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doc_第1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doc_第2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doc_第3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doc_第4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主任工作案 例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花台小学 韩秀华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酸甜苦辣样样滋味皆在其中,这就更加要求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深信:每个行为后面皆有正向的目的;人在有选择余地时皆会为自己做最佳选择。唯有如此,在运用技巧时的态度、语调、措辞才能够一致并取信对方,得到正面的响应,有效的促进师生间的沟通。工作中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那天早晨,我刚刚走进校园,就有学生向我跑来,凭着那份直觉,我知道肯定发生什么事了。随着“老师老师,你快去看看”那熟悉的声音,我知道是我们班级出事了。当即我跟着那个学生急匆匆向教室走去,看到教师门前有一大帮人已围在那儿了,那架势就像是电影里看到的帮派间的“火拼”场面,远远地我也看到了我们班的一名男同学许新朋。凭着对许新朋的了解与作为班主任的那份敏感,当时我已心里有一些底了,只是在想如何用最佳的方式方法来解决一些势必解决的问题。把这场未开始的“火拼”瓦解后,我先找到在场的几位学生仔细了解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当然许新朋也肯定看到我找了好几位同学去问话了。据那几位学生反映:许新朋是为了保护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不受其他班同学的欺负而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去找另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谈判”的,只是到后来双方都互不相让,才会有这场面的发生。但是,我知道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因为我知道许新朋一直以来总是意气用事,霸气十足。这些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他在很小时,父母离异,他跟随母亲在建筑工地打工,那种生活环境使得他过早的成熟,过分的敏感。这两年转到这里上学,社会中的不良习气经常在他身上上演,今年接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以来,我已观察他好久,其实在他身上也有着许多的优点,如:做事雷厉风行,敢做敢当,为人仗义,同时,同情弱小,乐于助人。但这种哥儿们义气、这种不顾后果的打抱不平,这所谓的行侠仗义,我当如何去正确引导呢?作为班主任的我,联系种种迹象以及这件事的发生,是该执行自己的职能指导(帮助)的时候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不愿意别人知道,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尊。对于许新朋这个个性很强的男生来说,唯有采取合适的方法与他沟通,否则的话势必会适得其反。于是,在掌握了所有的动向后。我心平气和的把他叫到了一间空的会议室。在那里:没有老师和学生之分,有的是朋友间的协和;没有责备和鄙视,有的是关爱和尊重。记得我当时说的第一句话是:现在我不是你的班主任,你可以当我是你的姐姐或朋友。第二句话是:今天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心里话,走出这扇门我就当没听过,但是必须是发自你内心的。那时我的态度是极其严肃而认真的。在沉静或是犹豫了片刻之后,小卢终于肯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的讲给了我听,在这期间我只是静静的聆听着,并不时的用自己真诚的目光鼓励着眼前这个 “男子汉”。听完了他的内心独白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想到年有时也有过无知的冲动,面对当年班主任威严的神情,我不禁仍有点心有余悸。如今,我已成了站在高高讲台上的老师。按理来说,对他我应该进行严厉的教育责怪他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责怪他违反学校纪律,责怪他做事鲁莽,不顾后果但转念一想,这样做只会把他推向与我对立的一面,更免不了发生正面冲突,对解决问题能起什么作用呢?然后,我也很坦诚地说出了许新朋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我说:“首先,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讲正义、讲义气的孩子,我很喜欢你的性格。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做人的原则最重要,就这一点你是班级里的表率。但是有时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像这次帮助同学,可以有很多方法而你却没有仔细考虑,差一点就造成严重的后果。我希望你能吸取这次教训。其次,同学友谊最珍贵。我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用血之间要比学习成绩,你追我赶,互相激励。同时要做知书达理的好孩子,不管在家还是在外让家长老师放心十几年后,想到我们曾是相互学习的好伙伴,想到同学友谊,那该是温馨的回忆,这一点希望你能认识清楚。”讲完这些话后,望着他闪烁的眼眸,看着他逐渐松弛的神情,我想他明白的。通过这件事,我觉得做一个好班主任的先决条件是: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因为现在的学生成熟都较早,思想较为独立,遇事希望自己解决,希望老师以一种平等的姿态来对待他们。单方面的责骂、过分的包办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指导学生对已出现的情感问题进行观念和行为的调整变得犹为重要。教师在处理某些敏感问题所表现的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明白一个人的感受要比明白真相更重要。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话多并不见得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