆,一斧、二斧、三斧,洪水不断上涨,一秒、二秒、三秒,铁门终于被砸开,战士唐中山把安全绳的一头系在铁门上,另一头拉到安全地带,俩人迅速涉水冲上楼,组织被困在楼内16名人员的沿着安全绳一个一个地向安全地点撤离。 同志肩扛一名6岁多的小女孩走在最后一个,他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由于水面上的漂浮物及水下情况异常复杂,距离岸边还有10多米时,他的双脚深陷淤泥中怎么也拔不出来,此时大雨滂沱、洪水急涨,小女孩被吓得哇哇大哭,一边哭一边喊:“快点!快点!我怕”岸上的群众也焦急地喊着:“快点过来,怎么站着不走了?”已上岸的唐中山急忙返回帮助,他才得以从淤泥中拔出来,刚上岸,洪水就淹没了一楼。多处报警,多点救援。由 副中队长带领的第三分队到达高车村高车桥后,由于洪水涨势较快,他立即让徐松将车子停在距高车桥50米的路边上,同时向周围的群众询问附近人员被困情况。此时,突然发现有2名正试图涉水的老人站在水已漫过桥面的高车桥上,正焦急的呼喊着20米外民房旁的一名妇女:“你快过来,水涨了你就走不了了。”此时水已经淹过了妇女的小腿,而河道内的水正在持续上涨, 同志果断的阻止了两名老人的喊话,同时对着那名妇女喊到:“水太急,别过来,你快回房里往楼上跑。”看到该妇女转身往回跑时,两名老人突然互相搀扶转身试图向20米外的房子跑,这时水已经淹过了膝盖, 同志与徐松同志不约而同的跑过去将两名老人强行往回拉,就在此时洪水夹着高达40公分的淤泥和浮木从他们的脚边冲了过去,老人得救了,回去的路却被迅猛的洪水冲断了。3时20分左右,接到 教导员赶赴一中救援高考学生的命令, 同志迅速带领徐松和陈真两名同志从高车村方向绕道一中后门,刚进学校后门就发现在一幢停止使用的教学楼前周围站满了70余名的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很多学生因找不到躲雨的地方,一直站在大雨之中。同时还发现有20余名高三学生被困在主席台的台阶上,此时位于主席台后仅有一墙之隔的停用教学楼成为了学生们唯一的避难所,由于雨大、围墙高,墙内的学生不易攀爬,他立即决定用随身携带的消防腰斧对围墙进行破拆,经过近20分钟的努力,三人终于将一中主席台和教学楼间的围墙破拆了一处缺口,20余名学生成功的转移到了墙后的教学楼处。这时很多学生过来说:“教学楼的大门是用铁门锁着的,我们想进去休息,明天还要参加高考。”他听到这个情况后立即跟着学生来到铁门处,发现铁门是从里面用拇指粗的插销插上并用挂锁锁上的,而管理钥匙的人也联系不上,学生高考在即,刻不容缓,在没有携带液压破拆工具的情况下,他们再次使用腰斧把锁砸掉让学生们进去避雨休息,由于挂锁在铁门里面,他只能一只手拿着腰斧伸进门缝里面靠着感觉砸,锁终于被砸掉,高考学子顺利进入教室休息。从6月6日凌晨1时20分起至晚上21时, 县消防大队三个抗洪抢险小分队在抗洪抢险一线连续作战21个小时,辗转县一中、县一小、县二小等多个地方开展紧急救援,在体力耗尽、身心疲惫的情况下,依然坚守一线。心存真情希望,克难搜救搜寻6月9日下午,接到省消防抗洪抢险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要求配合县公安局搜寻失踪的三位民警。 、高伟、李松波、林伟平等4名同志当即领命,在县公安局周宏生副局长的带领下,携带安全带、安全钩等随身装备以及救援背包赶赴搜救点复兴镇乐朗村。他们顶着烈日、背着30余斤重的装备从乐郎出发,分两个小组在河道两岸沿河道进行搜索,途中很多地方从河道边上通不过,只能走山路绕道再回河道,晚上下起了大雨,他们只能借宿在村民家里,第二天一早又继续出发往下游方向寻找。由于灾后的泥土变得极为松软,极易把脚陷住,行进速度变得慢了许多,途中多处塌方,行进极其危险,常有石头滚落到他们脚边或周围的路上,当走到纳艾桥的时候,桥头的路已经被塌下来的泥土和石头完全堵住了,为了前进,他们只能从边上泥土和石头较少的地方刨了一条刚够脚踩的路出来,而身旁就是滔滔的河水。他们途经平贯村、达法村、纳艾桥、纳艾村,来回共计20余公里,脚被磨破了、腿被划伤了,身上被泥水浸泡长出的红疹子奇痒难忍,他们毫无怨言。虽然没有找到失踪的民警,但消防部队“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扬了。连续坚守作战,彻排积水淤泥洪灾突袭后,望江新城小区80%以上的商铺被洪水淹没,地下室及停车场全部被淹,部分地方淤泥积水深达3米,200余户居民无法正常出入,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6月6日下午,大队组织11名官兵对望江新城小区进行抽水排涝清淤。官兵们顶着烈日、迎着熏天臭气,挥着锄头、握着铁铲、推着手推车和自制的手推人拉式排水(淤)板,全力投入排涝清淤工作。参战官兵不分昼夜,连续作战,一边用消防水炮冲击路面上残留的淤泥,一边用水枪清洗着路面,经过3昼夜的奋战,新城小区的居民恢复了生产生活。县城第一、二小学也在此次特大洪灾中被淹,两所小学被迫停课。为让学校尽快恢复上课,6月11日,支队王通翔政委、毛宁参谋长、龙金华副参谋长带领 大队16名官兵对两所小学校园内堆积的淤泥和石头、树干等杂物进行全面清除。经过消防官兵连续2天的奋斗, 县第一、二小学内的积水和淤泥被全部清除,13日两所学校2519名师生顺利恢复上课。过硬纪律作风,彰显铁军风采在 “606”抗洪救灾中, 县消防大队全体官兵不畏艰险、攻艰克难、英勇善战、顽强拼搏、连续作战,充分展现消防铁军的风采,树立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准备充分。洪灾到来之前,大队党委即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充分的思想动员和战前准备为夺取500年不遇洪灾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出动迅速。6日当晚,三个抢险小分队第一时间出动、第一时间救援、第一时间引导疏散被困群众,使广大群众得以在洪峰到来之前转移至安全地带,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指挥得当。第一分队在遇到险情时没有冒然前行,准确判断了灾情,不仅避免了官兵与洪峰相遇造成的不可而知的后果,关键是就地疏散救援工作,挽救了几百名群众的生命安全。第二、三分队及时拉响警笛,利用扩音器喊话,为县城大部分百姓的安全转移赢取了时间。救援有力。 县消防大队是全县第一支投入到抗洪抢险中的作战力量,当时在队仅有官兵20人,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