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省文纂考》俗字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俗字”是产生于民间的字体,又称“俗书 、“俗体 、“别字”等。正 字指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规范字,而俗字则是对正字而言的。在源远流 长的汉字系统中,“正字”这种正规的字体是占主导地位的,但俗字的作用也 不可小觑。随着历史的发展,正字与俗字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俗字伴随着正 字的产生而出现,也反过来促进正字的演变和发展。 裘锡圭先生认为:“有时候,一种新的正体就是由前一阶段的俗体发展而 成的。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俗体的某些写法后来为正体所吸收,或者明显地 促进了正体的演变。1 ”俗字研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自秦统一并以“书 同文 规范汉字以后,作为非规范字体的俗字大量产生,特别是隶变之后,出 现了众多俗体楷书,本文研究的省文纂考中,大部分俗字都为楷体,从一 些古籍、文献中可以找到这些俗体,通过对这些记载的研究,可以大致勾勒出 省文纂考中字形的传播演变过程。 本文的创新点是( 1 ) 从日本汉字与中国俗字的渊源关系出发,分析俗字 的来源与流变。( 2 ) 结合汉字简化的方式,找出一些俗字的成因。( 3 ) 运用 历时比较法和跨文化比较研究:将不同时期的历史古籍进行比较,找出这些 俗字、异体字的来源与演变轨迹。( 4 ) 从书法草书楷化的角度解释某些俗字 字形的变化。本文就省文纂考中的俗字进行归类和分析,研究这些汉字 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发展及规律。通过对比和分析,本文概括了省文纂 考俗字的类别、来源。在与日本汉字、中国民间创制手头字以及宋元以 1 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 9 8 8 年版,第4 4 页。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来俗字谱、可洪音义等历代字书、佛经等典籍的比较过程中,可以看到 中国俗字对日本汉字的影响,以及臼本的汉字改革思想为中国的汉字改革提 供的借鉴意义。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第一章介绍课题来源,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包括作 者介绍、版本,成书原因及时代背景,该著作的参考文献等。然后是俗字研 究的发展、现状。第二章省文纂考俗字类别分析,将其中的俗字分为七 个类别,并举例分析。第三章省文纂考俗字研究,将其中的俗字与日本 规范汉字、民间创制手头字、宋元以来俗字谱、可洪音义等文献作对比, 并对其中一部分俗字进行举例分析。第四章结合书法分析俗字的字形。研究 这些俗字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发展及规律。第五章:结语,附省文纂考 俗字字表。 关键词:省文纂考;俗字;正字;日本汉字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t e r m “c o m m o n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o r i g i n a t e sf r o mc h a r a c t e r s w h i c ha r e p o p u l a ra m o n gp e o p l e i t i sa l s ok n o w na sf o l k c h a r a c t e r s ,u n o r t h o g r a p h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s o r w r o n g l y w r it t e n c h a r a c t e r s s t a n d a r d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r e f e rt ot h ec h a r a c t e r s w h i c ha r ea c c e p t e db yo f f i c i a l s o nt h ec o n t r a r y ,c o m m o n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a r en o t s t a n d a r d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t h es t a n d a r d i z e d f o r m 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p r e d o m i n a t ei nt h e1 0 n g s t a n d i n ga n d w e l l e s t a b li s h e d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y s t e m h o w e v e r ,t h e r o l eo f c o m m o n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c a n n o tb eu n d e r e s ti m a t e d s t a n d a r d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a n dc o m m o n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a r e c o n s t a n t l y c h a n g i n g w i t h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h i s t o r y a f t e rt h e1 s t u n i f i c a t i o n ,a1 a r g e n u m b e r o f f o l kc h a r a c t e r sc o m e i n t o b e i n g ,e s p e ci a ll y a f t e ro f f i ci a l s c r i p t ,n u m e r o u s c h i n e s ef o l k r e g u l a rs c r i p t sa r is e t h eb o o ks h e n g 研 e n z u a n k a o ( 省文纂考) w a sw r i t t e nb yaj a p a n e s e s c h o l a r ,m a t s u m o t o ( 松本愚山) i n1 8 0 3 m o s to ft h ec o m m o n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i n s h e n g w e n z u a n k a o , w h i c h t h ep r e s e n tt h e s i sd i s c u s s , a r ec h i n e s er e g e l s c h r i f t t h e p r e s e n t a u t h o rs e a r c h e sa n c i e n t b o o k sa n d1i t e r a t u r e st os e a r c ho u tt h es a m ec o m m o nc h i n e s e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h a r a cte r s t h e nt h ea u t h o rd r a w s u p t h eo u tlin eo ft h e c o m m u n ic a ti o n e v o l u ti o n o ft h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t h r o u g h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 ,t h ea u t h o rr e s e a r c h e st h e c h a n g i n g , p a t t e r na n d l a w so ft h e s ec o m m o n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d u r i n gt h e r e c i r c u l a ti o np r o c e s s t h ep r e s e n tt h e s i sd i s c u s s e st h ec o m m o n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i n t h ef o l l o w i n g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 ,i n c l u d i n g t h ew r it ti n g p u r p o s e ,v a l u e so f t h ist h e s isa n dt h e a c t u a l d e v e l o p i n gs t a t eo fs t u d i e so nc o m m o n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i nt h e s e c o n dp a r t ,t h ea u t h o rc l a s s i f i e st h ec o m m o n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i n s h e n g w e n z u a n k a oi n t os e v e nc a t e g o r i e sa n di1l u s t r a t e st h e mw i t h e x a m p le s t h e n t h ea u t h o rc o m p a i rt h e s ec o m m o n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w i t ho t h e ro n e si na n c i e n tb o o k sa n d1 i t e r a t u r e si nt h et h i r d p a r t ,s u c ha sj a p a ns t a n d a r d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f o l kc r e a t e ds i m p l e w r i t t e nc h a r a c t e r s ,s o n g y u a ny i l a is u z ip u ( 宋元以来俗字谱) , g l o s s a r i e so fk e h o n g ( 可洪音义) a n ds oo n i nt h ef o r t hp a r t ,t h e a u t h o rc o m b i n e sc h i n e s ec a lli g r a p h yw i t hc o m m o n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f i n a l p a r t i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o ft h e p r e s e n t t h e s i sa n da n a p p e n d i xo ft h ec o m m o n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i ns h e n g w e n z u a n k a o k e y w o r d s :s h e n g w e n z u a n k a o ;c o m m o n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t h es t a n d a r d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j a p a n e s ek a n j i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 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 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训彩戈彳日期:加。歹,。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夕) 参之毽 l0 l5 弓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省文纂考俗字研究 1 1 省文纂考介绍 第一章综述 综述 首先,关于作者松本愚山,在石田诚太郎写的大阪人物史中如下 所见:“愚山,松本氏。名慎,字幻宪,通称才次郎,愚山是他的号,是京 都的儒家( 儒学家) ,擅长诗文,后来到浪华教授学生,著述颇多。愚山在 天保五年去世,享年8 0 岁。 省文纂考出版时间在日本的享和三年( 1 8 0 3 年) 。版本是植村藤右 卫门北村庄助版,藏于国立国会图书馆龟田文库,又称国会本。 至于本书的构成,在例言中有大致的叙述。首先,第一项中,对本书 选述的目的和资料进行了叙述。本书选述的目的是“教童子识省文辨俗字 , 用的资料是“上自古文经传历代字书,下至道释二藏”。然后,编者叙述自 身的说法用“愚按 。这里使它和别的内容分开,使本书全体的构成简洁。 为了对资料有更好的理解而作的提示。 在注解里,有“愚按、古作、通作、借作、俗作”的分类。“古、通、 俗、借”的分类,沿袭了中国的名称,它们的意思在日本没有进一步的发 展。书中关于时间的问题,用了“此间”的说法,从上野国群马郡群马 神龟三年碑引用的内容看,“此间”指的不是时间概念,而是与中国相对 应的日本。从分类上看,根据注释,有“此间俗省作 和“此间俗借作 1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两类。 综述 本书的注释中,涵盖了大量文献。出典的丰富,可以说是其一大特 色。除了汉字字源、干禄字书、五音集韵、康熙字典、 五经文字、玉篇、古今韵会、字汇、尔雅、字 源、集韵、小褊韵会、正字通、说文、续字汇 褊、唐韵、篇会、篇海、类篇、六书正鹚、龙 龛手镜、隶释、隶辨字书、韵书以外的出典,如下内容所 示:颜氏家训、汉书、史记、诗经、春秋纬书、 春秋谷梁传、战国策、大学、礼记、礼记集说、 两朝平攘录、论语。 此外,引用了以碑文为中心的金石文。以上是中国的资料,日本的资 料引用了上野国群马郡群马神龟三年碑、同文通考、奈留别志、梅 村载笔( 日本江户时代初期朱子学派儒学者林罗山的随笔) 等。 从其说明的依据来看,可以归纳为三大类:有所依据的,比如依据说 文解字;无所依据的,有些是已被人所常用的字;有作者的推断或猜测。 省文纂考中出现的异体字总数是3 3 7 个,数量上比较少。但从中 可以发现一些汉字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发展。 在日本,字体和它使用场合的关联,可能与来源不紧密。许多异体字 是由正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变体。有时变体跟正字的关系,由于某些 原因而难以考证。有时我们可以从古文字的渊源流变,找到后起字与正字的 联系。省文纂考中,提示该异体字和正体关联的依据的部分,多数出典 于一些中国的文献。对于书中的异体字,作者希望把它们和正体的关系解 上海帅甄大学坝士学位论文 综述 释明确,但其中一些观点、解释有失偏颇,或尚待考证。此外,古代的一 些字书,在传抄翻刻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字形发生讹变,需要系统、 细致的校勘与整理。 书的末尾还有中世省文谐声今为正字类、篆隶假借通用类、佛 藏省文用草书体类三项附录,此外还添加了干禄字书纠缪这部分内 容,值得进一步研究。 1 2 俗字研究的现状 汉语俗字研究是汉语文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支派。历代的俗字整理, 虽然历史悠久,但其目的往往是让人们辨别正字和俗字之分,巩固、统一 和规范正字的地位。尤其是在六朝至唐代大量俗字产生的情况下,如果对 正字的规范没有统一,莫衷一是,必然会对书面的交流产生影响。所以历 代的汉语俗字研究,停留在辨别文字字形、判定正俗的形式上,大多缺乏 系统、理论的阐释和探究。蒋礼鸿中国俗文字学研究导言l 的发表,标 志着汉语俗字研究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国内的研究、发展从刘复、李家瑞 的宋元以来俗字谱,到张涌泉的敦煌俗字研究、汉语俗字丛考、 汉语俗字研究等。其中宋元以来俗字谱一书,是第一部较系统地 收集近代汉字,特别是隶楷成熟阶段汉字的字汇,对于近代汉字的研究具 有里程碑的作用。此外,在敦煌俗字的资料收录、考释、理论研究等方面 的重要著作,有潘重规等编写的敦煌俗字谱2 ,该书是第一部辑录敦煌 俗字的著作;黄征的敦煌俗字典,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整理敦煌俗 l 杭州大学学报第3 期:中国语文专号,1 9 5 9 年。 2 台北石门图书公司,1 9 7 8 年出版。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 字的专著;周祖谟的唐五代韵书集存、姜亮夫的敦煌学概说、蒋礼 鸿的义府续貂、郭在贻等的敦煌变文校议都是研究俗字的重要著作。 通过整理、解读敦煌俗字,我们能了解到更多关于汉字形体流变的知识, 所以敦煌文书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与关注。除了这些字书俗字研 究以外,也有例如秦公的碑别字新编的碑刻文字汇集、研究,又如马 向欣的六朝别字记新编3 ,收录了较多的六朝碑刻俗字。 当代大型字书对汉语俗字的整理有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两部 大型字典,前者对于字形、读音及意义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后者收录汉字 最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的一部字典。除了历代大型字书所 收之字,如说文、玉篇、广韵、集韵、康熙字典、中华大字 典等,它还网罗了大量历代字书失收之字,如佛经道藏疑难俗字、敦煌 俗字、宋元明清俗字、方言字、科技新造字,地名人名用字、港澳台俗字, 以及日本、新加坡、韩国、朝鲜等国通行汉字等4 ,为规范字形做出了贡献。 两本字典的俗字收入量都远远超出了前代任何一部字书。大型字典,如康 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等,收录了为数众多历代的异体 字、俗字等,但其中难免有所缺漏。除了这些大型字典所收俗字大多出于 篇海、字汇、字汇补、龙龛手镜、碑别字新编、直音篇、篇 海类编、敦煌俗字谱等。但其他包含大量俗字的古籍,如慧琳一切 经音义、唐颜元孙干禄字书五代释可洪藏经音义随函录等敦煌写 本,其中的俗字尚有相当一部分未被收录,在众多其它字书中也无迹可寻。 俗字理论研究方面,较具代表性的重要论文有施安昌的唐代正字学 3 书目文献出版社,1 9 9 5 年。 4 中华字海,中华书局出版,1 9 9 4 年。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考、张涌泉的“别字 正名、陈五云的俗文字学刍议、张涌泉的俗 字研究与古籍整理、李秀坤的析汉字俗字现象、郝茂的“正字 与“俗 字”等5 。我国第一部研究汉语俗字理论的专著是张涌泉先生的汉语俗 字研究6 ,此书对汉语俗字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理论探讨,标志着汉语 俗字理论研究由草创阶段走向了成熟。俗字研究主要应加强的几个方面有 7 :历代俗字的辑录和整理;对具体字书的俗字研究;俗字源流的探求;俗 字的理论研究等。 关于中日汉字、俗字比较的研究为数不多,有李月松的现代日语中 的汉字研究、谢世涯的新中日简体字研究、张涌泉的韩、日汉字探 源二题等著作、论文。日本方面的著作有大原望的和制汉字刃字典、 杉本? 匕0 的异体字研究资料集成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尚有较大 的空间,可结合多国历史文献材料,做进一步的源流考证和对比研究。 5 参阅 五十年来汉语俗字研究,陈建裕,平项山师专学报,第1 4 卷,1 9 9 9 年第3 期。 6 1 9 9 5 年,岳麓书社出版。 7 五十年来的汉语俗字研究陈建裕:平顶山师专学报,1 9 9 9 年0 3 期。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省文纂考俗字类别 省文纂考俗字类别 2 1 草书楷化 草书楷化是简体俗字产生的主要来源之一。从一些中国古代的文献中, 可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草书楷化字形。例如: 1 ) 第1 6 6 页嚣解释为:。篙,俗作。 t 。第1 4 7 页劳解释为:“蒡,俗 作。第1 5 7 页泶解释为:“粲。俗作。”这三个字把上半部分的“燃” 省略成“、广”同样以这种方式简省的还有第1 5 8 页单解释为:“罩。俗作。” 把“叩 也省略成了“、广 。茕解释为:“,鼠,俗作。 这三个不同偏旁 在简化中雷同了。“篱、桀、劳”是同一偏旁“煞 ( 俗称“荣字头 ) ,“罩 是“叩 ,“鼠 是“臼”。因草书关系而雷同。现代简化字虽经草书楷化, 但三种偏旁有别,而日本简体字则无别。 2 ) 第1 4 9 页:“娄,频。古作。後人加页。说文“颓 字从 犬粳声。写成“誉,是偏旁的省略,且有草书的影子,汇编中就有相 似的写法。中国的简化字采用“类 ,是在此基础上的规范化写法。注: 此处把“誉说成“古”,又说“後人加页”,显然是臆说,这可能是因 从日本所传古本见到这样写法而造成的误解。 2 2 简省部件 即省略字的一部分,或只取其某一部分来代替整个字。 1 ) 如第1 2 4 页:“厂,雁。此同俗省作。又字凡从者如雁、厝亦 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省文纂考俗字类别 作。集龋殿或省作。今人多不用。 中的“厂”;第1 2 8 页“寸, 畴。俗省作。”中的“寸 ;第1 3 7 页“另,别。俗。”中的“另”;第1 3 7 页“未,和。俗作。就兄三壹。 中的“禾 、第1 5 7 页:。厘,签。俗 作。”中的“厘 。这种省旁简化俗字的情况,其实中国古代有许多例子。 所谓省旁简化俗字,就是在正字基础上省略了偏旁而成的俗字。例如敦研 0 4 8 大宝积经:“金刚力士侍佛。 “刚 字原卷作“罔 ,省略“i j ”旁。 这个“周 字,由于所省略的是意符,保留的是声符,而其声符具有常用 独立汉字的地位,所以这种情况也可以认定为借音字。同样,“町 省略为 “丁”、“和 省略为“未 也属于这种情况。 2 3 异形借用 是指根据音同或音近的原则,用笔画较少的字去代替笔画较多的字, 或是用同一个简体字代替多个繁体字的一种汉字简化的方法,即不管一个 字原来的音义,只借用它的字形。 1 ) 第1 5 4 、1 5 7 页,“昼”、“唇解释都为:“害,俗作。 案:两个字同是草书楷化,以下边有无一横以为区别。但前面的这个 昼字,作者可能是将字形相似的“害和“壹刀混淆了,应解释为“壹。 2 ) 第1 2 8 页的垂:“蔺。此同俗省作。刀 案:“此同 为日本。说文g“圉,余分之月,五岁再罔。 从王在用中。“闰 简省作“壬”,可能是由于一、二字音近;二、“壬 与“罔”中“王 字形近;三、也许更重要,是人们已经习惯于记音而不 上海师范大学顿士学位论文省文綦考俗字类别 习惯记“会意 这样不标音的文字了。所以“壬字代替“闰”字就成为 可能并且是很可以理解的选择。这个做法,跟日本人用汉字的习惯有关。 3 ) 第1 5 8 页:“腿,膪。俗作。 案:可洪音义( 贤圣集音义第七之一道地经) 有“胆臊:上徒旱反。 下胡瓦反。偏露其体也。正作祖裸也。又七余七虑二反。下诸家经音并作 郎果反。非也。二并同。 ( p 3 2 9 ) 说文肉部:“脆,连肝之府, 从肉詹声。,关于“胆 字,广韵寒韵:。胆,胆口脂泽,出证 俗文。宋元以来俗字谱收录的通俗小说、金瓶梅、目 莲记、岭南逸史中“赡”俗作“胆。正字通肉部:“俗以 胆为脂。”简化字总表采用了“胆 这一民间简体。这里的“月且 是 “胆 的讹写。俗书“旦”字与“且 字往往相淆。其讹写的字形恰好与 另一个“月且字相同。说文肉部:“驵,蝇乳肉中也。从肉,且 声。 玉篇肉部:“腿,俗作蛆。 广韵鱼韵:“驵,虫在 肉中。” 4 ) 第1 4 5 页:“帜,慊。俗作。 案:说文心部:“慊,疑也。从心兼声。户兼切 。这里是用“替 换声符( 声旁) ”的方法,用较简的“欠 替代了较繁的“兼作声符,而 意义与“慊 同。但“饮 字本身亦成字,韵会正韵:“虚严切,音枚。 意所欲也。扬子方言:,“青齐呼意所好为饮。” 2 4 合文 汉字是音节文字,一个字代表语言的一个音节。但从古老的甲骨文、 上海师范大学坝士学位论文省文纂考俗字类别 金文开始,就有少数把两个或三个字合写在一起的“合文”。后来,民间俗 书运用合文这种形式,把两个或几个字拼合在一起,而又加以简省或符号 化,形式上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字 ,但代表着语言的两个或几个音节。如: 1 ) 第1 5 3 页:“舀,醍醐。此嗣俗省作。按:佛藏多用之。 案:用。醍 、“醐 两字相同的义符酉来代替这个词。还可以举出 类似的例子,如龙龛手镜:“升,莫朗反。草木冬生不死也。又音菩 萨二字。其中“音菩萨,即指“并,的读音是“菩萨,二字,亦即“并, 是一字二音,为合文。 2 ) 第1 3 2 页中:“及,蔬。借作。又此嗣俗桀藉遍借作。又市 井裙,布帛端字,靴耱用字。 案:髋,即翻字。说文羽部:。翻( 鞠) ,飞也。从羽番声。 或从穗。干禄字书:“蔬、翻,上通下正。这里是因为“反”字 的韵母和“繇 的相同,加以借用,起到简省的作用。 2 5 字形结构上的变换 1 ) 省文纂考第1 5 8 页对“秋 的解释是:“趋,俗作秋。( 愚按) 趣辣省作:秋,。嶷音焦省画,唯取火耳。或作袍,亦非。字元作麦 辖作秋耳。 第1 5 9 页对“椿、餐”的解释是:“( 愚按) 靛文以 姝捣古字。绩字匿裙以赉稳俗字者,恐蓝非。挽兄上。 案:汉语大字典中,秃同“秋,。字汇补火部:“委,俗秋字。, 广韵尤韵:“烁,秋古文。”但在“愚按 中,作者对其“俗字,、“古 文 的分类提出了异议。说文秋字作“姗”,“从禾,熄省声。稳,籀文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省文纂考俗字类别 不省。 今习以“秋,为正体,则“秋,是“烁”的易位异体字。委字的出 现,当由书法所致。“稳”的声符过繁,出于书写上的美观考虑,将“火” 移至t 禾 下,遂成了t c 趣 ,这样取得了结构上的相对平衡。然后将声 符省略,得到了“荧,的上下结构。 2 6 类推 把可以作偏旁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进行类推,从而使包含相同偏旁的 汉字成批简化。8 1 ) 第1 3 3 页“孕 字的解释为:“卒,俗作。凡从卒者多省从。 如。苹,、。忤,、件,、。碑,是也。 案:“卒 作“孕 的省写,类推到了“萃 、“悴 、“悴 、“碎”、“粹”、 “梓等一系列以“卒”为偏旁的汉字。 2 ) 第1 5 7 、1 4 7 页“檠”作。泶 、。蒡 作t 劳,的情况亦是其例, 都把字体上半部分的“燃省略成了“、广”。这样的做法起到了节省篇幅、 要言不繁的作用。 2 7 符号代替 相互对应的简化字与繁体字不是同一个字的繁简字关系,而是用一个 繁体字代替另一个繁体字。9 这里指的是用一些简单的符号去代替某些繁复 的部件。 1 ) 第1 4 7 页为的解释为:“洵,俗作。” 案:我们可以通过别的例子找到“日 讹变成“两点”的情况,如“朐” 是“胸 的讹字。字汇补肉部:“朐,胸字之鹬。篇海类编身体类肉 部:“胸,详胸。,还有“徇”作“佝,的情况,如说文中还有“佝” 字:“樗,行示也。从彳,匀声。司马法:斩以 ! 孽。段玉裁注:“古匀、 旬同用,故亦作徇。 “徇”字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幼而徇齐。 省文纂考“洵 作“淘 的省略,也是受古“匀、“旬 通用的影响。 8 李国英:语言文字应用,2 0 0 4 年第4 期。 9 史定国:简化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 0 0 4 年第1 1 8 页。 1 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省文纂考俗字研究 省文纂考俗字研究 3 1 省文纂考俗字来源 3 1 1 来源于日本的国字l o 即日本模仿中国汉字的构字法所创造的日本特有的汉字,或称“和制 汉字。”如: 第1 6 3 页。释”作t t 轵 ,以及一系列以“罩,为声旁的字,如“浑, 作“沃 、“浑 作“欹 。还有第1 3 4 页“圆”作“丹 ;第1 4 5 页:“园 作“国,、第1 4 8 页“畴 作“眨,等。 3 1 2 来源于中国的俗字 其中有些字由于很少出现在中国的字书、文献中,或出处难以考证, 被误认为是日本的“国字i i 如: 第1 3 2 页的“钱,作“久,、第1 3 7 页:“辨,作“弁 、第1 5 7 页“参, 作“恭,。第1 3 3 页“卒作“孕”,一系列以“卒为偏旁的字,如萃 作“苹 、“悴 作“悴、“梓 作“桦 、“碎 作“碎 等。第1 3 0 页“佛 作“仙,日本汉字“庚作“底 ,“攘作“于厶 则是将“厶 作为一 个简化标记从而类推的简化字。 1 0 “国字”一词在日语里有三个意思:1 日本通用的文字,包括汉字、假名等用来记录日语的所有 文字符号;2 日本人创造的假名,即区别于中国传去的汉字,是日本特有的表音文字;3 日本人模 仿汉字的结构创制的汉字。这时的“国字”又称“和字”、“和俗字”、“和制汉字”等。这里指的是 第三种意思。 i l “国字”概念具有模糊性,学者们对于“日本自造的汉字”这个概念各执一词。有些国字的考证 缺乏充分的证据,或是使用的时间短、范围小,因此很难判断究竟能不能算作国字,各大型字典收 录的国字也不尽相同。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省文纂考俗字研究 有些则是与中国民间的俗体字相近的字,这些字可能是在中国俗体字 简写的方法上进一步创造,也可能是在书写过程中求简所造成的字形相似 的情况。如:第1 5 3 页“暹”作“犀,、第1 5 7 页。鼠 作“鬣”、第1 6 2 页“湾,作“济,。 3 1 3 在汉字基础上形成的省略字和省略符号。 汉字传入日本后,为了让汉字能更好地记录口语,日本人创造了“万 叶假名 这种记音符号,有“平假名”和“片假名 之分。前者为阅读佛 经时用来标注汉字读音与意义的汉字,经过简化取其片断而成;后者则为 汉字草书简化而来,多为妇女书写日记、诗歌时使用。省文纂考的开头 部分罗列了一部分这样的省略符号,其中的一部分是现在日本使用的假名, 女口“伊”作“f ”、“吕”作“1 :2 、“ 作“、 等1 2 。 3 1 4 来源尚待考证的俗字 省文纂考中的一部分俗字,由于缺少依据及出典或过于简省,其 注解尚待考证。例如: 1 ) 第1 4 2 页:“彳皂,德。古作。”宋元以来俗字谱的通俗小说、 古今杂剧中。能 作“邑”,但“德 作。彳皂”的情况,字书中无迹可 寻。 2 ) 第1 2 5 页:“7 ,贯。此厢俗省作。盖取自草害贯字次盏。市井 螽银干钱日。( 愚按) 柬害封完多用此字代缄,羲未详。恐此同俗训卜字, 意羲舆缄字相近。随便稍斜害其字,遂靴蒋亦未可知也。或捐字文殊师 1 2 详见附录字表。 。 1 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省文纂考俗字研究 利吉祥,黠省文佛家咒禁多用此字,壹俗同亦效之耶。” 3 ) 第1 2 4 页的:“刁,寅。俗借作,意未祥。 3 2 省文纂考俗字与日本汉字的比较研究 3 2 1 日本汉字与中国汉字的渊源关系 自古以来,日本汉字与中国汉字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一些俗字流传 到日本后,对其汉字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国的某些俗体写法为日 本吸收,并作为正体使用,或经过改造而发生了演变。在简化的方式上, 日本的习惯与中国的有所不同,某些汉字的简化方法有借鉴价值。 关于汉字何时传入日本,可以从一些古代文献、考古发现的实物上找 到依抿日本早在古事记、万叶集等文献中就出现了一些经过简写的 汉字,这些简化字在当时称为“省文”、“省字 或“略字 ,从可以找到一 些与中国的简化字一致或相近的字形。据记载,是在应神天皇时期,公元四 世纪末、五世纪初,由“阿直歧 和王仁经过百济,将论语和千字文 传到日本。根据考古发现王莽时期的货币“货泉”和“汉委奴国王 金印 等实物,以及后汉书东夷传、三国志魏志东夷传等史书记载 来推断,至少在汉光武帝时期,汉字就东传日本了。1 3 汉字传到日本后便成 了日本人标记语言和记载文化的符号。虽然这些汉字的具体数量难以考证, 但据调查报告显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在日本使用的汉字为5 6 7 8 个。其中经常使用的约四千个左右。1 4 隋唐之际,中日两国交流频繁,遣唐使将唐朝先进的文化传播到日本, 1 3 汉语俗字在日本的传播以日藏古抄李峤咏物诗注为例,方国平:汉字文化,2 0 0 7 年0 5 期。 1 4 参阅学习新汉字辞典附录“汉字。话”。 1 3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省文暴考俗字研冗 对当时的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文字作为文化传播的 载体,大量地传入日本,其中既包括了汉字正体,又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一 些历代的俗体字,并在渐渐地被吸收、运用,其中一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 产生了变异,并为社会普遍接受,这些源自中国的俗字作为人们认同的简 省字,有的后来录入了常用汉字表,成了日本人日常使用的规范汉字。 日本内阁于1 9 4 9 年、1 9 8 1 年公布的当用汉字字体表、常用汉字表, 都根据此基础简化而来。其中,后者与中国政府1 9 5 6 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 案相比较,字形基本相同的汉字约1 1 4 6 个。1 5 通过将省文纂考中的俗 字与日本汉字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了解当时汉字在日本的传播情况。 3 2 2 省文纂考俗字与日本汉字的比较研究 1 ) 省文纂考第1 3 2 页:“父,钱。俗作。兄篇海。 案:四声篇海舯部第3 9 7 页上有“磊 字:“但先切,与钱义同, 俗同。”它的字形与“乱”稍异。在清乾隆年间的草韵汇编( 木刻本) 中,也有“刍、,字,是“钱 的一种草书写法。“良,、“磊 、“分,都解释 为“钱”,但字形上却与“镬 字大相径庭。 在日本汉字研究1 6 一文中,作者提出,唐宋以来“钱 的俗体写法, 有诸多字形,如“灭 、“番 。宋元以来俗字谱收录的古今杂剧、三 国志平话、太平乐府、金瓶梅等书中“钱,作“务,字,它们又可 楷化为“氰,“盔”在日本是常用国字。 旧辞源:“勾,日本字。读若蒙眉。日本重量名,即钱字之 1 5 中日两国汉字形体的比较研究,游衣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1 年。 1 6 何华珍,2 0 0 5 ,浙江大学博士后学位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省文纂考俗字研究 略。,元明戏曲小说课本( 如京本通俗小说) “钱 字或写作力,这类写 法和敦煌写本中的t 打 显然是一脉相承的。1 7 关于“鲤”的解释,和制汉字辞典是这样陈述的:“日本人回作, 允漠字从山田俊雄氏的近世常用回漠字中引用了“勾”字。它是读 为毛尢够( 日语训读) 的国字。韩国的标准汉字,以及汉韩最新理想 玉篇一书中都把它作为日本字。也有作为文歹的合字使用的情况, 但实际上作为钱的异体字的相同字形,在中国、日本都存在。就这一 点而言,它不是国字。 正楷录、倭楷正讹中匆的字形是这样分解而来的:去掉“句 字中的“口,加上“人。天正十七年本节用集、篇海中则把“狩 字去掉“守 ,再加上一“、 。接下来作者又描述了一些文献中出现的几 种“钱 字的字形差异:中华字海、书言字考节用集中,第2 画与第 1 画连贯,第3 画、第4 画与“从字的一边相似,即“匆 。中华字海 的字形是第3 画连贯结构的内外;第4 画在结构的外面,即“磊 ;书言 字考节用集的字形是第3 画在结构的中间,第4 画连贯结构内外的点也 稍微不同,即“灭 。去掉“钱 的偏旁而产生的“匆 字,是“钱 的俗 字。由此得出,一些关于“匆力的说法,如它是 文夕 的合字说( 即“文: 字的草书与片假名“歹 的连笔合体) 、或“泉”( 世尢) 字的拆分产生的 说法,以及把它归为国字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先将“钱 的偏旁“盒省略,让后把剩下的“羹字用草书体简写。 总之,“灭”( 或“豸 ) 字实际上是将“线 字先省去偏旁,后用草书简化; 1 7 试论审辨敦煌写本俗字的方法x 张涌泉,敦煌研究1 9 9 4 年0 2 期。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勾”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草书楷化。 省文纂考俗字研究 除了楷化为“匆”外,“钱”的俗体还有t r 謦一、“木”、“ ”。千金要 方中有抒字,卷二十五第一:“饮酒令无酒气方:干蔓菁根二七枚,三 遍蒸,末两 ,酒后水服之。”宋元以来俗字谱收录的通俗小说、 目莲记中有“钱”作“予”的字形。中医写药方时,作为计量单位的 “钱”写作“于,。“钱”字作为古代常用的计量单位,在书写时从简的趋 向十分明显。中医药方中的“寸”仅两画,书写上十分方便。 一些古代钱币上也保留了这样的俗体写法,如: 崇祯通宝( 背竖一钱) 方孔铜币 崇祯卧一钱 之所以采用这种简易的俗体,一方面在铸币时使字形其显得更清晰, 同时不占用钱币上太多的空间,简洁明了、美观实用。由于铸造在钱币上, “萏”字的流传范围又得到了扩大。 总之,为了书写、铸造的方便,“番”字在民问广为使用。但是,其俗 体与易于其他字混淆,形成字形偶合或相近的现象,如“介”字的草书写 法:丘( 赵构) ,还有“分”字的草书体:目( 祝允明) 、啊( 欧阳询) 。可 能由于字形上容易混淆的缘故,才使“磊”字没有作为正字继续地流传下 去。 2 ) 第1 5 3 页:“犀,犀。借作,即逞字。” 1】j。n 一 毫0 錾龋叮卜 上海帅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省文纂考俗字研究 案:名义1 8 :“犀,先啼反,逞也。息,椟字。”说文尸部:犀 ( 障) ,犀暹也。从尸辛声。先稽切。 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中“暹 作 逞 。宋元以来俗字谱收录的取经诗话、通俗小说、三国志平 话中“迟 作“逐,。“暹”是。暹 的籀文,为会意字,从走从犀。五 经文字:“暹、逞,上 。下籀文。并治尸反。今从籀文。”日本的常 用汉字表中“暹作“逞。从语音方面来看,中国用音近替代的办法, 简化为“迟 ,而在日语中,“暹的发音为于,“尺音读“l 皆 ,因 此日本的“暹 字简化为视觉上形近的“逞 ,简省程度不如“迟 充分。 “逞 字的来源也是中国民间俗字,宋元以来俗字谱收录的太平乐府、 东窗记、白袍记中即有迟 作“遵 的例证。另外,和制汉字辞 典中有“厍 字,名义抄( 鲲智院本) 、字镜抄、字镜集宽元本 中,读作“吵j 夕”韩语大字典引用龙龛手镜中“同犀 的说法, 是象“犀( 吝i ,、) 一样的具有“强的意义的日本训读。不仅是日本的字 书,中国的一些碑刻中也有“犀 作“犀 的字形,如宝梁经1 9 。据此推测, 此条字例中的“犀 字和“犀 为同一个字,只是前者中“羊 的部分有些 略微的变动,便于镌刻。 3 ) 第1 3 7 页:“弁,辨。此同俗借作。官名左大辨等。馐著藉 系省作。 案:玉篇鬼部:“党,弁也;攀也,所以攀持发也。弁,同党。” 名义:“党。,皮彦反。弁,觉字。 说文:“兑,冕也。周日兑,殷日 吁,夏日收。从克,象形。皮变切。卉,籀文克从丹,上象形。禽,或党字。” 1 8 篆隶万象名义之简称,中华书局,1 9 9 5 年版。 1 9 秦公,碑别字新编,第2 1 3 页。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鬈省文纂考俗字研冗 医心方书中将“辨 作“弁”。日本常用汉字亦作“弁 。 4 ) 第1 6 3 页:“歙,释。俗作。( 愚按) 婆娑谕释迦作。尺迦,。 因作字。兄同文通改。 又1 4 8 页有茯”字,是“泽,的俗写。 案:关于“罩 旁为“尺的情况,清代抄本绣屏缘中己出现过 “驿 作“职”、“释 作“积 的情况。这一系列的以“罩 为声旁的字, 中古时的韵尾以“k 收尾,属于入声昔韵。按照日本汉字译音的规律,与 此韵尾对应的是“ “或善 ,而“覃 、“尺 的读音,吴音为审 , 汉音为完善,两者音读相同。相比之下,我国将“罩 旁草书楷化,作 “季 。同文通考2 0 :“袈,释也。按,婆娑论释迦作尺加7 , 佛氏因造歙字,亦因造欹字为- 浑。后人承讹,凡如浑、驿,、 挎、恽等皆从尺,并非。 除此以外,正楷录2 1 作者认为,“释” 作。r 尺 为同音借用之故:“双,倭俗如滓,、。骚,、一撵,、。簿,等之 从军,皆误作尺。倭楷正讹2 2 :“沃、轵,倭俗所为”。这些日 本的文献都认为“罩”作“尺 的写法源自日本的俗体。 5 ) 第1 3 4 页:“f i j ,圆。俗作。” 案:f i j 是日本的货币单位。汉语大字典中“f i j 同“圆”。日字典 谓中华字海引用清稗类钞,释为“同圆 。“f i j 可能是由“圆 变 化而来,但在中国的字书中不见“f i j 字。作为民间俗字使用的“f i j ,是 逆向输入的,如清稗类钞所载,解说字体辞典中有详细记载。一些 学者认为,“f i j 是日本创造的俗体字2 3 。在倭楷正讹中,有“田字, 2 0 新井白石著,第3 0 5 、3 0 6 页。 2 l 江户时期汉学家近藤西涯著,第3 3 9 页。 2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垃圾清扫与处理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不动产测绘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热处理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发中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全民健身设施与社区体育健身设施智能化升级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假肢制作装配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篮球鞋行业竞争态势及消费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空调冲压拉深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2024版股权代持协议和股权转让协议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农业技术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学习中心教学论
- GB/T 43241-2023法庭科学一氧化二氮检验气相色谱-质谱法
- 小儿腹泻护理查房
- GB/T 42653-2023玻璃高温黏度试验方法
- 代持股权挂名法人协议书
- 普通化学(第五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P课件
- 医疗保障法律法规行政处罚司法审视及建议PPT学习培训课件
- GB/T 9999.2-2018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第2部分:ISSN
- GB/T 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 GB 19522-2004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 GB 10238-1998油井水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