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个人情感与艺术自觉 论文提要 人类情感发展经历漫长的历史变迁 人类逐步解放自己的情感的历程恰恰体现 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 从艺术的发展和 文化的变迁这个角度可见一斑 个人的自觉 意识总是会受到统治阶层的压迫 受到社会 庸俗情感的抵制以及当时历史条件和社会 发展的限制和人自身认识的局限 它并不是 一帆风顺的当然最典型的就是从古希腊 古罗马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起落起 这种人自身情感觉醒的曲折变化 情感体验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起点情 感在心理文化结构中长期占据核心位置 并支配着文化的发展它是组织化的情绪 被意识到的感情以前理性的反思 是人类心 理活动的最高形态 因此研究历史发展进程 中艺术中的情感的自觉行为对探讨当下文 化及艺术的反叛精神十分必要 古代西方的文化并不是一开始就提倡 人性和个体意识的 在古希腊当时的泛神论 文化中 所表达的情感是一种人性化的神的 情感与中国封建社会所推崇存天理灭 人欲的观点有些类似西方的中世纪所允 许的只能是宗教情感的存在 经过近千年的 人性压迫之后 文艺复兴点燃了从神性的宗 教的情感向人性情感转变的火光 当时的艺 术现象可以作为这种情感回归的鉴证 从文 艺复兴之后 艺术逐渐倾向于资产阶级的世 俗情调直到表现主义的出现才将个体经 验作为对主流社会情感的反叛来表现 情感 的自觉使艺术不再是为满足审美的感官娱 乐而是建构一个经验来导引大众由于资 本主义世界的矛盾迫使个体对既成的社会 习俗道德规范以及某些禁忌的重新思考 这 种现象一直延伸到 20 世纪 60 年代 2 在 60 年代全世界的反文化运动中 以美国的嬉皮士运动影响最长波及范围 最广嬉皮士 运动是一种青年情感 的集体爆发 它是物质的丰富与精神上的压 抑这种压抑是由带来物质现代化工业化 的体制对个体情感的压抑之间的冲突个 体选择了以反文化方式进行反抗 这种反文 化方式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青年文化 中国的青年情感的自觉行为源自对文 革中集权对个体情感的压制的反抗 伤痕美 术等艺术形式与所谓青春残酷的文化现 象代表着中国两代青年情感自觉行为的不 同症结 艺术的发展就是人类情感自我解放反 思的过程 关键词个体存在 泛神论文化 反文化运动 嬉皮士运动 个体情感 青年的情感 3 individual emotion and art conscientious thesis summary the human emotion develops that historical changes with long experience. the course that the mankind liberated ones own emotion progressively has reflected the value that people exist as the individual exactly . can see a spo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art and this angle of changes of cultur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will always be ruled the oppressing of the stratum, limited by resistance of the social vulgar emotion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t that time the limitation of getting to know people, it is not plain sailing. certainly, getting up from ancient greece ancient rome to middle ages to renaissance this kind and then most typical- fall - cases of the people ones own winding change that emotion awakenned. experience the starting point that is mankinds spiritual activity in emotion. the emotion occupies the key position in a midium or long term in the psychology- the culture structure, and is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t is the organization mood , the rational introspection in the past of emotion that is realized, it is the supreme form that the human psychology moves about. study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onscientious behavior of emotion of art in the process to probe into culture and rebellion of art spirit very much essential instantly. western culture does not recommend the human nature and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in ancient times at the beginning. suffused with in the supernatural thesis in ancient greece at that time, the emotion expressed was the emotion of a kind of humanized spirit . feudal society praise highly view of deposit justice , kill people want a bit similar with china, that allowed can only be the existence of the religion emotion in western middle ages. after human nature oppression of nearly a thousand years, renaissance light from flame that emotion transforms into human nature emotion of religion of god, the school of art at that time can be as the discerning of this kind of emotion return. after renaissance, art is inclined to the common customs sentiment of the capitalist class gradually, until the appearance of expressionism, regard individual experience as the rebellion of the emotion of mainstream society to behave. art of making consciously of the emotion is not the amusement for the satisfied and aesthetic sense organ again, build and construct first experience come guide masses. because capitalist contradiction of world force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al usage code of ethic and some another thinking of taboo that become already.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is extended to the six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 in the movement against culture in whole world in the 1960s, influence longest with hippy of u.s.a. sport, it is widest to involve the range. hippy sport erupt kinds of emotion of collective not young,it abundance of material with the spiritual to constrain( this kind constrain and bring by modernization of material, constrain about emotion not individual industrialized one system) between conflict. the individual has chosen a kind of resistance that carried on with counterculture. this kind of counterculture way has influenced the young culture later on deeply. 4 young emotion of china behavior stem from right to hit between 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and individual resistance that suppressed of emotion the culture revolution consciously. scar fine arts,etc. with so-called culture phenomenon on youth cruel represent china two generation young emotion conscientious different cruxes of behavior originally art form the development of art is that the human emotion liberates the course reviewed oneself. keyword: the individual exists suffused with the supernatural thesis movement against culture hippy s sport individual emotion the youths emotion 5 引 言 本文论述的是人类情感在艺术文化历 史中的自觉性行为 人类情感从禁锢到解放的过程会透过 历史上的绘画影视等艺术行为折射出来 对于上世纪以前的情感对集权压抑的反抗 以及自觉过程在本文中通过分析历史上不 同时期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自觉意识是 怎样被动的反叛到主动反抗既定的社会习 俗和规范的变化过程特别列举了美国 60 年代青年运动在个体情感对抗社会大众的 资产阶级情感中所显示出来的巨大影响 在本文最后提出了青春情感是最具 代表性的反叛精神透过青春感伤的图画 导出了一个结论 艺术中自由的情感的传达 会使艺术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6 个体情感与艺术自觉 艺术家塑造的形象固然 不等同于艺术家本身但他们作品中出 现的人物形象的顺序显然与他的内心情感 密切相关 由此可以透视出艺术家内心的某 些东西 _ 尼采 一探讨人类情感自觉与艺 术创作的必要性 要论述人类情感的发展与艺术创作的 关系 就必须先谈论人类历史发展中情感在 作品中的体现但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 情感起源于对外部世界的刺激性反应 逐渐 形成一种心理上的调适变化 通过内心的诸 多功能性行为显示出一种可以用直观加 以把握的情感特征 这已经在有关情感符号 学的经典论述中阐述过但又正如汉娜阿 伦特犹太裔美国学者所提到过的人的内 心恰好又是一个繁复幽暗而难以清晰的领 域因此具有不确定的含义所以如何诠释 上述关系或者把握其动向 只有将其锁定在 一种符号外化特征中去透视这种潜在的隐 秘 也就是说在绘画这一形式中去唤起普遍 人类情感到与受众脱节的注重个体表述的 变化中去获得一定的清晰性 在方法论上是 可行的 借助于分析历史中社会和宗教的助 因历时性特征和在特定年代的集体情 绪在不同地域的类似性共时性去把 握一种符号化绘画关注中心的迁移 即视点 的变化 可以描述出人们如何通过绘画这一 想象之物去进行自我确证和超拔的历史 二从艺术史上来看人类情 感的自觉 1.文艺复兴以前艺术中所体 现的人类情感 首 先 我 们 来 比 较 几 副 作 品 图 1 6 个体情感与艺术自觉 艺术家塑造的形象固然 不等同于艺术家本身但他们作品中出 现的人物形象的顺序显然与他的内心情感 密切相关 由此可以透视出艺术家内心的某 些东西 _ 尼采 一探讨人类情感自觉与艺 术创作的必要性 要论述人类情感的发展与艺术创作的 关系 就必须先谈论人类历史发展中情感在 作品中的体现但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 情感起源于对外部世界的刺激性反应 逐渐 形成一种心理上的调适变化 通过内心的诸 多功能性行为显示出一种可以用直观加 以把握的情感特征 这已经在有关情感符号 学的经典论述中阐述过但又正如汉娜阿 伦特犹太裔美国学者所提到过的人的内 心恰好又是一个繁复幽暗而难以清晰的领 域因此具有不确定的含义所以如何诠释 上述关系或者把握其动向 只有将其锁定在 一种符号外化特征中去透视这种潜在的隐 秘 也就是说在绘画这一形式中去唤起普遍 人类情感到与受众脱节的注重个体表述的 变化中去获得一定的清晰性 在方法论上是 可行的 借助于分析历史中社会和宗教的助 因历时性特征和在特定年代的集体情 绪在不同地域的类似性共时性去把 握一种符号化绘画关注中心的迁移 即视点 的变化 可以描述出人们如何通过绘画这一 想象之物去进行自我确证和超拔的历史 二从艺术史上来看人类情 感的自觉 1.文艺复兴以前艺术中所体 现的人类情感 首 先 我 们 来 比 较 几 副 作 品 图 1 7 在过去当时人们接受的都是具有神 性情感的一系列作品 比如 梅洛佐 达 福 尔利的天使图 1与美姆林的天使图 2 相比前者更具有一种神性的宗教的情绪 而后者从构图的平稳到人物造型的世俗化 使其具有一种平民的世俗的情绪在古代 艺术表现的都是神与宗教的情感 画家的作 品也是为了传达一种情感 但这种情感并非 画家个人的情感也不是人类的情感而是 想象中的神的情感一种起教化作用的情 感卡拉瓦乔在 15981600 画过两幅圣马 太图 3图 4 图 4如果抹去天使的翅膀那么 这就是一幅不折不扣的具有明确人类情感 的作品特别是圣马太的造型与其说是宗 教绘画 到不如说是一件描绘天伦之乐的世 俗作品但在宗教艺术当中这类将圣者描 绘得粗手大脚的作品是被拒绝和否定的 事 实的确如此图 3那幅作品中通过圣马 太天使目光的交流包括两者的肢体语言 流 露出的完全是远离了人间烟火的神的情感 当然 在那个时代这类的作品就是被肯定的 被接受的作了这两组比较我的目的就是 想让一个概念更清楚 同一类题材的作品在 不同的设计之下会传达出大相径庭的情感 就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挑选 也许更喜欢世 俗化情感的作品但在古代艺术品中的这 类情感是不被认同的 其实在此之前的西方艺术发源地古希 图 2 图 3 图 4 8 腊 神话是艺术的土壤 虽 神人同形同性 使诸神具有人的外貌和情感 但这种神的情 感在人的言谈思维方式上采用了人类情感 我们论述的是就整个作品的情感而言 它仍 就是一种被当时大众架在天空 仰望并膜拜 的一种虚幻的神性的情感但当时的艺术 家在创作上 已经不自觉地将个人的情感悄 悄的溶入了作品中 这是非主动的将人性的 情感通过艺术传达给了观众在垂死的高 卢人这件作品中描述的已不再是神的故 事而是个人在死亡边缘的痛苦情绪但这 类作品在当时只占极少数 从罗马帝国的灭亡到文艺复兴的这一 段时间也就是中世纪 文艺作品完全被基督 教所统治艺术成为宗教服务的工具充当 了上帝和教会的代言人 这段时期对个人情 感的压抑比起之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更 加严酷在教会艺术中看不到的温情全是 高高在上的空间恍惚虚假的神的情感 2.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艺 术史中人类情感的发展 当历史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呼唤解放个人以 便适应新出现的生产关系 这是一个巨大的 转折从神的情感宗教的情感转向对人类 情感的关注虽然这一时期的艺术品还有 相当多数在描述圣经的故事 但许多画从人 物造型上和构图上来看已经逐渐溶入一种 世俗的趋势中来与中世纪艺术相比这一 时期的艺术重在用科学的方式作画 画面透 出的真实感会使一般大众感到亲切 许多艺 术家即使在描绘宗教故事 但主要人物都运 用了真人模特 相比中世纪人物造型刻板与 笨拙 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人物的生动更能体 现对人自身情感的关注像大家熟知的蒙 娜丽沙 就是通过对一个普通市民女性的形 像描绘表达出人对自身的肯定 从该作品人 物神态的描绘来看 体现出艺术家对人的深 入研究除开威尼斯画派这一时期伟大的 艺术家有布鲁盖尔凡爱克兄弟博斯等 尼德兰画家具有民族性的探索又有像丢 勒荷尔拜因等德国艺术家他们热心于描 绘自然人物造型强调真实感这反映了文 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肯定和歌颂现实生 活人生和大自然的倾向相比黑暗的中世 纪的宗教文化对人性的限制 这是人性对自 身情感的一次伟大的解放 如果说古希腊艺术品中人物是人性化 的神那么这时的艺术就是略带神性的人 我认为在这一时段出现了早期的关 注青春情感的艺术品维纳斯的诞生和 春它们是充满并洋溢着人文主义的乐 观精神 这是古典艺术家对青春美好情感的 赞美在前一幅作品中虽然波提切利表现 的是神话故事但就作品而言仙女和少女 并无区别 到是丰满健康的身体和微微羞涩 的情绪使作品充满人类情感 维纳斯是那样 无动于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对待一 切她对于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 9 心而是感到惆怅和迷惑这也是波提切利 矛盾世界观的反映此画中的维纳斯形象 虽然仿效希腊古典雕像但风格全属创新 强调了秀美与清纯同时也具有含蓄之美 充满了对生活的迷茫 这也是一幅早期具有 浪漫主义倾向的作品 两幅画在恍惚与忧 郁中带有人化的情欲的意味 这是中世纪禁 欲思想所不允许的 在中世纪人看来自然是镜子教堂 和书本中的图像也是镜子 自然是活着的书 本(the living book)圣经是写成的书本the written book,它们都是最高智慧的真正神 秘的镜子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的镜子观 发生了变化 他们把圣经看作反映自然的镜 子艺术成了事物生动的缩影阿尔贝蒂把 绘画看作捕捉事物的镜子后来的莱昂纳 多 丢勒都有过类似的比喻文艺复兴时 期的艺术家由于与新兴资本家关系密切 新 兴资本家是他们艺术的赞助人也是教堂与 教会的赞助人比如当时在佛罗伦萨美第 奇家族就赞助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拉斐 尔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与控制逐渐让位于新 兴资产阶级 这种关系让艺术的氛围比以前 更宽松艺术家对情感的表达更加自由更 人性化 从文艺复兴一直到印象派的产生两个 高峰之间是艺术的一个相对低谷 欧洲的学 院艺术首先在意大利形成 其基本主张是保 持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艺术的永恒性 把这些 艺术看成是不可逾越的楷模 实际上是鼓吹 折衷主义的艺术 洛可可与巴洛克风格太过甜美和装饰 性 迎合了早期资产阶级和一般市民阶层对 奢侈生活的一种情感 是一种表层的简单的 感情相对于文艺复兴和和后来的印象派 17 18 世纪欧洲艺术相对缺乏了社会批判性 和进取心 矫饰太平盛世的唯美主义风格盛 行 这使艺术从一种限制下解放出来却进入 了另一种限制之中 个人情感客观上并未得 到真正的解放 幸好这一时期有像卡拉瓦乔 这样的现实主义大师及以他为代表的欧洲 现实主义 至少他们所倡导的情感并不是用 10 来装饰和美化生活的卡拉瓦乔直接影响 了西班牙的现实主义大师委拉斯贵支 他的 教皇英若森十世肖像从人物神态的刻 画中传达出对教皇的主观情绪 他是一个权 高阴险的宗教统治者在另一作品纺织女 工中隐隐表现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另 一位西班牙艺术家 也是我认为最杰出的现 实主义大师戈雅在他的 查理四世的一家 同 样 表 现 了 对 权 贵 的 藐 视 全画查理四世一家十多个人却只画了四五 只手当艺术家被问及此事时他回答的大 意是不劳动的贵族不需要画太多的手当 然我认为戈雅最具振撼力的作品还是 1808 年 5 月 3 日夜枪杀起义者 此画作于 1814 年直接抨击当时政治战争 对人的残害 艺术不再是用于享乐和玩赏的 装饰品 不再表现为特权阶级和资产阶级以 及大众庸俗情感 而是艺术家个人思想感情 的外化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欧洲现实 主义将艺术中的情感从一般表层情感向内 心深处推进了一步 艺术品是艺术家个人的 情绪的表达 戈雅的伟大之处还在通过另外 两件作品透露了出来 疯人院和 不忏悔的人在 当时来说这两张画无任何美感可言 甚至令人恐惧在疯人院这幅作品中 我认为戈雅并非在带有猎奇情感来看这些 11 神经异常的人 也不是完完全全地从现实主 义角度再现疯人的生活 在模糊暗淡的光线 和深色背景之中 在高高的墙下的人群多半 置身于阴影之中 怪异的表情以及画面色彩 的灰暗都透视出一种压抑的情感从画面 上传达出的这种情感虽然已经早就存在于 现实之中 但人们一直不愿或极少将这种展 现出来杜威在艺术即经验是这样说的 情感不是直扑对象 就像愤怒的人砸毁眼 前的事物那样 而是通过某种间接的对象找 到情感的寄托1这就是艺术的特点 戈雅透过对少数异类状态人物的描绘传达 出一种不安紧张 压抑的情感这也可能 就是艺术家自身情感经验的折射因其出 生经历不详暂作此推断在不忏悔的 人中也体现出类似的情感艺术并不是 给人以肤浅的感官愉悦 也不是起着相机的 功能再现生活 而是将世俗世界导向精神上 的解放与自由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 勒是这样说的艺术是人类思想的表现艺 术是自由的女儿它是精神的必然产物不 是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2上之思 想精神包括在本文所论之情感中由此 可见艺术之美在于其情感触动了人类灵 魂在人麻痹时消沉时给人以振奋优秀 的艺术品在于表现 表现与再现和陈述的方 式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构建一个经验 是个性 化行为作一个比方路边的路标牌它的 功能在于表现 也就是说将司机或路人从一 个地方导向另一个地方或提醒他们危险 这就是导向大众的经验 而它自身并不是经 验对象 否则我们就会将路标作为图案来欣 赏了3在杜威jonedewey看来 艺术并非模仿与再现同时罗杰弗莱 rogerfry从另一方面阐释了艺术情感 的现实与表现之间的问题人具有过双重 生活的可能性一种是现实生活一种是想 象生活两种生活有很大的区别想象生活 以它更清晰的知觉 更纯粹和自由的情感区 别于现实生活艺术想象生活之丰富完满 真实要远胜与尘世生活4这段话可以 这样理解在艺术中具有再现与表现之区 分也就是上述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单纯 从表面上再现现实情感即世俗生活这种 艺术的感染力要远逊于从精神上来表现事 物的情感按此推理构成画面的诸多要素 不一定要忠于客观对象 而一定要忠于主观 感情 3.现代艺术中情感的解放 有了浪漫主义的铺垫 表现主义随之凸 现出来为什么这里不用产生我认为 表现主义情绪很早就深埋在人类情感之中 人类其实很早就想将个体的经验与感受表 达出来 表现主义其实是人类情感真正的自 觉行为但正如上文所述由于自我认识 社会政治宗教公众的审美情感等诸多原 因 有表现主义情感倾向的艺术一直是若隐 若现在历史中发展 早期古希腊艺术品中的 拉奥孔的强烈感染力直接影响到米开朗基 12 罗的大小奴隶其作品中反映出了人的扭 曲与痛苦带有强烈表现性 处于宗教改革前 夜的丢勒 博斯等人的作品带有预示性的焦 虑直接影响和吸引着现代人埃尔格列柯 和伦勃朗的某些画在用笔上亦具有早期表 现主义风格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注重秩 序而不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而浪 漫主义romanticism则恰恰相反戈雅 布莱克 德拉克洛瓦和弗里德里希等人掀起 了一股自我反省在一定程度上质疑社会的 浪潮浪漫主义标志着个人主义的觉醒是 表现主义的最直接基础5 从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到 19 世 纪末真正意义上的表现主义的出现 个人情 感终于可以得到自由的喷发爱德华蒙克 被认为是早期表现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蒙 克 的 画 面 始 终 笼 罩 在 一 种 不 安 痛苦的情感中 这与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联对于痛苦的情感经历蒙克比其他人感 受更深1863 年他生于挪威的一个望族 自幼物质上的幸福生活并没有使他得到快 乐的时光5 岁母亲去世15 岁时姐姐死于 肺病同年自己也几乎死掉后来妹弟父 亲相继病故 这一系列的不幸深深刺激了蒙 克的神经失去众多亲人的他精神上更无 处寄托性格变得忧郁而孤僻悲惨的人生 经历使他对死亡和痛苦有着超乎常人的敏 感他说我继承了人类最可怕的敌人 有遗传性的肺结核和精神错乱症疾病 疯狂死亡是缠绕在我身上的三大恶魔 6而正是疾病疯狂死亡成为他艺 术的核心情感而被发泄出来 他的作品是较 早的能反映现实中真实而不为人所乐见的 一面是真实的内在的情感就呐喊这 幅作品来分析 中心人物已经被简化为符号 上的人形 这样的造型剔除了一切会影响其 激情传达的细枝末节 构图上的不安感和扭 曲的用笔以及激烈的纯色之间的冲突造就 了一幅极为紧张的画 绘画没有声音吗当 直视该画它的呐喊声会刺穿耳膜 艺术总是引导着自由但在其更开始 萌芽之时总是被拒绝 表现主义使大众不适 应因为它被认为失去了美但现实生活中 是处处充满蓝天绿草吗如果仅仅看到这 一面这是不诚实的表现主义者对人类 的苦难贫困暴力和激情深有所感所 以 他们认为固执于艺术的和谐与美只是由 于不肯定老老实实而已在他们看来古 典名家的艺术 拉斐尔或科雷乔的作品显得 13 虚假伪善表现主义没有明确的宗旨甚 至没有自称为表现主义包括马蒂斯和 立体派前期的毕加索都被认为是表现主义 他们所走的道路与当时具有中产阶级特性 的印象派相反所以受到保守派的攻击比 如有毒害的艺术疯子的乱涂乱画他们 强调品中个人情感的重要性 三 美国 60 年代青年运动及对本 世纪青年情感自觉运动的影响 特别在一战以后这种个人的情感转 变为对战争的反思这种反思一直到二战 后 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思潮 首先在美国 出现了一群利用药物来促发幻觉 支持写作 和发泄人生烦恼的文学集团这就是垮掉 的一代无论 60 年代或者今天它的其重 要的意义在于他们身上的那种彻底的反叛 精神一种在哲学人生观文字的表达范 围与方式上的全面反叛 作为在新的文化和 政治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 他们用自己 的肉体和饱经创痛的大脑谱写出了美国文 学和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当物质的魔掌一点 点地侵蚀人类精神家园的时候垮掉的一 代 选择了一种没有文化和道德禁忌的新的 生活方式 试图唤醒在权力物质阴影下逐渐 麻木的社会大众但他们首先是一群流浪 者没有固定的职业与收入他们的足迹几 乎遍布全世界他们在流浪中解决困惑寻 找异质的自我表达 也在流浪中使自身作为 个人和文学团体走向灭亡 他们的作品大胆 的涉及了疯狂失落同性恋和社会的孤独 感 对当时虚伪的美国社会进行了最有力的 鞭鞑对物质主义扩张主义进行抨击描 绘出绝望的极乐世界的蓝图 对于主流社会 来说他们被认为是疯子危险分子一些 人被关进监狱精神病院一些人失踪或早 亡由于他们一直生活在社会边缘对美国 社会文化的冲击要弱于后来的嬉皮士 hippies运动 现在青年的忧伤情感源于自身的原因 随着生理的变化而产生心理的变化 外部 原因社会的变化对心理的轰击正是在 这种情感的剧变中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反文 化运动战后的 5060 年代是世界各地 青年的情感的总的爆发的年代 最著名的有 14 法国的 五月风暴中国的红卫兵运动 即 文革以及我们下面要谈论的美国的新左 派学生运动这些运动构成了当时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的一条壮丽的风景线 但毕竟势 单力孤最后都曲终人散了唯一让人记住 的就是那个激情荡漾的年代 探讨当时美国青年的情感特征就必 须先探讨当时的时代背景二战以后从 19461964 年 美国出现了一次人口生育高 峰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婴儿潮那一代人 the baby boom generation.在婴儿潮 头 10 年出生的人60 年代的青年运动发生 时他们大多就读于高中或大学是运动的 主体 因此 60 年代美国青年运动与这代人 成长的背景密切相关 这一代人是富裕社会 的宠儿威廉曼沏斯特在光荣与梦想 一书中说人们对新的繁荣所带来的 50 年 代的生活方式没有一定的体会 就不可能理 解 15 年后发生的社会反抗事实正好映证 了他的论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60 年 代初美国是战争中唯一受益的国家经济 出现了持续的繁荣 其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 番从 19611969 年美国经济连续上升 104 个月这是美国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 当时从工资收入上看 有 60%的家庭属于中 产阶级用阿道夫伯利的说法美国当时 是奔驰的资本主义战后美国人的富足 给婴儿潮一代带来了更多的玩具更多 的钱并使他们受到更多的照顾他们有条 件上较好的学校读较好的书有较好的老 师他们的父母因为他们骄傲对于他们寄 予更多的期望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从某 种程度上来说是被溺爱的一代 他们对自己 的期待值也自然比二战一代的父母大萧 条一代的祖父母要高许多他们有理由相 信自己将来会生活得更好 所以这也就造成 了一种结局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他 们当中的许多人感到了希望的破灭而产生 了强烈的反抗 另一个重要的背景是电视文化普遍所 带来的冲击 也许大家并不认为电视与青年 运动会有什么联系但是电视机的普及的 确对这一代人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产生极大 的影响 电视的产生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左 右 大量进入美国家庭就是在 20 世纪 50 年 代到 1967 年美国 98%的家庭拥有电视 电视的普及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最显著的 变化就是我们常说的眼见为实图像比 文字与广播更具真实与可靠性 当图像成为 知识的又一个主要来源时 人们通过它生动 的图像即可了解到美国和美国以外发生的 事情又可从别人的生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通过真实的图像 他们开始自己思考美国的 历史与现状 这一代人是伴随着电视成长起 来的他们每天看电视 45 小时超过了 在学校和老师在家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 电视的普及极大降低了学校家庭在传播信 仰及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进入 60 年代 他们从电视上看到美军的溃败和死亡 其中 许多人是他们的同学朋友兄弟肯尼 15 迪兄弟的遇刺马丁路德金的遇刺以及肯 特大学的五四惨案和水门事件他 们更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说教当时他 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生活在恐惧中 他 们认为曾经被标榜自由民主的美国并非如 他们所受教育所说平等的国家那样 肯尼迪 与马丁路德金代表着一种希望他们的死 代表着在未成年时如上文所谈到的他们 生活在幸福之中只要他们坚持就能够得 到任何想要的东西 由上述可得知 美国 60 年代青年比其他地方更先受到由顺境再到 逆境这种大起大落的冲击 他们都是受过正 统教育或高等教育的 加上他们是最早受电 视文化冲击的一代人 在这一代人的心中产 生了最有价值的自我反思 于是在他们的情 感中形成对国家政治的失望他们决定采 取自己的方式来拯救美国 嬉皮士hippies,这个名词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诺曼梅勒所写的一部小说 白色的黑人书中塑造了一个存在主义 的二流英雄嬉皮斯特他在反叛的自我 意识推动下开始了通向未知天地的旅程 以 此作为在一个被死亡阴影笼罩下的社会中 生存下去的手段 这个人物很快成为迷惘困 惑的年轻人的偶像即听命于自身意愿不 受习俗道德社会行为准则的约束嬉皮 士hippies继承了垮掉的一代的情 感核心叛逆应是青年人的灵魂同时他 们也传承了垮掉一代的生存方式他们 比垮掉一代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影响 也更深同样他们也试图在社会边缘重建 一个世界用和平与爱对抗物质化科技化 的社会因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化 社会正改变着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之间的关 系想象与理想的差距不断缩小一些不久 前还只是在科幻小说中出现的情境 此时已 立在你身边示威就好比星球大战中的 许多科幻情境当时开始逐渐现实化 想象力 被有系统的滥用被权利系统控制人们精 神构架被动的拆毁与重建 一种混乱的恐惧 感由此而生嬉皮士鄙视成年人所统治 的社会憎恨他们的保守与逆来顺受他们 在一种悲观的立场上选择了逃避 但其精神 上还未完全脱离社会 从人类情感的自觉性 来说 他们还不够超脱 相比之下中国 1700 多年前多为的魏晋风度要更彻底一些 嬉皮士运动在 70 年代以后在baby boom generation”那一代人进入中年以后逐 渐淡化下来 写到这里突然有一种奇特的现象浮 现出来 资本主义的兴盛到现在这一百多年 的时间中 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力带来的相 比之前的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却促成了人 们在精神生活上对它的最强烈的反抗 我个 人认为 人类情感的自觉行为源自物质生活 的进步与精神生活的相对压抑之间的冲突 反观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未出现 60 年代全 世界青年运动这种大规模的精神上的反叛 与回归思潮古人云衣食足而知礼仪我 认为应该是衣食足而知思考 16 四中国文革后的艺术与青 年情感的自觉 按照西方学者的标准中国的红卫 兵运动被定义为世界 60 年代青年运动的 一部分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嬉皮士运动是 一次发生在底层的反文化思潮 而文革是自 上而下发动的政治运动 虽然运动的主体都 是青年但在本质上却是不一样的一个是 个人情感的自觉性运动 一个是被政治利用 的青年在全国的内乱 倒是这个运动过后才 形成真正情感上的反思所以文革不能作 为中国青年情感的自觉行为而只是他的背 景 由于文革对个人思想的钳制 以及对 60 年代青年情感的伤害 在文革后出现的伤痕 文学 枫伤痕美术 春风已经苏醒1968 某月某日雪再见吧小路以及伤 痕电影如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 蓉镇等作品这些作为一个文化思潮反映 了普遍大众情感的觉醒和对思想文化专制 的控诉对比 5060 年代80 年代以后是 一个政治环境较宽松的时代从内容上来 看 文革前作品都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 成果以及大众对领袖的热爱的情感 80 年代 以后艺术在风格上有了很大的差异艺术 家的作品中透露出对个人自身问题的思考 个人的情感总是在个体经历与社会文化的 纠结中展开的对于民众来说顺从历史既 定的习俗是美德 但在哲学家艺术家眼里却 是恶习 先锋艺术家因此就意味着其个人情 感对大众审美情趣的反叛同时艺术家又 是离不开社会生活 这就造成了现实生活与 想象生活的冲突 这种冲突体现在年轻一批 艺术家身上的结果就形成了 90 年代以后出 现的朱其所定义的青春残酷艺术这一 代人是出生在 70 年代前后的他们成长的 经历正是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经历巨变 的一段时间 这种巨变使这代人的情感上的 变化难以跟上这种节奏 所受的教育与现实 社会的巨大冲突造成了情感上的断裂 于是 他们这一代人的作品透露出的压抑与伤害 的情感 有的批评家称他们这代人不像资本 主义早期有具体反抗的指涉对象资本家 商品机器金钱对他们的一切痛苦找不 到根源7其实我是这样看的青春残酷 的痛苦根源除我上述的那种现实与理想造 成了断裂之外还在于儿童进入成年人的成 长过程中心理情感的变化 一个人从儿童进 入成年心理发生着一生中最重大的变化 在儿童期他们依赖于成人的经验并不过 多地思考太多问题正所谓少年不知愁滋 味他们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离开 了成人他们难以生活下去而成人往往将 社会好的方面或是将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寄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物理电磁学实验操作技巧
- 体育设施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保障协议
- 市场合作协议文件大纲版二
- 小猫和小狗的童话作文4篇
- 智力成果权维护权益声明书(9篇)
- 传统中医药文化推广承诺书3篇
- 校园文化延续弘扬承诺书8篇
- 共享住宅物业服务协议
- 园林绿化设计施工一体化协议
- 科技创新园区项目投资收益保证承诺函3篇范文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和答案(覆盖99%考题)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万用表 钳形表 摇表的使用课件
- 63T折弯机使用说明书
- 营销与2008欧锦赛ktv渠道方案
- 170位真实有效投资人邮箱
- 工程力学ppt课件(完整版)
- 《区域经济学》讲义(1)课件
- 船模制作教程(课堂PPT)课件(PPT 85页)
-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护理
- 昆虫分类检索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