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专业论文)论米歇尔·福柯的文学语言观.pdf_第1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论米歇尔·福柯的文学语言观.pdf_第2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论米歇尔·福柯的文学语言观.pdf_第3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论米歇尔·福柯的文学语言观.pdf_第4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论米歇尔·福柯的文学语言观.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米歇尔福柯是法国二十世纪顶尖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本文从其整个思想体系 中被称作“文学时期”( 六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期) 这一特殊阶段为着眼点,依托其这 一时期主要的文学批评实践的作品雷蒙鲁塞尔和外边思维,同时综合福柯其它 时期的一些理论著作中关于文学及文学语言的看法分层次展开论述,分析阐释了福柯的文 学语言观。 福柯对文学及文学语言的看法主要集中于上述时期的文学批评实践作品中,但由于很 多作品尚未有中文译本,所以国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纵观这些研究,总体上感觉缺 乏深度,大多为一般的梳理和综述。本文试图系统深入把握米歇尔福柯的文学语言观并 着重阐述其文学语言观的内涵及特征,继而指出启示意义。 本文由六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在简要介绍米歇尔福柯学术经历的基础上,阐述了 选题的缘由、创新价值以及本文总的研究论述思路,力求对所研究问题进行总体概括和把 握。 正文第一部分,是整篇论文首先需要阐明的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即回答了福 柯的文学语言观是什么的问题。文中从四个方面阐明福柯文学语言观的内涵,即文学语言 是一种游戏;文学语言是一种思维体验;文学语言是一种独特的思维空间;文学语言如一 面“空镜子 。 第二部分,基于内涵总结论述了福柯文学语言观的特征,即物质性和不及物性,隐喻 性,重复和差异性。福柯文学语言观的这些特征也正是它的独特性所在。 第三部分,梳理了福柯文学语言观的理论渊源和产生背景。福柯的文学语言观的理论 渊源和产生背景有着多元性。当代法国文学家的创作经验和理论实践,以及整个西方对语 言看法的演变都对福柯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第四部分,总结评价了福柯文学语言观的价值和局限。福柯的文学语言观的创作性研 究和理论论述成为法国这一时期多元语言理论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 值。但是福柯文学语言观的体现主要还是集中在其对一时期及法国的一类文学家的批评鉴 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普适性,存在局限。 结语,全面综述福柯文学语言观的价值及其对我们民族文学发展的启示意义。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关键词:米歇尔福柯;文学语言观;雷蒙鲁塞尔;外边思维 分类号:i0 1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a c t m i c h e lf o u c a u l ti so n eo ft l l em o s t 伽n o u sp m l o s o p h e r sa i l d 觚i l l ( e r si n2 0 mc e n t u d ri l l f 啪c e 1 1 1m ep 印e r w ef o c u so n 也ew h o l ep 甜o do f6 0 s2 0 曲c e n t u r yc a l l e d “t e r a r yp e n o d , i nh j sw b o l ei d e o l o g y a c c o r d i n gt ot 1 1 ec o n t e x to f l em i l lw o r k s 尺缈聊d 万d 尺d 淞s 以e 晒已聊口z 乃d “酌fa n d1 1 i sv i e wp o i l l t so nl i t c m l ya n dl i t e 删了l a n g u a g eo f0 t h e rt 1 1 e o 巧w o r k s ,w e f o 衄u l a _ t em i c h e lf o u c a u l t sv i e w s 证f o u ri t e l n s w 色d e 印l yd e s c r i b e 也ec o n c e p to fl i t e r a 哆 l a i l g u a g ea n ds m a d ,t l l ei l l l i q u e f e a m r e s w 1 1 a t sm o r e ,w es t a t e dt l l et i m ea n dt 1 1 e o 巧 b a c k g r o u l l da 1 1 da i l a l y z em ev a l u ea i l d1 h i 洲0 n so fm i c h e lf o u c a u l t s1 i t e r a r y1 a n g u a g e 1 1 1a w o r d ,w ec a nb e t t e rk n o wt h e 碰咖鹕o f l i t e r a :t i 】l r ea n di t ss i g l l i f i c a n c eb ya c k n o w l e d 垂n gm e v i e w so fm i c h e lf o u c a u l t m i c h e lf o u c a u l ti sf 抽1 0 u sf o rl i i sl i t e r a u 可c r i t i cw o r l ( sd u 血g6 0 s2 0 “c e i 咖巧w i l i c hw e r e s e l d o mt i a n s l a t e dm oc l l i n e s e f 0 n u n a t e l y ,w ec 锄g e tm eg e n e r a lt h o u 曲to fm i c h e lf o u c a u l t b ya f e wc 1 l i n e s er e v i e w s t 0d e e p l ya n a l y z e 廿1 ec o n c 印to fl 舳g l l a g e1 i t 黜m 盯ea n df 0 1 1 i l u l a t et h e n a n l a n df e a t l l r e ,a n dt l l e n 舀v et h es i g l l i f i c a l l c e ,w ew 订t et h j sa n i c l e t h e r ea r es i ) 【p a r t so ft h i s 矾i c l e i no r d e rt 0m a s t e rt h ep 印e ra saw h 0 1 e ,n l ei n 仃o d u c t i o n i i l c l u d e sm er e a s o n ,v a l u ea i l dt h o u 曲to ft h j sp a p e r0 nt 1 1 eb a s i co fm i c h e lf 0 u c a u l t ss c h 0 0 1 e x p e n e n c e f i r s t l y ,“d e s 嘶b e sm i c h e lf o u c a u l t sc o n c 印to f 1 ev i e wo fl a l l g u a g e ,吐蚍i s ,l i t e 珈了 l a i l g u a g ei sag 锄e ,at h o u 曲tw a y ,as p e c i a lt h o u g h ts p a c e ,a n di ti sl i k ea 1 1e i n p t ym 衙0 r t m s p a ni st 1 1 em o s ti n l p o n a n to fn l i sp 印e r ,b e c a u s ei t a i l s w e r st l l eq u e s t i o nw h a ti sm i c h e l f o u c a u l t sc o 尬叩to f t l l ev i e wo f l a n g u a g e s e c o n d l y ,i td 印i c t sm ef e a t u r e so ft h ev i e wo fl a n g u a g ew m c hi 1 1 c l u i 始sm a t e r i a l i t y , i n 廿狮s i t i v e ,r 叩e t i t i v e n e s sa i l dd i 船r e n t i a t i o n t h e s ea r et 1 1 ed i 仃e 呦c e sm a tm i c h e lf o u c a u l t s c o n c 印to f t h ev i e wo f l a n 昏l a g ef r o mo m e r s n 【i r d l y ,i n l ep a p w e 、砸t e l ed i v e r s i 丘e d 龇o r y 矾g i n a la n db a c k g r o u l l do ft h ev i e wo f l i t 锄眄l a n g u a g e t h ec r e 撕v ee x p e r i e n c ea 1 1 dt h e o 巧p r a c t i c eo ff r a l l c el i t t e 豫t e u l l s ,t o g 础c r w 油m el a i l g u a g ee v o l u t i o no fw e s t e mc o 呲i e sh a de 艉c t0 nm i c h e lf o u c a u l t sv j e w 。f o u r t h , t h ea r t i c l e 觚a l y z e st h ev a l u ea i l dl i 瓶协t i o n so fm i c h e lf o u c a u l t sl i t e r a 巧l a n g u a g e i ti s i n m s p e n s a b l ei 1 1m ew h o l et h e o 呵f o rt l l e c r e a t e ds t u d ya l l dm e o 巧d e s c r i p t i o no fm i c h e l 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f o u c a u l t sv i e w i r n p o r t 锄t l y ,m i c h e lf o u c 卸l ti s 蠡珊o l l sf j 河面t i c 讫i n gs o m el i t t e r a t e u r si 1 1t l l e s 锄et i i i l ei l lf m c e s oi tw 嬲l a c ko f u l l i v e r s i 够f j 盯1 1 i sw o r k s a t1 嬲t ,w er e v i e wt l l en a t u r eo fl i t e r a t u r ea i l di t ss i 鲥丘c 锄c eb ya u c k n o w l e d g i i l gt h e 们e w so f m i c h e lf o u c a u l t k e yw o r d s :m i c h e lf o u c a u l t ;t h ev i e w p o i n to fl i t c 脚眵l a n g u a g e ;尺缈m o 咒dr d z 郴吐凸钯聊口, 砌d 嘶r c a t e g o 科:10 1 4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掘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 明的,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印齐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镢磊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登 盟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同期:2 。( j 年箩月 吕昂眷 同 导师签字: 嘭谳 签字隰2 。o 罗钎矽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米歇尔福柯( m i c h e lf o u c a u l t ) ,1 9 2 6 年l o 月1 5 日出生于法国西部古城普瓦提 埃。从中学时代开始,福柯就对历史学和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 9 4 6 年以优异的成绩考 上巴黎高师。在高师期间,福柯广泛阅读古今哲学家的著作,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因 自身身体不好,他同时涉猎了心理学、精神分析和精神病学等相关知识。在阅读和学习的 过程中,福柯选择了尼采作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并将尼采的“成为自己 作为自己的人生 箴言,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实践。同时阅读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结识了现象学家 梅洛庞蒂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者阿尔都塞,受到了极大启发和影响。受阿尔都塞影响, 福柯1 9 5 0 年加入法国共产党,后由于多种原因退党。此后曾在瑞典、波兰、德国、巴西 一些大学任教,或是担任法国驻该国的文化参赞之类,过着“游侠般云游四海的生活。 1 9 6 9 年福柯当选法兰西学院教授,次年春法国教育部正式任命福柯为法兰西思想体系史教 授。这称得上是福柯学术生涯中的大事,也是法国思想界和文化界的大事。因为这是法兰 西学院专门为福柯量身定做而开设的新专业。自此他在法兰西学院度过了1 4 个春秋,1 9 8 4 年6 月2 5 日病逝于巴黎。 福柯一生讲学多国,著述甚丰。其视角之新颖,思想之深刻,语言之丰富,分析方法 之独特,影响甚为广泛。他被誉为“2 0 世纪法兰西的尼采 、“萨特之后法国最重要的思想 家 。美国著名学者克里兹曼说:“福柯之死在法国知识界造成了一个巨大的空白。在现代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思想家像他那样对历史学、哲学、文学和文学理论、社会科学乃至 医学产生如此大的影响。”【l 】福柯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是因为从二十世纪6 0 年代开始,他的思想就不断地向西方世界散射,其影响在西方社会学、哲学、医学、文学、 历史学等各个领域经久不衰,至今仍是人们研究讨论的热门话题。同样为法国的著名哲学 家也曾为福柯好友的德勒兹宣布,这个世纪将被称作“福柯时代”。确实,从二十世纪8 0 年代开始,福柯的思想开始介绍到中国,他思维方式的新颖独特以及强烈的质疑精神,也 受到了我国许多学者的推崇,直到现在依然是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 从福柯整个思想体系看,二十世纪6 0 年代可以说是福柯的“文学时期 ,因为他除了 发表多篇以文学作品为主题的著作之外,本人亦活跃于法国文坛。福柯在1 9 6 2 年开始担 任批评的编委( 布朗修专号就是福柯与评论家拉博特主编) ,也在批评、新法兰 西评论和太凯尔等文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因为他不仅是诗歌文学方面的行家,同时 涉猎到音乐、电影、绘画等其它艺术领域。所以,现代派和后现代派文学艺术创作经验的 启示对其理论创作产生了影响。 s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研读国内外现有的米歇尔福柯相关研究专著和文章,涉及到其对文学和文学语 言的看法的部分尚存在着局限和空白之处,表现在:第一,米歇尔福柯作为二十世纪无 可替代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对于文学的看法学界一般认为附属于其哲学谱系 和话语系统,大多数的研究者一般都着眼于其话语理论,加上此方面国内中文翻译资料的 匮乏,致使福柯在六十年代初到末期这一被称为福柯的“文学时期 的特殊阶段,对其文 学及语言的相关理论思考淹没在其后来的“话语 理论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 究;第二,有的学者也已经注意到了他的这一方面的理论价值,如刘北成在福柯思想肖 像一书中专门有一章为语言的迷宫,刘成富的米歇尔福柯对雷蒙鲁塞尔的解 读都论及此点。另外,对直接涉及到文学及体现其文学语言观的关于小说的讨论等 已有相关研究文章,如夏中华米歇尔福柯的小说分析理论等。但上述研究尚不够系 统深入,没有对福柯的文学语言观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只是简略论及。 作为哲学家的福柯,其对文学及文学语言的系统看法即其文学语言观的内涵是什么? 其特征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福柯文学语言观又是在怎样的理论土壤和背景下生发的? 其 对文学和文学语言的看法有何价值及局限? 对我们如何解读文学语言及文学本质的认识 有怎样的启迪和影响? 本文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对福柯的文学语言观进行阐释评价,并从 中得出其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启示及相关发展策略的思考。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米歇尔福柯文学语言观的内涵 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问题被看作是文学语言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 阐释在一定意义上就构成了文学语言观。本文对福柯的文学语言观的认识,是以他的文学 批评实践的两本专著雷蒙鲁塞尔( 英译本死亡和迷宫:雷蒙鲁塞尔的世界) 和 外边思维为依托,同时综合福柯其它时期的一些理论著作中关于文学及文学语言的看 法分层次展开论述。 要了解福柯的文学语言观,首先我们必须对福柯的文学观进行大致的分析。对于福柯 与文学的关系对于我们来说,比起其它概念似乎要明确很多,比如福柯在解释文学时,在 词与物中为其所说的文学进行了一个简洁而精炼的描述,他说文学就是“语言之现代 存在样式 【2 1 。然而正因为它的简洁,使得他这样的描述远远不足以勾勒出“文学的丰 富内涵,同样也使得研究者不得不对福柯一次又一次的进行重新定位,进行再研究、再考 量。福柯在词与物中,对文学的历史发生进行了描述,一方面是定位了他所主张的现 代文学的源头,另一方面他也向我们这些研究者展现了一个“文学如何成为“文学的 历史过程。到底在福柯眼中这是一种怎样的“现代存在样式”,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分 析它的内涵。 。 ( 一) 文学语言是一种游戏 福柯认为,鲁塞尔3 1 的作品里充满了语言游戏,而且他还发明了新的语言机制,他将 文学语言的创作实践当作一个游戏的过程,但鲁塞尔的语言游戏并不是简单地玩文字花 样,它直接涉及到非理性。 在死亡和迷宫:雷蒙鲁塞尔的世界一书第二章( t h ec u s h i o n so f t l l eb i l l i a mt a b l e ) 的开始,福柯便举了鲁塞尔作品中的一个典型例子,涉及到这样两个句子: l e sl 酣b n e sd ub l a l l cs u rl e sb a n d e sd uv i e u xp i l l a r d ( 1 1 1 e 州t em a n sl 甜e r so nt l l eh o r d e so ft l l e o l dp l u i l d e r e r 意为白人有关老海盗帮的信。) ; l e sl e t 吮sd ub l a n cs l l r1 e sb 明d e sd uv i e u xb i l l a r d ( t h ew l :l i t el e t t e r s0 nt l l ec u s l l i o n so f 畦l eo l d b i l l i 莉t a b l e 意为在旧台球桌边上的白字。) 【4 】 除去最后一个词的p 和b 之差,两个句子无论从字词上还是从语音上都完全相同。【5 】 从句意上看,我们可以认为下旬是闲得无聊的人们七拼八凑造出的句子,上旬则是讲 海难时一位被老海盗帮掳获的白人写给自己妻儿的信。仅个字母之差就出现不同的意义 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不同的故事,也给了我们不同的联想和想象。在福柯的眼里,文学把游戏纳入了一个“意 思 的系统,文学的任务变为破坏“词 与“物之间的联系,让人们看到这种联系并不 是自然的,从而进一步揭示语言的基本结构和文学真正的虚构意义。 福柯曾说:“游戏这个词,在法语中包含不同的意思。一方面指戏耍和各种类似的 娱乐消遣活动,另一方面也指各种含有竞赛、赌注和赌博性质的活动。川6 】如前面所述,从 1 9 6 1 年到1 9 6 9 年,福柯发表了大量的文学评论,在这个时期,福柯最关注的是语言问题。 有人称这个时期为福柯的“文学时期 。他先后评论了卢梭、萨德、奈瓦尔、福楼拜、马 拉美、荷尔德林、巴塔耶、布朗修、克罗索夫斯基、阿兰罗伯格力耶、维尔纳等人的作 品及思想。这些评论充分显示了福柯在文学方面的广博知识和新锐见地。福柯所推崇的天 才诗人和作家所使用的文学语言,之所以被奉为经典,被认为最富于创造性,就是因为它 们摆脱了主体的约束,让言语和语言本身,以其自由的游戏方式进行自我展现。这样一来, 、 不但语言的铺展可以更直接进入潜意识,并且就连语言应用的各种人为规定,也会被抛弃, 因而使得语言真正地成为思想自由创造的中介。所以布朗修等人认为,“为了使语言真正 地同自由创造活动相配合,就必须让语言超出其本身的各种限制,使语言成为非传统的符 号系统,成为只服从于其自身和思想自由展现的纯游戏本身。,【7 】也就是说,荷尔德林、阿 尔托、布朗肖和鲁塞尔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疯狂语言”和“疯狂故事”,就为 福柯提供了批评和借鉴的范例。这些作家在写作中表现出的惊人的偏执,蔑视一切规范的 作品本身,都显示了他们对于文学及其文学理念的某种疯狂般的执着态度。 正如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以游戏为出发点一样,加达默尔探讨艺术真理的入门概念 也是游戏。但是加达默尔把“游戏 这一概念与它在康德和席勒那里所具有的,并且用来 支配全部新美学和人类学的那种主观的意义分割开来。在他这里“游戏既不是康德所认为 的那种游戏者借以获得主体性自由的人的活动,也不是席勒所提出的由剩余精力的发泄而 上升为想象力的游戏行为或人的艺术活动的情绪状态。 【8 】他认为,“如果我们就与艺术经 验的关系而谈论游戏,更不是指在游戏活动中所实现的某种主体性的自由,而是指艺术作 品的存在方式。 【9 】 就像鲁塞尔的作品中体现的一样,游戏表现了一种秩序,正是在这种秩序里,游戏活 动的往返重复像是出自自身一样展现出来。“属于游戏的活动不仅没有目的和意图,而且 也没有紧张性。它好像是从自身出发而进行的。游戏的秩序结构好像让游戏者专注于 自身,并使他摆脱那种造成此在真正紧张感的主动者的使命。这也表现在游戏者自身想重 复的本能冲动中,这种本能冲动在游戏的不断自我更新上表现出来,而游戏的这种不断的 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自我更新则铸造了游戏的形式( 例如诗歌的叠句) 。【1o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鲁塞尔的语言 像一种游戏“程序”,它就是一种这样的存在方式。 在福柯的解读中,鲁塞尔的作品事实上是应该被视为能够显现“真理”的地方,而这 个“真理并不是有关他的心理意义上的,而是就纯文学的意义而言的,其存在某种“真 理游戏 ,换种说法,就是存在某种关于真实的运作程序。德勒兹在论及福柯此处时提出 了一系列的问题:“运作程序由什么组成? 在某一叠层的特定门槛中能看到什么? 而 且不只要问自什么对象出发,尾随什么性质,安置于什么事物状态也就是说是感觉的汇编 吗? 还要问:如何自这些对象、性质及事物中提取可视性? 这些可视性以何种方式闪烁或 闪耀? 在什么光线下? 光线在层叠中如何集结? 再者,作为这些可视性变数的主体位置是 什么? 谁占据这些位置且观看着? 语言亦有其进程,而且由一叠层至另一叠层时产生的差 异丝毫不比在两位奇特作者间的差异。什么是词汇、句子与命题的汇编? 如何提取贯穿这 些汇编的“陈述 ? 这些陈述在哪种语言聚合下能根据语族与门槛散射? 而且,谁说话? 换言之,作为变数的陈述主体是什么? 谁将前来填塞这个位置? 简言之,存在着陈述的进 程与机械式的进程,而在此有每次建构真理问题时的大量疑问。”【1 l 】在这里,“真理”的运 作程序需要最自由的创造,同样为了实现最自由的创造,福柯像鲁塞尔一样选择了孤独和 寂静,他宁愿走到那些荒无人烟的思想领域,以完全开放和舒畅的心境,选择了自己欣赏 的一系列作家,自由自在地同语言论述中的他人对话,进行冒险式的语言创造游戏。 从上述语言游戏的运作程序我们可以看出其一重要特点就是重叠。德勒兹以福柯的原 话,给“重叠”做了如下的说明:“重复,分层,返回,回到原来的地方,钩破裂缝,难 以觉察的区别,二分化以及致命的撕裂。 【1 2 】这种重叠,实际上就是游戏的模式。一切游 戏都是在重复和来回运动中进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福柯所鉴赏的游戏式的来回运动, 并不是通常意义的重复,而是重复中的更新。文学作品其实是在它成为改变经验者的经验 中才获得它真正的存在。保持和坚持什么东西的文学经验的“主体 ,不是经验者的主体 性,而是文学语言本身。正是在这一点上游戏的存在方式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游戏具有一 种独特的存在本质,它独立于那些从事游戏活动的人的意识。所以,凡是在文学的自为存 在没有限制主体视域的地方,凡是在不存在任何主体进行游戏行为的地方,就存在游戏, 而且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游戏。 根据加达默尔的游戏理论,我们说文学语言游戏的主体不是游戏者,而游戏只是通过 游戏者才得以表现。他认为,语词的使用,首先尤其是语词的多种比喻性的使用,就已经 表明了这一点。所以,“游戏的存在方式并没有如下性质,即那里必须有一个从事游戏活 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动的主体存在,以使游戏活动得以进行。其实,游戏的原本意义乃是一种被动式而含有主 动性的意义。”【l3 】笔者认为,福柯的文学语言观的这一层内涵与维特根斯坦和加达默尔的 思想有着内里的相似和一致性,他们对语言游戏的界定和阐释不失为福柯思想的好的理论 注脚。 ( 二) 文学语言是一种思维体验 对文学语言的传统看法一般认为文学语言是创作者自身体验的一种反映或说描述,而 福柯认为文学语言是一种思维体验,可以说是一种“语言经历”,即文学承载着“说话的 思想 。【1 4 l 在文学中,语言不再是表达体验的纯粹工具,而变成目的本身。福柯认为,法 国“新小说 与超现实主义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由于巴塔耶、布朗修、罗伯一格里耶等人的 创作贡献,体验观念脱离了心理学上的意义,变成了直接的思想对象。 阿兰罗伯格里耶( a l a i l lr o b b e g m l e t ) 是福柯推崇的作家之一,这里对其作一下简 单介绍,用以了解他的作品和福柯文学语言观的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福柯的主张。1 9 5 5 年以后,阿兰罗伯格里耶在巴黎子夜出版社担任文学顾问,同时从事写作及摄制电影。 他的主要作品有橡皮、窥视者( 1 9 5 5 ) 、嫉妒( 1 9 5 7 ) ,在迷宫中( 1 9 5 9 ) 等, 理论著作有新小说阐明。他的电影小说有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他认为电影艺术比小 说更适于客观地记录事物的世界,表现时间的跳动,空间的变化,以及现实、想象、幻觉、 梦境的交错等。所以,有一个时期罗伯格里耶专门从事电影创作。罗伯格里耶的小说和 电影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即后现代重要特征之一“拼贴”。在他的“拼贴小说 系列中,罗伯格里耶任意选取其它文学、电影或是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作为素材,重新拼贴 组合。罗伯格里耶所以能够任意拼贴其它艺术作品,构成自己的文本,是基于他想挑战文 本必须根据某一既有真实而创作的概念。有关对罗伯格里耶此类创作的评论中写道:“他 以欺眼法的方式,构建一个想象的真实。画布上几可乱真的细节,在刻意的拼贴之下,却 凸显此空间的虚构性:这就是欺眼法、超现实、达达、普普与罗伯一格里耶共通的符号实验, 也正是后现代情境中文本断裂、指涉循环与后设文本的游戏征状。 【1 5 】 从罗伯格里耶所引用的超现实或是后现代艺术的作品,以及他的拼贴小说中,我们可 以追寻到罗伯格里耶的创作理念,即他所关切的是如何由一个世界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如 何实现从现实到想象虚构的交接,或是在记忆中的不同房间中穿行超越。他以其独具魅力 的文字与最朴实的影像构筑出互不相属却又相互衔接的世界,或让其它艺术作品或是电影 中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相遇,实现“对话 ,他注重的只是一种“语言经历”,语言本身成 为被关注的对象。这样他的作品中便时常呈现出重重镶嵌、虚实难辨的不同世界。罗伯 1 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格里耶在这些作品中追求和实现的,正是福柯所欣赏的东西,在罗伯格里耶的作品中“词 无声地运作”。【1 6 1 在他的“君临一切而又有魅力的语言 【1 7 】中,人们发现了自己的迷宫”。 【1 8 】 刘北成先生认为,1 9 6 1 1 9 6 9 年这段时期,福柯最关注的是语言问题。他把人的历史 文化归结为语言,强调语言对人的制约,实际上就是把人在历史文化中的处境概括成“你 以为自己在说话,其实是话在说你”,【1 9 】从而颠倒了人与语言关系的传统看法。如福柯在 对世界报的谈话中讲:“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和语言的世界。许多人包括我自己 在内都认为,不存在什么真实事物,存在的只是语言,我们所谈论的是语言,我们是在语 言中谈论。”【2 0 】他在评论罗伯格里耶的文章中指出:“罗伯格里耶的重要性可以用他的著 作向同时代的所有著作提出的问题来衡量。这个问题就是语言内部结构和表达的可能性。” 【2 l 】 另外,如同罗伯格里耶重视作品中幻觉、想象、梦境的交错,“在漆黑的夜晚,福 柯写道,梦的光辉比日光还要灿烂。随之产生的直感乃是最高级的认识形式。梦绝非像 宾斯万格所说的那样不确实,它能够把在最明显的存在形式中起作用的、神秘而隐 蔽的力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梦是透过海德格尔所谓的非思想进行思考的专用领 域;那是一片阴暗的开阔地,一个人在那里幻视片刻,似乎就可以认出他自己并掌握自己 的命运。在福柯这里,梦也是思维体验的一种,是语言迷宫的一片诞生地。 福柯所强调的这种思维体验,在其对法国文学家布朗修的批评文章外边思维中称 为“外边经验”。那“外边的经验”指的是什么? 我们可以说,“外边 首先是一种有关“他 者 的经验。萨义德说,福柯的著作里有一种“对他性的情怀,【2 3 1 德勒兹亦以“作 他想 去形容福柯的工作。福柯对“他者”的这种情结,主要体现在对一类所谓的“疯 文人 的欣赏和关注中。在古典时代的疯狂史以后的著作里,疯狂与文学的关系都仍 是福柯反复探讨的主题。例如在19 7 0 年京都一个研讨会上,福柯就这样描述它们之间的 关联:“如果我们把人的活动分成工作、性、语言和游戏四个领域,我们在每个社会里都 可以找到一些偏离这些领域的内部规范的边缘人。【2 4 】在语言领域里,疯子和文学家都 是这样的“边缘人”,因为他们的语言都背弃了日常语言的规范。在十八世纪以后,西方 出现了一批集疯子与文学家两个身份于一身的“疯狂作家 ,例如上面提到的荷尔德林等 人:“荷尔德林可以被视为现代文学或者现代诗的第一个伟大例子,但由荷尔德林到阿铎, 整个西方文学都持续地有着这些文学与疯狂之间、奇异和有点畸形的婚礼。文学在再浸浴 在疯狂的语言中时似乎重新找到了自己最深刻的感召。”【2 5 】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这里福柯虽然仍是强调文学与疯狂之间的密切关系,但他的说法与之前在古典时 代疯狂史里的已经不同。在古典时代疯狂史里,文学是在理性压制疯狂的一种宣泄 和表白的途径,它是在提示我们在理性的压抑之下还有一种关于疯狂的原初经验。在这里 福柯所关注的是一些人如何利用文学语言本身所提供的可能性摆脱规范的支配。从另一个 角度看,他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压抑 与“发掘的对立,而是如何去把握这种内在于语 言本身的对抗力量。福柯本人解释这是受到来自文学的影响,特别是巴塔耶、布朗肖和克 洛索夫斯基等人的影响。他甚至在回应对古典时代疯狂史的批评时尝试用来自布朗修 和巴塔耶的“争议和“越渡这两个概念来描述他在这本书里的工作。巴塔耶和布朗肖 等人不但为福柯提供了重新构想权利与其“他者”时所需要的概念工具,他们的著作本身 更是这种“争议”和“越渡 文学的代表:“有一天我们肯定应该要确认这些经验的至上 性并且试图接受它们。这并不在于释放出它们的真理而是最终凭着它们释放我们的语 言。今日我们所要做的,是问这从差不多两个世纪前就固执地留在我们文化中和划破我们 文化的非论述性语言到底是怎样的。【2 6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巴塔耶的“越渡,在巴塔耶的 著作里,“越渡是与“禁忌 或“极限”相提并论的。透过他“关于情色主义和情欲活 动的研究,巴塔耶显示禁忌与犯禁忌、越渡与极限是如何相互依存的。只有在越渡的行为 里,人们才能真正体验极限,而越渡之为越渡,也依赖极限的存在。 吲巴塔耶的越渡所 带给我们的,是在尼采之后的世界里,现代人所能有的、与宗教最接近的“极限经验 。 而这经验所包含的两个元素理性主体的丧失和所谓“非论述性 的语言这正是福 柯讲及“外边的经验时所关心的。但与巴塔耶相比,福柯更加强调“越渡基本上是一 种语言行为,而就这一点而言他的立场更加接近布朗修将文学视为“对语言的争议 ,而 福柯亦以文学为他所指的越渡和争议行为之一,甚至是这种越渡行为的典范。他们都认为 文学这种争议的能力是来自它的非论述性。在一篇关于巴塔耶的论文中,福柯认为,语言 的“自主性 和“本体权利 表明,“文学是对西方文化强加给生命和非理性的界限的僭 越。”【2 8 】 在知识考古学中,福柯正是想创造一种使行动“言说 无视“我 的生死而形构 于“域外 元素中的一般语言实践生产理论,“因为言说建构就是实际的实践,而其语言 并非一种普同的理型,而是适于推动、偶尔也适于阐述变化、注定会消失的语言。这种语 言的特征之一是域外性。 【2 9 】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域外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界线,而是一种动态运动,即建构域内的 皱褶与皱褶作用的动态运动物质,这里提到的“域内 不是有别于域外之物,而正是域外 1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之域内。比如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所展现的。小说一开始,泡在茶水中的玛德 莲小蛋糕便激起了叙述者不可言喻的强烈感觉,“他 终夜辗转却不得其解。然而,在某 个不经意瞬间,一个不由自主的回忆却如闪电般让一切蓦然闪现,于是整个叙述者童年呆 过的贡布雷,其周遭及整个城镇与花园惊心动魄地从茶碗中飞旋而出,小说也便由此揭开 序幕。小说透过对一小块蛋糕的不由自主的感觉,叙述者用如流水般的笔触倾述了其年轻 岁月。但实际上这里的重点并不在于记忆,更不是为了凭吊和悔恨叙述者所浪掷的光阴, 重点在于“追寻 。如果时光已逝,那么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中到底学到些了什么? 我们总 是一再地虚度光阴,纵情于空无的社交活动与自我的怠惰及逃避中,但反过来说,这些时 光其实从不曾真正“逝去 ,因为我们总是在时间中追寻,在一段漫漫的时间之旅真正结 束之前,没有人能预估将发生什么事件与将产生什么意义,因为一切的知性、意义与解释 都只能集结于后。从不存在所谓的“浪掷光阴 ,因为时间永远联结不可测的域外,其空 洞与断裂的形式只能在肉身与其盲目且不自主的碰撞和纠结后,才会浮现出意义。没有“逝 去的时光 就不会有“寻获的时光”,在时间中所展现的一切符号也就不具任何意义。因 此,所谓的追寻从不曾是对号入座式的查找,追寻的对象也绝不是精心构思下完美无暇的 真理。对普鲁斯特而言,追寻非关理性、知性或一切理型,追寻就意味着一种不由自主的 行动和探索,在这个过程里,“生命中总是一再出现几近暴力的符号或感觉,在与其相遇 中,我们失去了宁静,且被迫去追寻其意义,而意义只存在于时间之中。”【3 o | 在这里,死亡是域外所有例子中最卓越的例子,关于思考、域外与死亡,布朗修最佳 地描述了其关联,他说:“死亡必然是我的作品,但这部分作品总是在我之外,它是我所 无法阐明、无法抵达与无法掌控的我的一部分”。【3 l 】在雷蒙鲁塞尔中,福柯对鲁塞 尔的解读包含着鲁塞尔的作品与死亡的关系,这正如布朗修在其文学空间中讨论了“作 品与死亡的空间”问题。福柯极为看重布朗修对语言与死亡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实践,认 为死亡是语言中发生的最基本的事件之一,死亡是语言的界限和中心。在文学空间中 还探讨了“马拉美的体验 ,他赞同马拉美的看法,即在诗歌话语中没有人在说话,只有 话语在自言自语。这与福柯的思想是有着内里的一致性的。 根据福柯对布朗修的解读,德勒兹认为布朗修向我们展现了一种关于“外部的思想。 即是前面我们所提到的洪维信先生所译的“外边思维 ,但是解读视角有所不同。根据德 勒兹对福柯的解读,现代文学并非诞生于自我指涉和自身陈述的内化,而是涉及到“外部 的过渡:“语言逃避了话语存在的模式,即逃避了表象,文学语言就在它自身基础上展开, 语言就形成了一张网,这张网上的每个点区别于所有其他的点,但又与所有其他的点都相 1 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关地处于一个既接纳它们又分隔它们的空间中。文学并非语言接近它自我直至难以处理的 表现,而是语言最最远离它自身。如果在这个处于自身的外部之中,语言展现了自己 的存在,那么这个突然的展现所揭示的就是间距,而非重叠,是散布,而非符号再现它们 自身。 文学的“主体”( 在文学中讲话者以及文学所谈论的对象) ,与其说是具有实证 性的语言,还不如说是虚空,当语言在毫无遮掩的“我讲 中陈述时,这个虚空就是语言 打开的空间,即“我讲话是我思想的反面,后者导致我及其存在的不可置疑的确 定性,而前者则推远、驱散、消拭这种实存,而只让它空着的位置出现。思想之思想把我 们引向最深的内在性中,而言语之言语则由文学把我们导向讲话主体消失了的外边。 【3 3 】 福柯所说的“外部的思想 并非布朗修所特有,在福柯看来,“萨德、荷尔德林在西方思 想中积淀了外部的体验,这种体验是漂浮的、怪异的、外在于我们的内在性。这种体验在 1 9 世纪下半叶重又出现在尼采、马拉美、阿尔托、巴塔耶、克洛索夫斯基那里了 。【蚓这 里所强调的就是,文学语言的存在只出现在主体消失之处,它的存在与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相互对立而不相容。 ( 三) 文学语言是一种独特的思维空间 福柯认为,文学是一个自足的结构空间,是一种语言的单纯表现。正如福柯在词与 物中指出的那样:“文学正是在空间中愈来愈与现代的话语区分开来,并自我封闭在一 种彻底的不及物性中;文学摆脱了所有在古典时代使它能传播的价值( 趣味、快乐、自然、 真实) ,并且在自己的空间中使得所有那些能确保有关这些价值之游戏性否认的东西( 丑 闻、丑恶和不可能的事) 得以诞生。 【3 5 】 这里为了更好的理解,先给大家解释一下“空间”。空间本来是一个哲学概念。据辞 海解释,是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空间指物质存在 的广延性,具有客观性,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空间与时间一样,同运动着的物质不 可分割。”严格地说,任何人类活动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个人、组织或 者社会都具有自己的活动空间。语言中也同样存在。 根据福柯知识考古学中的陈述观点,为了更好的理解接下来将要论及的福柯文学 语言观这一层面的两个关键内容,德勒兹将空间分为以下三个范畴,在这里笔者将其引用 如下: 围绕陈述,需要区辨三种圈子,这三种圈子就如同三种不同的空间。第一种空间是由 同一组合中的不同陈述所组成相连或毗邻的侧面空间。“追问是有空间定义组合,还是反 之由陈述组合定义空间并无多大意义。既没有无视陈述存在的同质空间,也不存在未定位 1 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陈述,这两者在建构规则的层次合而为一。重点在于,这些建构规则不该被化约命题的 公设或句子的脉络。命题总是垂直指向决定内在常数定义同质系统的较高阶公设,它甚至 是语言学或建立这种同质系统的条件之一。至于句子,则可以拥有一个属于某系统的成员 与属于另一系统的另一成员,这完全依外在变数而定。另外便是陈述:它与某种恒常的变 异不可分,因此我们从未置身于任何系统,且永无止境地由一系统到另一系统。 【3 7 】 第二种空间是不可与相连空间混淆的相关空间。“这里不再是涉及与其他陈述的关系, 而是与陈述主体、客体及概念的关系。此处可以趁机发现陈述与词汇、句子或命题之间新 的不同。句子实际上指向一个似乎有权启动言说的所谓陈述主体:它涉及语言学人称中不 可化约为他的我,即使我在此只作为连接或自我参照的角色并未被明白说出。句子因 此透过一种内在常数( 我的形式) 及外在变数( 前来填补此形式并说出我的人) 的双重视 点被分析。陈述则迥然不同:其不指向一种单一形式,而指向构成陈述本身一部分且变异 剧烈的内在位置。例如,如果文学陈述指向一位作者,则一封匿名信也指向一位作者, 但意义却大相径庭;而一封寻常的信指向一位署名者,一张契约指向一位担保人,一张海 报指向一位撰文者,一本文选指向一位编纂者然而,这些都构成陈述的一部分,即使 它们并不成为句子:这是原初功能的衍生功能( 即陈述的衍生功能) 。陈述与不同主体的 关系本身便构成陈述的内在变数之一。”【3 8 】 第三种空间是外在的:“它是互补空间或说非言说建构的空间( 即建制、政治事件、 经济的实践与过程) 。一【3 9 】 根据上面对空间概念从哲学意义上的解释,这里借用福柯在雷蒙鲁塞尔一书中 所用的富有寓意的双关意象来更好地阐明他的这一层面的观点。 1 、“门槛 福柯认为,在鲁塞尔的文学语言建构中,不同的“门槛”的存在使其语言具有着不同 的双重性已构成多样性,即每一个词在同一时间是充满力量的又是耗尽的,是饱满的又是 空的,可以同时具有生发不同的多种意义的可能性。“门槛”在这里可以看作是不同的“界 线,这也是理解其整个文学语言建构的“钥匙”,是福柯所迷恋的。在王家卫的电影东 邪西毒中有这样的台词( 欧阳峰) :“一个人受到挫折,或多或少会找个借口掩饰自己。 其实慕容燕、慕容嫣,只不过是同一个人的两个身份,在这两个身份后面,躲藏着一个受 了伤的人。”同样“门槛”的两边是词本身,也不再是它本身。是同一个词的“多种身份”。 我们可能会问,是否根本没有一种门槛,“比如美学门槛,能在不同于科学的方向上 调动知识,并允许在某些多样性或形构所属的言说实践中定义文学文本或绘画作品,或者 1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样地,对伦理学门槛与政治学门槛亦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