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峪村-黄草梁-北灵山徒步攻略.doc_第1页
柏峪村-黄草梁-北灵山徒步攻略.doc_第2页
柏峪村-黄草梁-北灵山徒步攻略.doc_第3页
柏峪村-黄草梁-北灵山徒步攻略.doc_第4页
柏峪村-黄草梁-北灵山徒步攻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柏峪村黄草梁北灵山徒步攻略本次全程23km,累计爬升1270m,最高海拔1904m。强度整体与小海陀的一日穿越差不多,应该都是绿野1.5级。从风景角度来说,本次穿越比小海陀的要好上不少。不过本次穿越迷路风险十分大,岔路口众多,而且每个路口各个方向都会有红布条,其中一次十分坑爹的迷路差点就把我们弄崩溃了。下面介绍一下主要的时间点:8:00柏峪停车场。11:13腊子口。12:40黄草梁,吃午饭。13:35留言壁。13:55实心楼。14:30落叶谷与北灵山岔路口14:56离开防火道,前往韭菜山15:30到达最坑爹的岔路口16:05才找到正确的路。16:44到达无名一的峰顶17:10到达北灵山峰顶18:46到达公路20:00到达北灵山停车场,让司机师傅来接我们。本次行程花销是:从柏峪村租车晚上6点在北灵山停车场接我们,车钱面谈,没有门票开销,柏峪村农家院住宿看情况,。从北京到柏峪停车场的行车路线,主要是从六环上G109国道,然后过斋堂水库,从龙门涧插到柏峪村后面,走过一段崎岖的山路,到达柏峪村停车场。整个过程不经过爨底下村和柏峪村,因此不需要门票,另外最后一段路是土路,十分不好走。返程的路线是直接从灵山景区门口返回,从G109国道回到北京。截了一张地图说明一下行车路线,红线是到达柏峪的路线,蓝线是返程路线,到达G109之后就比较easy了。整个行程,单程170km。再详细介绍一下本次的穿越路线。本次的主要路线基本是【柏峪黄草梁实心楼无名一无名二北灵山停车场】,备选路线是【柏峪黄草梁实心楼落叶谷椴木沟北灵山停车场】。【/trip/12756/】,上述地址可以下载本次行程的GPS数据。(注:此行最高峰应该叫做【无名二】才对,但是对我而言,这个就是北灵山的顶峰了。本游记中北灵山顶峰都特指【无名二】,此后不再做说明)下面详细介绍本次行程,看图说话。这是本次行程的第一个岔路口:腊子口。一群人在研究地图,后面这个情景会频繁出现,因为岔路口实在是太多了,而且都还有红布条,之前的穿越的一些常识在这里全部都失效了。万幸的是帮主来之前拿到了总监的GPS数据,因此拿着GPS和地图,总还是可以找到大概的路线。可见穿越的过程中,好的GPS设备实在是必备啊。下面的那个岩石据说叫象鼻山。岩石下举着登山杖的就是风骚的乔帮主。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帮主反复叮咛我和小丽要带相机,现在终于明白了,帮主实在是太风骚了,基本上各种情景都会摆拍。写到这里,脑袋里浮现了是帮主在三亚蜈支洲岛像猴子一样爬在那棵情人树上的照片从山脚到黄草梁能遇到零星的游人,一般目的地都是到达黄草梁峰顶,没有遇到和我们一样穿越到北灵山的人。到黄草梁的路很好,基本上都是石板路,在比较危险的地方还有栏杆。没有人收门票,但是能做到这个地步,确认让人感到惊讶,首都的人民就是幸福啊。从山脚到黄草梁顶,一路上都有很多户外的定位指示牌,腊子口上的定位标志牌是4号,据说黄草梁峰的标志牌是18号,我们一路就数着标志牌往上爬,在12:40到达黄草梁。我们没有到黄草梁的峰顶,因为峰顶不是必经之路。如果爬到峰顶的话,需要来回走1km左右,而我们时间紧张,只能放弃。我们在黄草梁的路口进行了一下休整,吃了一下午饭。又见小丽的猥琐销魂指。建强的雨衣是件好东东,下雨时是雨衣,休息时是坐垫。不过不知道穿起来的时候,感觉浑身都是别人的屁股印,是啥感觉,不过想来建强对此会表示压力不。 穿过重重的树叶,远眺黄草梁峰顶。雾气很大,远处的草甸一片朦胧。沿途的小蓝花一片一片的,开得十分茂盛。蜜蜂很多,一不留神就能拍到小花上辛勤的身影。 从黄草梁到留言壁的一段路基本上是一马平川,路很好走,视野也很好,由于海拔还不算很高,因此也没有形成特征明显的草甸。之前没有走过这么轻松的穿越路线,感觉相当不错。13:35到达留言壁。相比到处的乱涂乱画,这种集中一处的涂鸦似乎更能让人接受一点。从留言壁到实心楼的路开始变得有些崎岖,密林也多了起来,大约20分钟左右,七座楼十分突兀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七座楼的分布很零散,最高的一座在悬崖顶上,而且不能直接下到后面的实心楼中。需要退回去,右拐下山才能到达。实心楼后建立了一个类似于信号基站的东东,不过打开手机又发现没有信号,后面听老乡讲这个东东原来应该是为我们的气象服务的。想想要弄个准确的天气预报也是不容易的啊。悬崖顶的长城塔楼是空心的,不过也已经废弃的差不多了,从下往上看,塔顶长满了灌木丛。一群人站在悬崖顶上,望着远处的实心楼,琢磨怎么样才能过去。一路上建强都承担着探路先锋的角色,不过从成果来看,相当不明显。这次建强从悬崖下去,最后只能无功而返。另外2次分别是坑爹路口的急降,以及到达北灵山顶的横切,都是费力而无功的力作。到达实心楼之后,后续的路线又引起了争议。左边的是一条大路,看起来是一条正规路线,右边看起来路线相当非主流,但是比较杯具的是,右边发现了红布条。讨论了颇有一会之后,我们决定还是走大路比较保险,让红布条见鬼去吧。事实证明左边的路线是正确的,路很宽,有明显的车辙,应该是修建气象塔时,运设备的车子压出来的。右边的路线不确定是否与左边路线殊途同归,但是从我回来后看卫星地图来看,还是比较悬的。我们2:30才到落叶谷与北灵山的岔路口,根据之前的估计,如果2:00还没有到这个岔路口,就应该走落叶谷。不过鉴于无知者无畏这条铁律,我们还是决定走北灵山。鉴于我们8个人只有1个头灯,这个决定现在看来还是有一点冒险的,不过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看到后面的震撼的景色,所以这个决定的是非与否就很难讲了。从落叶谷岔路口到韭菜山岔路口,我们都是沿着防火道在走。这个时候烈日当空,四周无风,路旁无树荫,感觉十分炎热。路边电线杆林立,还遇到一个会自动播音的森林火险语音提示器,人一过旁边就开始播放露营,吓了俺一跳。总之,这个过程中,给人的感觉实在是不像穿越,而像是走在一条乡间人烟稀少的小路上。以至于后来有人掏出遮阳伞出来,一遍扛着伞一边走,实在是让人无语。沿着防火道走了半个小时,很突兀的乔帮主叫停,然后掏出地图研究了半天,说是需要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路开始爬升。然后前面的人有开始折返,从小路开始上山。其实大家一边走还是一边怀疑的,不过后来的行进证实了这条路线的正确性。这次选择也让乔帮主的信心开始爆棚,一路吹嘘“有你们的心灵导师乔帮主在,一定不会迷路”。上山的路是小碎石路,不是很好走。往回看的时候,发现实心楼已经远远的抛在了我们的后面,看起来还是颇有成就感的。站在垭口上,往北望去,可以看到远处的盘山公路和村庄,小丽说那是门头沟。翻过了上面的这个弯,就到了本次最坑爹的岔路口了。这个岔路口除了来路,比较明显的是向左向右的2条路线,正中间的小坡上竖着一个广告牌,上书:“烤全羊,往右2.5km”。一群人讨论后,综合考虑了方向,以及对广告牌的天然不信任,我们决定往左拐。左行的路线在大约几百米后戛然而止。这条路看起来就像一个通往观景台的临时小道,在拐弯之后,突然消失,但是站在其上可以欣赏北灵山的迷人风光。于是一群人只能沿原路返回,继续拿着地图研究。现在看来唯一的路线只能是右边这条路了。虽然心中有些不确定,但是考虑到2.5km就能遇到村子,再不济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因此决定往右行。右边的路线是一条速降的陡坡。我们在前行了几百米后,发现越发的不对劲。从方向来看,这条路是一直往北走的,与我们向西方向的目的地明显不符。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回撤。到岔路口,本以疲惫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坐在地上不想起来。路似乎只有2条,但是2条都不对,我们将何去何从?这个时候我瞄了瞄坡顶上那个坑爹的广告牌,发现似乎广告牌之后依稀可见一条小道。莫非这条路就是我们寻觅已久的方向?鉴于这个时候大家的体力都已经不济,而且连续2次迷路给人的打击非常大,考虑之后,决定我先去探路,如果没有问题,让后队跟上。先给这个广告牌一个特写。即使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也不得不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就在我很彷徨的往前挪的时候,坡顶传来了一阵天籁之音。原来前方有一位放羊的老伯,而且主动招呼我们,很热心的给我们指路。与老伯的交谈之中,我们得知这条不起眼的小道就是通往北灵山的路。不过与此同时,老伯指着我们眼前遥远的高山告诉我们,翻过这座云雾缭绕的高山,然后再翻过一座我们还看不见的高峰,我们就到了北灵山峰顶了。虽然对于身心俱疲的我们来说,这不仄是一个噩耗,但是这对我们后面的行程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参考,让我们更坚定的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很遗憾没有给这位放羊的老伯一个特写,只有2张远景。对于这位上帝的使者,我们只能祝愿他好人一生平安。这个时候,时间已经指向了下午4:10分。我们在这个岔路口折腾了近40分钟时间,多走了大约1公里的路程,关键是这1公里还有上百米的爬升。岔路在之前的GPS图中有明显的显示,就是中间那个蝴蝶结。由于后面还长路漫漫,且时间有限。对于体力已经开始有问题的我们来说,现在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我们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山下,否则只有一个头灯的我们,在山上的境遇将十分凄凉。大约前行10分钟之后,第一个爬升就如约而至。这是一个十分宽阔的草甸,坡度大约有四五十度,延绵大约有四五百米。不得不说,人的潜力是无穷大的。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只花费了20分钟时间就爬到了无名一的垭口中。不过大家确实都累趴下了,因此在垭口休息了十几分钟,大家开始消灭身上的存货,力图减轻自己身上的负担。垭口的云雾已经十分的浓厚了,随着风一阵一阵的飘来,又无声的飘走。上次对着成片的金莲花,镜头的那种无力感,有弥漫在我的心中。这种类似于仙境的感觉,镜头难以描述其中十之一二。休息之后我们继续出发。虽然海拔已经1800多米了,但是山路上还是满地的羊粪,让人不得不佩服羊的生存能力。由于海拔较高,加上今天的湿气十分的重,因此后面的路程,基本上都是在云雾缭绕中度过。我们的能见度最多只有十来米。风景虽然漂亮,但是危险性却高了不少。大约下午5点左右,我们到达了此行的最后一个爬升点。这个爬升点有两件事情需要说一下。第一件事情就是建强同学又带错路了。本来上行的路只有一条,但是不知道为何建强同学硬是横切到平行的另外一条路,然后在那条路上发现了红布条,因此让整个队伍都横切到那条路上。建强同学的建议最后没有执行,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遇到了另外一拨反向穿越的人,他们告诉我们直接上才是正途,横切的路有问题。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情。虽然这波人是我们此行穿越过程中,碰到的唯一同行,但是这还不是我单独拎出来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这波人是自行车穿越!你没有看错,就是自行车穿越。请各位回顾一下刚才看的图,然后想想在这种路上骑车是个什么样的感觉?在我们表达了惊讶和担忧之后,他们的领队直接说了一句:没事,这是我们第四次自行车穿越了之前一直觉得我们已经够自虐了,但是相比之下,才发现我们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过遗憾的是,当时由于太过震惊而忘了拍照了。下午5点10分,我们达到了此行最高峰:北灵山峰顶,海拔1904m。峰顶的云雾一如既往的浓厚,一阵风来,本来清晰的世界就会变得模糊一片。下面2张图是峰顶的白桦林,有无云雾真是有天壤之别啊。上次去小五台,十分遗憾的就是没有在北台顶合影,本次不想重复这个遗憾,因此在最高峰我们合了一下影。现在隆重介绍一些本次活动的成员:从左往右分布是建强,me,建强外挂2个,小丽,瓦利哥,瓦利哥家属,乔帮主。乔帮主本次戴着黄色lulu帽,脖子上挂着一条黄色毛巾,十分拉风。以至于在柏峪路口就有人就问帮主:你们是修路的吗?为了更好地发挥修路精神,帮主身披建强的黄色拉风雨衣,载着之前午饭大家的屁股印子,在峰顶留下了宝贵的身影。这张照片实际还有一个专门的配乐,歌名就叫我们修路工人有力量。17:20,我们开始漫漫下撤之路。 瓦利哥总结了一下下撤的过程:云雾中的草甸,密林,速降,下一个草甸密林和速降,反复循环。在经历了五六次“草甸密林和速降”的循环后,在一次突然的拐弯之后,我们赫然发现前面出现了一条蜿蜒的公路。在惊讶与这么高的海拔居然还修建有公路这一事实之后,也意味我们已经不用担心走夜路了,而且有公路的话,附近的村落也就应该不远了。大家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坐在路口休息了一小会。下午6:40,我们终于踏上了马路。这个时候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夕阳的余晖,照在浓雾之上,织成了一片金色的梦幻之境。在转过一个弯之后,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铜铃声,遥望远处的山顶,有几只马儿在云雾中悠然散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