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2 -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导师、家人以及所有关心我的朋友 陈 璐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3 -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4 -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5 -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摘 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而审计市场作为市场经济运行中重 要的子系统,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甚重。关于审计市场结构的研究一直以来 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而之所以对审计市场结构如此关注,主要是基于产业组 织理论“scp 框架”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进而影响市场绩效这一论断。 也就是说,研究审计市场结构,主要是缘于审计市场结构会影响审计市场竞争性 进而影响审计质量。 西方学术界对审计市场结构的研究由来已久,学者主要从高市场集中度所带 来的垄断是否阻碍市场的有序竞争、从而降低审计质量的角度来研究,但研究结 果普遍表明高集中度并没有影响审计质量, 且大型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仍然十分激 烈, “scp 框架”体系并不适用审计市场。 我国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不高,审计市场长期呈现出分 散化的状态;国际四大几乎占据我国审计市场的“半壁江山” ,难有本土大所脱 颖而出,本土所没有呈现出规模经济效应,且没有建立相应的声誉机制;审计市 场政策性壁垒仍然较高。因此,学术界对建立寡占型审计市场结构的呼声很高, 呼吁扩大审计市场规模、提高审计市场集中度,以进一步提升本土所竞争力,推 动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在审计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审计市场结构经历 了怎样变迁历程,是哪些因素推动了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变迁,笔者认为这对今 后我国审计市场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 的基础上,对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历程及诱因进行研究。 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确定研究 思路。第三章审计市场结构及诱因的理论分析,对审计市场结构的基本因素和影 响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诱因进行理论分析,为经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我 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历程分析,运用审计市场经验数据,分析我国审计市场结构 的变迁历程,研究发现,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经历了完全竞争型、原子型到低集中 寡占型的市场结构,分散化市场结构正在逐渐集中,但集中程度仍然较低;本土 大所逐渐崭露头角、已呈现出一定的规模经济特征,并建立一定的声誉机制;市 场政策性壁垒逐渐降低,结构性壁垒逐渐增强。第五章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 诱因分析,根据上一章的研究结果,对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变迁历程分为从完全 竞争型向原子型市场结构转变的变迁历程、 从原子型向低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转 变的变迁历程这两个阶段,从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扩张及事务所内部产权变 革三个方面对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历程进行诱因分析。第六章结论、研究局限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6 - 性及建议,对全文进行总结,并针对当前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现状,为进一步优化 审计市场结构提出建议。 本文的贡献在于: (1)现有文献更多的是对审计市场结构的现状进行评价和 研究,没有从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历史纵向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理论研究视角较 为独特; (2)本文并非单一研究审计市场结构,而是在此基础上对其变迁过程中 的诱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这将对今后审计市场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建 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审计市场结构 集中度 规模经济 进入壁垒 变迁诱因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7 - the research of structural changes and their incentives in chinese audit market abstract in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s economy develops rapidly. as is known to us all that the audit marke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ubsyste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which can exert huge influence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thereafte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audit market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concern. researches on the audit market structure have always been hot issues in the academia. this focus of attention is based on the scp framework generated from theorie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which declares that the market behavior determined by market structure would influence market performance eventually. in other words, the structure of the audit market will work upon the competition and quality of auditing. from this common assumption, the researches on auditing structure are originated. in this field ,the western academic community has worked audit market structure has worked the field for a long time. their researches mainly focus on the issue whether high audit centrality will disorder th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hereby impai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uditing. however, these researches produces no evidence that high audit centrality will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auditing. in reality, the scp framework generated from theorie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lacks applicability in auditing and the competitions among big auditing firms are still intense. besides, chinese researches show that the centrality in domestic auditing market is not so high that it is actually in decentralization for quite a long time. hardly is there any domestic auditing firm coming to the fore that the four major international auditing firms are holding half of the auditing market in china. no domestic auditing firms can generate the scale economic effect and reputation evaluating system respectively, which leads to various systems and policy that cannot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uditing market. therefore in academia the urge of establishing oligopolistic auditing market as well as expanding the scale and centralization of auditing market is overwhelming in expectation of promo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facilitat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domestic auditing firm. this thesis i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evolvement in the structure of domestic auditing market and locate the driving factors behind these changes, which would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uditing market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cpa firms in china. to achieve these objective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structural chang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driving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es that have already been don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introduc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content,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framework.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identifying research ideas. chapter 3,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auditing market structure and incentives, affect to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audit market fundamental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mpirical research. chapter 4, the analysis for our audit market structure changes course, using the audit market data, carried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urse of our audit market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8 - structure change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audit market structure had become fully competitive type, atom type to low concentration oligopolies the market structure, decentralized market structure is gradually concentrated, but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is still relatively low; the local large firms gradually emerg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scale have been shown, and establish reputation mechanisms; market policy barriers gradually reduce, structural barriers gradually enhance. chapter 5, the incentive analysis of the audit market structure changes, analysis incentives for the course of our audit market structure changes ,from the states industrial policy, the expansion of the market demand and firm internal property rights. chapter 6 , conclusions, study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summary the full paper, and makes th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audit market.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1) the current literature is to evaluate the status of the audit market structure and research, it is not from the vertical historical angle to research the audit market structure change, the papers theoretical research perspective is unique; (2)the paper is not singly study the structure of the audit market, but further analyzes the incentives in their change process, which will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udit market and the accounting firm. keywords: audit market structure, market concentration, economies of scale, barriers to entry , change incentives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9 - 目 录 abstract . 7 1 导论 . 11 1.1 研究背景 . 11 1.1.1 问题的提出. 11 1.1.2 选题的意义.12 1.2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3 1.2.1 拟研究的问题 .13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1.3 研究方法 . 13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5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5 2.1.1 关于审计市场集中度的研究.15 2.1.2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研究 .16 2.1.3 关于审计市场进入壁垒的研究 .17 2.1.4 小结 .18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8 2.2.1 关于审计市场集中度的研究 .18 2.2.2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经济研究 .19 2.2.3 关于审计市场进入壁垒的研究 .20 2.2.4 小结 .20 3 审计市场结构及其变迁的理论分析 . 21 3.1 审计市场相关概念及特点 . 21 3.1.1 审计市场的概念 .21 3.1.2 审计市场的特点 .21 3.2 审计市场结构的概念及基本因素分析 . 23 3.2.1 审计市场结构的概念 .23 3.2.2 审计市场结构基本因素分析 .23 3.3 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理论分析 . 27 3.3.1 事务所外部制度环境国家产业政策更迭对审计市场结构变迁 的影响 .27 3.3.2 经济制度环境变革下审计市场需求扩张对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影 响 .28 3.3.3 事务所内部产权制度的变革对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影响 .28 4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历程 . 29 4.1 我国审计市场发展历程简述 . 29 4.1.1 我国审计市场制度背景简述.29 4.1.2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队伍发展历程简述 .30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10 - 4.2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历程分析 . 34 4.2.1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规模经济变迁历程分析 .34 4.2.2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变迁趋势分析 .37 4.2.3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审计市场进入壁垒变迁历程分析 .39 4.3 小结 . 42 4.3.1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特征 .42 4.3.2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阶段性划分 .42 5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诱因分析 . 44 5.1 从完全竞争型向原子型市场结构变迁的诱因分析 . 44 5.1.1 国家产业政策对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影响 .44 5.1.2 审计需求扩张对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影响 .45 5.1.3 事务所内部产权变革对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影响 .47 5.2 从原子型向低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变迁的诱因分析 . 47 5.2.1 国家产业政策对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影响 .48 5.2.2 审计需求扩张对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影响 .49 5.2.3 事务所内部产权变革对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影响 .49 6 研究结论、局限性及建议 . 51 6.1 研究结论 . 51 6.2 研究局限性 . 51 6.3 相关政策建议 . 51 参考文献 . 53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11 - 1 1 导论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关于审计市场结构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各界人士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根据产 业组织理论结构主义的观点, 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 从而进一步影响市场绩效, 因此人们对审计市场结构的关注, 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人们对其所影响的审计市场 竞争状况和审计质量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审计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美国的 安然、世通等大型公司的财务舞弊,国内琼民源、银广夏等资本市场出现的恶性 事件,让社会各界对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提出了质疑。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较低,导致市场恶性竞争时有发 生,从而影响审计质量。吴溪(2001) 、余玉苗(2001)等大多数学者采用客户 数、客户股本规模、资产规模等对事务所市场份额进行统计、易琮(2002)则采 用了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收入资料对其市场份额进行考察, 均认为我国审计市场 集中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黄卫民等(2007)认为相对于发达国家来 讲,我国审计市场结构仍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型的买方市场,且过度竞争,使得审 计质量得不到保障,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时有发生;陈任武、李玲(2008) 选取了 20002004 年我国 a 股市场数据进行测算,发现市场集中度呈现出逐年 上升的趋势,但总体集中度水平仍较低。周红(2005)认为我国大事务所太小, 小事务所太少,中国会计业务的社会化程度还相当低,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现代化 的需要,在扶持大型事务所的发展时,应同时鼓励小事务所的发展、壮大,盲目 推动大型事务所的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审计市场的现状。总体来说,审 计市场结构亟需优化是学术界基本达成的共识。 有关部委对此也十分关注,从 2000 年 3 月 24 日,财政部下发会计师事务 所合并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开始,从政策上推动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从 2007 年 开始,中注协先后发布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 、 会计师事务 所合并程序指引(征求意见稿) 、 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协议范本等政 策法规,提出未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做大做强,通过政策推动 促进事务所合并,并进一步要求事务所加强其内部治理机制建设,为事务所向特 殊普通合伙转制提供政策依据,以“依法、人合、透明、效能”为会计师事务所 未来发展的体制框架, 把塑造 “和谐” 合伙文化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价值观。 2012 年 2 月 2 日,财政部副部长、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书记王军查访北京 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大华会计师事务所, 对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情况进行深入调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12 - 研,并主持召开了关于事务所做大做强的专题研讨会,与部分在京事务所负责人 就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工作展开讨论,为推动扩大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优化 审计市场结构提供了政策支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审计市场已经过了三十多个春秋,与西方发达国家上 百年的发展历程相比,虽时日较短,却经历了多个较为波折的发展历程,从政策 需要开始重建、到后来政府干预,再到独立发展,审计市场正逐步深入市场化。 审计市场作为国家经济系统运行的“免疫系统” ,审计市场结构的优化与整个社 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更是相辅相成。然而,目前我国审计 市场集中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总体规模也较小,扩大审计市场规模、优化审 计市场结构是当务之急。那么,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历程,如今 审计市场构呈现出哪些特点;在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过程中,是哪些因素推 动了审计市场结构的变迁,这些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鉴于此,笔者已“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作为选题,通过对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过程进行分析, 进一步分析推动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诱 因,希望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1.1.2 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研究审计市场结构的变迁历程, 能够对我国三十多年来审计市场发展进行 较为清晰的梳理,为之后进一步研究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文献资料, 丰富有关审计市场的研究。 本文研究视角较为独特,从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历史纵向角度进行分析, 进一步拓展了审计市场结构的研究。 (2)实际应用价值 宏观上,研究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历程及诱因,能够更好地为我国有关 部门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有利于为行业监管部门改进监管 思路、优化审计市场结构提供建议和参考。 微观上,本文对我国审计市场结构进行评价,进一步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发 展过程中的阻力和动力, 为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合理选择经营战略和规模化路径提 供思路。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13 - 1.2 研究内容与范围 1.2.1 拟研究的问题 (1)虽然我国建国之前已有注册会计师行业,但由于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 变革,建国后注册会计师在无用武之地的情况下逐渐消亡,而改革开放给注册会 计师带来了新的机遇,由此注册会计师行业又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在审计市场恢 复重建之后,注册会计师经历了从行政管理职能向独立发展的转变,在这一系列 体制变革中,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历程? (2)自二十一世纪审计市场独立发展以来,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行业市场 化程度逐渐加深,当前审计市场结构呈现出哪些特点? (3) 从审计市场恢复、 重建迄今, 是哪些因素推动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变迁?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从研究的主体范围来讲,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审计市场是 cpa 审计,即外部审 计市场,研究的范围较为宏观,并且本文中所提到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与审计市场 含义相同,都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从研究的时间范围来讲,本文研究的是改革开放后、审计市场恢复重建至今 的发展历程,以审计市场结构变迁为视角,侧面反映了我国审计市场在改革开放 后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成就和经历的波折,尤其在面对中国进入 wto 后的严峻考验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现状。 1.3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拟采取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审计学、产业组织 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跳出了从审计研究审计的圈子,综合各学科的优势,在 阅读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政策法规的基础上,逐层深入,最终解决所提出 的问题。 (1)规范分析法 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以产业组织理论和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审计市 场结构所涉及到的特定概念进行界定, 并对促使审计市场结构形成如今现状的诱 因进行细致的理论分析,进一步丰富审计市场结构的理论研究。 (2)实证分析法 本文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审计市场的自身特点,研读注册会计师 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对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变迁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14 - 过程进行梳理,并结合我国审计市场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 迁的诱因,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过程为脉络,通过一定的 经验数据和技术方法对审计市场各基本要素进行数据分析, 并从多个方面分析推 动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变迁诱因,为优化我国审计市场结构提供数据和理论支 撑。全文分为六章,各章概述如下: 第一章,导论为全文奠定基础。首先对选题的背景进行简要的描述,从 而提出问题,明确需要研究的问题,再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并对论文的研究思 路和框架做一简要概述。 第二章,国内外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审计市场结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结合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同,分析二者研究差异的原因,奠定论文的文献基础。 第三章,审计市场结构及其变迁的理论分析。审计市场作为较为特殊的服务 市场,其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首先对审计市场及市场结构的相关 概念进行界定, 对审计市场所具有的特点及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诱因进行理论分 析,建立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做一理论铺垫。 第四章,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历程分析。首先对我国审计市场发展历程进 行简要阐述, 然后再利用有关经验数据对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变迁进行较为细致 的分析。 第五章,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诱因分析。根据上一章所梳理的审计市场 结构变迁历程所呈现的特征,从多个方面分析审计市场结构变迁的诱因。 第六章,研究结论、局限性及建议。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进一步优化审计 市场结构的建议,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15 - 2 2 国内外国内外相关相关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1.1 关于审计市场集中度的研究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所提出的“scp 框架”市场结构决定市 场行为, 进一步决定市场绩效, 即过高的市场集中度会影响市场整体的有效竞争, 使得市场份额相对较高的企业产生垄断,控制市场的价格机制,使得市场失灵, 降低市场绩效和社会福利。 国外关于审计市场结构的研究始于对审计市场集中度 的研究,正是由于当时较高的集中度使公众对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颇为担忧,故 以审计市场结构为出发点,研究审计市场绩效是否因市场集中度过高而降低。 对于审计市场的开创性研究源自 zeff 和 fossum(1967),他们以产业组织 理论中结构主义的观点为依据,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 以审计入选 1965 年 财富 500 强目录的公司的事务所为研究对象, 运用客户收入、 资产和收益等相关指标, 分行业计算了各事务所的市场份额,研究发现审计市场几乎由最大的“八大”会 计师事务所掌控,但由于行业的不同, “八大”各自的市场份额不同。 rhode等(1974)、 schiff和fried (1976) 分别以1972年和1973年入选 财富 500强目录公司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与zeff和fossum(1967)类似的方法进行 了计算,发现结果与与zeff和fossum(1967)基本一致。 eichenseher和danos(1981)将研究的样本范围进行了扩展, 对 谁审计美国 第2版(1978)中的8000多家公司进行筛选后的4900家公司的客户数目、客户收 入等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相类似的结果。同时,他们运用客户营业收入的平方根 作为事务所收入的替代指标时发现, 不同的指标所计算出来的市场集中度存在较 大差别。 tonge和wootton(1991)选取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 司的数据, 得到了美国审计市场的cr4和cr8高达70%和90%的高集中度市场结构的 结果。 beelde(1997)以14家会计公司和其11611个客户的数据为样本,测算了十个 国家的审计市场集中度,研究结果显示除了法国cr4低于40%,美国、大部分欧洲 国家和日本均高于60%。 以上学者以审计市场绝对集中度为指标, 发现审计市场中总有几家市场份额 较高的事务所主导市场,dopuch 和 simunic(1980)发现在19651975年期间, “八大”之间市场份额的变动却是显著的。eichenseher和 danos(1986)选取 1950、1960、1970、1980这四个时点上“八大”内部每一家事务所市场份额的变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16 - 化情况,与dopuch 和 simunic(1980)的研究结果类似,说明在市场中保持较 高市场份额的“八大”之间的市场竞争仍然十分激烈。 总之,无论运用哪些指标和方法,国外研究成果的结论还是较为一致的,都 认为在审计市场中,的确存在几家大型事务所共同引导整个审计市场的发展,具 有一定的垄断性质,但是,这并没有对审计市场的竞争造成过于严重的影响,审 计市场竞争仍然十分激烈,这与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框架”理论的结论有所差 异,因此,并不能简单的从审计市场集中度的角度来判定审计市场的竞争情况及 市场绩效,说明“scp范式”并不适用于审计市场。 2.1.2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研究 研究审计市场结构, 必然离不开对审计市场微观主体会计师事务所规模 的研究,由于审计质量难以衡量,审计服务的结果又只能通过规范的、具有模板 式样的审计报告呈现出来,所以事务所规模可以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这个 观点主要源于deangelo(1981)的实证研究,认为大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要高于小 事务所,这是由于当一个事务所所拥有的客户数量越多,那么该事务所为某客户 隐瞒错误或舞弊的风险就越小, 其很可能承担的诉讼风险和高额赔偿及声誉上的 损毁要更高于其违约收益,发生机会主义的动机越小,故其更有动力去保证较高 的审计质量。这也是学者较为普遍认可的观点。 francis(1984)以澳大利亚审计市场为对象,研究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和审计 收费之间的关系,发现“八大”审计收费显著高于“非八大”的审计收费,说明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进一步说明扩大会计师事务 所规模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titman 和 trueman (1986)进一步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ipo定价的影 响,发现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投资者而言具有一定的信号作用,认为经营业绩更 好的企业更愿意选择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 这样企业在ipo 发行的定价也会越高,并甘愿为此负担更高的审计费用。balvers 和 mcnodald 等(1988)通过理论分析认为有名的股票承销商更希望申请ipo的客户能够选择 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 股票承销商和事务所的镀金效应可以为其客户向市场传 递企业经营良好的积极信号,有助于保持股票价值不被低估,使ipo企业有良好 表现。 因此, 这两篇论文均说明会计师事务所能为审计市场需求者带来 “正效应” , 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是审计市场发展的必然导向。 choi 和 zeghal(1999)对加拿大、美国、德国、法国、美国、荷兰、瑞士、 丹麦、瑞典、英国、意大利等十个国家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两方面的市场集 中度,发现在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后,大型事务所对于审计市场的主导地位进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17 - 一步加强。 以上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研究, 角度各异, 无论理论分析还是实证研究, 无论是从审计收费角度,还是事务所规模所带来的“正”效应,都说明事务所规 模对审计市场发展有积极作用。 2.1.3 关于审计市场进入壁垒的研究 贝恩(1956)提出市场进入壁垒表现为在位企业对于新进入者的成本优势, 将其分为规模经济壁垒、绝对成本优势壁垒、产品差别优势壁垒以及为进入所需 要的高额的资本需求等方面。 stigle(1968)认为进入者如果能拥有和在位企业相 同的成本曲线的话,那么规模经济壁垒并没有优势,而只有在在位企业能够保持 更高的资本成本时,才能对进入者形成进入壁垒。weizsacker(1980)认为从社会 经济产出的观点来看, 进入壁垒是行业的新进入者而非在位企业所承担的这部分 的生产成本,这是对资源配置的扭曲。 poter(1985)认为价格竞争致使事务所进一步发展产品差异化战略,通过声 誉投资和培养行业专长来形成进入壁垒,并以此提高其自身竞争力。 francis(1995)以澳大利亚审计市场为对象,研究发现具有行业专长特质的 事务所能够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 无形中对不具备行业专长的事务所形成了进入 壁垒。 craswell(1995)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大客户市场上, 具备行业专长事务所的优 势更为显著,大客户市场的进入壁垒更为突出。 buuink 和 maijoor(1998)研究证实政府监管所导致的进入壁垒使得审计市 场在位者受得了政府监管的保护,从而能够获得高于平均成本的价格,即所谓的 “租” ,而这种“租”的大小则取决于本地区政府监管权利的大小,从侧面说明 一个国家(地区)监管政策的严格程度决定了该国家(地区)审计市场的竞争程 度。 defond(2000)对香港的审计收费进行研究, 发现具有行业专长特质的事务所 能够获得高于不具备行业专长特质的事务所 29%左右的审计收费,进入壁垒优势 显著。 总体说来,进入壁垒会使得新进参与者考虑进入市场可能会带来的沉没成 本,只有其预期进入市场后所获得利润高于进入市场时一次性承担的成本时,新 进参与者的进入才有效。一个产业的进入壁垒越低,市场在位者越容易受到潜在 新进参与者的威胁,因此更有动力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新进参 与者预期进入市场所带来的沉没成本也越低,更有希望成功进入市场;一个产业 的进入壁垒越高, 不仅对产业内在位者的保护越强, 使其懈怠于产品技术的创新,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变迁及其诱因研究 - 18 - 没有动力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也会对新进参与者带来较高沉没成本的预期,从 而降低市场的竞争力。 2.1.4 小结 国外文献对审计市场结构的研究主要是源于产业组织理论“scp 框架”理论 体系, 从审计市场结构是否会影响审计市场竞争和审计质量的角度来研究审计市 场结构。学术界一般从审计市场集中度、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以及审计市场进入壁 垒三个方面研究审计市场结构,现有研究表明:审计市场高集中度并不会影响审 计市场竞争,大型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事务所规模对会计师事务所 具有“正”效应,大型事务所不但能获得更高的审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与检查方案
- 建筑工程建筑物电气接地施工方案
- 胎膜早破47课件
- 跨境电子商务双语教程 课件 第5章 跨境电商物流与海外仓
- 混凝土浇筑后的钢筋保护方案
- 文库发布:水电站课件
-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37课件
- 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区别和联系王万荣65课件
- 2025版汽车配件品牌区域总经销服务合同
- 2025版离婚协议书及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及赡养费及共同债务及共同债权及子女教育协议
-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护理措施课件
- 《阿房宫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DB54T 0498.3-2025 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 第3部分:湿地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
- 桥小脑角肿瘤护理查房
- 2025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纪律作风测试题及答案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版
- 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 入场安全教育培训
-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QGDW11970.1-2023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程第1部分水土保持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