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甲骨文形声字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摘要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说 文解字九千多字中形声字约占十分之八。这种造字方法弥补了象形、指事、会 意等造字法的局限,它是最能产的造字方法。中国文字在近古期以后,几乎完全 是形声字。一直到今天,汉字还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是依靠形声造字法的强大 功能。甲骨文是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成体系的文字,考查甲骨文形声字的整体 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早期形声字的面貌,弄清形声字的产生的途径,以此探求 汉字的演变过程。在前辈考释的基础上,本人对近四千字的甲骨文作了一个全面 的考查,力求在形声字构造方法上作出探讨。 关于形声字起源的讨论是本文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之前有几种代表性的观 点,如形声源于假借说、声化象意说、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形声说等,而我们认 为最早的形声字是按照表意字的方式来构造。于省吾先生认为形声字的起源,是 从某些独体象形字已发展到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然后才逐渐分化为形符 和声符相配合的形声字。并且他认为,这些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是界乎象 形和形声两者之间,可称作“独体形声 ,举例如羌、姜、天、糜等字。在于省 吾“独体形声 说的启发下,我们发现甲骨文中存在一批这样的字例。这类字构 形特殊,我们称之为“声符形化字”,这部分的讨论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可以说 明甲骨文形声字的起源问题。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表现在对形声字的判定上。共采用六种标准,如对 古文字进行历史地动态观察,尊重形声字一形一声的结构层次等。本文对形声字 的构造总共分为七大类:声符形化,声符形化字裂变成纯粹形声字,形符声化, 添加声符,添加形符,更换形符、声符,形符、声符直接组合。每一类均举字例 说明,并讨论它们的构造特点。论文也讨论了形声字与其他有声字的区别,正文 后附有甲骨文形声字总表,并对字例作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甲骨文形声字;形声字起源;声符形化;形声字总表 a bs t r a c t x us h e ns a i di ns h u o w e n j i e z it h a t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i sm a d eu po ft h e s o u n da n dt h em e a n i n g ,s u c h 勰t h ew o r dji a n ga n dh e t h e r ea r e8 0p e r c e n t 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i nm o r et h a nn i n et h o u s a n dc h a r a c t e r ss h u o w e n j i e z i t h i s k i n do fw o r d - m a k i n gm e t h o dm a k eu pf o rt h el i m i t a t i o no fo t h e rw o r d m a k i n g m e t h o d sl i k ex i a n g x i n g ,z h i s h i ,h u i y i ,i ti st h em o s tp r o d u c t i v ew o r d m a k i n gm e t h o d s t h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a r ea l lm o s tt h e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i nt h el a t e s ta n c i e n t u pt od a t e ,t h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m a i n t a i n si t sv i g o r o u sv i t a l i t yb e c a u s eo ft h e 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 p o w e r f u lf u n c t i o n t h eo r a c l e -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i s t h e e a r l i e s tr e c o r d e d s y s t e m a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 ,e x a m i n i n g t h eo v e r a l ls i t u a t i o no f 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i no r a c l e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w i l lh e l pu sk n o wt h ee a r l y f e a t u r e so ft h e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 ,t h ew a yt h a t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h a v e s h a p e d ,t h e ne x p l o r e 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b a s e do nt h e p r e d e c e s s o r s e x p l a n a t i o n , w em a d e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u r v e yo nn e a r l yf o u rt h o u s a n d o r a c l e b o n e i n s c r i p t i o n s ,i no r d e rt oe x p l o r es o m e t h i n gi nt h ep i c t o - p h o n e t i c c h a r a c t e r sm a k i n gm e t h o d d i s c u s s i o na b o u tt h eo r i g i no ft h ep i c t o -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i sav e r yi m p o r t a n t p a r ti nt h i sp a p e r ,t h e r eh a v es o m et y p i c a lo p i n i o n s ,s u c ha st h ep i e t o p h o n e t i cb e g i n s f r o mt h eji a ji e ,t h es o u n db e c o m e st h em e a i n g ,t h es o l op i c t o - p h o n e t i ch a v ep a r to f s o u n df u n c t i o n , a n ds oo n ,h o w e v e r ,w et 1 1 i 1 1 l ( t h ee a r l i e s tp i c t o -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 a r em a d e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m e a n i n ge x p r e s s i o nw o r d s y us h e n g w uh e l dt h ea t t i t u d e t h a tt h eo r i g i no ft h ep i c t o -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i sf r o ms o m es o l ox i a n g x i n gc h a r a c t e r s h a v ed e v e l o p e dh a v i n gp a r ts o u n de x p r e s s i o ns o l ox i a n g x i n gc h a r a c t e r s ,a n dt h e n d i v i d ei n t ot h ep i c t o -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m a d eb yt h es o u n da n dt h es h a p e m o r e o v e r , h et h i n k st h e s eh a v ep a r ts o u n de x p r e s s i o ns o l ox i a n g x i n gc h a r a c t e r si sb e t w e e n x i a n g x i n ga n dt h ep i c t o - p h o n e t i c ,t h e yc a nb ec a l l e d s o l o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 ,s u c ha s q i a n g ,j i a n g ,t i a n ,m i ,a n ds oo n u n d e rt h ei n s p i r a t i o no fy us h e n g w u s “s o l o 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 ”,w eh a v ef o u n dt h e s ew o r d si nt h eo r a c l e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t h i sk i n d o fw o r d sh a v es p e c i a l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w ec a l lt h e m “t h ew o r d sw h o s es o u n db e c o m e t h es h a p e ”,t h ed i s c u s s i o na b o u tt h i sp a r ti st h ec o r eo ft h i sp a p e r ,w h i c hc a ni l l u s t r a t e t h eo r i g i no ft h e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i no r a c l e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t h es t u d y m e t h o do ft h i sa r t i c l ec o n c e n t r a t e so nt h ed e t e r m i n a n to ft h e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 w eh a v es i xs t a n d e r s ,f o re x a m p l e ,w es t u d yt h ea n c i e n tc h a r a c t e r si nt h ed y n a m i c w a y ,a n dr e s p e c tt h ep i c t o -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 o n em e a n i n go n es o u n dh i e r a r c h y t h i sa r t i c l ed i v i d e st h ep i c t o -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 s t r u c t u r ei n t os e v e np a r t s :t h e s o u n db e c o m e st h e s h a p e ,s h a p ef o r m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sb e c o m et h ea b s o l u t e p i c t o -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 ,t h es h a p eb e c o m e st h es o u n d ,a d d i n gt h es o u n d ,a d d i n gt h e s h a p e ,c h a n g i n gt h es o u n da n dt h es h a p e ,d i r e c t l ym a d eb yt h es o u n da n dt h es h a p e e a c ho ft h e s es o r t s ,w eg i v ee x a m p l e s ,a n dd i s c u s st h e i rs t r u c t u r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i s p a p e ra l s od i s c u s s e s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p i c t o -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a n do t h e r w o r d st h a th a v es o u n d ,a f t e rt h et e x tw ea c c o m p a n i e dt h ew o r dt a b l eo ft h e 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i no r a c l e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a n dg i v eab r i e fd e s c r i p t i o no f t h ew o r de x a m p l e k e yw o r d s :t h ep i c t o -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i nt h eo r a c l e - - b o n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 ; t h eo r i g i no ft h ep i c t o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 ;t h es o u n db e c o m e st h es h a p e ;t h ew h o l e t a b l eo ft h ep i c t o - p h o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 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 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 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2 0 0 9 年4 月1 0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浙江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j ;! l ! 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浙江师范大 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储硌毋羚翩躲谴秘隰2 0 0 9 年4 f i j1 0e 凡例 1 本书引用甲骨文材料及其统计数字主要依据以下甲骨著录书。片号前之 b 、d 、h 、l 、s 、t 、w 、y 代表资料如下: b :彭邦炯、谢济、马季凡编:甲骨文合集补编,语文出版社,1 9 9 9 年。 d :松丸道雄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东京大学东洋 文化研究所,1 9 8 3 年。 h :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1 9 8 0 年。 l :天理大学编:天理大学附属参考馆甲骨文字,天理教道友社,1 9 8 7 年。 s :胡厚宣编集:苏、德、美、日所藏甲骨,四川辞书出版社,1 9 9 8 年。 t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中华书局,1 9 8 0 年。 w :许进雄编:怀特氏收藏甲骨文集,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 9 7 9 年。 y :李学勤、齐文心、艾兰编:英国所藏甲骨集,中华书局,1 9 8 5 年。 2 引用辞例中的“口”表示残缺一字,“ 表示残缺字数不明,“ 表示 此条i - 辞与下条卜辞属于同一片,“ a 表示“a 是依文例补出的字,“a ( b ) 表示“a 当读为或义为“b 。 一、定义 第一章形声字的定义及起源 许慎说文谓形声为:“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段玉裁在说 文解字注中阐述其含义: 事兼指事之事,象形之物,言物亦事也名印古日名今日字之名。譬者,谕也。 谕者,告也“以事为名”,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 为名,譬其声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其别于指事象形者,指事象 形独体,形声合体其别于会意者,会意合体主义,形声合体主声声或在左,或在右, 或在上,或在下,或在中,或在外,亦有一字二声者,有亦声者,会意而兼形声也有 省声者,既非会意又不得其声,则知其省某字为之声也m 用现在的话来说,形声造字法就是用一个表示意义或义类范畴的形符和一个表示 读音的声符来构成形声字符的方法。由形声字符构成的字叫做形声字。 二、形声起源 ( 一) 形声起源的各类观点 i 形声源于假借说 有观点认为,在假借字基础上添加形符是形声字产生的起源。高明谓:“在 假借字形体中增添相应的形旁,以构成表达新词意义的本字,这就是最初的形声 字产生的过程。”圆这种观点认为:首先是表意字的大量产生,然后由于表意字的 局限从而出现假借字,又由于假借字易于引起字义混乱,于是在其基础上添加形 符产生形声字,从而得出形声源于假借的观点。如此一来,汉字的发展演变似乎 被阐述的合情合理,然而假借造字法是不是在表意造字法之后产生,尚存疑虑。 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提出精辟的见解,他引唐兰中国文字学中原始岩 窟艺术里人射鹿的图画与汉字中“人射鹿”三个字对比: 谁都能看得出来,如果仅仅为了表示人射鹿这一类意思,并没有必要撇开图画去 毋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1 :7 5 5 密高明古文字的形旁及其形体演变 j 古文字研究第四辑,1 9 8 0 :4 1 另造文字从后面要谈到的纳西文的情况来看,在原始文字阶段,文字和图画大概是长 期混在一起使用的对人,鹿等物和射这类具体动作的象形符号来说,文字和图画的界 线是不明确的 人们最先需要为它们配备正式的文字的词,其意义大概都是难于用一般的象形方 法来表示的,如数词,虚词、表示事物属性的词,以及其它一些表示抽象意义的词此 外,一些具体事物也很难用简单的图画表示出来人们无疑就会发现,可以用自己 本来就熟悉的的谐音原则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所以,跟图画有明确界线的表意字的开始 出现和假借方法的开始应用这两件事,在时间上不会相距太久,很可能是同时发生 的在文字形成的过程中,表意的造字方法和假借方法应该是同时发展起来的,而 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只是在表意字大量产生之后,假借方法才开始应用。 这样一来,既然表意方法与假借方法有可能是同时发生的,那么在表意字基础上 添加声符也有可能是形声字产生的起源,故形声源于假借一说理由并不充分,这 只是产生形声字的一种途径,却不是最初的方式。 2 声化象意字说 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中国文字学中提出声化的观点,他认为合文、 计数、声化是形声字产生的先驱。喻遂生在甲骨文、纳西东巴字的合文和形声 字的起源一文中指出:唐氏所说的表意字的声化才能产生形声字,合文和计数 的字例则不成立。并对合文和计数为什么不能产生形声字进行了详细论证,此不 赘述。关于声化,唐兰指出是象意字的一部分后来变成形声字的,这是声化象意 字,也就是原始形声字。他有段文字说明: 中国语言里的动字、区别字,大都和名字的声音相同,而只有小差别名字是“食”, 动字是“猷”名字是“子”,区别字是“字”,名字是“鱼”,动字是“奴,区别字是“渔” ( 渔本象鱼在水中) ,因之,写为文字时,有许多象意字,可以只读半边,我们称为象 意字声化。 还有一段涉及声化象意字的观点: 从象意文字来的,也有用缍益方法的,不过大多数是“声化”,这种声化的象意字, 在文字的性质上,我们还算它们是象意,不是形声用支( 扑) 来驱羊是“教”字,用 殳来打声( 磬的象形) 是“段”字,这都是动字; 内有缶是“窑”字,林中有示是“禁 字,这都是区别字;从历史上看,此类在形声文字前都早已存在了。 唐兰所谓的“声化”指的是有些表意字原本是名词,当要表示同一语源的动词意 义时,往往在原字符上加上表动作意义的形符来构成新字。新字读音还是和原字 符相同或相近,就是一般所说的可以读半边的字,这一类字大多被看成是会意兼 声字,实则从汉字的发展角度来看,这种字的表音作用是偶然、不自觉的,性质 上应该属于会意字,而不属于形声字,此问题将在后文中谈及。 巾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m 商务印书馆2 0 0 6 :2 。唐兰中国文字学 m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6 :7 7 国唐兰中国文字学 m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6 :8 2 2 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形声说 于省吾先生认为形声字的起源,是从某些独体象形字己发展到具有部分表音 的独体象形字,然后才逐渐分化为形符和声符相配合的形声字。并且他认为,这 些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是界乎象形和形声两者之间,可称作“独体形声”。 他举例如下: 节( 羌) :上部既象人戴羊角形,同时也表示着以羊省声为音读说文:“羌,西 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2 f ( 姜) :上部既象女人戴羊角冠,同时也表示着以羊省声为音读。说文:“姜, 神农居姜水,以为姓从女羊声。” 象( 乘) :上部作禾省,下部为来省声后世用“袜”字而“乘”字废说文: “称,齐谓蜜袜也从禾柬声” 蔷( 麋) :说文:“麋,鹿属从鹿米声麋冬至解其角。”上部“眉”表示音读, 后世以从鹿米声之“麋”代之 , 哭( 天) :“顶”之初文,以丁为顶,也表示着音读。锄 于先生所举出的“须 、“舞”等字不当看作此类。但他注意到了部分象形字中含 有表音成分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于我们认识形声字的起源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这 些字形体上是独体,但可以分析为二个字符,其中一个字符起着表音的作用,同 时还参与了构形。这类字的构形是比较有特色的,我们把它叫做“声符形化”现 象,将在后面作进一步的阐述。 有人认为,于氏所举出的“麇”之“眉”与人之“眉相似,是由于有语源 上的关系,“羌”、“姜”上部的“羊”是后来形体演化的结果,至于“天”、“须” 等字是纯粹的象形字,不存在某一部分表音的情形,从而怀疑部分兼表音的情况 在独体象形字中是否真的存在。然而据我们的研究,发现这类字在甲骨文中是存 在的,已经可以独立成为一种造字途径,正如于先生当初所认为的那样,这类文 字可能将来仍有发现,如此一来,对于六书的范畴将作出初次的突破。 4 导源于早期会意字个别部件的游离形成的声义分工说 黄德宽在形声起源之探索一文中认为,形声结构导源于早期会意字个别 构形部件的经常性游动而形成的声义分工。他举出大汶口文化晚期的“旦”有 简、繁两形,加“山的繁体”已经孕育了“旦”与“山”分工的可能,一旦这 种分工被意识到,形声结构就应运而生了。并以族徽文字为例来说明某些会意字 中部件的游离,认为形声系统中的注形形声字与早期会意字个别构形部位的经常 性游动有渊源关系,而象形、指事不具备孕育形声结构的可能。 我们认为,形体的简繁、文字形体的不固定本是古文字的一个重要特点,这 本身并不属于造字方法的范畴。而这种部件的游离是否产生形、声分工,是值得 商榷的。而以早期陶器、族徽中的个别文字现象来推测这一论断,更缺乏充分的 证据。而所谓会意字中部件的游离,有的是属于文字形体的繁、简情况,有的则 属于加注形符这一类,前者不属于造字方法,后者只是形声字产生的途径之一。 o 见于省吾释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甲骨文字释林 m 中华书局2 0 0 6 , 4 3 5 雪见黄德宽形声起源之探索 g 汉字理论丛稿商务印书馆2 0 0 6 3 拿甲骨文为例,如“置”字本作 f ,异体作堑、 ,后两者是文字的省形。省形 后往往丧失或降低其表意性,省去的部分也并未获得某种独立性。而上述所举 “旦”字和加“山”之后的繁体其实质是在会意字的基础上添加形符一类。 ( 二) 最早的形声字是按照表意字的方式来构造的 古文字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声符和形符直接组合的形声字,而是在表意字中 产生表音成分,由表意字逐渐发展出形声字。陈年福师在于省吾“独体形声”说 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声符形化”说,更准确、清楚的解释了这类字的构形。 他认为,形声字中声符的功能主要是标示字音,但在古文字中,有些形声字的声 符是以形符的身份参与构形的,它在整个字的形体结构中的位置、形态、作用都 与形符相当,这种声符兼有声符、形符的双重功能,但这种现象与说文中的 “亦声”字并不相同。另外他还指出,一般认为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组成的合 体字,于省吾“独体形声”的表述存在矛盾,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声符形化”。 参与构形的部分字符其表音功能是主要的,这是造字者有意将声符当作形符来使 用所造成的结果。他举例说明如下: 节( 何) ,枣( 婀) :“何”字从人1 ( 柯) 声,1 兼作形符依李孝定“象人负柯” 近是李孝定云:“契文可字实象枝柯之形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卜 辞斤字作7 ,其柯正作1 ,可证又契文河、何字所从亦作1 ,并可为其当释可之 佐证”徐中舒谓:“按,1 实为曲柄斧之柯柄,有考古实物可证。”说文:“柯,斧柄 也”此为声符,置于人肩上以象人荷物构意,何为荷之本字可信卜辞妇名字从女均 为形声,例之,“婀”亦当为形声 蛇( 即) 、锈熊( 既) :二字分别以“p ”、“无“为声符“p ”象跽跪之人形,说 文释为“瑞信”虽非本义,但释“即”为“食也从皂,p 声”不误“既”与“即” 均用人与食器的关系来构形,所不同的是人形,若均为会意构形,则“既”所从之“无” 不必加口,加口必有因说文:“既,小食也从皂,无声”以“无”为声甚是 咚( 受) :说文:“受,相付也从叉,舟省声”杨树达谓:“盖象甲以一手授舟, 乙以一手受之,故字兼授受二义”以舟相授受殊不可解,甲骨文字典认为从受表示 二人以手奉承盘相授受裘锡圭:“可授受的东西很多,为什么造字的人挑选了舟 呢? 大概是由于舟的音跟受相近,可以兼起表音的作用可以把它看作会意 兼形声字。”裘说不误,但我们认为造字者是有意选择与“受”音相近的“舟”来充当 声符的,“舟”主要的是充当声符,同时又起了形符的作用当是一个“声符形化”造 字 ( 将) :从哥爿声,爿兼作形符爿为林( 床) 之初文,“将”与“;i 手”古本同字, 后用各有所当,分化为二字,后又合为一字( ( 说文:“籽,扶也从手爿声”又:“将, 帅也从寸酱省声”张文虎舒艺室随笔:“今云将字从交酱省,未敢信从”其说可 信实则选择“爿”用作声符,又兼用作扶将或登进之物 砉( 姣) :从火交声,“交”兼作形符( ( 说文:“姣,交木然也从火交声。”陈梦 家谓:“象人立于火上之形与文献所记暴巫、焚巫之事相同”其说近是然巫人立 火上为何要作交胫形? “交”当为声符 宙( 俎) :“俎”字初文,说文:“俎,礼俎也从半肉在且上”王国维以典籍“房 俎”来解释字形,郭沫若以“牲架”说字形,均误唐兰释俎为平面视之用以切肉这案 板,释义是对的。陈年福师认为房形、架形、案形其线条均应是直形,而字以曲形绘之 俎器有出土的商代实物作证,他引马承源( 中国青铜器“为切肉、盛肉的的案子,亦 d 主要见于陈年福甲骨文声符形化字综论甲骨文动词词汇研究 m 巴蜀书社出版社2 0 0 1 : i 涤年福用“声符形化”造字规律释字例甲骨文词义论稿 m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7 4 为礼器,其用每与鼎豆相连”,“俎的形状为长方形案面,中部徼凹,案下两端为壁形足。” 故字当是从肉且声,“且”即甲文“祖”字初文,郭沫若释为男根之象形在“俎”字 中主要用作声符,同时兼作形符案板用 世( 壅) :中问部分乃“用”字,“桶”之初文裘锡圭释“壅”,认为于省吾以为 垦田时需要铲高填低,故用桶以移土说法不够合理,以人力移土,不会使用笨重的木桶, 字所从的“用”主要是当作声符使用,同时兼有两手所持之器的意味 砸( 盛) :从皿见声,“见”兼作形符为“魅”“鉴”之初文,引申为监视义 见、监双声,元谈通转,古音相近 嘲( 败) :说文:“败,毁也从支贝”于省吾谓:“段氏注王氏 句读、严氏校议,均谓贝亦声朱氏通训定声亦谓贝声近从贝声是也” 字当为声符形化字 辛( 允) :上部为声符“目”( 以) ,与“人”头合而为一说文羚:“允,信也。 从儿目声”不误段注改为“从吕儿”而说为会意,显误说者或以象形说甲骨文“允” 字,不确 秉( 薪) :即“薪”字初文上部从辛省,为声符 ( 蔌) :是一个声符形化字字从帅歉声,而声符“歉”从欠束声甲骨文所从 的部件l 卜与束连在一起示意被吃的东西,而“欠”则象张大口的人,整个字的造形是为 了示意一个人张大嘴在吃东西状蔌的本义应为菜蔬说文:“歉,吮也。从欠,柬 声”尔雅释草:“越,牡茅。”郭璞注:“白茅属”国 今( 以) :简体作6 ,楷书作“吕”说文:“日,用也,从反巳。”“日”字是形、 音均来源于“巳”的一个分化字繁体作夸,实是从人目声的形声字,“以”的本义为 送物给人因声符跟形符人形的手连在了一起,即象人提着东西的样子,在此主要用作 声符。 形声字的判断标准 1 历史地观察 观察汉字的结构有两种不同的角度,一种是静态观察,就是对汉字形成的最 终形式进行分析,而不考虑其来源及发展过程。它是把历史上不同时期形成的汉 字放在一个层面上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分类。说文解字对小篆的形体分析就是 属于静态的,其结果会造成原本应该属于形声字范畴的字,当做会意字或其他字, 而原本不是形声字的误认为形声字。 另一种就是动态观察,这是强调历史地、发展地看待汉字的演变,注重汉字 结构的层次性,注意偏旁在历史上的功能。运用这种方法,才能看清楚形声字产 生和形成的过程,看清楚形声字的本来面目。拿“祝”字的分析为例: 说文:“祝,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一日从兑省。易日:兑为口为巫。一 甲骨文“祝”字初文作鲁,从人从口会意。后来在其基础上添加形符“示”作铝,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个形声字,原字符沦为声符的地位,应分析为“从示宴 声”。 依照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形声字与会意字大体上区分开来,我们认为会意 字的形成是在一个历史时期,各部分是在共时的层面构成,除了字体在不同历史 阶段的演变及同义偏旁的换用情况外,并没有历史地形成一个字。 2 形声字的结构与层次 。陈年福甲骨文词义论稿 m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8 :9 2 由陈年祸释“以” j 】古汉语研究,2 0 0 2 ( 4 ) 5 关于形声字的结构常有二形一声、三形一声或者二声说,其实这是错误的。 形声字只有一形一声,绝对没有同时用两个形符或者声符的。说文在分析某 些字时常分析为多形、多声,比如“夤,珍也。从 从王从贝,缶声。”应该是 以“缶”为声符,其余部分作为一个整体为形符,这是文字结构的第一层,下位 层又可继续划分。又如“鍪,坠也。从韭,次、弗皆声。”石鼓文有“弗次”字, 故应分析为从“韭”“弗次”声。所谓“多声的形声字”不是一个时期形成的, 而是历史地累积而成。 仍拿“锈( 祝) ”字为例,“亍 与“寰”是字形结构的第一层次,“寅”、“日” 才是第二层次,字形应当分析为“从于宝声”,而不应分析为“从示从人口”。依 照说文的字形分析,我们无法看到“祝”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字形结构的 内部层次。 人们常把“牾”字看作二声字的字例,“午”本是一个象形字,很早就借来 表示忤逆的意思,说文:“午,牾也。”后来添加声符“吾”成为“镭”。“午”、 “吾”虽都表音,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牾”字中“午”不得再看作声符,而 应看作形符。林淫在古文字研究简论中提到: 在文字演进的过程中,在表义字上再加义符,在记音字上再加音符,或在已经是 形声字的字上再累加义符或音符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不过,在这种增加音符或义符的时 刻,被增加音符的原有部分是当作义符看待的,被增加义符的原有部分是当作音符看待 的新产生的字仍然被人们看成是形声字 3 研究范围 关于会意兼声字,说文在分析这类字时常用“从某从某,某亦声”来说 明。这一类字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原字符基础上添加形符而来,若发现这种发展过 程,那么我们则将其看作形声字。例如: 疆,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璺,璺亦声。 甲骨文有“叟”字,用作祭祀动词,后来添加形符“示”而来的“疆”专门表示 这一意义,因此“疆”是个形声字。 有些会意字中的字符有表音现象,但这种表音是偶然、不自觉的,我们仍将 其看作会意字。拿甲骨文为例,如盟( 之) ,从趾从一会意,一表示出发地点, 字形表示“前往、到去”的意思,“之”从“趾”音,然而表音是偶然的。 若在词义上无法找到与原字符的联系,无法得知其历史动态的,那么我们将 把它作为一个特殊的类,分析为会意或者形声均可。以说文为例: 牺,四岁牛。从牛从四,四亦声。 我们一般所说的声符是相对于形声字的形符而言的,若从有声的角度看,汉 字可分为有声字与无声字,除开形声字,有声字还包括会意兼声字、于省吾所说 的“附划因声指事字 ,以及我们所认为的“变体字”( 后文将谈及此问题) 。本 文对于形声字的讨论将涉及形声字以及上述所说的特殊的会意兼声字。 4 形体偶合的情况 依据形体我们可以将很多甲骨文隶定为后世的某字,其中有的字由于有辞例 为证或各时代形体发展的衔接,可以断定它就是后世某字的初文,而有的可能只 是形体偶合,不一定就是后世的这个字,且不同时代可能造出形体相同但却并不 代表同一个词的字。 例如甲骨文有吕字,释为“吕”,是一种金属。卜辞云:“丁亥卜亘贞:乎 取吕? 王占日:吉,其取。 ( h 6 5 6 7 ) 春秋时代铜器铭文亦有从金吕声的“铝”。 m 林淫古文字研究简论 m 吉林大学出版社,1 9 8 6 :3 0 6 另外方言一书中还收有一个“铝”字,是说文所收的“缱”字异体,其 义为“错”( 以金属丝嵌入另一种金属器再打磨平滑的表面) ,跟金文的“锅” 字不是一回事。而近代化学传入中国后,为记录一种金属元素名也创造了一个形 体相同的“铝”字,然而这几个时代的“铝”并非是同一个字。某些甲骨文与后 世形体相合的很有可能就是这种情况,比如甲骨文孀女字张,不一定就是说文 训“美也。从女子”的“好”字。又如铜,字形隶定为“敏”,说文:“敏,疾 也。从支每声。 但翰在卜辞中用义不详。诸如此类,由于辞例上不可证明或无 法得知形体的发展脉络,我们就暂且隶定为后世某字,将后世字的释义附于其后, 存以待考。 5 依惯例类推 我们在甲骨文中考查到很多妇女字是形声字,如够、妹、妹等,且在后世典 籍、字书中也可以找到释为女字的证据,把这类字看作形声字是无疑的。而有一 些从女旁的妇女字或人名字在后世典籍、字书中无法找到佐证,对此我们采取的 办法是依照惯例仍将它们归入到形声字中,如妇女字悖一定是从女才声,怯是从 女卜声。 像这种情况在水部字中也有很多,我们考查绝大多数从水旁的甲骨文都是形 声字,如辑( 涡) 、i j f ( 濠) 等字,有说文或商周地理志为证,多为水名或 地名。依此,一些在典籍中无法找到佐证的字,如地名字硒、? 登,我们也仍将其 看作形声字。 6 义近形旁通用 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小篆,形体几经演变,我们今天利用说文来研究古 文字,发现很多甲骨文无法在后代字书中找到形体一致的字,但是我们仍然可以 考释出一部分字,其中有一种情况就是义近形旁通用。例如古汉字从i e 、行、走 等的字常常是一字异体的关系,如椭或作j 移,j l f 或作 冀、搭。 因此我们通过变换形符可以在后代字书中找到对应的字,比如甲骨文5 从止 从自,后代字书没有这个字,根据义近形旁通用的规律,加上辞例上的判定,我 们认定它就是说文“追”字无疑,训“逐也。从是自声。”像这种情况很多, 如荸( 逐) 、羁( 踬) 、帛( 途) 、图( 退) 等等。 依据义近形旁通用的规律本文大胆地将一些甲骨文释为后世某字,然而是否 就是语言中的这个词,由于辞例无法证明,我们存以待考。比如翠字,依字形为 从止从翠( 架) ,说文有“迟”,“迟,迨也。从定累声。 而卜辞用为人名, 于义无法证明。又如如,从止从曼( 屯) ,集韵有“迪”,训“遭也”。迪遭, 难行不进之貌,然卜辞用义不详。 7 声韵的考察 考察形声字的另外一条标准就是利用声符与形声字的读音关系来判断。曾运 乾谓:“盖古代文字,以象形、指事、会意三者为其义,即以是三者为其声。凡 形声、转注诸字,声母在某韵,从其声者即与之同韵;声母在某纽,从其声者亦 与之同纽。其读法既能执简以驭繁,故其声韵能历久而不变。”历来文字学者都 强调研究古文字和古文献要懂古音,要懂得古代哪些字有同音或音近的可能,如 知道“奚”、“雅在商代可能是同音的,就可以认为能中“奚”旁只起注音作用, 而不是表另外一个字。 声符与形声字读音的关系有正例与变例二种情况。正例有两种,一是声韵全 同,一是韵同而声小变。声韵全同者,如;“章( 辛) ”古韵在真部,古声在心纽。 从辛的诸字,如“秉( 薪) ”、弱( 新) ”亦在心纽真部。声韵全同的形声字占大 7 多数,故不多举。 韵同而声小变者,如:“:| ( 爿) ”古韵在阳部,古声在从纽。从爿的诸字, 如“( 将) ”、“整( 酱) ”、“椭( 葬) ”读入精母,“星( 舍) ”读入清母,“眩 ( 敫) ”读入庄母,声纽虽异,总不出齿音范畴。此种形声字读法与声符不完全 一致,大概是由于制字之后读音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形声字变例又有两种,一是纽同韵异,一是韵同纽异。其原因或为音读之沿 鹚,或为制字之时只取双声或叠韵为声,而韵母或声母不必兼顾,故读法不能悉 如本声。曾运乾谓:“形声正例,读法全从声母,凡同一声者,同韵亦必同纽; 虽非同纽,要必为旁纽双声。”“至其变例:则有以双声为声,而韵则出乎对转旁 转;以叠韵为声,而纽则出乎同位位同者。” 纽同韵异者如: 曹( 麇) 从岛( 眉) 声,“眉”上古音为明纽脂部,“麇”为明纽歌部,同 为明纽,歌、脂旁转,故麇从眉声。 离( 离) 从冈( 丙) 声,“丙”上古音在帮纽阳部,离古“遗”字,在帮 纽元部,同为帮纽,元、阳通转,故遑从丙声。 韵同纽异者如: 筹( 姜) 、节( 羌) 从节( 羊) 声,“羊”上古音在喻纽阳部,“姜”读入 见纽阳部,“羌”读入溪纽阳部,此属于牙舌变异。 舒( 歆) 从a ( 今) 声,“今”上古音在见纽侵部,“歆”读入影纽侵部, 见为牙音,影为喉音,此属于喉牙变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利用声符与形声字的读音关系来判断形声字,这是考察 形声字的重要辅助手段。 第二章甲骨文形声字的构造方法 一、构造方法分类 ( 一) 声符形化 在于省吾“独体形声”的启发下,以及陈年福师对于声符形化的阐述和字形 分析的指导下,我们对甲骨文字形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发现在造字方法上这是一 类自成体系的文字,而且独具特色。这些字实际上不限于于省吾所说的“独体”, 还包括一些明显的合体。独体声符形化字从形体上看是一个字,但却可以分析为 二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除了表音的功能外,还参与了构形。而有些合体字,以 往一般认为是会意字,实际上是声符形化字。其中的字符充当声符的作用,同时 也参与了构形。例如上面所提到的“受”、“即”、“既”、“姣”、“将”等字,若没 有“声符形化”理论的指导,这一类字将无法正确地分析构形意图,更无法得知 它含有声符的情况。我们发现如下字例( 以下所举为代表性字例,其他字例及分 析见附录声符形化字表) : 8 x ( 蚩) :“蚩”字从虫之声,“之”兼作形符。上部实为“之”字,甲骨文 作业。字与“蚩( 芝) ”字有别,“蚩”上部从止。“虫”甲骨文作2 或之,“之” 与“虫”组合时省去了“之”下的一横。这种组合时省去结合部分的现象在古文 字中很常见,比如步( 省) ,土与矽相结合时省去土下的一横;又如差( 往) , 与太相结合时省去太的上部。说文:“蚩,蛊也。从虫之声。 许慎解说字形不 误。“蚩”在卜辞中作人名、方族名讲。上部“之”主要是表音,与“虫”字组 合后整个字在形体上仍象虫形,声符同时也参与了构形。“蚩上古音在昌纽之 部,“之”在章纽之部,韵部相同,昌、章旁纽,古音可通。 港( 踞) :字从疋走声,“虐”兼作形符。陈年福师释“踬”,详见甲骨文 词义论稿。整个字由疋、虎穿插组合而成,“疋”甲骨文作舄,象脚的形状,说 文:“疋,足也。上象腓赐,下从止。弟子职日:问疋何止。古文以为诗 大疋字。亦以为足字。”“庀”甲骨文作步,象虎头形( “虎”甲骨文作簧) , 说文:“虎,虎文也。象形。”这个字当是说文“踬”字,“踬,足也。从 足厩声。”虐在构形中主要是充当声符( 依声韵当为厩省声) ,同时与“疋”相组 合,整个字在形体上仍似足形。1 - 辞中用作足底讲,同“蹄”。例如: 贞:有广蹶,隹父乙蚩? (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二模高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湖南乐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教资考试体育真题及答案
- 2025交通安全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中药药学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
- 初三生地中考试卷及答案
- 支气管扩张症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学生挂号咨询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试题库及答案
- DL-T-5161.5-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 JT-T-848-2013公路用复合隔离栅立柱
-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件:其他辅助设备
- 工厂搬家方案
- chap5-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物理力学性能
- 县河长制方案
- 新生儿腹膜透析指南课件
- 基于韧性原则的乡村低密度住宅规划体系构建
- 综合实践《中华传统节日》课件
-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培训课件
- 2023机械技术合作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